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運動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新文化運動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新文化運動興起的背景,識記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主要陣地、代表人物、旗幟、活動基地。概述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探究新文化運動的影響。
2.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問題引導、討論“打倒孔家店”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等口號來培養學生分析、理解歷史事物的能力,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②引導學生通過對材料的分析和解讀得出結論,做到論從史出,以培養學生閱讀、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新文化運動是先進的中國人為振興中華,改造黑暗的舊中國的探索,中國要富強必須提倡民主和科學。以此來進行歷史觀的教育。對民主和科學的追求,也是個人健全人格,形成正確道德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主要體現,以此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與人文素養。
②陳獨秀、李大釗等人無畏探索真理的精神是一種關心國家、民族前途的愛國行為,以此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二、教學重難點重點:
新文化運動的內容難點:如何評價新文化運動
三、教學過程
一、新文化運動的背景
1、背景:引導學生根據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關系,以及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原理,找出新文化運動發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政治方面內:獨裁專制外:列強侵略經濟方面民族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根本原因)資產階級要求實行民主政治思想文化尊孔復古逆流與民主共和觀念勢不兩立(直接原因)
2、概況:要求學生齊聲回答,完成下面表格:興起標志代表人物旗幟主要陣地活動基地設計意圖:檢查學生預習的效果,落實基礎知識。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總結:蔡元培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針的實質是允許各種科學思想自由發展,讓資產階級的新思想去占領封建舊思想的陣地。教師進一步指出新文化運動塑造了新的北大,此后北大的歷次愛國活動無不與新文化運動精神的傳承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設計意圖:為后面分析新文化運動對五四運動的影響以及對后來中國的思想影響做鋪墊。
二、新文化運動的內容:
1、提倡民主與科學,反對專制與迷信
2、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
3、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得出文學革命是從形式到內容的革命:
1、以白話文代替文言文。
2、以新鮮、平易、明了的新文學代替陳腐、雕琢、迂晦的舊文學。
設問:文學革命起到了什么作用?引導學生分析新文化運動的意義:
1、為新文化、新思想的傳播與普及提供了載體。
2、推動人們改變傳統的思維方式和思想觀念。
3、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醞釀和發動做了思想文化方面的準備。
設問:為什么要開展新文化運動呢?是哪些因素促成了這場思想解放運動?引導學生從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方面去分析。層層設問:北大之所以能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誰起了重要作用?為改革北大他提出了怎樣的辦學方針?提出這一方針的實質目的是什么?新文化運動不僅是一場思想革命,還是一場文學革命。那么為什么還要進行文學革命呢?
【新文化運動教案】相關文章:
新文化運動教案07-03
《新文化運動》教案08-25
《新文化運動》教案優秀11-22
《新文化運動》教案7篇08-25
《新文化運動》教案(7篇)08-25
《新文化運動》說課教案模板12-14
《新文化運動》教案(合集7篇)08-25
新文化運動論文02-21
《新文化運動》的教學反思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