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教學設計優秀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教學設計優秀,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教學設計優秀1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了解《清明上河圖》的創作時間、作者及內容。
2、感受我國傳統文化的光輝燦爛,激發民族自豪感。
3、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教學重難點:感受我國傳統文化的光輝燦爛,激發民族自豪感。
教學過程:
一、緊扣課題、談話引入
①同學們,我們的`祖國歷史悠久,中華民族曾創造了令世人驚嘆的中華文化,出現了許多偉大的詩人、畫家、思想家。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位北宋時期的大畫家張擇端。
教師板書課題: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②齊讀課題,學生緊扣課題質疑。
二、自主閱讀,理解內容
①平時我們遇到問題都是怎樣解決的?(學法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回憶本單元學到的學習語文的方法。
②學生選用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按照閱讀要求自學課文。
三、全班交流,取長補短
①“我來告訴你!”
學生將自己的閱讀感受講給同學聽。
(注意:相同內容不重復交流)
②“我要請教你!”
還有什么問題需要同學幫忙解決的?學生提出問題,別的同學幫助解答。
四、再讀課文,加深理解
①教師啟發思考:為什么說《清明上河圖》是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②學生自由讀課文,選出自己最喜歡的段落,準備讀給大家聽。
③展示臺: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自己最喜歡的段落,并說說自己的感受(引導從內容和表達兩方面說)。
五、課外作業
把近期了解到的我國傳統文化整理一下,準備與同學交流。
《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教學設計優秀2
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字,正確讀寫“攤販、形態各異、悠閑、溜達、一乘轎子”等詞語。并注意“作、乘、籠”字是多音字。
2、默讀課文,說一說為什么《清明上河圖》會名揚中外。
3、了解一段話是怎么圍繞一個意思寫清楚的。
4、讀懂課文內容,初步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和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熱愛。
教學重點:
了解一段話是怎么圍繞一個意思寫清楚的,說一說為什么《清明上河圖》會名揚中外。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和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熱愛。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走進這一單元,我們已經初步感受到了中華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這節課我們還將擷取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來欣賞,那顆明珠就是“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板書課題“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生齊讀課題)
理解“名揚中外”。(在中國和外國都很有名;名聲大,世界聞名)
二、檢查預習情況
1、檢查本課新詞
biàncúnchēnɡtānfàn
汴梁保存撐船攤販
lìyōuzhuàirǎo
官吏悠閑拽住驚擾
男女同學分讀
理解:攤販、官吏都城作坊溜達一乘轎子
師:這一組詞既有多音字,又有輕聲的。誰能讀準它們?(指名讀、齊讀)
理解:
都城:相當于我們現在的首都。
作坊:手工業制造或加工的地方。
溜達:散步、閑走,很隨意的逛逛。
一乘轎子:乘,在古代把四匹馬拉的車,一輛叫一乘,一乘轎子就是一頂轎子。
2、了解《清明上河圖》的基本情況。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你對這幅名揚中外的畫有了哪些了解?
(梳理出《清明上河圖》的基本情況:畫名、作者、尺寸、內容、畫的歷史、保存情況。)
三、賞讀結合
師:《清明上河圖》究竟是怎樣一幅畫,為什么說它名揚中外呢?我們一起來欣賞欣賞,好嗎?(師生共同欣賞)
交流:師:誰能告訴大家,為什么這幅畫能名揚中外?
1、預設一:欣賞眾多人物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會畫上的人多,為總結名揚中外鋪墊。】
師:張擇端在這幅畫里,都畫了哪些人呢?誰能用朗讀告訴大家?(指名讀第二節)
師: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畫在上面了,什么是“行”?(就是行業,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職業)文章里說畫了哪幾行的人呢?我們動筆畫一下。
師:只有七八種人,倒也不是很多哇,是嗎?(還有許多沒寫出來,但都畫出來了,課文里說:“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畫在上面了”。)
師:那么還會有哪些行業的人呢?
(生想象說話)
師:所以文中說:光是這些人物,就有五百多個。真是“人物眾多”哇。(板書“人物眾多”)這么多各行各業的人全被張擇端畫進了清明上河圖,他可真(了不起,畫技高超)難怪《清明上河圖》會。.。.。.(名揚中外了)來,讓我們一起來讀讀。(生齊讀)
過渡:《清明上河圖》能名揚中外不可能僅僅因為人物眾多啊!你們還有什么看法?
2、預設二:感受街市熱鬧,人物形態各異,小而清楚。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會畫上的人多,為總結名揚中外鋪墊。】
(1)生:畫上的街市可熱鬧了。街上有掛著各種招牌的`店鋪、作坊、酒樓、茶館。.。.。.
(2)生:街上的人來來往往,形態各異,有的。.。.。.有的。.。.。.把他們干什么都畫出來。所以能名揚中外。
師:張擇端不僅畫出那么多的人,還畫出了這些人的各種形態,來,我們一起讀讀。(生讀句子)
(3)師:我們也來看看,你還看到畫上的人在干什么?(出示圖片,欣賞,說話)
師:你看得真仔細,畫面這么小,你都看出來了,難怪作者說(出示句子:畫面上的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黃豆那么大。別看畫上的人小,每個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一起讀。(生齊讀)
師:是多么的細致、精致啊。誰愿意把這句話再讀一讀嗎?(生讀。)
師:如果你身邊剛好有一個外國朋友,你會怎么自豪地告訴他?(生自豪地讀。)
師:哦,清清楚楚,多了不起,誰愿意再讀一讀。(生更自豪地讀。)
師:哦,大聲地告訴大家。黃豆那么大是多大?(生做動作。)
師:這么點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來,我們一起來自豪地讀一讀。(生齊讀。)
師小結過渡:那么多形態各異的人,全搬進了畫里,的確能名揚中外。張擇端的畫技真是精湛。不但如此,如果你細細觀察,還能讀出一個個八百年前的生活小故事呢?請你一邊看插圖,一邊讀第四自然段,看看橋北頭發生了一件什么事?
3、預設三:品讀傳神的細節
(生結合插圖讀文)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會畫上的人多,為總結名揚中外鋪墊。】
師:誰能用朗讀告訴大家橋北頭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指名一生讀)
師:自由地讀讀,你對文中誰的動作描寫印象特別深刻?(學生自由讀,抓住動作,交流。指導朗讀)
師:這個場景,真有點像我們生活中的差點兒的發生的交通事故呢!這些都是一瞬間的事啊。畫家也把它搬進了畫里,而且畫得。.。.。.?(那么逼真,那么傳神)(板書“細節傳神”)所以,人們這樣贊嘆(出示:張擇端畫的畫,是多么傳神啊!)(生齊讀)
師:看到這里,讀到這里,你想說什么?
師:張擇端以他出神入化的繪畫技術,賦于了《清明上河圖》不可估量的藝術價值。(板書:“藝術價值”)
師:從中可以看出畫家張擇端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小細節,其實我們寫作文和畫畫一樣呢,你抓住一個瞬間的精彩把它寫具體,那么文章就如畫一樣,活起來了。
四、拓展欣賞
師:接下來,就讓我們也一起去捕捉畫中其它精彩的生活小場景吧。請你細細觀察,你還覺得哪一處的情景特別有意思?
(生賞圖交流)
五、結課延伸、升華情感
師:《清明上河圖》全圖中,類似于這樣的生活小場景,比比皆是,生動地再現了北宋時期,都城汴梁熱鬧繁華的場面,難怪課文最后說:(出示最后一節,學生齊讀)甚至后來,有許多專家就是通過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來研究北宋時期的許多風俗民情、建筑風格以及當時社會政治的特點,這可是《清明上河圖》寶貴的歷史價值呀。因著這極其寶貴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所以它成了一幅名揚中外的畫,同學們,讓我們記住這幅畫的名字,它叫——清明上河圖。(生齊說)
《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教學設計優秀3
一、激情導入
1. 師:同學們,這一單元,我們已經輕輕打開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大門,走進它,我們已經領略了很多,今天,我們再來欣賞一幅了不起的古代繪畫,誰愿意讀讀課題
指名讀課題
2. 提問:你知道名揚中外是什么意思嗎?(名聲在全世界,全世界都有名)
二、初讀課文
1.師:同學們,昨天我們已經預習了課文,現在請同學們輕輕翻開書,小聲讀讀課文,要把句子讀通順,把字音讀準確。
2.師:下面老師來考考你們,看課文里的這些生字你們都認識了嗎?
(出示課件)正確讀出下列詞語
張擇端 汴梁 撐船 攤販 官吏 作坊 保存 形態各異 毛驢 悠閑 溜達 一乘 拽住 驚擾
指名讀
3. 師:那你知道這些帶點的字的意思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指名回答
(可以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可以聯系以前所學知識、可以查字典、可以看圖理解詞語意思等等)
師:同學們,你們真聰明,掌握了這么多理解詞語意思的方法。
4. 通過搜集資料,你對《清明上河圖》有什么了解?
自由談
師:同學們真會學習,你們已經通過預習把課文第一自然段的內容學懂了,能讀好它嗎?齊讀第一自然段。
三、學習課文,自讀感悟
1.師:通過預習,大家有這么多收獲,那你們想不想欣賞一下這幅名揚中外的畫呢?
師:從剛才同學們驚奇的眼神中老師感受到你們對這幅畫的喜愛,那這幅畫有什么特別之處?我們的課文對它進行了生動具體的描寫,讀懂課文,你一定會更喜歡它,請同學們再認真地、反復地讀幾遍課文,根據閱讀提示,找出描寫畫面內容的段落。
出示閱讀提示:
①認真地、反復地讀幾遍課文。
②對照圖畫,找出描寫畫面內容的段落。
③選出你最感興趣的一個自然段和同學交流一下,你都從什么地方感受到了它是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2.自主閱讀
3.交流收獲
師:誰能說說課文的哪幾個自然段描寫了畫面內容?
指名回答
師:課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描寫了畫面內容,這三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
指名回答
師:你對哪個自然段最感興趣?來和同學交流一下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它是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學生交流,師板書
預設
▲ 了解了畫上的人物有五百多個。為什么喜歡? 那你愿意大聲把這五百多個人物向大家做個介紹嗎?
▲ 我發現一個能讓我們也來說說的標點,誰看到了?我請同學仔細看圖,看看還有什么書上沒講到的人物,給大家介紹一下?
▲ 了解了街市可熱鬧了。
師:都有什么?你給大家介紹一下。
出示句子:
走在街上的,是來來往往、形態各異的人:有的騎著馬,有的挑著擔,有的趕著毛驢,有的推著獨輪車,有的悠閑地在街上溜達。
師:看看這個句子,你發現了什么?誰給大家讀一讀。
師:這是一個排比句,排比句能給文章增添氣勢,讀起來朗朗上口,還能充分強調要表達的意思。
師:你看看圖,能有用“有的……有的……有的……”把那些作者沒有寫出來的形態各異的人給描述一下嗎?
▲ 畫上有好多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只有黃豆那么大,每個人在干什么都看看的清清楚楚……
師:畫的是多么精致啊,的確是一幅名揚中外的畫,誰愿意把這句再讀一讀。
指名讀
誰愿意再自豪地讀一讀
師:還有哪些地方讓你感覺到這是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 剛才我們從很多地方能感受到這是一幅名揚中外的畫,在第四自然段中描寫了橋北頭有趣的生活情景,讀第四自然段,把你的感受和同桌交流一下。
師:讀了這段你有什么感受?
指名回答
師:在張擇端的畫里像這樣有趣的生活情景還有很多,看到橋底下有一艘船嗎?正在過橋,船上的船工都在甲板上緊張的忙碌著,叫喊著橋上有些熱心人不顧自己的安危,跨越到拱形橋的欄桿外,大聲喊叫,揮舞著一只手,指揮著船只順利通過。神態清清楚楚,所以課文里這樣說,清明上河圖是我們看到了八百年前的生活風貌。
除了這些,你還了解到了什么?
師:剛才大家讀書有這么多的收獲,那你們想不想欣賞一下這幅名揚中外的畫?看看能不能從畫中找出你讀到的內容。
▲
▲ 了解到《清明上河圖》使我們看到了八百年以前的古都風貌,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師:其實這是告訴我們這幅畫的歷史價值。也就是說,這幅畫不僅是繪畫上的杰出作品,透過這幅畫我們還能了解到八百年前古都的歷史情況,我們愿意把這一節再讀一下嗎?
四、鞏固練習,完成資料卡
1.師:剛才大家看著圖,讀了課文,欣賞到了一幅名揚中外的畫,如果想要把從課文中搜集到的信息長久地保存下來,大家可以制作一張資料卡,請大家拿出資料卡。
出示
資料卡
畫名 年代
作者 大小
畫面內容
歷史價值
師:老師請同學默讀課文把資料卡填好,可以和同桌同學一起完成。
2.匯報資料卡情況
指名匯報
師:同學們,我們利用這張資料卡可以把看到的值得保存的知識長久的保存起來,以后可以隨時翻看。
3.總結:今天我們欣賞了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清明上河圖,讓我們進一步感受了中華傳統美德,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我們下課后繼續搜集資料,下節課進行專題交流。
【《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教學設計優秀】相關文章:
一幅名揚中外的畫優秀教學設計07-04
《一幅名揚中外的畫》優秀教學設計12-21
《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教學設計03-10
《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教學設計14篇03-12
《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教學設計(14篇)06-12
《一幅名揚中外的畫》的教學實錄07-04
《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教學實錄06-26
《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教學實錄06-25
一幅名揚中外的畫課堂教學實錄06-25
三年級《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教學設計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