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珍珠鳥》聽課有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珍珠鳥》聽課有感
《珍珠鳥》聽課有感1
通過聽了李老師的《珍珠鳥》一課,有些感觸,這節課改變了我的一些教學觀念。以前,老師總是講的過多,而效果往往不佳。新的教育理念倡導自主學習,強調學生要多讀多寫,這節課就很好地貫徹了這一精神。語文教學的.任務之一是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朗讀無疑是學習語文的金鑰匙。朗讀對一個人全面素質的提高,對人心理素質的養成很重要。大家可以觀察,凡是朗讀好的學生從性格上肯定是熱情、開朗、大方、善于表達自己,性格一定外向、一定聰明活潑,語文能力一定高,因為平常讀得多自然增加了語言積累,口語表達強,作文也錯不了。
事后我反思這課教學,我發現其中較為重要的是教師很好的通過朗讀訓練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走進作者,深入理解課文的主題。比如,在教學第四自然段時,從兩條線入手,明線體會小珍珠鳥淘氣可愛,因為這是學生最容易讀懂同時也是最感興趣的,在學生找到有關語句后,教師又巧妙的引導學生體會小珍珠鳥對我的逐步信任。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它先是離我較遠,見我不去傷害它,便一點點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頭來喝茶,再偏過臉來看我”當學生從“蹦俯偏”等詞讀出小鳥淘氣可愛后,教師讓學生再好好讀一讀,然后請兩位學生對比讀,學生發現有一位同學讀“一點點挨近”時語速較慢,經過討論交流學生從小鳥與作者距離越來越近,及作者的驚訝表現體會到小鳥膽子漸漸變大,在主動親近作者。當全班齊讀時,更是深情并茂,仿佛真得看到了一只淘氣的小珍珠鳥扭著滾圓的身子一點點向“我”走來。
《珍珠鳥》聽課有感2
師:解決第二個問題—“在我的精心照顧下,鳥兒發生了什么變化”?
生默讀課文,劃出相關語句。
師在學生匯報后總結了10處。
師:你發現小鳥的什么變化?
生:小鳥的活動范圍越來越大。
師:從鳥兒的變化中,你體會到什么?
生:小鳥可愛,與作者感情加深。
師:這一切作者的做法源于什么?
生:作者對小鳥的愛
師:在他們相處的過程中,最使你感動的地方是哪里?
師:如果要你寫一句話,你最想說什么?
范老師的這堂課思路清晰,非常注意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有些環節設計巧妙:
1、創設了情境,注重激發學生情感。開課伊始,各種美麗的鳥兒圖片一下子就把學生吸引住了,姿態萬千的鳥兒,清新、幽靜的大自然,融合在一起,讓人看了,有種和諧的感覺。學生產生了這樣的感覺,觸發了心底深處的感情,同時也為下文的`學習奠定了感情基礎。
2、發散思維訓練設計巧妙。結束階段,老師設計了寫感觸最深的一句話。因為有前文的學習和情感鋪墊,學生寫的發人深省,精彩極了。這個小練筆的設計鞏固了課文內容,更重要的是使學生語言得到訓練,同時還把社會焦點問題:人與動物和諧相處這一重要思想滲透在其中。在訓練的同時,精神得到了升華。
對這節課,我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人文性:這課人與鳥的親近,互相信任是本文的重點。老師注意了小鳥的戲劇性變化。其實鳥能產生這樣的變化就是源于作者對它的精心照顧,人對鳥的信任。這是本課的人文性。這才是文章的重心與中心。我覺得設計時可以按:我對小鳥的精心照顧、小鳥的變化,兩條主線并進。側重我對小鳥的態度。讓學生抓住最受感動的地方細細談。體會到人與動物之間的和諧統一。最后,還應該把落腳點放在人文性上。在發散思維訓練完后,老師應總結到:我們人類和動物、植物一同生活在大自然中,正是有了他們,我們的大自然才充滿了生機,我們的生活才充滿了樂趣。動物屬于大自然,植物屬于大自然,我們也屬于大自然。你覺得,該怎樣做才能使這只珍珠鳥更加快樂的生活?引導學生認識到應該放回大自然。讓他們自由自在的生活。才能達到人與大自然的和諧統一。
【《珍珠鳥》聽課有感】相關文章:
《珍珠鳥》聽課有感06-20
《珍珠鳥》有感11-19
聽課有感06-20
聽課有感范文06-19
《爭吵》聽課有感06-20
商丘聽課有感06-24
線上聽課有感10-12
線上聽課有感12-28
《珍珠鳥》有感15篇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