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产线看-国产精品一区在线播放-国产精品自线在线播放-国产毛片久久国产-一级视频在线-一级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小學一年級《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設計

時間:2024-10-28 10:12:16 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小學一年級《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一年級《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一年級《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設計

小學一年級《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設計1

  教材簡析:

  本課是學生初步認識減法的意義、能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兩個量多少的基礎上學習的,是學生第一次正式學習用減法解決“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少)幾”的問題。是為將來學習多位數這類題型打下基礎。本課中,學生對比較兩個量相差多少用減法計算理解有一定難度,可以通過提供畫圖、操作、擺一擺的策略,幫助學生理解分析數量關系,溝通與原有經驗的減法模型間的關系,從而獲得解決比多(少)的數學問題的思維方法,理解用減法計算的道理。在解決“求一個數比另一個少幾”的問題,還利用轉化的數學思想,將新問題轉化成舊問題來解決,減輕了學生負擔。教學中,設計具體方法與策略的呈現,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少幾)的題型結構特征、數量關系和解決策略。

  2.通過操作、觀察、比較,豐富學生對減法現實意義的認識,初步培養學生分析推理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適時滲透一一對應、轉化等數學思想。

  3.讓學生體驗到合作交流帶來的樂趣。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準備:

  主題圖、課件、實物圖片;學具:圓片或小棒。

  教學重點:

  理解“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少幾)的問題”的數量關系,正確選擇算法。

  教學難點:

  理解“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少幾)的問題”用減法計算的算理。

  教學過程

  一、以舊引新,感知模型

  課件出示復習題:

  (一)比一比,說一說。

  1.

  2.

  教師:這兩組題中,誰多誰少?你是怎樣看出來?

  學生匯報可能會說:題1中物體個數較少,能直觀看出○多,△少。可以表示為5>3,也可以表示為3<5.

  第2題,蘋果和梨比較,蘋果比梨多,多4個,引導學生在匯報過程中完整表述,并能用兩種方法說出比多和比少的關系。

  如:比多,表示:8>4;比少,表示:4<8。

  (二)擺一擺,比一比。

  教師:有紅色圓片10個,藍色的圓片8個,你能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擺一擺嗎?

  學生利用學具操作,復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進行比較,直觀看出誰多誰少的關系。

  學生匯報,直觀展示,完整表述。

  師生小結:在比較兩個物體多少時,最好分成兩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能感受這種方法直觀明晰的優點。

  【設計意圖:設計兩組復習題,從直觀判斷,實物操作,激活學生已有的認知經驗。滲透一一對應的數學思想,復習舊知,為學習新知做準備,也突出新舊知識間的聯系。】

  二、創設情境,發現問題

  課件出示例6主題圖。

  (一)了解信息,提出問題

  教師:圖中小朋友在干什么?(玩套圈游戲)從他們的對話中你發現什么數學信息?問題是什么?課件出示問題:你知道了什么?

  根據學生完整的回答,課件出示各信息:

  小雪:我套中7個

  小華:我套中12個

  問題:小華比小雪多套中幾個?

  教師:我們根據這些數學信息(條件),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

  教師:誰和誰比?怎樣清楚看出誰的多?誰的少?

  三、自主探究,構建模型

  教師:想一想,我們在比較兩種物體多少的時候會用什么方法?

  (一)擺一擺(畫一畫)

  學生嘗試操作,教師巡視。匯報結果,可能會出現:(課件預設)

  1.圓片或小棒擺出:

  2.畫圖:

  3.線段圖雛形:

  4.直接列算式。12-7=5(個)

  (二)比一比,說一說

  師生交流。分析各種方法,引導補充,完善圖示,便于清晰理解。

  教師:方法1、2采用什么方法進行比較?(一一對應法)小華的12個分成幾部分?(引導學生看出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一一對應中相等的'部分,另一部分是比小雪多的'部分,教師可指出多的部分圈起來,完善圖示。)

  師生共同分析方法3,用兩條線長短不一的線表示小雪與小華套圈的個數。方法類似1和2,只是表示不同。教師引導學生把多出來的部分用大括號和問號方法表示。

  教師肯定學生操作過程中的數學思考,能聯系舊知運用擺一擺或畫一畫的方法,進行比較。

  (三)形成策略

  1.分析數量,理解關系

  教師:從圖中看出,我們要解答的問題是什么?在圖中哪一部分?

  通過圖示再次理解問題,標畫條件和問題,建立與原來減法模型的聯系,理解用小華12去掉與小雪相同的7個,多出的那部分就是要求的問題。

  2.列式計算,意義建構

  學生列式,指名板演,個別提問,說算式各部分的含義。

  12-7=5(個)

  教師追問:“7表示什么意思?(引導學生指著圖說,表示與小雪套中同樣多的小華中也有的那部分。)

  全班交流。檢查單位,口述答語等,注重引導學生關注細節。

  3.變式思考,突出轉化

  教師:我們解決了小華比小雪多5個的問題,那么小雪比小華少套中幾個怎樣解決?你有什么想法?

  引導學生用轉化的思想,換一種說法:(課件出示)“小華比小雪多幾個,也可以說小雪比小華少幾個”。

  結合圖示,(課件閃爍比少的部分)說出比少的部分與比多的部分相同,再次理解數量關系,列出算式。12-7=5(個)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操作、畫圖的方式理解數量關系,建立于原來減法模型的聯系,豐富學生對減法現實意義的理解,從而獲得解決比多(比少)的數學問題的思維方式,理解用減法計算的道理。變式練習運用轉化思想,減輕學生負擔,促進理解。】

  (四)回顧反思,強化步驟

  1.驗證結果

  教師:“小華比小雪多套中5個,或者說小雪比小華少套中5個”這個結果正確嗎?(課件出示問題)

  你有什么方法說明這個結果是正確的?

  學生可能會說:從圖中看出多(少)了5個;12個去掉5個就和7個一樣多;7個再增加5個就12個。

  只要學生說的有道理,教師予以肯定。

  2.回顧步驟

  結合主題圖,梳理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

  教師:今天我們在解決問題時運用了什么方法?

  教師:分析信息時,怎樣表示個信息的數量?

  教師:解決問題的結果是否正確怎樣檢驗?

  師生小結:我們在解決問題時,要先了解文字信息,明確問題是什么;再通過畫圖,或操作的方式幫助我們分析理解,能直觀看出多少,根據多少的數量列出算式;解答的結果可以用反過來思考的方法來檢驗。

  【設計意圖:組織學生進行回顧和反思,讓學生感受到有效畫圖策略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重要作用,同時在合作交流中培養學生驗證與反思的能力。】

  四、鞏固應用,體驗成功

  (一)教材21頁“做一做”。(課件出示)

  用圓片擺一擺,圈一圈。列出算式,全班匯報。

  (二)完成教材23頁第9題。(課件出示)

  嘗試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先分析信息,理解數量關系,第(1)題直接列式計算。第(2)題讓學生選擇信息,提出問題,自主解決。問題不唯一具有開放性。

  五、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的比多比少與以前有什么不同?你還有什么問題?

  教學問題診斷:

  對于學生畫圖分析數量關系,并沒有案例設計中那樣規范,教師該如何引導分析?還是以教材中的圖示分析為主?

  學生嘗試擺一擺時,都會用舊知一一對應方法進行比較,能直觀看出5個,覺得這題難度不大。在這樣基礎上,教師還反復進行圖示講解,主要注重比較時多出部分或少掉部分都應在去掉同樣多的基礎上,理解減法的意義,逐漸培養學生規范畫圖,在學生原始圖示上教師進行補充完善,培養學生養成各數量和問題在圖中表示出來的習慣,是為將來學習線段圖和其他方法奠定基礎。這個環節看似簡單,相關的數學知識還是豐富的,教師要肯花時間,給學生空間,講解中源于本課教材知識點,從學生思考的角度出發,逐步形成一些數學思維,為后續的數學發展做準備。

小學一年級《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設計2

  教材簡析

  本內容是學習十幾減9、8、7、6之后一課時,是學生經歷了大量的練習基礎上進行教學,這時學生計算技能基本形成,計算方法基本熟練。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用喜歡的方法,由觀題到心算,不再直觀演示,操作分解,由所學的方法自主遷移、類推到本課學習中,逐漸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能夠選擇一種較熟練的方法進行退位減法的計算,進一步感知加、減法之間的聯系,熟練運用“想加算減法”,促進計算能力的提高。

  2.通過幾個層次的計算練習,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間,培養學生初步的交流、合作、遷移、類推能力。

  3.在解決問題中,體會數學的作用。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自我感悟、自我評價和個性發展。

  教學準備

  教具:主題圖、課件、數字卡片;學具:自制數字卡片。

  教學重點:

  掌握十幾減5、4、3、2的計算方法,能熟練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十幾減幾的口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孕伏探究的基礎

  (課件動態出示)復習題:

  (一)開火車。

  9+3=15—8=17—9=13—7=12—6=

  4+7=12—9=11—8=13—9=14—9=

  請一個小組輪流進行口算報答案,其余學生評價。教師可以從中選擇幾題讓學生說說自己計算方法。

  (二)填數。

  9+()=126+()=118+()=12

  7+()=127+()=119+()=11

  學生自己完成,記錄答案。同伴交流,分享智慧,全班匯報。

  教師:你能說說,你的同桌用什么方法計算的?

  【設計意圖:設計復習題,突出新舊知識間的聯系。激活學生已有的經驗,為感受“想加算減法”的價值奠定基礎。同伴匯報,交流分享,完善自己的.想法。】

  二、練習引入,自主探究

  (課件出示)例4計算題。

  12-5=□11-4=□

  12-4=□11-3=□

  12-3=□11-2=□

  (一)嘗試計算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各列,記錄在本上。

  (二)匯報思考過程

  1.課件出示小精靈的問題:你是怎樣計算的?

  指名匯報,個別提問計算時思考方法,可能會出現。

  “破十法”:根據學生語言表征,教師可相應板書算式;

  “想加算減法”:學生說出會算加法算式的加數,利用減法的關系,得出結果;

  “熟練直接背出答案”:看到這個算式中的被減數和減數,就能直接說出差是多少;

  “一個一個數”:從總數里一個一個減,得到結果。

  2.引導學生比較幾種算法,對于“直接背出答案”和“想加算減法”兩種方法有相同點,在加法算式中會求一個加數,轉化成減法算式就能就能想到要求的加數現在變成了減數,利用遷移、轉化的數學思想,在這樣描述的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運用這種方法,體現簡捷。

  (三)算式比較,引入課題

  教師:這兩列算式與什么特點?與之前的減法算式有什么不同?針對每列算式中減法的變化,減數分別是是5、4、3、2,這就是今天要研究的十幾減5、4、3、2的退位減法。引入課題并板書。

  (四)嘗試出題,同伴互查

  1.教師:你能出這樣的算式嗎?

  請每位學生嘗試在本上出2題,讓同桌計算,同伴互查交流。

  2.全班匯報,交流各自計算方法。

  3.根據學生出題,教師可以在每列原題基礎上補充算式。如:12—6=、12—7=、12—8、12—9=

  (五)題組比較,滲透思想

  教師:比較例4中的兩列算式,你有什么發現?

  學生可能會從被減數,減數和差的變化來說,無論學生從什么角度觀察,教師適當給于肯定。

  【設計意圖:學生的計算方法已經形成,本課中沒有借助操作活動直觀呈現,思考過程的表征圖沒有體現,只是增加抽象性,以說的方式提高思維水平,注重計算方法擇優快捷熟練,注重算式資源中數學思想滲透,培養推理和舉一反三的能力。】

  三、鞏固應用抓住聯系

  課件出示

  (一)觀察比較,發現規律

  自主完成“做一做”的填數。

  全班匯報,指名回答。教師追問:大家填數的速度都很快,你有什么好辦法?

  (二)分析關系,創造算式

  教師引導學生把上下兩個算式為一組進行比較,說說自己的發現。突出體現加、減法之間的關系,注重學生在計算時多以“想加算減法”的方法提高計算熟練程度,使學生逐步達到由加法算式直接想出減法得數的要求。

  (三)快速搶答,內化提升

  根據學生對“做一做”題組的理解,加強學生用“想加算減法”的練習訓練,達到一定熟練程度。

  教師增加類似題組,讓學生快速搶答。小組間相互出題,輪流搶答,掌握減法計算如何簡捷。

  【設計意圖:此題的練習主要是幫助學生優化計算方法,多組練習后,讓學生逐步喜歡“想加算減法”并加以熟練,分析關系,發現規律,創造算式等方式是對學生應知應會的數學思維、邏輯思維的提高。】

  四、數學游戲,應用理解

  (一)鞏固練習,提高能力

  游戲:送信(課件出示)

  教師介紹游戲規則:教師出示數字卡片,指定學生計算,根據得數把算式放在相應答案的集合圈里。

  (二)分類整理,滲透思想

  (三)算式重組,思維提升

  1.在進行分類整理以后,選擇其中的一組進行觀察,如15-6=17-8,引導學生發現兩個算式中除了十位上是1,其他幾個數都不相同,這樣的算式還有嗎?

  課件出示教材17頁的“思考題”。

  2.引導學生對集合圈里的算式進行觀察,是否有符合要求的算式,填寫在書上。

  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可能會出現集合圈里已有算式進行的重組:

  17-9=13-511—7=13—612—6=11—5

  可能還有學生自己想到如類似“12—4=14—6”這樣的算式,請學生判斷這個算式出現2個4是否符合要求,應如何修改。

小學一年級《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設計3

  教學課題:

  十幾減9的練習課

  教學內容:

  十幾減9的練習課

  教學目標:

  通過十幾減9的練習,進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內退位減9的口算方法,提高計算能力。

  重點難點:

  熟練掌握“想加算減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導入新課

  填數計算,并講一講上下兩行有什么聯系?

  9+( )=15 9+( )=18

  15-9=( ) 18-9=( )

  9+( )=14 9+( )=17

  14-9=( ) 17-9=( )

  二、課堂練習

  1.完成P11頁練習一的第4題。

  (1)出示畫面,讓學生理解題意。

  (2)讓學生獨立口算出每一個算式的答案,并將他們對號入座。

  (3)教師任意選擇一題讓學生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2.完成P11頁練習一的第3題。

  教師將l0、14、13、17……寫在黑板上,然后教師一手拿著9的卡片在黑板上移動(不必按順序),卡片對著十幾就算十幾減9。

  [教師還可以隨意在黑板上指題,全班每一個學生舉數字卡片表示得數,這樣能激發學生做題的興趣,有利于提高學習的.效果。]

  3.完成P12頁練習一的第6題。

  (1)出示題目讓學生理解題意,口頭敘述畫面內容。

  (2)提問:這道題告訴我們什么條件,要我們求什么?

  學生觀察后匯報

  第一組植樹8棵,第二組植樹9棵,兩個小組一共植樹多少棵?

  (3)請學生列式,并復述口算過程。

  (4)你能根據列出的加法算式說出一個減法算式呢?說說這個減法算式中被減數、減數和差表示的意義嗎?

  4.完成P12頁練習一的第8題。

  (1)讓學生獨立理解題意,敘述畫面內容。

  (2)讓學生通過畫面內容想一想:這道題可以提什么問題?

  (3)學生任意選擇獨立完成。

  三、課堂練習

  1.完成P11頁練習二的第5題。

  2.完成P12頁練習二的第7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四、布置作業。

  1、完成練習練習二的第9題。

  2、完成第12頁思考題

  教學反思:

  通過本課的練習,使學生在有梯度的練習中進一步理解和掌握了十幾減9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在老師的鼓勵下,運用想加算減法,學生計算的速度有了明顯的提高。

小學一年級《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設計4

  教材簡析:

  本課是學習用加減法解決問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是利用20以內加減法來解決實際問題。以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在審題過程中,引導學生逐步分析題意,選擇相對應的信息解決問題,能根據情境中數量關系分辨出多余條件,排除多余信息對解決問題的干擾。利用實際操作、分析理解,突出畫圖策略,解決求“另一個加數是多少”的數學問題。教學時,根據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的特點,以學生已知經驗為起點,激起興趣激發思考,促進兒童產生積極的情感和態度。展開讀一讀、想一想、圈一圈、畫一畫等活動,注重學生自我感悟、自我評價和個性發展。進一步體現用數學解決問題的價值。

  教學目標

  1.掌握解決數學問題的基本步驟,能解決含有多余條件的求“另一個加數是多少”的數學問題。

  2.讓學生經歷讀一讀、想一想、圈一圈、畫一畫等活動,引導學生利用數學思想和方法,逐步熟悉用畫圖方法解題的策略。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能體會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帶來樂趣。

  教學準備

  教具:主題圖、課件、圖片。

  教學重點:

  會解決有多余條件的“求另一個加數是多少”的問題。

  教學難點:

  會根據情境選擇相關信息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回顧經驗

  (課件出示)復習題

  教師:小猴子吃桃子。觀察這幅圖,你了解那些信息?問題是什么?“還剩幾個”怎樣解答呢?

  自主列式解答。指名回答,個別評價,促進交流。

  教師:解答正確嗎?指名回答。

  師生小結:明確解決問題的一般過程。引入課題并板書。

  【設計意圖】:設計復習題,突出新舊知識間的聯系。激活學生已有的經驗,為今天新課教學做好鋪墊。

  二、創設情境,引導探究

  (課件出示)例5主題圖.

  (一)理解圖意,找出相關條件和問題

  教師:圖中小朋友在干什么?從他們的對話中你發現什么數學信息?問題是什么?

  根據學生完整的回答,課件出示各信息:

  1.有16人來踢球,

  2.現在來了9人,

  3.我們隊踢進了4個,

  4.還有幾人沒來?

  教師:我們根據這些數學信息(條件),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

  (二)嘗試列式,引發矛盾沖突

  教師:你覺得怎樣解決“還有幾人沒來”這個問題?

  學生匯報,根據自己想法列出算式,教師板書。可能會出現:

  16-9 16-4 16-9-4

  教師:哪種算式是正確的?

  (三)分析題意,篩選信息

  師生合作,利用多種方式,逐一分析算式。

  1.讀一讀。讓學生將有聯系的相關條件讀一讀。初步判斷哪個條件與問題沒有關系。

  2.擺一擺。利用信息條,進行重組

  (1)16-9這個算式表示“有16人來踢球。現在來了9人,還有幾人沒來?

  (2)16-4這個算式表示“有16人來踢球。我們隊踢進了4個,還有幾人沒來?

  (3)16-9-4這個算式表示“有16人來踢球。現在來了9人,我們隊踢進了4個,還有幾人沒來?

  引導學生發現:要求“還有幾人沒來”,與人數有關,與踢進的球沒有關系。

  師生小結:“.我們隊踢進了4個。”這個條件在解決問題時沒有用處,是多余條件。

  3.圈一圈。把多余條件圈起來,將有用的條件和問題完整讀一讀。

  【設計意圖】:讓學生從現實情境圖提取信息,嘗試列式引發思考。初步感知解決問題中包含的數量關系,利用多種方式,幫助學生選擇有效解決問題的條件,明確與問題無關的條件是多余條件。

  (四)運用策略,解決問題

  1.畫圖策略,深化理解

  教師:我們了解到的'條件和問題,除了用文字表示,還能用什么方式讓大家看到很清楚?

  全班交流,引導學生用直觀畫圖的方式表示。同伴合作,設計畫圖表示方法。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呈現不同的畫圖策略,可能會有:

  如果有錯誤的畫圖,可根據生成資源進行分析講解。

  教師:根據圖,用什么方法解決?

  【設計意圖】:明確條件后,再次讓學生把條件和問題用自己喜歡的圖表示出來,進一步理解問題間的數量關系,體會減法的意義,同時為列式計算提供表象支撐。

  2.列式計算,建構意義

  分析圖中表示各部分的表示的意思,明確數量關系間的相互關系。

  教師:你能看懂這些圖嗎?畫圖幫助我們分析題目的意思,現在解決“還有幾人沒來”你還有什么困難嗎?

  學生列式,指名板演,個別提問,說算式各部分的含義。

  全班交流。檢查單位,口述答語等,注重引導學生關注細節。

  3.回顧反思,強化步驟

  (1)驗證結果

  教師:還有7人沒來,這個結果正確嗎?你有什么方法說明這個結果是正確的?

  學生匯報,可能會出現:

  用加法驗證,7+9=16(人),

  語言表述:沒來的7人加上現在來的9人,一共有16人。

  在表述過程中,只要學生能利用加法的檢驗的意識來分析,都予以肯定

  (2)回顧步驟

  結合主題圖,梳理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

  教師:今天我們在解決問題時遇到了什么困難?

  教師:分析信息時,我們采用什么方法?是不是所有的條件都與解決的問題有關?

  教師:解決問題的結果是否正確怎樣檢驗?

  師生小結:我們在解決問題時,要先通過看圖或看文字信息,明確問題是什么;再分析清楚哪些條件與文圖有關,通過畫圖,或操作的方式幫助我們理解,列出算式;最好要檢驗解答的結果是否正確。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回顧今天所學的知識,培養學生如何準確理解題意,排除多余條件的干擾。積累解決問題的策略,在合作交流中培養學生驗證與反思的能力。】

  三、學以致用,升華認識

  (一)教材第20頁“做一做”。

  此題與例題類似,讓學生分析數量關系,找出多余條件,自己解答。

  (二)教材第22頁“練習五”第2題。

  此兩題與例題類似,讓學生分析數量關系,找出多余條件,自己解答。

  學生練習,同伴互評,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選擇2道習題都是教材上的練習,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的同時,放手讓學生嘗試思考,脫離直觀畫圖或操作,具體到抽象,掌握這類問題解決的一般步驟,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遇到解決問題的數量與以前有什么不同?你會分析解決的?

  教學問題診斷:

  畫圖中如果發現錯誤的圖意,教師該如何處理?

  讓學生通過畫圖的方式把與問題有關的條件表示出來,可能有學生不是很清楚該用什么方式,遲遲不能下筆;還有的學生會直接畫出左邊有9人,右邊有7人,一共有16人,沒有問題體現……,如果僅僅是抓住這樣資源進行分析講解,也許會有部分學生能明白進行修改(在老師輔導下修改),但是花費的時間影響后面環節正常教授,影響既定的目標。

小學一年級《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設計5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0頁的內容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初步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計算十幾減9.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計算能力及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經歷十減9計算方法的形成過程,體驗歸納、概括的思想方法以及用數學的方法解決問題的策略。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合作探究計算方法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增強其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初步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計算十幾減9來突破。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算法多樣化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口算卡片、主題圖、課件、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9十39十79十49十6

  9十99十29十59十8

  2、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數。

  9十()=129十()=13

  9十()=149十()=15

  9十()=169十()=17

  二、創設情境。

  (1)出示主題圖。

  1)請同學們觀察畫面,說說從圖中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

  2)組織學生匯報交流。

  學生自由說說自己獲取的信息

  (2)出示例1的圖。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組織學生匯報交流。

  A、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叔叔有15個氣球。小朋友買走9個氣球。學生根據畫面提供的信息提出相應的數學問題。可能提出:還剩多少個氣球)

  (3)組織學生列式:

  教師板書:15-9=

  二、教學互動

  組織引導學生探究15-9的計算方法。

  (一)組織學生試算。

  請同學們先獨立試算,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組內進行交流。

  1學生獨立試算后在小組內說自己的算法。

  2學生交流時可能說出:

  (1)因為9+6=15,所以15-9=6.

  (2)用小棒的方法算出來的。

  (3)用撥珠的方法算出來的。

  (4)先算10-9=1,再算1+5=6,所以15-9=6.

  ……

  (二)組織匯報交流。

  (如果學生出現最后一種算法,教師要追問:5為什么要加1)

  (三)小結。

  1)說一說你最喜歡哪種算法,為什么。

  2)說明:計算十幾減9時可以選擇你最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

  3)引導學生歸納“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

  A、組織學生舉例。

  你還能再說出幾道十幾減9的算式嗎?

  B、組織學生獨立計算。

  C、組織學生匯報交流。

  D、組織學生歸納計算方法。

  E、小結: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有很多,大部分同學都采用“想加算減”的方法,這是一很好的計算方法。

  三、鞏固練習

  (1)“做一做”的第1題。

  組織學生獨立擺一擺、算一算。

  組織學生匯報交流。

  (2)“做一做”和第2題。

  投影儀出示第2題。

  組織學生獨立完成。

  組織學生匯報交流。

  (3)游戲。(練習二第2題)

  (1)請各組組長拿出“鴿子窩”圖片,并把“小鴿子”(帶鴿子的卡片題)分給本組的同學。

  (2)組織學生游戲。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幫助這些“鴿子”找到自己的家。

  (3)組織學生匯報交流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

  你最喜歡哪一種計算方法呢?

  教學板書:

  略

小學一年級《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設計6

  教學課題:

  十幾減9。

  教學內容:

  十幾減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計算十幾減9。

  2.培養學生初步的抽象思維能力。

  重點難點:

  通過實際操作理解算理,學會“破+法”“連減法”,掌握“想加算減法”,感悟算法的多樣性。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口算。

  9+3 9+7 9+4 9+6 9+9 9+2 9+5 9+8

  2.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數。

  9+( )=12 9+( )=13 9+( )=14 9+( )=15 9+( )=16 9+( )=17

  二、探究交流,展示匯報

  1.出示教科書P10的圖。引導學生看圖,提問:誰能說一說這幅圖的意思?(有15個氣球,買了9個,還有幾個?)

  小組討論,合作探究算法的多樣化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計算?該怎樣列式?

  學生思考回答后,教師板書:15—9=

  提問:如果沒有圖,要算15減9等于幾,該怎樣想?(學生以四人為一小組,互相商量。教師可提示學生聯系舊知識進行計算。)

  [鼓勵學生用學具擺一擺或在直觀圖中圈一圈的方法理解算理。]

  學生匯報討論結果,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

  (1)9加6得15,15減9等于65想加算減法

  (2)15可以分成9和6,15減9等于6;連減法

  (3)10減9等于1,l加5等于6;破+法

  (4)15減5等于10,再減4等于6。連減法

  教師對學生的不同想法,應及時給予表揚,鼓勵學生多動腦筋多思考。

  [進一步提問:這么多的想法都是對的,那么你覺得哪一種方法又快又好呢?

  (鼓勵學生用想加算減的方法:想9加幾得15,15減9得6)同時板書得數“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戲,投了14個圈,有9個沒套中,套中了幾個?提問

  (1)要求套中了幾個,該怎樣列式?(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14-9=)

  (2)得多少?怎樣想的?教師板書得數“ 5”。

  3.小結:今天我們學習的`是什么內容?(十幾減9)教師板書課題。該怎樣計算這些題目呢?

  [教師指題,引導學生總結出想加算減的方法,同時也鼓勵學生可選擇自己喜愛的方法進行計算。]

  三、檢測與反饋

  1.完成教科書P10“做一做”第1題。

  讓學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擺一擺,邊操作邊小聲地說想的過程。然后指名說,再在方框里填上數。

  2.完成教科書P10“做一做”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再集體訂正。

  3.完成教科書P10“做一做”第3題。

  學生先獨立完成,再任指幾題,讓學生說一說最喜歡用什么方法計算。

  四、課堂練習

  1.完成教科書P11練習二第1、2題。

  2.布置作業。

  板書設計:

  十幾減9

  15-9=

  10-9=1 9+6=15

  1+5=6 15-9=6

  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20以內進位加法的基礎上展開學習的。教學本課時引導學生從情景入手收集信息,發現問題,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圈一圈,畫一畫的方法理解+幾減9的不同算法,在比較中發現想加算減法是計算又快又對的一種方法,為今后的學習做了鋪墊。

【小學一年級《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設計05-16

20以內退位減法評課稿08-22

聽《萬以內連續退位減法》有感范文12-17

100以內的加減法教學設計06-08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學設計04-04

《100以內的加減法》教學設計04-21

《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學設計12-14

《100以內數的加減法》教學設計05-23

20以內的進位加法教學設計04-12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色羞羞视频 | 丁香激情五月 | 免费九九视频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第一页 | 成人亚州|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在线制服 | 日日狠狠久久8888av | 国产级a爱做片免费观看 | 日韩高清的天堂在线观看免费 | 日韩妞干网 | 五月开心综合 | 综合色久七七综合七七蜜芽 | 2018天天干夜夜操 | 第一福利网址 | 国产精品成人h视频 | 一级女性生活片 |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美女色黄 | 国产日韩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视频1 | 成在线人视频免费视频 | 亚洲最色网站 |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 | 国产一级久久久久久毛片 | 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久久 国产papa | 亚洲美女操 | 男女性色大片免费网站 | 成人欧美视频 | 伊人激情综合 | 猛h辣h高h文湿重口 美日毛片 | 日本人成18在线播放 | 波多野结衣国产一区 | 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亚洲w码日韩中文 国产精品小黄鸭一区二区三区 | 草草视频在线观看 | 在线播放一区二区精品产 | 911国内自产亚洲第一 | 卡一卡二卡三免费专区2 | 日韩在线三级 | 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