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作文【合集5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的作文 篇1
泱泱華夏,盛開著五十六朵民族之花。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都有著自己獨具特色的民風民俗。不一樣的節日,不一樣的穿著,不一樣的食物,不一樣的居民……在我們這個大中國里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有中秋節,端午節,重陽節,元宵節,清明節……在這么多的節日里我最喜歡的還是歸“端午節”莫屬。“端午”一個多么起眼的詞語,它的`大名家喻戶曉,與它相關的傳說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關于端午節有許許多多的習俗: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草……我最喜歡的當然還是吃粽子啦!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一天早早的,大街小巷,家家戶戶都彌漫著清新的粽葉香。這一天人們要吃粽子,所以不論是商家店鋪,還是尋常人家都早早泡好粽葉,備好黏米和餡料準備包粽子。這不,一大早粽子就似變魔術般被包好,煮熟了。這時心急的我望著冒著熱氣的粽子會吵著要吃,而爸爸會耐心地哄道:“先等一會兒,用涼水拔一下再吃吧。”終于可以吃了,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粽葉,那好看的,黏黏的粽露了出來,咬一口真是香粽爽滑,三口兩口吃掉后,我一般還要吃,誰讓它這樣香甜又可口呢!
在香甜可口的粽子后面有著一個家喻戶曉的民間故事:相傳在古時候,有一位愛國詩人,叫屈原。他有淵博的知識和杰出的才華。但當時朝廷因被賤人所挑撥,屈原被輕視,無人欣賞他的才華。不僅如此,當時朝廷腐敗無能。屈原無法忍受朝廷的腐敗,竟跳進汨羅江自盡了。他的故事被人一代代流傳下去。于是人們為了紀念他,每逢五月五日端午佳節都包粽子投入江中,防止江里的魚兒吃屈原的尸體。
端午節的作文 篇2
又到了飄滿粽子香味的端午節了,讓我想起了我們家鄉端午節的習俗。
我五歲那年,在湖南老家過了一個端午節。那天上午,爸爸領著我去看劃龍舟競賽。還沒有到江邊,遠遠地就聽到了鑼鼓喧天,十分熱鬧。走近一看,江邊插著許多彩旗,岸上人山人海,五條龍舟在江里一字排開,劃船手摩拳擦掌在準備著。正式競賽開始了,只聽一聲炮響,五條龍舟像五支離弦的箭一樣向前駛去,你追我趕,爭先恐后。加油聲、鑼鼓聲、歡呼聲……異常熱鬧。
這時天空下起了綿綿細雨,但是人們一點也不在乎,完全沉浸在這歡樂的.海洋里。在人們的歡呼聲中,有一條龍舟劃到了終點,笑聲、歡呼聲更響亮了。
我看見岸上看熱鬧的人往江里扔粽子和雞蛋,我十分奇怪地問:“爸爸,他們在做什么,為什么要把好端端的粽子扔進水里呢?”爸爸說:“賽龍舟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到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以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紀念他。借劃龍舟趕走江中之魚,同時丟粽子等食物喂給魚吃,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我們家鄉的愛國詩人屈原值得我們永遠懷念。
端午節的作文 篇3
今天是端午節,放假不上課。為什么端午節放假不上課呢?因為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古時候有一個愛國詩人叫屈原,他愛人民,人民也很愛他。在五月初五這一天,他在汩羅江去世,為了讓魚不要吃愛國詩人屈原,人們就在江里拋許多粽子。后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到五月初五那天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吃粽子,還在江里、湖里舉行龍舟賽。這個風俗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地傳下來,就成了端午節。
我們這里的端午節還要在門上掛艾葉,插菖蒲劍……端午節真有意思!
端午節的'作文 篇4
家鄉的端午節都是忙碌而有趣的,我們老家過端午時,不僅要劃龍舟,而且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我家也不例外。
今年五月初五這天,老媽依舊買回了粽葉和糯米。我欣喜若狂,一會兒看看糯米,一會兒又拿起皮帶似的粽葉系在腰上。不一會兒,就只見老媽便把洗好的糯米裝進盆子里,又把粽葉用水泡開,再用鍋把它們煮透。我很認真地觀察著老媽的'一舉一動,鐵了心準備向“包粽高手”老媽拜師學藝。
只見老媽熟練地取出兩三片粽葉,麻利地折了個三角形,像個小漏斗似的,接著用勺子將糯米裝了進去,又用筷子捅了捅,再把粽葉往回折,把口封嚴,最后再用馬蓮系在粽子中間,一個小巧玲瓏的粽子就“出世”了。真是太了不起了!
“這不挺簡單的嗎?”我心想。于是就對老媽說:“媽,讓我試一試吧!”老媽半信半疑:“你不給我搗亂,我就謝天謝地,包粽子可不是玩游戲。”老媽的話激惱了我,我生氣地說:“別老是從門縫里看人,不就是包粽子嘛,還不是小菜一碟。”老媽笑著說:“好好好,我讓你來,真是受不了你。”我開心地笑了。
于是,我學著老媽的模樣,抓起兩片粽葉,折了個三角形,裝上糯米。咦?這是什么東西,好咯手呀!哎喲!原來糯米從粽葉里漏下來了!真是出師不利!我像泄了氣的氣球,一屁股坐在沙發上,這時我才深刻體會到古人說的“看花容易繡花難”。為了讓老媽不小瞧我,于是我又硬著頭皮來了第二次。
————在經歷了不知多少次的失敗后,我終于摸著了門道,找到了感覺。我把容易漏米的地方捏得緊緊的,手里拿了一根馬蓮,使勁地系在粽子上。這樣,一個粽子終于大功告成了!雖然它的模樣有那么點怪,但是我總覺得它是那么的可愛!我歡天喜地把我的第一個“勞動成果”拿給老媽看。老媽滿意地說:“包得不錯,還有進步空間,繼續練,熟熊生巧嘛!”在老媽的鼓勵下,我包了一個又一個,越包越愛包,越包越順手,越包越高興……
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看著一條條鑼鼓喧天竟相爭渡的龍舟,家鄉的端午在我的心中越來越有節的味道了。
端午節的作文 篇5
端午節,一個多么好聽的名字,而我和他也有一個約定,我每年深情期盼,它也會帶來濃濃驚喜,然后同我一起迎接這份動人的情。
在這一天,我們一大早起來,進入了忙碌,為這個“中國民間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準備準備。
在我們這里,端午節最重要的習俗就是吃粽子、吃粽糕了。在今天早上,我們去買了一些糯米、大棗和白砂糖,而且我們在老家,有一個很大的大灶,我們打算用大灶來做那些美味的粽糕,然后可以開始了。
首先我幫媽媽把糯米洗凈,然后把大棗一個一個用手掰開,把里面的棗核取出來,和糯米一起放到鍋里,把蓋蓋上,然后奶奶開始生火,奶奶加上柴草,一下一下把火煽起來,我們就可以進行下一個工作了。
接下來就是做油餅,我挖出幾大碗面粉,用水和好,別說,還挺累的,我和爸爸把它們和成一塊塊小餅,然后在鍋里加油燒熱,把餅放進去,就炸成了油餅。
粽糕也出鍋了,我用筷子挖出一些放到油餅里一卷,一個油餅卷糕就好了,咬開它,一場濃郁美味的表演在我的牙齒間盛重登場,那些味道瞬間激發了我的味蕾,剛開始是外脆里柔的油餅,一陣陣油香和麥香流過我的口腔,再往后是甜甜粘粘的糯米,那些糯米軟糯適口,入口即化的感覺讓我無法再感覺到糯米那原本的顆粒感,有一些大棗藏在其中,當你正品嘗糯米的.香甜時又咬到了一個大棗,瞬間,十分濃郁的棗香填充了我整個味蕾,那些棗甜在味蕾上舞動,令人久久不能忘懷。
端午節,它讓我記憶猶新的還是從老家大灶里飄出來的粽香,還是那份真摯的端午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