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家鄉物產養育我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老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那要怎么寫好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鄉物產養育我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家鄉物產養育我教學設計1
【知識與能力目標】
1、了解家鄉的物產,并為之自豪;
2、能運用調查、采訪等方法收集家鄉物產及有關的資料,并能在眾多的物產中找出本地的物產;
3、學會與同學交流、分享自己收集的資料和成果。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調查、展示,在活動中了解家鄉的物產。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
【教學重點】
讓學生知道自己家鄉都有哪些物產。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
1、教師準備:在課前要了解學生準備資料的情況,事先準備好一些音響、圖片材料做成課件,在學生介紹時給予適當的補充,幫助同學理解。
2、學生準備:課前收集的有關自己家鄉的資料、實物。
一、導入
播放《沂蒙山小調》。
1、師:剛才同學們聽到的這一首歌曲,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人人那個都說沂蒙山好,沂蒙那個山上哎好風光……”
誰來夸一夸自己家鄉最美的地方呢?(可以找多個學生夸家鄉)
2、聽了同學們的介紹,老師為我們美麗的家鄉而驕傲,其實我們的家鄉不僅美麗,而且富饒,這一節課就讓我們走進家鄉,走進家鄉的物產。
二、新授
(一)我的家鄉產什么
活動一:我是小導游(目的:引導學生學會與他人交流、分享自己收集的資料和成果。)
1、導語:同學們,你們還記得嗎?在上節課中,在同學們的帶領下,我們一起到了你們的家鄉進行參觀。在那里,我們不僅欣賞到了美麗的景色,還聽到了動人的傳說故事,真是讓人流連忘返啊!今天這節課,你們還想繼續進行旅行嗎?
那好!今天就讓我們再一次坐上時光列車,到你們的家鄉去看一看、瞧一瞧,家鄉都有哪些好吃的、好玩的、特有名的物產?你們說好不好?可是我們先到那些同學的家鄉呢?誰來做領航員呢?
這樣吧!既然同學們都想當領航員做小導游,我想你們一定做了充分的準備。下面,請同學們在小組內小聲的、把自己收集的材料進行交流與匯總。然后推選出一名小導游來做領航員。(注:學生在課前根據自己家鄉的不同,自愿結合成若干小組,以自己的方式進行資料的查找。)
2、學生小組交流并填寫“家鄉物產調查表”(老師給予及時地引導)
家鄉物產調查表
調查地點
發現的'家鄉物產
餐桌上
商場里
活動二:我的家鄉物產多又多(目的:通過學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資料,了解一些家鄉的風景名勝和自然資源,并為之自豪)
1、同學代表上來發言:說明并展示自己家鄉物產的照片、圖片、實物等等,如果有同學帶來了家鄉的食品可以請同學們嘗一嘗。最后講一講自己使用什么方法收集到這些材料的。
2、當一位同學發言完以后,其他同學可以給以補充。
3、課件演示:教師在課前要了解學生準備資料的情況,事先準備好一些音響、圖片材料做成課件,在學生介紹時給予適當的補充,幫助同學理解。
4、投票評選:你最喜歡哪個地方的特產?為什么?
(二)家鄉物產惹人愛
1、師:出示中國物產地圖
同學們,你們看看這張地圖和以前我們認識的地圖有什么不同,你從地圖中可以看懂些什么?
師:同時展示收割麥子、采摘鮮果、開采石油等勞動的情景圖片。
師:通過剛才的觀察,你有什么新的發現嗎?
師:剛才同學們觀察的真是仔細啊,了解了祖國不僅物產豐富,而且不同的環境物產不同。
2.師:下面請同學們小組討論一下我們的家鄉能種植香蕉嗎?為什么?
師再次補充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圖片,深刻理解環境不同物產不同。
3師:家鄉的山山水水和人們的生活息相息息相關。家鄉的物產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好處?(閱讀教材P56)
示例:小梅家靠賣家鄉竹編發家致富;小華家鄉的竹筒飯讓他胃口大開……
4,合作交流,感悟生活
活動三:編兒歌,玩游戲
師:咱們家鄉有這么多好東西,說家鄉物產豐富一點也不吹牛,我們一起來把它編成兒歌好嗎?
示例:
家鄉什么多?水多。
千條河,萬條渠,荷塘一個連一個,處處碧水蕩清波。
家鄉什么多?魚多,蟹多。
千條魚,萬只蟹,裝滿一籮又一籮。
家鄉什么多?貢鍛多。
千匹布,萬條絹,陶朱貢鍛遠名揚。
家鄉什么多?樓多,房多。
樓房一座連一座,歡歌笑語飄滿樓,歌唱家鄉新生活。
活動四:物產背后的故事
1、師:枸杞是我們家鄉的一寶。你們了解它的來歷及特點嗎?
生:枸杞橢圓形,表面紅色或暗紅色
師:枸杞,其果謂“枸杞子”,是寧夏最著名的特產之一,居“五寶”之首。長期以來,寧夏枸杞子一直以品質純正、產量豐盈而居全國之冠。據史籍載,寧夏栽培枸杞至少已有五百年歷史,師:你們知道枸杞都可以做什么用。
生:煮稀飯、泡酒、泡茶,八寶茶、枸杞奶,做枸杞酒、做藥材。
師:我們家鄉還有哪些物產?你了解它們的來歷嗎?
2、閱讀教材P57“千人糕”的來歷,你有什么感想?
提示:家鄉的物產也是許多人的勞動成果,我們要愛惜它們。
三、總結
同學們,短短的旅行即將結束,你是不是也像老師一樣意猶未盡呢?在這節課上,我們不僅對家鄉多了一份了解,而且又多了一份愛,增添了一份自豪。你們那些發自肺腑的言語感動著我們在座的每一位老師與同學。今天,我們為自己的家鄉感到自豪;希望未來,家鄉為你們的成長感到自豪。
略。
家鄉物產養育我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知道家鄉的特產,能介紹這些特產的優點并且能分類。
(2)會做,并對家鄉物產作統計。
2.情感與態度
認識家鄉特產的同時感受家鄉的與眾不同,產生強烈的熱愛家鄉的情感。
3.行為與習慣
能夠熟記家鄉特產及特點,并為他人作介紹。
4.過程與方法
在游戲等活動過程中,知道家鄉物產豐富,做好。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搜集家鄉特產,并分類整理。
2.難點
(1)了解祖國各地的特產。
(2)增強熱愛家鄉的情感。
【教學準備】
(一)教師準備
幻燈片、一些特產。
(二)學生準備
課前了解家鄉的特產。
【教學過程】
(一)我的家鄉產什么
1.教師出示課本圖片。
師:在這個集市上,你看到了什么呢?
學生紛紛回答。
生1:看到攤位上寫著“本地特產”。
生2:看到人們在買東西,如手工圍巾、土雞蛋、糖人等。
教師小結:家鄉的物產真是非常豐富呀!
2.師:那么,我們的家鄉有什么特產呢?
生思考,討論。
師出示調查統計表,學生完成調查報告。
3.師出示博覽會的圖片,并講解每一個展品的'名稱、用途、制作流程等。
師:在博覽會上,你最喜歡的是什么?為什么?
學生分成小組討論,班內匯報結果。
(二)家鄉物產惹人愛
1.出示童謠。
家鄉什么多?水多。
千條渠,萬條河,魚滿筐,蝦滿籮。
蓮藕甜了心窩窩!
出示問題:大家猜一猜這是什么地方呢?
學生:水鄉
2.出示教材上方水鄉風光圖。
師:在那里,人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那里的山水養育了幾代人。你們從圖上可以看到什么呢?你們會有什么感覺?
學生紛紛回答。
生1:我看到人們在船上摘蓮子。
生2:我看到人們特別高興,肯定是捕捉到很多魚。
生3:我看到那里水那么多,感覺水里肯定有很多的蝦、螃蟹呢!
生4:我感覺他們肯定唱著歌,高高興興地回家。
3.出示教材下方三幅圖。
(1)洛寧縣淡竹栽培歷史悠久,素有“竹鄉”之稱。洛寧竹編在全國享有盛名,采用完全手工制作的傳統工藝,融傳統工藝與現代美學為一體,精巧雅致,清新自然,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成為都市家庭、髙級賓館、禮堂飯店以及饋贈親友的高檔工藝品。
(2)藏袍是藏族人民的平常衣著,也是區別于其他民族最顯著的特征。
(3)竹筒飯是傣族、拉祜族、布朗族、基諾族、景頗族等眾多民族經常做的一種風味飯食,有普通竹筒飯和香竹糯米飯兩種。傣族喜歡吃香竹糯米飯,其他民族喜歡吃普通竹筒飯。
出示問題:我們的家鄉有什么特產呢?具有什么特點?
學生討論交流。
4.出示“千人糕”童謠。
一塊千人糕,看似很平常。
誰先播下種?
誰又插下秧?
誰在勤耕耘?
誰去收割忙?
誰來碾成米?
誰來下廚房?
經過多少手?
給我一口香。
出示問題:為什么叫“千人糕”呢?
學生討論。
生1:因為它凝結了很多人的勞動成果。
生2:因為我們想讓人們愛惜糧食。
生3:這是一種夸張的說法。
師:一塊千人糕,原來是這么多人的勞動成果啊!你最喜愛的家鄉物產是什么?它也像千人糕一樣,需要許多人的勞動嗎?
學生分組介紹。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介紹家鄉的物產,知道這些物產的特點、制作流程,從而感受到家鄉的富饒和美麗,產生熱愛家鄉的情感。】
【板書設計】
家鄉物產養育我
我的家鄉產什么→富有地域色彩
家鄉物產惹人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家鄉物產養育我教學設計3
一、目標確定的依據
1.課程標準相關要求
了解家鄉的物產等有關知識,感受家鄉的發展變化,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感情。
“學生主體性教學”:一切從學生主體出發,讓學生成為知識技能的“探究者”、難點問題的“突破者”,使學生真正的成為學習的主人。
2.學情分析
二年級學生已經初步具有搜集調查的能力,因此可以放手讓學生通過不同的方式搜集家鄉的物產。
3.教材分析
《家鄉物產養育我》圍繞“家鄉物產展示會”和“簡單了解全國各地的物產”兩部分內容進行敘述。通過物產展示的活動,讓學生了解一些家鄉的物產及與物產有關的'知識,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二、目標
1.了解家鄉的物產,并為之自豪。
2.通過調查、采訪等方法收集家鄉物產及有關的資料,并能在眾多的物產中找出本地的物產。
3.學會與同學交流、分享自己收集的資料和成果。
三、評價任務
1.展開“家鄉物產展覽會”活動,能認識和說出家鄉的物產。(評價目標1、2、3)
2.探討發現,找出有代表性的全國各地的物產。(評價目標3)
3、歸納總結,用語言或文字贊一贊我們的家鄉。(評價目標1)
四、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教師評價指導要點
環節1:家鄉物產展覽會
(1)深情導入,景美促心動。導入鞏固舊知,引出新知。
(2)完成評價任務1、2、3。
以“家鄉物產展覽會”為內容展開活動:
(1)屏幕出示展覽會要求。
(2)小組活動,教師巡視了解情況并做相關指導。
(3)每組派代表交流,教師總結。
1、對學生進行指導,并給予積極的評價。
2、教師在傾聽學生發言時,及時給予鼓勵與肯定,并通過課件演示給以適當的補充。
3、組織好課堂秩序。
環節2:簡單了解全國各地的物產
(1)播放有關全國各地的物產的圖片,學生欣賞,學習并交流。
(2)完成評價任務2。
(1)播放課件,學生欣賞。
(2)小組交流在大屏幕上你都看到了什么,是哪里的物產?你是怎么知道的?
(3)除了剛才這些,你們還知道有哪些地方的物產?學生自由說,教師給予充分鼓勵。
引導學生學會與同學交流、分享自己收集的資料和成果。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教師評價指導要點
環節3:課堂總結:贊一贊我們家鄉的物產
(1)課堂總結:贊一贊我們家鄉的物產。
(3)完成評價任務3。
(1)自由發言,并用文字寫出贊美家鄉物產的話!
(2)教師并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去保護這些物產。
1、做好引導,激發孩子熱愛家鄉的感情!
2、鼓勵學生大膽發言。
【家鄉物產養育我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我的家鄉》作文教案教學設計07-02
《我為家鄉做海報》教學設計07-04
《畫家鄉》教學設計07-11
畫家鄉教學設計07-11
美麗的家鄉教學設計03-09
課文《家鄉的橋》教學設計07-04
課文《家鄉的橋》的教學設計07-04
課文《畫家鄉》的教學設計07-04
課文畫家鄉的教學設計07-04
《習作:家鄉的風俗》教學設計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