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知識進社區專題活動試題(4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我們都可能會接觸到試題,試題是命題者根據測試目標和測試事項編寫出來的。還在為找參考試題而苦惱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學知識進社區專題活動試題,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國學知識進社區專題活動試題1
1、古代書畫按風格來講,“工筆”繪畫注重()。
A、揮灑隨意
B、細致寫實
C、場面宏大
D、用筆簡練
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蘊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話最相似?()
A、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C、公生明,偏生暗。
D、氓之蚩蚩,抱布貿絲。
3、庖丁為文惠君解牛的故事,源自哪部作品,用于闡述作者“依乎天理,因故奇然”的人生觀?()
A、《莊子》
B、《老子》
C、《中庸》
D、《孟子》
4、孔子在何處設教?()
A、杏壇
B、杏林
C、田園
D、梨園
5、我國很早就有了穿木屐的相關史書記載,下面的鞋就是東晉時謝靈運發明的“謝公屐”,它當時的用途是:()
A、舞鞋
B、上朝穿的朝鞋
C、登山鞋
D、居家鞋
6、我們常說的“十八般武藝”最初指的是什么?()
A、使用十八種兵器的技能
B、十八種武術動作
C、十八種武器
D、十八個人
7、“妙手偶得之,文章本天成”。是哪位詩人寫的?()
A、陸游
B、王維
C、孟郊
D、李白
8、我國古代的文人雅士都喜歡研墨揮毫,請問下面哪種是正確的研磨方法?()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始終都慢
D、始終都快
9、唐婉的《釵頭鳳》“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講的是她和誰的故事?()
A、陸游
B、歐陽修
C、辛棄疾
D、王安石
10、“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是誰的傳世名言?()
A、張載
B、周敦頤
C、邵雍
D、程頤
11、“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出自哪位詩人?()
A、賀知章
B、王維
C、白居易
D、李商隱
12、關于《西游記》的主旨,魯迅提出的說法是()
A、玩世主義說
B、游戲說
C、誅奸尚賢說
D、滑稽說
13、兩晉時期的兵役制度主要以()為主。
A、世兵制
B、府兵制
C、征兵制
D、募兵制
14、孔子最好學的學生是()
A、冉求
B、子華
C、顏回
D、子夏
15、《百家姓》中沒有下面哪個姓?()
A、烏
B、巫
C、肖
D、蕭
16、京劇《霸王別姬》講的是哪個歷史人物?()
A、項羽
B、劉備
C、韓信
D、趙子龍
17、“東道主”今天經常用來指代舉辦某項活動的國家或地區,這一典故來自于哪部經典?()
A、左傳
B、國語
C、論語
D、戰國策
18、“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描寫的'是哪個季節的景色?()
A、初春
B、初夏
C、金秋
D、寒冬
19、下列哪一部不屬于我國四大名著?()
A、《三國演義》
B、《桃花扇》
C、《水滸傳》
D、《西游記》
20、漢代有童謠“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諷刺的是當時那種人才選拔機制?()
A、訪士
B、察舉
C、征辟
D、科舉
21、我國古代對于年齡有很多獨特的稱呼,其中九十歲被稱為:()
A、期頤
B、鮐背
C、不惑
D、杖朝
22、被人們譽為“秋思之祖”的是下列哪首作品?()
A、《觀滄!
B、《次北固山下》
C、《如夢令》
D、《天凈沙》
23、以下是白樸所寫的著名的歷史劇是()
A、《墻頭馬上》
B、《梧桐雨》
C、《趙氏孤兒》
D、《李逵負荊》
24、“文質彬彬,然后君子!背鲎裕ǎ。
A、《論語》
B、《荀子》
C、《春秋》
25、戰國思想家荀子是()學派的集大成者。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名家
26、《左傳》全稱()
A、《春秋左氏傳》
B、《左氏春秋》
C、《春秋內傳》
D、《春秋外傳》
27、韓愈提倡“道統”和“文統”的目的是()
A、確立儒家思想的正統
B、不滿足于儒家的章句教條
C、反對永貞革新
D、恢復貞觀之治
28、“禮聞來學,不聞往教”出自《禮記》中的()
A、《曲禮》
B、《名堂位》
C、《玉藻》
D、《儒行》
29、下列詩詞名句出自男子之筆的是:()
A、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B、北風歷兮肅冷冷,胡笳動兮邊馬鳴;
C、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D、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30、經魏晉多名士,有著名的竹林七賢,《與山巨源絕交書》是竹林七賢中的誰寫給山濤的()。
A、阮籍
B、嵇康
C、劉伶
D、向秀
31、“茍利國家,不求富貴”出自《禮記》中的()
A、《儒行》
B、《經解》
C、《禮運》
D、《學記》
32、禮之所尊,尊其義也.失其義,陳其數,祝史之事也--出自《禮記》的()
A、《檀弓上》
B、《經解》
C、《郊特性》
D、《名堂位》
33、“竹外桃花三兩枝”的下一句()。
A、春江水暖鴨先知
B、寒食東風御柳斜
C、朵朵花開淡墨痕
34、與廣告語“默默無蚊的奉獻”在修辭上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
A、時間因我而存在(某手表廣告)
B、快、快、快速見效(某去痛片廣告)
C、好的開始,一豬獨秀(某畜牧公司廣告)
35、下列小說不屬于明代四大奇書的是?()
A、《金瓶梅》
B、《西游記》
C、《醒世恒言》
D、《水滸傳》
36、“如果不加以教育,一個人原本善良的天性就會發生改變”用三字經的原文表達是哪一句?()
A、茍不教,性乃遷
B、教之道,貴以專
C、人不學、不知義
D、幼不學,老何為
37、“煢煢子立,形影相吊”出自()
A、《出師表》
B、《答司馬諫議書》
C、《陳情表》
D、《報劉一丈書》
38、下面哪句是道家語()
A、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
B、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C、然則旋歲偃岳而常靜,江河竟注而不流,野馬飄鼓而不動,日月歷天而不周,何復怪哉?
D、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39、古代小說常用“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形容女性之美,其中“閉月”是指:()
A、王昭君
B、楊玉環
C、貂蟬
D、西施
40、下列搭配錯誤的是?()
A、《兩都賦》班固
B、《兩京賦》張衡
C、《子虛賦》司馬相如
D、《魏都賦》曹植
國學知識進社區專題活動試題2
國學知識進社區專題活動(試題)
1、《學記》是()四十九篇中的一篇。
A、《大學》
B、《論語》
C、《禮記》
D、《中庸》
2、濠梁之辯的主人公是()
A、莊子與慧施
B、莊子與公孫龍
C、公孫龍與慧施
D、孔子與顏回
3、以下哪個成語是與漢代的匡衡有關的?()
A、囊螢映雪
B、臥薪嘗膽
C、懸梁刺股
D、鑿壁偷光
4、“修身,齊家,治國!比咧校ǎ樽鋈说母。
A、修身
B、齊家
C、治國
5、據《左傳》,吳國公子()到魯國聘問的時候曾“觀周樂“。
A、季札
B、季友
C、季梁
D、季康子
6、梅堯臣詩歌的主要風格是()
A、平淡渾厚
B、平易流暢
C、奔放豪健
D、生新瘦硬
7、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這里的“一寸”用的是哪種古代計時器量出的時間單位?()
A、圭表
B、漏刻
C、日晷
D、漏壺
8、“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边@句詩的作者是()
A、杜甫
B、蘇軾
C、李白
D、陸游
9、“杏林”指代的.是:()
A、教育界
B、醫學界
C、戲曲界
D、相聲界
10、孔子是儒家學派創始人,在《史記》中被記在了哪種體例里?()
A、表
B、本紀
C、世家
D、列傳
11、道家思想在我國影響深遠,請問下列選項中的哪一時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張的無為而治?()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興
C、貞觀之治
D、開元盛世
12、“雙管齊下”中“雙管”指的是什么?()
A、兩支笛子
B、兩支筆
C、兩支槍
D、兩支槳
13、秦始皇滅六國后,統一了全國文字,這種漢字稱作()。
A、隸書
B、小篆
C、楷書
D、行書
14、漢代成就最高、影響最大、通過人物描寫來反映歷史面貌的史書是()
A、《左傳》
B、《史記》
C、《國語》
D、《漢書》
15、鐘惺《浣花溪記》中所寫的浣花溪位于現在的()
A、湖北武漢
B、貴州貴陽
C、四川成都
D、甘肅天水
16、“書香門第”中的“書香”原意指什么?()
A、讀書人的自稱
B、書籍的油墨味
C、書發霉以后發出的怪味
D、書中加香草發出香氣
17、“八卦爐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边@副對聯是哪部章回小說的目錄?()
A、《水滸》
B、《西游記》
C、《紅樓夢》
D、《三國演義》
18、以下三位畫家中,最擅長畫對蝦的是誰?()
A、鄭板橋
B、齊白石
C、徐悲鴻
D、張大千
19、“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出自誰的作品?()
A、陸游
B、岳飛
C、辛棄疾
D、李清照。
20、《尚書》中的“尚”的意思是()
A、上
B、崇尚
C、官名
21、《史記》的五種體例中,“世家”這種體例是()
A、記述歷史帝王的興衰沿革
B、記述特殊人物或集團的事跡
C、記述重要人物的家庭興衰
D、記述王侯各國的史實和狀況
22、清朝的朝冠為禮帽,禮帽又稱為“頂子”或稱為“頂戴”、“頂戴花翎”。帽子最高處有頂珠。頂珠的質料和顏色的不同,代表了官員的品級的不同,清政府規定一品為()。
A、珊瑚
B、紅寶石
C、藍寶石
D、青金石
23、“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出自哪位詩人?()
A、蘇東坡
B、李白
C、李清照
D、李商隱
24、為了孩子的學習環境而三遷居的是哪個歷史故事?()
A、孟母教子
B、舉案齊眉
C、岳母刺字
D、三娘教子
25、成語“約法三章”出自于()
A、《史記?高祖本紀》
B、《史記?孝文本紀》
C、《史記?孝景本》
D、《史記?呂太后本紀》
26、被稱為“文房四寶”的是()。
A、筆墨紙硯
B、棋琴畫書
C、詩畫茶琴
D、琴棋茶書
27、“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出自()。
A、《塞下曲》
B、《涼州詞》
C、《送元二使安西》
D、《馬詩》
28、“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边@首詩的作者是()。
A、李白
B、白居易
C、陸游
29、“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描寫的是哪個季節?()
A、秋天
B、夏天
30、出色的文人總是得到盛譽,我們稱杜甫為“詩圣”,李白為“詩仙”,歐陽修為“文圣”,那么請問,下面哪位人物被稱為“詩家夫子”:()
A、蘇軾
B、王昌齡
C、陸游
D、李商隱
31、隋唐時期,在中央實行三省六部制。六部中哪一個部門負責掌管全國土地、賦稅、錢糧、財政收支等事:()
A、吏部
B、工部
C、禮部
D、戶部
32、“妙手偶得之,文章本天成”。是哪位詩人寫的?()
A、陸游
B、王維
C、孟郊
D、李白
33、“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中“形勝”的意思是:()
A、地理形勢好
B、植被保護好
C、經濟發展好
D、民眾相貌好
34、《白娘子》這篇話本小說出自()
A、《警世通言》
B、《喻世明言》
C、《醒世恒言》
D、《初刻拍案驚奇》
35、“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边@是曹植作的《七步詩》詩,表達對兄長魏文帝曹丕的不滿和怨恨。曹丕的行為與下列哪句經文不相符合()。
A、兄弟睦,孝在中
B、事諸兄,如事兄
C、財物輕,怨何生
36、“公天下”變為“家天下”反映了我國古代的一項政治制度的出現。這一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縣制
C、科舉制
D、王位世襲制
37、臺灣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神圣領土,祖國大陸的人們開始和臺灣接觸,早在秦漢時期,臺灣在三國是稱為:()
A、夷洲
B、流求
C、東番
D、臺灣
38、為了孩子的學習環境而三遷居的是哪個歷史故事()
A、孟母教子
B、舉案齊眉
C、岳母刺字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背鲎裕ǎ。
A、《詩經》
B、《尚書》
C、《周禮》
D、《周易》
40、“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是三國時期()在臨終是囑咐兒子所說:
A、曹操
B、劉備
C、孫權
國學知識進社區專題活動試題3
國學知識進社區專題活動(試題)
1、“風聲鶴唳”這個成語與古代哪場戰爭有關()。
A、赤壁之戰
B、長平之戰
C、官渡之戰
D、淝水之戰
2、古代小說常用“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形容女性之美,其中“閉月”是指:()
A、王昭君
B、楊玉環
C、貂蟬
D、西施
3、成語“機不可失”出自張九齡之筆,它的下句是()
A、時不再來
B、失不再來
C、時不在來
D、失不在來
4、濠梁之辯的主人公是()
A、莊子與慧施
B、莊子與公孫龍
C、公孫龍與慧施
D、孔子與顏回
5、“退避三舍”中“三舍”代表()
A、30里
B、60里
C、90里
D、120里
6、我國現存最早的兵書是()。
A、《孫子兵法》
B、《孫臏兵法》
C、《司馬法》
D、《紀效新書》
7、下列作品中,作者、朝代、作品相一致的是:()
A、《紅樓夢》—清朝-施耐庵
B、《儒林外史》-清朝-吳光耀
C、《西游記》-明代—吳承恩
D、《水滸傳》-元末明初-羅貫中
8、明代的讀書人在參加院試考試及格并取得府州縣學生的資格之后,就不能被稱作()了。
A、童生
B、生員
C、秀才
D、相公
9、“論行而結交者,立名之士也”出自()
A、《左傳》
B、《國語》
C、《楚辭》
D、《戰國策》
10、“妙手偶得之,文章本天成”。是哪位詩人寫的?()
A、陸游
B、王維
C、孟郊
D、李白
11、“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出自:()
A、《離騷》
B、《九章》
C、《九歌》
D、《天問》
12、假如你的一首五絕詩被雜志社采用,按照正文部分每字5元來計算,你應得多少稿費()
A、50元
B、100元
C、200元
D、400元
13、B)主編的一部編年體的歷史巨著。()
A、王安石
B、司馬光
C、歐陽修
D、柳宗元
14、“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背鲎裕ǎ。
A、《詩經》
B、《尚書》
C、《周禮》
D、《周易》
15、形制完整的文人五言詩,最早出現的時期是()
A、西漢中期
B、西漢末年
C、東漢前期
D、東漢末期
16、庖丁為文惠君解牛的故事,源自哪部作品,用于闡述作者“依乎天理,因故奇然”的人生觀?()
A、《莊子》
B、《老子》
C、《中庸》
D、《孟子》
17、“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教育小孩子要從小好好學習,這句話出自:()
A、《弟子規》
B、《三字經》
C、《千字文》
D、《孝經》
18、“交子”是我國古代發行的一種紙幣,可以兌現,便于流通。初由民間發行,天圣元年,改由政府發行。請問,“交子”是何朝代所發行的紙幣?()
A、宋朝
B、清朝
C、漢朝
D、明朝
19、孔子曰:“益者三樂。”以下不屬于“三樂”的是:()
A、樂道人之善
B、樂禮節禮樂
C、樂多賢友
D、樂信于義
20、漢武帝采納董仲舒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里的“儒術”指的是()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學
B、正統的孔孟學說
C、糅合了道家、陰陽家等學說的儒學
D、儒家學說與權術
21、《左傳·桓公二年》說:“錫鸞和鈴,昭其聲也。三辰縉歟啞涿饕病”句中的“三辰”是指()
A、太陽、月亮、星星
B、太陽、地球、月亮
C、金星、火星、木星
D、太陽、金星、木星
22、枚乘的《七發》所標志的賦體發展階段是()
A、騷體賦的終結
B、抒情小賦的開端
C、駢賦的開端
D、大賦文體的形成
23、中國最早的文言志怪小說是什么?()
A、《西游記》
B、《聊齋》
C、《世說新語》
D、《搜神記》
24、《左傳·隱公元年》記載:鄭莊公賜潁考叔,潁考叔“食舍肉。公問之。對曰:‘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請問:這里的“羹”指的是什么?()
A、蔬菜湯
B、五谷粥
C、米汁
D、有汁的肉
25、下列句子中,“之”的意義與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例句: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A、言圣賢之難得,疏闊至此
B、墨子悲于染絲,是之謂也
C、不可竊人之美,以為己力
D、是以與善人居,如入蘭芝之室
26、“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毕铝姓f法正確的是()
A、“豫”同“欲”
B、凡事預先計劃好就會成功,不預先計劃好也可能成功
C、一個人不預先計劃號就會成殘廢人
27、下列名句出處對應都正確的`一項是()①方今天下,舍我其誰。②朝聞道,夕死可矣。③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④九層之臺,起于累土。
A、孔子孟子老子莊子
B、孟子孔子老子莊子
C、孟子孔子莊子老子
D、孔子孟子莊子老子
28、“人面魚紋彩陶盆”屬于我國新石器時代的()時期。
A、龍山文化
B、仰韶文化
C、馬家窯文化
D、紅山文化
29、A)的藝術思想?()
A、文人畫家
B、宮廷畫家
C、院畫家
D、民間畫家
30、中國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國粹之—,從藝術特征上講,它和西洋畫有根本的不同,西洋畫注重“形似”,而中國畫注重“神似”,以()為主。
A、氣韻
B、寫生
C、寫意
D、水墨
31、“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睂懙氖牵ǎ┑木吧
A、泰山
B、黃山
C、華山
D、嵩山
32、中國又一個傳統風俗,農歷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要過“小年”,通常人們要吃()
A、元宵
B、飴糖
C、臘八粥
D、水餃
33、《顏氏家訓》是作者對自己一生有關立身、處世、為學經驗的總結,對后人影響很大。其作者是()
A、顏師古
B、顏真卿
C、顏之推
34、在中國現代文壇上,以詩歌為主的作家是:()
A、郭沫若
B、艾青
C、郁達夫
D、朱自清
35、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這一段講()的重要性。
A、躬身實踐
B、冥思苦想
C、學思結合
36、“少年智則國智”后一句應接()
A、少年強則國強
B、少年勝則國勝
C、少年富則過富
D、少年雄則國雄
37、被后人稱為“正宗”、“集大成”的詞人是()
A、秦觀
B、李清照
C、姜夔
D、周邦彥
38、“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眰髡f“天雞”棲息于()山上。
A、天臺
B、天姥
C、桃都
D、赤城
39、柳宗元的《小石潭記》中,“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的“澈”是什么意思?()
A、清澈
B、水底
C、照到
D、透射
40、中國刺繡是在布上“以針代筆,以線暈色”的藝術,我國的刺繡馳名世界,被譽為“東方藝術明珠”,四大名繡不包括:()
A、蘇繡
B、顧繡
C、蜀繡
D、湘繡
國學知識進社區專題活動試題4
一直以來,對國學、傳統文化就很感興趣,所以對公司組織的這次培訓倍加重視。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其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不僅產生了眾多的本土學派,也不斷有外來文化的傳入,這些不同的學派和文化,在矛盾沖突中相互吸收和融合,其中有的豐富了、發展了、壯大了,有的則被吸收了、改造了、消失了。
國學是指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其中的代表是先秦諸子,先秦諸子的思想及學說對中國的傳統文化具有深遠的影響。它們形成了兵家思想、法家思想、墨家思想、儒家思想及道家思想等。這些思想從各個不同的方面論述如何治理國家。對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有很深遠的'影響,慢慢形成了中國的傳統文化觀念。小時候沒有學過國學很遺憾,《國學經典》里不光有三字經、還有弟子規、論語、詩歌,古代的各種名段名篇等,有古文,有解釋,非常好,可以學到很多老祖先給我們留下來的許多做人的道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可以說三字經里的這一段話沒有人不熟悉的,電視的古裝劇中只要一演到學校,大多數都在讀三字經,可是又有多少人明白其中的道理呢?以前我老是以為是人出生的時候都是善良的,都是好人,可是現在發現這里的“善”并非善惡之善,而是指像水一樣的純凈;“習相遠”后天的環境和成長學習不一樣,性情上才產生了壞、惡、善之分。
在說弟子規,以前聽說過,就是沒看過,只知道好像是講“孝”道的,百善孝為先,讀過之后,更加感同身受,就像書中所說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之命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冬則溫夏則清,晨則者昏則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圣人訓,現在的我應該努力工作,將來才有能力盡這個孝道。
通過此次培訓,感覺自身在國學傳統文化方面非常欠缺,能用在工作和生活里的知識更是知之甚少,很慚愧。至此,我要更加系統的細讀一下《國學》的書籍,把“儒家經典精神”用在工作和生活中。
【國學知識進社區專題活動試題】相關文章:
國學知識進社區專題活動試題12-14
國學知識進社區專題活動試題4篇12-14
國學知識競賽活動方案04-22
國學知識競賽活動方案07-27
國學知識競賽活動總結03-09
國學禮儀知識03-31
國學知識競賽活動方案3篇04-22
道佐小學國學知識競賽活動小結11-23
文化進社區活動方案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