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教學設計優秀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落花生》教學設計優秀,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落花生》教學設計優秀1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6個生字。能正確抄寫第10自然段,會用“居然”造句。
2、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3、能分角色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重點句。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哪些內容是詳寫的,哪些內容是略寫的,并初步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能學習作者由落花生領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寫法,試著選擇一種事物寫一寫。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2、能分角色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重點句。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哪些內容是詳寫的',哪些內容是略寫的,并初步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啟發談話:
同學們,你們吃過花生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于寫花生的課文。
2、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3、“落花生”就是我們平時常見常吃的花生,可為什么叫它“落花生”呢?課前同學們都查閱了資料,誰來談一談?
4、過渡:課文圍繞花生講了一些什么事呢?同學們讀讀課文就知道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標出自然段序號。
2、同桌互讀課文,互相檢查,糾正讀錯或讀破句的地方。
3、用生字詞卡片檢查認讀生字詞情況。
。ǹ芍该x、齊讀、分行、分組比賽讀。)
4、檢查學生讀課文情況,指名讀指定的段落,評議讀的情況。
5、默讀課文,思考:
課文圍繞落花生講了哪些事?
、欧N花生、收花生。
、颇赣H提議過一個收獲節,并為收獲節做了準備。
、浅曰ㄉ鷷r的議論。
教師:按照課文講的這三件事,我們把課文分成三部分來理解。
三、學習課文的第一、二部分
1、默讀第一、二自然段,邊讀邊思考:
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匯報交流:
、耪f一說你都讀懂了什么?
⑵質疑、解疑:
、 “開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不說“開發”出一塊空地?
② “居然”一詞怎么理解,你能找一個和它意思相近的詞嗎?
3、指導感情朗讀。
四、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預習課文的第三部分。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交待探究目標
1、回憶課文圍繞落花生講了哪些事。
2、這節課我們繼續探究課文,學習課文的第三部分,弄清作者對落花生為什么有著特殊的感情,還要學習作者表達思想的方法。
二、深入探究課文的第三部分
1、默讀課文,想一想這部分課文講了幾層意思:
講了兩層意思,第一層(3~11自然段)講議論花生的好處。第二層(12~15自然段)講從談花生到論人生。
2、自讀課文,畫出父親說的話,談談你的理解,體會文中對花生好處的議論以及從談花生怎么到論人生。
3、小組討論交流。
4、全班交流,教師引導:
、朋w會第一層意思:(重點理解父親的話。)
①投影出示父親的話。
、谥该x父親的話,然后完成如下填空:父親的話中提到了四種事物,父親認為雖然讓人一見就,但是和相比,還是最可貴。
③分析父親的話,學生議答:
A、“愛慕”是什么意思?什么是“愛慕之心”?
B、父親有沒有產生愛慕之心?父親對什么產生了愛慕之心?你是從哪個詞看出來的?
C、什么是“最可貴”?父親為什么認為花生最可貴?
。ㄒ龑W生理解蘋果、桃子、石榴高掛枝頭,炫耀自己,而花生踏踏實實、默默無聞地奉獻自己,具有藏而不露的美德。)
D、學生再次讀父親的話,并根據自己的理解,判斷以下句子是否正確,并說出理由:
a、花生好、桃子、石榴、蘋果不好。()
b、凡是埋在地里的東西都是好的,高高掛在枝頭上的東西都是不好的。()
c、我們不需要外表美。()
、芙處煟
本課中父親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蘋果相比,是僅就果)書包(實是否露在外面這一點來比較,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獻的品格,并不是說那三種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際用處。
、萆钪杏袥]有其他事物讓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的?有沒有具有花生品質的其他事物?你能用上“愛慕”一詞嗎?
、企w會第二層意思:
過渡:父親給我們點出了花生有別于桃子、石榴、蘋果的特點,父親僅僅是說花生嗎?
、偻队俺鍪靖赣H的話。
、趯W生齊讀,談理解。
(父親引導孩子談花生的目的是為了論人生,他贊美花生的品格也是為了說明做人應該做怎樣的人;父親教育孩子們要學習花生的優秀品格,注重實際,不炫耀自己,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對別人有用的人。)
、劢處煟
父親的話孩子們明白了嗎?從哪兒看出來?
三、分清課文的主次
1、按課文敘述的順序填空,再說說其中哪部分是主要的。
(思考練習2)
種花生→()→()→()
2、思考:
從種花生到收花生經歷了多少時間,在課文中占了多少篇幅?從吃花生到談花生、從談花生到論人生經歷了多少時間,在課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安排?
四、總結全文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讀了這篇課文,你想說點什么?把你的想法和同學們交流。
3、總結:
課文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獲節的經過,通過收獲節上對花生好處的談論,說明要做對別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課文在講述的時候主次分明,把次要內容寫得比較簡略,把主要內容寫得比較詳細。正是由于圍繞主要意思主次分明,所以文章篇幅雖短,卻給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從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尋味的哲理。今后我們在讀文章或寫文章的時候要注意分清文章的主次。
五、延伸拓展
人們常常從某種事物的特點上,體會到一些做人的道理。你能以一種常見的事物為例,說說你體會到的道理嗎?
《落花生》教學設計優秀2
一、背景知識
1、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第九冊第三單元課文《落花生》,它是一篇現代優秀散文,真實地記錄了作者小時候所受的家教。作者許地山,現代小說家、散文家,他的散文作品以樸實洗煉、清新自然的筆墨,寫自己對社會人生的感觸,常寄寓深邃的哲理和優美的情思于字里行間。
2、這篇精讀課文著重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獲節的經過,通過對花生的好處的談論揭示了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表達了作者不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會的人生理想。這是一篇敘事散文,在表達上頗具匠心,所以文章篇幅雖短,卻給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從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尋味的道理。
二、設計理念
1、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二)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我認為語文閱讀教學只是示例教學。課堂上對課文內容的處理不要面面俱到,要抓住重點句子,引導學生加深理解,讓學生學得充分,學得深刻。就如《落花生》這篇課文我認為教師應抓住父親所說的這幾句話,作為學習該文的突破口,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教師要善于質疑,設置懸念,讓學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去思考和解決問題,才能培養學生求異性思維。這篇文章的寫作特點是借物喻人,教師可設置幾個問題讓學生回答。作者借助落花生比喻哪一類人?也就是在我們的生活中哪一類人具備著落花生的這種精神。同時,新課程理念(二)提到的關于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問題。我認為《落花生》這篇課文體現的是一種奉獻精神。當然我們在評析時要賦予落花生以一種主體性,或者說它是主體精神的某種體現!澳銈兣既豢匆娨豢没ㄉs地長在地上,不能立刻辨出它有沒有果實,非得等到你接觸它才能知道!甭浠ㄉ鷽]有努力去炫耀自己,而是默默地生長,在地下結果。炫耀自己是一種自我欲望的滿足,而把果子埋在地下,卻是十足的貢獻。蘋果在生長的同時由于其顏色、芳香吸引了羨慕的目光,也就炫耀了自己,在生長和死亡的過程中滿足了自我的欲望。但它畢竟還是有果實的。那些只炫耀自己,只滿足自己,沒有果實,絲毫不貢獻的主兒,大概許地山連提也不愿提到它們。也許,落花生的默默奉獻并沒有要以此貶低別的什么,甚至由此引起紛爭、斗爭,它也許只要我們品嘗它,而不要我們去拿它跟別的植物比較。所以我們如果把這種奉獻擴展到人際關系的斗爭、社會的貢獻,甚至到增加許多道德、倫理的內容進去,那就違背了作者的原意!堵浠ㄉ窙]有要我們把它的哲學當作工具,而只是講了一種人生的意義,傳達一種極高尚的價值觀,而這種價值觀又是那么一種極普遍的植物--花生,那么一塊極普通的閑地,普通的父親母親,普通的故事所產生出來的。一切都是那么通俗。課文重點是在深入理解文章說的幾句話上由落花生的特點進而闡明做人的道理。落花生外表不好看,但它有用,有益于人類,有著內在的美,有一種默默奉獻的精神。文章否定的是那種“外表好看,而沒有實用的東西”。這種“東西”只會炫耀自己,嘩眾取寵,而無真才實學,外表好看心靈卻不美,對別人、對社會沒有好處,甚至有害,那絕不是美的、有價值的東西。
2、我認為在學習該篇課文時,應該積極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全面提高語文素養。
三、設計思路
我在設計這堂課時,把父親所說的這幾句話作為學習該文的突破口,深入理解父親話的含義,從而抓住課文的重點段,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領會全文思想感情。另外,為了突破本課教學難點,引導學生聯系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把花生的品格與做人的道理聯系起來,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具體步驟如下:
。1)、課前,讓學生了解花生的生長特點及有關花生的常識。(學生可通過查找相關資料獲知,課堂上教師可利用課本p48頁插圖,讓學生了解花生的生長特點。)
。2)、課堂教學中從內容入手,引導學生了解課文圍繞落花生寫了哪幾件事。重點從父親說的這幾句話中領悟到做人要做具有花生這種品格的人。
(3)、本文語言淺顯,但所說明的道理深刻,富有教育意義。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所說明的做人道理的問題上,教師要注意三點:一要保證學生個體進行充分閱讀、思考和小組進行交流討論的時間。二要注重引導學生聯系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把花生的品格與做人的道理聯系起來,突破本課教學難點,要對作者的立意有所了解,取得認同。三要尊重學生的不同體驗,允許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去體會,用不同方式表述自己的見解。
(4)、“分清文章的主次”是本組的重點訓練項目,也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之一。
(5)、比喻手法所能體現的總是事物的某一方面,而不是事物的所有方面,所以有句名言說:“比喻總是跛足的!北容^也是一樣。本課中父親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蘋果相比,是僅僅就果實是否露在外面這一點來比較,以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獻的品格,并非說那三種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際用處。要引導學生正確理解父親說那段話的目的,不曲解課文的本意
四、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課文主要講一家人議論花生的好處,教育學生懂得不要只講體面,只求外表美,應該做一個有真才實學,對人民有用的人。
2.初步學會抓住重點段深入理解課文的閱讀方法。
3.培養學生借助具體事例來理解句子含義的能力。
4.學會生字新詞句。
5.分角色朗讀課文。
六、教學重點:分角色朗讀課文,了解花生的.可貴之處,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從中體會出做人的道理。
七、教案實例:
一、謎語導入
師:同學們喜歡猜謎語嗎?
生:喜歡
師:現在老師說個謎語,看看誰能最快猜出它是哪種植物?
根根胡須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
地上開花不結果,地下結果不開花
生:花生
師:真聰明,上節課我們已經知道花生是在地上開花,花落了,才在地上結果,所以又叫落花生,本節課我們繼續學習19.落花生。
評析1:教師運用謎語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既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貼切自然地揭示了課題,使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來。
二、直奔重點1、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課文圍繞落花生寫了哪些內容?
生: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板書)
2、師:一家人是怎樣議論花生的好處?
生:姐姐說它味美
生:哥哥說可以榨油
生:……
3、師:兄妹們所說的花生好處是顯而易見的,而父親指出的卻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視的一個特點。
文中父親對花生做了幾次議論,請大家用“-----”劃出來!
生:朗讀
4、師:出示小黑板(父親的第一次議論花生的話)齊讀。
父親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蘋果進行比較突出它們的不同,現在我們就請出花生、桃子、石榴、蘋果,讓它們各自說出自己的特點吧!
學生表演,師貼畫
5、師:通過表演,同學們認為父親是怎樣通過比較說明花生的可貴之處?
生:父親認為桃子、石榴、蘋果高高地掛在枝頭上炫耀自己,而花生卻埋在地里。
生:……
評析2:本部分的教學是全文的重點,教師通過學生自主學習找出父親對花生好處的評價,讓學生感悟文章的實質內容。為加強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先讓學生上臺進行形象、生動地表演,當學生對這段話具有深刻地理解后,又讓學生反復讀,抓住重點詞進行朗讀,仔細口味,由讀懂到讀出感情,一步步實現教學目標,獲得語言積累。學生學習情緒飽滿,把課堂氣氛推向高潮,給學生營造一個寬松、愉悅、充滿活力的課堂空間。
三、升華主題
1、師:從同學們的朗讀聲中老師已經聽出大家對父親這句話的理解,現在讓我們再看看父親第二次對花生的議論。
2、出示父親第二次議論花生的話。
父親借花生教育孩子們做什么樣的人?
生:父親借花生教育孩子們做一個對別人有用的人。
生:父親借花生教育孩子們做一個不求名利,默默奉獻的人。
3、師:文章中的“我”怎樣理解父親的話
生:“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板書)
4、師:你們是怎樣理解作者的話,舉身邊例子說明
生:有些人,你看他儀表堂堂,可是他卻……
生:有些人,雖然長得丑,但他卻樂于助人……
生:像老師,就是默默奉獻的人……
生:清潔工……
評析3:教師精心組織“用身邊的例子理解作者的話”這一環節的教學活動,促進學生聯系實際,各抒己見,從而感受到做人要做一個怎樣的人的道理,真正實現了課堂是展示學生聰明才智的平臺,而非教師的講臺。
小結:大家說得很棒,你們已經很好地領悟了落花生的品格,那當今社會中只需要落花生那種默默奉獻的人嗎?
5、小組討論:你愿做像花生那種默默奉獻的人,還是愿做像蘋果那樣展示自己才華的人,為什么?
小結:是啊,現在社會既需要落花生那種默默奉獻的人,也需要石榴、桃子、蘋果那樣敢于展示自己,推銷自己的人,不管做哪種人,都必須以為人民服務為榮,對人類,對他人有好處的人,而不是只會夸耀自己。
7、最后老師把自己對這篇課文的體會與感動用一首詩結束這堂課。
四、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把自己對文章的感情用一首詩,幾句話,寫下來
【《落花生》教學設計優秀】相關文章:
落花生優秀的教學設計07-04
落花生的優秀教學設計07-04
《落花生》教學設計(優秀15篇)04-13
落花生教學設計12-13
《落花生》教學設計06-24
落花生教學設計07-21
教學設計:落花生04-29
《落花生》教學設計04-27
(經典)《落花生》教學設計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