- 冬至聚餐簡報 推薦度:
- 冬至聚餐簡報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冬至聚餐簡報(通用12篇)
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新時代,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一些耳熟能詳的簡報吧,簡報作為加強領導和推動工作的重要工具,內容必須保證絕對真實、準確。那么擬定簡報真的很難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冬至聚餐簡報,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冬至聚餐簡報 1
冬至是我國傳承已久的重要節日。俗語曰“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昆明理工大學20xx屆“三峽班”是來自兩個不同專業的同學組成,好多同學彼此不認識,給溝通交流帶來一定的障礙,不利于將來的學習和工作。為了促進同學們的認識、消除同學們之間溝通的障礙、促進同學們的相互了解、激發同學們團結互助的精神。借此時機,為了讓同學們更好地了解這一傳統習俗,增強文化自信,20xx年12月21日昆明理工大學20xx屆“三峽班”同學在呈貢區新青年轟趴館開展了“迎冬至,包餃子”主題班級團建活動。
上午9:00,同學們便早早來到餐廳,準備大顯身手。同學們熱情高漲,不會包的同學也積極地向會包的同學學習。同學們一邊交流著包餃子經驗,一邊分享著最近學習和生活中的趣事,場面十分歡樂熱鬧。
不一會兒,一個個形態各異的'餃子就新鮮出爐了,有圓的、有長的、有扁的,其中也不乏十分精致漂亮的。隨后大家分頭行動有煮餃子的、有布置場地的,忙的不亦樂乎,不一會熱氣騰騰的餃子也在大家的期待中被端上了餐桌,同學們爭著搶著吃餃子。大快朵頤后,同學們也不忘將留下的垃圾進行清掃。
同學們在此次活動過程中分工有序,互相協作,培養了動手能力,其樂融融氛圍中大家親手制作的愛心餃子,伴隨著餃子鍋的氤氳熱氣,也讓同學們的友情得到了進一步地升溫。這個冬至注定難忘!
冬至聚餐簡報 2
為了迎接新年的到來,回味冬至的美好,會計與金融學院(SAF)20xx級金融(2)班于12月25日下午4點30分在學校南區食堂一樓舉辦了“喜迎金鼠年,恰恰在冬至”的班級聚餐活動。
冬至,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定出的節氣。在冬至,人們以吃餃子的形式來紀念“醫圣”張仲景開棚舍藥、救助窮苦百姓的事跡。為了讓同學們能夠感受到“嘉”的.氛圍,班委們籌劃了包餃子、吃湯圓等一系列活動。在食堂阿姨的幫助下,此次活動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雖說大部分同學都不太會包餃子,在包餃子的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難,但是每個人都非常用心且盡心地去完成每一個餃子。一個個餃子包進的不只有餡兒,更多的是大家滿滿的愛以及金融二班這個大家庭滿滿的溫暖。
經過大家的一番努力之后,餃子終于可以下鍋了,在等待餃子出鍋的閑暇之際,我們開始了第二項活動——吃湯圓。在冬至,我國南方地區有吃湯圓的習俗,其意寓著團團圓圓、幸福美滿。雖然此時此刻家人不在身邊,但同學老師就在左右,同樣是“嘉”庭的團圓。班級同學們圍坐在桌旁,整個房間里都洋溢著幸福的氣息。
不一會餃子出鍋了,當一盤盤餃子端上桌時,或許它們的外形并不漂亮,味道并不頂尖,但是,當看到它的時候,洋溢在同學們心里的是滿滿的幸福,那是全體同學的成果,更是同學們相親相愛的見證。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同學們吃進去的是一個個湯圓餃子,溫暖的卻是彼此的心。此次活動讓同學們的關系更近了一步,也讓20xx級金融(2)班這個大家庭更加具有凝聚力。
冬至聚餐簡報 3
“冬至如大年”,在北方,餃子是冬至的“標配”,在這天能吃上一盤熱騰騰、香噴噴的餃子,絕對是治愈寒冬的一劑良方。為此,石固鎮朝陽村特意組織全村70歲以上老人、60以上歲退役軍人、殘疾人、老干部進行了一場溫馨的“尊老敬老聚餐”活動,讓大家感受“大家庭”的溫暖和傳統文化的氛圍。
12月22日一大早,清晨的大霧還未消散,石固鎮朝陽村委會文化大院內就已經熱鬧了起來,工作人員緊張地調試著音響設備,院子的另一角,一個天然氣大灶臺已經準備就緒。而室內更是忙碌,大家分工協作,和面、拌餡、搟皮、包餃子,個個動作嫻熟,大伙邊忙邊聊天,有說有笑,氣氛融洽,小小的餃子包住的不僅是希望,更有美好的未來。
上午十點半,在一陣鑼鼓聲中,朝陽村兩委精心準備的節目開始。朝陽村自編自演的說唱節目《贊扶貧》,贊國家政策、贊市鎮村干部、贊第一書記、贊群眾,講述為了扶貧事業,大家齊心協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故事。大家邊吃餃子、邊看節目,臉上掛著燦爛的笑容,每個老人的心中都涌動著家的溫暖,品味著節日的溫馨,歡聲笑語伴隨著餃子的`美味彌漫在大家周圍。
本次活動不僅僅弘揚了傳統節日文化,營造了濃厚的節日氛圍,更增強了村兩委的凝聚力和號召力,同時也讓特殊群體群眾在寒冷的冬日里感受到了濃濃的關懷和大家庭的溫暖。
冬至聚餐簡報 4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圣”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寒風凜冽,又到了一年冬至時,雖不能在家中與家人一起吃餃子,但食品133班的小伙伴們,在班主任和導員的陪伴下,共同度過了一個溫馨的冬至,讓我們在這寒冷的一天中享受無盡的溫暖。
下午四點,同學們齊聚研一食堂,在分好小組領取餡料和工具后,大家興致勃勃地來到工作桌前,紛紛捋起衣袖,摩拳擦掌。搓球、搟面皮、包餃子,大家相互學習研究,相互交流包餃子的.經驗。許多北方的同學“身經百戰”,水靈靈的餃子幾秒鐘就成型了。而南方的同學們則在探索創新,包起了“特色餃子”。圓形的、方形的、餛飩狀的、盒子狀的……在大家的歡笑中,四種餡料的水餃準備下鍋了。
經過十幾分鐘的等待,餃子們終于出鍋了!大家紛紛端起了碗,迫不及待地湊到了桌子前。吃著自己包的餃子,看著大家的笑臉,溫暖和感動在心中蔓延。
除了吃餃子,班級內還為同學們買了一些零食和飲料。另外,班主任張老師還特意帶來了四瓶自釀紅酒和自制哈密瓜干。在熱騰騰的餃子和暖融融的氣氛下,大家度過了一個溫暖的冬至。希望在新的一年里,食品133班的大家們能夠一起溫暖地共同度過。
冬至聚餐簡報 5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紀念醫圣張仲景,千年習俗又流傳。為了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感悟中國傳統節日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給我們帶來的美好。12月21日,萬柏林區五三街小學開展了迎冬至主題活動。
中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人們還會把冬至作為一個節日來過。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各個地區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
各班級開展“冬至”主題班會,了解節氣由來及冬至習俗。
最可愛的莫過于我們的孩子們,一張張稚嫩的臉龐在用自己的方式度過這個溫暖的節日。
冬至到,情到,愛到,歡喜到。
學校還組織了學生觀看“冬至”主題視頻讓孩子們從內心更深刻的感受冬至文化,了解冬至的由來。
僅僅祝福表達不了孩子們的心,你瞧,他們一個個挽起袖口,小小的手捏著餃子皮,想把對冬至的愛和對傳統節日的祝福都包進餃子里。
通過此次活動,不僅讓孩子們了解了冬至的來歷和吃餃子的習俗,還讓孩子們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生活即教育,教育即傳承,希望五三街小學的同學們能夠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弘揚中華美德。
冬至冬至,幸福必至,無論南方北方,無論湯圓水餃,都是家的味道。今日冬至,愿你不懼嚴寒,心懷感恩,所遇皆是美好。
冬至聚餐簡報 6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創造的輝煌文化,它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其中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或“亞歲”等,是中國農歷中一個重要的節氣,為二十四節氣之首,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
12月20日,始興縣圖書館開展了親子冬至主題系列活動,活動開場以冬至習俗和故事開篇,進一步促進了少年兒童對二十四節氣的認識;接著進行手工制作“五彩手工餃子”,活動現場,孩子們個個興致昂揚,躍躍欲試,看著一雙雙稚嫩的小手,包出了各種形狀的餃子,有太陽、老鼠、玫瑰花型的,活動現場熱鬧非凡。冬至的餃子,是技能的轉換,是色彩的`表現,更是文化的傳承。
此次活動以親子的形式展開,不但增進了親子感情,還讓孩子學會分享勞動成果。
冬至聚餐簡報 7
12月20日上午,武漢市武昌區石牌嶺社區開展了一場豐富多彩的“營造和諧社區·共譜文明新風”——情暖冬至,幸福社區冬至文化主題活動。本次活動共吸引了30余名老年朋友參與。
活動中,手工老師帶領大家制作精美的“納福紙鳶”,小小的手工,既提升居民們的動手能力,又拉近了居民之間的關系。
在包餃子環節,大家分工協作,忙得不亦樂乎,紛紛使出看家本領。一揉一捏一包一夾,一招一式都有模有樣。不一會兒,形態飽滿的餃子就包滿了一桌。
這邊包餃子的居民包得熱火朝天,另一邊煮餃子的工作人員也沒閑著,兩口鍋同時煮餃子,很快就為大家端上來了熱氣騰騰的.餃子,大家一邊吃餃子一邊聊天,共同感受社區大家庭的溫暖。
在活動現場,社區醫務志愿者們為在場老人開展眼科、口腔、血糖測量、中醫問診等便民服務,轄區單位武商亞貿廣場的志愿者們還為在場老人送來了棉拖鞋等過冬物資。“多年來,我們單位得到了中南路街辦事處、石牌嶺社區以及廣大居民朋友們的幫助和支持,特別是在疫情期間和后疫情時期,街道和社區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我們也想通過這樣的形式走進社區,進一步來回饋社會和廣大居民朋友們。”武商亞貿廣場企劃部主管潘立表示。
社區居民石爺爺高興地說:“有玩的,有吃的,有健康義診,還有愛心企業為我們老人贈送的過冬物資,社區的這場活動十分暖心,我要為我們社區點贊!”隨后,社區工作人員還將餃子送到空巢老人、殘疾人、低保戶等困難人群家中。為居民帶去了冬至節日的慰問,讓他們感受到社區大家庭的關愛。
冬至聚餐簡報 8
冬至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為了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為了和老師們共同感受節日溫暖,促進校園和諧發展,12月19日下午,什邡市冰川小學開展了“冬至暖洋洋”主題活動。
周日下午15:00,老師們期待已久的冬至趣味運動會準時開始。學校準備了豐富有趣的趣味運動項目,團體賽有“背對背運球”、“接力乒乓球”等,大家卯足了勁,都想為自己所在的小組爭得榮譽。個人賽也是生動有趣,運動會現場熱鬧非凡,即便寒風凜冽,老師們的熱情也絲毫未減。
晚上18:00晚宴開始了,老師們分工明確,有的洗菜,有的燉湯。年輕老師們還自備了活力四射的舞蹈,瞬間點燃了活動現場,優美的旋律,動感的舞蹈,加上熱氣騰騰的'羊肉湯,著實溫暖了在場每一位老師的心。
此次活動為老師們營造了一個溫馨、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受到老師們的一致好評,同時,進一步提高老師們的幸福感,營造出校園溫馨的良好氛圍。
冬至聚餐簡報 9
冬至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我們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我國民間對冬至很重視,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為了讓幼兒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近日,德陽市第一幼兒園開展了以“溫情迎冬至”為主題的國旗教育活動,全園師生共400余人參與。
學冬至習俗:小旗手們邁著整齊的步伐,走向旗臺,全體師幼在國歌聲中行注目禮。升旗儀式由中三班劉冰函和爸爸主持,為小朋友們講述了冬至的.來歷,吃餃子、喝羊肉湯等習俗,讓幼兒知道了冬至這天是白天最短,晝夜最長的一天!
唱冬至童謠:中三班的小朋友用動聽的歌聲帶來的歌謠表演《九九歌》。最后還不忘提醒我們:“冬至到,冬至到,我們一起包水餃。暖暖和和吃一碗。保你耳朵凍不掉!”
記冬至保暖:楊老師帶領幼兒們回顧了冬至節的習俗,并且提醒幼兒冬至到了注意保暖,加強鍛煉,讓身體變得更健康!
本次升旗儀式不僅增進了幼兒對傳統節氣的認知,加深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理解,更增強了小朋友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認同感,在潛移默化中豐富幼兒知識,陶冶情操!
冬至聚餐簡報 10
為積極弘揚、傳承我國的傳統節日習俗,慶祝中國傳統節日,維護和振興民族傳統文化,讓隊員們對祖國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有認同感、歸屬感。12月21日,安陽市紅旗小學各中隊利用少先隊活動課開展了以“冬至”為主題的活動。
課堂上,隊員們通過輔導員老師精心設計的課件學習了二十四節氣、冬至等傳統民俗知識。隊員們聽得津津有味,老師倡議隊員們與家長一起動手包餃子,體驗勞動快樂,品味冬至文化。
通過本次主題活動,隊員們充分了解了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冬至的.由來及各地習俗,領略了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
冬至聚餐簡報 11
為進一步弘揚中華民俗文化,繼承中華傳統習俗,彰顯中華傳統文化魅力,激發隊員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2021年12月21日豫海鎮石崗小學組織開展“迎冬至 話冬至”主題教育活動。
隊會活動中,五年級中隊輔導員余佳引導隊員們認識冬至,給隊員們介紹了關于冬至的古今傳統,包括起源、傳說、飲食文化、本地民俗等有關知識,隊員們津津有味地聽著從古到今,全國各地各有不同、豐富多彩的冬至傳統,興趣濃厚。此外,隊員們還互相分享了自己和家人過冬至的精彩活動,把屬于自己家庭的快樂分享給大家通過此次主題教育活動,隊員們了解到了蘊含在冬至節日里的`民族文化,更把一顆包含傳統情懷的種子潛移默化地播進了少先隊員們的內心。
通過此次主題教育活動,隊員們了解到了蘊含在冬至節日里的民族文化,更把一顆包含傳統情懷的種子潛移默化地播進了少先隊員們的內心。
冬至聚餐簡報 12
為了讓師生能更真切地感受中國傳統節日的內涵,感受節日氣氛,傳承民俗文化。冬至來臨之際,肥城市王瓜店街道新勝小學開展了“弘揚傳統,暖心冬至”教育活動,感受中國傳統文化魅力。
中高年級開展了學做水餃比賽,各中隊推選出技術較好的隊員參加包水餃大賽,小隊員們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切劑兒、壓皮兒、放餡兒、捏皮兒,一個個漂亮水餃成型了。老師們也不甘落后,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也積極參與包餃子比賽,感受這濃郁的節日的氣氛!
通過本次活動,學生們對中國傳統節日有了深刻認識。王瓜店街道新勝小學以民族傳統文化為教育契機,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學習,拓展知識和視野,促進了班集體的團結友愛;同時也讓學生在自主調查研究中深深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冬至聚餐簡報】相關文章:
冬至聚餐簡報12-18
冬至聚餐簡報15篇12-18
冬至的簡報04-08
冬至簡報04-06
冬至的簡報12-18
冬至聚餐文案(精選155句)07-01
冬至會餐簡報01-22
學校冬至的簡報01-25
冬至活動簡報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