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在路上的讀后感 推薦度:
- 《走在教育的路上》讀后感 推薦度:
- 走在教育的路上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走在路上的讀后感【合集】
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這時最關(guān)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走在路上的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從書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一位人民教育家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懷,陶行知用他的一言一行實踐了愛的教育,他愛學校,他愛學生,他把學生和學校稱為愛人,令人耳目一新,給我很大的啟示。下面是我讀后的一點體會:
一、我對生活即教育的感悟按照陶行知先生的說法,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
二、教學做合一所謂教學即教生學;所謂學生意要于學會生存。因此,歸根結(jié)底教育的最終目的就在于教會學生學會如何生存。
三、學會尊重學生、欣賞學生
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地位是平等的,教育要以學生為本,寬容對待學生。
尊重學生還要學會欣賞學生,特別是對那些學習基礎(chǔ)差、紀律松散的學生更要努力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并把這閃光點放大,讓每個學生有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讓每個學生在成就感中獲得自信。當你面對恨鐵不成鋼的學生時,當你面對家庭和社會的煩惱時,一定要冷靜。如果我們把指責、批評、抱怨,換成啟發(fā)、表揚、激勵會是另一種情景。陶老先生四塊糖果的故事就很好地說明了這個問題。
此外,我們教師也必須在教育活動中不斷得到成長,這樣才會完善自己,得到學生的尊敬、信任和愛戴,使自己具有強大的教育感召力。學生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走在時代前沿的鮮活的群體。教師如能走近他們,了解認識他們的思想、情感和個性,才能從本質(zhì)上認識學生,從學生身上了解時代的訊息,領(lǐng)悟到學生真正的需要,只有這樣才能對學生產(chǎn)生真正的愛,才能恰到好處地關(guān)心愛護學生,使學生感觸到教師的關(guān)心。
陶行知先生是我們后人學習的光輝榜樣,我們要做行知的后來人,以陶行知求真,務實的態(tài)度和敢于創(chuàng)新精神去切實轉(zhuǎn)變我們的教學觀念,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來指導我們的教育教學,在課堂教學中努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情趣,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挖掘?qū)W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就一定能夠?qū)崿F(xiàn)陶行知先生所說的:處處是創(chuàng)造地;天天是創(chuàng)造時;人人是創(chuàng)造人的美好理想。
【走在路上的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走在路上06-24
走在路上作文12-31
走在HR的路上07-03
走在路上作文01-09
走在路上作文(精選)10-22
(經(jīng)典)走在路上作文11-02
走在的路上作文11-07
走在路上作文(經(jīng)典)05-08
走在夢想的路上作文02-25
走在成長的路上作文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