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产线看-国产精品一区在线播放-国产精品自线在线播放-国产毛片久久国产-一级视频在线-一级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螳螂捕蟬》教學設計一等獎

時間:2023-12-13 13:43:41 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螳螂捕蟬》教學設計一等獎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那么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螳螂捕蟬》教學設計一等獎,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螳螂捕蟬》教學設計一等獎

《螳螂捕蟬》教學設計一等獎1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理解新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為復述課文打好基礎。

  3、體悟借助故事說明道理的表達方式,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視身后隱患的道理。

  4、通過交流、探討,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培養良好的積累、觀察、思維的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播放動畫視頻。

  2、學習生字:螳螂

  3、為動畫起片名。

  4、說帶動物名的成語。

  5、告訴學生:聰明在于勤奮,天才在于積累。養成積累的好習慣。

  二、初讀感知

  1、自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2、范讀課文,交流詞語的意思。

  3、默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學習故事“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故事。

  1、指導有感情地讀。

  2、根據故事情節,引出道理。

  3、故事帶給我們的思考。

  4、告訴學生:勤于觀察才能有所發現。養成觀察的好習慣。

  四、再讀課文。

  1、根據板書質疑。

  2、讀文談發現和疑惑。

  3、設疑、存疑。

  4、告訴學生:冷靜思考,是一切智慧的開端。

  五、布置作業。

  一、導入

  同學們,現在雖然是下午第三節課了,大家看上去依然很精神,這說明大家有著強烈的學習欲望,為了獎勵大家,老師請大家看一段動畫片。

  1、播放動畫片

  好,我們欣賞完動畫片,誰來說說動畫片上有哪幾個主要角色?

  結合學生回答,出示并板書:螳螂,蟬,黃雀

  2、學寫“螳螂”

  你知道螳螂怎么寫嗎?螳螂,又稱刀螂,可不是那個叫瞪的歌星,因為螳螂是昆蟲所以螳是蟲字旁加個大會堂的“堂”,螂是蟲字旁加個瞪的“郎”,觀察生字,說說這兩個字有什么特點?對你真會發現和總結。

  3、為動畫片起名

  螳螂,蟬和黃雀它們之間發生了什么事呢?誰來說說。

  呀,你的觀察真細致。

  呀,你不僅說出了三個主角的動作、神態,非常形象。

  還加入心理描寫,和個人分析。這說明你不僅會觀察,還會思考。

  這么有趣的一個動畫片,誰來給它起個片題。命名。

  完善板書:“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齊讀。

  4、說帶動物名的成語

  這是一個帶動物名的成語,你們還知道哪些帶動物名的成語呀?

  5、習慣培養:養成積累的好習慣。

  大家積累得可真多,鼓掌送給你們。同時送給大家一句話:

  聰明在于勤奮,天才在于積累。

  過渡:大家知道,咱們祖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而成語是我們中華民族語言中特有的一顆璀璨明珠,一個成語往往就是一個故事,有著很強的表現力,運用得好,產生的力量是巨大的,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想法,甚至可以改變一個國家的命運。

  有不少同學一臉的疑惑,有些不信,那我們一起走進第10課:螳螂捕蟬。完善板書。

  二、初讀感知

  1、首先請大家自讀課文。

  自讀要求:讀通,自學生字。畫出不理解的詞。

  提醒注意:侯與候的區別。后描紅。

  出示:侯與候說形、音、義的區別。

  解釋:諸侯國

  2、再聽讀:聯系上下文理解所畫詞后的意思,再交流。

  3、再默讀思考:課文主要講了怎樣的一件事?

  提示:可按照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三部分有條理地來說說。

  過渡:現在你們說說成語:“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作用大不大。那我們來把“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故事好好講一講。

  三、學習故事“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故事。

  請大家找出寫“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這個故事的語段讀一讀,課文哪幾節寫了這個故事。請一個學生說一說。出示語段,齊讀。

  1、指導有感情地讀。

  怎樣才能讀出感情呢?

  我們走進課文先想象一下螳螂、蟬、黃雀是怎樣想的。讓學生發揮想象,說一說各自的.心理。

  這樣我們就能融入人物情感,就能讀得聲情并茂。

  2、根據故事情節,引出道理。

  你們發現故事中的三個主角都有一個什么特點嗎?

  用書上的話怎么說。出示:它們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卻沒有顧到自己身后正隱伏的禍患。

  這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不能只顧眼前利益,不顧身后隱患。)

  由這個道理你們能想到哪些詞語。

  3故事帶給我們的思考。讓學生說一說。

  4、引出習慣培養:養成觀察的好習慣。

  其實,大自然是我們的老師,許多人常常能從身邊的事、物以及自然現象中有所啟發。我們課本上也介紹過不少,比如我們上學期學過的一首詩《觀書有感》中的一句“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是南宋大學問家朱熹在池塘邊讀書獲得的啟迪;還有●語》中提到“從終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認識到勤勞的可貴;從飛行整齊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紀律的重要;從搏擊風雨的蒼鷹那里,我學到了勇敢頑強的精神……”這是作者從動物身上得到的啟發。送給大家一句話:

  勤于觀察才能有所發現。

  四、再讀課文。

  1、根據板書質疑。

  好,同學們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這個故事非常有趣,引人深思,可這個故事只是少年講給吳王聽的,是課文螳螂捕蟬中的一段內容,板書:少年、吳王

  請大家看看板書,你產生了哪些疑問。有了哪些想法。我們再次讀課文,看看能不能解開心中的疑結,或者又產生了哪些問題。

  2、讀文談發現和疑惑。

  3、引出習慣培養: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勉勵大家:

  冷靜思考,是一切智慧的開端。

  4、設疑、存疑。

  大家問了那么多,說了那么的發現,老師也有個問題想問問大家,這個少年真是在給吳王講故事嗎?

  (是在勸吳王),可我覺得勸(板書:勸)字顯得過于單薄,你覺得再在前加個什么字比較合適,更能較好地概括全文呢?(智、巧)為什么呢?同學

  讓我們在家一起懷揣這些疑問,共同期待下節課的到來。

  作業:

《螳螂捕蟬》教學設計一等獎2

  【教材分析】

  這篇寓言故事,講述的是一位少年用螳螂捕蟬的故事,巧妙勸誡吳王不要只顧眼前利益,忽略身后隱患危險的做法,從而打消攻打楚國的念頭。全文分“準備攻打楚國→少年巧妙勸說→打消攻打念頭”三部分,本文結構緊湊、前后照應、生動有趣、寓意深刻。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創造性地復述課文。

  過程與方法:聯系課文語言環境和生活實際,理解“恍然大悟”、“固執”等詞語的意思。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寓言借助故事說明道理的表達方式,明白不能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視身后隱患的道理,懂得勸說別人應講究方式方法。

  【教學準備】

  1、學生課前預習,借助字詞典學習生字詞,熟讀小故事。

  2、教師制作PPT教學課件。

  【課前游戲】

  同學們已經知道了老師的姓和動物有關,那么,我來考考大家:你們都知道哪些含有動物的成語呢?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也和動物有關系(板書:螳螂捕蟬),請同學們讀課題。

  螳螂捕蟬也是一個成語,我們在使用的時候通常還會在后面加上幾個字——

  (生:黃雀在后)

  2、完整地說。

  (生: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二、初讀感知,把握大意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這篇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課件出示默讀問題)

  2、好,哪位同學結合投影上的提示來說一說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課件出示提示)

  隨機抽取學生回答。

  3、誰講的故事?講給誰聽?目的是什么?(根據學生的回答適時板書:少年、吳王)

  三、角色體驗,讀文明理

  (一)自由讀文,小組討論

  1、哪位同學能快速地把課文中少年給吳王講的“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故事找出來,讀給我們聽一聽。

  2、這就是少年給吳王講的“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故事,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看看有沒有哪些詞語引起了你的注意,或是你從中發現了什么,然后和小組的同學交流一下。(出示課件)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看法。

  (二)角色體驗,加深理解

  1、根據同學們的發言,我們發現:其實它們三位把頭往回一調,完全可以看到身后的危險,這災難就是可以避免的.,但它們為什么不調頭呢?我來找三位同學替它們回答。

  (1)蟬啊,蟬!你為什么沒把頭往后調一下,看看身后的危險呀?

  (我看你是只想露水不要命吶!)

  (2)螳螂,你為什么沒調頭看看身后的危險呀?

  (好吃嗎?還沒吃到就……慘嘍!)

  (3)黃雀,你為什么沒把頭轉一轉哪?

  (吃到螳螂了嗎?現在后悔了嗎?來不及了!)

  2、從這三位的回答我們明白了,蟬一心貪戀露水卻不知道(身后的螳螂),螳螂一心想捕蟬卻不知道(身后的黃雀),黃雀一心想啄食螳螂卻不知道(少年正拿著彈弓瞄準它呢)。(依次板書)

  3、誰能同時面對它們三位用一句話告別一下。看看文中哪句話最合適?誰來讀這句話,真的讓它們聽到,你是在告誡它們。先自己練習一下。

  (三)領悟寓意,創新復述

  1、少年對吳王所講的這番話,吳王聽懂了嗎?從哪兒看出來?請齊讀。(出示課件)

  2、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呀?還有哪些詞語也含有突然明白的意思呢?

  學生自由回答。

  3、老師這里也準備了幾個,同學們讀一讀,積累積累。它們都是表示一下子明白過來的詞語。

  4、吳王恍然大悟,他到底悟出了什么呀?他做了一個什么決定?

  奇怪了!少年這番話并沒有提到攻打楚國的事呀,為什么吳王就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呢?這兩件事兒有什么聯系呢?

  原來吳王攻楚就像螳螂捕蟬一樣: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吳王攻楚,諸侯在后。(板書:攻楚,諸侯)

  5、少年說這是一件有意思的事,現在看來它不但有意思,而且還特別的有……

  誰能把少年所講的這個既有意思又有(意義、哲理、道理、寓意)的故事繪聲繪聲地講好它呢?我剛才說的是什么好?講好!自己練習一下,同桌之間互相講一講。

  6、哪位同學當一下少年,給我們這些好奇的吳王講講這個故事呢?(課件出示插圖)

  四、推敲字詞,體味妙勸

  (一)聯系生活,理解詞義

  1、吳王所悟出來的結論和當初大臣們所勸阻吳王的理由一樣嗎?(課件切換)

  2、大臣們是怎么認為的?讀來聽聽。吳王悟出來的和當初大臣們所勸說的理由是一致的,可是當初大臣們勸說得到的結果是?

  3、固執是什么意思?你身邊有沒有固執的人?給我們講講他是怎么固執的?能舉個例子嗎?

  4、你們勸他了嗎?有用嗎?他明知自己錯了還要堅持自己的意見,不管你怎么勸說他還是要堅持到底。

  (二)推敲字義,品味巧勸

  1、可是見過像吳王這么固執的嗎?他是怎么說的?生讀。

  這分明就是下了一道——死命令。

  2、這兩句話里面的“死”意思一樣嗎?說說看,你會哪一個就說哪一個?(課件出示兩個“死”句)

  3、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意思各不相同,所以我們對字詞的理解一定要放到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結合上下文去理解。

  4、從這兩個死你領悟到了什么?(吳王攻打楚國的決心很堅定,吳王很固執)

  5、下面我們就分角色來讀讀這兩句,第一句男同學,第二句女同學。男生注意了,你們現在侍執的吳王啊。

  6、大臣們苦苦相勸,那就是個死呀!可是,少年卻用一番話就打消了吳王攻打楚國的念頭。不但沒死,反而得到了吳王的夸獎。這是什么世道嘛?誰來評評理?究竟是為什么?

  (巧勸、智勸、拐彎抹角地勸、旁敲側擊地勸)

  五、拓展延伸

  1、從中我們能看出少年是個什么樣的人?從哪里看出來?(出示課件)

  2、同學們還知道哪些像少年這樣善于巧(智)勸的故事呢?請同學們課后去搜集一下,下次課我們再來分享。

《螳螂捕蟬》教學設計一等獎3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講述《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故事。

  2、理解“蟬、螳螂、黃雀,它們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卻沒有顧到自己身后正隱伏著禍患”,明白吳王打消攻打楚國念頭的原因。

  3、感受少年這個人物,體會人物的特點、品質。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大約在2500年前春秋末期,在華夏大地上出現了若干個諸侯國,(出示春秋形勢圖)他們之間為了利益經常發動戰爭,給當時人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痛苦,帶來了極大的災難。

  2、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在這一歷史背景下的故事——《螳螂捕蟬》。齊讀課題。

  3、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你的概括能力很強,說得很完整,事情的前因后果都說清楚了)

  (吳王準備出兵攻打楚國,板書吳國攻楚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對,吳王非常固執。一個侍奉吳王的少年利用螳螂捕蟬的故事勸說了吳王,吳王終于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

  4、你們還記得大臣們勸說時,吳王是怎樣說的嗎?(生:誰敢來勸阻我,我就處死他!)

  二、學習新課

  (一)學習故事

  過渡:一個小小的故事就避免了一場關乎國家存亡的戰爭,避免了生靈涂炭,避免了血魚腥風,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故事有如此大的作用呢?

  1、出示故事,指名讀。(第9、11節)(讀得字字清楚,讀得字正腔圓)

  2、請同學們再讀讀這個故事,留意描寫蟬、螳螂、黃雀動作、神態的字詞,想一想,它們在想些什么呢?

  3、交流

  (1)誰來說說那只蟬?指名,它在想什么?你是從哪里知道的?

  評點后再指名讀,著重讀好高高在上,悠閑、自由自在。(高高在上的位置讓它高枕無憂呀邊吃邊唱,真叫一個逍遙自在呀你把這只得意的蟬栩栩如生地展現在了大家眼前。)

  (2)誰來繼續交流螳螂?它在想什么?你是從哪里知道的?

  螳螂:一拱、一舉、一捕,生動刻畫了一只急切覓食螳螂的模樣。你想怎么讀?

  如果能加上螳螂的動作讀,就真的繪聲繪色了。誰來讀一讀?(重點落在急切)

  (3)黃雀:它在想什么?指名讀。(既吃螳螂又吃蟬,一箭雙雕)

  4、它們的想法雖然不盡相同,但是有一點卻是相同的。是什么?

  指名回答。(你真是一語道破天機呀!)

  出示:它們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卻沒顧到身后正隱伏著禍患呢!“隱伏”是什么意思?

  它們眼前的利益分別是什么?身后的隱患又是什么?(說螳螂的時候,板書黃雀在后)

  引讀:蟬悠閑地喝著露水,卻不知道——————

  螳螂一心想著捕蟬,卻不知道——————

  黃雀一心想啄食螳螂,卻不知道——————

  它們都——————卻沒顧到——————

  5、它們都(只顧眼前利益,不顧身后隱患)(板書)呀!

  這個故事的確很有意思,連身為一國之君的吳王都被這個故事吸引住了,讓我們也來學著少年,根據老師的提示,繪聲繪色地把這個故事講一講。(出示:動詞提示)

  (二)明白道理

  1、聽了少年這個故事,吳王明白少年講的故事所飽含的道理了嗎?從哪里看出來的?(出示“恍然大悟”,吳王一下子明白了什么?

  A指名說這么一個故事與吳王攻打楚國有什么聯系呢?(它與吳王攻打楚國有著極其相似的地方)(你理解得很透徹,走到吳王的心里去了)

  吳王眼前的利益是什么?他身后的隱患又是什么?(完成板書吳國攻楚,諸侯在后)

  (出示春秋形勢地圖),同學們,你們看,當時的楚國在離吳國很遠的地方,吳王要出兵攻打楚國必須千里迢迢、長途跋涉,勢必造成后方空虛,周邊的鄰國就可以乘虛而入,后果真是不堪設想呀!

  這不正是課文第一節中大臣勸說吳王的話嗎?一起來讀讀。出示“吳王準備出兵……后果將不堪設想。”

  吳國的人民要遭殃了,后果真是——(不堪設想)

  吳王的王位也將不保了,后果真是——(不堪設想)

  要國破家亡了,后果真是——(不堪設想)

  后果這么嚴重,可當時的吳王聽得進大臣們的勸告嗎?(繼續出示吳王的話)誰來讀吳王的話?指名讀。

  (評讀:真侍執呀真是太霸道了高高在上,惟我尊)

  可是聽了少年這一番話,出示引讀最后一節。吳國的黎民百姓就此避免了一場厄運。

  B后悔自己的行為,C感謝少年

  (三)感悟少年

  1、同學們,文中的少年是什么身份?(侍奉吳王)大臣們無法勸阻的事,卻被少年一個小小的故事給勸阻了。從表面上看,他有沒有說一句勸說的話?(沒有)他只是給吳王講了個有趣的故事而已呀。實際上,少年勸了沒有?(勸了)有沒有像大臣那樣勸?(沒有)能不能像大臣們一樣勸?(不能)他是暗暗地勸,不露痕跡,不動聲色。少年真是太聰明了!(板書:智)

  2、少年的機智表現還不只于此,請同學們默讀課文3-8節,對課文中描寫少年的語句圈圈劃劃,仔細地琢磨琢磨,你從哪里還感受到少年的機智?愛動腦子的同學肯定有新的發現。

  3、指名交流:

  (1)拿著一只彈弓歸納:巧妙呀,只有這樣才讓吳王相信他確實在打鳥呀,真是巧拿道具引吳王呀!

  (2)花園轉來轉去沾濕毫不介意一連轉了三個早晨終于

  師引:他為什么要這樣做呀?是呀,只有這樣才能遇到吳王呀,只有這樣才能給吳王講故事呀!真是一個勇敢而執著的少年呀!

  少年講這個故事的目的是為了勸說吳王,那他為什么不到大殿上在大庭廣眾之下去向吳王講這個故事呢?而是煞費苦心地在花園里轉來轉去,尋找機會呢?

  (預設:A他要把故事講得真實可信,所以不能在大殿上講。你看他還特意拿了一只彈弓呢。B因為吳王不聽大臣的勸阻,下過死命令,誰要勸阻他,就會被處死。C不能讓吳王意識到少年是在利用故事勸阻他,否則即使少年說得再正確,吳王也不可能會接受的.。D因為“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吳王是一國之君,他怎么能更改自己的決定呢?所以少年在花園里給吳王講這個故事是給吳王臺階下,為了保護吳王的面子。E身份不允許他到大殿上去勸。)

  道具選得巧妙,地點選得巧妙,時機把握得巧妙呀!誰來讀這段話,給大家展現這位機智的少年形象。練讀這段話。

  (3)卻見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這樣說才能讓吳王有興趣聽他講故事呀,誰來讀,讓人一聽就有興趣?(我沒有打著鳥,卻見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

  4、小結。少年選擇的是吳王每天必到的花園這個地點,看似不經意實則精心安排地見到了吳王;接著他又巧妙地用彈弓作道具,話語富有懸念,一步一步地引著吳王對自己講述的事產生濃厚的興趣;更巧妙的是,少年編了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故事,讓吳王明白了只顧眼前利益,不顧身后隱患的惡果,最終使吳王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他的這一番勸說可謂是巧勸、智勸、妙勸!(板書見——引——勸)

  5、你認為少年是個怎樣的人?

  5、故事讀到這里,相信大家一定被他的智慧與勇氣所折服。你的心里是不是更加欽佩這個少年了?分角色朗讀3~ 12節。

  三、總結談感受

  1、今天學了這個故事,你受到了怎樣的啟發?

  2、指名談感受

  一個好的主意或者建議要想讓別人去接受或者采納,還得選擇一個適當的環境,恰當的時機,就像文中的少年有勇有謀充滿智慧。

  3、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相信你受益頗多,我們在生活中,既要警惕“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惡果,但也不能因此而猶豫不決,束手束腳,也需要該出手時就出手,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

  四、作業延伸

  (1為必做做題,2、3為選做題,任選其一)

  1、把這個故事講給你的家人和低年級的同學聽,盡量使用課文中的原話,并加上你豐富的想象。

  2、吳王作為一國之君,說話一言九鼎,他之前已經準備攻打楚國,并已下了死命令,那他該怎么在大臣面前收回自己的話?怎么向大臣解釋這件事?動腦筋想一想,把它寫下來。

  3、請聯系生活實際,舉個和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相似的事例,寫一篇100多字的感受。

  捕

  板書螳螂——蟬黃雀在后少年

  攻

  吳國——楚諸侯在后(智)

  只顧眼前利益,不顧身后隱患見——引——勸

【《螳螂捕蟬》教學設計一等獎】相關文章:

《螳螂捕蟬》教學設計10-30

螳螂捕蟬教學設計02-26

《螳螂捕蟬》教學設計06-23

螳螂捕蟬教學設計11篇07-03

螳螂捕蟬教學設計14篇02-27

螳螂捕蟬教學設計15篇02-28

螳螂捕蟬教學設計(15篇)03-03

燕子教學設計一等獎07-02

可愛的家鄉教學設計一等獎12-1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午夜大片 | 日韩精品视频美在线精品视频 | 久久午夜夜伦伦鲁鲁片 |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 | 久久国产视频精品 | 亚洲va欧美va | 激情五月激情综合色区 | 91香焦国产线观看看免费 | 粉色视频导航 | 海天翼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人无精品久久久久国语 | 欧美成在线观看 | 亚洲最黄网站 | 视频一区欧美 | 色六月婷婷 | 禁止十八成人无限免费观看网站 | 国内外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 欧美一区二区高清 | 亚洲精品xxx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 一级片a级片 | 99福利影院 | 最近最新高清免费中文字幕 | 男女在线视频 | 韩国伦理剧在线播放 | 成人高清在线 | 免费黄色片在线 | 色香蕉在线观看网站 | 国产三级黄色毛片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久久婷婷爱综合一区天堂 | 国产1页| 亚洲免费视频网 | 视频三区精品中文字幕 | 五月激情网站 | 日本韩国在线播放 | 妞干网免费视频观看 | 天堂中文字幕 | 曰批视频免费 | 欧美视频免费播放 | 日韩欧美成人免费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