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處處留心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那么大家知道規范的教學設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處處留心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處處留心教學設計1
課時目標:
1、借助圖畫讓學生認識幾種動物,并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表示動物名稱的漢字。培養學生喜歡學習漢字,主動識字的愿望。
2、了解這些動物的有關知識,培養學生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并能口頭表達。
3、閱讀日記片段,能發現其中的問題并正確修改,懂得表達要簡潔,不重復羅嗦。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同學們,今天大家放棄了休息,來到學校上課,老師首先要謝謝大家,能提前學習新書內容,心情怎么樣?
一、 創設情景 導入新課
同學們喜歡去動物園嗎?為什么?在動物園你認識了哪些動物? (指名生說感興趣的動物)
和老師一起布置動物園:把知道的動物寫在黑板上,畫下來也可以。
哇!這個動物園可真大,動物可真多,有……真實名副其實的動物世界。這樣熱鬧的動物園吸引來了許多游客,這其中就有小芳和她的爸爸,我們也隨她們一起進去參觀好嗎?
二、學習第一部分
1、 小芳在動物園看過了這些動物,繼續往前走,看到了一個動物標牌:
2、 [貼出示水獺標牌,沒拼音],貼出水獺圖:喏,就是它,認識嗎?
誰來叫叫它的名字。
△叫對水獺名字→[出示拼音]你是怎么認識這個字的?可是,小芳卻叫錯了它的名字,難為情的同時還懂得了道理。請同學們讀一讀教材第一部分的'內容。
△叫錯水獺名字→[出示拼音,遺憾地指出讀錯了]你怎么會讀賴的,你是怎么想的?小芳犯了和你一樣的錯誤,請同學們讀一讀教材第一部分的內容。
3、 此時此刻你想說些什么呢?
揭示:生活處處有語文,所一練習的第一部分起名就叫處處留心。
4、[指水獺] 現在都認識它了吧?誰來正確地和它打個招呼?(它可是初次來我們班,你的招呼要熱情些、親切些。)
齊聲招呼
三、學習第二部分
1、 小芳跟著爸爸,有看到了許多的動物,通過看動物標牌認識了他們, [出示六幅圖片及標牌,遮掉拼音依次貼出]
2、 你認識嗎?怎么認識的?(點撥:多種途徑學語文,處處有語文,齊讀“只要處處留心,隨時都能學習語文。”)引導簡單談談對認識的動物的了解。
做小老師教大家認讀。
剩下的不認識的:這些不認識,沒關系,動物標牌一般都注有拼音。[揭開拼音],自由拼讀。
指名認讀、開火車讀。
去掉拼音,指名讀。
去掉圖,只剩字,指名讀、
做小老師檢讀不放心的同學。
齊讀
3、 認識這些字,就可以和他們打招呼了,自己和喜歡的動物親切地打個招呼。
4、 你想進一步了解這些動物朋友了解嗎?
[出示相關資料,自由閱讀]
5、 還有一些動物朋友,也很想和你們見見面,想認識一下嗎?[出示一些這樣的動物標牌,如:鼴鼠等]。
6、 今天隨小芳來到了動物園,你有了哪些收獲?
7、 再次揭示:生活處處有語文,齊讀“只要處處留心,隨時都能學習語文。”,的確,語文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語文并不就只在語文書里,學習語文當然就不能只讀語文書了。春節時,誦讀家家戶戶門上的春聯是學習語文;打開電視,欣賞那一句句精彩的廣告詞是學習語文;走進校園,注意那一個個花木的標牌是學習語文;哼唱歌曲,咀嚼那一句句優美的歌詞也是學習語文。走在大街上,你能學到語文嗎?走進超市?還有哪些地方可以學到語文?
(連最不起眼的粉筆盒包裝上也有豐富的語文知識。)
語文隨處可見,讓我們珍惜每一次語文學習的機會,用一雙慧眼去發現語文,當我們成為了有心的人,就會得到許多知識。
四、學習第三部分
1、 小芳就是一個有心之人,她在動物園處處留心,學習了語文,那些可愛的動物,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到家還寫下了一篇日記。
2、 [出示片段]這是其中的一段,你讀讀看,覺得她寫得怎么樣?學生自由讀,3、 交流時引導從優點和缺點正反兩方面進行評價。
4、 [鼠標點擊5處“這些小象”],想想,怎么表達更好?學生改對了,鼠標點擊出示正確答案。
5、 自由讀改后片段,談感受。
6、把交流的片段寫下來。
處處留心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⑴了解椰子傳播種子的方式。
⑵知道“漂浮”與“漂流”的區別。理解“重新安家”的意思。
⑶了解植物傳播種子的其他方式。并能用第一人稱、第三人稱口頭、書面介紹植物種子傳播的方式。
2、過程與方法:
⑴默讀了解短文大意。
⑵運用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詞語的意思。
⑶搜集自己感興趣的資料。
⑷大膽想象種子旅行的有趣經歷,與同學口頭交流,進行書面創作。
3、情感與態度:
⑴敢于想象,勇于交流,學會與他人協作。
⑵熱愛自然,喜愛科學。
二、教學內容及重點、難點分析:
1、教學內容:蘇教版語文第五冊練習3的“處處留心”是練習3教學重點之一。這部分安排的3項練習,一是讀短文,了解椰子樹傳播種子的有趣方式,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重新安家”的意思,區別“漂流”與“漂浮”的意思;二是了解蒲公英、蒼耳、豌豆和葡萄是靠什么傳播種子的,用線把植物和傳播方式聯系起來;三是選擇圖中一種植物,說說它是如何傳播種子的,再用幾句話寫下來。
2、教學重點:運用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詞語的意思。
3、教學難點: 能用幾句話寫出一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式。
三、教學對象分析:
本單元學生剛剛學習了《蒲公英》,初步了解了植物傳播種子的特殊方式;三年級的科學課恰好也對 “校園里的植物” 進行了一番調查;練習3再次接觸有趣的植物。一個奇異、豐富的植物世界呈現在眼前,孩子擁有大膽而瑰麗的想象,愿意成為童話世界的主人;探究欲望強烈;課外搜集的資料全面、形式多樣。這些都為課堂學習、探究、創造打下了厚實的基礎。
四、教學策略:
充分利用小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運用多媒體課件向他們展示奇妙的植物世界。對圖片、視頻、故事的欣賞,既可以提高他們的感性認識,又拓寬了學生的想象思維空間,引導學生深入探究植物傳播種子的四種方式,展開豐富的想象,從口頭、書面兩方面進行語言實踐。
五、教學媒體設計:
本課件力求體現教學媒體組合整合優化的原則,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提高學生素質為目標。抓住學生心理特點,在教師引導下認識植物、了解其種子傳播的特殊方式、展開想象,進行語言實踐。
六、教學過程設計與分析: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媒體運用一、學習“椰樹傳播種子的方式”。
1、學了《蒲公英》一課,你能說說蒲公英媽媽是怎樣把自己的種子寶寶傳播出去的嗎?這叫風力傳播。自然界中,利用風力傳播種子的還有許多植物,另外,植物傳播種子還有其他有趣的方法。你們想知道嗎?今天,我們就走進神奇的種子世界去做一番旅行吧。瞧——(出示圖片:椰樹)熱帶地區有很多椰子樹,他們長得高高的,結的果實又大又多。椰子樹是怎樣傳播種子的呢?自己讀讀吧!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猜一猜。
2、檢查自讀情況。
3、默讀,思考:椰子樹是怎樣傳播種子的?
4、椰果寶寶穿著三件衣服,所以可以在大海中——板書: 漂浮、漂流區分“漂浮”與“漂流”的意思。點撥:
⑴可從“流”和“浮”的字義上辨析;
⑵聯系上下文理解:想想椰果原來在什么地方,后來又到了哪里呢?
⑶根據課文及生活中的.情景講講“漂浮”的意思。
5、椰子的種子“漂浮”在水中,借助水流的力量“漂流”,最終要到哪里去呢? 理解“重新安家”:⑴聯系上下文說說“重新安家”的意思。
⑵誰能用這個詞來說一句話?
6、小結:椰子樹是利用水的力量來傳播種子的。椰果一旦被海浪沖到沙灘上,就可以發芽、生長。所以,在熱帶的海岸,椰林比較多。
7、假如椰果來到的海岸不在熱帶,它的命運會如何呢?大自然給了椰子神奇的傳播種子的方式,它們也面臨著挑戰。能順利到達熱帶海岸并生存下來的種子是多么的不簡單呀!二、學習“植物種子的傳播”。1、(出示插圖)圖上畫了哪些植物?
2、它們靠什么來傳播種子?
3、師簡介蒼耳、豌豆、葡萄傳播種子的方式:借助動物傳播、靠自身彈射傳播。
4、拓展:運用風力、水力、動物的活動、自身的彈射傳播種子的植物還有哪些?教師結合課件介紹植物種子的有趣旅行。
三、指導寫話。
1、你喜歡哪種植物的傳播方式?把自己想象成植物的種子,說說自己是怎么旅行的。
2、組織交流,集體評議:
⑴聽了同學說的,能否弄清一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式?他說得通順嗎?聽起來有意思嗎?
⑵除了把自己當作植物的種子,我們還可以怎樣介紹種子的旅行?
3、組織練寫。巡視指導。
4、反饋寫的情況。即時評價。
四、故事欣賞。師:植物傳播種子的方式各不相同,它們的旅途真是奇妙極了。讓我們來聽聽它們有趣的故事吧。
五、課后作業。你對哪道題有興趣?選一道題試一試吧!老師將把你們的作品放進《種子的世界》專題網站里,讓大家都來看看我們的學習成果。
1、用幾句話介紹一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式。
2、瀏覽學校專題學習網站《種子的世界》,了解更多的植物是如何傳播種子的。
3、為你喜歡的種子編寫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
4、將種子旅行的故事畫成連環畫。
5、在你郊游時,觀察植物的種子,拍攝成照片或采集、制作標本,寫成日記和同學分享你的收獲。學生口頭敘說。認識椰樹、椰果。自由讀短文,借助字典讀準字音。指名讀短文。正音。
交流:
⑴椰子在水中旅行,尋找新的陸地。
⑵椰子穿著三件“衣服”。可以長期在大海中漂流。生:漂浮、漂流。學生找到相應的句子,邊讀邊體會“漂流”的含義。說說曾經見過哪些事物“漂浮”在水面。學生小組學習、交流。小組代表向全班匯報。用“重新安家”說一句話。沒有合適的環境,椰果是不可能順利生長起來的。帶著對自然的敬畏齊讀短文,邊讀邊想象椰樹種子旅行的情景。觀察插圖。學生自由說。自主連線,互助交流。學生交流課前搜集整理的資料。想象,在小組里用第一人稱說說植物種子的傳播。指名口頭表述。互評互議。提出建議,并嘗試用第三人稱講述種子的旅行。寫話,介紹一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式。指名讀自己寫的。聽故事《種子旅行家》。視頻演示蒲公英傳播種子的方式。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件出示椰樹、椰果圖。大屏幕出示課文,方便學生注意力集中地進行集體交流。 給有關的詞句加上橫線,引起學生注意。出示漂浮、漂流。媒體出示相關的句子:椰果落入大海,便隨著海浪作長途旅行,有的旅程可達數千里之遙。課件: 重新安家了。出示圖片。幫助學生認識蒲公英、蒼耳、豌豆、葡萄。比教材中提供的圖片更加清晰,色彩鮮艷,有利于學生注意力集中。出示中華槭、菱角、鳳仙花、蒺藜圖。鮮明地反映了這幾種植物種子的特點。媒體播放兒童故事《種子旅行家》。有趣的童話,拓寬了學生的思路。連接專題學習網站,并出示作業題。網絡連接了課內與課外,豐富的專題知識、形式多樣的學習方式、新穎的視角,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有力的支持。
七、板書設計練習3漂浮————漂流————重新安家
【處處留心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留心處處是風景作文07-11
處處留心皆教育作文06-24
處處留心皆學問作文10-30
留心處處皆學問作文11-29
(精品)留心處處皆學問作文02-08
處處留心皆學問作文15篇(精選)10-30
處處留心皆學問作文【范例15篇】04-10
《生活處處有哲學》教學設計03-14
高中《生活處處有哲學》教學設計03-28
網站設計要做到“三留心”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