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紙品樂陶陶評課稿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評課稿編寫工作,評課有利于幫助和指導教師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形成教學風格,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怎樣寫評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紙品樂陶陶評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王老師執教的區級研究課——《紙品樂陶陶》一課屬于“設計·應用”學習領域,是利用各種紙材進行藝術造型的綜合活動課。主要采用的材料是皺紋紙,用搓、捏成的紙團、紙繩,并根據材料性能運用合適的工藝手段進行構思、設計和制作出一幅裝飾畫。所表現的形象裝飾性較強,能夠產生淺浮雕的效果。讓學生掌握紙繩的搓捏制作方法和采用紙繩、紙團粘貼設計成裝飾畫的步驟、方法是本節課的學習重點。
王老師老師執教的這節課優點很多,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一是操作性強。王老師沒有用精美課件也沒有用過多的教具就讓本節課精彩紛呈,這給我們平時的教學帶來了啟示。本次課是在區內研討課結合我校課例研究這一背景下產生的,研討的內容是:美術課堂中學生美術習慣的培養。因此,王老師把這節課定位為常態化教學,在教學環節求新求變的同時非常注重操作性和實用性。如:課中用于變魔術用的紙繩,送小禮物的紙團,它們制作簡便并且可以反復使用,省去了老師們節節課要制作新教具的麻煩。
二是趣味性強。本節課王老師想出了很多新點子,發禮物
小游戲、變魔術等有趣環節層出不窮。這引發了孩子們極大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們制作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制作出一件件色彩艷麗、主題突出、構思巧妙的作品來。尤其是一開課的送小禮物這一環節,是本課的一大亮點。當教師拿出一大罐彩色紙團孩子們已經發出驚嘆時,王老師又將這些紙團作為小禮物發給孩子們,這一行為馬上拉近了老師和孩子們之間的距離,激發了孩子們學習本課的興趣。另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環節是:教師讓孩子們以比賽的形式制作紙繩。孩子們一邊制作一邊和老師歸納出迅速制作制作紙繩的方法。通過這一有趣環節,教師在教學中將制作紙繩的基本原理、知識淺顯地滲透到學生的游戲制作中,讓孩子們不僅探究出學法,還讓孩子們的紙繩貯存達到一定的數量,為后面的制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三是讓每個孩子體會到成功。本節課不論是孩子們探究紙團的制作的方法還是孩子們進行制作紙繩比賽或是展示孩子作品,教師處處關注每一名學生,以鼓勵、表揚為主,讓每個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快樂,讓他們上了一節快樂的美術課。
若說這節課也有什么小小的遺憾,那就是:若老師在課堂上點撥一些紙繩組合的巧妙方法,學生作品中的表現手法會更豐富一些,最后的作品呈現將會更加精彩。當然,瑕不掩瑜,這節課這是一節非常成功的美術課,它不僅是展示了美術課堂的魅力,更展示了執教老師的魅力。
【紙品樂陶陶評課稿】相關文章:
紙魔方評課稿05-31
《信封紙偶》的評課稿06-30
《紙偶》評課稿范文06-30
《撕紙添畫》評課稿03-08
《撕紙添畫》評課稿12-17
信封紙偶美術評課稿07-03
信封紙偶美術評課稿08-11
(精)《撕紙添畫》評課稿11-16
紙拎袋教師評課稿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