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設計作文[推薦]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設計作文6篇,歡迎大家分享。
設計作文 篇1
根據教材設計安排,本節課必須提前栽種蒜苗,記錄蒜苗生長相關數據,在獲取真實數據的基礎上,學會制作條形或折線統計圖,明確二者的區別。但是根據教材安排的教學進度,正好在12月份。北方的農村小學天寒地凍,在校內實地栽種或安排學生回家栽種蒜苗,效果都不夠理想。栽蒜苗的實踐活動不能正常開展,影響了本部分內容的教學。
在第一課時教學時,面對教學中的實際困難,我認真思考,本節課教學的關鍵是繪制條形統計圖,收集數據不應該僅限于蒜苗的長勢,學生的實踐活動也不應該僅限于“栽蒜苗”。學習實踐活動應該結合真正生活實際,在生活實際場景中幫助學生體驗數據收集的方法。于是,我為同學們創設了“小小數學競賽”的學習情景,很好地解決了教學中的實際困難。
首先,利用課前幾分鐘組織學生進行了一次小小的數學競賽,題量不多,共10道題,有一定的區分度。競賽結束后,同座位同學相互交換,對照正確答案相互批閱,數出自己計算對的題目數。然后,隨機選出幾位同學,將他們算對的題目數填入黑板上的統計表。再進一步啟發:能否學畫條形統計圖,形象地反映這些同學的競賽成績?引導學生了解畫統計圖的基本方法以及豎軸、橫軸表示的意義。要求學生根據前面的測試結果,用豎軸的一格表示一道題,橫軸中的一格代表一位同學,統計這些同學競賽做題的對錯情況,學會畫條形統計圖。
為了讓學生體會到統計圖中一個格子表示多少個單位的必要性和不確定性,再次啟發學生思考:如果一道題按照10分計算,剛才幾位同學的競賽分數又分別是多少?如果以競賽的分數繪制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多少分?請同學們試一試,畫出你們小組同學的數學計算競賽成績統計圖。再根據圖中的信息引導學生提出數學問題,師生合作解決提出的問題、最后完成課后的條形統計圖相關練習。
第一課時的設計,較好地化解了教學準備這一難點,從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學習生活情景入手引入新課,并為學生提供了真實的練習、操作、真切的感知、觀察的機會,課堂學習氣氛活躍,學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課堂學習活動,從而增強了學習的.動力,當堂理解了條形統計圖知識。
第二課時學生學習的主要內容是折線統計圖。教學的關鍵是將栽蒜苗獲得的相關數據繪制折線統計圖,分辨與條形統計圖的區別,讓學生感受兩者之間的不同和各自的特點。教學中,由于同樣的實際困難:無法觀察到蒜苗的生長趨勢,不可能用收集到蒜苗的長勢數據繪制折線統計圖。
通過第一課時的教學,我感受到一點就是學生對與自己有關的活動格外感興趣,于是,我收集整理出每位同學1―4年級的數學考試成績,要求對照考試成績來繪制折線統計圖。我是這樣安排的:先公布了一位同學的學期考試成績,指導學生以這位同學的學期考試成績為基本數據,繪制出一幅折線統計圖。圍繞繪制的折線統計圖觀察、討論并回答:這位同學的成績變化情況以及今后在數學學習方面的發展變化趨勢。為了進一步滿足學生學習中的成功、愉悅和興奮感,我發給每位同學本人1―4年級的數學考試成績單,要求對照自己的考試成績,并選擇學習的伙伴,運用剛剛學過的折線統計圖知識,制作一幅自己的或學習伙伴的數學成績折線統計圖。觀察、討論并回答:成績的變化情況以及今后在數學學習方面的發展變化趨勢。
學生兩次從折線統計圖中找信息,體會到了折線統計圖中的點能夠表示數量的多少,線段能反映出數量增減變化趨勢,從整個走勢上,還可以預測到未來的發展變化趨勢。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輕松愉快地完成了課后練習,學會了將一組相關的數據,繪制成折線統計圖的方法過程,了解了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認識到和條形統計圖的區別。
反思兩節課的教學效果,我認識有以下幾點:一是小學數學教學中不能就教材教教材,應該結合各地教學實際,在深入挖掘教材、把握教材編排意圖的同時,創造性地開展教學,提高教學的實效性;二是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征,選擇學生身邊熟悉的、喜歡的、感興趣的事物或內容作為學習素材,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三是數學教學應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把數學內容與“數學現實”活動聯系起來,讓學生親自體驗生活情境里的數學問題,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四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多為他們提供參與的機會,給他們更多的思維的空間和時間,讓他們動手實踐,合作交流,主動探究。
設計作文 篇2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到了20xx年。十年之后,我已成為了一名超一流的汽車設計師。
20xx年6月,在中國杭州舉辦了首屆國際汽車博覽會,作為一名忠實的車迷和頂級汽車設計師,我專為此次博覽會設計了一款“卡通小轎車”。這是一款新型的“低碳環保車”,專為上下學的小學生定制。既安全又漂亮,外形就像一只可愛的小海豚,流線型的`車身加上各種各樣艷麗的顏色,小朋友們看了個個都喜歡。
別看車小,五臟俱全,車里有學習機、傳真機、電腦、課堂教學模擬室等等最先進的設備。除了安全性和舒適性外,使用的方便性也超出了人們的想象。駕駛它只需簡單地寫幾個字就搞定了。
當小朋友背上書包坐進車內時,不需要像一般的汽車那樣要用方向盤和油門踏板、剎車踏板,只要把一張像一分硬幣大小的磁盤插入車載電腦,再輸入目的地就可以了。車一起動,電腦就馬上顯示出天氣和路況,并根據GPS衛星定位導航系統自動選擇路線,它能在一千米外感應障礙物,提前減速、避開或轉彎,永遠也不會與其它物體相碰,好像在一條無形的軌道上行駛一樣,快速、安全地到達目的地。
汽車的燃料既不是汽油,也不是高耗能的電池,而是垃圾分類后的混合物和二氧化碳結合后的化學氣體,完全是廢物再利用的新能源,絕不污染大氣環境。更為奇妙的是,車身底部裝有一圈特殊轉換器,它能把汽車行駛時產生的噪音和灰塵吸附在一起,并轉換成電能儲存起來,不但可以使汽車在夜間用作照明,萬一汽車在半路上用完燃料了,還可以臨時當作動能讓汽車繼續運轉。
博覽會后,我邀請了一位小學生朋友,他上了車,輸好目的地,開著我研究設計的小海豚,興高采烈地回家了。
設計作文 篇3
設計理念:
童話以曲折動人的情節、擬人化的寫法、優美生動的語言揭示了世間的真善美,深得少年兒童的喜愛。通過本組課文閱讀教學,孩子們對童話特點有了較深的了解。在此基礎上,這次習作以讀童話、說童話、寫童話來安排教學流程,進一步提高學生寫作童話能力,激發起他們的創作欲望。
教學目標:
1、通過讀童話了解童話特點,提高欣賞童話的能力。
2、通過創編童話,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喜歡作文的興趣。
3、在創作童話的活動中,進一步體驗童話的魅力,感受童話給我們帶來的`快樂。教學重點:
了解童話的特點,學會編寫童話。
教學難點:
1、展開豐富的想象。
2、通過童話故事說明一個道理。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師生談話導入
孩子們,你們喜歡聽童話故事嗎?你們都聽過哪些童話故事啊?你們想不想自己來編童話故事呢?今天劉老師就和你們一起來創編童話故事好嗎?
二、重溫童話,了解童話的特點
師引導學生從本單元學過的童話中,說出童話的特點。
1、把物當作人來寫。
2、豐富有趣的想象。
3、健康積極的意義。
三、看圖,說童話,學會方法,編寫童話。
1、出示課件:狐貍小兔
師:孩子們,你們看它們是誰?
2、你們知道狐貍和小兔有什么樣的特點嗎?指名學生說
3、現在我們有了故事的主人公。
我們要編寫一個童話故事,除了主人公以外,還需要哪些要素呢?
引導說時間、地點、事情
4、那這兩個動物,它們是怎么相遇的?它們之間又會發生什么事呢?孩子們可以開動腦筋,大膽想象。
指名說
5、小組討論:如何設計一場有趣、驚險的故事情節呢?結果又如何呢?指名說
6、老師就以這兩個主人公,編寫了一篇童話故事,你們想不想聽啊?
課件出示“狐貍和小兔”,學生邊看,老師講故事。
引導學生擬題。
7、聽完了這個童話故事,我們一起來總結一下吧,要寫好一篇童話故事,需要哪幾個步驟?
選好主人公。
設想主人公之間會發生什么事情。
講清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④設計有趣的情節(對話、動作、神態、心理活動)。
⑤擬個題目。
四、學生編寫童話
課件出示圖
1、用所學的方法,自由編寫童話。
2、小組內說說,你要編一個什么樣的童話故事。
3、指名說一說。簡單的三兩句說說自己要編什么故事。
4、學生開始編寫,老師指導。
5、點名讀故事,點評。
設計作文 篇4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發散思維,感悟生活,培養創新能力。
2、開放形式,讓學生寫自己的所想所悟,我手寫我心,提高寫作興趣。
3、使學生懂得保護環境,愛護人類資源的積極性。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揭題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是我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類在這個地球上快樂地生活了一代又一代,它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例如:我們每天不可缺少的淡水,新鮮的空氣和優美的自然環境,而且還生活著我們人類共同的朋友——小鳥、老虎、熊貓……可是,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災害,大氣和河流污染,文物古跡、基礎生活設施遭到破壞,土地、森林、草原在戰爭中被摧毀,人們日常飲用的井水、河水受到了污染,變成血水、毒水。有些在長時間內無法排除,形成持久而可怕的環境隱患。近年來,全球氣溫變暖,最高氣溫達到40攝氏度左右,由于缺少干凈的飲用水對農業生產造成極大的危害。全球變暖對自然地球生態系統影響十分明顯,由此造成的社會經濟后果將非常嚴重,特別是對與生態脆弱區。我們生存的地球已經千瘡百孔。第一玩家
二.情感激發1.提問:除了剛才老師介紹的內容之外,同學們還了解到什么關于環境受到破壞的事例嗎?它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傷害?如果你是科學家,或者保護環境的綠色使者,你將任何去做?(讓學生各抒己見)2.激發學生的感情,讓他們有創作文章的欲望,呼吁人們來保護自然環境。熊貓游河
三.出示習作要求
【習作要求】
1、作文緊緊圍繞保護環境這一話題展開
2、對當前環境面臨的嚴峻形勢進行介紹
3、對環境污染的根源進行分析
4、對家鄉未來的環境變化進行一個大致的構想
熊貓游河
【本單元作文參考題目】家鄉環境的變化
(一)、1.題目自擬2.文體不限3.有真情實感
(二)、讓學生獨立思考或找人合作,選擇詩歌、童話、劇本、記敘文、書信、倡議書等文體,確定題目和文體。
(三)、學生自主選擇自己的文本開始寫作,教師進行指導。
(四)、交流評價
1.四人小組互賞,推薦一篇佳作。(點評者要做到:你最欣賞哪一點給他提一個意見。)
2.佳作評賞:推薦好的文章,師生共同賞析探討。
【引路】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叫環境污染嗎?家鄉小河里的水還清澈嗎?家鄉的天空有沒有煙霧彌漫?仔細觀察生活,找找家鄉存在的環境污染現象,想想環境污染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哪些危害?保護環境從我做起,考慮自己應該怎樣才能做一個環保小衛士,你踐踏過路邊的花草嗎?你把手中的垃圾及時地扔到垃圾箱里了嗎?整理好以上內容寫一篇環保作文。
[范文]家鄉的環境
我的家鄉使我自豪,是因為那蔥蘢茂密的`樹林,還有那清澈的池塘和那新鮮的空氣。春天到來,野花遍地,綠草如茵,燕子斜飛,蝴蝶翩翩,此時你已經心曠神怡了。但你又被他“勾”到身邊,讓你不由自主地走向他,接近他。他是什么,竟讓人這樣著迷?是池塘,碧綠的池塘。家鄉的池塘不可計數,家鄉的美更是無法訴說。微微的春風禍祟扶著水面,陽光的照射更顯波光粼粼。遠處看,你定會認為是金子,使你信息的跑向他,卻發覺不是。你的心情更為激動,這樣的池塘,這樣的水。白云朵朵,藍天無際,小鳥時時飛過;還有岸邊野草花,柳絲低垂,白鴨戲水,盡在這如詩如畫的水中。清澈見底,偶見小魚游,便見漣漪圈圈。綠油油的小草高低不平,無一絲空隙,遠遠望去,猶如綠絨毯一般。令人不敢離這池塘太近了,不敢用手觸摸,甚至不敢多看一眼,生怕弄壞了這副美景。
設計作文 篇5
【概述】
北京市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教材第12冊第六單元的口語交際內容是圍繞“你快樂嗎?你認為什么是快樂?”這個話題進行。本單元習作是“我的苦與樂”。口語交際內容與習作內容聯系緊密,教學中把口語交際與習作指導相結合,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以“我的苦與樂”為題,寫一篇習作。
“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是整個語文教學的指導思想。作文指導也應該是一個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生為主體的訓練過程。教學中,以“習作要求”為主線,每個教學環節都是圍繞著習作要求來進行,主線突出,扎扎實實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
【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l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正確地認識快樂,知道只有辛勤的付出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2.在引導學生口語交際的'過程中,開闊學生思維,幫助學生選材。
3.了解本次習作三種安排材料的方法,學習布局謀篇。并會選擇其中一種,通過具體事例表達自己鮮明的觀點,有真情實感。
4.依據習作要求,引領學生點評文章,提高學生評改能力。
l教學重點
通過網上閱讀例文、剖析例文,使學生明確習作要求,學習布局謀篇,安排材料的方法。
l教學難點
網上自主創作;根據習作要求找出文章的優點與不足。
【學習者特征分析】
1.六年級學生具有較強的閱讀能力,思維活躍,能在網上發帖表達自己的意見。
2.學生對于“快樂”能有自己初步的認識。對于“苦”與“樂”之間的聯系缺乏一定的認識。習作中材料的安排還需要老師進一步指導。
3.學生對網上寫作有興趣,能寫作成文,但缺乏一定的寫作技巧和方法,需要老師進行方法的指導。
【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1.在口語交際中,引領學生打開思維,拓寬思路,使學生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快樂,為習作的立意打下基礎。
2.通過網上閱讀,剖析例文,使學生明確習作要求及怎樣布局謀篇,構思作文。
【教學準備】
1.本節課在多媒體網絡教室中完成。
2.專門為本課制作的演示文稿。
3.學生在課前思考:你快樂嗎?你認為什么是快樂?
【教學過程】
一、頌詩導入暢談快樂
1.配樂朗誦小詩,感受快樂:
屏幕出示:
2.互動交流,暢談快樂
同學們,你感覺快樂嗎?你認為什么是快樂呢?
(1)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
3.總結提升,揭示文題。
同學們的快樂來自于“學習進步”、“幫助別人”、“和家人旅游”、“得到表揚”、“取得成績”等。而不快樂是因為“遭到批評”、“和同學發生矛盾”、“太多的作業”等。在生活中,我們只有通過自己辛勤的付出,不懈的努力,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人生有苦也有樂。這節課,我們要完成一篇習作。
板書:我的苦與樂
二、審清題目,拓展選材
1.審題:使學生明確以下幾點:
(1)要寫“我”的苦與樂,不是別人的。
(2)既要寫“苦”,也要寫“樂”,要體現苦樂兩方面的內容,并明確“苦”與“樂”之間是有聯系的,而不是割裂開的。
(3)要通過具體事件寫出自己的苦與樂。
2.選材:
你想通過什么事寫你的苦與樂?
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做副板書:練琴;學習;比賽;勞動;……
三、剖析例文明確寫法
1.網上閱讀例文一,總結寫法
(1)默讀例文《我的苦與樂》,這篇文章寫得好在哪?運用批畫工具進行批畫。
(2)全班進行交流。
老師隨機板書:觀點鮮明
事例具體(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活動)
感受真切
(3)總結例文一安排材料的方法
板書:先寫苦,再寫樂
2.網上閱讀例文二、三,體會安排材料的方法
(1)讓學生瀏覽例文二(例文二與例文一內容相同,但安排材料的方法不同。)
板書:先寫樂,再寫苦
(2)網上閱讀例文三(只寫了苦,表達了對快樂的渴望。)
(3)速讀這篇文章,想想它與前兩篇文章相比,有何不同?
板書:苦中盼樂
3.結合板書,總結安排材料的幾種方法
擴展閱讀,感悟方法,構思習作
四、按照要求網上創作
(1)學生思考:你準備寫什么事,怎樣安排材料。
(2)網上自主創作。
【教學意圖:這一環節,讓學生在明確習作要求,知道安排材料的基礎上進行網上自主創作,學生心中有文,水到渠成。】
五、點評例作引領評改
(1)指一名學生讀自己的作文:其他同學思考:他是怎樣安排材料的?參照習作要求,這篇文章有什么優點?有哪些不足?
(2)布置作業:課下自由瀏覽學生的作品、互相發帖點評。
【板書設計】
【學習效果評價設計】
《我的苦與樂》作文評價量表
優
良
及格
不及格
結構篇幅
結構完整;條理清楚;安排材料合理;500字以上。
結構完整;有一定的條理;500字以上。
結構完整;有一定條理;不足500字。
結構不完整;沒有條理。
內容
觀點鮮明,感情真摯;言之有理;描寫事例生動具體;語言流暢,用詞準確。
觀點鮮明;用詞準確;言之有理;描寫事例生動具體。感受比較真切。
觀點鮮明;事例比較具體;有自己的感受。
觀點不明確;事件不具體;表達感受不清晰。
設計作文 篇6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我的理想是成為一名服裝設計師。
你一定會很好奇,我一名在校的學生為什么會有這樣的一個理想?下面聽我慢慢道來。
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一個小姑娘當然也不例外。我一米五五,體重確一百三十多斤,每次媽媽帶我去買衣服,阿姨總會說,小姑娘,我們的衣服你能穿的。要不然就是,小美女,我們家的衣服都是時裝款的,沒有大碼的。每次,盡管售貨阿姨都是笑著說的,但是,我的心里卻不是滋味。現在的.我都買不到自己可以穿的衣服,更不要說是自己喜歡的或是漂亮的了。所以,現在的我總是穿著別人穿過的舊衣服,或是不適合我的年齡段的衣服。每天走路都不好意思抬頭,生怕別人笑話我。學習也沒那么大的興趣了。雖然我胖,但是我就沒有愛美的權利了嗎?所以從那以后,我就決定要當一名服裝設計師,設計自己喜歡的衣服,讓胖女孩也能漂亮起來,自信起來。每次幻想著以后,穿著自己設計的衣服,自己也可以有合身的衣服,漂亮的衣服穿,總是會笑出聲來。
所以,我決定,從此刻開始好好學習,以后就報考服裝設計專業。為我自己的理想,加油!
【設計作文】相關文章:
設計的作文07-16
(經典)設計作文09-23
[經典]設計作文09-29
[精選]設計作文09-10
設計作文(經典)09-21
設計作文(精選)08-27
(精選)設計作文08-28
設計作文08-15
【精選】設計作文08-23
(經典)設計作文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