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产线看-国产精品一区在线播放-国产精品自线在线播放-国产毛片久久国产-一级视频在线-一级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小學語文《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

時間:2023-07-03 10:27:43 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小學語文《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tǒng)設計并實現(xiàn)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yōu)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fā)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

小學語文《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1

  【設計意圖】

  大班的幼兒活潑好動,喜歡戶外運動,在孩子熟知了《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后,結合幼兒活潑好動的特點,進行了戶外活動游戲創(chuàng)編,意在培養(yǎng)孩子在活動中的合作意識,鍛煉孩子的合作能力,使孩子在游戲活動中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目標:

  1、知道故事的名稱、角色和主要情節(jié)。

  2、理解、熟悉故事內容,嘗試排圖且大膽講述故事中的對話。

  3、感受媽媽們對小蝌蚪的熱情及關心。

  活動準備:

  故事錄音、PPT、圖片等。

  活動過程:

  1、以謎語的形式,引起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師:今天老師有個謎語讓小朋友猜一猜:小黑魚,滑溜溜,圓圓腦袋長尾巴,池塘里面游啊游。你們知道這是誰嗎?有段好聽的故事,講的`就是小蝌蚪的事,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2、聽故事錄音一遍,并提問

  (1)故事的名字是什么?故事中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小蝌蚪把哪些小動物當成了自己的媽媽?小蝌蚪為什么會認錯自己的媽媽呢?

  3、教師邊演示PPT邊講述故事,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提問:

  (1)故事發(fā)生在什么季節(jié)?青蛙媽媽生的黑乎乎的卵變成了什么?

  (2)小蝌蚪找媽媽碰到了誰?說了些什么?又遇到了誰?又是怎么說的?

  (3)為什么會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媽媽?

  (4)小蝌蚪的媽媽究竟是誰?為什么小蝌蚪和它的媽媽長的不像呢?

  小蝌蚪最后怎么變成青蛙的?

  4、回憶故事情節(jié),將故事圖片進行排序。

  5、幼兒跟錄音邊看圖邊講述故事內容《小蝌蚪找媽媽》。

小學語文《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及由熟字組成的新詞。

  2、使學生了解青蛙在生長過程中形體上的幾次變化,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學會生字、生詞。

  2、觀察圖畫,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

  教學和媒體準備

  句子卡,生字卡,投影圖片。

  第一課時

  一、猜謎導入。

  1、猜謎語

  ①小黑魚,滑溜溜,圓圓腦袋長尾巴,池塘里面游啊游。(小蝌蚪)

  ②綠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蟲,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蟲。(青蛙)

  2、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們覺得他們是一家人嗎?為什么長相相差這么大呢?難怪小蝌蚪連自己的媽媽都不認識。今天我們就一起隨著小蝌蚪去找媽媽吧!

  3、板書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以讀漢字為主。

  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默讀,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3、學生匯報,從哪幾個自然段中可以幫助小蝌蚪找到媽媽。

  三、學習課文,隨文識字。

  1、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點

  看第一張圖片,提問:小蝌蚪是什么樣的?他們游的怎么樣?

  默讀課文用劃出寫小蝌蚪樣子的句子。

  朗讀第一自然段。(指導讀出快活的語氣)隨機學習生字灰。

  過渡:小蝌蚪雖然生活的很快活,但是沒有媽媽,總覺得生活中缺少了什么。它們多么希望也能和自己的媽媽生活在一起呀!瞧,它們正商量著一起去找媽媽呢。它們找啊找,終于找到了自己的媽媽,原來就是一只可愛的'大青蛙。

  2、了解青蛙的外形特點

  看課件,提問:青蛙媽媽是什么樣的?出示句子,進行朗讀指導,學習生字披、鼓。

  引導學生歸納青蛙的外形特點。

  師:假如你現(xiàn)在是青蛙媽媽,你想來介紹一下自己嗎?(生帶頭飾上臺匯報)

  四、寫字指導

  1、觀察有、在、什、么,學生說說要注意的地方。

  2、范寫,學生描描寫寫。

  3、評價。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讀上節(jié)課學過的生字卡片。

  2、朗讀小蝌蚪和青蛙樣子的句子。

  二、繼續(xù)學習課文,朗讀感悟。

  1、了解小蝌蚪長成青蛙的過程

  ①師:小蝌蚪在長成青蛙的過程中,身體發(fā)生了幾次變化,是怎樣變的呢?

  請孩子們自由地小聲朗讀課文2~5自然段。讀完后,找出小蝌蚪身體發(fā)生變化的句子,用~~~~勾劃出來,并標上序號。

  ②小組交流

  ③集體匯報,師相機貼出圖片

  ④演一演:請生扮演小蝌蚪,講講自己是怎么樣長大的(帶頭飾上臺匯報)

  2、學習課文2~5段

  過渡:小蝌蚪歷盡艱辛找到了媽媽,其中多虧了誰的幫助?(鯉魚和烏龜)師貼圖

  ①學習第2段

  引讀:小蝌蚪游哇游,正好看見這時,他們會有什么想法?

  于是,就迎上去,問

  為什么要迎上去?看圖理解,再說一說。請生上臺表演。

  指導朗讀,讀出小蝌蚪主動熱情、有禮貌的語氣。(同桌互問互答,師生讀等)

  小蝌蚪從鯉魚媽媽那打聽到自己的媽媽長得有什么特點?

  過渡:于是,小蝌蚪告別了鯉魚媽媽和小鯉魚,繼續(xù)尋找自己的媽媽。

  ②學習第3段

  引讀:它們游哇游,看見了一只連忙叫

  為什么小蝌蚪會把烏龜誤認成他們的媽媽?表現(xiàn)出怎樣的心情?(急切)

  你從哪些詞看出很急切?(連忙、追上去)

  為什么不用迎上去而用追上去了?生自由說。

  看圖理解,再說一說。請生上臺表演。

  指導朗讀,讀出急切的語氣。(分組輪讀,師生接讀等)

  這一次,小蝌蚪可認錯了。不過他們不灰心,因為他們又從烏龜那知道了媽媽樣子的更多特點,除了四條腿,寬嘴巴,還有

  過渡:于是,他們充滿了信心,繼續(xù)找媽媽,他們相信這一次一定能找著自己的媽媽。

  ③學習第4段

  引讀:小蝌蚪游啊游,游到荷花旁邊,看見荷葉上蹲著一只

  嘿,這一次可要仔細看看,是不是像鯉魚媽媽和烏龜說的那樣,可別再認錯了。

  他們仔細一看,那只大青蛙披著

  一定是自己的媽媽,于是就不慌不忙地游過去,十分肯定地叫道

  這時,小蝌蚪的心情怎樣?再有感情地讀一讀。

  這一次,不用迎上去、追上去,而用游過去呢?生自由說。

  請生上臺表演這三種情況。

  師小結:可見,作者用詞準確,我們在寫作的時候也要向他學習,這樣才能把句子寫得準確形象又生動。我們也要向小蝌蚪學習,只有不斷去發(fā)現(xiàn),不斷去探究,堅持到底,終會有成功的一天。

  引讀:青蛙媽媽見到了自己的小寶寶也非常高興,笑著說

  小青蛙聽到媽媽的召喚是怎樣做的?齊讀第4段最后一句話(指導讀好蹬、跳、蹦,突出青蛙動作的敏捷),做動作讀一讀。

  ④小青蛙都在干什么呢?從文中找出來讀一讀。

  師:它們可真是人類的好朋友,是莊稼的保護神,讓我們帶著贊賞的語氣再去讀一讀吧。

  3、為了讓我們的青蛙朋友生活地更舒適安全,我們應該做些什么呢?

  四、總結全文

  1、學習了這篇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2、分角色朗讀全文。

  五、演一演這個故事

  六、指導寫變、條。

  查找、一只青蛙一年可以吃掉多少害蟲?

  青蛙為什么成為捉害蟲的能手?

  小蝌蚪找媽媽

  小蝌蚪長出兩條前腿長出兩條后腿尾巴變短青蛙

  迎鯉魚圖追烏龜圖

小學語文《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增強對科學童話的興趣。

  2、識字目標。

  要認識的字:灰、迎、阿、姨、追、頂、披、鼓。

  要會寫的字:河、借、姐、呢、呀、哪。

  3、讀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話中的不一樣人物、不一樣語氣,盡可能體會、表演課文某一個片段。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

  (1)生字制作卡、表演童話劇所需頭飾(幾只蝌蚪、大鯉魚、小鯉魚、烏龜、青蛙)。

  (2)有關蝌蚪的科普片段或把實物帶進課堂。

  2、學生準備:

  (1)有條件的到河邊觀察一下蝌蚪。

  (2)了解蝌蚪或其他小動物的生長過程(以圖片或文字形式展示)。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一、匯報課前預習

  師:同學們,學習這篇課文前,我們布置了預習任務,此刻請同學們來匯報:經過讀課文,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經過觀察小蝌蚪(或查閱有關小蝌蚪的知識),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師生交流。(略)

  [設計理念]

  此處提前布置的預習體現(xiàn)了兩個任務:一個是讀書,另一個是讀自然這本大書。旨在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鼓勵孩子多接觸大自然,多了解課外知識,進而愛小動物,愛大自然。

  二、初讀課文,簡述梗概

  1、師:同學們,大自然中生活著我們人類的許多好朋友,它們和我們一樣,以自我獨特的方式生活著,所以大自然中每一天都會發(fā)生數(shù)不清的故事。今日,我們就來看一個《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請大家快來看一看吧!

  學生自由讀課文幾遍(要讀充分)。

  2、出示6幅圖畫于黑板,引導幫忙學生簡述課文。

  [設計理念]

  一年級復述難不難?簡述顯然降低了要求。借助圖畫,再加上教師相機引導,學生能夠說出課文大概(真正的課堂上學生還時有發(fā)揮呢!),此時的復述,使學生對課文有了全面的了解,有了整體的印象,同時又激發(fā)了他們的興趣,培養(yǎng)了他們看、說、記的本事!

  這個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早不早?實際教學證明效果很好。前提是課前的。預習及復述前的讀書要充分。充分不是毫無問題,而是有足夠的遍數(shù),使學生能夠對課文留下印象,這時的復述,就是建立在這個印象的基礎上完成的。

  三、玩中學字詞

  1、師:同學們,讀了幾遍課文,你們就講得這么好,真不簡單啊!有幾個小淘氣想和大家捉迷藏,你們敢不敢?好,請看黑板上這些字――(出示14個生字)――已經藏進課文中了,我喊預備――開始,你們拿起筆,開始找,找到一個,叫三聲它的名字,立刻用筆把它圈起來,別讓它跑了!

  學生圈、讀生字詞。(要給學生必須的時間,個別稍慢的學生要適當幫忙指導)教師出示卡片,進行讀詞大賽!

  2、謎語大比拼。

  (1)出示生字:河、姐、借、呢、呀、哪。

  (2)學生給每個生字編個謎語(可從音、形、義各方面充分發(fā)揮想象),形式應多樣活潑,用說出來、畫出來動作表演出來等形式都能夠。

  (3)個別競猜:編謎語的同學單挑同學猜謎語。

  (4)分組打擂競猜。

  3、詞語接龍。

  規(guī)則:用生字組詞,分組在必須時間內說得多而對的為勝。

  (1)各組成員分頭準備,在集中到組里,確定同學,其他同學可準備補充。

  (2)各組比賽,教師相機調控。

  4、句子選美

  教師出詞語,分組派代表說句子,最終全體參與評出最美的句子。

  [設計意圖]

  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有兩個特點:一是體現(xiàn)了識字、學詞、說句的層次性,步步為營,比較扎實。學生如何認識字?其實正如認識人,見面多了自然就熟了。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字單獨出現(xiàn)過,在詞中出現(xiàn)過,又在句中出現(xiàn),反復出現(xiàn),使學生和它漸漸熟悉;二是靈活多樣的形式。自始至終,學生們既在玩,又在學,并且是在愉悅地、自主地學。在玩中發(fā)展思維,在玩中發(fā)展學生聽說的本事,開發(fā)他們創(chuàng)造記憶字詞的綜合學習本事,在玩中又培養(yǎng)了他們與人合作的本事,激發(fā)他們的團體榮譽感!

  四、生字書寫

  1、出示偏旁:氵、女、亻、口。

  師生交流:它們美在哪里?

  附參考:女:一個美麗的女孩,跳完舞后做優(yōu)雅的謝幕動作。

  亻:一個身子挺拔的同學,昂首挺胸,站得筆直。

  口:一張漂亮的小嘴巴!

  氵:像浪花一樣漂亮、奔涌,但每一朵都在自我特定的泳道上,不犯規(guī)!

  2、師生觀察交流偏旁書寫的規(guī)律。

  3、教師示范書寫。

  4、學生練習書寫,小組內評比出優(yōu)勝者,進行鼓勵表揚!

  5、出示生字:河、姐、借、呢、呀、哪。

  (1)先觀察交流:怎樣寫,它們看起來才最美?

  提示:河――小河不能太寬,它(氵)太寬了可就過不去了。

  姐――姐是個美麗的女孩,所以要把女字旁寫美麗。

  呢、呀、哪――注意那張美麗的小嘴(口)。

  此處宜采取形象生動的教學方法,這樣使許學生對難點、重點更易理解,更直觀。

  如河、借――左右兩部分,好比兩個朋友照相,誰胖些,誰瘦些?(氵、亻瘦;可、昔胖)那么田字格好比像框,怎樣照?(瘦的略讓,胖的略出。)

  (2)教師示范,學生練習書寫。

  (3)小小書法家評選。

  ①小組內評選出優(yōu)秀者。

  ②優(yōu)秀者的字貼于教室《書法家》展框。

  ③請獲勝者上臺介紹經驗。

  [設計理念]

  靈活、新鮮的語言設計,力求把死的變成活的,枯的變榮!每個字都是一個生命,或活潑,或俏麗,能靜會動!漢字有魅力,更應當有魔力!讓每個孩子從心里愛它,看它時怦然心動,寫它時心曠神怡!

  第二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激趣促讀

  師:同學們,《小蝌蚪找媽媽》這個故事,假如被拍成動畫片,你們愿意看嗎?好!下頭我宣布:《小蝌蚪找媽媽》演員選拔賽此刻開始了!請各位參加預選的選手先做好以下準備:

  熟悉一下故事的情節(jié)和臺詞,此刻開始!

  1、學生自我先進一步熟悉課文,故事情節(jié)和對話部分要反復讀、揣摩、記憶。

  2、學生自由結合對臺詞。

  [設計意圖]

  此環(huán)節(jié)以學生最感興趣的動畫片抓住學生的心,以選拔演員的形式激發(fā)學生讀的欲望。這一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使學生以最快的速度如饑似渴地主動記憶、消化課文資料。時間要充分,教師可相機巡視。這一環(huán)節(jié)下來,學生可把情節(jié)熟記于心,臺詞出口可誦!

  二、自主合作,交流探究

  1、學生按自我想扮演的主角分開來坐。

  蝌蚪坐在一處;鯉魚坐在一處;烏龜坐在一處;青蛙坐在一處。座位的擺放可方可圓。

  2、師:各位選手已經準備好了!下頭將對大家進行一些測試,僅有最終經過測試的演員才能出演你想演的主角。

  請聽題。第一道:請你評價一下自我想扮演的主角!

  3、匯報交流對主角的理解。

  三、讀

  1、師:好!下頭進行第二題測試――語言測試,主要測試旁白朗讀和對話。先從小蝌蚪開始。在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中,有一句話出現(xiàn)了三次,你能找到嗎?(小蝌蚪游哇游)哪個小蝌蚪來說一說這三處游得一樣嗎?

  2、匯報總結。

  3、(第一次:高興,快活。第二次:比第一次用力,著急。第三次:更艱難,游的時間更長。)

  4、出示第二幅圖(試讀第二段)

  (1)一位同學讀旁白,一位同學讀小蝌蚪的話,一位同學讀鯉魚阿姨的話。

  (2)分主角讀后,學生評價優(yōu)缺點,師生總結后提示下一組注意:讀出小蝌蚪的禮貌和鯉魚阿姨的熱情。

  (3)分組反復讀。

  (4)多種形式讀,齊讀,多人讀,最終脫離課本帶表情誦讀。

  (5)表揚和評選演、讀最形象的兩組

  5、出示第三幅圖(讀課文第三段)。

  (1)自由結合,分主角練讀。

  (2)輪流匯報讀,師生共同評讀,試讀。

  (3)評選最佳組合:誰讀出了小蝌蚪奮力游的樣貌和它的著急?誰讀出了烏龜?shù)臄[動、悠閑、趣味和被小蝌蚪誤叫媽媽后的笑?

  6、出示第四、五幅圖。

  (1)師:小蝌蚪人錯媽媽,它很不好意思,所以這一次它要看清楚呦!請各組練習一下。學生練讀第四、五段。

  (2)匯報演讀,重點指導:

  第四段中讀出小蝌蚪看到青蛙的樣貌時心里的確定(把這種又高興有肯定的感覺讀出來)。

  第五段中媽媽!媽媽!的叫喊的興奮應比前一次更強烈。

  7、出示第六幅圖(讀最終一段)。

  指導讀出小蝌蚪的開心、幸福、自豪。

  [設計意圖]

  用多樣的形式朗讀、體會。讀出語氣,讀出主角的內心境感,讀出孩子自我的理解,讀出表情、動作,讓孩子感受到讀書的歡樂,語言的美妙。

小學語文《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4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因此,讓學生提出自己想了解的問題,在解決問題時先讓學生自己找答案,再在小組里交流,最后小組代表發(fā)言,這不但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獨立性,而且能使學生智力互補,實現(xiàn)共同提高,還能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合作,并提高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起到的是引導者、服務者和促進者的作用。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9個字;掌握多音字“教”。(重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通過朗讀感知青蛙的變化(難點)。

  3.了解青蛙的生長特點,懂得要保護青蛙和小蝌蚪的道理(難點)。增加對科學童話的興趣。

  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讀通讀熟課文;了解小蝌蚪的演變過程;搜集有關其他小動物的成長過程的資料。(學生)

  2.制作多媒體課件和課文中小動物的圖片、頭飾;查找介紹青蛙及其他小動物成長的資料。(教師)

  課時安排

  一、識字激趣,導入新課(用時:5分鐘)

  導入: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們想找自己的媽媽,但又不知道媽媽是誰,她在哪兒。我們跟他們一起去找找,好嗎?(板書課題)

  1.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題。重讀“找”,“媽媽”要讀得親切一些。

  2.學生對比觀察圖片,認識蝌蚪和青蛙。

  3.學生有感情地齊讀課題,讀準字音。重讀“找”,“媽媽”要讀得親切一些。

  課堂伊始,教師可以出示蝌蚪和青蛙的圖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用時:20分鐘)

  1.教師范讀,要求學生聽準字音、注意停頓。

  2.引導學生在讀中識記、理解生字。

  (1)邊讀課文邊在文中圈出生字,讀準字音,多讀幾遍。

  (2)標出自然段序號。

  (3)同桌交流識字。

  (4)同桌互考,檢查識字情況。

  (5)流利地朗讀課文。

  3.教師檢查自學情況。

  1.學生注意聽準字音和停頓。

  2.學生同桌之間開展自學。自由朗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圈畫生字,反復認讀和識記生字,練習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在自學的基礎上同桌之間開展相互交流。

  3.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交流自學情況。

  (1)在老師的指導下按步驟認讀生字和詞語,師生相機正音:“捕”讀bǔ,不讀pǔ;“迎、頂”是后鼻韻母,不要讀成yín、dǐn。

  (2)根據(jù)已有經驗交流對字形的識記。

  4.學生運用多種形式朗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識記生字環(huán)節(jié),教師要注意利用課件和游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制作漢字部件,進行拼字游戲、擴展詞匯。

  三、圖文結合,感悟快樂(用時:9分鐘)

  1.指導學生看圖說話。

  (1)這幅圖中畫的是哪兒?有誰?他們在干什么?

  (2)說說小蝌蚪的樣子。

  2.出示課文第1自然段,自由讀。

  (1)畫出小蝌蚪的樣子。

  (2)交流小蝌蚪的樣子。

  (3)結合課文,找出相關語句,讀一讀。

  3.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1自然段。

  (1)感悟“大大的”“長長的”與“大”“長”的區(qū)別。

  (2)指導朗讀:強調重讀“大大的”“長長的”,“游來游去”要慢點讀,表現(xiàn)出小蝌蚪的自由自在。

  1.學生看圖,按要求說圖意。

  (1)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游來游去。

  (2)學生仔細觀察說出小蝌蚪的樣子:大腦袋、長尾巴。

  2.學生在老師的幫助下理解詞語“一群”“快活”,明白“大大的”“長長的”比“大”“長”表現(xiàn)得更強烈、更突出。

  3.學生用多種方式讀第1自然段。

  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注意指導以下幾個重點詞語。

  1.“一群”指許多小蝌蚪聚在一起,結合學生平時生活實際還可以說“人群、建筑群”。

  2.通過觀察實物或錄像理解“甩著”“快活”“游來游去”幾個詞。在朗讀中體會“甩”的意思。在這里“甩”是擺動的意思,如:牛甩著尾巴。

  3.“快活”和“游來游去”能夠說明小蝌蚪的心情很高興,他們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著。

  四、鞏固生字,指導認讀(用時:6分鐘)

  1.課件出示本課中“塘、腦、袋、灰”四個生字,再次認讀,并練習組詞。

  2.引導學生反復讀詞語。

  3.把生字放回原文,在語境中識字。

  1.認讀生字并組詞。

  2.同桌互讀、開火車讀詞語。

  3.再讀課文第1自然段,在語境中鞏固生字。

  教師要注意提示學生:“灰”是半包圍結構的字,“塘”“腦”都是左右結構的字。“袋”是上下結構的字,在“腦袋”一詞中讀輕音。

  第二課時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指導,學生活動,教學提示

  一、復習回顧,深入學習(用時:3分鐘)

  1.復習生字、生詞。

  2.說一說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3.導入新課。

  1.學生齊讀課題,開火車讀詞語。

  2.交流課文的重要內容。

  教師可以聽寫詞語,檢測學生學習效果。

  二、圖文結合,自讀自悟(用時:22分鐘)

  1.指導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課文第2~6自然段。

  出示自學提示:

  (1)學習第2~6自然段中的生字。

  (2)小蝌蚪是通過幾個小動物的幫助找到媽媽的?

  (3)鯉魚媽媽和烏龜是怎么回答小蝌蚪的?

  (4)找到青蛙媽媽時,小蝌蚪變成了什么樣?

  2.引導學生再讀全文,說一說:小蝌蚪的身體發(fā)生了幾次變化?每一次是怎樣變化的?

  3.小蝌蚪找到媽媽了嗎?他們的媽媽什么樣?

  4.學生自由讀課文,體會思想感情,練習朗讀。

  5.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

  6.選出最出色的一組到前面戴頭飾表演。

  1.學生自由閱讀課文,合作探討后回答自學提示中的問題。

  (1)小組合作學習第2~6自然段中的生字。

  (2)小蝌蚪是通過鯉魚媽媽和烏龜?shù)膸椭业綃寢尩摹?/p>

  (3)鯉魚媽媽告訴小蝌蚪:“你們的媽媽四條腿,寬嘴巴。”烏龜告訴小蝌蚪:“你們的媽媽頭頂上有兩只大眼睛,披著綠衣裳。”

  (4)找到媽媽時,小蝌蚪變成了小青蛙。

  2.學生回答:小蝌蚪的`身體發(fā)生了四次變化,先長出了兩條后腿,再長出了兩條前腿,接著尾巴變短了,最后尾巴不見了。

  3.按老師指導分角色朗讀課文。

  4.一組同學戴頭飾表演,其他同學觀看,并評價。

  1.學習第2自然段時注意以下幾點:

  (1)著重領會“長出了兩條后腿”“捕食”“迎上去”,以及鯉魚媽媽講的青蛙的特征——“四條腿”“寬嘴巴”。

  (2)隨機教學“迎”,抓住“迎上去”一詞體會小蝌蚪的心情。

  (3)隨機指導學生學習生字:“哇、兩、捕、就、阿、姨、哪、寬”和多音字“教”。

  2.引導學生用學習第2自然段的方法試著學習第3自然段。先試著讓學生說圖意,然后,圖文對照讀一讀第3自然段,接著說說讀懂了哪些詞和哪些句子,最后小組討論,交流意見。

  3.注意品析重點詞語:比較“游過去”與“迎上去” “追上去”的不同,體會小蝌蚪找到媽媽時那種高興的心情。

  三、小組合作,拓寬思路(用時:5分鐘)

  1.指導學生學習匯報課外搜集的資料:其他小動物的成長過程。

  2.教師激勵學生積極探索學習。

  (師結束語:大千世界,充滿著無數(shù)的奧秘,希望同學們能積極探索鉆研,像幫助小蝌蚪那樣幫助其他人解決更多的難題。) 學生根據(jù)搜集情況進行匯報。

  預設:

  1.蝴蝶的成長過程。

  2.蟬的成長過程。

  此環(huán)節(jié)教師應滲透保護動物,保護環(huán)境的教育。

  四、鞏固生字,指導書寫(用時:10分鐘)

  1.課件出示本課中“兩、就、哪、寬、頂、肚、皮、孩、跳”等9個生字,再次認讀,并練習組詞。

  2.指導學生識記字形、觀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書寫注意點,并指導臨摹。

  3.指導反饋。

  1.認讀生字,給生字組詞,擴詞。

  (1)觀察并交流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書寫注意點。

  (2)觀察老師范寫并在田字格內臨摹。

  2.同桌、全班相互交流,指出書寫過程中的優(yōu)點和不足,并改正。

  教學前,教師可以通過課件出示帶田字格的生字,讓學生仔細觀察生字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先請同學說一說占格位置再進行范寫。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寫規(guī)范字。

小學語文《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8個二類字,指導美觀書寫“變”“披”兩個一類字;

  知道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

  正確分辯“迎上去追上去游過去“三個詞的意思;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能力;

  培養(yǎng)學生大膽表演、想像、表達的能力;

  3、情感目標:了解青蛙是益蟲,懂得保護青蛙。

  重點難點:

  重點是了解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

  難點是分角色朗讀和表演。

  教具準備:

  頭飾、課中操音樂多媒體課件

  一、謎語導入,激發(fā)興趣:

  親愛的同學們,上課之前,老師先請大家猜一個謎語:

  1、小黑魚,滑溜溜,圓圓腦袋長尾巴,池塘里面游呀游。板書:小蝌蚪

  2、綠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蟲,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蟲。板書:青蛙

  3、小蝌蚪和青蛙之間是什么關系呢?板書:媽媽

  4、今天,我們就來學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板書:找齊讀課題:第34課小蝌蚪找媽媽

  二、觀看動畫,理清思路:

  1、先請大家看這篇文章的動畫片,邊看邊思考: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學生回答:

  (1)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小蝌蚪去找她的媽媽,先碰到了鯉魚,又碰到了烏龜,最后才找到了他們的媽媽青蛙。

  (2)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小蝌蚪怎樣變成青蛙的過程。

  隨機板書:找鯉魚烏龜變

  (3)在田字格里指導學生寫“變”字(強調撇點的方向要往外)。

  三、配樂朗讀,初步感知:

  1、師配樂范讀,學生回答:這篇課文有幾個自然段?在書上標出,給不認識的字注音。

  2、學生配樂按自然段接讀課文。

  3、出示課件:認讀二類字。(先認讀,再組詞讀)

  灰迎阿姨頂披鼓

  4、指導寫“披”字(強調右邊的皮,橫勾別丟掉)

  5、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看課件演示青蛙的生長過程)

  板書:長后退長前腿尾巴變短

  四、研讀課文,理解內容:

  1、那蝌蚪長什么樣呢?(出示課件)學習第一段

  帯動作表演讀,突出快活的語氣。

  2、長成后的青蛙又是什么樣呢?學習第四段:

  采用換角色自述的方式,讓孩子們進一步加深對青蛙外形的認識。如——

  例:我是一只大青蛙,我頭上鼓著一對大眼睛,披著碧綠的衣裳,露著雪白的肚皮,四條腿,寬嘴巴。

  3、跳課中操《小青蛙找家》過渡句:哦,小青蛙多可愛啊,我們也來當當可愛的小青蛙,跳起來吧!

  4、通過對比我們知道,青蛙小時候和長大后,樣子有這么大的.變化啊!課文中講,小蝌蚪在變成青蛙的過程中,遇到了鯉魚和烏龜,最后才見到了青蛙媽媽,它們都說了些什么,讓我們讀一讀,演一演吧!(用情景模擬和看課件演練的形式,讓學生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過去”三個詞的意思;并板書:迎追游)

  (1)學習第二段:(鯉魚)(突出禮貌):

  讀出小蝌蚪的焦急語氣和鯉魚媽媽的溫和語氣

  學習小蝌蚪的禮貌板書——迎

  (2)學習第三段:(烏龜)(培養(yǎng)想像和寫作能力)

  讀出烏龜慢吞吞的語氣板書——追

  培養(yǎng)想像能力:小蝌蚪們看到烏龜,會怎樣說?——咦?前邊那只動物就是四條腿、寬嘴巴,它可能就是我們的媽媽吧!快,追上它!

  培養(yǎng)寫作能力:為什么小蝌蚪把烏龜當成它們的媽媽呢?(因為烏龜也有個大嘴巴)進一步引導學生明白:之所以小蝌蚪認錯,是因為鯉魚媽媽沒有把青蛙的全部特征描寫清楚,才造成這樣的誤會。以后我們在描寫人物外貌的時候一定要描寫全面和具體,把特征說全。另外,小蝌蚪也不對,不能根據(jù)身體的部分的特征就去判斷,也就是說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了解。

  (3)學習第五段:(青蛙)(培養(yǎng)表演能力)

  讀出青蛙的慈祥和疼愛的語氣小蝌蚪欣喜的語氣板書——游師生共演這一段

  五、板書總結,回顧全文:

  1、這篇課文有兩條線索,一條是找,講了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遇到鯉魚阿姨就迎上去問,看到烏龜像它們的媽媽就追上去喊,最后看到大青蛙才游過去叫媽媽。同時在找的過程中身體發(fā)生了一系列的變化:先長出兩條后退,再長出兩條前腿,最后尾巴變短不見了,變成了青蛙。

  2、師生分角色朗讀全文。

  (師:作者一組:小蝌蚪二組:鯉魚三組:烏龜四組:青蛙)

  3、課堂練習:

  小蝌蚪先長出( ),過了幾天,又長出( ),再過幾天,( )變短了,漸漸的,( )已經不見了,變成了( )。

  六、資料,知識拓展。

  1、你喜歡青蛙嗎?為什么?(資料)

  2、你打算怎樣保護青蛙?

  3、他們這樣做對嗎?看課件明辨是非

  4、出示宰殺青蛙和做成菜的圖片,讓學生談感受。

  5、師總結:青蛙是捕捉害蟲的能手,是莊稼的好朋友,我們應該保護青蛙。出示課件:保護青蛙保護動物保護環(huán)境(學生大聲齊讀)

  七、課外延伸,布置作業(yè):

  養(yǎng)幾只小蝌蚪,觀察它們的發(fā)育過程,然后放歸到大自然中去。

  

【小學語文《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05-27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02-04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12-09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15篇05-31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15篇)03-02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15篇02-23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15篇07-22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設計09-03

S版一年級語文《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06-08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設計15篇09-0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国产区 | 国产午夜视频 | 国产精品二区高清在线 | 狠狠操狠狠操狠狠操 | 欧美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 亚洲经典在线中文字幕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 成人久久网 | 亚洲91在线视频 |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久久 | 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在线视频 | 成人黄色在线 | 天天爱天天舔 | 亚洲高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最近免费的中文字幕一 | 日韩在线观看网站 | 免费看黄色的网址 | 国产成人精品999在线 | 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 午夜性色吃奶添下面69影院 | 天堂v亚洲国产v一区二区 | free性video另类 | 亚洲mv日韩mv欧美mv |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 | 黄色片免费看看 | 女人色极影院 | 成人精品 |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 进来综合网 | 成人免费在线视频网 | 国产成人a大片大片在线播放 | 我要看黄色一级毛片 | 日日操操干干 | 五月天婷婷久久 | 极品蜜桃臀美女啪啪 | 黄色毛片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