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設計方案(優秀5篇)
為了確保我們的努力取得實效,往往需要預先進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一般包括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政策措施、具體要求等項目。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方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設計方案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設計方案 篇1
關鍵詞:高層建筑設計,概念方案
伴隨高層建筑外部造型設計多以追求建筑形象的新、奇、特為目標,每棟高層都想表現自己,突出自我,而這樣做的結果只能使整個城市顯得紛繁無序、生硬,建筑個體外部體量失衡,缺乏親近感,拒人于千里之外。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對高層建筑的外部尺度的認真仔細推敲,因此,對高層建筑的外部尺度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定義一下尺度,所謂的尺度就是在不同空間范圍內,建筑的整體及各構成要素使人產生的感覺,是建筑物的整體或局部給人的大小印象與其真實大小之間的關系問題。它包括建筑形體的長度、寬度、整體與城市、整體與整體、整體與部分、部分與部分之間的比例關系,及對行為主體人產生的心理影響。講到尺度時應注意它與尺寸之間的區別,尺度一般不是指建筑物或要素的真實尺寸,而是表達一種關系及其給人的感覺,尺寸是用度量單位。
高層建筑設計時,不能只單單重視建筑本身的立面造型的創造,而應以人的尺度為參考系數,充分考慮人觀察視點、視距、視角,和高層建筑使用親近度,從宏觀的城市環境到微觀的材料質感的設計都要創造良好的尺度感,把高層建筑的外部尺度分為五種主要尺度:城市尺度、整體尺度、街道尺度、近人尺度、細部尺度。
1.高層建筑設計中的外部尺度
1.1城市尺度
高層建筑是一座城市有機組成部分,因其體量巨大,高度很大,是城市的重要景點,對城市產生重大的影響。從對城市整體影響的角度來看,表現在高層建筑對城市天際輪廓線的影響,城市的天際輪廓線有實、虛之分,實的天際線即是建筑物的輪廓,虛的天際線是建筑物頂部之間連接的'光滑曲線,高層建筑在城市天際線創造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城市的天際輪廓線從一個城市很遠的地方就可以看見,也是一座城市給一個進入它的人第一印象。因此,高層建筑尺度的確定應與整個城市的尺度相一致,而不能脫離城市,自我夸耀,唯我獨尊,不利于優美、良好天際線的形成,直接影響到城市景觀。高層建筑對城市局部或部分產生的影響,是指從市內比較開闊的地方,如:廣場、干道、開放的水系和綠地所看到的天際線,也直接影響人民的日常生活。因此,城市天際輪廓線不僅影響人從城市外圍所看的景觀,也直接影響到市內居民的生活與視覺觀賞。
1.2整體尺度
整體尺度是指高層建筑各構成部分,如:裙房、主體和頂部等主要體塊之間的相互關系及給人的感覺。整體尺度是設計師十分注重的,關于建筑的整體尺度的均衡理論有許多種,但都強調整體尺度均衡的重要性。面對一棟建筑物時,人的本能渴望是能把握該棟建筑物的秩序或規律,如果得到這一點,就會認為這一建筑物容易理解和掌握,若不能得到這一點,人對該建筑物的感知就會是一些毫無意義的混亂和不安。因此,建筑物的整體尺度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在設計時要注意下面的兩點:
1.2.1各部分尺度比例的協調
高層建筑一般由三個部分組成的——裙房、主體和頂部,也有些建筑在設計中加入了活躍元,以使整棟建筑造型生動活躍起來。一個造型美的高層建筑是建立在很好地處理了這幾個部分之間的尺度關系,而這三個部分尺度的確定,應有一個統一的尺度參考系(如把建筑的一層或幾層的高度作為參考系),不能每一部分的尺度參考系都不同,這樣易使整個建筑含糊、難以把握。
1.2.2高層建筑中各部分細部尺度應有層次性
高層建筑各部分細部尺度的劃分是建立在整體尺度的基礎上的,各個主要部分應有更細的劃分,尺度具有等級性,才能使各個部分造型構成豐富。尺度等級最高部分為高層建筑的某一整個部分(裙房、主體和頂部),最低部分通常采用層高、開間的尺寸、窗戶、陽臺等這些為人們所熟知的尺寸,使人們觀察該建筑時很容易把握該部分的尺度大小。一般在最高和最低等級之間還有1~2個尺度等級,也不易過多,太多易使建筑造型復雜而難以把握。
1.3街道尺度
街道尺度是指高層建筑臨街面的尺度對街道行人的視覺影響。這是人對高層建筑近距離的感知,也是高層建筑設計中重要的一環。臨近街道的高層建筑部分的尺度確定,主要考慮到街道行人的舒適度,高層建筑主體因為尺度過大,易向后退,使底層的裙房置于沿街部分,減少了高層建筑對街道的壓迫感。例如:上海南京路兩邊的高層建筑置于后面,裙房置于前使兩側的建筑高度與街道的寬度的比例為1∶12,形成良好的購物環境。
為了保持街道空間及視覺的連續性,高層建筑臨街面應與沿街的其他建筑相一致,宜有所呼應。如:在新加坡老區和改建后的一條干道的兩側,為了不致造成新區高層和老區低層截然分開,沿新區一側作了和老區房屋高度相同中相似的裙房,高層稍后退,形態效果良好的對話關系。
1.4近人尺度
近人尺度是指高層建筑最底部分及建筑物的出入口的尺寸給人的感覺。這部分經常為使用者所接觸,也易被人們仔細觀察,也是人們對建筑直接感觸的重要部分。其尺度設計應以人的尺度為參考系,不宜過大或過小,過大易使建筑缺少親近性,過小則減小了建筑的尺度感,使建筑猶如玩具。
在近人尺度處理中,應特別注意建筑底層及入口的柱子、墻面的尺度劃分,檐口、門、窗及裝飾的處理,使其尺度感比以上幾個部分更細。對入口部分及建筑周邊空間加以限定,創造一個由街道到建筑的過渡緩沖的空間,使人的心理有一個逐漸變化的過程。如:上海圖書館門前采用柱廊的形式,使出入館的人有一個過渡區,這樣使建筑更具有近人及親人性。
2.高層建筑外部尺度設計的原則
2.1建筑與城市環境在尺度上的統一
注意高層建筑布置對城市輪廓線的影響,因為在城市輪廓線的組織中,起最大作用的是建筑物,特別是高層建筑,因而它的布置應遵行有機統一的原則進行布置:
(1)高層建筑聚集在一起布置,可以形成城市的“冠”,但為避免其相互干擾,可以采用一系列不同的高度,或雖采用相仿高度,但彼此間距適當,組成有關的構圖。也可以單棟高層建筑布置在道路轉彎處,以豐富行人的視覺觀賞。
(2)若高層建筑彼此間毫無關系,隨處隨地而起不到向心的凝聚感,則不會產生令人滿意的和諧整體。
(3)高層建筑的頂部不應雷同或減少雷同,因為這會極大影響輪廓線的優美感。
2.2同一高層建筑形象中,尺度要有序 高層建筑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建筑的城市尺度、整體尺度、街道尺度、近人尺度、細部尺度這一尺度的序列,在某一尺度設計中要遵守尺度的統一性,不能把幾種尺度混淆使用,才能保證高層建筑物與城市之間、整體與局部之間、局部與局部之間及與人之間保持良好的有機統一。
2.3高層建筑形象在尺度上須有可識別性
高層建筑物上要有一些局部形象尺度,能使人把握其整體大小,除此之外,也可用一些屋檐、臺階、柱子、樓梯等來表示建筑物的體量。任意放大或縮小這些習慣的認知尺度部件就會造成錯覺,效果就不好。但有時往往要利用這種錯覺來求得特殊的效果。
3.結語
高層建筑的外部尺度影響因素很多,設計師在設計高層建筑中充分地把握各種尺度,結合人的尺度,滿足人的使用、觀賞的要求,必定能創造出優美的高層建筑外部造型。
設計方案 篇2
一、活動主題
“團結互助,增進友誼”
二、活動目的
四月天春意盎然,正是踏青春游的好時節。
通過本次春游活動,在領略優美景色的同時,促進本班同學間的交流,營造和諧融洽的集體氛圍,豐富同學們的校園生活,陶冶情操。
同時,圍繞我們的主題“團結互助,增進友誼”,加強同學們的集體意識,使班級更具有凝聚力,讓同學們在春意盎然的季節里放飛心情。
三、活動對象:青園一(1)班全體師生以及家長
四、活動時間:20xx年4月7日
8:30—15:30
五、活動地點:南郊公園
六、活動內容
(一)前期準備工作
召開全班會議。
為全體同學講解春游當天的行程,讓同學們對行程有大致的了解。
同時提醒同學們出行應該注意安全的問題,例如不要私自離隊獨立行動。
(二)活動當天事宜:
活動內容
一、深山尋寶
1、游戲規則:在規定的范圍內,將10個寶藏藏匿于不同地方,在規定的時間內由家長帶孩子參與搜尋,設定1、2、3等獎,給予相應獎勵。
2、游戲道具:信封10個等
二、拔河比賽
1、游戲規則:將全班同學按座次分為2組進行比賽,共拔三局,獲行2次勝利的為勝方。
2、道具:拔河繩子一根。
三、兔子蹲游戲
1、游戲規則:每個家長帶孩子對面雙手相扣,與其他參賽隊員站成一排。
聽至工作人念到自己的動物顏色名稱就馬上蹲下來。
如:白兔子蹲,白兔子蹲完,紅兔子蹲……。
2、游戲道具:白、紅、黑、黃兔子的頭套。
四、無敵烽火輪
1、游戲規則:10人協作相互協作,使用報紙和膠帶制作一個能容納10個人的封閉大圓環,將圓環立起來全隊人員站在大圓環上邊走加滾動大圓環,在規定時間和距離內最先達到終點的`獲勝。
2、游戲道具:報紙、膠帶等
五、捆綁腳環
1、小隊員和家長一起拿繩子捆腳環,只要雙方腳走向一樣,考默契程度,先到達終點者為勝。
2、游戲道具:小繩10根
六、丟手絹
1、所有小隊員圍繞一圈,一邊唱一邊丟手絹,輸家表演節目,(如:唱歌、小品等)
2、游戲道具:手絹
七、活動費用:AA制100元
費用包括:一大一小中餐費用,以及游玩過程中孩子的零食和水、班服T恤(游戲獎品等),另加一大人加20元。
注意事項
1、為保證學生安全,活動中請家長照看好自己的小孩,以防責任事故的發生。
2、8:30所有參加人員準時到達集合地點,方便各組組長統計,清點人數。
所有費用當天在門口收取,費用交納會計部吳啟朋媽媽。
3、有攝影愛好者請向鄧時雨媽媽報名。
由鄧時雨媽媽收集影像資料。
(為我們參加等于活動的家長留下歡快的瞬間)。
4、因活動屬于親子互動環節,建議到場家長穿舒適、便于運動的著裝。
5、一切行為聽指揮,每項活動結束后由分組組長清點人數,讓孩子們增加集體意識,團隊精神。
6、公園不亂丟果皮紙屑,愛護公物,人人有責。
設計方案 篇3
近年來伴隨著電子商務業方興未艾,快遞行業也成為了一個爆發式增長的.行業,據統計,我國的業務量居世界第三位。但與此同時我們可以看到,目前快遞行業服務總體呈上升趨勢,但也不可避免的存在諸如攬收不及時、收發件率低等問題,這些都亟須改進和提高,看看下面的快遞信息技術方案設計。
快遞信息技術方案設計
將推送技術用于快遞行業,即快遞信息的推送技術,能主動根據用戶需求和興趣將最新的信息分門別類地傳送到相應的用戶設備中;能在用戶最初設定好規則后,系統便自動記住用戶的使用喜好,不需要用戶多次提交請求而主動將信息傳遞給使用者;能整合不同平臺的信息,將這些信息匯總到同一信息頻道中為用戶提供服務;能大大增強信息的傳遞效率,真正達到了通過用戶需求來驅動。從而主動、個性、集成、高效地改善及改變快遞行業現狀,為快遞行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本文旨在設計一種基于推送技術的快遞信息服務系統,其具體通信過程如下:裝有GPRS的移動終端檢測到快遞信息,然后移動終端自動連入GPRS網絡,將快遞反饋信息通過GSM模塊發送給控制端單片機,單片機解析收到的快遞信息,然后再發給GSM模塊,從而將快遞信息上傳至網絡監控中心。同時,網絡監控中心也可以向移動終端發布信息,高效智能地完成快遞服務。
1 系統設計原則
在系統的設計需求和原則下,對系統各個組成部分進行方案的選擇、優缺點比較和最終的定型,最后設計出整個系統的方案。快遞信息系統能夠組成獨立的網絡,同時它本身也是快遞網絡的一個節點,因此可以提供許多相應的服務。從智能角度看,快遞信息推送系統是一個充滿生機的平臺。從服務對象來看,快遞信息服務系統涵蓋用戶、快遞、社會的和諧統一,可以完成美好的快遞體驗。快遞信息系統包括兩方面,即推送與智能反饋。如圖1所示,推送技術能夠向客戶機傳送數據而無需其發出請求,具有主動性、高效性、個性化的特點。新興智能快遞推送必定是未來的發展趨勢,為用戶提供更加豐富多彩的服務與體驗。智能反饋部分客戶端通過GSM模塊反饋給控制端。
在快遞信息需求推動下,設計應滿足以下原則:
(1)整個方案需要考慮成本因素,采用低成本的硬件設備來實現復雜的系統功能,以實現未來產品化方向的發展。
(2)必須保證數據的傳輸可靠,否則在實際應用中會給用戶帶來出行、娛樂等不便。
(3)信息的傳輸需要時時通知用戶,因此要求通過2G/3G等通訊手段保證實時的網絡連接,并且網絡連接的穩定性和帶寬可以保證。
(4)需要滿足安全性和可擴展性,從硬件上來講主要是硬件接口的可擴展性;軟件方面來說主要是應用程序的兼容性和系統接口的開放性。
2 硬件系統設計與實現
本系統的硬件結構圖如圖2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設計主要采用無線模塊來實現控制端到客戶端的信息推送,同時還需要將客戶端通過GSM模塊反饋到控制端。本設計選用SIM900A來作為GSM部分,SIM900A是一款專為中國大陸和印度市場設計的工頻GSM/GPRS模塊,工作頻段為:EGSM 900 MHz和DCS1 800 MHz。其GPRS數據特性為:數據下行傳輸最大為85.6 Kb/s,上行傳輸最大為42.8 Kb/s。本設計中,SIM900A主要負責數據的連接上網,用單片機將數據通過串口發送給SIM900A,SIM900A再上傳至網絡。單片機部分選用Msp430F169單片機,也是一款低功耗的產品。具有2個USART接口,也支持SPI、I2C等接口,滿足系統所有的設計需求。在本設計中,單片機負責協調各模塊間數據的收發,以及數據在各模塊之間相互傳輸。顯示屏選用的是LCD12864,這是一款漢字、數字和字符都可以顯示的顯示屏。主要方便直觀查看。
根據以上的.設計需求與原則來搭建快遞信息服務系統。首先,用手機和2G/3G模塊相互能傳送信息,之后,2G/3G模塊的信息能夠被單片機采集并處理,單片機處理2G/3G模塊的信息之后能夠傳送給無線傳感器網絡,最后無線傳感器網絡再對終端的快遞信息進行反饋操作。由設計方案得到如圖3所示的控制系統結構,它主要由無線傳感器網絡、單片機主控模塊、LCD顯示模塊、2G/3G模塊、手機和鍵盤輸入模塊共6個模塊組成。
3 軟件系統設計與實現
程序的合成部分主要是GSM推送與反饋程序的合成,原因是通過MSP430單片機對SIM900A無線模塊的控制并與控制端形成反饋。終端的SIM信息只需要負責將反饋信息通過無線推送技術推送給MSP430單片機即可,反饋信息的解析仍是由單片機完成,而GSM的程序本來就是MSP430單片機控制的,所以最終的系統程序需要整合的只有GSM推送與反饋程序。信息顯示方面,即需要顯示GSM檢測的運營商信息,同時也要顯示GSM客戶終端反饋的信息,通過設計一個定時器,每隔5 s進行刷屏操作,更新顯示內容,這樣就能顯示各自的信息。初始化之后,先判斷GSM模塊是否正常工作,通過檢測判斷其是否找到運營商,找到后在12864顯示屏上顯示,MSP430單片機通過SIM900無線模塊推送快遞信息,之后再次詢問是否有客戶反饋指令;如果有客戶反饋指令時,進行顯示和命令操作。系統程序在IAR編譯環境下運行,將產生的txt文件下載到MSP430單片機。 GSM遠程監控部分采用MSP430F169單片機編寫,當用電腦串口助手或者單片機控制GSM時,我們不僅需要能夠成功發送正確的AT指令格式,同時,我們也必須要知道基站給GSM回饋的數據。GSM程序流程圖如圖4所示,流程的開始是串口、時鐘等初始化,之后等待檢測到運營商,只有檢測到后才開始進行短信發送的設置,接下來,等待接收到短信的命令,只有接收到短信或者有按鍵觸發才會進行相應操作,否則一直在死循環找那個等待。GSM程序在IAR編譯環境中編譯,然后生成txt文件下載到MSP430單片機中即可。
設計方案 篇4
一、活動背景
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垃圾的價值很大程度上決定于垃圾混合或分類的程度。在混合存放、傾倒的過程中,雖然同學們節省了處置時間和存放空間,但是浪費了垃圾的價值;與此相反,垃圾分類收集則產生價值。垃圾的混合程度與價值之間呈倒數關系,這是垃圾的一個重要特性,也是分類收集的理論基礎。
國內外許多學者都認為分類收集是實現垃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的重要措施。 在校園里雖然設有分類垃圾桶,但許多大學生對此視若罔聞,見到垃圾桶不管三七二十一就隨便一丟,根本不在乎是否將垃圾分類,有的同學雖然想分開扔,卻苦于不會區分垃圾只好作罷。種種原因造成了地大校園垃圾分類效率低下,效果甚微
二、活動目的
1.通過問卷調查、采訪、等實踐活動,了解大學生對垃圾分類的認識情況。
2.通過宣傳垃圾分類的意義提升同學們對垃圾分類這一實際問題的重視;再宣傳分類垃圾的具體做法,引導同學們正確的進行垃圾分類,保護環境;最后以標記垃圾桶等方式提醒同學們時刻注意垃圾回收問題。本次活動通過提升同學關注并力行垃圾分類這一側面來提升同學們的環境保護意識,并積極參與其中,爭做地大文明人,締造和諧文明校園。
三、活動時間
20xx年5月××日
四、活動地點
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廣州校區
五、活動形式
活動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了解學校垃圾點設置的地點和垃圾桶分類情況,在學校設置的垃圾點附近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以此了解大學生對垃圾分類的認識情況。第二階段是發放傳單,通過傳單宣傳垃圾的`種類、成因、危害和治理等方面的知識,使廣大學生普及到垃圾分類的重要性,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行為習慣,增強社會責任感。
六、具體流程
活動的前期準備
1了解到學校垃圾點的設置的地點和垃圾桶分類情況 2問卷調查內容和對垃圾分類宣傳單的準備及其打印 問卷格式按模板設計
內容主要與垃圾分類與處理相關
印制各100份(可作調整)
活動的中期
1在垃圾點設施附近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 ,了解大學生對垃圾分類認識的情況
2做好調查的筆錄和統計
活動的后期
1整理調查問卷的資料和收集的筆記,得出大學生對垃圾分類的認識情況。
2對大學生發放關于垃圾分類相關知識的傳單,普及他們對垃圾分類的重要性,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行為習慣。
七、經費預算
調查問卷加宣傳單 200*0.5=100
筆4只 2*4=8
總計:108元
八、注意事項
1.問卷發放過程中,如遇到不明問題或有意外情況請及時電話請示組長。
2.問卷發放過程中,對被調查人提出的問題,要耐心詳細的進行講解。
設計方案 篇5
授課時數:1課時
備課時間:年月日
授課時間:年月日
教學目標:
1、認識課文中出現的生字,聯系上下文理解出現的生詞;
2、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充分感知、體驗和表達,感受詹姆斯在服從中透出的悲哀,反思他的行為,懂得遵守規則的必要性;
3、引導學生設身處地體會感悟的同時將學文與導行相結合,使學生懂得如何結合實際,遵守規則。
教學重點: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我”釣到鱸魚和放回鱸魚的心情變化;
教學難點:聯系上下文內容,體會從釣魚中受到的啟示。
課前準備:
多媒體電教
教學過程:
一課時
一、課前交流資料,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課前搜集了哪些有關規則的資料?下面請同學們在小組內交流。
(生交流搜集的資料。師補充有關名言和美國的一些生態規則。板書課題:釣魚的啟示。)
二、自讀課文掃除障礙
師:請同學們認真讀課文,認識文中生字詞,逐步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學生讀課文后指名課文,檢查自讀情況。)
三、回顧學習方法學生自學交流。
1、師:上單元我們又學習了兩種自學方法:第一種是解答自己提出問題的方法。
生:?看問題的上文;?看問題的下文;?從全文整體內容理解。
師:第二種是做批注筆記,能使我們更深入的學習課文。如何做批注筆記呢?
生:畫出自己喜歡的重點詞句,記下不懂的問題,做簡單的歸納概括,在課文旁邊或者頁下寫一兩句自己的想法。
2、老師提出自學要求:
(1)再讀課文,在文中空白處做批注筆記。
(2)小組內交流體會。對于仍有困惑的問題小組代表記錄到黑板上。
3、學生自學課文,老師巡視,指導學生實踐自學方法。
4、小組內交流讀書體會,組代表將困惑記錄到黑板上。
四、交流體會,形成對話。
1、各小組代表交流組內體會,其他成員可以補充。
2、教師根據學生交流情況,創設對話情景,抓住課文重點引導學生深入體會。
(1)師:請同學們讀37頁金鑰匙的'內容。怎樣能使自己深入課文,對課文產生深刻的體會?(學生自讀)
生:把課文中的人物想象成自己;把自己當成課文中的人物。
師:請同學們把文中的詹姆斯換成“我”,然后深入讀課文2~12自然段。
(學生練讀課文2~12自然段。)
(2)指名學生讀課文。
(3)師:請同學們進行細致評價,如果覺得讀得好,說說好在什么地方,如果有不足之處說說應該怎樣讀,為什么?(學生進行細致評價)
(4)再指名讀課文,讓學生在評價中設身處地體會,讀出作者的情感。
3、展開辯論深化思想
(1)魚到底該不該放呢?請同學們敞開心扉,實話實說。
(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該放或不該放。)
(2)根據學生觀點,將全班學生(或按座次)分為正反兩方。
正方:必須放魚反方:不必放魚
(3)展開辯論。辯論過程中,老師作好方向引導,如,激發學生從自己的已知經驗――河水的干涸,生物的滅跡等方面來體會遵守規則的重要性。
(4)總結辯論,升華思想。
師:“只有按照正當的法規生活的人,才不同于動物。”遵守規則應成為每個人內心的一種意識,不受環境和人為因素的影響,只有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更美好。你從這篇課文中受到什么啟示?根據感受寫出自己喜愛的規則名言。
(學生書寫名言并交流。根據交流情況,張貼學生寫的名言。)
五、積累拓展
1、小組內合作鞏固生字生詞。2、做摘錄筆記。
板書設計:
釣魚的啟示
兒子父親
釣魚得意
放魚依依不舍沒有商量余地
【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經典)設計方案09-01
(精選)設計方案09-10
[經典]設計方案09-16
設計方案[經典]09-12
設計方案【精選】11-09
設計方案(經典)11-19
設計方案(精選)11-19
設計方案08-16
(精選)設計方案08-20
設計方案(精選)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