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歸納
上學的時候,說到知識點,大家是不是都習慣性的重視?知識點就是一些常考的內容,或者考試經常出題的地方。相信很多人都在為知識點發愁,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歸納,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歸納1
一.了解“市”的形成與發展及其特點:逐漸打破時空限制,雖受政府嚴格限制,但仍相當繁榮
(1)秦代管理“市”有明確的法律規定。
(2)漢代在進行集中貿易的“市”,有專門的管理機構
(3)六朝時代,出現了“草市”
(4)唐代“草市”的作用十分顯著,“夜市”比較繁榮
(5)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間和時間上的限制
(6)明清都市中的商業區已經相當繁華。
二.“重農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義及其影響
(1)“重農抑商”政策含義:強調發展農耕,限制商業和手工業的發展; 開始于戰國時期的'商鞅變法。
目的:維護專制主義國家政權的經濟基礎。
影響:“重農抑商”政策有利于保障國家的安全,維護政治的穩定,鞏固君主的地位,但這一政策的實施使社會經濟的活力受到壓抑,而新的經濟因素和生產方式的萌芽,也未能得到正常發育,這是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的重要原因。
(2)“海禁”政策的基本含義:明清王朝禁止中國人赴海外經商和限制外國商人到中國進行貿易的政策。
影響:“海禁”政策扼殺了對外貿易進步的可能性,不僅妨礙海外市場開拓,抑制資本的原始積累,阻礙資本主義萌芽滋長,使中國失去了利用國際貿易的優勢地位開辟海外市場、刺激資本擴張、推進工業化的契機;而且使中國與世隔絕,從而阻斷了中國學習西方的先進科學技術,使中國落后于世界潮流。
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歸納2
1、背景:1929-1933經濟危機爆發后,總統胡佛采取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結果經濟危機非但沒有克服,反而更加惡化。1932年羅斯福在大選中獲勝,1933年上任后實行新政。
2、羅斯福新政的起止時間:1933——1939
3、新政的內容:
(1)整頓銀行與金融業
(2)調整農業政策
(3)復興工業:藍鷹行動
(4)社會救濟與公共工程
4、羅斯福新政的意義:
(1)使美國度過了經濟大危機
(2)緩和了美國的社會矛盾:遏制了美國法西斯勢力、避免了無產階級革命的發生
(3)改變了美國人的生活:政府的'權力擴大;社會保障體系初步建立
(4)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的新模式,對以后資本主義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5、政的實質: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管制。新政的前提:未觸動資本主義制度
6、特點:指導思想方面:放棄自由放任思想,轉向國家干預經濟的凱恩斯主義;內容方面:國家加強對金融、工業、農業和社會福利等方面的全面干預;影響方面: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發展的新模式,促進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誕生。
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歸納3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1.夏商時期王權具有神化色彩,夏商時期已經初步建立起一套從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2.分封制下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其中分封的大多是同姓子弟。
3.西周末年,諸侯勢力壯大,王權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壞。例如:楚王問鼎
4.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長子繼承制,在宗法制下的大宗和小宗是相對的。
5.商鞅變法使秦國國力加強是秦統一六國的主要原因。
6.皇位世襲和皇權至上是中國古代專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7.秦朝在地方上實行郡縣制,有利于加強地方對中央的`控制。
8.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權制度,奠定了中國兩千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9.漢初在地方上實行郡國并存制,漢武帝頒布“推恩令”加強了中央集權。
10.元朝在地方上實行行省制,中國省制的開端。
11.三省六部制下,三省分別是中書省(決策)、門下省(審議)、尚書省(執行)。
12.漢武帝時設置了“中朝”以加強皇權。
13.明太祖時,廢除秦朝以來一直實行的宰相制度以加強皇權,廢行省、設三司,以加強中央集權。
14.明成祖時內閣制度正式形成,內閣始終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級的行政機構。
15.清朝雍正時設置的軍機處標志著中國古代君主專制制度達到頂峰。
16.明清時期君主專制加強,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中國開始落后西方
【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歸納】相關文章:
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梳理歸納04-01
生物高一必修一知識點歸納07-24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識點總結歸納03-22
必修2歷史知識點歸納01-13
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難點01-08
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07-19
生物高一必修二知識點歸納筆記05-16
高一歷史知識點總結歸納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