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四》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練習四》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練習四》教學設計1
第十三課時
練習七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掌握除法的試商、改商的算法。
2、體會商不變規律,運用中小括號進行運算。
3、能正確運用計算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4、在計算中增強學生用多種策略解決問題的`意識,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及發散思維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能正確運用計算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幻燈片。
教學方法:練習法。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口算比賽。
2.同桌一組完成75頁第1題和76頁第5題。
培養學生計算的興趣。
二、綜合練習
1.估一估,連一連,算一算。
完成75頁第2題。
2.填一填。
完成76頁第4題。
學生計算后引導學生對乘數、積進行比較,然后說說變化的規律。
3.想一想,算一算。
完成76頁第6題。
讓學生先說說這些題的運算順序然后再計算。
三、聯系實際 運用數學
完成75頁第3題。
(要求每個學生獨立思考,寫出方案,再小組交流。每個學生的購物方法可能不同,只要學生設計的方法合理、符合題意即可。)
四、趣味數學
學生完成76頁第7題。
此題方法較多,也可以用方程解。
五、實踐活動
你所在的地區最高建筑物有多高?它的高度大約相當于幾個教室的高度?大約相當于多少個學生手拉手的長度?還有什么辦法可以形象地描述這一高度?
《練習四》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一般復合應用題的解題思路,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一般復合應用題的解題思路
教學用具:幻燈,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看問題想條件
1、奶糖和水果糖區有多少盒?
1還剩多少數學題沒有做?
2每只壘球需要多少元?
3實際比計劃節約用電多少度?
二、根據條件可以求出哪些問題
4買了5頂帽子,每頂5元,?
53小時行了45千米,?
三、只列式不計算
1、工廠要生產1200個零件,已經生產了5天,每天生產146個,還要生產多少個才能完成任務?
2、小明買了7本練習本,每本5角,現在還剩1元5角。小明一共帶了多少錢?
3、小紅5分鐘做口算150題,照這樣計算,做450題要幾分鐘?
4、工廠運進一堆煤,計劃每天燒4噸,可以用15天;實際用了20天,實際每天燒煤多少噸?
5、同學們做了12朵黃花,做的紅花的朵數比黃花的3倍多4朵。做紅花多少朵?
6、同學們做了12朵黃花,正好是紅花朵數的3倍,紅花做了多少朵?
要求學生說出基本的數量關系式。
四、解決問題
問題:
某粉筆廠接到一份訂單:彩色粉筆86000盒,10天交貨。如果不能按時交貨,將廠方賠償一切由此造成的損失。
生產情況如下:4天已經生產了32000盒。
請問按這樣的生產進度能按時交貨嗎?
等學生得出結論后再出示:
請你提出解決的方案。
主要是復習歸一應用題和驗算方法。
五、獨立計算
1、今年是一豐收年,王大爺家用大麻袋裝麥子,一共裝了12袋,每袋80千克。如果改用每袋裝比大麻袋少裝20千克的.小麻袋,那么需要這樣的小麻袋多少只?
2、長江全長6300千米,比珠江的2倍還多1900千米。長江比珠江長多少千米?
六、課堂作業
練習六第7--12題。
《練習四》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熟練掌握三個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2、能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驗算法的多樣化。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學和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復習重點:
掌握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正確進行計算。運用小數加減混合運算,解決實際問題。
(一)基礎訓練
1、復習舊知。
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是怎樣的?
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與整數的`一樣。算式的里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算式里沒有括號的,按從左往右的順序進行計算。
2、導入新課。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
板書課題:練習十八。
(二)指導練習基礎練習。
1、完成教材第77頁第1題。
題目出示后,讓學生采用搶答的方式完成,提高學生的口算速度。
2、完成教材第77頁第2題。
出示題目后,讓學生獨立完成。要求學生仔細觀察題目的要求,然后再根據要求填表。之后集體訂正,采用開火車的方式,一位同學只說一個得數。
3、完成教材第77頁第3題。
出示題目后,讓學生先計算。交流反饋時,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如何計算的。
4、完成教材第77頁第4題。
先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再組織全班交流。全班交流時,讓學生說一說第一步算的是什么。
5、完成教材第77頁第5題。
(1)讓學生說說題目中的條件。
(2)解決第一個問題:肖紅跳過了多少米?
(3)讓學生提出數學問題并解答。
(三)檢測評價
1、完成教材第78頁第6題。
學生根據提供的數據,獨立嘗試解決。交流時讓學生說一說獲得的信息,用什么方法計算,如何計算。
2、完成教材第78頁第7、8題。
出示題目后,讓學生獨立思考后小組交流,解決問題。
(四)評價反饋
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練習四》教學設計4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揭題導入。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學習《練習4》中的第一部分內容《學用字詞句》,這可是我們書上后面的知識內容,我們有信心學好嗎?再大聲點,真是好樣的,只要有信心就能做好一切。
二、創設情境,學習新課。
1、圖文介紹大熊貓的生存狀況
¤瞧,老師給你們帶來一位朋友,想認識嗎?(課件展示大熊貓圖片)噢!多么可愛的大熊貓,同學們都非常喜歡它,你對大熊貓了解多少,說說看,你們瞧,大熊貓性情溫順,模樣可人,吃著它最愛的竹子,整日在深山竹林中過著悠閑自在的生活,它可是我們國家的國寶,非常珍貴。
可是它現在生活得怎么樣呢?(課件展圖片)
師描述:由于多種原因,大熊貓的生存環境遭到了破壞,現在全世界只有我國的四川等地的深山竹林中才可以看見大熊貓的身影,總共還不到1000只,小朋友們,你知道嗎?近年來大熊貓的家鄉箭竹大面積的干枯,大熊貓快沒有吃的了,那可怎么辦呢?你們瞧,大熊貓那雙無助的眼睛仿佛在向人們求救!你們想怎么幫助它在自己的家鄉過著幸福的生活呢?
¤ 有一位愛幫助人的小黑熊聽說了以后,也加入到了救助大熊貓的行動中來了,它把平時一分一分積攢下來的`零花錢全拿出來準備捐到大熊貓的家鄉,給叔叔們用來幫助大熊貓,總共有588元呢!
2、游戲識記大寫字
¤ 你們瞧!小黑熊去動物郵局匯款了。(情境表演)
小黑熊上場,來到小郵局前,咦,這是一些什么字呀?
△(摸著小黑熊的頭),小朋友們,小黑熊平時最喜歡認字了,它總是走到哪兒認到哪兒,小動物們都稱它為認字大王呢!現在,你們愿意教教它嗎?看,這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大寫數字。(出示課件),你們認識嗎?把認識的讀給同桌的小伙伴聽,不認識的再請教小伙伴!
誰愿意把認識的上臺來大膽地讀給大家聽聽?
①你全認識呀,真不簡單!告訴大家你怎么認識的?嗯,和小熊一樣愛在生活中認字,好習慣。
②真不簡單,你能認識這地字。
③
△它們其實就是這些數字的大寫字,小朋友們再一一對照著自由讀一讀。
好的,我們來個對對碰游戲,我來指,你來認,同桌兩個人一起玩。
看小朋友們這么高興,老師也想玩一玩,這個游戲,誰愿意和我一起玩?
好!現在來打亂順序考考你們!自己先認認看,待會我們再玩開火車。(學生自由讀),準備好了嗎?火車火車就要開!(這列小火車又快又穩),棒極了!
¤ 細心的小朋友會發現,這些大字字筆畫挺多,有沒有你覺得比較難記住的?在書上把認為難記住的字做上記號,多看幾眼喲!
¤ 我有一個好辦法能把這些大寫字很快記住,想聽嗎?
拿起筆來,邊描邊記,只要你做到了眼到、手到、心到,就一定能牢牢記住,開始吧!
¤ 學生描紅。(有些同學描得真漂亮!)
現在能記住了嗎?看來,認真描寫真是一種記字的好方法,我們一起再來讀讀吧!(記得可真牢!)
師:小黑熊,這些大寫字你都認識了嗎?那還不快去動物郵局匯款?(謝謝大家,我去了。)
3、創設情境,學填大寫數字。
情境表演
小黑熊來到郵局,對話:
兔阿姨,你好!
小黑熊,你好啊!
請給我一張匯款單!
好的,給你。小黑熊,你這是給誰匯款呢?
兔阿姨,你知道嗎?大熊貓家鄉的箭竹大面積干枯了,大熊貓快沒吃的了,我要寄點錢去給大熊貓家鄉的叔叔幫助大熊貓呢!
噢,是這樣!小黑熊,你做得好,大熊貓會感謝你的!來,阿姨指導你填。匯款金額一欄要用大寫字來寫,你會嗎?
讓我想想。
好的,你自個兒試著填吧!
¤ 小朋友們,拿出你們手里的匯款單,大家看,匯款人的姓名地址和收款人的姓名地址已經填好了,如果讓你用大寫字來填匯款金額588元,你會嗎?小組同學大聲地商量商量。商量好了嗎?
△請小朋友一起來看一看小黑熊填的匯款單。
看到小黑熊這種愛心行動,作為一名新安小學的學生你們也該行動起來!你準備匯多少錢?又該怎樣用大寫字來填?想一想,試著在匯款金額一欄填一填,可別忘了在匯款人姓名里寫上自己的名字喲。
演示幾份匯款單,評議。
小黑熊主動說:兔阿姨,我填好了,你看行嗎?
嗯,好,小黑熊真聰明!
兔阿姨,我還想和大熊貓家鄉的叔叔說兩句話呢!寫在哪兒呢?
4、說填附言,加深體驗
¤ 噢,你看,匯款單有附言一欄就寫那兒了。只能寫上一兩句你最想說的話喲。
¤ 小朋友們,小黑熊已經開始想了,你最想寫上什么話呢?想一想,先說說看。
大家把剛才說的再寫一寫吧。
演示幾份附言,評議。
小黑熊寫好了嗎?
寫好了,給您!
嗯,好的,小黑熊再見!
兔阿姨再見!
△小朋友們,小黑熊把自己的零花錢都捐給了大熊貓的家鄉,還認識這么多的大寫字,可開心了!學到這兒,軟件包們有什么收獲呢?
今天課堂上我們認識的這些大寫數字,平時生活中我們也能見到它們,想一想,在哪兒見過?(你可真留心觀察生活!你真是一個細心的孩子!)人民幣上就有大寫數字,我們一起來看看,認識嗎?指認十元,五十元,一百元。
△還在哪些地方見過?(出示公交車票)
三、課堂小結
看樣子,這些漢字在我們的生活中用處可真大呢!
課后同學們到生活中留觀察,實踐活動課上我們再交流。下課!
《練習四》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萬以內的數的讀寫方法及其組成,會比較萬以內的數的大小比較。根據實際情況取近似數的能力有進一步的提高。
2.通過練習使學生的估算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有進一步的提高。
教學重點:
會讀寫萬以內的數,掌握萬以內的數的組成;掌握萬以內的數的大小比較,會根據要求取近似數。
教學難點:
有0的讀寫,萬以內的數的大小比較。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知識再現
前面一段時間認識了萬以內的數,學習了萬以內數的讀寫、會比較萬以內的.數,能根據要求寫出近似數,今天我們就進一步來學習這些知識。板書:練習四。
復習數位順序表。
到現在為止我們學習了幾個數位?你能從右往左說一說嗎?
指名學生回答后完成“練習四”第1題。
獨立完成后集體評價,引導學生說出相鄰數位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二、基本練習
1.完成“練習四”第2題。
我們在讀寫數的時候要從最高位想起,幾個千就在千位上寫幾,讀幾千;幾個百就在百位上寫幾,讀幾百;幾個十就在十位上寫幾,讀幾十;幾個一就在個位上寫幾,讀幾。遇到哪一個數位沒有就寫0,中間有一個0或兩個0都只讀一個0,末尾的0不讀。
2.完成“練習四”第6題。
對萬以內的數的讀寫,同學們掌握得很好,下面考一考你們。
獨立完成后提問:比較每一組的兩道題,你發現了什么?在小組里面說一說。
3.完成“練習四”第3題。
出示后問:下面四個數都有一個“6”,這幾個“6”有什么不同嗎?表示的意義是?
4.完成“練習四”第4、5題。
三、綜合練習
1.完成“練習四”第7題。
獨立完成后師指名說一說比較的方法。
2.完成“練習四”第8題。
引導學生讀題后師問:杉樹可能栽了多少棵?說出你的理由。
3.完成“練習四”第9題。
獨立完成后引導學生集體評價。
4.完成“練習四”第10題。
問:參觀科學宮的人數哪一天最多,哪一天最少?為什么?可小組里面討論一下。
每天參觀的人數各接近幾千?
四、反思總結
提問:同學們,今天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有什么收獲和體會?
五、課堂作業
《練習四》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實際測量充分感知四邊形內角和為360度這一規律。
2.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動手測量,使學生經歷充分感知四邊形內角和為360度這一規律的全過程,并滲透歸納、猜想和驗證的數學思想。
4.使學生感悟到數學的神奇和奧妙,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
感知四邊形內角和是360度這一規律。
教具準備:量角器。
教學過程:
一、動手操作 引發探究
師:這節課我們繼續來研究四邊形。
板書課題: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二、探究新知
展示一個平行四邊形,請學生用量角器測量一下每個角的度數。再把四個角的度數相加,是多少度呢?這是一個四邊形,其他的四邊形是什么情況呢?
小組研究,總結規律:
1.組內分工測量75頁8題中的每個四邊形的.各個角的度數。
2.匯總填表75頁9題。
3.共同討論總結規律,全班匯報交流。
出示圖形,小組內可再任意畫一個四邊形試一試。小結:任意一個四邊形四個角的度數之和都是360度。
三、鞏固新知
1.在表中適當的空格內畫“∨”。
2.在圖中填寫合適的四邊形名稱。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
《練習四》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練習用乘法結合律、分配律進行簡算。
2、用乘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用乘法結合律、分配律進行簡算。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用乘法結合律、分配律進行簡算。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用乘法結合律、分配律進行簡算
看哪個小組連的又對又快,在做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乘法分配律適用的條件。
二、花圃中的乘法
重點理解列式的算理,即第1個問題為什么是計算周長,第2個問題為什么是計算面積,體會周長與面積的不同含義。
三、觀察與思考
本題是一個乘數的'變化引起積的變化,滲透了一些函數的思想。
先呈現情境圖,然后引導學生思考所列算式中乘數與積的變化規律。接著,可讓學生再舉例來驗證自己的發現。
板書設計:
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分配律
乘法交換律:a×b=b×a
乘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練習四》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積累“我的采蜜集”,背誦《歡樂頌》。
2、口語表達“在未來的日子里”,要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
3、習作語句通順,內容具體,感情真摯。
過程與方法:
1、進一步培養學生在讀中品悟文章的內涵。
2、激發學生喜歡積累的情趣,利用手抄報,展示我的采蜜集,結合課件展示,想象著吟誦讀讀背背。
3、學會在網上搜索,有選擇的查閱,欣賞網上資料的能力。利多媒體輔助教學,使學生更加身臨其境。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與人交流時,能尊重、理解對方,聽他人說話要有耐心。
2、樂于參與討論,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
3、懂得習作是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珍視個人獨特的感受。
4、喜歡出去走一走,學會享受大自然中萬物的美。
【教學重難點】
1、與人交流時觀點明確,語言流暢。
2、課前能積累習作素材,課堂上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習作。
課前準備:
閱讀本單元的課文,閱讀與本單元內容相關的文章,搜集相關的圖片、文字資料,記錄下自己的隨行、隨思。
【教學過程】:
一、我的采蜜集
1、師:從古至今,人世間不知發生過多少次悲壯激烈的戰爭。運籌帷幄,攻城掠地,長途奔襲,短兵相接、、種種戰例,或記之于史冊,或見之于名著,或流傳于口頭。20xx年9月2日,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六十周年,來自二十二個國家的二戰老兵聚首北京,共同簽署《北京和平宣言》。
2、請同學們讀一讀宣言。
3、結合你查找的資料,談一談你對和平宣言的體會和感受。
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仔細看看這些資料,我們現在的寧靜是用多少個這樣的過去換來的,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愛惜身邊那個人呢?
所有的.戰爭都是殘酷的。所有的戰場都是血腥的。有硝煙的,沒有硝煙的!也正是這樣的殘酷和血腥,才會讓我們才更渴望和平。我活在天堂里!
我認認真真的看完這些資料。感到戰爭太殘酷了。這樣的文章應該多看看、才能體會生活在和平年代里是多么幸福啊。
……
二、讀讀背背。
1、出示白樸的《歡樂頌》,播放《歡樂頌》的樂曲。
感受樂曲歡樂、自由的喜悅氣氛。
《歡樂頌》是《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的終曲樂章,《第九交響曲》貝多芬卻幾乎花了大半生的時間來醞釀、來籌劃的,可以說它是凝聚其一生力量和信念的宏篇巨作.感覺庵野秀明是個很了解音樂的人,貝多芬創作《歡樂頌》的那段時間許多顯要友人的相繼去世、患病、破落.他和真治一樣沒有完整的家庭,在此時重新回到了孤獨、寂寞當中.他們一樣對現實憂心忡忡,卻無能為力。
2、指名朗讀
3、疏通意思。
4、輕輕地吟誦,想象它所描繪的畫面。學生感情朗讀。
5、背誦。
三、口語交際。
“在未來的日子里,為學生搭建一個交流互動的平臺,讓學生在交流中提高認識,喚起對和平的向往,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像,描繪世界的明天,充分表達對未來美好的憧憬。向學生提出以下問題,幫助學生打開思路。小組交流、全班交流相結合。
1、未來世界還有戰爭嗎?人們如何解決爭端?
2、未來世界里人們怎樣生活?
3、未來世界里,你成為什么樣的人?你解決了什么問題?
四、關于“我的小筆頭:
1、從以下幾個方面指導學生選材。
對戰爭的認識和看法;
針對某一新聞事件談自己的感受;
給某人寫封信,對某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
發出綠色和平的號召;
暢想和諧美好的未來世界……
2、指導多種方法表達。
書信、議論文、詩歌等,鼓勵學生采用不同方式完成習作,只要感情真實,內容具體,教師就要鼓勵。
3、交流評價。
教師點評與學生互評相結合,重視學生交流的過程。
4、習作展示。
通過評講、朗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反思、交流中開闊思維,提高能力。
搜集資料也是一種積累,也通過閱讀資料,讓學生了解百年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在學生的心中產生共鳴,從而激發學生熱愛和平、珍愛生活的美好感情。
《練習四》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視圖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2.教學生嘗試著畫視圖進一步鞏固空間觀念
教學準備:
尺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上節數學課
我們學習了"觀察物體"
說說你學會了哪些知識?
板書:視圖
出示兩張圖
問:你覺得這兩張圖有什么不同?
指出:我們在觀察一個正方體的時候,最多只能看到3個面:前面、右面和上面
圖1畫的就是我們平時能看到的情況,而圖二是在圖1的基礎上添上了3條虛線,這樣就使圖看起來立體的效果更強,可以完整地看到正方體的六個面,像這樣的圖,我們可以叫它"透視圖"
我們要會觀察視圖,大家一起動手畫一個正方體
二、練習:
說一說先完成書上的問題
問:誰能像這樣子也來提問考靠大家?
隨學生的提問
其他同學解答
注意學生在出題的時候
要說清楚是從哪個面觀察
得到的是怎樣的`排列的幾個正方形?
你能用幾個小正方體搭出下面的樓房模型嗎?
追問:圖2看到的是3個正方體
是不是真的就3個?
觀察這類圖要注意什么問題?
3.先數一數各有幾個正方體
再擺一擺
(圖略)提醒:圖2和圖3都是2層的
2層的視圖要注意上面正方體的下面雖然看不到,但肯定是有的一定要數進去
4.思考題:
下面的幾張照片分別是誰拍的?連一連連完后請學生說說自己在連的時候是怎么考慮的?
連完后有什么發現?
注意讓學生發現相對的面
如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在觀察的時候,上面多的那一塊的方向是正好相反的
三、嘗試畫較為復雜的視圖
1.用4個同樣大小的小正方體擺成從右面看到的是
2.用4個同樣大小的小正方體擺成從右面看到的是
《練習四》教學設計10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第64頁的實踐活動。
【教學目標】
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進一步學習數據的收集與整理。
通過實踐,學生更進一步的整理數據信息,通過數據發現問題,從而決定用什么什么統計圖來描述這些數據。
【教學重點】從統計表里收集信息,并能用這些信息分析問題。
【教學難點】如何根據信息繪制統計圖,教學設計,教學過程說明,實踐活動
統計學生的身高,為學習統計提供了很好的數據資源。在測量身高的活動可以貫穿整個小學學習階段,根據不同學段的學生特點,要示有所不同。
本次測量身高,旨在學生把每年測量身高的數據保留下來,養成保存資料的習慣。這個實踐活動的目的是使學生經歷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分析數據的過程,運用學習的復式統計圖來描述數據,從統計圖中獲取盡可能多的信息。
課前布置學生測量自己的身高。上課時首先指導學生將全班同學的身高進行匯總,完成統計表。教材提供了一個身高段的劃分,老師可以根據自己學生的實際選擇合適的身高段。
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以及統計圖的`特點,選擇用復式條形統計圖來描述數據。(你選擇什么統計圖來表示?)
教師鼓勵學生結合匯總后的數據和統計圖發現信息,比較男女生身高分布的不同。讓學生主動去探討。讓學生進行比較,從數據中比較信息。
讓學生看書中提供的圖片,以直觀的形式表示各身高段學生的人數。喜歡學生將自己班級與這個班的身向的頒進行比較,還可以分析從總體上看哪個班的身高一些。如果學生感興趣的話,老師也可以把自己班同學的身高拍成照片。
使學生體會到數據統計的作用,學生的回答只要合理都給予肯定。
二、鞏固練習,復習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請與同學們一起交流一下你的收獲吧。
數學來源于生活,讓學生注意觀察身邊的數學知識,就身高的問題中,進一步整理和學習統計的數據的收集與整理。
通過自主交流與探索,比較,逐步明確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發現最佳的統計方法,板書設計:
《練習四》教學設計11
課時:1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1、復習、整理本單元的基本概念,在練習中進一步理解公因數、最大公因數、最簡分數等概念。
2、通過輸理、比較,建立相關概念的關系。
3、、在游戲、應用中體驗數學的趣味性。
基本教學過程:
一、一、基本練習
1、復習找因數、公因數的方法:
練習第一題。
學生填寫后,說說你是怎么想的。鞏固找公因數的方法。
2、復習約分的方法:
練習第二題先約分,再連線。
二、運用知識模型:
1、復習分數的意義、約分等知識的綜合運用。
第3題。
讓學生自己用分數表示,并交流自己的思考方法。
2、第4題。
先讓學生找出分數,并說說自己的思考方法?
3、第5題。
本題開放性強,學生可以自由分割,并用分數表示。
三、思考題:
本題先要幫助學生理解題意,并思考:選擇怎樣的地磚才能沒有剩余?引導學生認識到問題的實質是要求24和30的公因數是1、2、3、6,因此可以選邊長是1dm,2dm,3dm,6dm的.方轉。
四、實踐活動:
先讓學生用最簡分數表示小明一天中每項活動的時間,鞏固分數的意義、分數與除法、約分等知識。然后讓學生自己設計一張表格,并用分數知識進行交流。
四、總結:教學反思:
內容: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
課時:1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應用。理解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意義。
2、探索找公倍數的方法,會利用列舉法等方法找出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基本教學過程:
一、一、創設活動情境,進行找倍數活動:
二、出示題目和8月份的日歷:
1、誰能說一說“每隔2天去一次,每隔4天去一次”怎么理解?用不同的符號圈出兩人去少年宮的日子。
2、把這些數寫下來。
二、自主探索,總結找兩個數的公倍數的方法:
1、觀察這些數有什么特點?
2、再觀察兩人同時去少年宮的日子有什么特點?
3、師總結:揭示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概念。
填一填:第48頁
①學生嘗試找6和9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并利用集合進一步加深對公倍數意義的理解。
②學生討論交流找公倍數的基本方法。
③還有其他方法嗎?(鼓勵學生用其他方法找公倍數)
4、師總結:找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方法
三、拓展引思:
1、第49頁練一練
第一、二題
讓學生獨立填一填,再交流。
教學反思:
①15和5014和3512和484和7
說說你是怎么想的?學生明確找兩個數公因數的一般方法,并對找有特征數的最大公因數的特殊方法有所體驗。
注意:教師出題時,數字不要太大,要注意把握難度要求。
②練一練,第42頁第1題。第2題。第3題。
③第43頁第4題:
讓學生找出這幾組數的公因數后,說說有什么發現?
④第43頁第5題:
⑤數學探索:
三、總結。
分數的大小
教學目標
1、探索分數大小比較的方法,會正確比較兩個分數的大小。結合具體情境引導學生用分數描述有關現象,理解通分的含義探索并掌握通分的方法。
2、進一步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3、激發學生的創新樂趣,培養學生勇于思考、敢于求異的創新精神,使學生感受比較與分類、猜想與驗證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并逐步學會用此種方法處理、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談話激趣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中央電視臺李詠主持的什么娛樂節目?
生:非常6+1幸運52
師:今天就讓幸運帶給我們五年級二班每個人好嗎?在幸運52的幸運擂臺挑戰之前要知道我們班的課堂比賽規則:
A、把我們班分成四大組,如果哪一組回答問題出色,或者回答問題積極相應加上兩顆星。
B、如果哪一組不聽人家的回答則倒扣一顆星。
C、最后看哪一組勝利相應進行獎勵。
師:我們已經學習了分數的意義和分數的基本性質這些知識,如何運用這些知識來比較分數的大小呢?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研究。(板書:分數大小比較)
《練習四》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解答三步計算應用題的基本步驟,并能熟練地進行驗算,提高學生的分析的'判斷能力。
教學重點:比較規范地分析、解答問題。
教學用具:小黑板幻燈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提問:請你說說解答應用題的一般步驟。
學生同桌說指名說
2、看條件想問題
有1200條毛巾,每箱裝200條。?
火車5小時行駛450千米。?
修路隊每天修路150米,已經修了12天。?
王師傅計劃25天加工一批零件,實際提前5天就完成了任務。?
服裝廠計劃每天生產服裝120套,實際比計劃每天少生產19套。?
3、看問題想條件,并說出數量關系式。
實際每天生產自行車多少輛?
實際提前幾天完成任務?
計劃每天比實際少加工零件多少個?
引導學生說出用不同的條件組求出相同的問題。
二、選條件求問題
1、條件
⑴有1200千克蘋果,⑵計劃分裝80箱
⑶實際每箱多裝5千克
⑷實際裝了60箱
要求學生選擇其中兩個或三個條件,補上一個問題。
三、練習應用
1、甲乙兩地相距120千米,小明騎摩托車從甲地去乙地,用了4小時;返回時每小時多行了10千米。返回時用了多少時間?比去時少用了多少時間?
要求學生進行驗算
2、甲乙兩個工程隊計劃各修路11440米。甲隊每天修72米。如果乙隊想比甲隊提前4天完成任務,那么乙隊每天要修路多少米?
結果乙隊反而比甲隊多用了4天才完成任務,乙隊實際每天修路多少米?
反饋講評要求學生說清思路
四、課堂作業
課本第23頁練習四第2-6題
《練習四》教學設計13
一.教學目標:
1.練習用鋼筆正確、端正地描紅寫出一段話。
2.照樣子寫疊詞。
3.照樣子擴寫句子。
4.讀句子并說說句中的省略號的用法。
5.熟記12條成語。
6.讀背兩句名人名言。
7.口語交際:設計一條公益用語。
8.學寫毛筆字。
二.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練習用鋼筆正確、端正地描紅寫出一段話。
2.照樣子寫疊詞。
3.照樣子擴寫句子。
二.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教師進一步明確練習要求。
2.指導。
(1)指名朗讀這一段話。
(2)要求學生觀察字的行間距和標點的位置。
(3)這些字在書寫時你認為有哪些地方應引起注意的?
(4)教師應重點指導書寫“滴“、“微“兩個字。
3.練習。
(1)生練習描紅。
(2)據描紅情況,教師小結,再讓學生仿寫。
6.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評點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進行矯正性的練習。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要求。
(2)教師進一步明確要求。
2.指導。
(1)分別讀一讀這4個詞語。
(2)找出4個詞語的相同及不同之處。
3.練習。
(1)學生分組練習口頭說說詞語。
(2)學生選擇最喜歡的填寫在書上的橫線上。
4.反饋。
(1)讓學生大聲讀自己所填寫的答案。
(2)集體糾正。
(3)讓學生修改自己的答案。
(4)同座位互相查練習情況,有不明確的地方再討論。
(三)教學第三題。
1.審題。
(1)指名讀練習要求。
(2)讓學生說說本題要求。
2.指導。
(1)幻燈出示例子中的兩句話,指名讀。
(2)請女生讀第1句,男生讀第2句,比較兩句有什么不同。
(3)這樣擴句有什么好處。
3.練習:
①提示:填寫前應先讀第1句,讀懂句子,再填寫合適的詞。
②請學生模仿例句填寫下面兩題。
4.反饋。
(1)請學生大聲朗讀填寫詳細的句子。
(2)討論交流。
(五)課堂作業。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讀句子并說說句中的省略號的用法。
2.熟記12條成語。
3.讀背兩句名人名言。
二.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
2.指導。
(1)用幻燈出示第一題,指名讀題。
(2)請同學們說說句子的意思,討論省略的內容可能是什么。
(3)教師總結:那省略號應表示列舉事物的省略。
3.練習。
(1)請同學輕讀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
(2)同座位的同學討論省略號在句中的作用。
4.反饋。
(1)請同學讀句子并說出省略號的作用。
(2)集體評議。
(二)教學第五題。
1.審題。
(1)請學生讀題。
(2)教師談話幫助學生弄清本題的要求。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12條成語,不認識的字可查字典,或問老師。
(2)教師范讀。
(3)學生自由讀。
(4)理解12條成語的意思。
3.練習。
(1)學生大聲自由練背。
(2)同座位互相練習背誦。
(3)教師個別抽背。
4.反饋。
(1)指名背。
(2)集體齊背。
三.教學第六題。
1.審題。
(1)指名讀要求。
(2)讓學生說說該項的要求是什么。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兩條名人名言。
(2)指名試讀。
(3)教師根據學生讀情況進行范讀和領讀。
(4)教師分句講解這兩條名人名言。
(5)教師講解后再次范讀。
3.練習。
(1)學生自由地練習朗讀。
(2)指名讀。
(3)在充分讀的基礎上,讓學生練習背誦。
4.反饋。
(1)檢查學生朗讀情況。
(2)指名背誦。
(四)課堂作業。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口語交際:設計一條公益用語。
2.學寫毛筆字。
二、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七題。
1.審題。
(1)出示小黑板,指名一個學生讀題。
(2)請學生自己說說這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3)教師進一步明確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①明確什么是公益用語。
②設計一條公益用語。
③說說你是怎樣想到要這樣設計的。
2.指導。
(1)學生讀一讀什么是公益用語。
(2)教師略加講解:公益用語通常是用來教育我們關注公共的利益,維護公共的利益。
(3)引導學生回憶見過的、聽過的公益用語。
(4)討論這些公益用語的作用。
(5)想一想為什么這樣設計。
3.練習。
(1)思考設計一條公益用語。
(2)集體討論交流,并說說自己是怎么想到要這樣設計。
(3)集體評價補充,互相完善。
4.反饋。
(1)教師對學生的設計進行點評。
(2)鼓勵學生關注公益事業,大膽設計公益用語,并在學校、家庭等地進行宣傳。
(二)教學第八題。
1.教師指導。
2.學寫毛筆字。
《練習四》教學設計14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練習目標:
1、理解體積、容積的含義。
2、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感受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以及1升、1毫升的`實際意義。
3、掌握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并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練習重點:
1、理解體積、容積的含義。
2、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感受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以及1升、1毫升的實際意義。練習難點:
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能靈活運用各類單位。練習過程:
一、情境導入
這一單元我們都學習了那些知識?學生復習回顧,師板書整理。
二、基礎練習
1、填上合適的單位
一臺電視機的體積約為50,一個蘋果的體積約為70,一大桶果汁是3,一小瓶墨水的容積是60 。引導復習體積、容積單位,學生完成后交流。完成課本第2題
2、填一填
分米3=厘米3 8750厘米3=分米3 800ml= L 7500ml =分米3 =厘米3米3= L引導學生回顧體積單位及換算,進行填空。完成課本第5題。
三、計算出下面圖形的表面積以及體積。課本48頁第3題,學生完成后交流。
四、解決問題
1、練習四第4題
師引導學生讀題分析題意,獨立完成后交流。
2、練習四第7題
師引導學生讀題分析題意,復習正方體表面積公式。
3、練習四第8題
復習體積單位及容積單位的換算,長方體體積公式=底面積×高學生完成后,集體交流。
五、小節本節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練習四》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拼讀音節,讀拼音寫出詞語。
2、能區別多音字的不同讀音并能據音組詞,能區別同音字、形近字,音近形也近的字,并能在句子中正確選用,能讀寫形容詞疊詞。
3、能正確朗讀練習中的詩歌,了解詩歌內容,認識蔬菜,了解秋天菜園的豐收景象。
4、能看圖進行合理的想象,并連貫地說一段話,寫一段話。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拼讀音節,讀拼音寫出詞語。
2、能區別多音字的不同讀音并能據音組詞,能區別同音字、形近字,音近形也近的字,并能在句子中正確選用,能讀寫形容詞疊詞。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題。
1、讓學生拼讀音節,讀準字音。
2、說說它們是哪些詞語。
3、填寫后共同糾正。
二、教學第二題。
1、讓學生先按拼音讀準字音。
2、組詞,結合詞議正音。
3、告訴學生多音字是根據詞義定音的,不注意詞義會讀錯字音。
三、教學第三題。
1、讀一讀,比較重疊和不重疊在意思上有什么不同。
2、寫一寫,提醒學生抄寫時注意難寫、易錯的字。
四、教學第四題。
1、復習這一單元的課文內容。
2、背誦重點段落。
3、按課文內容填空。
五、教學第五題。
1、復習3組同音、音近、形近字,說說他們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方不同。
2、放到句子中讓學生選擇,劃去不合適的字,并說說理由。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朗讀練習中的詩歌,了解詩歌內容,認識蔬菜,了解秋天菜園的豐收景象。
2、看圖進行合理的想象,并連貫地說一段話,寫一段話。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六題。
1、自由朗讀,把詩歌讀通順。帶拼音的`字多讀幾遍,讀準字音。
2、看插圖想想詩歌寫了些什么。
3、指名朗讀、評議、正音。
4、指名說說詩歌的意思,說說有什么不懂的地方,集體討論。
5、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二、教學第七題。
1、看懂圖意,說說講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讀圖下的問題,明確題意。
3、根據圖的意思想像事情發展的順序,事情的來龍去脈。
4、在把幾幅圖的意思按事情發展的順序連起來說一段話。
5、寫一段通順完整連貫的話。
【《練習四》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練習》教學設計07-07
《練習4》教學設計07-11
《練習6》教學設計07-13
練習課教學設計08-02
《練習5》教學設計08-11
課文《練習5》的教學設計07-05
《擦地練習》教學設計12-13
《練習4》教學設計范文07-04
《除法的驗算》練習教學設計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