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年味作文13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尋找年味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尋找年味作文 篇1
又到年底,大街、小巷又飄滿年味兒。有年糕的糯味,鞭炮的硝味、春聯的墨味……
鞭炮頌
過年,沒有鞭炮可不行。鞭炮不但是驅禍納福的工具,也是一個好玩具:“狗尾草”可謂火樹銀花,而在深藍的天幕之上看見一朵朵絢麗鮮艷、紅紅綠綠的“出水芙蓉”可謂大飽眼福。雖有人短鞭炮曰:“因不冷靜而自毀一生。”,道理是有,可鞭炮不是用自己曇花一現的.生命制造一條美麗的風景線以給人們帶來歡樂嗎?犧牲自己,貢獻一生,多么可貴的鞭炮精神!
吟對聯
就在鞭炮喧天之時,與它旗鼓相當的春聯也上市。它們可是“無聲更勝有聲”,一幅幅各不相同:有的字跡龍飛鳳舞、入木三分;有的筆調行云流水,爐火純青。一看就使人忍不住要買下幾幅這神州大地上獨有的文化。“左右工整,能簡能詳。既便言志,又供觀賞”,人們只能在這樣的詞句中流連,贊嘆創造對聯的先人的智慧。
送灶官
舊歷的廿三——小年,似乎是大年初一的“彩排”。舊社會時,人們給紙像上的灶神嘴巴涂糖,企圖粘住這位“管理員”之嘴使他不將家中惡事稟給玉帝,隨后燒化紙像,名曰“辭灶”。現在仍有糖販子,賣糖卻只為大家品嘗果腹,不再粘灶神嘴。但老人們還會備些糖:脆香堅硬的花生糖,松軟彈滑的牛皮糖,甜中帶辣的姜糖……這是一個小型糖展覽會。
年味兒,年味兒,它那么與眾不同,引領我們踏著新年鐘聲來到新的一年!
尋找年味作文 篇2
狗年新春的腳步越來越近,喜慶的燈籠、春聯掛滿宿城,大街小巷到處是提著禮品行色匆匆的市民,家家戶戶進入春節“倒計時”:大人們忙著置辦過年的食物;孩子們幫家里打掃衛生;歸鄉的游子帶著一年的辛苦和收獲,急切地回家探望久別的親人。春節在人們的眼中是神圣的.,更是溫馨的。但是,在走親訪友時,總會聽到一些聲音:生活越來越好了,年味卻越來越淡了,過年越來越沒啥意思了。
如今物質豐富了,人們想吃什么,超市、市場里多的是;想穿新衣服、玩好玩的,再也不用等到過年。天天都在過年,真正要過年了,哪兒還有年的味道呢?然而,“過大年”遠不是吃吃喝喝那么簡單,吃喝本身并不是過年的重要內容,人們感覺“年味”少了,是因為吃喝以外的“文化”傳統少了、淡了。吃喝追求健康、綠色,為什么非要大魚大肉?親友們多在一起嘮嘮“知心話”,不一定非要摻雜那么多的物質?在風俗上多來點講究,日子才會增添生機。如果每個家庭都如此,過大年就能紅紅火火,中國人就能感受到越來越濃烈的“年味”。
其實,“年味”就在咱們身邊,在熱鬧的商家,也在繽紛的網上,讓咱們一起尋找“年味”,迎接新春的到來。
尋找年味作文 篇3
過年啦!過年啦!我和小伙伴們去鳴鶴古鎮找“年味”啦!
年味在古老的房子里。一眼望去,白墻黑瓦,古色古香,還蓋了一些嫩綠的苔蘚和爬山虎。
年味在美味的小吃里。我和小伙伴們一起聚集在了賣臭豆腐的小店。美味的臭豆腐,一個接著一個吃,大家連吃了五碗,卻吃得不亦樂乎。我大口大口地吃,把年味都吃進了肚子里。
年味在甜甜的.糖畫里。我們各拿了一根糖畫,咔嚓咔嚓地吃著,糖畫甜香彌漫在我們五個人的周圍,調皮地潛入鼻孔,讓我們直流口水。
年味還在沉重的木槌里。我們蹦蹦跳跳地來到賣年糕餃的地方,觀看老板做艾草糕。老板把早已準備好的材料放入石盆,然后用力地抬起木槌,再使勁地敲打下去,一直反復。輪到我來試了,我自以為木槌不怎么重,但試過我錯了:我一只手靠到槌頭后面,緊緊地握住,另一只手放在后面,再把左腳往前站,右腳往后站,然后用盡洪荒之力,使勁往上抬,抬了一點點,木槌似乎再向下拉,我猛地一下抬起來,又猛地一下摔下去,卻沒有一點聲響。我呼了一口氣,實在是太重了。到最后,我們都吃到了自己做的艾草糕,味道果然不一樣!
年味在那里?在古老的房子里、在美味的小吃里、在甜甜的糖畫里、在沉重的錘子里……
尋找年味作文 篇4
新年已經過去了,但在過新年的那一段時間里,我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兒:你是找年味兒。
以前過新年,我認為十分平常,因為每一年都是這樣過的。正是因為人們有這種思想,年味越來越淡了,所以我今天去尋找年味兒。
記得大年三十的晚上,我經不住瞌睡蟲的誘惑沒看幾會兒春節聯歡晚會,睡著了。正當我睡得正香時,“啪啪!啪啪!”的聲音把我吵醒了,我一看手表,原來十二點整了,都在放煙花呢!哦,原來放煙花兒是年味兒。
新年了,當然要穿新衣服,爸爸帶著我和媽媽去了開太百貨,為我買了一件運動服,為老爸挑了一件襯衫,為老媽也買了一件大衣。商場里的人真多呀!每個人手里都大包小包的.,有的甚至拿也拿不過來,而且商場里的東西真是琳瑯滿目,真叫人眼花繚亂啊!原來,購物是年味兒。
在車水馬龍的街道上,有著鮮艷的大紅燈籠。我們一家去了菜籃子里。哇塞,龍蝦四百多元一斤呢,真是貴哦!我連忙拉著老爸的衣服走開。對以我一個小學生來說,已經是天價了,這些菜之所以這么貴,一定是大家像炒房一樣炒起來的。原來,擺正月酒是年味兒。
……
年味其實不用刻意去尋找,在鄉下,在城市,到處一片熱鬧的景象,人山人海。
年味兒不是很好找嗎?是啊,年味兒無處不在。
尋找年味作文 篇5
臘月初八,俗稱臘八節。清晨,在睡夢中的我被臘八粥的香味熏醒了。洗漱完畢,捧上一碗臘八粥,開始小口品嘗,感受年的味道,然后大口大口地喝,感受年的喜悅。
臘月二十三,又叫小年。吃過早飯,我們全家開始大掃除。經過半天的勞動,屋里屋外,干干凈凈,煥然一新。這讓我體會到了新年新氣象。
臘月二十四,爸爸帶著我們去買年貨,超市里應有盡有,紅紅的蘋果,小巧的糖果,新鮮的蔬菜……等我們在超市“掃蕩”完后,看著滿袋的`食物,我心想:“過年可有口福啦!”
除夕夜,是我最興奮的時候,這天也是奶奶的生日。媽媽做了團圓飯,爸爸還給奶奶做了長壽面。我們一大家子一邊吃著美味佳肴,一邊看著精彩的春晚,幸福極了!
大年初一,我早早地起了床,穿上新衣服,高興地去向長輩們拜年。我給爺爺奶奶鞠躬磕頭,祝爺爺奶奶健康長壽,并把自己做的賀年卡片送給他們。爺爺奶奶可高興了,把壓歲錢放在一個小福袋里送給我。我拿著小福袋,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大年初二,開始走親戚,我們一家和大姨一家一起在姥姥家歡聚一堂。中午,吃完飯后,舅舅還給我們拍了合影。看著照片中的親人,一個個都喜笑顏開,我感覺幸福極了。
尋找年味作文 篇6
大年初一陽光燦爛,我們全家一起到了美麗的塘棲古鎮尋找年味。
古老的京杭大運河,由北向南逶迤而來,像一條絢麗多彩的緞帶維系著南北大地。古鎮塘棲,就坐落于這京杭大運河的南端。一下車,映入眼簾的掛滿紅燈籠的街道和人山人海的游客。可能這里的年味重。大家和約好似的,三五好友或拖兒帶女的都擠到這里來了。看他們身上都穿著漂亮的新衣,臉上都露著幸福的笑容。
穿過街道,走過橫跨在運河上的永濟橋,這里的年味更重了。呈T型的街道兩旁都修著了明清建筑的房屋,開著各種各樣的店,有古玩店、小吃店、服裝店、中藥鋪,開的最多的是傳統小吃店。如刺毛肉圓、芳香四溢的桂花年糕、松脆香甜的蕎麥卷,還有甜甜的麥芽糖等等。奶奶說,全是她小時候吃過的'食品,我嘗了下,味道果然是不錯的。中間的路是青石板鋪成的路面,此時除了腳下,已看不出別的地了,因為游客實在太多了。他們有的在街上買了吃的玩的;有的走走停停欣賞美麗的景色;還有的在拍古裝照。
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到了下午,我們帶著滿滿的收獲和雀躍的心情回程了。啊!美麗的塘棲古鎮,您讓我們不虛此行……
尋找年味作文 篇7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磨豆腐-……”隨著一首《春節童謠》響起,我們又將迎來新的一年。可是許多人說現如今早已沒有了年味。所以,李老師決定帶同學們去惠州的大街小巷尋找年味。
李老師首先領著我們到了市場。賣東西的人可真多!有的賣油果,有的賣年糕,有的賣對聯和紅包袋……我的目光被吸引——這不正是媽媽所缺的紅包袋嗎?我快步走過去,先為媽媽挑了她喜歡的“恭喜發財”。接著,我的目光停留在一疊紅包袋上的一只可愛的小牛身上。小牛身上印著“新年好”三個字,整個紅包袋更是圖案豐富。這個樣式全做在了我的審美上!我往下翻了翻,發現這只小牛僅此一袋,可謂萬里挑一!我緊緊地把它捏在手里,生怕被別人買走了哩!二話不說,我立馬付了錢,隨著李老師繼續逛下去。
我們又來到一個小型超市。剛走進門,喜慶的音樂就縈繞在我的耳邊。許多商品都在打特價,且換上了紅彤彤的“新衣服”。我先是拿了一包薯片,再逛再走,咦?我發現了一杯沖泡式的優樂美奶茶,正好媽媽不喜歡喝冷的,她一定喜歡這種奶茶,而且沖泡式的.奶茶,沖一沖更方便!我果斷拿起一杯,走向了收銀臺。其他同學也都拿著自己精心挑選的年貨,陸續往這邊走來。付了錢,找到了年味,我們臉上都洋溢著快樂的笑容,像一朵朵綻放的迎春花,迎接新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我嘗到了年味!讓我們做好準備,迎接新年的到來吧!
尋找年味作文 篇8
和媽媽早早起了床,去涇縣黃田風景區參加“尋找消失的年味”活動。
一下車,濃濃的鄉村氣息撲面而來。
美美地吃過午餐后,我們爬山準備挖冬筍。我背一只小竹簍,媽媽拿著一把大鋤頭,開始在竹林里“刨根問底”。挖冬筍其實一點兒也不容易,要用鋤頭在靠近竹子根部的.土地里刨,只有耐下心來才能找到沒在土里的冬筍芽尖兒,然后把整個冬筍挖出來。我和媽媽尋尋覓覓,東一鋤頭,西一鋤頭,連冬筍的影兒也沒找到。一個挖筍的老奶奶告訴我們:“地下到處都有,挖冬筍急不得,要仔細地刨竹根邊的土。”說完,她挖出一個小冬筍放進我們的籮筐里。我很高興,順手撿起了一根竹竿,和媽媽一起在土里刨呀刨、挖呀挖,一節小筍尖露了出來,如果不仔細,我們恐怕又要錯過它了。我們挖了個很深的坑,竹筍露了大半截,我再用腳一蹬,冬筍就出來了。我高興極了,像挖到寶藏一樣。
活動結束,我一共收獲了大大小小8個冬筍。
后來我們還體驗了做糖、做米糕、擦藕、炸圓子、泡豆腐等傳統年俗活動,一名宣城日報社記者姐姐還采訪了我。
尋找年味作文 篇9
z 今年春節,我和爸爸媽媽沒有回老家衢州,而是讓我體會一番舟山人過年的習俗。
正月里,我們去東海大峽谷參加舟山群島首屆年味節。早上外面雖然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但是我們還決定繼續前往。
年味節的活動有:包餃子、打的糕、做烙餅等。一到大廳,我就看見許多小朋友圍在一張長方形的桌子上包餃子,我也飛快地跑去一起做包餃子,開始包餃子,我先把一團圓圓的面粉用手壓成平平的餃子皮,接著再把肉餡放進去,最后把前后的面粉互相往中間和,一個餃子就包好。
剛包完餃子,我就聽見“嘭嘭”的聲音,我立刻跑出門外看,原來有一位老公公,正拿著一把重重的石錘,向一個裝著一塊大米糕的大石碗,用力地敲去,敲好幾下后,就把重重的石錘在一個裝滿水的.盆子里沾一下,敲完后,把大米糕搬到桌子上做成各種各樣的年糕,有元寶、蝴蝶、小狗等。
這次我除親手包餃子和親眼觀看打年糕,我還參加猜燈謎、打槍、滾鐵環、蘿卜蹲等活動,不僅體會一番舟山人過年的習俗,還參加許多精彩豐富的活動,真開心啊!
尋找年味作文 篇10
掛起紅彤彤的燈籠,貼上喜洋洋的春聯。年味,像和煦的春風撲面而來。
大年三十,我們歡聚一堂,一起包餃子。哥哥揉面,姐姐和媽媽搟面皮,舅媽、姨媽和爸爸包餃子。我最調皮,一會兒搟幾張奇形怪狀的面皮,一會兒包幾個露了餡兒的餃子,引得大家哄堂大笑。香噴噴的餃子出鍋了,舅媽邊吃邊贊嘆:“自己包出來的餃子,味道就是不一樣。以后逢年過節,我們還是一起包餃子,既熱鬧又好吃。”原來,年味就藏在熱騰騰的餃子里。
今年,除了年年必嘗的“佳肴”――春節聯歡晚會,我們又添了一道“新菜”――詩詞大會。從初六開始,我們每晚如期坐在電視機前,看選手睿智敏捷的答題,聽嘉賓妙語連珠的點評。年味,平添了幾分詩意。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趁著新年假期,我們走進福建永定,參觀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承啟樓。承啟樓莊嚴古樸,氣勢宏偉。喜慶的燈籠,古樸的對聯,擺放在祖堂里的舞龍道具,都在告訴我們,這座歷史悠久的土樓王,正迎來她的第310個新年。原來,年味就藏在這世代族居、其樂融融的土樓里。
年味,需要我們用心去體會。
尋找年味作文 篇11
漸漸的,除夕已經來臨,年味也越來越濃,大街上喜氣洋洋,紅彤彤的燈籠照亮臉龐,大家找到年味了嗎?我卻找到了!
那天除夕夜,我和媽媽一起去了廟會,親手放飛孔明燈!孔明燈也叫許愿燈。放它,就能許愿,說不定愿望就會實現!太神奇了!我也迫不及待,想放飛一個!買來一盞孔明燈,拆開包裝,孔明燈就像一個小孩,靜靜地躺在我的'手里。展開孔明燈,“孔明燈娃娃”好像在對我說:“我等不及了!快放飛我吧!快點,快點!”我可沒那么快,我不忍心把“孔明燈娃娃”那么快就放掉。我細細地打量著孔明燈,發現它的底部有一塊油,應該是放飛孔明燈的最重要的部件吧。“孔明燈娃娃”仿佛一個勁地催我:“快快快!我不能等了!快,快!”而我也有些等不及了,于我叫媽媽快點幫我點燃“孔明燈娃娃”。點燃之后,我看見它帶著點點火花,慢悠悠地飛向天空。我閉上眼睛,心里許著一個愿望:請讓我……
睜開眼睛,看著飛去的孔明燈,心里似乎感覺到:我的愿望,就快實現了。
尋找年味作文 篇12
聽著窗外不時響起的鞭炮聲,鄰居家歡樂的閑談聲;看著家中人人洋溢著笑容,新掛飾裝飾著家,我不得不承認,新的一年即將來臨。
偶然間看到電視中的廣告:新年加年味兒。我不由得想,年味兒是什么顏色的?
我聽說年味兒是紅色的。
臨近過年,街道會變得格外擁擠,人們都在選購過年所需物品。街道上充斥著紅色的氣息,無論是小攤上的對聯、窗花還是孩童玩樂的燈籠都包含了紅色元素。就算是賣水果、瓜子等其他商品的老板也不忘用紅色的袋子,添添喜氣。
我聽說年味兒是灰色的'。
即將中高考的學生因為學習的壓力和作業的負擔已經對新年沒了興趣,放寒假對于他們來說只不過是換個地方學習,他們一天到晚都在百無聊賴地寫著堆得和小山似的作業。
我問父母,年味兒是什么顏色的。他們笑了笑,接著便聊起了小時候新年的樂趣。那時候,父母的生活條件遠不如現在。過年之前他們甚至連肉都吃不到,只有眼巴巴地盼著新年的到來。盼啊盼,盼啊盼,新年終于到了。他們吃著平時吃不到的糖果、肉,玩著新奇的小玩意兒,笑得合不攏嘴。最讓他們開心的還是除夕的壓歲錢,雖然錢不多,但對于那時沒有能力賺錢的他們還是很珍貴的。他們小心翼翼地把壓歲錢攢好,一年又一年,直到能夠買自己稱心的東西。
聽父母說完,我想我已經知道年味兒是什么顏色的了。不是喜慶的紅,也不是昏暗的灰,而是心中的暖。是一種用言語無法表達的暖,只在人與人之間傳遞蔓延。
尋找年味作文 篇13
說起過年的味道,大家可能會想到吃分歲酒、看春節晚會等等。但我覺得不是。
快過年了,美術老師讓我們剪個窗花,助助興。想到剪窗花,我覺得十分簡單,那可是幼兒園小朋友都會干的事情。
我小心翼翼地將一張紅彩紙拿出來,生怕把紙折了。接著,我自信滿滿地拿起剪刀。一折,一剪,打開了一看,不好,花紋應該剪在中間,居然偏到旁邊了,我真是欲哭無淚。一邊的'彩紙、書本似乎都在笑話我:“哈哈,還說簡單,看看都剪成了什么樣子。”我的臉通紅,感覺都要燒起來了。
我鼓起勇氣,又拿出了一張紅紙:“這次一定要細心,不能剪錯了。”腦袋里好像有一個小人在一直跟我說。
一切順利,先開始剪外部,接著中間……正當要剪窗花的“心臟”——蝴蝶的時候,“還沒剪完窗花的,加快速度!”老師大喊一聲,驚得我手一抖。糟了,紙肯定破了。我臉上要掛不住了,費了好大勁,居然在關鍵時刻掉鏈子。我的心一下子懸了起來,但我一看窗花,心里的一塊石頭落了地。原來,窗花只是“大山沒了一棵樹”,基本看不出來。
我覺得這才是真正的年味:自己剪,自己做。
【尋找年味作文】相關文章:
尋找年味作文02-25
尋找年味作文14篇06-01
尋找年味作文15篇02-25
尋找年味的心得體會05-10
尋找中國年味作文300字(精選26篇)06-10
年味的作文10-16
年味的作文01-13
(經典)年味的作文10-09
年味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