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主題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秋天主題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秋天主題教學設計1
秋天的懷念全文是作家對母親的追憶與懷念,更是一篇充滿人生哲理的感人作品,課文語言平實含蓄,情感真摯細膩。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引導學生研讀文本,從中感悟蘊含在字里行間的那份毫不張揚的母愛,引發學生對生活態度的積極思考,關注對“好好兒活”意義的探尋。學生對于這一人文內涵的`領悟,必須要與工具性相統一,在識記語言、理解語言、積累語言的過程中,加以實現。為此,教學中設計的生字學習、初讀感悟、理清脈絡、研讀細節、資源拓展等,都意在引導學生憑借語言文字,披文入情,受到母愛的熏染,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信念。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容。
2.引導學生梳理文章脈絡,初步領悟文章表達特色,潛心會文,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中深沉無私的母愛和所蘊含的自強不息、熱愛生活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引導學生研讀文本,從中感悟蘊含在字里行間的那份毫不張揚的母愛,引發學生對生活態度的積極思考,關注對“好好兒活”意義的探尋。
教學準備
1.查閱作家史鐵生的資料;熟讀課文。
2.制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題解題,披情入文。
簡介寫作背景,指導學生朗讀課題,突出對母親的懷念之情。
(二)快速讀文,初步感知。
學生自讀課文,達到文通字順。
(三)揣摩字詞,走近人物。
1.學習生字“癱”與“瘓”,由字至詞,將“癱瘓”與史鐵生內心的痛苦聯系起來。
2.學習生字“憔”與“悴”,由字至詞,將“憔悴”與母親內心的痛苦聯系起來。
3.“憔悴”的母親面對“癱瘓”的兒子,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請學生在瀏覽課文的基礎上概括。
(四)借助表格,理清文路。師生共同完成如下表格:
(五)研讀文本,感受形象。
1.結合表格捕捉人物形象:看到了怎樣的兒子,怎樣的母親?
秋天主題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觀察秋天的景色,自由自在地感受秋天的美,激發口語交際的興趣。
2、能把自己看到的秋景用普通話清楚地說出來與同學交流,做到態度大方,有禮貌。
3、別人講話要注意聽,逐步培養認真聽的習慣。
教學重點
讓學生把自己看到的秋景用普通話清楚地說出來與同學交流,做到態度大方,有禮貌。
教學難點
讓學生把自己看到的秋景用普通話清楚地說出來與同學交流,做到態度大方,有禮貌。
教學方法
觀察法、引導法、談話法
學習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準備
掛圖、課件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走出教室觀察秋天
⒈帶學生到校園里或山坡上、田野里、果園里去觀察,讓學生實地去觀察秋天的景色,撿拾秋天的落葉,找出秋天的特點,感受秋天的美好,為口語交際作好準備。
⒉觀察前,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由學生自己推選出組長,然后由老師交代活動要求:
⑴注意安全;
⑵愛護花草樹木、莊稼;
⑶邊觀察邊交談。
課堂上交流:秋天來了
小組內交流。組內交流的要求一定要低,即學生剛才看到什么秋景就說什么,說一句行,說幾句更好,目的是鼓勵學生能把自己觀察到的秋景說出來。敢說,愿意說,有興趣說。
班上交流。要引導學生圍繞秋天的`情景說話,要求發言的同學用普通話說,態度自然大方。同時,注意聽別人講話,能對同學的發言進行評價。
⒊教師小結。
針對學生的口語交際情況進行總結表揚。同時告訴學生一年有四享,秋天是美麗的季節,是豐收的季節。冬天、春天、夏天也各有各的特點,激發學生繼續觀察季節的變化,探究各個季節的特點。
二、課外作業
用撿到的樹葉貼一幅畫,或把今天看到的秋天的特點講給家長聽。
秋天主題教學設計3
教學要求: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習文章中的生字新詞。
3、感受詩中描寫的景象,理解詩中擬人手法的運用。
4、初步感受現代詩的意象美和韻律美。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通過誦讀感受新詩的美。
教具準備:
秋景的多媒體課件或幻燈片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激趣:同學們,一年四季,季節更替,轉眼,又到了秋天。秋天是碩果累累、流光溢彩的季節,讓我們跟著詩人王宜振的腳步,一起到田野里去感受明麗的秋天吧!
2、(多媒體課件或幻燈片展示秋景)教師范讀全詩。
3、學生自由談:看了秋景,聽了寫秋的詩,你對秋天有了怎樣的印象呢?
二、初讀詩歌,理清詩歌的脈絡。
1、學生自讀全詩,邊讀邊標出詩歌的小節來。
2、指名讀全詩,相機正音。
3、出示生詞卡片,認讀:
明麗釀造煩惱羊腸小道
照耀珍藏柔韌井井有條
4、再讀全詩,將自己喜歡的地方多讀幾遍,試著背一背。
三、作業:
1、描紅課后生字,小組給出評價。
2、熟讀詩歌。
第二課時
一、復習:
上一節課我們初步感受了秋天的美,用讀來把你們的感受讀出來,好嗎?小組輪讀課文。
二、進入新課
1、精讀感悟,體會秋天各樣的美
(過渡:跟著詩人我們走進了秋天,看到了秋天,你喜歡秋天的什么風景呢?讀讀課文,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
讀完課文后學生自由談,教師相機板書:秋風、秋陽、秋色、秋實、秋香(可以打亂順序)
重點品讀:
A、秋風:
(1)你為什么喜歡秋風?指名學生答。(秋風像個淘氣的娃娃,又像一把柔韌的梳子……)
(2) “把夏天的腳印兒輕輕涂掉……是什么意思?你覺得這個省略號有什么作用?(好像是風在一點一點擦拭腳印,掩蓋夏的痕跡。)
(3)能把你的喜歡用讀表達出來嗎?(感情朗讀這一小結,師生共同評價。)
B、秋實:
(1)秋天里,有哪些果實成熟了?都是什么樣子的?(稻穗、向日葵、蘋果、葡萄……)
(2)自讀第三到五小節,感受豐收的喜悅。
(3)匯報朗讀,教師指導。
(4)全班賽讀,看誰先背下來。
(5)在看到累累秋實的時候,我們還看到了迷人的秋色,都有些什么顏色呢?(紅、黃、紫...學生可以想象補充課文中沒有的顏色。)
2、回歸整體,感受詩的韻律美
(1)你喜歡這首詩嗎?為什么呢?(寫得美,讀起來上口……)
(2)你覺得這首詩還有什么特點呢?
學生自由談,只要有道理就給予肯定。(重點指導體會擬人手法的運用)
(3)教師小結:這首小詩運用擬人的手法,用流暢明快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秋天的美。
3、再讀全詩,試著背誦全詩。
三、拓展延伸,描繪自己心中的秋天
1、同學們,金秋是美麗的,在每一個人心中,它又美得各不相同,下面讓我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禮贊自己心中的秋吧!
2、自由組合,分組活動:
(1)、彩筆繪秋色,畫出心中的秋。
(2)、深情頌秋天,讀出心中的秋。(小組合作編排詩朗誦《秋天》)
(3)、妙筆描秋景,寫出心中的秋。(即課后練習4,將詩句改成一段話。)
3、全班匯報交流,教師總結。
四、作業:
1、背誦全詩。
2、課后收集寫秋天的詩,古詩,現代詩都可以。
《秋天》教學談
現在還是初秋,在這個時候上《秋天》似乎談不上應時,因為現在還找不到秋的氣息。
如何上好這節課呢?我想到了知識的遷移。經過三年的學習,孩子們以“秋天”為主題的課文古詩學過不少,如:《秋姑娘的信》《北大荒的秋天》《山行》《秋游》等為了讓他們更能體會文中的內容,我將這些課文,在學生學習古詩的時候,進行了串連。
從開篇進入,就是以秋姑娘的信中的話開始的。秋姑娘摘下片片楓葉給他的朋友寫了信,可是誰能當郵差給他寄到朋友的手中呢?孩子們都說是秋風,秋風到了那些地方呢?請學生自由讀詩歌,學生歸納出田野、牧場、果園、小路、樹林。在不同的地方秋風的到來都帶了了什么呢?學生反復品讀詩歌小節。
1、在果園它給果實換了衣衫,還有什么果實詩中沒有寫呢?啟發孩子們續寫了詩歌小節,拓展了思維,同時也激發了學習的興趣,
2、在田野它給玉米帶上了紅纓,使高粱漲紅了臉蛋。此處,引入了《北大荒的秋天》原野熱鬧非凡,成片的大豆搖動著豆莢……使學生想象著原野的豐收景象,體會著詩中蘊含著的喜悅。結合這樣的情緒,為理解那句“秋光如同發亮的汗珠,蓬蓬勃勃在田野上閃耀”。我提出了疑問“為什么這里不將秋光比作美麗的露珠?《小露珠》中的小露珠可美得很呢!”因為學生有了情感的基奠,自然提到了古詩《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難點就迎刃而解。
3、秋風兒在牧場給牛羊加了肥膘。結合《草原的早晨》中的.那句“一群群羊兒像朵朵白云在飄動,藍天下回蕩著牧民的歌聲。”來體會牧民的喜悅。
4、秋風將樹林染成了金色和紅色。自然就引入《山行》“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5、秋風來到小路上,將花香帶到空氣中,將小草染黃了。
全詩結尾,回歸到的一段。“為什么秋日會更紅更嬌?秋天的空氣會更甜更好?”
有了1-5的鋪墊,學生思維十分活躍。秋日紅,因為楓葉、紅纓、紅蘋果、柿子、紅棗……映襯的;因為人們豐收興奮的紅臉映襯的;因為秋高氣爽,日頭紅……
空氣甜,是因為空氣中彌漫著桂花和野菊花的花香;因為高梁酒香甜的酒氣;因為果實那甜甜的味道;因為豐收使得人們心中甜絲絲的……
當請學生選取秋天的紀念品詩,更是花如詩文“采摘野菊花,將秋天的氣息留在我的心中”“捕只美麗的蝴蝶,讓如花的生命在我的記憶里”
秋天主題教學設計4
一、教學目標
①準確流利朗讀課文,讀出詩的節奏美。
②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通過想象體會詩歌的意境美。
③揣摩、品味關鍵語句,感受詩歌的語言美。
④學習仿寫,培養學生觀察大自然、詩意的感觸生活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①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
②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
三、課時安排
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正是秋色爛漫的時節,又剛經歷過周末,大家一定觀察了許多美麗的秋景吧。那么你們喜歡秋天嗎?生說喜歡。師:下邊我們就來學習一下詩人如何用詩的語言來描繪秋天。(若有人說不喜歡,師就用下面的話導入:秋天呢,在不同人的眼里,有著不一樣的色彩和感情。在詩人杜牧的眼里,秋天就是“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在詞人辛棄疾的.眼里,秋天就是“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在元曲作家馬致遠的眼里,秋天就是“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在南唐后主李煜眼里,秋天就是“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那么在現代詩人何其芳的眼里,秋天又是怎樣的呢?下邊我們來一起學習這首詩。)
(二)朗讀詩歌,讀準字音,讀出節奏美
1、讀注釋一,了解作者。
2、把注釋的拼音轉移到課文中。
3、聽朗讀錄音,讀準字音,初步感知詩歌內容。
正音:抽生讀下邊加點字的音(課件出示),學生自讀三遍。 丁丁(zhēng) 肥碩(shuò) 棲(qī )息 鳊(biān)魚 烏桕(jiù)葉 歸泊( bó ) 寥(liáo)廓 枯涸( hé ) 夢寐(mèi ) 清冽( liè )
4、跟著錄音看著課件顯示的詩歌節奏朗讀,注意朗讀節奏。震落了/清晨/滿披著的/露珠,伐木聲/丁丁地/飄出/幽谷。
放下/飽食過/稻香的/鐮刀,用/背簍/來裝/竹籬間/肥碩的/瓜果。
秋天/棲息在/農家里。
向/江面的/冷霧/撒下/圓圓的網,收起/青鳊魚似的/烏桕葉的/影子。
蘆蓬上/滿載著/白霜,輕輕/搖著/歸泊的小槳。
秋天/游戲在/漁船上。
草野在/蟋蟀聲中/更/寥廓了。
溪水/因/枯涸見石/更/清冽了。
牛背上的/笛聲/何處/去了,那/滿流著/夏夜的/香與熱的/笛孔?
秋天/夢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5、生自讀練習。做到讀準字音,讀出節奏。
6、小組朗讀展示自己喜歡的一節詩,讀準字音,讀出節奏,讓其他同學為他點評。
(三)再讀詩歌,想象意境美
1、問:何其芳的秋天共有三個小節,每個小節都有一個中心句畫龍點睛地概括了本節詩的主要意思,你能找出來嗎?
生:秋天棲息在農家里。秋天游戲在漁船上。秋天夢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2、讓喜歡同一小節詩的同學站起來齊讀,其他同學閉上眼睛想象畫面。
3、唐代詩人王維說過: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挑出你喜歡的一節詩,給它起一個漂亮的名字,并想想這節詩的畫面上有什么。
生站起來讀詩,說畫面名稱,并解說畫面內容。
師提示:想象畫面可從以下方面想起,時間,地點,景物,人物及其活動、心情等。
生解讀后師出示示例:第一節,讀完這節詩,我腦子里出現了這樣的畫面:清晨,太陽還沒有出來,露珠亮晶晶的在草尖上滾動著。一個農夫剛收獲完豐收的稻子,放下鐮刀,又來到山林,砍伐成才的樹木。一陣丁丁的伐木聲從幽谷飄出,震落了露珠,驚飛了宿巢的鳥兒。小院里,竹子做成的籬笆間瓜果成熟了,一位農婦笑意盈盈正用背簍盛放,院子里滿是豐收的喜悅。這就是秋天農家豐收的圖景。
生說師總結板書:農家豐收圖,霜晨歸漁圖,少女思戀圖
(四)品味語言,感受詩歌的語言美。
1、找出自己喜歡的詩句,并說說喜歡的理由。批在書上。(提示:可從用詞,修辭等方面賞析)
2、小組交流,集體交流。師評點,并指導學生把喜歡的語句通過重音的朗讀讀出感情來。
3、試一試:背一下詩歌。
(五)仿寫,用詩的語言描繪家鄉的秋天。
1、在何其芳的筆下,秋天棲息在農家里 ,游戲在漁船上,夢寐在牧羊女的眼里,那么在你的眼里,家鄉的秋天在哪里呢?
請你用“秋天在。”寫一句詩。 生說。
2、大家都概括的說出了家鄉的秋天美在哪里。下邊我們再補寫幾句,抓住幾個有代表性的事物,具體寫出美在哪里。(可寫在隨筆上)
示例:秋天漫步在山坡上。清晨,一聲響亮的甩鞭,一陣清脆的鈴聲,山坡生動起來了。野菊披著黃色的紗衣翩翩起舞,柿子提著燈籠也來助興,紅葉漲紅了臉熱情的鼓掌。采酸棗的孩子呀,請慢點,別扎了你嬌嫩的手掌。秋天在農人的心上歡唱。
(六)小結
這節課我們通過何其芳的《秋天》經歷了學習詩歌的四步:朗讀節奏美,想象意境美,品味語言美,仿寫創造美。聽了大家的寫作,老師不得不說,秋天真美啊。讓我們采一捧山菊,把秋天帶回家;摘一樹柿子,把秋天掛在院子里;擇一枚紅葉,把秋天夾在書頁里;寫一首小詩,把秋天永遠留在心窩里。讓我們再一起帶著喜愛和贊美之情把課文讀一遍。
五、板書設計
秋天 何其芳
農家豐收圖
輕松愉悅
霜晨歸漁圖
閑適歡快
喜愛和贊美之情 少女思戀圖
輕柔美好
本課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現代詩歌,又是初一學生,理解力鑒賞力有限。所以我確定重在引導學生感受詩歌之美,引發對詩歌的興趣。所以重點是朗讀,在次基礎上體會意境,感受詩歌之美。開課首尾用優美的語言導入與結束,與整節課會然一體,給學生語言美的體驗。總之潛移默化鑒賞詩歌之美。
秋天主題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體驗發現秋天的樂趣,感受大自然的美;感受活動、創作的快樂。
★了解秋天的季節特點,學會用自己的語言來描繪秋天。
★引導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在探索中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協調能力。養成觀察大自然的習慣。
學生學情
從本班學生的心理特點與認知程度來看,農村小學生從小就生活在農村這樣一個自然的環境里,金黃的稻海,高高的藍天,蝴蝶般飄落的各種樹葉。都是他們司空見慣的景物,但是低年級學生年齡小,對秋天景物的變化缺乏細致的觀察、全面的了解,所以通過本課的教學,要培養學生觀察與交流能力,激發學生對秋天、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讓每個學生積極參與找秋天的活動,培養學生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情感。激發學生觀察自然、探索自然的興趣。
★讓低年級學生在觀察秋天的天氣、植物、動物等變化中,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觀察方法,了解秋天的季節特征。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制作、寫一寫或畫一畫美麗的秋天。
教學過程
一、找秋天
1.導入新課:同學們,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
2.創設情境、感受秋天的美麗。
(1)小組討論:同學們在課前觀察了秋天的景色,你們都看到了什么呢?把你看到的'介紹給小組里的同學吧! 引導學生結合情境交流自己看到的情景,并根據課前的觀察收集,介紹自己在生活中尋找到的秋天,以及相關感受。
(2)全班交流匯報。
分組匯報可采用如下方式。
“風光采集組”:用照片、圖片或者繪畫及制作的樹葉書簽及標本展示秋天的美景;
“美妙聲音組”:用手機錄下的與秋天有關的聲音音,如落葉聲、風聲、蟲叫聲;
“文學創作組”:課前收集秋天的歌曲和詩歌、童謠;
“小小記者組”:課前采訪同學、老師、家人和鄰居對秋天的感受;
“農作物組”:結合實物介紹自己觀察的玉米、毛豆角、辣椒、稻子、高粱、絲瓜、南瓜等農作物在秋天的變化;
“天氣組”:介紹秋天的天氣變化,有的學生結合自己記錄的前些天的氣溫來介紹,從氣溫的變化上體會秋天的到來。
(3)談話:我們通過自己的調查看到了身邊的秋天,我們再一起來欣賞秋天的美景吧!
3.創設情境,用歌曲贊美秋天。
(1)師:我們經常唱到一首贊美春天的歌曲《春天在哪里》,你們會唱嗎?誰愿意試著唱唱?
(2)師:這首歌曲的旋律多美啊!那么,我們來創作一首《秋天在哪里》好嗎?
(3)小組合作:學生結合歌曲情境重新填詞。把自己觀察到的秋天里動、植物及人們生活的變化呈現出來。(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可以輔助或和學生合作創編)
二、秋天的收獲
1.提問:秋天不僅這么美,她還帶給我們一年的收獲。你能說說或展示這個碩果累累的秋天嗎?
(1)你看到了哪些秋天的果實(生回答)
(2)師:你知道秋天還有哪些果實也成熟了嗎?老師告訴你們,還有:蘋果、柿子、荔枝、芒果、棗子、石榴、蜜柚等。有些果實我們這里沒有,是從外地運來的。如:蘋果、芒果、荔枝等。你有沒有親自采摘過一些果實? 講一講自己知道的秋天的果實和采摘的喜悅。
(2)師:同學們知道了這么多秋天的果實,我們來給這些果實分分類。(按水果類、蔬菜類、糧食類)你能分別說一說嗎?
(3)學生把自己帶來的果實在小組內展示交流。
三、留住秋天
1.提問:秋天這么美,那么,你們有什么好辦法留住秋天嗎?(學生提議)根據學生的提議,老師再補充。
2.學生動手制作:留住秋天
(1)樹葉印畫(2)樹葉貼畫(3)種子貼畫(4)制作項鏈(5)制作小烏龜(6)制作小橘燈(7)花生耳環
3、畫一幅秋天的圖畫:選擇你喜歡的秋天的一角來畫一畫。
4、寫一寫美麗的秋天:可以用自己的話寫在寫話本上,也可以摘抄描寫秋天的詞語或句子。
5、交流展示:請同學們把自己留住秋天的作品拿出來展示,現在小組內展示,評價。 推出一個或兩個最好的在全班展示。學生互相欣賞評價:你最欣賞哪個作品,為什么?
6.總結:同學們用自己靈巧的小手制作出這么多的作品,還把秋天畫得這么美,寫得這么秒。不僅留住了美好的秋天,更享受了勞動的樂趣,還給秋天增添了一份美麗呢!
教學反思
我的這篇教案是根據語文園地二的口語交際來設計的,所以在設計的過程中不免受到口語交際的模式的影響。但是從效果及反應來看,學生不僅在動手能力方面、觀察事物的能力方面、搜集材料方面有所提高,在口語交際方面也得到了鍛煉。但就時間而言,我覺得花時過多,否則我都還想在秋天的收獲這一環節搞一個“收獲展覽會”。總之,“綜合性學習”是課改之后的一種新事物,要上好這類型的課,還得不斷學習,不斷探索。
秋天主題教學設計6
教學要求:
1、學會43個生字,認識6個字。
2、朗讀課文,通過討論秋天是什么顏色的,感受秋天景色的美麗。
3、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識字。
教學準備:
圖、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引入新課
拼讀音節,齊讀課題:5 尋找秋天。今天,王老師要帶領我們去尋找秋天。學習“王”
二、學習新課
(一)初讀課文
1、快速翻開書第64頁,借助拼音來讀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抽卡片讀生字,拼讀生字。
3、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用○和△在課文中標出生字和認讀字,多讀幾遍。
(二)認讀字詞
尋找 王老師 秋天 小文 小力 野外 藍色 黃色 小方 紅色 顏色
(三)朗讀句子
王老師帶我們到野外去尋找秋天。
秋天到底是什么顏色的呢?
(四)再讀課文
1、學生互相讀課文。
2、指名讀課文,學生評價
3、自己讀課文,標出課文有幾句話。
4、認識標點符號:冒號、引號、問號,教師簡單描述它們的用法。
5、指導學生標句子,小組檢查。
(五)學習生字
“王”你怎樣記住這個字
指導書寫
組詞
三、總結
這節課我們讀了第五課《尋找秋天》,課下同學們也可以去野外尋找秋天。
教學反思:學生在課堂中能夠發揮想象聯系生活實際,體會秋天的顏色是五顏六色的',課堂中注意學生的語言積累,積累一些有關秋天的詞語,學生很感興趣。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引入新課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五課的生字。
二、學習新課
1、 指名讀第一句話
(1)說說這句話告訴你了什么?困(什么時間、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結合生活實際理解“野外”的意思。(遠離居民點的地方)
(3)教師指導朗讀第一句話,重點指導停頓。
(4)學生自由練讀、指名讀。
2、 指名讀第二、三、四句話
(1)思考:小文、小方和小力各說秋天是什么顏色的,他們為什么這樣說?
(2)想像山坡上會有什么樣的野花,清清的河水里會有些什么。
(3)說說你覺得秋天還有哪些顏色,為什么?
(4)學生自由練讀、分角色讀、小組讀第二、三、四句話。
3、 齊讀第五句話
(1)說說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這句話。
(2)學生自由練讀、指名讀、互讀第五句話。
(3)小組討論:秋天是什么顏色的?
(4)小組匯報。(五顏六色、五彩繽紛、五光十色……)
4、 提自學要求
(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根據筆順跟隨表記憶字形。
(3)結合生活實際和課文了解字義,組詞或者說句子。
5、 檢查自學效果,教師重點指導。
(1)文:比較“六”和“文”。
(2)方:筆順是
(3)力:第二筆“撇”出頭。
三、鞏固練習
1、 抽卡片開火車讀生字。
2、 識字游戲。
四、指導書寫
1、 學生觀察范字,說說怎樣寫。
2、 教師范寫。
3、 學生描紅、仿寫。
五、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會了第五課的4個生字。
教學反思:
本課重點指導漢字的書寫,同時培養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多數學生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并能初步感受到漢字的美。學生在書寫時能夠認真觀察,個別的學生觀察不認真,寫字的姿勢還需要糾正。
【秋天主題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秋天主題教學設計01-10
秋天主題教學設計5篇01-10
秋天主題教學設計(5篇)02-17
秋天主題教學設計精選5篇02-17
秋天的設計主題文案05-17
秋天主題教學設計通用5篇02-18
《秋天》教學設計07-10
秋天教學設計06-22
《秋天》教學設計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