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趣的測量評課稿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有趣的測量評課稿
有趣的測量評課稿1
春意融融,鳥語花香。今天聆聽了張文紅老師執教的五年級數學“有趣的測量”一課,感受頗深。根據教研組的安排,我重點針對課堂中學生“說”的表現進行觀察和思考,并提出自己的建議。
相信學生,貫穿全程
我認為,放手不只是一個空洞的口號,更應該是一個個生動的實踐體驗。課堂中教師精心設計教學環節,重點預設教學問題讓學生思考交流,學生能夠流暢的表達和描述實驗和思考的過程,實在難得。
第一環節“復習舊知,引入新知”中,教師利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模型讓學生說出體積的計算公式,學生說的非常積極和準確,給學生的說創設了良好的表現環境,情感在此孕育,知識在此孕伏。
第二環節“實驗操作,親身體驗”中,教師大膽預設“你可以用什么辦法計算出這個比規則物體的`體積?”學生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被挑動著,對新鮮知識的探索欲望被激發出來了,思維被充分的放大和擴展。學生在閱讀教材的幫助下自然而然說出了三種不同的試驗方法,無需激勵,學生參與實驗的欲望占據了主導地位,那種急切的心情無法言表。說在自然狀態下流露出學生思維狀況,學生的表達也呈現了最自然的狀態。
其他環節精彩頻頻,無以計數,略談一二,以證其實。
洞悉問題,共同翱翔
世界從來沒有十全十美的東西,我們不僅要有一雙發現和欣賞美的眼睛,也要有一顆真誠豁達的心,發現美麗光環輝映下的黑點。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飛得更高,飛得更遠,飛得更穩。
1、說不是個別學生的專屬權力。“說”要面向全體,讓大家踴躍的說、大膽的說,說出自己關注的問題和困惑。課堂中少數學生的說代替了所有學生,有的學生沒有說的機會,表現欲得不到滿足,在后半截課堂中出現了哈欠連連的現象。
2、師生互動更應注重延時等待。
課堂中師生互動是說的重要組成部分,師生的對話應該建立在平等和民主的基礎之上,教師問和學生答的單一模式,讓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地位,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在時光的流轉中逐漸的消逝。因此教學環節中設計的“猜想”需要等待,教師不要急于引導;“實驗匯報”需要等待,讓學生去總結和梳理,讓更多的成員去補充、完善和評價;錯誤的回答需要延時,讓學生認真的思考自己的出錯原因;……說需要時間,更需要空間,而這個平臺需要教師智慧的女里創設。
3、小組匯報理應體現小組合作成果,還要匯報存在困惑。
有趣的測量評課稿2
一、實施新課程:
我們的理念是“數學教育應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將數學與學生的生活、學習聯系起來,學習有挑戰性、鮮活的數學”。那么如何根據教材的特點,把枯燥的數學實踐活動變得有趣、生動、易于理解,讓學生活學活用,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呢?我想這應該是我們全體老師思考的問題。
聽完這節課,給我感覺是:快樂、有趣、輕松 、愉悅,本節課劉老師設計別具匠新,一掃傳統課堂死氣沉沉地聽,悶聲悶氣地算,機械被動地模仿的狀態。學生會操作,會表達,會思考,會探索,會合作,會創造,充分調動了學生多種感官,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多方面能力得到培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二、“有趣”成為這堂課的亮點:
讓學生從長方體、正方體等規則物體的體積一下了子過渡到探究不規則圖形,思維跨度大,挑戰性強,這本身就很有趣,再加上教師采用土豆、橡皮泥,不規則石頭等來試驗,特別課尾測量一粒黃豆的體積,把這種愉悅、有趣推向了**。
給學生創建了一個開放的課堂教學環境,學生在學的過程 中充分地展示自我,盡情地張揚個性。這種課全體同學參與活動,學習積極性高。學生學得輕松愉悅。
注重雙基的培養,從復習的導入求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公式以及規范的板書:上升水的體積=石塊的`體積,這些方面都可以體現。
三、聽完這節課同時也給我們留下以下的思考:
1、既然是測量,是否因應追求測量的科學性,是不是可讓學生用尺子量量,示范給大家看。
2、實驗方法,解決問題的策略,可否先讓小組學生上臺演示、解說,再找聽懂了的同學歸納總結,這樣對學生傾聽習慣和概括能力的培養是不是更好一些呢?
3、除了用裝有水的容器測量外,還可以借助有“土、沙、灰”等其他填充物,教師可給學生講清楚,以便拓寬學生的視野。
【有趣的測量評課稿】相關文章:
有趣的測量評課稿08-30
有趣的盒子評課稿02-04
《有趣的漢字》評課稿10-11
《有趣的漢字》評課稿11-28
【薦】《有趣的漢字》評課稿10-11
《有趣的漢字》評課稿3篇[經典]10-11
《有趣的漢字》評課稿匯總【3篇】10-16
【優秀】《有趣的漢字》評課稿4篇11-28
《有趣的漢字》評課稿3篇(熱門)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