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教學設計15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風》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風》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 運用綜合識字的方法,認識本課生字。
2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詩中情感,落實感情朗讀,練習背誦課文。
3 續編小詩,初步感知風的特性,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創編能力。
教學重點
1 會認本課生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1 讓學生了解風雖然看不到,卻能通過身邊的事物感受到風的存在。
2 續編小詩。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感知風的圖片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同學們,喜歡猜謎嗎?老師為大家帶來了一個謎語:看不見,摸不著,小草見它彎腰,小花見它搖頭,小樹見它招手,云兒見它就跑。它是什么?
(出示課題)
風就在你我身邊,可是,我們看不見,摸不著,也抓不住。大家想知道它在哪,在干什么嗎?
二、初讀感知
1、初讀課文
跟老師一起走進詩中,我們就會知道答案。請同學們小耳朵認真聽,小眼睛認真看,找一找風在哪兒。(課件播放風吹葉動的情景,并配有風聲的悠揚音樂,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看畫面傾聽)
想自己走入文中去了解風嗎?(自己認真地把詩歌讀一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生字。)
。ㄗ挚ㄌ诤诎迳希侯潉、點頭、起波、游戲)
2、檢查字詞。(顫動、起波、游戲)
看大家專注的神情,我就知道你們讀書非常認真。和文中的生字交上朋友了嗎?(同桌互相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愿意接受老師的挑戰嗎?(字卡)(懂得的就大聲地讀出來。開火車讀)
真棒,下面咱們加大難度,誰有勇氣起來讀讀課文?(指名三人接讀詩歌。)
表揚讀得好的同學,糾正存在的讀音問題。
三、感知課文,體會風就在我們身邊
(一)勾畫描寫風的句子
同學們,你們讀得又響亮又好聽。風娃娃說,你們一定能在文中找到我藏在什么地方。請大家拿起筆,看一看,課文哪些句子,讓我們知道風就在我們的身邊,請用“——”畫出來。(畫一畫,反饋。)
。ǘ⿴熒献髯x,找風。
1、老師也想和你們讀讀課文,我一邊讀一邊提出問題,你們用詩中的句子來回答我。
2、誰也沒有看見過風,不用說我和你了。風在哪兒呢?
3、誰也沒有看見過風,不用說我和你了。你們看見風了嗎?
4、誰也沒有看見過風,不用說我和你了。你們能感受到風嗎?
5、小結:是啊,誰也沒有看見過風,但是風就在我們的身邊。
。ㄈ⿲W生匯報。細讀課文,知道怎樣能感受到風
1、三節小詩中,你最喜歡哪一處的風,先美美地讀一讀,再說說你的為什么喜歡。
2、學生匯報,相機指導。
第一節:
。1)但是樹葉顫動的時候,我們知道風在那兒了。
(2)學生質疑(預設:什么叫顫動?)
解決方法一:換詞法:抖動
解決方法二:同學們,快伸出你的.雙手,這就是一片一片的小樹葉,風來了,小樹葉在枝頭什么樣?(學生的小手動了起來)哦,一片片樹葉在風中微微地、不停地動起來了,這就是顫動。
。3)綠綠的樹葉被風吹得輕輕地跳起舞來,誰能讀出來?
(4)看來,每個人對課文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朗讀的味兒也各不相同。請大家帶著自己的感受再美美地讀一遍。
第二節:
。1)林木點頭的時候,我們知道風正走過了。
。2)想想什么意思,怎么才能讀好?
。3)你們看,林木正在向你們微微點頭(放課件),就好像——?把你的想象送到句子中說一說。(出示課件:林木微微點頭的時候,就好像_________________)
(4)林木微微點頭什么樣?你能讀出來嗎?同桌互相讀一讀。(同桌互讀)
。5)誰愿意推薦一位同學讀一讀?(生推薦讀)
第三節:
。1)誰再來說說從哪兒感受到了風?
。2)你從這找到了風(投影:平靜的水面,微微泛起了波紋。這就是我們書上說的——河水泛起波紋。
(3)再看(投影:波浪)一樣么?
。4)波浪的力度比較大,可是這里呢,,風不急,是微風。所以這里要讀得怎么樣?誰會讀?(指名讀,示范讀,跟著讀)
。5)小手動一動,扮演風兒隨著老師的敘述跟河水做游戲。
風兒風兒悄悄地來了……
風兒風兒輕輕吹……
風兒風兒大起來了……
同學們,風會和我們玩快樂的游戲,所以我們讀這句的時候,心情是快樂——(快樂的)。大家試著帶著快樂的心情來最后一句。(如果學生不理想,教師可以范讀:老師可以讀得更快樂。……像我這樣讀,好嗎
四、指導背誦。
五、激發想象,拓展延伸
1、你們背得這么好,把風也吸引來了。快看,它來到了哪兒?(課件出示1幅動態圖蒲公英)
誰也沒有見過風,不要說你和我了。
但是()的時候,我們知道風()。
2、真沒想到,我們班的同學也會寫詩。
請你也來當回小詩人,選擇圖上的內容或者發揮你的想象和同桌練習說一說。(課件出示“風車轉動、紅旗飄動”圖及句子)
3、走出教室,找一找風在哪里。
第二課時
指導生字書寫
1.朗讀課文。
2.你認為本課生字中哪個字你會寫了?如果會寫,請到前邊來教一教大家。
學生書寫,注意筆順,怎樣把字寫好。
3.你認為哪個字不容易寫好或寫不好呢?
4.教師指導重點字:過,半包圍結構,先寫“寸“后寫偏旁,捺要長一些等。
5.“說”為左右結構,但書寫時,要左窄右寬,帶這個偏旁的字有()。
《風》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薄⒄J識12個生字,會寫“吸”“極”2個字。
。病⒄_、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風娃娃的好心。
教學重難點:認識12個生字,感情朗讀課文1—3自然段,體會風娃娃的好心。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師隨機:是誰把書頁吹了起來?
是誰讓你的頭發飄起來?
師:對,是風。如果讓你來畫一畫風,你會怎么畫?
二、出示圖片,激趣導入(一“吹”)
1、 出示風娃娃的`圖片 和風娃娃打招呼
2、 風娃娃在干什么呢?
師:這個風娃娃鼓足了勁,正在用力地吹呀,呼——想不想學著吹一吹?
3、生讀課題
三、初讀全文,學習生字
1、初讀全文
2、學習生字(讀帶拼音的詞語——讀去拼音的生字——交流識字方法——讀帶生字的句子)
3、把難讀的句子讀給同桌聽一聽。
四、研讀課文,指導朗讀
1、通讀全文,理清線索。
風娃娃會去哪里,做什么事?
2、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評一評,哪些事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
3、研讀“做好事”板塊
。1)吹風車(二“吹”)
抓住重點句子指導朗讀
A風娃娃來到田野……斷斷續續地流著。
B風車一下子轉得飛快……風娃娃也高興極了。
。2)吹帆船 (三“吹”)
抓住重點句子指導朗讀
A他們彎著腰,流著汗,喊著號子,船卻走得很慢。
B船在水面上飛快地行駛。纖夫們笑了,一邊收起纖繩,一邊向風娃娃表示感謝。
4、讀板書,夸夸風娃娃。
5、齊讀課文1、2、3個自然段。
6、師小結。
五、指導寫字
1、課件出示 “吸”、“極”
2、 教師范寫“吸”,學生書空。
3、生練寫,師巡視指導。
4、評價
六、板書設計:
風娃娃
吹風車 → 轉得快
吹走風箏
吹跑衣服
吹帆船 → 駛得快 吹折小樹
《風》教學設計3
一、猜謎導入
1.猜謎激趣:云兒見它讓路,小樹見它招手,禾苗見它彎腰,花兒見它點頭。(謎底:風。)
2.板書課題,談話激趣:你們有沒有體驗過風?風吹過來是什么感覺?如果風太大了呢?(播放課件,請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我們看看課文是怎么寫風的?
二、初讀課文,感受課文大意
1.教師配樂朗讀課文,提要求:學生仔細聽老師朗讀,把課文中的生字圈出來。
2.學生自己拼讀生字,同桌互學生字。
3.檢查生字掌握情況。讀詞比賽:抽水、斷斷續續、吸氣、高興極了、纖夫、流汗、表示、風箏、無影無蹤、傷心、責怪。
提示:“責、蹤”是平舌音;“抽、示、箏、傷”是翹舌音!肮~”在“風箏”一詞中讀輕聲。
4.多種形式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流利,教師注意正音。
5.自由讀課文,想一想,風娃娃做了哪些好事?讀一讀。風娃娃做了哪些壞事?也讀一讀。
6.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好事:(1)吹大風車(2)吹帆船
壞事:(1)吹風箏(2)吹衣服、吹小樹
三、提問設疑,研讀課文
1.學習第二自然段。
(1)播放課件。(風娃娃吹動風車。)
。2)風娃娃做了什么?結果怎樣?
(3)小組讀,然后派一個人來比賽讀,并指導朗讀。(理解“斷斷續續”“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學生配上動作表演。)
2.學習第三自然段。
(1)播放課件。(風娃娃吹帆船。)
(2)風娃娃又做了什么?結果怎樣?
。3)指導朗讀。(理解“纖夫”,學生配動作表演。)
3.全班朗讀第二、三段。
4.你知道風娃娃還可能做哪些好事?(讓學生利用校園網找風娃娃可能做哪些好事,在班級中交流。)
5.風娃娃做了兩件好事后,是怎樣想的?讀讀這一句話。你們覺得它這樣想對不對?
播放課件:(風娃娃做壞事。)
6.小結:看來光有做好事的心愿是不夠的,幫人們做好事,也不是光有力氣就夠了,你們回家后再找一找風娃娃好心辦壞事的資料,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
四、寫字指導
1.屏幕出示四個生字:夫、表、示、號。
2.學生觀察寫好這四個字的.注意點,說一說哪個字最難寫?
3.示范寫“表”,提示下半部分不是“衣”。
4.提醒“夫”與“天”的不同;“號”的最后一筆。
5.學生先書空,再描紅、臨寫。
6.展示學生寫的生字,師生共同評議。
剛開始上課,利用猜謎來緩解學生的緊張情緒,再談自己體驗過的風,導入課題時輕松自然。
此處體現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能力,學生用多種方法學習生字。教師在檢查學生生字的掌握情況后進行正音,起到引導的作用。
留給學生自學的時間,讓學生通過自由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充分利用生動活潑的課件,引起學生強烈的興趣。
學生配動作朗讀,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
與上一環節相同。
利用網絡,幫助學生學習,培養他們利用信息技術查找資料的能力,并結合實際了解風。
通過看課件,為下節課的學習埋下伏筆。
體現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先觀察字的注意點,教師再挑較難書寫的字重點指導,效果很好。
《風》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德育目標]:引導學生認識風能。
[智育目標]: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將各種材料加工成風力玩具。
[素質發展目標]:通過制作,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動手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利用風能,制作風能玩具
[教學難點]:如何將風能的運用和紙玩具完美結合。
教學準備
教具學具:竹條,薄紙、繪畫工具
學生活動設計
體驗-制作-樂趣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用品的準備情況,穩定學生的情緒。
二、講授新課:
1、引導學生說說什么是風?什么是風能?舉例說明。
2、引導學生說說風給人類帶來的好處以及給人類帶來的災難。(風能發電,風車的利用————)
3、師引導學生說說風箏的簡史:
風箏簡史
中國風箏有悠久的歷史,據說漢朝大將韓信曾利用風箏進行測量。梁武帝時曾利用風箏傳信,但未成功。南北朝有人背著風箏從高處跳下而沒有跌死。唐朝的張丕被圍困時曾利用風箏傳信求救兵,取得了成功。這些說明,中國風箏的歷史至少有20xx多年了。
從唐朝開始,風箏逐漸變成玩具。到了晚唐,風箏上已有用絲條或竹笛作成的響器,風吹聲鳴,因而有了"風箏"的名字。也有人說"風箏"這名字起源于五代,從李鄴用紙糊風箏,并在它上面裝竹笛開始。
到了宋朝,風箏已有很大發展,品種增加,性能提高與人民生活發生了密切的聯系。如"武林日事"中記有"少年郎競放紙鴦,以相勾引,相牽剪截,以線絕者為負";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和蘇漢臣的"百子圖"中也都有放風箏的場面。明朝畫家徐渭寫過很多與風箏有關的詩,如"柳條搓線絮搓棉,搓夠千尋放紙鴦。消得春風多少力,帶將兒輩上春天。"又如:"我亦曾經放鷂喜,今年不道老如斯,那能更駐游春馬,閑看兒童斷線時。"到了清朝,玩風箏之風更盛。傳說慈禧叫大監跑到天津找"風箏魏"給他扎過一個"壽星老騎仙鶴"風箏玩,F在故宮里還藏著三只傅儀玩過的大風箏。
從唐宋開始,中國風箏向世界流傳,先是朝鮮、日本、馬來亞等東南亞國家,然后傳到歐洲和美洲等地。在歐洲產業革命形勢的影響下,中國的玩具風箏在那里向著飛行器發展,經過英國的凱利,澳大利亞的哈格瑞夫和德國的李林達爾等人,最后在美國由萊特兄弟造成了最早的能載人成功飛行的飛機。
因此,在美國華盛頓宇航博物館的大廳里掛著一只中國風箏,在它邊上寫著:"人類最早的飛行器是中國的風箏和火箭。"
(五)引導學生說說風箏的玩法:
中國風箏的玩法:
《全唐文》"紙鳶賦"中說:"代有游童,樂事未工……·動息乎絲綸之際,竹工乎掌握之中。"可見玩風箏之妙趣。中國風箏的玩法很多。
(1)斗風箏:宋朝已有"以相勾引……線絕者為負。"后己失傳,現只有廣東、西藏幾處尚存。
。2)裝響器:從唐開始,風箏響器可分三類:弦、哨、打擊。
。3)"送飯"(叫"碰"):是一種靠風力把物品沿風箏線送上天的裝置。到達頂端后與預先拴好的"橫棍"相撞,風翼折起,自動沿線滑下來。有的還可以在下面自動張開又飛上去,叫做"來回碰",或"來回飯"。
(4)掛燈:把帶著燈的風箏放上夜空,十分美麗。在唐已盛行,但后因引起火災而被禁,現有電池燈可用,十分安全。
。5)操縱:北京的鷹風箏可以通過放風箏人的巧妙操縱,使其在空中盤旋,謂之"打盤兒"。通過操縱也可使龍頭蜈蚣在空中搖頭擺尾,像"活龍"一樣。近代的`雙線操縱風箏可以在空繪出各種圖形,更是令人眼花鐐亂。
4、欣賞風箏的圖片:
引導學生欣賞風箏的圖片,從風箏的造型,色彩等方面進行描述。
5、引導學生說說人類是怎樣利用風能及其原理為人類造福。(風能發電機、滑翔機、降落傘……
6、引導學生在了解生活中風能運用的基礎上,發揮想象力,交流自己對風能紙玩具的設想……(紙蜻蜓、風車、飛機……)
7、引導學生學習課本中的技法點擊:
(1)先將竹條綁扎成"十"字形。
。2)然后用兩根竹條做斜桿,用薄紙蒙在骨架上。
(3)用一根線在橫桿與豎桿的交點上,另一根栓在下端。
三、學生動手制作風能玩具或風箏,師巡視指導。
要求在制作完作品后,通過材料顏色的搭配、涂色等方法進行美化和裝飾。
四、評價、交流、展示:引導學生展示交流他們的作品,從構思、設計、美化的某個亮點進行評價和交流。
五、收拾整理:收拾整理自己的桌面和垃圾。
六、課后延伸:利用放學或活動的時間進行風箏、玩具的放飛和比賽
教學反思
如何才能使孩子真正了解所學內容,并且在活動中能始終保持積極主動的學習興趣呢?在這個活動中,我并沒有費盡心思,一個一個知識點去傳授,一個一個步驟的教,而是轉換方式,通過引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激發其努力想象創造的欲望,并且使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大膽的表現,這樣,不僅使孩子的能力得以提高,而且增強了他的自信和成就感。同時通過向孩子學習也放下了教師的架子,師生的之間的關系也更加平等融洽了。
《風》教學設計5
一、課型:以唱歌為主的綜合課
教材分析:
體育作為一種跨文化的交流手段,對于各國各民族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增進友誼起到了積極的作用。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讓中國人民和全世界的華人都感到無比的振奮。迎接2008北京奧運,是新世紀我國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引導學生放眼世界的極好契機。教材所選表達奧運之情以及和奧運相關的樂曲,讓學生挖掘了解與奧運相關的音樂文化,激勵他們學習、發揚奧林匹克精神,向著更快、更高、更強的目標前進。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體育、音樂、文學等藝術形式去了解奧運、歌唱奧運、感受奧運、走進奧運;師生共同分享奧運給人類帶來的喜悅。掌握音樂作品分析方法,了解情感走向以及表現手法。
2、情感目標:通過不同的藝術表現手法,讓學生體會濃濃的奧運之情。并且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同時鼓勵學生向奧運健兒一樣努力學習。
3、能力目標:培養學生主動參與研究,積極思考,匯集知識積累的自主式學習和小組活動,討論、分析與交流、創作與制作的合作式學習的能力。
三、教學內容:
1、讓學生了解相關的奧運知識,以及全世界人民對奧林匹克運動的情感。
2、能熟悉了解洛杉磯奧運會樂曲《奧林匹克號角》和漢城奧運會會歌《手挽手》,有興趣的參加欣賞、演唱、創作和交流等活動。
3、讓學生唱會歌曲《奧林匹克風》,感受音樂作品中的奧運之情。
四、教學重點:
感悟音樂、理解音樂、表達音樂。
五、教學難點:
學生自主式學習和合作式學習的能力培養
六、教學過程:
學生在運動員進行曲中進場。
。ㄒ唬└偛掠螒颍捍舐曊f出奧運冠軍的姓名。
在歷屆奧運會上中國運動員們都有很出色的表現,讓我們一起回顧中國運動員們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獲得金牌的精彩瞬間:
。ㄒ龑W生看運動員圖片,同時配上背景音樂《奧林匹克風》,提示學生大聲地說出這些世界冠軍的姓名。)
畫面最后定格在劉翔奪冠的剎那。
。ǘ┏壞7拢
師插語:“五星紅旗,你是我的驕傲;五星紅旗,你是我的自豪”。當五星紅旗高高飄揚在世界舞臺上、當《義勇軍進行曲》在奧運賽場回蕩的時候,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讓我們再次回顧劉翔奪冠的精彩視頻,感受一下解說員們的激情。
師:我們的激情在哪呢?給大家一分鐘時間自由的進行朗誦、模仿。師生進行適當的鼓勵和評價。
學生自由練習并請幾位學生上臺模仿。
。ㄈ└惺軍W運
20xx年7月13日北京時間
22:00,萬眾矚目的2008年奧運會舉辦城市終于在莫斯科國際奧委會第112次全會中揭曉。薩馬蘭奇雄渾的宣告聲中只有一個名字:
BEIJING
!中國北京憑借其過人的優勢,完美的陳述報告,在五個2008年奧運會申辦城市中脫穎而出,奪得2008年奧運會舉辦權。中國人民將記住這一時刻!奧林匹克將記住這一時刻!讓我們再次矚目具有時代性意義的畫面。(播放申奧成功的錄像及舉國上下歡慶的場面。)
情境:當學生看到這一畫面時,都情不自禁地熱烈鼓掌,激動不已!
(四)、歌唱奧運
師:百年奧運告別故鄉,帶著光榮與夢想奔向北京!氨本┭埬,奧林匹克風,吹到北京唱和平”體現了中國創辦奧運會的主旨,讓我們大家一起隨著音樂用自己的歌聲來表達奧運之情吧!
1、教師范唱第一段
請同學們體會歌曲的情緒并找出贊美祖國的句子?
2、學唱歌曲
、賹W生有激情的朗誦描繪祖國的句子,師:這兩排的詞是一樣,那旋律有什么變化呢?我們跟琴學唱這段旋律,并解決難點。
、邳c擊歌曲第一、二排,播放范唱,跟著旋律哼起來,并找一找前4小節哪里不一樣?
3、練唱全曲
學生分析歌曲的情緒并進行練唱。
學生根據情感的起伏自己設計演唱形式進行練唱,根據學生建議選一,并試著完整且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引導學生投票選出三種較適合的演唱形式。
。ㄎ澹w驗奧運
3、(播放背景音樂《奧林匹克號角》),教師給冠軍舉行頒獎儀式,為他們戴上獎牌。師:如果你帶的就是奧運獎牌,你的心情怎樣?
4、不知道剛才在頒獎的過程中大家有沒有注意到背景音樂?
師介紹:這是1984年在美國洛杉磯奧運會上奏響的管弦樂曲。―――《奧林匹克號角》
問:你聽了有什么感受?
學生回答問題,師進行小結:它鼓舞著人們在奧林匹克精神的帶領下奮發向上、開拓進取。
。、一起回顧中國運動員們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獲得金牌的精彩瞬間,請學生為奧運冠軍奪冠的視頻配上合適的音樂。(先讓學生自由選擇歌曲或樂曲,并進行比較和評價)
。ㄆ撸、課堂小結:
奧運之風吹過五大洲,吹遍神州大地,今天也吹進我們的課堂,讓我們在奧運精神的鼓舞下,向著“更快、更高、更強”的目標進發。
教學反思:
音樂教學應該充分體現其育人功能,使課堂真正成為培養熱愛生活和具有鮮活個體的搖籃。反思《奧林匹克風》的教學,我認為本課的成功之處在于整個教學過程將學生從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解放出來,給學生以最大的'空間感受、體驗、想象、表現的機會,從而能夠充分展示才華、挖掘潛力、釋放情感、體驗成功。主要表現在:
一、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的激情。課的一開始就用競猜奧運冠軍的游戲將所有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并停留在對劉翔奪冠的視頻的回顧上,運用模仿央視解說員的游戲進一步調動學生參與的熱情和愛國激情。在為歌曲設計演唱形式這一環節,我又模仿奧運頒獎的形式為優秀設計者頒獎,再一次調動了學生的參與激情。
二、創設最佳的教學情境。之所以要注意課堂環境這個因素,是因為優美和諧的課堂氣氛能積極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審美活動,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創設情境對情感發展有強烈導向作用。在本課教學中,我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使之投入。首先,在學生候課時,我播放了我國代表團在雅典奧運會閉幕式上精彩的文藝表演;在導入部分,我又通過圖片展示奧運冠軍,并用大屏幕再現申奧成功及舉國上下歡慶的場面;在表揚部分學生時還模擬了奧運會頒獎的現場。我借用這些手段吸引學生進入預設的教學意境,學生的視覺和聽覺被畫面調動起來了,思維被調動起來了,使之達到了身臨其境,豪情萬丈的教學效果。
三、巧妙地運用背景音樂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我在教學中根據教學環節的不同,創設出不同的音樂背景,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課堂學習時,徹底擺脫不良情緒的影響。例如在讓學生競猜奧運冠軍時用歌曲《奧林匹克風》作為背景音樂,這樣一來既調動了激情,又初步感受了歌曲,為后面的歌曲教唱做好鋪墊。
四、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在課堂上我盡量為學生提供嘗試的機會,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臺,使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例如在課中讓學生為歌曲設計不同的演唱形式,并用授予獎牌的形式將學生成功的快樂最大化。對于那些缺乏自信的學生,真誠的贊揚他們取得的每一點成績最能激起他的學習熱情.我總是仔細尋找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并且及時、適當地給予贊揚.如:你的嗓子真甜,你聲音真好聽等等。
但是本節課中也有不足之處,如學生學習歌曲的方式還可以更靈活多樣,從而更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歌曲的興趣。另外,教師還要全面了解學生,在分析研究的基礎上作出準確的估計,特別是他們的知識水平和技能水平,只有在了解清楚的情況下,教學才有針對性,才能做到心中有數,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優選教法,使教學有顯著的效果。這一點我沒能把握好,所以本課歌曲學習的時間過長,使得教學沒能達到預想的最佳效果。
《風》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并組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還要看是不是對別人有用”的道理。
教具準備:
多媒體、 卡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揭示課題
1、你們聽聽,這是什么聲音?(多媒體放“風”的聲音)對!是風,真棒!今天我們就學習《風娃娃》
2、釋題:一講到“娃娃”兩個字,就給我們什么感覺?(可愛、有趣)是的,風娃娃也是可愛的,它既聽話得可愛,又傻得可愛,看看課文是怎樣描寫的'。
二、初讀感知,自主識字
1、 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識字(多媒體出示:十二個認讀生字)(指名讀,開火車讀,注重指導“抽、駛、示、箏、傷等翹舌音生字,“責、躥”為平舌音)。
三、再讀課文,體會內容
1、開火車按自然段讀課文,理解風娃娃做了哪幾件事情。哪些是好事?哪些事做得不好?
2、學生匯報,板書:
。1)吹大風車
(2)吹帆船
。3)吹風箏
。4 )吹小樹
。5)吹衣服
……
3、找出能寫風娃娃做好事的段落及重點詞句,讀一讀,并說說自己的感受。
4、風娃娃做了兩件好事后,是怎樣想的?從他心里想的,你體會到什么?
5、風娃娃本想做好事,可是好心辦了壞事,你體會到了什么?
四、朗讀訓練
1、 多媒體出示:(1)狽繽尥蘩吹健…看見……慢慢、斷斷續續、他深深……飛快、奔跑著、不住地、高興極了
。2)風娃娃又來到……看見……他急忙……彎著、流著、喊著、一邊……一邊
。3)狽繽尥蘅醇……趕緊……搖搖擺擺、翻起了跟頭、無影無蹤、傷心極了
。4)彼仍然……吹跑了……折斷了……都責怪……
2、選擇一部分朗讀,并展示給大家聽
五、小結拓展: 學了這篇課文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你想對風娃娃講些什么?
第二課時
一、回顧前課內容:
1、復述課文內容
2、朗讀詞語。黑板出示:表示、表達、纖夫、指示、流汗、吸引、信號、號子、傷害、傷天害理……)
二、品讀課文第二段
1、風娃娃來到田野,看見一架大風車正在慢慢轉動,抽上來的水斷斷斷續續地流著。
2、看見一架大風車“正在”慢慢轉動,誰能來說說“正在”表示什么意思?
3、同學們真棒,那我們用“正在”來造句。
4、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使勁向風車吹去。深深地吸你們是怎么來理解的?“深深地”是怎樣地吸?你能來表演一下嗎?
5、有誰能讀一下這句話嗎?
6、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使勁向風車吹去。表達了風娃怎樣的心情?
師:秧苗喝足了水,笑著不住地點頭,風娃娃也高興極了。不住是什么意思?誰能換一個詞語?(不停)
7、笑著不住地點頭表示了風娃娃怎樣的心情。誰能把他的這種心情讀出來?
8、朗讀
三、學生模仿品讀下文,并發表感想。
四、寫字指導。(略)
反思:
本課是本單元第四篇課文,課文主要講了風娃娃想為人們做好事,但是反而幫了倒忙。后來它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還要看是不是對別人有用”的道理。這篇課文的學習我圍繞著“娃娃”兩個字做文章,首先設問:“一講到“娃娃”兩個字,就給我們什么感覺?” 孩子們興趣盎然,紛紛回答“可愛、漂亮”等,在從娃娃講到風娃娃也是那么可愛——乖得可愛,也傻得可愛。然后再通過問題:“課文哪些地方看出風娃娃乖得可愛呢?哪些地方看出風娃娃傻得可愛?”以此引導學生們讀課文。
從學生的體會看出,這堂課的教學是較成功的。
《風》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熟悉情節故事
2、初步培養鑒賞作品中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3、深刻體會造成男女主人公愛情悲劇的根源。
4、使學生了解中國古代人民對真摯愛情的向往,陶冶高尚情操,樹立正確積極的愛情觀。
【教學重點】目標2、3
【教學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設計】
一、導入
播放陜北民歌《老祖宗留下個人愛人》。問:同學們好聽嗎?……這首歌是什么類型的?……同學們現在正是青春年少,憧憬向往愛情嗎?……古人云:哪個少男不鐘情,哪個少女不懷春。愛情是人類特有的感情,她是一個古老而又永恒的話題,不僅陜北勞動人民唱出了愛情的甜蜜、幸福,早在兩千多年前,也發生了一個愛情故事,是什么呢?
二、朗讀課文,熟悉故事情節
思考:這首詩為我們敘述了一個怎樣的愛情故事?
提示:圍繞情節或情感變化
明確:戀愛婚變決絕
三、合作交流
1、這首詩為我們塑造了兩個怎樣的人物形象?
戀愛甜蜜蜜,決絕傷不起,不要再來傷害我,初為人婦時怎樣的輾轉辛勞,只為維護曾經的夢想,為維護自己的愛情?墒嵌嗌倌甑男羷诤豌裤,換來的卻是愛人的離棄。溫柔似水,剛強如火。
2、你認為造成男女主人公愛情悲劇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社會、個人
教師拓展到劉蘭芝、祥林嫂
*劉蘭芝與焦母的抗爭,與兄長的抗爭,最后以死抗爭,短暫的生命雖然結束了,但她對人格、尊嚴的最求是至死不渝的,她的'這種精神給我們的不是頹廢、絕望,而是一種振奮和昂揚,崇高和偉大。
*祥林嫂守寡不成,守家不成,守命不成,一出善良被毀滅的人間悲劇,承載著濃厚的民族時代精神與文化特征的文學名著。
四、討論
如果你是氓的話,你會怎樣對待詩中的女子?
播放《天仙配》“樹上的鳥兒成雙對”“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五、小結
每次讀完這篇《氓》,總有一幅畫面浮現在我眼前:一個憔悴女子佇立在曾經等待她的戀人的河畔,那作為她當年愛情的見證的湯湯淇水之濱。河水依舊,可是斯人已去,美好的青春年華和愛情也仿佛隨著流水逝去了。河風吹動她的裙角翻飛,無數往事涌上心頭。追憶曾經的美好時光,似水年華,心中卻只哀悼,哀悼自己的癡情,哀悼自己的執迷不悟。最后留下的只是幡然悔悟后的心如止水,“反是不思,亦已焉哉”,這是她審視遍體的血痂而生出的一種劫后余生的寧靜與從容。
我相信于情于愛女子都是付出最多的,“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女子的感情是專一不二的,而男子卻往往朝三暮四,縱其心欲而無所拘忌。所以愛,是要用真心、赤誠。但是,千萬不要迷失了自己。一旦你圍繞著另一個人全心全意地畫圓時也就意味著你重心的失去!坝卩跌F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是一句箴言,一句所有女子都應銘記的箴言。
真愛,不只是手牽著手,肩并著肩,還要心連著心。愿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愿所有的家庭都幸福美滿!
《風》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風娃娃的好心和傻氣。
3、懂得“做事光有好的愿望不行,還要看是不是對別人有用”的的'道理。
重點難點:
讓學生知道風娃娃做了幾件事,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都一定很喜歡娃娃吧?你們自己有玩具娃娃嗎?有什么娃娃?(結合學生的話,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娃娃有很多種,有洋娃娃、木娃娃、布娃娃、泥娃娃。今天,咱們要認識一個新娃娃:(板書風娃娃,讓學生齊讀課題)。
二、學習課文。
1、感知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 聽課文錄音,學生邊聽邊畫出生字。初步了解課文大意。
(2) 自由讀課文,反復讀帶有生字的句子。
2、自選板塊,自主研讀。
3、通讀全文,理清線索。
讀全文,看設影,想想風娃娃做了哪幾件事情。學生匯報,老師板書:吹大風車,吹帆船,吹風箏,吹衣服、小樹。
以上幾件事中,哪些是他做的好事?哪些是他做的壞事?
4、提問設疑,小組研讀。
(1) 風娃娃為什么想到幫人們做事?
(2) 風娃娃為什么好心辦了壞事?
(3) 選擇你最感興趣的問題,在自學的基礎上討論。
5、分塊研讀,反饋交流。
(1) 研讀:“做好事”板塊。
(選擇重點句子讀一讀,想一想。)
風娃娃做了什么?結果怎樣?
風娃娃做了兩件好事后,是怎樣想的?讀一讀這一句話。從他心里想的,你體會到了什么?感受怎么樣?(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自身感受。)
(2) 研讀“做壞事”板塊。
(選擇重點句子讀一讀,想一想。)
風娃娃做了什么?結果怎樣?
風娃娃聽了人們的責怪,是怎樣想的?讀一讀這句話。
讀讀學習伙伴話,說說你想對風娃娃說什么?
(3)
請你評價一下,風娃娃是一個怎樣的娃娃?(通過讓學生體會、感受、評價、思考,明白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還要看是不是真的對別人有用的道理。)
三、教師小結
四、布置作業。
《風》教學設計9
教學內容
我捉住了風
課時安排
共一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感受,認識身邊各種各樣的風,知道不同風的不同形態。
2、能用“風像什么,它在干什么”的句式完成一首小詩。
3、培養善于觀察生活的習慣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能用“風像什么,它在干什么”的句式完成一首小詩。
教學資源
ppt
教學過程
一、找到風
1、齊讀題目。
3、小朋友讀《秋游》中的句子。
4、思考哪些地方看到過風。
5、看圖說話。
二、走進風
2、回憶北風。
3、回憶《小池塘》中的春風姐姐。
4、讀古詩中的風
。1)找尋《村居》中風,說說它在干什么,它像什么。
(2)讀古詩《江上漁者》,說說詩中的風像什么?它做了什么?
。3)聽老師讀詩《風》,說說詩人在哪里找到了風,風在做什么?風像什么?
三、捉住風
1、讀一讀不同的風。寫一寫風像什么?在做什么?
2、寫寫小詩。
一、找到風
1、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做一件神奇的事,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題目“我捉住了風”。
2、我們怎么去捉住風呢?不急,先讓我們去找找風。
3、請一個小朋友來讀讀《秋游》中的`風!扒镲L起了,天氣漸漸涼了!薄八{藍的天空一望無邊,幾朵白云有時像一群白兔,有時像幾只綿羊!薄稗r田里,稻子黃了,高粱紅了,棉花白了!鼻镲L像個魔術師一樣,它一吹,天氣就涼了,白云一會兒變成白兔,一會兒變成綿羊,稻子被它吹黃了,高粱被它吹紅了,棉花被它吹白了。風可真神奇。
4、在我們的身邊,也有神奇的風,只要有一雙愛觀察的眼睛,就一定能發現它。(板書:觀察)風沒有顏色,也沒有形狀,我們怎么把它找出來呢?你在哪些地方發現過風?
5、請小朋友們看一看這幾幅圖,你發現風了嗎?
紅旗飛揚,我看見了風。
二、走近風
1、原來風就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就一定能發現它。
2、其實在我們學過的很多課文中,也寫到過風。出示圖片。
。1)你還認識他嗎?一起叫一叫他。
。2)他做了什么事?
(3)你覺得他像什么?
(4)出示句式:風像,大家都怕他。齊讀。
3、除了兇猛的北風,我們也認識溫柔的春風。出示圖片。
。1)這是像——一樣的春風。
。2)她做了什么?
(3)出示句式:風像一個小姐姐,把小池塘叫醒了。齊讀。
4、小朋友們真棒,不但在生活中找到了風,還在課文中找到了風。有很多詩人也像小朋友們一樣愛觀察,他們把看到的風寫成了優美的詩。
。1)出示古詩,請女生一起讀一讀這首詩:
村居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倌阏业皆娭械娘L了嗎?
、谠娭械娘L在干什么?除了和紙鳶一起在空中玩耍的風,還有別的風嗎?
③風在天空中和紙鳶一起玩耍,讓楊柳拂過堤岸,你覺得這首詩中的風像什么?
④出示句式:風像,它和紙鳶一起玩耍,讓楊柳拂過堤岸。齊讀。
。2)出示古詩,請男生一起讀一讀:
江上漁者
江上往來人,
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
出沒xxx里。
①這首詩里的風做了什么?
、谀阌X得這里的風像什么?
③出示句式:風像,它把海浪高高掀起,讓漁船東倒西歪。
。3)接下來一首詩,讓老師讀給你們聽,出示詩:
風
誰也沒有看見過風
不用說我和你了
但是樹葉顫動的時候
我們知道風在那兒了
誰也沒有看見過風
不用說我和你了
但是樹梢點頭的時候
我們知道風正走過了
誰也沒有看見過風
不用說我和你了
但是河水起波紋的時候
我們知道風來游戲了
、僭娙嗽谀睦镎业搅孙L?
、陲L在做什么呀?
、埏L像什么呢?
、艹鍪揪涫剑猴L像,它在河面上做游戲。
三、捉住風
1、剛剛我們從課文和詩歌中認識了很多不同的風,如果小朋友認真觀察,就會發現不同的風有不同的樣子。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吹過我們發梢,撫摸我們臉龐的微風;有為我們帶來花香,讓我們感到愉快的暖風;有在炎炎夏日給我們送來清涼,讓我們神清氣爽的清風;有拔起大樹,掀翻房屋的臺風。你覺得風像什么?它在干什么?請小朋友們在寫作紙上寫一寫,再和你的小組成員說一說,等會我請小組來展示。
2、小朋友們說得真好,如果把你們的答案結合在一起,那就成一首優美的小詩啦!你愿不愿意當一回小詩人,謝謝這首詩?
作業
觀察生活不同的風,完成小詩
《風》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借助圖片,采用觀察、做動作等方法理解“斷斷續續、使勁”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第二自然段,體會風娃娃帶給大家的快樂,感受風娃娃的可愛。
教學過程:
1.學生輕聲讀第二自然段。
2.交流:
第一句:風娃娃來到田野,看見一架大風車正在慢慢轉動,抽上來的水斷斷續續地流著。
(1)師生合作讀句子:(師)風娃娃來到田野,看見一架大風車正在——(生)慢慢轉動,(師)抽上來的水——(生)斷斷續續地流著。
。2)實物演示:教師用杯子往臉盆里倒水,連續不斷地慢慢倒。然后詢問學生:這是斷斷續續嗎?
(3)請學生演示:斷斷續續地流。
。4)歸納小結:水一會兒流,一會兒不流,這就是斷斷續續。出示詞卡:斷斷續續。請學生認讀。
。5)請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讀句子。
第二句: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鼓起腮使勁向風車吹去。
。1)請學生說說風娃娃看到這一切后是怎么做的。
(2)實物演示:拿出一個風車,叫一個學生吹。其他學生仔細觀察他的動作,看看他是怎么吹的。
(3)根據學生的回答,聚焦“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出示詞卡,請學生認讀。
。4)觀察插圖,看看風娃娃的`表情和動作,說說它是怎么吹氣的。隨機落實“使勁”。出示詞卡,請學生認讀。
(5)聯系生活實際,請學生說說自己使勁干過的事。
。6)指導朗讀,讀出風娃娃的使勁。
第三、四句:風車一下子轉得飛快!抽上來的水奔跑著,嘩啦嘩啦地向田里流去。
。1)創設情境,引出句子:風娃娃使勁一吹啊,風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隨機出示第三句。)
。2)課件出示:
一架大風車正在慢慢轉動。
風車一下子轉得飛快!
引導發現這一上一下兩個句子寫得非常有趣。隨機請男生讀第一句,女生讀第二句。
。3)師生合作讀上下兩個句子。
。4)讀文發現,有變化的除了風車,還有什么?
。5)根據學生回答,引讀出示:
。◣煟┍緛,風車——(生)慢慢轉動,(師)現在一下子——(生)轉得飛快。
(師)抽上來的水原本——(生)斷斷續續地流著,(師)現在——(生)嘩啦嘩啦地向田里流去。
。6)教師小結:原來這一切的變化都是風娃娃的功勞啊!
第五句:秧苗喝足了水,笑著不住地點頭。風娃娃高興極了。
(1)請學生讀句子。
。2)創設情境,請學生當當小秧苗,想想喝足了水會說什么。
3.回歸整體,連起來讀好第二自然段。
《風》教學設計11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目標
1、 認讀本課12個生字,并會正確書寫“吸、極”
2、理解課文內容,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2——3小節。
3、感悟幫助他人是件快樂的事!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2——3小節。
教學難點:
感悟幫助他人是件快樂的事!
教學過程:
一、揭題
1、聽風的聲音。
2、跟風娃娃打招呼。
二、初讀全文,整體感知
過度語:風娃娃漸漸地長大了,有一天,風媽媽說:“到田野里去吧,在那里,你可以幫人們做許多事!蹦銈兿胫揽蓯鄣腵風娃娃做了哪些事嗎?
1、 學生自由朗讀全文。
2、 看著圖畫來來說一說風娃娃做了哪些事嗎?
3、這五件事情中,哪些事風娃娃做對了呢?
三、學習第2自然段
(一)指導朗讀第2句
1、風娃娃來到田野,看見什么?
2、除了這些,你還看到了什么?
3、看著這些,如果你是風娃娃,你會怎么想?
。ǘ╋L娃娃怎么做的?
(三)指導朗讀3、4、5句
1、你體會到了什么?
2、體會做好事的快樂。
3、我想對風娃娃說:……
四、學習第三自然段
1、指導朗讀纖夫的苦與累。
2、風娃娃是怎么做的?
3、看到風娃娃又為人們做了一件好事,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4、說話練習:一邊……一邊……
五、總結
1、全班齊讀第2、3段
2、風娃娃做了那么多好事,可到最后得到的卻是人們的責怪,這又是怎么回事呢?我們下節課再討論!
六、生字書寫
吸、極
板書:
風娃娃
吹風車 吹帆船
吹風箏 吹衣服、吹小樹
《風》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2、認識本課8個生字。
3、感受詩中的意境,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想像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今天的天氣怎樣?那么你就拿起書本扇一扇,體會有風,你看見風了嗎?葉圣陶爺爺是怎么看到風的呢?板書:風
2、解題:
什么是風?(由于空氣流動形成了風)
二、初讀課文: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不認識的.字,看看拼音,多讀幾遍)
2、認生字卡片,并在課文里圈出來,再讀一讀。
3、自由讀課文,標一標這首詩有幾節。
三、細讀課文:
1、導學第一節:
。1)自讀第一節(注意:把詞連起來讀一讀)
。2)指名讀(其他同學思考:從哪個詞可以看出風來了,并把它圈。
。3)做一做樹葉顫動的動作。
(4)指導朗讀:
自讀、賽讀、跟讀、自讀、指名讀
2、合作學習第二節
(1)自讀第二節(注意重音、停頓)
。2)同桌互讀第二節
。3)讀了這一節你怎么知道風來了?(圈出表示風來了的詞)
。4)指導朗讀:
指名讀、分組讀、帶動作讀
3、自學第三節
。ǚ椒ㄍ谝、二節)
四、總結全文
本文通過3個事例告訴我們風的存在,其實只要認真觀察,我們就會發現身邊處處有風。不信請看。
五、擴展延伸:
活動一(1)吹泡泡
。2)生續寫詩
活動二(1)擺動紅旗
(2)續寫詩
活動三:想想自己在哪看見過風?并續寫一首詩。
活動四: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或作詩、或畫畫)
板書:
樹葉 顫動
7、風 河水 起波紋
花兒 點頭
《風》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了解“纖夫、船帆、斷斷續續”等詞的意思,會寫“吸、極”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風娃娃所做的五件事,隨課文積累量詞和“地”字短語;
3.了解課文第二、三段的段式結構,初步學會閱讀按事情發展順序記敘的段落。
教學重點:了解、積累詞語;初步學會閱讀按事情發展順序記敘的段落。
教學難點:初步學會閱讀按事情發展順序記敘的段落。
板書設計:
教學流程:
出示詩句,口頭填空:
野火燒不盡,春( )吹又生。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 )似剪刀。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 )放紙鳶。
(1)指名說。
。2)看看所填的字,你有什么發現?(每句詩中所填的都是“風”。)
(3)齊讀詩句
一、談話導入,揭題讀題
師:小朋友,風是詩人們喜歡贊美的事物,瞧,他來了——(出示課件)你們知道嗎?風還有個非?蓯鄣拿帜兀
板書課題,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
師:風娃娃長大了,媽媽說:“到田野里去吧,在那里,你可以幫助人們做許多事。”風娃娃聽了媽媽的話,做了哪些事呢?
1、 讓我們輕輕地把書翻到70頁,大聲讀課文,想一想:風娃娃做了哪些事?
2、 檢查詞語:
(1) 出示第一組詞語: 船帆 纖夫
指名讀詞語,正音
看圖:找找船帆在哪?船帆能掌握方向呢。掛著帆的船就叫——帆船。
船走不動了,這些把繩子扛在肩膀上一點一點慢慢拉船的人就是“纖夫”,他們的工作特別辛苦。
齊讀這兩個詞語。
。2) 出示第二組詞語:一口氣 一艘船 一個廣場 一架大風車
小老師讀詞語,正音:艘
一( )氣 一()船 一()廣場 一()大風車 (指名說——齊說)
(3) 出示第三組詞語:慢慢轉動 飛快地行駛 斷斷續續地流著 不住地點頭
指名讀“慢慢轉動”,做動作理解。
指名讀其余三個
指導讀短語
交流:風娃娃做了什么事?(引導學生用短語概括事件)。
板書:吹轉風車 吹動帆船 吹走風箏 吹跑衣服 吹斷小樹(齊讀五件事)
3、這節課我們就來看看風娃娃做的前兩件事——吹轉風車和吹動帆船。
三、研讀課文
。ㄒ唬┐缔D風車
1、生邊讀第二段邊拿筆標一標句子的序號
2、指讀句子,想一想:每句話寫了什么?
理解“斷斷續續地流著”
3、師:這5句話中哪句話是直接寫風娃娃怎樣做?拿起筆來畫一畫句子。
(1)交流后出示句子: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使勁向風車吹去。
。2)這里有幾個字是寫風娃娃動作的,拿筆圈一圈。
。3)匯報動詞,展示動作,評議。
。4)指導朗讀
(5)大家一起讀句子。
4、引讀最后三句
讀這句話你的心情怎樣?為什么呀?讓我們再來歡快地讀讀這句話。(齊讀)
5、小結后齊讀第二段
(二)吹動帆船
1、自己讀讀第三段,師出示句子:
風娃娃來到( ),看到( ),他( ),結果船( )。
2、指名說。
3、這里有幾句話特別調皮,從隊伍里偷偷跑出來啦,讓我們來幫他們排排隊好嗎?
。1)出示句子:
。 )他急忙跑過去,對著船帆吹起來。
。 )船在水面上飛快地行駛。
。 )風娃娃來到河邊,看見許多纖夫正拉著一艘船。
。2)自己讀一讀,排一排。
。3)交流,排好后說說為什么?
。4)再讀。
4、理解“表示感謝”:
他們會對風娃娃說什么呢?
5、連起來讀讀第三段。
四、留疑設懸
1、聽了纖夫們的`話,風娃娃高興極了, 他想——(引讀):幫助人們做好事,真容易,只要有力氣就行。
2、可是后來風娃娃卻很傷心——引讀:我幫人們做事,為什么他們還責怪我呢?
3、風娃娃的心情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呢?下節課我們再來探討。
五、指導寫字
1、這節課我們學了風娃娃做的兩件事——
。ǔ鍪荆猴L娃娃來到田野,看見風車慢慢轉動,就深深地吸氣,使勁吹去。風車轉得飛快。
風娃娃又來到河邊,看見船走得很慢,就急忙吹船帆。船飛快地行駛,纖夫們高興極了。)
2、出示兩個生字:吸、極,比較異同。
3、觀察結構,注意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4、老師范寫,學生書空。
5、學生學寫兩個,展示評議。
教學反思:
《風娃娃》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的一篇淺顯易懂的優美的童話故事,語言生動活潑,富有兒童情趣。我意圖采用貼近兒童的教學語言,抓住字詞學習和句子訓練,了解第二、三段的段式結構,旨在初步學會閱讀按事情發展順序記敘的段落,來努力完成這堂課的教學,達到學習目的,希望讓學生學有所得。但是通過教學發現自己在教學中雖有做的較好的地方也還存在著許多的不足。
較好的方面:
扎實地教好字詞。在初讀課文之后,我主要抓住與本課時教學有關的難讀詞以及數量詞語和“地”字短語,在檢查的過程中注重學生是否把字音都讀準確了,把句子讀通順了,反復地讓學生練習,爭取把字詞學到位,為后面的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做好鋪墊。我發現這一環節的學習,學生的字詞學得還是比較扎實的,在讀課文時基本沒有出現重大的字音錯誤,而且學生即使讀錯了也能自我糾正,有了讀準的意識。
《風》教學設計14
教學分析
風娃娃是一篇淺顯易懂、趣味盎然的童話故事,故事寫了風娃娃在媽媽的鼓勵下,積極幫助別人。他先是做了三件好事,后來卻因為方法不當,給人們幫了倒忙。這個故事告訴學生“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還不行,還要看是不是真的對別人有用”的道理。
教學目標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故事內容,明白道理;
2、 能根據課后提示講述故事;
3、 說說生活中風還能做什么。
教學過程
。ㄒ唬┱勗拰
1、 師: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風娃娃是一個可愛的孩子,他特別想去幫助別人。在媽媽的鼓勵下,他去了許多地方,做了許多事情。今天這節課,我們就跟隨風娃娃的腳步,去看看他是怎么幫助別人的。(板貼圖片:風娃娃)
2、 板書課題,齊讀。
。ǘ┲笇Ю首x
1、 讀懂段落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第2自然段,思考:風娃娃來到哪里?他看見了什么?他是怎么做的?結果怎么樣?
(2)師依次提問以上四個問題,學生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2、 讀出畫面
(1)提問:風娃娃是怎么“吹”的呢?(深深地吸氣、鼓起腮、使勁吹)
。2)師范讀,生做動作;
(3)想象畫面,指名讀。(板貼:讀出畫面)
3、 讀出心情
。1)提問:有了風娃娃的幫助,風車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2)指名讀,體會水奔跑時的心情,讀好“嘩啦嘩啦”;
。3)除了風車,還有什么也發生了變化?(秧苗)讀句子。
(4)秧苗的心情如何?猜猜它會說些什么?讀出秧苗的心情。(板貼:讀出心情)
4、 讀出變化
。1)提問:在風娃娃幫助風車之前,風車是什么樣的?
。2)讀句子,理解“斷斷續續”,讀好“斷斷續續”;
。3)對比“斷斷續續”“嘩啦嘩啦”,感受變化;
。4)指名讀,相機指導,讀出語氣、語速的變化。(板貼:讀出變化)
5、 舉一反三
。1)按照上述方法,自由讀課文的3-5自然段
。2)指名讀,相機指導。
。ㄈ⿵褪龉适
1、 對比閱讀,說說3-5自然段的共同點。
2、 總結作者寫作順序:來到哪里、看見什么、怎么做的'、結果怎樣;
3、 任選一張圖片,按照上述順序,講一講故事;
4、 引導學生合理想象,加上動作等。
(四)讀懂道理,拓展知識
1、 默讀第6自然段,找出風娃娃做的幾件壞事;
2、 提問:風娃娃只是做了這些壞事嗎?你怎么知道的呢?(省略號)
3、 說說生活中的風還可以做哪些壞事。
4、 提問:聽了別人的批評,風娃娃覺得委屈,媽媽是怎樣告訴他的呢?
5、 讀句子,說理解,懂得“要換位思考”。
6、 提問:風娃娃把媽媽說的話牢記在心,他又出門做了許多好事。猜一猜,會有哪些?
《風》教學設計15
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極、吸”兩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抓住重點詞句等方法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風娃娃的善良、好心。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明白“做好事光有好的愿望不行,還要看是不是對人們有用。不能好心辦壞事。”
教學方法: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理解課文內容,學會抓住重點詞句體會句子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 溫故知新,導入新課。
1、出示有關“風”的詞語,齊讀。你發現了什么?(都有風。風越來越大)
2、師:微風,和風,這些小風,我們叫他風娃娃,可風娃娃也有長大的時候,那長大了的風娃娃會做什么事呢?今天,我們學習16課〈風娃娃〉。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學習生字詞。
1、出示帶拼音的生字,在小組內互教互學。兩遍:第一遍是四人輪讀,第二遍是四號同學讀,其他人正音。
2、請四號同學拼讀生字。正確的給小組成員都加分。學生找出難記的字,說說識記方法。
3、請三號同學領讀去掉拼音的生字。正確的`給小組成員都加分。
4、生字中有兩個字長得特別像(極、吸),觀察,師示范右邊部分的筆順,學生書空,在書上描紅,練寫。
5、指名讀生詞。正音。
三、小組合作,理解課文內容。
1、師領讀第一自然段:風娃娃長大了,媽 媽讓他去幫人們做事。那么,他都做了什么事呢?
2、出示自學要求:風娃娃都來到什么地方做事?都做了哪些事呢?讀讀課文,用“——”,并說一說“風娃娃來到( )吹( )。
3、出示表格,在小組內交流研討內容。
4、選小組匯報,師板書內容。明確哪些是好事,哪些是壞事。
5、根據學生的學習意愿,選擇學習“吹風車”或“吹帆船”。
。1)學生自己讀書,談自己的體會。
(2)在學生發言時,引導學生明確正是因為風娃娃的力氣大,為人們做了好事,得到了人們的稱贊,他也很高興。指導讀好他是怎么吹的動作,表演。
。3)想象人們的話,稱贊他,指導讀好高興心情的句子。
6、這時,風娃娃是怎么想的呢?于是,他又做了什么?人們是怎么責怪他的呢?想象人們會怎么說。
7、師表演委屈的風娃娃:誰來教教我?使學生明確: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還得看后果是不是真的對人們有用,不能好心辦壞事。
8、出示提前寫好的學習目標,檢測本節課的學習任務是否完成。
四、課堂練習。
1、檢測生字詞的認讀與組詞情況。
2、思考:雨娃娃會幫人們做什么事呢?哪些是好事,哪些是壞事。學生交流。鼓勵學生仿寫。
五、布置作業:(分層布置)
1、全班都要完成:回家給家長講講這個故事,或表演故事。
2、有能力的同學完成:〈雨娃娃〉的仿寫,爭當“寫作小明星”。
【《風》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風》教學設計01-29
《風》教學設計04-06
風娃娃教學設計04-19
《風娃娃》教學設計08-08
《風娃娃》教學設計05-09
老舍的風的教學設計02-20
《風》教學設計20篇01-04
《風》教學設計14篇01-30
[精]《風娃娃》教學設計08-18
《獨特的民族風》教學設計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