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稅務會計概述[金賬本]
稅務會計又稱企業納稅會計,是指以稅收法律、法規和會計制度為依據,以貨幣為計量單位,運用會計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對納稅單位的納稅活動所引起的資金運動進行反映和監督,維護國家和納稅人的合法權益的專業會計。
方法/步驟
1、稅務會計的特點:稅務會計作為融稅收制度和會計核算于一體的特殊專業會計,具有以下特點:
1.法律性
稅收是國家取得財政收入的主要形式,為了保證財政收入的及時和穩定,稅收的征收具有明顯的強制性和權威性。
2. 相對獨立性:和其他會計相比較,稅務會計具有其相對的獨立性和特殊性,因為國家規定的征稅依據與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是有一定的差別的,其處理方法、計算口徑不盡相同,所以,稅務會計有一套自身獨立的處理準則。
3. 差異互調性:稅務會計的法律性和相對獨立性,決定了稅務會計的處理結果和財務會計的處理結果是有差異的,根據財務會計的規定進行核算、反映和處理的結果,是為了滿足投資者、債權人和管理者的需要,而稅務會計進行核算、反映和處理的結果,是為了滿足國家征稅和管理者進行稅收籌劃的需要。
2、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區別:
1.服務主體不同
2. 核算范圍不同
3. 核算目的不同
4. 核算的依據不同
稅務會計與稅收會計的區別:
1. 主體不同稅務會計的主體是納稅人,即從事生產經營、負有納稅義務的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經濟組織。
2. 核算的對象不同稅務會計的核算對象為納稅人從發生納稅義務到繳納稅款為止的全過程。
3. 核算的依據不同稅務會計的核算依據是企業會計準則和稅收法規。
3、稅務會計的產生和發展:
在稅制越來越健全,稅收越來越重要的今天,企業稅務會計已經成為企業必不可缺少的管理手段。我國的稅務會計起步較晚,但在改革開放、遵循國際慣例這個大背景下,符合我國實際的稅務會計體系也正在建立,并快速發展。
稅務會計模式:
納稅人在對本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和稅款的計算與繳納情況進行反映時,深受稅法的影響,但不同的國家,其影響程度也有所不同。(一) 英美模式(二) 法德模式(三) 混合模式
我國的稅務會計模式:
由于我國長期以來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管理體制,與這種高度集中的管理體制相適應,我國的稅務會計模式比較接近于法德模式,即實行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合一的會計制度。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適應國家宏觀調控的需要,國家對稅務會計進行了改革。
4、稅務會計的職能
稅務會計的職能是指稅務會計這一管理活動本身所固有的功能,是稅務會計長期固定的屬性,是客觀的、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而稅務會計的作用是其職能的外在表現,或者是對象化了的稅務會計職能。在現階段,稅務會計具有以下幾方面的職能:
(一) 核算反映職能:對企業涉稅活動的核算和反映,是稅務會計的基本職能。
(二) 監督管理職能:以價值形式全面核算會計主體的納稅活動的過程,也是實行稅務會計監督管理的過程。
(三) 預測和決策職能:稅務會計通過核算和反映會計主體納稅活動的全過程,監督管理企業的經濟行為,可以幫助企業管理者對企業的稅務活動進行科學的預測和決策。
5、稅務會計的作用
(一) 有利于提高納稅人的納稅意識,幫助納稅人自覺履行納稅義務
(二) 有利于發揮會計和稅收的監督作用,促進企業正確處理分配關系
(三) 有利于企業經濟利益與社會利益的統一
(四) 有利于維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
6、稅務會計的原則
為了實現稅務會計的目標,保證稅務會計信息的質量,稅務會計進行核算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首先應遵循一般會計原則,但稅務會計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遵守一般性原則的基礎上,還應遵循其特有的原則。稅務會計的特殊性原則包括:
(一) 法律性原則
(二) 收入原則
(三) 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結合原則
(四) 接受稅務機關審查監督原則
7、稅務會計的內容
(一) 經營收入
(二) 成本(費用)與資產計價
(三) 收益分配
(四) 財產與特定行為目的
(五) 納稅申報與稅款解繳
(六) 稅收減免
(七) 稅收籌劃
[稅務會計概述[金賬本]]相關文章:
【稅務會計概述[金賬本]】相關文章:
基金賬本廣告語12-28
稅務會計簡歷08-29
稅務會計總結01-15
稅務會計心得12-12
稅務會計實習心得11-07
稅務會計實習總結11-06
稅務會計述職報告06-10
稅務會計實習報告01-07
稅務會計崗位的職責(精選)07-04
稅務會計崗位的職責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