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基礎》課程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機械基礎》課程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課程名稱]
金屬材料的性能,機械零件的強度
[教材版本]
李世維主編。中等職業國家規劃教材——機械基礎(機械類)。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目標與要求]
一、知識目標
1、了解金屬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學性能、力學性能和工藝性能所包括的內容。
2、了解機械零件失效和強度的內涵,內力和應力的定義。
3、掌握應力的常用單位的換算方法。
二、能力目標
1、掌握力學性能對金屬材料所起的作用和工藝性能對加工的影響。
2、掌握應力對材料的強度的關系。
三、素質目標
1、了解金屬材料的物理、化學、力學和工藝性能對零件使用的影響。
2、了解失效、應力與零件強度的關系。
四、教學要求
1、了解金屬材料各種性能的定義及應力和強度的含義。
2、掌握力學性能對機械零件強度的影響。
[教學重點]
1、金屬材料的力學性能和應力與強度的關系。
2、了解失效的含義。掌握強度的各種表示方法及應力的常用單位。
[難點分析]
強度的分類和應力的分類
[教學方法]
講練法、演示法、歸納法
[學生分析]
1、金屬材料的物理、化學性能對學生來說比較熟悉,初中已多少學過,而力學性能、工藝性能和強度是新知識,可能比較陌生。
2、強度的種類較多,應多舉例以示區別。失效的含義較難,可能一時難以理解,應多做解釋。
[教學資源]
1、機械基礎網絡課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2、吳聯興主編。機械基礎練習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教學安排]
教學步驟:講授與演示交叉進行,穿插提問與設問,最后歸納小結。2學時(90分鐘)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10分鐘)
常用的機器零件都是由金屬材料制成的,特別是一些重要的關鍵零件,不僅要求壽命長耐用,而且機械尺寸精巧又要易于加工,價格還要低廉,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研究金屬材料的物理、化學、力學和工藝性能,以滿足各種不同的機械零件的性能要求。如坦克的履帶和挖掘機的鏟齒都要求材料不僅要硬,還要耐磨損;機床的齒輪不僅要求表面硬度很高,而且芯部要具有足夠的韌性;飛機的零件不僅要求材料要輕,同時還必須具有足夠的強度,以抵抗氣流的沖擊。等等。力學性能是機械零件在力的作用下所表示出的特性;工藝性能是零件進行冷熱加工時所表示出的特性,它們都是課程研究的重點。
教師設問:塑料的應用很廣,但為什么不用塑料來代替金屬做重要的齒輪呢?而有些地方卻可以用塑料來代替齒輪,如家用電器中的組合音響、DVD影碟機的轉盤,隨身聽的傳動都是塑料齒輪。這是什么道理?
二、新課(70分鐘)
1—2金屬材料的性能
選擇適合于機器使用的材料,主要依據于金屬材料的性能。它分為使用性能和工藝性能。使用性能是指在使用條件下表現出來的性能,它包括物理、化學、力學性能,力學性能在機械設備中力的相互作用時所表現出來的性能,是課程研究的重點,關系最為密切;而工藝性能是零件從毛坯到成品加工生產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性能,對零件的加工影響很大。
講課中把力學性能作為重點,特別是強度的含義及所包括的內容要講清楚。硬度要把洛氏和布氏硬度作為重點,注意應用場合的區別和表示方法,應多舉例說明,如HB170~230;HRC45~50,要注意說明為什么不給一個具體值,而要給一個范圍?疲勞強度要舉例說明,如飛機規定使用1萬小時飛行后必須強行退役;出租汽車運行滿3年后要報廢等實例說明疲勞對零件壽命的關系。
工藝性能以舉例說明更能幫助學生理解。如鑄造性好的金屬其流動性好,可以鑄造薄而大的表面,否則易出現填不平;塑性好的低碳鋼容易鍛造成型,而含炭量高的金屬不易鍛造,高速鋼更難鍛壓;焊接性好的材料如普通碳素鋼,而銅次之,鋁更難。
【《機械基礎》課程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機械基礎》課程快樂教學探討06-24
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探討論文06-27
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報告07-03
《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總結06-22
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研究論文07-03
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改革總結11-22
《機械基礎》課程教學的幾點體會論文06-23
《機械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論文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