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塔》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烏塔》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烏塔》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
3、培養獨立生活、自強自立的意識。教學重難點:
1、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
2、引導學生從課文的敘述的描寫中了解人物特點,并在閱讀后與同學交流自己的見解。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1、孩子們,你們喜歡旅游嗎?都到過了哪些地方,是和誰一起去的?如果讓你獨自一人出遠門或去旅游,你們敢不敢去呢?
2、孩子們,有這么一個孩子呀,她非常了不起,能一個人獨自到歐洲去旅游,你們想和她成為朋友嗎?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位德國小姑娘(板書:烏塔)和她交個朋友,看看她是怎樣去旅游的,她有什么值得我們學習的。
現在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看看課文中的烏塔給作者留下什么印象。
二、初步學習課文感知
1、生自由地讀課文,要求你們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
2、檢查生詞情況:筋疲力盡、愜意、號碼、反駁、邏輯、語塞、結結巴巴。
3、快速瀏覽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么事?
(寫的是一個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的故事)
三、再讀課文,感知烏塔的性格特點交流一:
1、孩子們,你覺得烏塔是一個怎么樣的孩子?
指名匯報讀描寫烏塔的句子,從這些描寫中你知道烏塔給作者留下了什么印象?除了經驗豐富外作者還認為烏塔還是一個熱情活潑的女孩子,哪些句子寫到了。交流二:
2、烏塔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做了哪些準備工作的?
①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②每到一地查警察局的號碼;③給家里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④用三年的'時間準備;⑤掙旅費。
通過這些作者知道了烏塔又是一個怎樣的孩子?交流三:
3、我們應該像能向烏塔這樣嗎?(中國的孩子敢這樣做嗎?)師:烏塔的這種持之以恒的頑強自立精神不正是我們需要的嗎?在咱們中國我們的家長會同意你們這樣做嗎?
4、孩子們烏塔的這些話想告訴我們什么呢?
烏塔不同意中國家庭愛孩子的方式和管教孩子的做法,認為不符合邏輯,烏塔認為愛孩子就應該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給孩子一個自我鍛煉的平臺,這樣才是真正的愛孩子。
師:此時作者又看見了一個怎樣的烏塔。烏塔認為光從書中認識世界是不夠的,還要親自體驗生活、感受生活、去熱愛生活。
四、拓展
1、孩子們,你們贊同烏塔的做法和說法嗎?
現在我們來討論一下,一個小女孩能否自己出門旅游。
2、交流匯報后老師說,孩子們此時此刻作者心里在問咱們中國的烏塔在哪里?有烏塔這樣的孩子嗎?所以作者要我們學習烏塔做一個什么樣的孩子?
小結:老師也非常希望你們能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熱愛生活,樂觀向上的孩子。
五、板書設計:
經驗豐富
烏塔
熱情、自立獨立自主親自體驗熱愛生活
《烏塔》教學設計2
一、談話導入,在學生預習地基礎上感知課文
1.你們獨自一個人出過門嗎? 最遠地到過那兒?怎樣去?
2.有一個了不起的姑娘,她才14歲就一個人周游歐洲。她的名字叫——烏塔(板書課題),多勇敢的孩子!
3.今天,咱們來學習課文《烏塔》,看看烏塔靠的是什么周游歐洲的?
二、檢查自學情況。
(一)檢查生字。
1.出示生字,讓學生開火車認讀。
2.用生字組詞。
3.齊讀生字。
(二)檢查詞語的理解。
愜意:滿意、稱心、舒服。
一摞:一疊。
反駁:說出自己的理由,來否定別人跟自己不同的理論或意見。
邏輯:思維的規律。
。ㄈz查課文讀通、讀懂的情況。
1.分組通讀課文,教師發現錯誤,及時引導學生糾正。
2.課文講述了一件什么事?
一位十四歲的德國女孩烏塔,利用自己在周末打工掙的錢和爸爸湊的錢,獨自一個人游歷歐洲。
。ㄋ模┏鍪镜貓D,介紹歐洲,讓學生對烏塔油然而生敬意。
三、 深入學習課文,領會文章思想。
。ㄒ唬└鶕@件事,學生自由質疑,教師歸納,引導學生圍繞問題,再次自讀課文。
1.烏塔如何掌握游歷歐洲的路線。
2.烏塔不怕一個人路上碰到危險嗎?
3.你覺得烏塔是個怎樣的孩子,你是從那些地方體會到的?說說你的理由和見解。
(二) 學生帶問題,小組合作學習。
。ㄈ 反饋學習情況,教師點撥,加深理解。
這些問題的解答,引導學生從文中“我”和烏塔的談話中去體會。
1.一個14歲的孩子,她是怎么知道她要去的每個地方該怎么走?(學習、查看各國旅游指南)
“說到這里,她拿出一摞書給我看,全是歐洲各國的旅游指南,每個國家都是厚厚一冊,介紹得十分詳細”。
“為這次旅行她準備了整整3年,讀了很多有關這些國家的書籍!
2.我和烏塔在哪兒相遇,之前她都到了那些地方,她還要去哪?(法國、瑞士、奧地利、意大利、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還要去希臘)
3.烏塔一個人遠離父母,到那么多陌生的地方,她不怕父母擔心嗎?(及時和父母聯系,知道做事前防范)
“在家里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方就先查看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然后給家里撥個電話或寄個明信片。”
4.你覺得烏塔是個怎樣的`孩子?(讓學生自由地說出自己的看法,并要求從課文中找出具體的事例或句子加以說明)
最后教師歸納出烏塔是一個獨立自主,自強自立的孩子。
四、 聯系生活實際,討論。
1. 提出討論的論題:一個未成年的孩子該不該一個人遠行。
2. 初步了解學生的看法后,根據該和不該將學生分為兩部分,在班級討論。
3. 教師根據情況適當評價。
五、
教師總結:我們學習烏塔,并不是說要求大家都一個人出門旅游,而是要學習她獨立自主的精神,從日常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這樣才能應對將來社會對我們提出的挑戰!
六、 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作業:
一、下面是歐洲各國的首都、著名的旅游勝地,你知道嗎?請你記一記。
國名 首都 著名的旅游勝地
英國 倫敦 大英博物館 白金漢宮 溫莎堡
法國 巴黎 巴黎圣母院 埃菲爾鐵塔 凱旋門 盧浮宮
意大利 羅馬 比薩斜塔 威尼斯 那不勒斯城
希臘 雅典 雅典衛城 奧林匹亞古運動場遺址
西班牙 馬德里 加那利群島 地中海沙灘 巴里阿里群島
二、我能找出下面詞語中的近義詞和反義詞。
愜意 便宜 安全 滿意 昂貴 擔心 模糊 放心
朦朧 附和 優惠 優待 精巧 精致 反駁 危險
近義詞:
。 )——( ) ( )——( )
。 )——( ) ( )——( )
反義詞:
。 )——( ) ( )——( )
。 )——( ) ( )——( )
《烏塔》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 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德國小姑娘烏塔自主自立的獨立性。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了解德國小姑娘烏塔為什么能獨自出國旅游。
教學難點:
了解德國小姑娘烏塔為什么能獨自出國旅游。
教學時間:一課時
課前準備:預習課文
教學過程:
一、 導語:
你們獨自一人出國遠門嗎?本文講的女孩獨自出國旅游,令人敬佩,讓我們跟著作者同她認識吧。
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主讀書
1、 要求:
(1)要把課文讀通讀順,難懂的句子多讀幾遍。生字、新詞可利用工具書解決。
。2)把不理解的.內容和有疑問的地方標出來。
2、 交流看法和見解
(1) 以學習小組為單位交流看法和見解
暢所欲言
(2) 提出學習中的疑難問題。
二、 自主性練習設計
討論:
1、你認為烏塔是一個怎樣的人?
2、你對離家出走的同學持什么態度?
3、此時你想說什么?想做什么?
板書設計:
享受優惠
設計路線 獨立自主
6*烏塔 閱讀了解
打工掙錢 生活能力強
愛心禮物
實踐作業:(自愿完成?梢元毩,也可以合作)
以《從烏塔看中外小學生的不同》為題,寫一份調查報告。
要求:學生通過查找資料分析中外小學生在計算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自理能力、家庭責任感等方面的不同,并簡單分析造成這種不同的原因。
《烏塔》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漱、愜、碼、駁、邏、輯”六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
3、能對文中的人和事進行評價,增強獨立生活、自強自立的意識。
4、提高獨立閱讀的能力。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學會獨立思考。教學重點:讀懂課文,從敘述、描寫中了解人物的特點。教學難點:感悟課文的深層含義并發表自己的見解。教學安排1課時。教學流程:
一、導入
你們獨自一個人出過門嗎?最遠的到過哪?是怎樣去的?需要注意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學生自由發言)有個了不起的小姑娘,她才14歲就一個人周游歐洲。她的名字叫——烏塔。這節課讓我們來認識烏塔,看看她是怎樣旅游的?
二、資料簡介
1、背景簡介。本文是作者汪曉潔在羅馬的一個旅館休息時,遇到獨自游歷歐洲的14歲女孩烏塔,經過與烏塔的接觸和談話有感而發寫成的。
2、關于威尼斯。威尼斯是意大利的一座古城,位于亞得亞里海濱,由118個島嶼組成,有“水城”“百島城”之稱。它風景秀麗,古跡甚多,是馳名全球的旅游勝地。
三、初步感知
1、出示自學建議。(1)可以先讀一讀閱讀提示,根據提示去自學。(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可以在感觸深的句子、段落旁邊寫一寫自己的感受、理解;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標記。
2、學生自學課文。
3、交流初讀感受,提出疑難之處。
4、教師梳理生字生詞。
5、教師引導學生梳理文章脈絡。
四、整體感知
1、學生在讀書中發現問題,認真思考,自讀自悟。
2、小組內交流討論。
3、全班交流,互助解疑。(1)教師引導學生著重研討“你對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有哪些想法和見解”。(2)談一談你對“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這句話的理解。(3)你認為中國的孩子缺少獨立性嗎?
4、出示地圖,介紹歐洲,讓學生對烏塔的游覽線路有個比較清楚的認識。
五、句段解讀
1、晚上八點多,我疲倦地回到旅館。這時,小姑娘正愜意地趴在床墊上,一邊吃糖,一邊看一本厚厚的書。
明確:運用排比的寫法,將“我”的“疲憊”與小姑娘的“愜意”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小姑娘的悠然自得,懂得用自己的能力享受生活。
2、烏塔對我這番解釋很不滿意,馬上反駁說:“我也是家里的寶貝,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也很愛我。不過我們興趣不同,所以我們有時候一起出去玩,有時候單獨出去玩。愛孩子,為什么就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我不明白。你的話不合邏輯!
明確:這段話的意思是說,烏塔認為愛孩子和不讓孩子單獨出門之間不存在必然關系。烏塔先是舉出自己生活中的實例,說明在長輩愛孩子的情況下孩子可以單獨出門,然后說她不同意中國家庭管理孩子的做法,認為作者的解釋是不合理的。烏塔的話不多,但是邏輯嚴謹、條理清晰、觀點鮮明,特別是她只有14歲就能對生活中的問題進行理性的思考,并能切中要害,這充分體現出,烏塔在生活上獨立的基礎是她在思想上和精神上的獨立。
3、但她還是堅持:“光從電視和書本上認識世界總不完美。……”明確:烏塔這么小就有如此見解,可見她是一個獨立、勇敢、有主見、不盲從、有實踐精神的女孩。
六、質疑探究
1、根據課文內容,學生質疑,教師歸納,引導學生圍繞問題再次自讀課文。(1)通讀課文,結合課文內容談談烏塔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2)作者主要采用什么描寫方法塑造烏塔這個外國小姑娘的形象?
2、學生帶問題,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3、反饋學習情況,教師分別進行點撥,加深理解。
教師明確:(1)烏塔是一個自理能力強;生活經驗豐富;熱情、活潑(如:她一見我,立即坐起來打招呼,問我玩得怎樣……);計劃性強(如:烏塔說,她在家里就設計好旅行路線和日程……);有責任心(如:給家里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事前準備周密(如:這一次旅行她準備了整整3年,讀了很多有關這些國家的書籍)的孩子。
(2)作者主要運用對比描寫的方法,把一個有個性的外國小姑娘的形象生動地展現在我們的眼前。如課文中1、2自然段中小姑娘“睡得正香”與“我已經筋疲力盡”、第四段中我的“疲倦”與小姑娘的“愜意”等,這樣的對比,更加鮮明地表現了烏塔的個性特點,使她的形象更突出。
4、聯系生活實際、討論。
。1)提出討論的論題:烏塔的說法和做法好不好?我們能向烏塔學習什么?(2)一個未成年的孩子該不該一個人遠行?我們可以怎么做?
教師明確:向烏塔學習并不是模仿她獨自外出旅行,而是要在日常生活、學習中克服依賴思想,培養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的意識。
(3)初步了解學生的看法后,根據該和不該將學生分為兩部分,在班級進行辯論,各抒己見。(4)教師根據情況進行適當評價。
七、課堂小結
烏塔姐姐只比我們大幾歲,但卻能用自己的智慧與能力獨自一人游歐洲,做自己想做的事。同學們有沒有獲得什么啟發呢?是不是應該做出些改變呢?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教學本課要培養學生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的意識,克服生活中的依賴思想。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十分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讓他們主動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同時引導他們對“烏塔”這個人物形象進行深入理解,讓他們有所感悟有所觸動。但同學們的發言顯得有些蒼白無力,這讓我覺得有點無奈。不能帶學生走出校門開展各種課外活動,只能在教室里進行培養學生獨立生活能力和自立意識的教育,這樣教學效果有限。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加強學生發表自己見解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嚴密思維能力的訓練。
《烏塔》教學設計5
教具準備:
小黑板、地圖。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感知課文。
1、你們獨自一個人出過門嗎?最遠的到過哪?看樣去的?
2、有個了不起的.小姑娘,她才14歲就一個人周游歐洲。她的名字叫--烏塔(板書課題)
二、檢查自學情況
1、檢查生字
2、檢查詞語的理解。
3、檢查課文讀通情況。
、欧纸M通讀課文,教師發現錯誤,及時引導學生糾正。
⑵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4、出示地圖,介紹歐洲,讓學生對烏塔油然而生敬意。
三、深入學習課文,集會文章思想。
。ㄒ唬└鶕@件事,學生自由質疑,教師歸納,引導學生圍繞問題,再次自讀課文。
1、烏塔如何掌握游歷歐洲的路線。
2、烏塔不怕一個人路上碰到危險嗎?
3、烏塔都到過哪些地方?
4、你覺得烏塔是個怎樣的孩子,你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的?說說你的理由和見解。
。ǘ⿲W生帶問題,小組合作學習。
。ㄈ┓答亴W習情況,教師點撥,加深理解。
四、聯系生活實際、討論。
1、提出討論的論題:一個未成年的孩子該不該一個人遠行。
2、初步了解學生的看法后,根據該和不該將學生分為兩部分,在班級反饋。
3、教師根據情況行當評價。
五、總結全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烏塔》教學設計6
教材分析這篇課文寫了一個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的事情,反映了國外少年兒童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識,同時也反映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
設計理念
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說過:“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乃是教學生學。”教學最重要的是要教學生會學。為確立學生主體地位,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使他們不僅學懂了這篇課文,還使他們知道今后在學習這類文章時,如何去挖掘人物的品質,從中發展了學生的智力,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設計思路
本文中的烏塔是孩子們的同齡人,可是無論是在行動上還是在理念上都與我們現在的獨生子女有著極大的反差,是對學生進行獨立意識教育的好材料。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把握這些,使用好教材,這對教學效果會產生極大的影響。我是這樣處理教材的。先激趣導入新課;接著讓學生自讀課文;三是解決字詞困難;四是檢查反饋課文講了什么事;五是在讀、思中體會烏塔的性格特點,在課堂中談出自己的看法與見解。學生在交流時往往會提到一個問題,那就是一個人出去太不安全了。我針對這個問題提出了反問:“是啊,不管做什么事情安全都是很重要的。那烏塔就不怕危險嗎?她爸爸媽媽不擔心嗎?為什么她就敢周游歐洲呢?”接著讓學生來說,烏塔為游歐洲做了哪些準備?從中看出她是個怎么樣的女孩?再接著從全文中了解烏塔是個怎樣的女孩?最后我給學生拋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面對烏塔,面對一個我們的同齡人,你們想對她說些什么呢?”這節課結束了,但我期望留給學生的不是困惑,而是心靈的震撼和無限的思考。
教學準備:學生課前預習,了解關歐洲國家和城市的資料;教師制作課件。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認識烏塔具有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能力的性格特點。
3、感悟本課通過描寫人物的言行突出人的性格的寫法。
教學重點:讀懂課文,能對文章記敘事情闡述自己的看法和見解。
教學難點:從敘述、描寫中了解人物的特點、感悟深層意思并談出自己見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題,初讀課文。
1、同學們喜歡旅游嗎?和誰一起去的,去過哪里呢?
2、看來大部分同學的旅游經歷都挺豐富的,真不錯!有一個小女孩也喜歡旅游,但她喜歡獨自一人旅游,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這個小女孩———烏塔(板書課題)。誰來和她打個招呼呢?來,讓我們一起親切地跟她打個招呼。
二、檢查自學情況,了解課文大意。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后想一想課文講了件什么事情?
2、檢查生字新詞。(洗漱愜意電話號碼反駁邏輯睡眼蒙眬一時語塞)
3、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暑假里,一個14歲的德國小女孩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的故事)
三、認識烏塔學習烏塔。
1、烏塔游歷了歐洲哪些地方?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些外國的地名吧。ǚ▏鹗繆W地利意大利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希臘)
。ǔ鍪練W洲地圖)在地圖上找一找這些國家。烏塔一個人敢游歷這些地方真了不起。
2、假如是你,你敢一個人游歐洲嗎?為什么?
。ㄊ前。还茏鍪裁词虑榘踩际亲钪匾。那烏塔就不怕危險嗎?她爸爸媽媽就不擔心嗎?)
3、烏塔為游歷歐洲做了哪些準備?為什么要做這些?(快速游覽課文,思考這些問題)(設計好旅行日程和路線、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給家里打電話或寄明信片、用了三年時間準備)
4、從為游歐洲所做的準備中看出烏塔是個怎么樣的人呢?(帶著這個問題再讀第七小節,在讀之前先向同學們推薦一種讀書方法)(精讀批注)
5、在游歐洲的過程中發現烏塔還是個怎么樣的人呢?從哪里看出來,可以同桌交流一下。
①烏塔對我這番解釋很不滿意,馬上反駁說:“我也是家里的寶貝,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也很愛我。不過我們興趣不同,所以我們有時候也一起出去玩,有時候單獨出去玩。愛孩子,為什么就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我不明白,你的話不合邏輯!保ㄗ孕,有主見,思想上獨立)
、跒跛f:“中國的孩子缺少很多樂趣吧?”我說:“中國有電視,有兒童圖書,有游樂園,孩子們很快樂!钡是堅持:“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我從電視上經常看見意大利,但只有親自來到這里,它的美麗才深深感動了我。”(對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堅定,實踐精神)
6、我們該向她學習什么呢?(向烏塔學習并不是要模仿她獨自外出旅游,而是要學習她在生活中克服依賴思想,培養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的精神。)
7、學了這篇課文,相信同學們有很多話要對烏塔說把?(出示句式)烏塔,你真是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我想對你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拓展延伸
由于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很多對于我們的孩子來說不可思議的事情都發生在西方的那些孩子身上,接下來再向同學們介紹一個了不起的16歲女孩。(放視頻)世界是很大的,同學們要多去了解外面的世界了解其他國家的孩子的生活。
教學反思
教學《烏塔》這篇課文其目的`是培養少年兒童獨立生活的意識和能力,克服依賴思想,注意在生活中經受鍛煉和考驗。
為了達到此目的,教學時我先引導學生獨立讀懂課文,給學生充分朗讀和思考的時間,幫助學生了解課文寫了一些什么事;然后讓學生思考烏塔是個怎樣的孩子,通過精讀批注的讀書方法,細細體會。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多讀、多想,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教學流程還算流暢,上完之后,經過同事們和領導的熱心指點和自己的反思,還是發現很多值得深思的問題,如下:
。、教學思路陳舊。在學生一讀課文之后,出示本課生詞語,檢查學生的自學情況,設計的流程不夠新穎。反思后,我認為可以放入文中,邊學文邊學詞語,或者直接拿出放在學文開始之前。
。、導入部分是蜻蜓點水不夠深入,當學生說道自己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旅游的時候,應該抓住這一點和烏塔獨自旅游進行比較,這樣更能體現課文的重點。學習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為了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了解世界上其他國家兒童的成長經歷,培養自己獨立生活的意識和能力;二是培養學生閱讀有自己的見解,并愿意與大家交流閱讀感受。我覺得第一點通過文本教學和最后的一段視頻觀看,能較好的做到,但第二點還很有欠缺。
3、略讀課文“放”的度的把握不夠到位。原本設計時就抓住讓學生說說烏塔是個怎樣的孩子一個問題來重點進行,但最后又不放心,把這個問題拆成了兩部分:從為旅游做準備當中看出烏塔是個怎樣的孩子?從旅游當中看出烏塔是個怎樣的孩子?另外,在放開讓學生盡情討論發表意見時,我的課堂駕馭能力顯得很弱,沒能做到收放自如。
希望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能多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不斷進步。
《烏塔》教學設計7
一、學習目標:
1、認識本課的5個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并能對課文的內容發表自己的見解。
二、教學重點: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并能對課文的`內容發表自己的見解。
三、課時安排: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有一位14歲的德國小姑娘,獨自一人游歐洲,這對沒出過遠門的小朋友來說,是一件不敢想的事。這位小女孩的名字就叫烏塔。
2、明確要求,獨立閱讀課文。請一位學生讀閱讀提示,明確閱讀要求。學生先將課文讀一讀,然后圍繞問題交流討論,還可以寫下來。
3、了解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課文通過我和烏塔初次見面和晚上的第二次談話,突出體現了烏塔的自立精神。這個14歲的小姑娘,雖然獨自一人在異國他鄉,但是從睡得正香,收拾行裝,提醒我去超市買冰淇淋、礦泉水等這些小事中,給我們留下一點不膽怯,做事從容不迫還很有經驗的印象。她的自我保護意識、膽大心細,會待人接物是通過實踐鍛煉出來的。
4、你對這些事有何看法?討論時要注意以下幾點A要緊緊圍繞自立精神而談,可以就可不可以單身一人外出旅游,也可以談與自立精神有關的其他事情。B、可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
5、課后請學生把課文內容講給父母聽,聽聽父母的意見。
《烏塔》教學設計8
學生視角:
一個十四歲的德國小姑娘,獨自一人游歐洲,這對沒出過遠門的中國小朋友來說,是一件不敢想的事;谶@種想法,學生必會以獨特的思維,以贊揚或批評的態度來閱讀這篇課文。
教師思考:
任何事情都要辯論地看,尤其是這篇課文所反映的思想內容,它會引起不同類型的人的思想碰撞,所以要引導學生辯證地看問題,肯定好的一面,并非刻意地去模仿學習烏塔的做法。
這是一篇獨立閱讀文章,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學生走上自學之舟,讓學生自己學習,自己提出問題,自行商討解決,并組織學生起來搞一些辯論活動。
信息資料:1、搜集、查閱中國以及世界歷史上獨立自主、有個性的名人的故事。
2、查閱有關歐洲各國的風土人情。
教學要求:
1、通過對烏塔獨自旅行的故事的了解,學習烏塔為了自己的目標勤奮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獨立自主的好品質。2、讀文章要有自己的見解,有個人的想法。3、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流程:
一、導入
。ㄓ煤喍痰膬热輰胝n文,引發學生的回憶,激發學生的興趣)
自學。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標記。
2、結合課文內容談一談你是如何看待烏塔的?烏塔身上具有什么性格特點?
直入主題,引起學生思考,討論,并讓學生把自己體會到的烏塔的性格特點板書到黑板上,這對學生是一種肯定,一種鍛煉。)
生活經驗豐富熱情、活潑有愛心膽大心細有主見......
3、同學們介紹異國風土人情。
。▽W生在課后已經做了充分的預習,搜集到了大量資料,還自己動手制作了課件,讓學生到講臺前演示給同學們看,可以使學生有一種成就感,藉此進一步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二、激情辯論
1、一個外國小女孩可以獨自一人游歐洲,而對我們中國小學生來說,這卻是一件不敢想的事。烏塔和中國小學生不同在哪里,造成這種不同的原因是什么?是我們國家的教育教學方法不夠科學嗎?現在,同學們自愿結組,贊同我們教育教學方法的在一組,不贊同的在一組,大家進行辯論。
。ㄗ灾骱献,主動探究,相信這樣的學習方法學生會非常愛學,更會積極地討論。鼓勵同學們讀書要有獨特的見解,同時,教師要特別說明每一種認識都是金子的道理,不脫離書中的語言,不脫離生活實際,對學生認真地讀書,認真地思考有一個界定。)
2、展開辯論
。ㄔ谶@里,教師要給予充分的時間,更要參與到同學們的辯論中去,成為其中的一員。教師也要有獨特的見解,這是對學生最好的支持。)
3、一分鐘演講,談談我們該如何鍛煉自己的獨立自主的能力。
。ㄉ钊胙芯空n文內容,擴大學生學習和思維的空間。同時,學生廣泛地查詢資料,學習知識,流利地表達,這樣,不僅涉入了知識,又鍛煉了語言表達的能力。)
三、布置實踐作業
題目:《從烏塔看中外小學生的不同》
要求:學生通過查找資料分析中小學生在計算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自理能力、家庭責任感等方面的不同,并簡單分析造成這種不同的原因,也可列成表格,和小組同學之間互相交流。
板書設計:
烏塔
我看烏塔:熱情、活潑、有主見、獨立、膽大心細
自立自強
正確認識
《烏塔》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認讀6個生字,以及“洗漱、愜意、反駁、邏輯、筋疲力盡、電話號碼”等詞語。
2、讀懂課文,學習烏塔自立自強的精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通過描寫人物言行突出人物性格的寫法。
教學重點、難點:感悟通過描寫人物言行突出人物性格的寫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看圖談話,揭示課題
1、出示歐洲地圖。
2、有一位14歲的小姑娘經過充分的準備和精心的籌劃,獨自一人游歷歐洲,這個小姑娘就是課文的主人公——烏塔。(板書課題)
二、預習探究
1、各自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拼音,遇到生詞可查字典、詞典。
2、賽讀生字詞:洗漱、愜意、電話號碼、反駁、邏輯、精疲力竭。
3、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4、四個同學組成小組;每個學生朗讀一遍課文,
大家對出現的問題給以糾正;討論烏塔是一位什么樣的小姑娘。
三、品讀體驗
1、烏塔是一位具有獨立生活能力和自主意識的德國小姑娘。再讀課文,從課文的描寫中體會烏塔獨立生活的意識。
2、讀讀議議:
a、在初次見面的部分,哪些描寫可以看出烏塔做事有生活經驗,從容不迫?
b.在地圖上找出烏塔在歐洲游歷的地點,讀讀、議議烏塔為什么不怕危險?
c.分角色朗讀“我”與烏塔對話的部分,體會烏塔的自主意識。
四、拓展延伸
1、烏塔的哪些話或哪些做法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說說你的見解。
2、說說自己打算從哪件事做起,克服依賴思想,培養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
五、布置作業
1、把故事講給父母聽;和父母商量,先從哪些事做起克服依賴思想,培養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
2、把課文第二部分變為對話,練習分角色朗讀。
《烏塔》教學反思
《烏塔》是一篇略讀課文,文章主要講述的是一位14歲的姑娘,獨自一人游歐洲的事情。文中的烏塔無論是在行動上還是在理念上都與我們現在的.獨生子女有著極大的反差。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把握這些,使用好教材,這對教學效果會產生極大的影響。
教學時,一學生提出了一個很尖銳的問題:“我們不能象烏塔那樣一個人跑出去旅游,那樣很危險,萬一出了事怎么辦?我們一定要注意安全!倍矣械膶W生還舉了小孩被拐被騙的具體例子加以說明。是啊!安全重于一切,做沒有安全保證的事情是沒有意義的。這的確難住了我。作為學生的合作伙伴,我該怎么辦?
我沒要求學生圍繞“能不能象烏塔那樣一個人出去旅游”的問題展開討論,而是針對這個問題提出了反問:“是啊,不管做什么事情安全都是很重要的,可烏塔有沒有考慮到這個問題呢?還有,課文圍繞十四歲的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這個問題都講了哪些事?你對這些事又有什么看法呢?”接著,我組織小組繼續自學討論。學生像是在茫茫大海中找到了帆船,眼前忽然開朗,思路一下子開闊。結果學生展開想象,聯系實際談了許多見解,真正形成了人與教材的對話。如:烏塔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他是如何做準備工作的?整整花了三年的時間,讀了大量的書籍以了解歐洲各國基本情況,在家設計好了旅游路線,做好了周密的考慮,還利用每個周末的時間去掙錢準備旅費等。她這種持之以恒的頑強自立精神不正是我們需要的嗎?她即節約又大方,即對自己負責又關心他人。她對自己的路費精打細算,可給親人買禮物卻很大方;為了安全起見,每到一個地方就先查警察局電話,以備求助。為了不讓家里人擔心,定時給家里人打電話,寄明信片。她這種考慮周到、有備無患,心里有著他人的品質不正是我們所需要的嗎?最后我給學生拋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面對烏塔,面對一個我們的同齡人,你們想說些什么呢?”雖然下課鈴聲響了,但我知道,這節課留給學生的不是困惑,而是心靈的震撼,是無限的思考。
這樣,我對教材的靈活處理給課堂帶來了無限生機。學生不僅有話可說,對教材有較好的理解,語文能力得到了訓練,而且能憑借教材多角度思考,不斷延伸,進行深層次地思考,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用好教材是我們每一位教師都必須研究的問題,并將直接影響到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還影響到語文對學生的感染力。因此,我們應正確把握語文教學的特點,用好教材,靈活疏導,有效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烏塔》教學設計10
一、啟發談話,引入新課
1、與學生交流談話:同學們,在上課之前,我們先來做一個調查好嗎?和父母一起外出旅游過的同學請舉手,獨自一個人外出旅游過的同學請舉手。(數學統計圖)
從這一組數據中,你們有什么發現?或者有什么話想說?
2、導入課題:(出示課件)今天,老師將帶領大家認識一位了不起的德國小姑娘,一位稚氣未脫的小學生,年僅14歲就一個人游遍了全歐洲。大家知道她是誰嗎?(烏塔)對,她的名字叫烏塔。(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初步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課件出示要求:
(1)讀通課文,遇到生字新詞多讀幾遍,并聯系上下文想想詞語的意思。
(2)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檢查自學情況:
。1)課件出示新詞:洗漱、愜意、反駁、邏輯、電話號碼。
。ㄖ该I讀、齊讀、指名說說你讀懂了哪些詞語。)
(2)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板書:獨自一人游歐洲)
三、質疑問難
1、師: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你對她有什么疑問嗎?
2、學生質疑
。1)、烏塔如何掌握游歷歐洲的路線。
。2)、烏塔不怕一個人路上碰到危險嗎?
。3)、爸爸媽媽不擔心嗎?等等。
四、研讀課文
1、師:是呀,烏塔在獨自一人游歐洲前,難道這些問題她都沒有想到嗎?下面請同學們帶著你對烏塔的'種種疑團,再來讀讀課文,想一想烏塔到底是怎樣一個孩子?
2、學生自由讀課文
3、說說烏塔是怎樣一個孩子?
。ńY合學生的回答,教師隨機板書:勇敢、堅強、膽大、獨立……)。
4、從哪些地方看出烏塔十分獨立?
5、找出烏塔和作者的兩次對話讀一讀,想想你還體會到了什么?
。1)指名讀作者的話。
(2)烏塔對作者的話有意見嗎?指名讀烏塔的話。
。3)師生分角色讀(作者和烏塔的對話),再齊讀。
五、再讀感悟,研討釋疑
1、通過學習課文,我們都覺得烏塔是一個做事十分獨立的孩子,你對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有何看法和見解”?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2、談一談你對“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這句話的理解。
3、你認為中國的孩子缺少樂趣嗎?
六、指導學生討論交流,結合上下文或生活實際發表自己的見解
1、討論交流,請學生積極發表見解:
、趴刹豢梢韵駷跛粯訂紊硗獬雎糜危
、谱粤⒕衽c冒險有什么區別?怎樣才算自立?
、菑臑跛纳砩希愕玫搅耸裁磫l,受到了什么啟示?
可以選擇你感興趣的話題來談。
。病⑿〗Y,教師提出自己的建議:
、盼覀儜撓驗跛䦟W習她的獨立精神,但并不是要我們每一個同學去像烏塔一樣獨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們從日常生活、學習各方面克服依賴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
、埔蝗送獬,要有家長同意和充分準備。
七、布置實踐作業
。、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聽聽他們的意見。
。病懸黄x后感《由烏塔所想到的》。
《烏塔》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聯系上下文理解“語塞、愜意”的意思。區分“朦、曚、矇”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
3、能對文中的人和事進行評價,增強獨立生活、自強自立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我們要來認識一位外國小姑娘,她叫烏塔。(板書)讀讀她的成長故事,我相信你們會有很深的感受,甚至震撼。
二、初讀,整體感知:
1、請小朋友們翻開書第131頁自由讀課文,注意把課文讀通順,遇到不理解或有困難的地方多讀幾遍,嘗試著自己解決。讀好可以和同桌討論一下,烏塔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小朋友們讀得可真認真,看樣子,烏塔的故事對你已經小有觸動了。那老師來考考你,這些詞語都會讀嗎?
洗漱號碼語塞反駁邏輯
筋疲力盡睡眼蒙眬愜意
(1)誰第一個來挑戰?評:讀得多自信呀!
。2)還有誰要來讀讀?讀得很正確。
。3)誰再來讀,讀得字正腔圓,讀詞語就是要這么讀。我們一起讀。(齊讀)
。4)我們來看第一行的這個詞語,再來讀讀:語塞。誰還知道塞的另一個讀音,對,瓶塞的塞。語塞是什么意思,我們回到課文中去看看。
出示:然后,她問我,中國的孩子是不是也這樣旅游。我一時語塞,想了一會兒才說:“在中國,像你這樣年紀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寶貝,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很愛他們,會帶他們一起出去玩,但一般不放心讓他們一個人出去玩!
自己去讀一讀,再想想語塞是什么意思。反饋,語塞就是一下子無話可說。
你看,我們這樣聯系上下文就理解了“語塞”的意思,這是一種好辦法。
。5)現在,我們來看看這個詞:愜意,你也嘗試著在課文中找到這個詞語,然后聯系上下文理解它的意思。出示:這時,小姑娘正愜意地趴在床墊上,一邊吃糖,一邊看一本厚厚的書。
生讀,你從哪里感覺到這個小姑娘很愜意。你看,趴在床上,一邊吃糖,一邊看書,這樣就叫做愜意。
。6)這個詞,我們再讀讀,睡眼蒙眬,什么情況下叫做睡眼朦朧呢?這里呀,還有兩個讀音一樣的詞語。出示:朦朧曚昽 蒙眬你觀察到什么?我這里有一首兒歌,你們讀一讀,相信你們很快就能記住這些詞語的用法。日光不明叫(曚昽),月光不明叫(朦朧),睡眼惺忪叫(蒙眬)
3、讀書真好!讀著讀著,我們就讀到了不少信息。讀了一次課文,烏塔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誰來說說。(生說)
哦,這是你的看法。
聽得出,你好像很喜歡烏塔。
我感覺到你對烏塔好像很欽佩。
三、研讀:
1、你們把這么多贊美的語句送給烏塔。看來,她在你們眼中可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小姑娘呀!作者是在意大利的羅馬遇到她的。這位14歲的德國小姑娘烏塔告訴作者,她正獨自一人游歷歐洲。烏塔都游歷了歐洲的哪些地方呢?請快速瀏覽課文,在文中找到相關語句,讀一讀。(生自由讀)
2、誰和大家交流一下你的信息答案。
她還告訴我她叫烏塔,已經14歲了。這次趁暑假游歷歐洲,已經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最后還要去希臘。
。1)這里有幾個地名詞比較難讀,誰來讀讀?
。2)還有誰再來讀讀這幾句話。
(3)小朋友們,就讓我們跟隨烏塔的腳步來到歐洲看看。這是歐洲地圖。烏塔游歷歐洲,從家鄉德國漢堡出發,到過法國、瑞士、奧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此時正身處羅馬,最后還要去希臘。
。4)從你們的神態中,我好像讀出了你們的心聲,你們覺得烏塔這樣做實在不可思議,很驚嘆,是嗎?
。5)可這的確是真實的,我們一起讀“她還告訴我——”(齊讀)
3、可是14歲的烏塔游歷這么多地方,途中一定會遇到種種困難,她都會遇到什么困難呢?讀書不僅要讀進去還要想開來,誰來說說?
14歲的烏塔游歷這么多地方,她可能會遇到什么困難呢?
(生說)——你說的這種情況很可能會發生。
——說不定就會遇上這事。
——哎呀,真危險啊。
4、是!語言不通、人生地不熟、可能會遇上壞人,種種困難危險不免令人擔憂。所以,看到烏塔這樣的做法,身為中國母親的我也不免為她感到擔心?稍跒跛,這些問題是問題嗎?默讀課文,用橫線畫出課文的相關語句,以烏塔的身份用上這個句式為我解除這些擔憂?
您不用擔心,因為————
。1)老師送給你們一句話,成功往往屬于有準備的人。
。2)誰是勇敢自信的烏塔,第一個來說說?
——你真是一個考慮周全的孩子,你的話已讓我沒有了擔憂。
——你的獨立自主讓我深感敬佩。
——多有計劃的孩子呀!
——你真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孩子!
——多么勇敢大膽呀!
5、謝謝你們,聽了你們的話,我沒有了擔憂,而是無盡的贊嘆。14歲的烏塔考慮問題的周密性,連我這個30歲的中國母親都自嘆不如啊!讓我們懷著無限欽佩來讀讀這一段話。 烏塔說,她在家里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再給家里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她還說,自己用了三年的時間準備這次旅行,閱讀了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里陪小孩玩。
6、讀著讀著,細心的小朋友有沒有發現“烏塔說”后面的標點符號,跟我們平時有什么不一樣嗎?對呀,“烏塔說”后面怎么是逗號呢?不應該是冒號和引號的`嗎?誰知道這里邊的秘密?(生說)
7、不知道也沒關系,我們學知識本身就是從不會到會的。課文里所講內容,是烏塔對作者
說的,作者再轉述給我們聽,所以用了逗號,這叫間接轉述,板書:間接轉述,我們把這個詞寫在這段話旁邊;像我這樣直接跟你說話,叫直接講述,需要加冒號和雙引號,板書:直接講述。
8、(1)讓我們來演示一下,現在你就是烏塔,直接把這段話講給作者汪曉潔聽,該怎么說呢?(生說)
——聰明的孩子就是了不起,一點即通。誰再來?
——等等,我能給你提個小建議嗎?烏塔是那么有個性的一個小姑娘,你可要繪聲繪色地說好這段話了。
。2)而課文這一段是事后作者轉述給我們聽的。誰再來扮演一下作者汪曉潔,轉述一下烏塔的話。(生說)
——你也已經學會這種本領了。誰還要說?
——祝賀大家今天又學到了一種新本領。作者在這里把烏塔對她說的話用了間接轉述的方式寫下來,是為了讓內容更加簡潔明了,這樣,我們一讀就明白了。
9、我們交流了這么多,烏塔現在給你留下怎樣深刻的印象呢?誰再來說說,烏塔是一位什么樣的小姑娘?(生說,生板書)
看來烏塔的成長故事對你們很好感觸,你們把這么多好詞送給烏塔,老師也想到了一些四字詞語想送給烏塔。我們來讀一讀。出書:自主獨立計劃先行考慮周全勇敢大膽熱情積極熱愛生活
四、品讀烏塔人物的性格特點:
1、德國小姑娘烏塔是獨立的象征,是自主的使者。烏塔的種種優秀品質都體現在她的思想和言語中,烏塔的最后兩段話引發了我深深的思考:
愛孩子,為什么就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
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
(1)小朋友們也去讀讀,品品。(生自由讀)
。2)你還能將烏塔的個性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嗎?
你讀出了烏塔的自信。
你讀出了烏塔對生活的熱愛。
你讓我看到了烏塔的勇敢大膽。
。3)那你們贊同烏塔的話嗎?贊同烏塔的做法?和同桌談談你的想法。
生反饋。
我發現你也是一個很有想法的孩子。
哦,這是你的看法。
對,我們不能做溫室里的花朵,要做在天空中翱翔的雄鷹。
是呀,出去走走,你會發現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2、一節課40分鐘,在我們輕松愉快的學習中不知不覺就要過去了。烏塔這位德國14歲的小姑娘,給了我們每個人強大的沖擊。此時此刻,你最想說的話是什么呢?
。1)生說
。2)感觸深深,難以言語。那就寫下來吧。拿起你的筆,在課文的空白處寫下你的三言兩語。
3、通過這節課的討論學習,我們收獲很多,受到啟發很多。我們學的并不一定是烏塔出去旅行這件事,最重要的是學習她那種獨立自主的精神。但愿在這種美好精神的滋養下,同學們將來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那片晴空。老師希望你們都能長出一對獨立的翅膀,板畫:翅膀,希望你們將來能飛得更高更遠。最后,讓我們在一首詩中結束這堂課。
來讀讀這首小詩,讓我們都做勇敢獨立的好少年吧。
勇敢獨立的好少年
雄鷹展翅翱翔,
搏擊長空,多么勇敢!
魚兒盡情嬉戲,
親近綠水,多么自在!
新世紀的孩子,要做勇敢獨立的好少年。
讓祖國在你我手中,更加和諧,更加美麗! 配樂齊讀
板書:
27*烏塔計劃先行考慮周全自主獨立勇敢大膽充分準備熱情積極 長出獨立的翅膀
《烏塔》教學設計12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說: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語文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吸收古今中外優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養,促進自身精神成長”。使學生個體精神世界得到充分張揚,開創更廣闊的語文學習空間,真正提高語文素養。
一、教材分析
《烏塔》是小學語文第七冊第七組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主要講了一個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的故事,表現了這個少年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她對生活的熱愛。
文章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來寫。先寫“我”在羅馬的一個旅館里結識了德國小姑娘烏塔,寫她“睡得正香”以及起身后收拾好行裝、外出旅游;接著寫晚上回到旅館后“我”和烏塔的談話,主要談的是烏塔這次旅游的行程之長、安排之細、準備之久,以及她要在親身經歷中認識世界的想法;最后寫烏塔與“我”道別,繼續她未完的旅程。
課文在描寫中展現人物性格特點。語言描寫表現了烏塔對事物有自己獨特的見解,體現她在思想上的獨立。一些細節描寫看出烏塔做事很有經驗、從容不迫。課文還在對比描寫中凸顯烏塔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
編者的意圖:一是為了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了解世界上其他兒童的成長經歷,培養自己獨立生活的意識和能力;二是培養學生閱讀有自己的見解,并愿意與大家交流閱讀感受。
二、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6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對課文的內容發表自己的見解,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
3、初步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意識和能力,克服依賴思想,嘗試在生活中經受鍛煉和考驗。
三、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從課文的敘述和描寫中了解人物特點,并在閱讀后與同學交流自己的見解。
四、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1、多媒體配樂重復出現歐洲簡介、烏塔去過的地方:法國、瑞士、奧地利,意大利的希臘等的美圖、文字片段。
2、調坐姿。
。ㄒ唬、引入新課:剛才咱們伴著悅耳的音樂,看了歐洲許多地方的美圖,你想說什么?
師:是呀。有一位14歲的小姑娘和你一樣,發出了這樣的贊嘆,獨自游覽了歐洲。我們一起喊出她的名字——烏塔
板書:烏塔。讀題。
(二)、預習檢測
1、過渡:同學們預習了課文,王老師想分享一下你們的預習成果,可以嗎?
這篇課文一共——10個自然段,老師請10同學讀一讀,
2、讀文正音
生:10位學生讀文。
我們的要求是:讀準——字音,讀順——句子。其他同學邊聽邊想,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生:讀10個自然段,
適時正音,糾錯。寫出易錯詞:洗漱、筋疲力盡、睡眼朦朧、佛羅倫薩、語塞、反駁、邏輯等。
3、交流:課文主要講了一個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的故事。
4、交流:本文寫作順序。
填空: 課文先寫“我”在羅馬的一個旅館里結識了德國小姑娘烏塔。板書:結識
接著寫晚上回到旅館后“我”和烏塔的談話。板書:談話
最后寫烏塔與“我”道別,繼續她未完的旅程。板書:道別
5、小結:這樣的寫作順序,我們稱之為事情的發展順序。
板書:事情的發展順序 。《烏塔》這篇課文就是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來寫的。
。ㄈ⒆詫W、議學、悟學
1、過渡:當王老師第一次讀這篇課文時,就特別佩服這位14歲的`德國小姑娘,我想,烏塔也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自學提示:默讀課文,想一想烏塔有哪些與眾不同之處,用“概括,寫在旁邊。 3、交流:
適時板書:烏塔:愛生活、愛讀書、熱情、獨立、有理想、執著……
。ㄋ模、再讀課文,體會寫法。
A、體會“語言描寫” 1、過渡:烏塔太棒了,作者寫得太好了。忍不住想再讀一讀課文,我們來找找作者用了什么“法寶”?
2、出示:(第5自然段)她一見我,立即坐起來打招呼,問我玩得怎樣,又問我從哪里來,我說是中國人,現旅居德國。她一聽,高興得大叫:“我是德國人,住在漢堡!彼嬖V我她叫烏塔,已經14歲了。這次趁暑假游歷歐洲。已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最后還要去希臘。我有點驚訝:“你一個人嗎?”“當然!彼茏匀坏卮鸬。
3、提示:注意聽哦。
4、師讀:她一見我,立即坐起來打招呼,問我:“玩得怎樣?”又問我:“你從哪里來的?”我說:“我是中國人,現旅居德國!彼宦,高興得大叫:“我是德國人,住在漢堡!彼嬖V我:“我叫烏塔,已經14歲了。這次趁暑假游歷歐洲。已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最后還要去希臘。”我有點驚訝:“你一個人嗎?”“當然。”她很
自然地答道。 師:接下來的第6、7自然段,我們配合一下,
5、師生角色讀:師——提示語、“我”,生——烏塔
6、師:第9第10自然段,老師請三位同學分角色讀。
提示語——
文中的“我”——
烏塔——
7、小結:讀著讀著,你會覺得烏塔——(看板書讀),作者用了什么“法寶”?
板書:語言描寫
8、小結:是的,作者并沒有在課文中寫烏塔“獨立、熱情??”可我們讀著讀著就覺得烏塔——(看板書讀),這就是“語言描寫”的魅力。
B、體會“對比描寫”
1、過渡:其實,當我們讀這篇文章時,作者為了體現烏塔的——(看板書讀),作者還用了一個“法寶”。
2、出示:(第4自然段)女生讀:晚上8點多,我疲倦地回到旅館。這時小姑娘正愜意地趴在床墊上,一邊吃糖,一邊看一本厚厚的書。
3、描紅:“疲倦”“愜意”
4、師:你發現什么?作者用了什么“法寶”?
板書:對比描寫
5、師:作者在很多地方用了這個“法寶”?誰發現了? 6、交流出示:“我”——烏塔
烏塔——中國孩子
間接經驗——親身體會
小結:在這些對比中,我們會更深刻的體會到,烏塔——(看板書讀)
。ㄎ澹┱n堂小結
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文章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來寫。先寫“我”在羅馬的一個旅館里結識了德國小姑娘烏塔,寫她“睡得正香”以及起身后收拾好行裝、外出旅游;接著寫晚上回到旅館后“我”和烏塔的談話,主要談的是烏塔這次旅游的行程之長、安排之細、準備之久,以及她要在親身經歷中認識世界的想法;最后寫烏塔與“我”道別,繼續她未完的旅程。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作者用上“語言描寫”“對比描寫”還有一些“細節描寫”,讓我們更深刻的體會到烏塔——(看板書讀)
。⒏星樯A
1、師:在這節課的最后,老師有個小小的問題:
出示:我們知道這篇課文寫得是——烏塔14歲時,獨自一人游歐洲。請問:她12歲時在干什么?——你能在課文中找到答案么?
2、交流
3、領讀讀:當她12歲的時候,像我們這么大的時候,正準備著——14歲獨自一人次旅行歐洲, 正在——閱讀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
不僅如此,還——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送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里陪兒童玩。
追問:那么——你呢?你未來想干什么?現在要干什?
師:王老師希望大家長出獨立的翅膀,正確地認識自己,做生活的強者!
。ㄆ撸、作業:請用上“法寶”以《今天的我》或《明天的我》為題,寫一篇日記。
(八)、板書設計:
熱情
結識 執著
語言描寫 獨立
烏塔 談話 ……
對比描寫 做生活的強者!
道別
《烏塔》教學設計13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
認識生字、新詞,了解詞語的意思。讀懂課文內容,并能對課文的內容發表自己的見解。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力目標:
提高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讀后表達自己見解的能力。
3、德育目標:
學習烏塔為了自己的目標勤奮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獨立自主的好品質。思考作為我們應該有怎樣的自主能力?
4、創新目標:
引導學生自學,自己提出問題,學會獨立思考。
【教學過程】
一、導引目標
1、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烏塔》這篇文章,這篇文章大概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請同學們回憶。
(激發興趣。)
2、學生回顧自己的讀書,敘述故事,展示自學。
二、創設條件
1、質疑:
一個14歲的德國小姑娘,獨自一個游歐洲,這個小姑娘引起你的思考了嗎?你說說自己是如何看待烏塔的?
2、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看法。
三、組織研究
1、根據同學們的看法不同,現在我們自愿結組,喜歡烏塔,特別贊同她的做法的在一組,其余的在一組,大家分別商討、學習,用書中的語言說說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
2、展開辯論:
分組,交流想法。
兩組之間展開辯論。
3、得出結論,達成共識。
板書:
長出獨立的翅膀
四、引導創新在任何時代,任何社會都需要獨立自主的人,只要是符合一定的條件
1、請同學們結合自己搜集的資料,準備發表自己的見解。
2、學生發表自己的演講:
談談我們如何鍛煉自己的`能力。
五、反思小結
1、本篇課文學完了,你從中感悟到了什么?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2、請同學們朗讀課文。
六、鞏固提高
1、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談出自己的體會。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七、研究性作業
同學們你們都去哪里游玩過,哪些地方最喜歡,請選取自己喜歡的方式,或寫詩,或寫文,或畫畫,把給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寫下來。然后展示給同學們看。
【板書設計】
烏塔
我眼看烏塔:熱情、執著、有愛心、獨立、有理想……
長出獨立的翅膀
正確地認識自己
《烏塔》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5個生字
2、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并對課文的內容發表自己的見解。
教學重點:能在閱讀中形成自己的見解,并用流利的語言表達出來。
教學難點:從敘述、描寫中了解人物特點、感悟較深層意思并談出自己的見解。
課型:略讀課文
課時:一課時
教法:朗讀,辯論法
教具及教學手段:課前準備好歐洲地圖,了解烏塔的旅游線路。
打開漢語大詞典,預備學生對字詞質疑問難。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同學們,你喜歡旅游嗎?為什么喜歡?去過那些地方?有過一個人旅游嗎?你對一個人旅游有什么看法?
烏塔,一個14歲的德國小姑娘獨自一人漫游歐洲,你聽了有什么感受?(學生回答)我們今天就一起來認識烏塔,走近烏塔(照片)
板書課題:《烏塔》
二、交流預習心得,質疑。
1、同學們課前都做了預習了,現在我們交流一下你是怎么預習的?(學生回答:掃清字詞,理解文章大意,對不理解的地方進行勾畫等等)
2、同學們交流了預習的方法,這樣可以相互吸收,取長補短。在預習的過程中還有什么不懂或疑難的問題嗎?提出來看能不能相互解答?
三、相互釋疑,深層探究。
1、 對剛剛提出的疑問進行釋疑。
2、(出示地圖)烏塔旅游了這么多的地方,你能像他一樣么?你對烏塔有什么話要說?
3、 讀課文,找出你對烏塔最為佩服的地方。
4、 糾正字音,讀完讀出你對烏塔最為佩服的地方,并說出佩服的原因。
學生回答:自立,獨立生活的能力強。有主見。有禮貌,關心爸爸媽媽等等,
總結:烏塔是個自立的小姑娘,體現為生活上的自立和精神上的獨立
四、 延伸。
1、 現在我們已經認識了烏塔,談談你認識烏塔后的感受!
。ㄏ驗跛䦟W習之類。)
2、 向烏塔學習什么?一個人出來旅游還是獨立的意識?
出來旅游,父母會同意嗎?我們可以模仿一下家庭辯論
3、 辯論:學生自愿分組形成兩大陣營,圍繞“我們能不能一個人出去旅游”進行辯論。
總結:烏塔一個人出來旅游,因為烏塔已經具有了很強的獨立生活的能力,而我們很多的同學目前還不具有這樣的能力,所以,我們首先向烏塔學習的應該是她的自立的精神,然后逐步培養獨立生活的能力,也成為讓人佩服的小烏塔。
五、 作業:
烏塔最后說,她要來中國,我們要讓烏塔看看中國的孩子也是獨立的,也是棒棒的,對不對?烏塔可能會在什么來中國呢?(20xx)。還有一年,大家一定要努力培養自己的自立精神啊!
等見到烏塔,大家一定會有很多的話要對烏塔說吧,你會對她說什么?說一說,寫一寫。
板書設計:
烏塔
獨立性:生活上 不依賴別人
精神上 有自己主見
教學反思:
《烏塔》一文為略讀課文,一課時完成教學任務。在導入課文時用旅游的.話題,易于激發引起學生的興趣。同時,主人公年齡與學生相近,情感體驗要來得真切些,對人物的行為進行判斷相對容易,因此課堂上思維很活躍,學習的積極性高,閱讀后能形成自己的獨立的見解,完成了本課的能力目標。通過與主人公的對比,能對自身的行為進行判斷,完成了本課的情感目標。
但是,用在讀課文上的時間過長,擠占了后來對人物形象地分析時間,對人物形象分析時只是粗說感受,沒有緊扣文本。這是教學本文的一個不足之處。
《烏塔》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ㄒ唬┲R教學點
1.能認讀本課生字詞,理解不懂的詞語。
2.通過閱讀課文,了解烏塔是如何獨自一人游歐洲的。
。ǘ┠芰τ柧汓c
1.訓練學生在閱讀課文時要認真思考,要有自己的見解。
2.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3.訓練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德育滲透點
使學生從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這件事中受到啟示:我們也應該學會自立。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本課時應引導學生著重探討:年僅14歲的烏塔為什么能獨自一人游歐洲,你對此事有何看法和見解?這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也是難點所在。
學法引導
指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通過自讀自悟、小組研討、全班匯報交流等方式,激發、鼓勵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學習,培養他們自主、自信的優良品質。
課前準備:
可讓學生課前搜集了解的有關外國孩子生活和學習情況的資料,有助于學生理解“14歲的烏塔為什么能獨自一人游歐洲!
教學流程:
一、啟發談話,引入新課。
1.同學們喜歡旅游嗎?你們也許到過很多地方去旅游,都和誰到過什么地方?
2.這節課我們來認識一位德國小姑娘——(板書:烏塔),看看她是怎樣旅游的?
二、指導學生自學課文。
1.多媒體出示自學建議:
、趴梢韵茸x一讀閱讀提示,根據提示去自學。
、朴米约合矚g的方式讀課文,可以在感觸深的句子、段落旁邊寫一寫自己的感受、理解;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標記。
2.學生自學課文。
3.交流初讀感受,提出疑難之處。
。ń處熓崂怼w納學生提出的問題。)
三、再讀感悟,研討釋疑。
1.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書,認真思考,自讀自悟。
2.小組內交流討論。
3.全班交流,互助解疑。
。╨)教師引導學生著重研討“你對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有何看法和見解”?
要讓學生暢所欲言,大膽質疑,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如有的同學會認為烏塔還小,不應該一個人外出旅游,這樣太危險;有的同學會認為只要做好充分準備,烏塔可以一個人外出旅游,這對她今后的成長會有好處……
。2)談一談你對“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這句話的理解。
。3)你認為我們這些孩子缺少樂趣嗎?
4.快速讀課文,結合課文內容談一談烏塔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
、抛岳砟芰姟H纾赫f話間,它已經穿好了黑T恤和牛仔褲、白球鞋,從柜子里取出一大瓶礦泉水裝進背包。
、粕罱涷炟S富。如:她告訴我“羅馬很熱,街上小攤賣的冰激淋和水都很貴,你要到超級市場去賣。”
、菬崆、活潑。如:她一見我,立即坐起來打招呼,問我玩得怎樣,又問我從哪里來……她一聽,高興得大叫……馬上拿糖給我吃
、壬婺芰。如:烏塔說她在家里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里陪兒童玩。
、捎胸熑胃小H纾喝缓蠼o家里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o家里的每一個人買禮物。
、首鍪掠袟l理,有計劃。如:她拿出一摞書給我看,全是歐洲各國的.旅游指南,每個國家都是厚厚的一冊,介紹得十分詳細……為這次旅行他準備了整整3年,讀了很多有關這些國家的書籍!
四、指導學生討論交流,結合上下文或生活實際發表自己的見解。
1.討論交流,請學生積極發表見解。
、趴刹豢梢韵駷跛粯訂紊硗獬雎糜?
(2)從烏塔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啟發,受到了什么啟示?
可以選擇你感興趣的話題來談。
2.小結,教師提出自己的建議:
⑴我們應該學習烏塔的獨立精神,但并不是要我們每一個同學去像烏塔一樣獨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們從日常生活、學習各方面克服依賴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
⑵一人外出,要有家長同意和充分準備。
⑶要像烏塔一樣有主見而不盲動,膽大心細,會待人接物。
一個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經驗、生活能力,只有通過時間才能鍛煉出來。
五、布置實踐作業:
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聽聽他們的意見。
板書設計:
烏 塔
我看烏塔:熱情、活潑、有主見、獨立、膽大心細
自立自強
正確認識
【《烏塔》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烏塔》教學設計08-09
《烏塔》教學設計優秀02-01
《烏塔》優秀教學設計范文12-17
課文烏塔教學設計范文07-05
小學《烏塔》語文教學設計07-04
語文課文烏塔教學設計07-04
語文課文《烏塔》的教學設計07-05
小學課文《烏塔》教學設計范文(精選3篇)12-17
《烏塔》課后教學反思06-22
課文烏塔的教學賞析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