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产线看-国产精品一区在线播放-国产精品自线在线播放-国产毛片久久国产-一级视频在线-一级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傳統節日教學設計

時間:2024-05-21 12:36:38 傳統節日 我要投稿

【精選】傳統節日教學設計1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大家知道規范的教學設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傳統節日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傳統節日教學設計15篇

傳統節日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通過搜集關于中華傳統節日的相關資料,進一步豐富對傳統節日文化的認知。

  2、能夠圍繞某一個傳統節日完成一篇習作,做到內容具體,表達真情實感。

  3、借助多樣化的方式展示活動成果,在互動交流的過程中,培養多渠道學習語文的意識。

  4、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禮貌發言的良好學習習慣,敢于在活動過程中發表自己的意見。

  教學重點:

  能夠在單元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對傳統節日文化的認知。

  教學難點:

  能夠圍繞某一個傳統節日完成一篇習作,做到內容具體,表達真情實感。

  課前準備:

  1、師:搜集關于傳統節日的知識,以及關于傳統節日的古詩詞。

  2、生:多渠道搜集自己感興趣的中華傳統節日的圖片、文字資料。

  教學過程:

  一、激趣交流,引入學習

  師:同學們,這段時間老師讓你們對自己感興趣的節日進行了深入的了解,相信大家一定有很多收獲,誰愿意將自己的收獲分享給我們大家呢?

  生:我最感興趣的傳統節日是端午節,通過查找資料,我知道了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古代大詩人屈原。

  生:我也對端午節非常感興趣,我知道在這個節日里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

  生:我了解到了關于中秋節的傳說故事。

  生:我還知道了,過年最初是人們為了趕走年獸,后來則成了一種習俗。人們在過年期間會放鞭炮、貼對聯、掛紅燈籠......

  師:孩子們,對于中國傳統節日,你們了解到的可真不少,但是你們知道一年中到底都有哪些節日才是我們中國傳統的節日嗎?

  學生進行自主交流,課件依照時間順序出示各種傳統節日的圖片名稱(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除夕)同時引導他們明確各自所對應的具體時間。

  【設計意圖】

  此環節教學主要采取了話題交流,激趣引入法,在學生搜集、整理資料的基礎上,讓他們對感興趣的話題暢所欲言,既調動了他們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又為后面的學習奠定了必要的認知基礎。

  二、習作欣賞,對比評價

  1、過渡引入:同學們,在這些傳統節日中,一定有某個我們最感興趣的。那么,你們家又是如何度過這個節日的呢?對于這個問題,老師特別想從你們的習作中尋找答案。

  2、課件出示習作內容:選一個傳統節日,寫一篇習作�?梢詫懽约杭疫^節的過程,也可以點寫節日中發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引導學生自由交流,自己是圍繞哪一方面來寫的。

  3、引導學生在小組內朗讀展示自己的習作,其他同學認真傾聽朗讀,看看他們是否將自己家過節的過程寫清楚了,或者將節日中發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寫具體了。師巡視了解習作完成情況,同時聚焦有代表性的習作,以備班內展示交流。

  4、指名朗讀展示自己的習作,引導其他同學認真傾聽并進行習作點評。教師適時引導學生重點抓住“自己家過節的過程”“節日中發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兩個方面,看看他們有沒有將主要內容寫具體、寫清楚。

  5、教師針對學生習作的完成情況予以評價、激勵,同時引導學生注意將過程、故事等按照一定的順序寫具體。

  【設計意圖】

  此環節教學主要采取了交流評價法,讓學生在朗讀習作、評價習作的過程中,不僅深化了對傳統節日的認知,同時也在此過程中不斷提升了對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

  三、創設情境,展示活動成果

  1、引導學生簡要匯報自己最近這段時間搜集到的關于傳統節日的資料及準備展示的內容(課件出示教材中的四種展示形式,同時鼓勵其他的展示形式。)教師適時將學生臨時分組,盡可能將交流形式相同或相似的'同學劃分為一組。

  2、小組內先進行展示,注意看看誰展示的更加精彩,然后推薦到班內進行展示交流。

  師提醒:在介紹關于傳統節日的過程中,既可以說說與之相關的知識,也可以說說相關的故事。在誦讀相關古詩詞的時候,要注意情緒飽滿,感情充沛。另外在介紹節日活動的時候,要注意把過程、方法等說清楚。

  3、開展班級“傳統節日文化學習成果展”。

  (1)小組代表上臺展示學習成果,其他同學認真聆聽,看看哪一小組的成果展示得更加有意思,自己從中又有了哪些有價值的新收獲。

 �。�2)指名同學進行展示評價,評選出自己心目中的優勝小組、優勝同學。(教師重點引導學生說說自己推選的理由,注意從所搜集知識、故事、節日活動等本身的準確性、生動性以及展示者自身表現的精彩性兩個方面進行評價。同時注意看看學生在介紹節日活動時,是否將諸如包粽子、制作月餅等過程說清楚了。)

  (3)根據學生的評價情況,教師評選出本次活動展示優勝小組及個人,并予以口頭表揚。

  【設計意圖】

  此環節教學主要采取了創境激趣法,通過小組互動以及班級成果展示會等形式,讓學生充分參與到活動中來,并在此過程中真正嘗到了學習、交流的樂趣,從而更進一步豐富了對中國傳統節日的認知。

  四、課堂小結

  1、引導學生簡要說說通過本次綜合性學習活動,對于中國傳統節日自己都有哪些新的認知。

  2、教師小結:

  中華民族的歷史淵源流長,中國傳統節日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孩子們,其實不論是哪一種傳統節日,其實無一不寄托著我們的祖先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時也飽含了他們對于真、善、美的永恒追求。讓我們每個人都來爭做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傳承者和弘揚者吧!

傳統節日教學設計2

  教材解析

  《古詩三首》課后的“活動提示”明確提出這次綜合性學習的任務,對如何開展活動做了具體的指導。教材中的插圖和泡泡提示了了解傳統節日的途徑,即可以看看日歷,問問長輩,查查資料等�!盎顒犹崾尽边要求學生自由組成小組,共同商定準備了解哪些傳統節日,通過哪些方式記錄了解到的內容。教材提供了一個表格作為記錄的樣式,啟發學生可以從節日名稱、過節時間、節日的習俗等方面收集資料。

  《紙的發明》課后的“活動提示”是對活動開展的過程指導,提示學生適時交流第一階段的活動情況,整理收集到的資料,并商量準備用怎樣的方式展示活動成果。泡泡中的“爺爺給我講了乞巧節的傳說”“我收集了元宵節的燈謎”是舉例介紹可以收集哪些資料;泡泡中的“我們小組打算制作關于中秋節的手抄報,還需要補充一些圖片”是展示方式舉例,并提示學生根據展示的需要,可能還要有針對性地收集更多的資料。

  本單元課后學習結束后,教材安排對前一階段綜合性學習的成果進行交流。展示活動有兩項任務,第一項是個人學習成果展示,要求學生寫一寫自己家過節的過程或者節日里發生的故事,引導學生用文字記錄自己的生活,從而促進他們對節日的了解。第二項成果展示重在集體合作,教材中的4個泡泡列舉了一些展示的形式和內容,比如可以通過做月餅、寫春聯、誦讀古詩、講述包粽子的方法等方式,展示活動成果。最后對展示交流提出了要求,展示成果時,本組的同學可以互相補充,其他小組的同學可以提問,最后還要評一評哪個小組活動開展的好。

  教材這樣安排,旨在通過為期兩周左右的綜合性學習,培養學生收集資料、處理信息、人際交往等能力以及和互助合作的團隊精神,同時在這一學習過程中增進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學情分析

  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在線上小組內進行了兩周的活動,活動過程十分扎實:每個小組認領一個節日,組內明確分工,合作完成,并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呈現學習成果,最后再由組長牽頭進行成果展示,

  課前思考

  此次的綜合性學習《中華傳統節日》包括兩部分內容:

  1.寫一寫過節的過程

  2.學習成果展示。

  這樣,就可以可分3個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習作指導課先指導過節的過程;再指導寫過節的故事;最后總結寫法;布置習作任務。

  第二課時:習作講評課:讀開頭,猜節日;好段欣賞;好文欣賞。

  第三課時:成果展示:回顧前兩個階段孩子們做的工作;以一個主題節日為例,展示成果。

  本單元沒有習作,無形中這次的綜合性學習也承擔起了習作的任務。

  這節課的定位就是第一課時:習作指導課。

  教學目標

  就自己感興趣的一個傳統節日寫一篇習作,能夠圍繞一個意思把一段話寫清楚,進而把文章寫清楚。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

  根據這段時間綜合性學習獲取的知識和平常的經驗,把兒歌補充完整。

  二、學習寫作方法

  (一)1.跟著第九課的三首古詩,學寫過節的過程

  1.以《快樂的除夕》為例文,學習怎樣圍繞一個意思把文章寫清楚。

  2.以《一副名揚中外的畫》的第三自然段和《趙州橋》的第三自然段為例,學習怎樣圍繞著一個意思把一段話寫清楚。

  (二)跟著第九課的三首古詩,學寫節日里自己印象深刻的事。

  以2篇《端午節》為例,學習運用不同的方式來寫同一個節日。

  (三)總結寫作方法:

  要寫好過節的過程:節日習俗+順序+排比,寫自己的故事:除了以上三種方法,還要語言+感受。

  三、作業::寫一篇習作:可以寫自己家過節的過程,也可以寫節日中發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教學反思

  第一,心中有全局,明確定位。

  綜合性學習“中華傳統節日”,在教材中是分三個不同的階段完成的,第一階段:小組分工合作收集資料;第二階段:小組交流收集到的資料,為展示做準備;第三,展示交流學習成果。那么,我要進行的就是第三個階段——展示交流學習成果。

  成果展示在教材中又包含兩部分:個人學習成果展示——寫一寫過節的過程,集體合作成果展示——展示活動成果。本單元又沒有習作,那么,寫一寫過節的過程,就要提高到習作的重要程度。

  習作課又分可以分為指導課和講評課,這節課是第一課時,所以要進行的'就是習作指導課。

  只有心中有這節課的全局,才能明白這個課時的定位,才能精準備課。

  第二,不同的課型要求不同,在對比中可以尋找一些上課的規律。

  前段時間,我講了二年級下冊和三年級下冊的“快樂讀書吧”,通過串聯思考,對比教學,總結出“快樂讀書吧”閱讀交流課,可以大概分為以下幾塊內容進行教學:

  1.各種形式檢測導讀課的成果;

  2.調查學生閱讀中的困難,并給與相應的解決方案;

  3.通過對比閱讀等方式,將閱讀引向深入。

  這次綜合性學習,剛開始沒有把課背透,不清楚這節課的定位,所以在教學內容的選取上比較亂,想借助前面“快樂讀書吧”的教學,來設計這節課:小組學習成果展示,過程中的困難及解決方案,習作。結果,可想而知,一節課的容量太大,重點不突出。

  于是,我就重新來理這節課應該有的教學內容,然后發現可以可分3個課時完成,并設計出每個課時的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習作指導課先指導過節的過程(節日習俗+順序+排比);再指導寫過節的故事(語言+感受);最后總結寫法;布置習作任務

  第二課時:習作講評課:讀開頭,猜節日;好段欣賞(看排比);好文欣賞(評結構)。

  第三課時:成果展示:回顧前兩個階段孩子們做的工作;以一個主題節日為例,展示成果,成果分為:節日由來,相關知識與圖片,佳肴美食、節日小吃,相關古詩詞等。

  事實證明,我的想法是對的。

  我想,今后再遇到綜合性學習,我又可以有一個可以參考的比較合適的思路了。

  第三,厲兵秣馬,未雨綢繆。

  這次講課,我在課件中插入了3段音頻,當播第一個音頻時,就顯示播不出來,我又試了一次,還是不行,于是改變策略,引導學生:電腦不想讀,想讓大家自己讀一讀。學生讀的時候,我開始想: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學生閱讀快結束時,我想通了這里面的原因,于是,在后面正常講課的間隙,迅速解決了問題。后來的兩個音頻也正常播了出來。

  事后,我十分感慨:我這次直播中遇到這樣的問題,居然沒有慌亂,還悄悄地在不影響學生上課的過程中解決了。這是自我超越的一次!

  分析原因:

  1.頭天試過,也錄了完整視頻給后臺,萬一今天錄課出問題,就可以作為后備;

  2.心里想過:萬一播不出來,我該怎么辦?對,把話銜接好,讓學生自己讀。

  我想,這正是我這次能比較順利解決問題的重要原因:堅決不能臨陣磨槍、渴而掘井,只有厲兵秣馬、未雨綢繆,才能從容應對。

傳統節日教學設計3

  【知識技能】

  1.指導學生認識“傳”“統”等11個認讀字,會寫“貼、街”等9個會寫字。能聽寫課后6個詞語。

  2.繼續學習正確、流利、有韻味地朗讀兒歌。

  【過程與方法】

  認真觀察圖畫,能把圖上描繪的事物同所學的內容聯系起來,憑借圖畫理解詞語意思。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初步了解一些傳統節日和民間風俗。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認識11個生字,能按筆順正確地書寫田字格中的9個生字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勻稱。

  【教學難點】

  對傳統文化產生熱愛和贊美之情。

  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ㄒ唬┘ぐl興趣,導入新課:

  中國有一些傳統節日,小朋友們想知道嗎?識字1。板書課題:識字1(齊讀)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這些傳統節日,分別都有哪些風俗習慣。

 �。ǘ┏踝x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

  2﹒指名讀,評價。

  3﹒自由讀一讀課文,劃著出本課生字,指名讀,齊讀。

  4﹒認讀生字,讀準字音。

  5﹒(課件出示)填空:本課講了______種傳統節日,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拍手、齊讀小兒歌。

  (三)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識記生字:

  (1)(課件出示)

  tiē jiē sǎo zhōu ài zhuǎn tuán ra nɑo

  貼

  街

  掃

  舟 艾

  轉

  團

  熱 鬧

 �。�2)認讀生字,重點認讀兒歌中的生字,自讀生字。

  (3)開火車讀、齊讀。

 �。�4)正音,指導:“舟、轉、熱”為翹舌音,“掃”為平舌音,“團”是前鼻音。

  (5)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們?

  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記住它們。如:“掃”是“扌+彐”,“轉”是“車+專”,“團”是“口+才”,“熱”是“執+灬”,“鬧”是“門+市”,“街”是“行+圭”。

  還可以用換一換的方法記住它們:如“貼”是“站”換掉“立”加“貝”。

  還可以用猜謎語的方法記住它們:“丹心一點到白頭”是“舟”,“苗頭不對”是“艾”。

  2.指導寫字:

 �。�1)(課件出示生字田字格課件)

  貼 街 掃 舟 艾 轉 團 熱 鬧

  學生看筆順圖,指導書寫生字的`筆順,教師點撥筆畫較多的字。

  (2)看生字筆順表,記憶生字筆順。

 �。�3)教師講解筆畫名稱和筆順,擴詞。

  (4)在田字格中范寫,講解每個筆畫在其中的位置,學生按筆順說說筆畫名稱。

  學生互相交流,老師重點指導。

  “街”的中間的“圭”最后一筆是提;

  “轉”的第七筆是“撇折撇”,從上面一筆寫下來。

  “鬧”里面是“市”字。

  另外,“貼、掃”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6)老師范寫生字,學生描紅。仔細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樣才能把這些生字寫美觀?

 �。�7)展示學生作業,點評優缺點。

 �。ㄎ澹┘皶r訓練、當堂達標:

  1.同學們,同學們讀完兒歌,你們認識很多我國傳統節日,請你們借助拼音,再讀讀這些詞語,比一比,看誰能把這些字音讀準。

 �。ㄕn件出示:帶拼音詞語):

  chuán tǒng

  yuán xiāo

  mǎn táng

  qǐ qiǎo

  傳 統

  元 宵

  滿 堂

  乞 巧

  niú láng

  yua bǐng

  shǎng jú

  xiǎo xiàng

  牛 郎

  月 餅

  賞 菊

  小 巷

  2.剛才借助拼音,大家都能夠讀準字音,現在,老師把它們頭上的拼音帽子摘掉了,你還能認識它們嗎?

 �。ㄕn件出示:不帶拼音的詞語)

  傳統

  元宵

  滿堂

  乞巧

  牛郎

  月餅

  賞菊

  小巷

  3.同桌互讀開火車讀齊讀。

傳統節日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了解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等中國傳統節日的起源、習俗以及過節時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

  2、通過春節,使學生深刻地認識和領會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3、明確不同的節日有不同的文化。

  4、培養學生珍視和熱愛生活、樂于與他人分享快樂的情感。

  教學重點:

  了解我國傳統節日的起源、風俗等,感受我國傳統節日深厚的文化底蘊。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對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熱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聽關鍵詞,猜節日

  1、談話:同學們,你們喜歡過節嗎?

  2、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個有關節日的關鍵詞,就請大家來猜猜是什么節日,在哪一天過節?

  放鞭炮,拿紅包 (春節 正月初一)

  祭祖、掃墓(清明 4月3日—5日)

  吃粽子,賽龍舟,(端午節五月初五)

  吃月餅,賞圓月 (中秋節八月十五)

  師:像這些在我們中華民族的土地上延續了幾千年的歷史,并成為中華民族象征的節日,我們把它們叫做中國的傳統節日。板書課題:中國的傳統節日

  師:上課前,老師請大家去收集中國傳統的節日,除了屏幕上的四個傳統節日,你還知道哪些中國的傳統節日,它們分別在哪一天過?

  師:在學生回答后再出示其余的幾個傳統節日,問:從日期上看看,你發現了什么?

  小結:對呀,中國的傳統節日多數都是按農歷來過的,只有清明是按公歷來過的,它是二十四個節氣中的一個。早在唐朝就有詩人寫下了《清明》這一首詩(引:清明時節……)

  二、走進春節。

  1.在這些傳統節日中,最隆重最喜慶的是哪一個節日?

  2春節的濃濃年味至今還讓我們回味無窮,你能說說春節有哪些主要活動嗎? (同桌討論后交流)

 �。�1)吃年夜飯,看春節聯歡晚會。

 �。�2)走親戚。師:是呀,從年初一開始,人們就忙著走親拜友,互相祝福,分享過年的快樂。

 �。�3)壓歲錢。師:你們知道它的來歷嗎?

  “歲”與“邪祟”的“祟”同音,長輩們希望能壓住邪祟,希望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4)貼“倒�!�、春聯、窗花、年畫。(師:福字怎么貼?為什么要倒貼?除了貼福,還會貼什么?老師這里也有一幅春聯,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引導春聯的讀法。

 �。�5)放煙花鞭炮。節日的禮花綻放在空中,多美!老師從網上搜集了不少煙花的照片,想看嗎?)

 �。�6)掛中國結(出示中國結)同學們,紅紅的中國結是用一根紅絲線纏繞而成的,喜氣的中國結讓一脈相承的中華民族洋溢著喜慶,團結,象征著世界華人心連心。(掛在黑板上面)

  小結:

  對于我們小孩子來說,最開的心莫過于收到長輩的紅包了。今天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幾個紅包,不過里面不是壓歲錢,卻同樣是老師對同學們的祝福。想不想得到老師的紅包?

  要得到紅包也不難,老師這里針對春節設計了四關,只要你能闖出一關就能得到老師的紅包,大家有信心嗎?好,先祝大家馬到成功!

  3.闖關活動

  第一關:年的故事 誰來闖關?

  第二關:背一幅春聯或一首春節的詩。

  第三關:說出一首和春節有關的歌,并唱出一句。

  第四關:設計一句春節的祝福語

  師:同學們,老師祝賀你們順利過關,為了獎勵大家,老師也要送大家一首好聽的歌《恭喜恭喜》,會唱的同學一起唱,不會唱的拍起自己的手來!

  三、交流其他傳統節日。

  師:每當節日來臨,我們都會以各種各樣的.方式來歡慶節日,通過這些節日,我們學到了很多知識,得到了很多快樂。現在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選擇春節以外的一個傳統節日,交流并記錄你們對它的了解。

  1.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請問你們小組討論的是哪一個節日,在討論中你們知道了什么。還有哪個小組也討論了這個節日,有沒有要補充的嗎?

  根據學生匯報出示相關內容

  端午節

  1、請學生介紹當地過端午節的習俗。(吃帶黃的五種食品、小孩額頭上畫王字、胸戴香包、門上掛艾草菖蒲等習俗,以用來避邪、祈求吉祥平安和驅蟲……)

  2、介紹端午節的由來。

  師:偉大詩人已離我們遠去了,但他留給我們的是什么呢?(愛國主義精神)

  2、吃粽子師:介紹嘉興的粽子五芳齋

  3、賽龍舟師:我們一起來觀看一段賽龍舟的視頻。

  師:賽龍舟還賽出了什么精神?(團結合作、拼搏、力爭上游……)

  今年的5月28-29日可到嘉興觀看全國性的賽龍舟比賽,親自感受激動人心的場面。

  清明節

  1、請學生介紹當地過清明節的習俗(祭祖、上墳、吃青團子)

  回憶今年的清明節還除了祭自己先輩外還祭了哪些人?

  課件出示本班中的學生網上祭英烈,獻花、留言、瀏覽革命紀念館和參觀烈士陵園照片。師: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過清明節已不僅僅是祭自己的祖先,還要祭革命先烈及為人民利益而獻身的英雄,并且可以利用網絡來祭奠。

  2、介紹清明節的由來

  學生根據自己收集到的資料交流元宵節(欣賞各種花燈)、中秋節、重陽節……

  課堂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中國的傳統節日,學到了很多知識。隨著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許多外國節日也進入了我們的生活,所以在我們的身邊,又產生了許多節日,下節課我們將繼續暢游節日王國。

傳統節日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尊敬長輩、尊重老人的意識和情感,弘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了解科學技術能拓展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

  2.探究月亮的奧秘,培養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和與他人交往的能力。

  3.知道中秋節和重陽節是秋季里的民族傳統節日,了解月亮的一些基本概況和人類探索月亮的'相關信息。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認識中秋節和重陽節

  教學難點:了解兩個節日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中秋節:

  1.秋天里的節日有很多,你知道秋天里有哪些節日嗎?

  2.聽歌曲《�;丶铱纯础�,會唱的同學一起唱。

  3.唱完這首歌,你有何感想?

  4.看圖:說說他們在干什么?他們為什么吃月餅賞月亮?

  5.說說自己家是怎樣過中秋節的。

  6.介紹中秋節的來歷。

  7.看圖聽故事:講嫦娥奔月 回家給家人講一講這個故事

  8.你知道月球上是什么樣子嗎?說一說。圖片

  9.教師介紹人類首次登上月球的情況。說一說嫦娥一號

  第二課時:

  重陽節:

  1.小表演:誰是爺爺奶奶?

  2.說一說,他們這樣對待老人對嗎?為什么?

  3.說說自己和爸爸媽媽是怎樣照顧家里的老人的?

  4.我們國家自古就有尊老的優良傳統,你知道農歷九月初九是什么節日嗎?

  5.教師介紹重陽節的來歷。

  6.看圖:小朋友們是怎樣給老人過節的?你打算怎樣做?

  7.小組交流:在平時我們應該如何照顧老人呢?

  8.小結:教育學生從小就要學會關心、照顧老人,為老人著想。

傳統節日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寫一寫自己過節的過程,也可以寫一寫在節日中發生的印象深刻的事情。

  2.指導學生通過不同形式展示活動成果。

  3.在活動中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寫一寫自己過節的過程,也可以寫一寫在節日中發生的印象深刻的事情。

  教師準備:

  1. 制作相應的教學課件。

  2. 教具準備

  學生準備:準備成果展示會。

  教學過程

  一、導入,成果展示

  1.同學們,這段時間,我們對感興趣的節日進行了深入的

  了解,你們一定有很多收獲吧!那么,現在我們就來開展一次“中華傳統節日”交流會,因為我們地域的特殊性很多同學還不是很熟悉他們吧?現在我們一起再來回顧一下,請同學們認真看,把每個節日的特點都銘記一下,然后把自己的收獲跟同學們一起分享。

  2.在學習小組內進行交流、展示。(活動為節日排序)

  師:接下來請同學們在小組內向同伴詳細介紹自己的研究經歷。

  要求:

  (1) 介紹自己最感興趣的節日,以及為了解節日開展的活動。

  (2)交流自己對這個節日的了解。(節日的來歷、過節的風俗等。)

  (3)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可以是自己學到的與節日相關的

  手工制作、撰寫的春聯等藝術作品,背誦與節日相關的詩詞佳作等。)

  3.每個學習小組推薦優秀的組員在班級里交流。(要求:本組成員可以補充,其他小組同學可以提問。)

  4.評一評:哪一組的活動開展得好?

  二、指導寫作

  1.師:剛才我們把自己的研究通過不同形式進行了分享。同學們在這樣的活動中,感受到了什么?

  預設:

  生1:春節和我們藏歷新年一樣熱鬧

  生2:了解一個傳統節日,還能讀到很多著名的詩詞。 …………

  2.師:是的,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不僅有各種各樣有趣的來歷,還有許多獨特的風俗,我們深入了解它們,就能更好地感受到祖國傳統文化的魅力。你能選一個了解的節日,介紹一下自己家是怎么過節的,或者談一談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嗎?

  預設:

  生1:我家過貢布節的時候吃糌粑喝酥油茶這個習俗和春節里吃餃子放鞭炮有共同之處。

  生2:我在過端午節的時候,印象最深的'是老師給我們拿來了粽子。

  …………

  3.提出要求,指導寫作。

  師:下面我們就把自己的研究過程和感受寫下來吧!

  要求:選擇一個自己深入研究的節日,寫一寫�?梢詫懽约杭疫^節的過程,也可以寫節日中發生的印象最深刻的故事。

  三、學生自.由完成習作,教師巡視,相機指導 要求:寫真事,抒真情。

四、把自己的習作讀給同桌聽。生生互評,自主修改

  五、總結修改.

  六、課后延伸,成果分享

  1.教師總結習作情況。

  2.從收集的知識、故事、節日等情況進行小組展示及評價,優勝小組及個人,予以表揚!

  七、課后總結:中華民族歷史源遠流長,中國傳統節日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孩子們,其實不論是哪一種傳統節日,其實無一不寄托著我們的祖先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時也飽含了他們對于真、善、美的永恒追求。讓我們每個人都來爭做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傳統者和弘揚者吧!

傳統節日教學設計7

  妙析教材

  過節,對于每一位中國孩子來說都是一件高興的事。節日,是個讓人感興趣的話題。中國傳統節日留存著歷史的記憶,傳承著悠久的文化,體現了親情、團聚,代表了偉大的民族精神、良好的民族禮儀等。例如:吃粽子會讓我們想到屈原和他的愛國思想;中秋節在吸引大家吃月餅之余還傳達著愛家的信息;重陽節號召大家尊老愛老。這篇課文將會激發學生探討中國傳統節日的興趣,培養學生傳承民族的文化,弘揚民族的精神。

  學情分析

  現在的學生對傳統節日的感受和記憶相對較少,對傳統節日的情感也在逐漸淡漠。盡管學生在課前已經搜集到一些相關資料,但由于課堂時間限制和資料有限,學生對傳統節日的理解也還停留在表面。針對這一狀況,教師要引導學生搜集節日時間及習俗,在課堂中注重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合作意識,從而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相關知識。

  教學建議

  可由學生熟悉的節日場景導入,用學生熟悉的節日風俗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挖掘情感因素,采用演示、朗讀等方式引導學生入情入境,自主賞析,在各種語文活動中提升審美情趣,感受情感的熏陶。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認15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有哪些風俗習慣。

  【過程與方法】

  通過搜集、交流傳統節日的資料,提高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中國傳統節日的認識和理解,增強學生弘揚傳統文化,開拓創新的意識,激發學生的民族精神,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情感。

  重點難點

  重點

  1.會認15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難點

  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節日,并能說說自己是怎樣過節日的。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預習生字新詞,搜集傳統節日的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課時目標

  1.會認15個生字。

  2.朗讀課文,知道我國傳統節日有哪些,并能說出各個傳統節日的具體時間。

  二、重點難點

  重點

  1.會認15個生字。

  2.朗讀課文,知道我國傳統節日有哪些。

  難點

  知道各個傳統節日的具體時間。

  三、創設情境

  師:“一年之計在于春”,春節是我國最盛大、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大家喜歡過春節嗎?你們是怎么過春節的?(生交流)

  (師播放有關春節的圖片)春節俗稱“過年”,那一天人們按照傳統習慣要穿新衣、放鞭炮、貼春聯、吃團圓飯、拜年,寓意著新的一年的開始。

  四、分享交流

  除了春節,你還知道哪些節日呢?請把課前大家搜集的自己最感興趣的傳統節日的資料,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生交流,師生交流,相互補充。如:端午節的賽龍舟、吃粽子;清明節的掃墓、踏青;春節的貼對聯、掃塵、守歲等;中秋節的賞月、吃月餅;元宵節的猜燈謎、逛花燈、吃元宵、慶團圓……)

  五、初讀課文

  1.揭題。

  師:今天我們就來全面地了解一下我國的傳統節日。(板書課題:傳統節日)

  2.自由朗讀課文。

  (1)教師提出朗讀要求: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讀流利。

  (2)學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讀,教師巡視學情,及時糾正字音。

  3.學生認讀生字。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圈畫出本課的生字。

  (2)借助拼音,反復拼讀畫圈的生字。

  (3)同桌相互檢查,當“小老師”糾正對方讀得不準確的字音,并說說自己是怎么記憶這些生字的。

  4.全班交流識字。

  5.由字拓展至詞,讀一讀詞語。出示:

  傳統元宵節大街小巷祭掃龍舟

  艾香滿堂乞巧牛郎月餅賞菊

  六、再讀課文

  1.聽老師范讀。

  2.學生自讀。

  3.小組合作,完成以下問題:

  課文共有幾句話?寫了哪幾個節日?

  4.小組探討。

  5.分組匯報,全班交流。

  (8句話,共寫了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

  6.你能找出課文中每句話分別寫的是哪個節日嗎?

  第一句:春節第二句:元宵節

  第三句:清明節第四句:端午節

  第五句:七夕節第六句:中秋節

  第七句:重陽節第八句:春節

  7.這些節日的時間分別是什么時候?

  春節:正月初一或正月初一以后的幾天。

  元宵節:正月十五。

  清明節:四月四日或四月五日或四月六日。

  端午節:五月初五。

  七夕節:七月初七。

  中秋節:八月十五。

  重陽節:九月初九。

  七、課堂小結

  1.“開火車”復習生字。

  2.齊讀課文。

  八、梳理板書

  傳統節日

  第一句:春節第二句:元宵節

  第三句:清明節第四句:端午節

  第五句:七夕節第六句:中秋節

  第七句:重陽節第八句:春節

  第二課時

  一、課時目標

  1.會寫9個生字。

  2.背誦課文。

  3.能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節日。

  4.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風俗習慣。

  二、重點難點

  重點

  1.會寫9個生字。

  2.背誦課文。

  難點

  能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節日。

  三、復習導入

  1.出示生字,玩游戲識字。

  2.出示傳統節日圖片,猜節日時間。

  四、走進節日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知道了中國傳統節日及傳統節日是在哪一天或哪幾天。這節課,我們再來看一看,中國傳統節日有哪些風俗,我們又會吃到哪些美食。

  1.找出文中描寫節日風俗的詞語或句子,畫上橫線。

  2.同桌對一對,看看自己找完整了沒有。

  3.指名回答,教師相機板書。

  4.從這些節日里選取一個或兩個說說自己是怎樣過節的。

  5.了解其他民族的.傳統節日。

  (1)火把節是彝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歷六月二十四,彝族人民就會穿上節日的盛裝,載歌載舞,并在夜晚點燃火把到曠野中游行。

  (2)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傣族人民用相互潑水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來。

  (3)達努節是自稱“布努”的瑤族人民歡慶豐收的傳統節日。這一天,人人華服艷裝,走村串寨,訪親問友,互慶豐收。村村寨寨敲起銅鼓,載歌載舞,盡情享受豐收的喜悅。

  (4)苗族人民為了迎接龍船節的到來,每個村寨都要專門制作一至兩艘龍船,等到龍船節來臨時,他們就會舉行激烈的劃龍船比賽。

  五、排列節日

  1.出示節日:

  端午節清明節元宵節春節重陽節中秋節

  2.學生用自己的方式排列節日。

  (可以標序號,也可以將各個節日重新寫一遍。)

  3.指名回答,說說自己為什么要這樣排列。

  4.教師小結:

  春節是一年的開始,元宵節預示著春節的結束,清明節在每年的四月,端午節在五月,中秋節在八月,重陽節在九月。

  六、指導背誦

  1.學生自讀課文,嘗試背誦。

  2.教師出示各個節日的圖片,引導學生合上書,邊看圖邊背誦。

  3.評選“背書小冠軍”,給予紅旗獎勵。

  七、指導書寫

  1.出示9個生字。

  2.學生自讀這9個生字,同桌之間給生字組詞。

  3.觀察漢字結構,說說這些字書寫時分別要注意什么。

  4.觀看“電腦小博士”的漢字書寫。

  5.學生臨摹書寫。

  6.評選并展示今天的“書寫小達人”,給予紅旗獎勵。

  八、梳理板書

  傳統節日

  春節貼窗花、放鞭炮

  元宵節看花燈

  清明節掃墓

  端午節賽龍舟、吃粽子、插艾葉

  中秋節吃月餅、賞月

  重陽節孝敬老人、賞菊、登高

  九、教學感悟

  上課伊始,我借春節來喚起學生對春節的回味,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活動中來,使課堂一開始就充滿了快樂、和諧、互動的氣氛。我還設置師生互動環節,師生分享搜集到的資料,將常見的傳統節日進行詳細介紹,學生在交流中理解了其中豐富的內涵。這一環節搭建了一個生生合作、師生合作、探究分享的平臺,體現了真正的教學相長的教學理念,激發了學生熱愛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情。我放手讓學生通過讀、議、評來掌握節日的時間及風俗習慣,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課堂中“背書小冠軍”及“書寫小達人”的評選,激勵著學生參與其中,輕松學習,學有成效。

傳統節日教學設計8

  活動主題的提出

  隨著中國加入WTO,國外的節日以及獨特的過節方式逐漸占據了很多人的思想,重洋節而輕傳統節日的事情已經很普遍。許多學生對外國的節日提起來滔滔不絕,津津樂道,而讓他說起中國的傳統節日時,一般只記得春節、端午節和中秋節,至于為什么過這些節日、中國人怎么過節,則一問三不知,有的甚至覺得過這些節日又忙又累,實在沒必要。中國幾千年來流傳下來的禮節習俗就要在我們下一代人這兒銷聲匿跡了嗎?在"傳統"日益被淡化的今天,為了讓學生進一步了解中國,了解中國的歷史,感受中國幾千年文化的底蘊,借寒假開學、"春節""元宵節"剛剛過去這一良好時機,我們從學生熟悉"節日"入手,引領學生重新認識、探索身邊的傳統節日,走進歷史,以全身的視角,審視今天的生活,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

  活動目標

  1、選擇適當的自己喜歡的形式展示活動成果。

  2、體驗成功的喜悅,愿意與別人分享快樂。

  3、在交流過程中,展示個人的才能,鍛煉口才,提高參與意識。

  4、了解傳統節日,感受中華傳統節日文化的精深內涵,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活動重點:匯報成果。

  活動難點:用合適的匯報形式,展示成果。

  教 具:課件、資料、圖片、實物等

  課型:匯報課

  活動過程:

  1、激趣導課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祖國的傳統節日嗎?

  生:知道!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等。

  師:前一階段我們各小組對我國的傳統節日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大家肯定有許多收獲、也肯定想讓大家一起來分享我們的成果吧!那么,今天我們就按照順序現在開始交流吧!

  2、分享成果

  A組交流春節習俗

  生:春節可以研究的東西太多了!我們發現各種春節習俗比較有意義、所以我們重點研究了春節的各種習俗。

  師:好��!說一下你們小組是怎么研究的吧。

  生: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我們了解各地的活動內容異常豐富多彩、像春聯、貼年畫、貼"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餃子、燃爆除夕守夜、拜年等習俗之間很盛行

  生: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吃過年夜飯,圍爐閑聊,辭舊迎新,這是我國普遍存在的除夕守歲習俗。據史料記載這種習俗最早始于南北朝,直到今天,我國人民還習慣在除夕守歲,屋外時鳴鞭炮,室內圍爐團坐或著看電視、笑語連連。

  師:今年春節,除夕之夜我們是怎么過的呢?

  生:吃餃子、看春節聯歡晚會。。。。。。(齊說)

  生:我問過奶奶,奶奶告訴我--拜年是中國國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愿的一種方式。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后,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后,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的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話語。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F在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和電話拜年等。

  師:哦!你知道的真不少!看來你很會學習,知道向老人請教生活中知識。

  生:我通過上網查詢還知道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辭舊迎新。爆竹為中國特產,至今已有兩千年的.歷史。

  師小結:是啊!網絡是個最豐富的信息資源庫�?隙ㄟ是有不少同學也是通過這渠道獲取信息的有嗎?這個方法不錯

  生:中國還有過年吃餃子的習俗呢。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好吃不如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歷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生:我還知道,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每逢新春佳節,家家戶戶都要在屋門上墻壁上、門楣上貼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現在的解釋是"幸福",而在過去的則指"福氣"、"福運"。春節貼"福"字。"福"字,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都寄托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愿。民間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向往和祝愿,干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師:我們同學家里有多少貼"福"字的?你喜歡嗎?

  師:剛才我們這組同學對有關春節習俗的資料收集、交流、匯報的很精彩!我們以一首《新年好》來結束本組的匯報好嗎?

  B元宵節組進行匯報

  生:我給大家介紹的是元宵節的由來。相傳漢初呂后篡權,漢文帝登基后決定把奪位勝利的正月十五日這天,作為與民共慶的日子,并把這天晚上出游叫元宵。元宵指一年的頭一個月圓之宵,也叫元宵節、燈節,當夜猜燈謎、吃元宵

  生:我給大家介紹的是元宵節的傳說,傳說獵人射死了一只神鳥。天帝大怒,命天兵于正月十五日放火把人間的人畜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危險,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有個老人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連續三天,家家張燈結彩,點燃爆竹煙花,天帝會以為人畜被燒死。"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看見人世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心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花來紀念這個日子。

  生:我給大家介紹的是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 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陜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生:我給大家介紹的是元宵節的習俗。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里、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宋代更重視元宵節,賞燈活動更加熱鬧,賞燈活動要進行5天,燈的樣式也更豐富。明代要連續賞燈10天,這是中國最長的燈節了。清代賞燈活動雖然只有3天,但是賞燈活動規模很大,盛況空前,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生:元宵節又稱燈節,猜燈謎是必不可少的活動,今天我們也帶來了幾個謎語,請大家猜一猜,猜中我們將送給你一份精美的小禮品。

  謎語之一:一身清清白白,肚里喝足墨水,從來不偷東西,被人冤枉叫賊。(打一種動物)

  謎語之二:青青小樹掛喇叭,喇叭謝了結小瓜,小瓜吐出白花花,摘了花花紡紗紗。(打一種植物) 謎語之三:這顆星星不尋常,長長尾巴發著光,好象一把金掃帚,劃過夜空就躲藏。

  欣賞有關元宵節的圖片。

  生:請同學們欣賞一首關于元宵節的兒歌。

  過十五

  過十五,挑花燈,

  小朋友們喜盈盈。

  跑旱船,放花炮,

  歡歡喜喜真熱鬧。

  晚上還要吃元宵,

  全家圍坐樂陶陶。

  生:我們再給大家朗誦一首有關元宵節的古詩。

  《十五夜觀燈》

  (唐)盧照鄰

  錦里開芳宴,蘭紅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師小結:又是詩歌、歌曲,又是來歷、習俗、傳說,此小組匯報交流的正和過元宵節一樣熱鬧非凡,團團圓圓。

  C組交流清明節的情況

  師: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你們知道清明節和這個清明有什么不同嗎?

  生:節氣是我國物侯變化,時令順序的標志,而節日則包含著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

  生:我知道清明節的意義,它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是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生:我還知道,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地4月4日至6

  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的好時候,所以占有清明踏青、并開展一些列體育活動的習俗。

  師:對,我們一般喜歡在清明前后春游!

  生:清明節的習俗也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植樹、放風箏等等,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游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生:大家還記得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這首詩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焚化,為墳墓賠上新土,折幾只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這首詩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師:真不愧是個"小文學家"呀!知道得這么多�。ń處煂η捌诤唵慰偨Y)

  生:我還找到了有名的《清明上河圖》,它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繁華生活�?矗疫把它的一部分打印出來了。(學生根據這幅畫,結合資料來解說,電腦操作,要自然。)

  師:給大家做個小小解說員吧�。ㄈ嗤瑢W一起欣賞畫面)

  生:北宋時候,有位畫家叫張擇端。他畫了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清明上河圖》。這幅畫長528厘米,高24.8厘米,畫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熱鬧的場面。這幅畫已經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了,現在還完整地保存在北

  京故宮博物院里。

  張擇端畫這幅畫的時候,下了很大功夫。光是畫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個:有從鄉下來的農民,有撐船的船工,有做各種買賣的生意人,有留著長胡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醫生,有半小攤的攤販,有官吏和讀書人三百六十行,那一行的人都畫在上面了。

  畫上的街市可熱鬧了。街上有掛著各種招牌的店鋪、作坊、酒樓、茶館走在街上的,是來來往往、形態各異的人:有的騎著馬,有的挑著擔,有的趕著毛驢,有的推著獨輪車,有的悠閑地在街上溜達。畫面上的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黃豆那么大。別看畫上的人小,每個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最有意思的是橋北頭的情景:一個人騎著馬,正往橋下走。因為人太多,眼看就要碰到對面來的一乘轎子。就在這個緊急時刻,那個騎馬人一下子拽住了馬籠頭,這才沒碰上那乘轎子。不過,這么一來,倒把馬右邊的兩頭小毛驢嚇得又踢又跳。站在橋欄桿邊欣賞風景的人,被小毛驢驚擾了,連忙回過頭來趕小毛驢你看張擇端畫的畫,是多么傳神�。 肚迕魃虾訄D》使我們看到了八百年以前的古都風貌,看到了當時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師總結:謝謝你們給我們帶來了真么生動的歷史畫面!大家有什么感受?

  生:我們中國的歷史真是博大精深,有這么繁華的生活,還有這么高超精湛的畫技!

  師:誰還有什么想法嗎?

  生:我想知道,他是怎么找到這幅畫的?

  生:我是在電視上看到過,又想辦法從網上下載下來的。

  師:你們看,生活中無處不是學問呢。從電視上也能獲得不少信息呀!我們生活的地方也不錯呀!假期我們也可以多出去活動活動,看看大自然!

  E組交流中秋情況

  師:知道為什么叫中秋節嗎?還有的叫仲秋,是怎么回事?

  生: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牠鄉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師:真了不起!知道的這么多!

  生:中秋節的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其中中秋節和嫦娥奔月還息息相關呢!下面我們小組的同學為大家介紹這個民間傳說。

  生:傳說天上有十個太陽,百姓苦不堪言。天帝派后羿下凡射太陽,嫦娥是后羿的妻子,也和后羿一起下凡。后羿射下了九個太陽,天帝很生氣。因為太陽是天帝的十個兒子,天帝本來只想讓后羿嚇唬他們一下,沒想到后羿真的把他們射下來。天帝一怒之下,就不讓他們回到天庭。后羿從西王母那里求得不死神藥。嫦娥趁后羿不在家,吞了神藥,飛上天庭,心里還想著后羿,后羿得知此事,設下宴席。人們知道此事,也在八月十五的時候拜月,所以就有了拜月的習俗。我們組還精心畫了一組《嫦娥奔月》圖,請大家欣賞。

  展示欣賞《嫦娥奔月》圖。

  師:精彩的傳說故事聽完了,你有什么感受?

  生:原來有這么一個感人的故事�。∥乙蚕矚g過中秋節了!

  生:關于中秋節還有一個傳說: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顆桂樹

  永遠也不能被砍掉。據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它貶滴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懲處。李白詩中憂"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從爸爸的藏書里查到的。

  師:真是個會學習的孩子!

  生:我給大家朗誦一首蘇東坡的《水調歌頭》吧。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

  師:看,大家都聽得陶醉了!多么美妙精彩的朗誦!謝謝你給我們帶來了這種難得的享受!

  生:我喜歡吃,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有關月餅的知識吧。我國城鄉群眾過中秋都有吃月餅的習俗,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餅"一詞,最早見于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中,那時,它也是像菱花餅形食品,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結合在一起,愈意家人團圓。(欣賞中秋節的圖片)

  生:月餅象征團員,是我們中秋的必備食品�?晌也橘Y料了解中秋吃月餅的習俗,據說是由元末流傳下來的。相傳元朝時,中原廣大人民不甘忍受蒙古人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遠。朱元璋欲聯合反抗力量,但元官兵搜查嚴密,苦于無從傳遞消息。所以劉伯溫便想出一條計策,命王昭光制造餅子,將寫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里面。再使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因而一舉推翻元朝,為了紀念這一功績,吃月餅的習俗也就傳了下來。

  師:你們現在還喜歡吃月餅嗎?

  生:不大喜歡。

  師:看來中秋對我們現代人來說,更多的意義是團圓了。你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生:節日是個紀念,不一定非吃什么,是一種氛圍和心情。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一起走進了中國的傳統節日,走進了中國的過去和現在,欣賞了許多美麗的詩和畫,了解了許多動人的傳說。老師很感動,感動于你們的積極探索的態度,也感動于你們各式各樣的表達形式。我覺得你們已經收獲了很多。能說說自己在這次活動中的感受嗎?

  生:我覺得我最大的收獲是學會了查閱資料。

  生:我學會了向別人了解自己不知道的知識。

  生:我知道了應該怎么調查、整理知識。

  生:我了解了中國那么多傳統的東西,我覺得我們應該珍惜今天的生活。

  師:是啊,我們在探索、發現的同時,也在改變著自己。很多同學肯定和你有一樣的感受,老師也有這種感受呢。

  師:關于這個課題,你們還想研究些什么呢?

  生:我想搜集所有關于節日的優美詩詞,整理下來。

  生:我想進一步研究有關節日的各種傳說。

  生:我想研究現

  代人對這些傳統節日的看法。

  師:好的,大家可以繼續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也可以了解一下別人的研究情況,多積累一些知識和經驗。同學們,我們生活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展開你的翅膀,充分發揮你的聰明才智,到生活的領域去發現、去探索吧!

傳統節日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了解清明節有關習俗,會背古詩《清明》。了解中國傳統節日。

  2、運用多種形式學習掌握古詩的含義,培養綜合活動能力。

  3、喜歡傳統節日,有民族自豪感,有探究學習的濃厚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是了解清明節的相關習俗,用多種形式學習古詩《清明》。

  難點是學習掌握方法,能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彩筆、服裝、PPT

  教學課型:

  方法指導課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春天來了,花開了,草綠了。在這個充滿生機的季節里有一個節日——清明。關于清明,你了解些什么呢?

  學生自.由發言,談一談自己的.認識。(來歷,習俗等) (時值清明,這節課正和時節。導入貼切,考察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了解學生掌握的方法知識基礎。)

  二、學習指導

  1、資料卡

 �。�1)師:我們了解一些習俗,但仍然有一些疑問,怎么辦?

  生:上網查,查閱資料,請教別人……

 �。�2)師:收集了資料,為了便于翻閱,要制作成資料卡。

 �。▽W習填寫資料卡:編號、日期、姓名、來源、內容等。) (繼續指導資料卡的運用,讓方法深入。)

  過渡:說了這么多,有位大人物都等不及了。他就是唐代大詩人杜牧,在清明節這天遇到一些人一些事,寫了一首流傳千古的詩作。

  2、讀一讀

  指名朗讀古詩。

  說一說自己對古詩的理解。

  教師指導:時間、地點、環境天氣、人物、對話……通過這種分析,幫助學生理解詩意,為更好的背誦記憶做準備。

 �。ㄇ迕鲿r節,下著細雨,路上,行人神色匆匆。詩人向牧童詢問“哪里有酒家?”,牧童遠遠一指“在那杏花盛開的小山村。”)

  3、唱一唱

  古人曰:興勝至哉,歌以詠志。詩歌以前是可以唱的。今天我們也來唱一唱。(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讓圖像、聲音幫忙,像看動畫片一樣的唱古詩,讓古詩更加生動形象,朗朗上口。)

  觀看視.頻,聽一聽,跟唱。

  4、畫一畫

  人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我們也來畫一畫吧!

 �。ㄖ笇W生簡單繪畫,用簡筆畫的形式繪出意境,更好的體會詩句。培養學生感性思維。)

  指導學生一步一步畫。 展示交流,評議。

  5、演一演

  這首詩就像一個故事,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所以可以演一演。

 �。ń處熝惨�,指導學生的語言、動作、神態等,選出較好的。) 小組自.由編演。展示演出,評議。

  三、拓展活動實踐

  1、還有哪些傳統節日? (拓展知識,發現知識不足。)

  2、你知道哪些?不知道的怎么辦?怎么去學習古詩? (對本節所學方法進行回顧。)

  四、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清明節里的古詩。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節日里的古詩

  讀一讀 唱一唱

  畫一畫 演一演

傳統節日教學設計10

  活動內容與背景分析

  本學期初,學生在寒假剛剛親身經歷了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春節,興味猶在,在人教版六下語文書的第二組課文學習中,課文又向我們展示了各地的民風民俗,特別是民間節日文化有著鮮明的特點和旺盛的生命力,再加上學生又即將度過清明節和端午節,使學生有機會接觸三個重大的傳統節日。但是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孩子們似乎對外國的節日興趣濃厚�!坝奕斯�、圣誕節”等外國的洋節日學生們說起來頭頭是道,可對于古老傳統的中國節日并不是很了解,要不就是將傳統節日與法定節日混為一談,要不就是知道一些傳統節日卻不知其風俗,對節日的由來和蘊含的意義就更一所無知了�;谝陨险J識和了解,我班開展了《走進傳統節日》綜合實踐活動。對六年級的學生來說,經過小學五年的學習,已經有了一定的利用網絡等信息技術搜集和整理資料的能力,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是可行的。

  活動指導思想

  旨在讓學生通過本次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能產生發自內心的對中國節日文化和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熱愛,繼承中華傳統美德,正確認識和了解傳統節日,增長知識和才干。

  活動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初步學會調查探究的方法。并通過調查,采訪讓學生對我國傳統節日有更深了解,通過查閱資料,讓學生對每個傳統節日的由來、民俗風情、有關的人物故事,優秀詩文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社會調查能力,與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學會調查、收集、整理資料、自制與節日相關的小書簽,手抄報,制作PPT,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各種實踐活動獲得豐富的經驗和積極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熱愛中華民族的美好情感。通過各種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團結精神,分享合作與交流的快樂。

  活動總體設計

  本次主題活動的參與人員有:長堰堤小學六年級的全體學生共40人,根據我國的主要傳統節日,預設分成7個小組。指導老師主要為本班的正副班主任;整個活動的時間預計為四個星期,共計8個課時,其中課內3個課時,在六年級教室內,課外實踐安排在校外進行。

  活動步驟

  第一階段:開題活動與方案設計(用課堂一課時)

  開題活動:通過聽音樂感受節日的氣氛。讓學生交流對傳統節日的理解,再根據已有的經驗和課前調查來說說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以及說說喜歡哪節日。進行分組研究,確立小組研究的主題,推選小組長,確定組名。

  方案設計:首先引導學生可以從哪些方面進行研究明白研究的方法或途徑,再展開小組討論,合作制定詳細可行的活動方案。通過制定活動方案,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第二階段:實踐活動與中期反饋(用課堂一課時,課余四周實施)

  方法指導:通過場景模擬,教學生學會在實踐活動中應怎樣去搜集資料,在調查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中期反饋:讓學生分組匯報前段活動成果;互動交流各組活動成果與情感體驗;總結反思,規劃下階段活動計劃。

  課外實踐:分小組進行校外資料收集實踐,通過上網,查找書籍,了解傳統節日的由來,收集傳統節日相關的人物故事,神話傳說,優秀詩文,各地習俗及相關圖片。通過調查訪問了解傳統節日的佳肴美食、節日小吃的制作方法,了解當地的文娛活動。

  第三階段:成果展示與交流評價(用課堂一課時)

  成果設計:利用課余時間指導學生完善活動資料,將本小組在活動中的活動過程、方法、經驗與成果形成文字材料。

  交流評價:對本小組自開展本課題以來的做法和感想進行總結,并對整個活動的過程進行評價。

  成果展示課:利用各種形式展示各階段的活動結果并交流。學生可以辦手抄報的形式,制作成節日書簽,制成幻燈片,也可以寫成心得,歸納整理資料,體驗成功的喜悅,明確還需努力的方向。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通過師生交流討論,明確進一步研究的任務和方法,形成小組活動方案,激發學生對中華傳統節日探究的欲望和興趣,為后面的實踐活動做好鋪墊。

  【教學重點】

  明確進一步研究的任務和方法,形成小組活動方案。

  【教學難點】

  確定課題方向。

  【教具準備】:

  幻燈片課件、中國傳統節日視頻

  【活動設計】

  一、導入活動:

  導語:

  (1)“中國傳統文化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而傳統節日又猶如一顆閃耀的明珠。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節日,下面請同學們寫出你自己最喜歡的4個節日�!�

  (2)“下面,讓我們來看一段視頻,對中華傳統節日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3)“現在讓我們以小組為單位,把你這一組所寫的節日分一下類,哪些是中華的傳統節日�!�

  (4)“什么是中華傳統節日?”

  板書:中華傳統節日

  中華傳統節日的定義: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長期沉淀和凝聚,是具有中國特色,中華民族所特有的節日。

  (5)播放幻燈片,舉例說明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下面,讓我們來看一些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二、確定活動主題:

  “看過短片之后,你想對中華傳統節日進行哪方面的研究?你對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有哪些感興趣的問題?”

  1、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討論,提出感興趣的問題。

  2、鼓勵學生提出感興趣的問題。

  3、教師把同學們提出的問題記錄在黑板上,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歸類、整理。

  課題方向:《中華傳統節日的由來》、《節日的習俗》、《描寫節日的古詩名句》、《與外國節日的差異》《我國都有哪些傳統節日》、《與外國節日的差異》、《傳統節日漸受淡漠的原因》、《怎樣使中國的節日受到更多的關注》……

  板書:我國都有哪些傳統節日

  中華傳統節日的由來

  節日的習俗

  描寫節日的古詩名句

  與外國節日的差異

  傳統節日漸受淡漠的原因

  怎樣使中國的節日受到更多的關注

  各個節日的專題研究:春節、端午、元宵、清明、

  七夕、中秋、重陽、臘八

  (3)學生分組,確立小組長。

  (4)以小組為單位選取要研究的問題。

  第二課時

  一、在上一節課的基礎上,繼續確立要研究的問題。

  (1)回顧上一節課確立好的研究問題。

  “上一節課,我們對要研究的課題進行了歸納和整理。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播放幻燈片)

  幻燈片:我國都有哪些傳統節日

  中華傳統節日的由來

  節日的習俗

  描寫節日的古詩名句

  與外國節日的差異

  傳統節日漸受淡漠的原因

  怎樣使中國的節日受到更多的關注

  各個節日的專題研究:春節、端午、元宵、清明、

  七夕、中秋、重陽、臘八

  二、制定活動方案

  “這節課我們來制定小組活動方案�!�

  1、各組起一個響亮的名字和有號召力的口號:

  (教師要鼓勵各組起一個響亮的名字和有號召力的口號,這樣可以增加集體的凝聚力。)

  “在制定活動方案之前,我們為自己的小組起一個響亮的名字和有號召力的口號�!�

  2、教師小結宣布活動開始

  “各小組的口號都非常有號召力。下面,讓我們來制定活動方案。”

  3、講解制定活動方案的要求。

  幻燈片講解:“大家在活動方案的開始部分把你要研究的問題先寫上,接下來是組長、組員,在再接下來重點寫每個組員具體研究的問題和誰來研究�!�

  4、各組討論如何開展研究,制定研究方案。

  (1)小組合作:根據各自研究側重點的不同,制定具體的研究方案(為了便于操作,可以參考所提供的表格)。

  5、教師巡視,傾聽并給與建議。

  三、集體交流:交流、評價各組方案,相互學習、相互啟發。

  “下面,各個小組來匯報一下你組的活動方案�!�

  “其他同學認真聽,他們說完后,你來給他們的活動計劃講評。找出可行與不可行的地方�?梢詮囊韵聨讉方面評價�!�

  評價方向: (幻燈出示)

  (1) 方案是否具有可行性。

  (2) 小組組員是否全體參與,分工是否合理。

  (3) 研究途徑是否科學、高效。

  (4) 時間安排是否合理、高效。

  (5) 方案是否全面細致,考慮周全。

  四、針對各組情況討論修改。

  “需要修改的小組修改你組的活動方案,不需要修改的小組研究怎樣搜集資料更有效�!�

  五、確定活動方案,各組按照方案開展實施。(方案也可在實施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略作調整)

  “這節課我們制定了活動計劃表,各小組做的都很好。接下來兩周時間里同學們就開始搜集資料。在下節課時,同學們把你一周搜集到的資料帶到學校來,進行小組討論。”

傳統節日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認識“傳、統”等15個生字,會寫“貼、街”等9個字,會寫“節日、春節”等10個詞語。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了解我國的傳統節日,能按時間順序排列。選一兩個傳統節日,說說自己是怎樣過節的。

  教學重難點:

  1.認識“傳、統”等15個生字,會寫“貼、銜”等9個字,會寫“節日、春節”等10個詞語。

  2.了解我國的傳統節日,能按時間順序排列。選一兩個傳統節日,說說自己是怎樣過節的。

  教學準備:

  1.教師:多媒體課件(含與節日相關的圖片、小視頻,有關端午節來歷的微課,田字格中的范字)。

  2.學生:生字卡片,傳統節日名稱的卡片;向家長了解中國傳統節日及其習俗。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傳、統”等12個生字,會寫“貼、街、舟、艾”4個字,

  會寫“節日、春節”等6個詞語。

  2.朗讀課文第一至五句,了解春節、元宵節等5個傳統節日。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話說節日

  1.播放春節聯歡晚會開場舞視頻片段,請學生觀看,感受節日的喜慶與隆重,說一說:這是什么節日?你喜歡過這個節日嗎?為什么?

  2.提問:除了春節,你還知道中國的哪些傳統節日?

  3.小結:這些節日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世世代代都過的節日,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4.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5.認讀詞語“傳統”。

  提示:“傳”是翹舌音。

  提問:你有什么好方法記住“傳、統”2個字?

  預設:

  (1)“加一加”:專一傳、充一統。

  (2)與熟字組成詞:傳家寶、傳來、傳說;總統、統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

  要求:

  (1)自由朗讀課文,圈出生字,在拼音的幫助下把字音讀正確,難讀的字詞多讀幾遍。

  (2)想一想:課文寫了哪幾個傳統節日?

  2.學生交流。

  三、朗讀感悟,隨文識字

  1.學習第一句。

  出示:春節到,人歡笑,貼窗花,放鞭炮。

  (1)提問:春節到了,人們喜歡做些什么?(貼窗花、放鞭炮)

  (2)交流:貼窗花、放鞭炮是春節的習俗,除此之外,還有哪些習俗?(貼對聯、貼年畫、拜年、給壓歲錢。。。。。。)

  (3)識記生字“貼”。

 �、俪鍪驹~語“貼窗花、貼對聯、貼門畫”及情景圖片。

 �、谥该x;請學生做一做“貼窗花”這個動作,說一說:你還貼過什么物品?相機出示詞語“貼郵票、貼紙片、貼紅花”,齊讀詞語。

  (4)范讀,讀出輕快的節奏。指名讀。齊讀,讀出韻律美。

  (5)指導書寫“貼”。

 �、俪鍪尽百N”字。想一想:這個字與已經學過的哪個字比較像?

 �、诒容^“站、戰一貼”,找出共同點。

  ③教師范寫,邊寫邊提示:寫“貼”的偏旁“貝”時,最后一筆變成點。

 �、軐W生描紅、練寫,教師巡視,進行個別輔導。

  2.學習第二句。

  出示:元宵節,看花燈,大街小巷人如潮。

  (1)指名讀,正音。

  (2)識記生字“宵”。

  出示詞語“姓肖、元宵、消息、削鉛筆”,比較“肖、宵、消、削”,借助形旁表義的規律識記字形。

  (3)識記生字“巷”。

  出示大街小巷的情景圖,學生在圖上找出大街、小巷,再說說大街與小巷的區別是什么。

  (4)引導理解“人如潮”。

  請學生聯系生活,說一說“人如潮”的意思。出示大街小巷人山人�?椿舻那榫皥D,引導理解:寬寬的街道、窄窄的巷子里到處都

  是看花燈的人,非常熱鬧,這就是“人如潮”。

  (5)請學生說說看花燈的熱鬧場面。拓展交流:除了看花燈,你們家還怎樣過元宵節?

  (6)引讀:元宵節,人們看花燈、吃湯圓,心情怎樣?帶著感受朗讀這一句。齊讀這一句。

  (7)指導書寫“街”。

 �、僖龑Щ貞浭熳帧胺�、桂、掛”,說一說寫“街”字時要注意什么。

 �、诮處煼秾�,邊寫邊提示:“街”字的左、中高,右邊低,三個部件要寫緊湊。

 �、蹖W生描紅、練寫,教師巡視,進行個別輔導。

  3.學習第三句。

  出示:清明節,雨紛紛。先人墓前去祭掃。

  (1)識記生字“祭”。

 �、倥c“察”比一比。

 �、诔鍪尽凹馈钡募坠俏陌�,描述:左邊是一塊生肉,肉上還有血水流出,右邊是一個“又”(指手),中間像祭桌。表示以手持生肉敬供神明祖宗。

  (2)指導朗讀。

  引導:清明去掃墓的時候,人們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呢?指名讀這一句,提示:聲音稍稍低沉。

  (3)引導理解祭掃習俗:清明時節,人們會去墓地祭掃,表達對逝去的祖先的懷念。

  (4)齊讀這一句。

  4.學習第四句。

  出示:過端午,賽龍舟,粽香艾香滿堂飄。

  (1)指名讀,正音。

  (2)識記生字“舟”。

  出示龍舟圖片,配上文字“龍舟”,學生認讀詞語“龍舟”。

  提問:你還知道哪些含“舟”字的詞語?

  (3)識記生字“艾”。

  你在哪兒見過“艾”字?出示圖片,認讀詞語“艾草”。

  教師補充:民間諺語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會把艾草和菖蒲插在門窗上。為什么要插艾草呢?據說插了艾草能驅邪避毒,求吉祥,納百福。

  (4)識記生字“堂”。

  利用意義識記,“堂”最早的意思是高大的房子,我們把能開大會的房子叫“禮堂”,你還知道哪些含“堂”字的詞語?(澡堂、課堂、酒店大堂)

  (5)播放有關端午節來歷的微課,學生觀看。

  (6)觀看賽龍舟的壯觀場面。再齊讀這一句。

  (7)指導書寫“舟”。

 �、僬垖W生觀察“舟”字的結構及筆畫。

 �、诮處煼秾�,邊寫邊提示:“舟”是獨體字,最后三筆的順序是點、橫、點。

 �、蹖W生描紅、練寫,教師巡視,進行個別輔導。

  (8)指導書寫“艾”。

  ①引導回憶熟字“義、文”。

  ②學生嘗試描紅、練寫。教師觀察學生寫字情況,提示:寫“艾”時,撇、捺要舒展。

  5.學習第五句。

  出示:七月七,來乞巧,牛郎織女會鵲橋。

  (1)指名讀,正音。

  提示:“乞、巧”2個字都是第三聲,2個第三聲在一起,“乞”的讀音近似第二聲。

  (2)交流:七夕節有什么習俗?

  (3)引導理解“乞巧”。

  出示:牛郎織女相會的圖片。

  引導:誰來講講牛郎織女的故事?指名講故事。

  教師介紹:七月初七這天的晚上,姑娘們喜歡來到花前月下“拜織女”,乞求上天讓自己也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

  提問:“乞巧”的意思是什么?(乞求心靈手巧)

  (4)識記生字“乞、巧”。

  與熟字比一比:吃----乞。

  組詞:乞求、乞討;巧妙、巧手、心靈手巧。

  (5)識記生字“郎”。

  與熟字比一比:朗----郎。

  提示:“郎”在古代常常是對從事某種職業的人的稱呼,如貨郎、牛郎、賣油郎等。所以“牛郎”的意思是什么?(放牛的人)

  (6)指名讀,齊讀這一句。

  四、抄寫詞語,增加積累

  節日春節花燈清明節先人龍舟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餅、賞、菊”3個生字,會寫“敬、轉、團、熱、鬧”5個字,會寫“中秋、轉眼”等4個詞語。

  2.朗讀課文第六至八句,了解中秋、重陽2個傳統節日。背誦課文。

  3.了解我國的傳統節日,能按時間順序排列。聯系生活,選一兩個節日,說說自己是怎么過節的。

  教學過程:

  一、朗讀感悟,隨文識字

  1.過渡:上節課我們朗讀了課文的第一至五句,了解了哪幾個傳統節日?(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這節課我們繼續讀文識字。

  2.學習第六句。

  出示:過中秋,吃月餅,十五圓月當空照。

  (1)指名讀,正音。

  (2)指導識記生字“餅”。

  ①利用形聲字規律識記。

 �、趩拘焉罱涷灒涸嘛灥钠贩N多樣,你都吃過哪些不同類型的月餅?

  出示圖片及相應的詞語,學生認讀:

  京式月餅廣式月餅蘇式月餅臺式月餅(產地不同)

  桂花月餅梅干月餅豆沙月餅冰糖月餅(餡料不同)

  (3)指導朗讀:八月十五過中秋,圓圓的月亮當空照,一家人賞月吃月餅,多么幸福啊!帶著這樣的感受讀。

  (4)指名讀,齊讀。

  3.學習第七句。

  (1)過渡:過完中秋節,不久就是重陽節,重陽節里大家喜歡做什么?

  出示:重陽節,要敬老,踏秋賞菊去登高。

  (2)指名讀,正音:“重”在“重陽節”一詞中讀chóng,“賞”是翹舌音。

  (3)指導識記生字“賞”。

 �、倥c熟字比一比:常賞。

 �、诮M詞:欣賞、觀賞。

  (4)指導識記生字“菊”。

 �、俪鍪揪栈▓D片。

 �、谡J讀詞語:菊花、白菊、賞菊。

  (5)引導理解“重陽”:古人認為九是陽數,農歷九月初九二九相重,所以這一天被稱為“重陽節”。重陽節也稱為“老人節”,寓意是希望老人們長壽幸福。

  (6)指名讀,齊讀。

  (7)拓展:重陽節的時候,你們學校開展過什么活動?

  (8)指導書寫“敬”。

 �、俪鍪尽熬�、放”2個字,學生回憶熟字“放”的寫法,找出共同點。

 �、趯W生試寫,教師觀察學生寫字情況。

 �、劢處煼秾�,邊寫邊提示:“敬”,左寬右窄,最后一筆捺要寫得舒展。

  ④學生練寫。

  4.學習第八句。

  出示:轉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團圓真熱鬧。

  (1)指名讀,齊讀。

  (2)指導朗讀:新春到,大家可真高興啦!帶著自己的感受讀這一句。齊讀。

  (3)創設情境讀:“團圓”就是過年時在外打工的爸爸、媽媽回家了;“團圓”就是過年時爸爸、媽媽和你一起回去看爺爺、奶奶。一家人在一起,多開心,多快樂呀!再讀這一句。

  (4)指導書寫“轉”。

  ①出示“轉、車”2個字,學生回憶熟字“車”的寫法,比較“轉”字中的“車”與之相比有什么不同。

 �、趯W生試寫,教師觀察學生寫字情況。

 �、劢處煼秾�,邊寫邊提示:“車”變成車字旁,橫變成提,并且筆順也發生變化,先寫第三筆豎,再寫第四筆提�!稗D”的.第七筆是豎折折,“�!钡牡诙䴔M寫在田字格的橫中線上。

 �、軐W生練寫。

  (5)指導書寫“熱”。

 �、俪鍪尽盁帷弊郑鹤屑氂^察,寫這個字時需要注意什么。

  ②回憶熟字“點”字四點底的寫法。

 �、劢處煼秾懀厡戇吿崾荆旱谖骞P是橫斜鉤,四點底要寫得寬而扁,第一點與另外三點方向不同,四個點間距均勻,高度一致。

  ④學生描紅、練寫。

  (6)指導書寫“團、鬧”。

  ①出示“團、鬧、閉、閃”一組字,學生回憶熟字“閉、閃”的寫法,找出共同點。

  ②學生試寫,教師觀察學生寫字情況。

 �、劢處煼秾�,邊寫邊提示:門字框要寫得方正。

  (7)展示與評議。

 �、僬故緦W生本節課的書寫作品,師生評議。

  ②學生再次練寫。

  二、抄寫詞語,積累詞語

  中秋轉眼團圓熱鬧

  三、了解節日,排列順序

  1.出示多個年份的含春節的日歷頁面。

  引導觀察:春節在哪一天?農歷日期是哪一天?公歷日期是哪一

  天?通過多個年份的日歷頁面比較,讓學生明確春節指的是農歷正月初一。

  2.出示多個年份的含清明節的日歷頁面。

  引導發現:清明節用的是公歷日期,一般是在公歷4月5號前后。

  3.出示多個年份的含元宵節、端午節等5個節日的日歷頁面。

  引導發現:這幾個節日用的都是農歷日期。請學生記住具體的日期。

  4.教師小結:中國這些傳統節日里,除了清明節,其他節日都是用的農歷日期。

  5.出示節日名稱的卡片,請學生按照時間順序排列。

  端午節清明節元宵節春節重陽節中秋節

  6.按時間順序齊讀節日名稱。

  四、背誦課文,促進積累

  1.教師說節日名稱,學生試著背誦課文。

  2.同桌互相背一背。

  五、延伸拓展,開闊眼界

  1.交流:你最熟悉什么節日?說一說你是怎樣過節的。

  指導:可以先說說過節的時間,再說說過節的習俗、情景等。

  2.拓展:我國很多民族有自己的傳統節日,你知道哪些?

  3.小結:讓我們記住這些傳統節日,在豐富多彩的習俗文化中品味節日的美好,傳承中華民族寶貴的美德。

  板書設計:

  2、傳統節日

  春節→元宵節→清明節

  ↑

  重陽節↓

  ↑

  中秋節←七夕節←端午節

傳統節日教學設計12

  一、導入:

  1、師:同學們,看到節日二字,你能想到中國最盛大最喜慶的節日是什么節?(春節)一提到春節,讓你想到了什么呢?(放鞭炮、吃餃子??)(1分鐘)

  2、師:讓我們伴著歡快的樂曲,走進春節。(PPT春節童謠,拍手讀)

  3、師:像這樣,有著祖祖輩輩傳下來的習俗的節日,就叫“傳統節日”(板書)。那么除了春節,中國還有很多傳統節日呢,今天我們來學習,齊讀課題。(3分鐘)

  二、識字:

  1、打開書31頁,讀準字音,讀出節奏,再讀大屏幕的詞語。

  2、師:誰來領讀?(帶拼音讀字,讀詞)

  3、師:去掉音節還認識么?自己讀一讀。

  4、只剩下這節課的生字了,你都認識么?同桌查讀,遇到他不會的,請你用好方法,教會他。

  生:

  1、用熟字減偏旁的方法記住“巷”。東港的港減掉三點水,就是?? 師:方法真好,這里還有哪個字能用熟字減偏旁。 生:乞??

  師:還有其他字你教會了同桌么? 生:餅干的餅??

  師:帶食字旁的字還有哪些???都與食物有關,右邊都表示他的讀音,這一類字左表意右表音,稱為形聲字。 還有其他字需要識記么?

  師:老師在巡視過程中發現“祭拜”的“祭”,個別人識記困難。我倒是有個好方法。它是一個會意字 表示手持肉,獻于神靈。后來人們用月代表肉,又代表手,示代表祭臺,演變成今天的漢字“祭”,表示對祖先或者對英雄的懷念、敬意。組詞??。

  邊說邊畫。

  5、他們交了新朋友,組成新詞,還認識么? (翻卡,全翻,男女生輪讀,然后點讀。大聲讀、小聲讀、男生、女生、一組、二組??)

  6、生字回到童謠中,你還認識么,書立正。4人讀,評價:讀的字正腔圓,聲音真好聽。(10分鐘)

  三、感悟課文:

  1、請大家再次默讀課文,看看童謠告訴我們幾個傳統節日呢?請你圈出節日的名字。找個人幫我圈一圈。

  2、( 漫游 圈出 讀 訂正 )(提醒乞巧節又是七夕節)

  3、小結:這篇童謠一共告訴我們7個傳統節日,分別是——齊讀七個節日。(3分鐘)

  4、你想和大家說說哪個節日呢?

  我想說的是??因為??我來給大家讀一讀?? 我也想說??

 �。ù汗�、元宵節、端午節??) 春節:2人說之后喜歡春節的一起讀。

  你還能再說出幾個春節做的事情么?仿照童謠的格式。(翻番卡出示動詞填空)

  我們把它們連起來讀一讀。評價:大家真棒,都能編出小童謠啦!

  元宵節:聯想我們東港那一天,人山人海?? 端午節:粽子 驚喜 五彩繩

  5、把你還想說的'節日,說給同桌聽。

  6、 剛才大家說的興高采烈的,這些節日帶給我們什么呢?(板書:開心、喜慶、祝福)

  可是有一個節日卻不是這樣,他是(清明節),這一天更多的是對已故親人的懷念、哀思(板書),這一天經常下雨,仿佛天地也在哭泣。讓我想起一首詩,清明時節??。那童謠里是怎么寫的呢?我們一起來讀,清明節、雨紛紛,先人墓前??。(8分鐘)

  7、我們剛才了解了7個傳統節日,能給它們排排序么?想按照什么順序(時間的順序)

  六個學生上前面拖拽,邊做邊說。(2分鐘)

  8、排好之后,師: 看著時間軸對應的節日,再讀讀童謠,試著背下來。(1分)

  9、 下面,我們借助視頻畫面,來介紹一下這7個傳統節日。(不看書)(2分鐘)

  10、大家記憶力超強,老師領大家玩一個小游戲。請你向我這樣做,我就向你這樣做。伸出雙手拍拍拍。對就這樣,我們加入拍節奏來背兒歌。

 �。ㄅ氖�、手肩、腿、桌手、拍點、手肩、拍手、互拍)(1分鐘)

  11、像這樣描寫傳統節日習俗的童謠還有很多呢,老師再送給大家兩首小童謠,大家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看看分別是描寫什么節日的。 練習

  展示(同桌一人一句、拍手??) 什么節日呢?(中秋節、重陽節) 感興趣的小朋友課后可以繼續尋找。

  四、寫字:

  這節課可真熱鬧。今天我們就來學寫熱鬧的“鬧”。這個字是個會意字,大門里的市場,真熱鬧、吵鬧、喧鬧、鬧騰??

  1、 誰來分析這個字?(半包圍、門字框、外包里、上下同寬)

  2、誰來指導書寫這個字?(一生到前面拖拽到田字格。左上格起筆、橫折鉤壓線、點豎壓線)

  師:我們來看他說的對不對,如果橫折鉤不壓線會怎樣。(下沉)對,看來xxx指導的很到位。

  3、我們來看這個字的筆順(備課模式、播放)書空。

  4、范寫,邊寫邊說:點高,左上格起筆,門框要直、丶豎一條線壓線,橫折鉤壓線。

  5、自己寫

  6、評價

  五、總結:

  中國的傳統節日還有很多,回家查找,下節課我們來交流。

傳統節日教學設計13

  第一階段:主題確立階段(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通過師生交流討論,明確進一步研究的任務和方法,形成小組活動方案,激發學生對中華傳統節日探究的欲望和興趣,為后面的實踐活動做好鋪墊。

  【教學重點】

  明確進一步研究的任務和方法,形成小組活動方案。

  【教學難點】

  確定課題方向。

  【教具準備】:

  幻燈片課件、中國傳統節日視頻

  【活動設計】

  一、導入活動:

  導語:

  (1)“中國傳統文化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而傳統節日又猶如一顆閃耀的明珠。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節日,下面請同學們寫出你自己最喜歡的4個節日�!�

  (2)“下面,讓我們來看一段視頻,對中華傳統節日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3)“現在讓我們以小組為單位,把你這一組所寫的節日分一下類,哪些是中華的傳統節日。”

  (4)“什么是中華傳統節日?”

  板書:中華傳統節日

  中華傳統節日的定義: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長期沉淀和凝聚,是具有中國特色,中華民族所特有的節日。

  (5)播放幻燈片,舉例說明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下面,讓我們來看一些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二、確定活動主題:

  “看過短片之后,你想對中華傳統節日進行哪方面的研究?你對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有哪些感興趣的問題?”

  1、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討論,提出感興趣的問題。

  2、鼓勵學生提出感興趣的問題。

  3、教師把同學們提出的問題記錄在黑板上,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歸類、整理。

  課題方向:《中華傳統節日的由來》、《節日的習俗》、《描寫節日的古詩名句》、《與外國節日的差異》《我國都有哪些傳統節日》、《與外國節日的差異》、《傳統節日漸受淡漠的原因》、《怎樣使中國的節日受到更多的關注》……

  板書:我國都有哪些傳統節日

  中華傳統節日的由來

  節日的習俗

  描寫節日的古詩名句

  與外國節日的差異

  傳統節日漸受淡漠的原因

  怎樣使中國的節日受到更多的關注

  各個節日的專題研究:春節、端午、元宵、清明、

  七夕、中秋、重陽、臘八

 �。�3)學生分組,確立小組長。

 �。�4)以小組為單位選取要研究的問題。

  第二課時

  一、在上一節課的基礎上,繼續確立要研究的問題。

 �。�1)回顧上一節課確立好的研究問題。

  “上一節課,我們對要研究的課題進行了歸納和整理。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播放幻燈片)

  幻燈片:我國都有哪些傳統節日

  中華傳統節日的由來

  節日的習俗

  描寫節日的古詩名句

  與外國節日的差異

  傳統節日漸受淡漠的原因

  怎樣使中國的節日受到更多的關注

  各個節日的專題研究:春節、端午、元宵、清明、

  七夕、中秋、重陽、臘八

  二、制定活動方案

  “這節課我們來制定小組活動方案�!�

  1、各組起一個響亮的名字和有號召力的口號:

 �。ń處熞膭罡鹘M起一個響亮的名字和有號召力的口號,這樣可以增加集體的凝聚力。)

  “在制定活動方案之前,我們為自己的小組起一個響亮的名字和有號召力的口號。”

  2、教師小結宣布活動開始

  “各小組的口號都非常有號召力。下面,讓我們來制定活動方案�!�

  3、講解制定活動方案的要求。

  幻燈片講解:“大家在活動方案的開始部分把你要研究的問題先寫上,接下來是組長、組員,在再接下來重點寫每個組員具體研究的問題和誰來研究。”

  4、各組討論如何開展研究,制定研究方案。

  (1)小組合作:根據各自研究側重點的不同,制定具體的研究方案(為了便于操作,可以參考所提供的表格)。

  5、教師巡視,傾聽并給與建議。

  三、集體交流:交流、評價各組方案,相互學習、相互啟發。

  “下面,各個小組來匯報一下你組的活動方案�!�

  “其他同學認真聽,他們說完后,你來給他們的活動計劃講評。找出可行與不可行的地方。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評價�!�

  評價方向:(幻燈出示)

  (1)方案是否具有可行性。

  (2)小組組員是否全體參與,分工是否合理。

  (3)研究途徑是否科學、高效。

  (4)時間安排是否合理、高效。

  (5)方案是否全面細致,考慮周全。

  四、針對各組情況討論修改。

  “需要修改的小組修改你組的活動方案,不需要修改的小組研究怎樣搜集資料更有效�!�

  五、確定活動方案,各組按照方案開展實施。(方案也可在實施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略作調整)

  “這節課我們制定了活動計劃表,各小組做的都很好。接下來兩周時間里同學們就開始搜集資料。在下節課時,同學們把你一周搜集到的資料帶到學校來,進行小組討論。”

  教學反思:

  第二階段:實踐階段(2課時)

  【教學目標】:

  1、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探究活動,充分利用身邊的一切可利用的課程資源,多渠道獲取信息。

  2、在收集信息的過程中掌握收集、整理、保存資料的基本方法。

  3、讓學生體驗探究的快樂。

  【教學重點】:

  鍛煉學生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教學難點】:

  1、深入調查,有目的地搜集、采訪。

  2、選擇和篩選出出自己需要的資料。

  【活動設計】

  學生大概需要2周時間開展活動,進行資料的搜集和整理,通過上網等方式查閱資料,鍛煉學生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是提高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的意識和能力。在這2周的時間里學生在后一周課上用15—20分鐘的時間進行小組內的匯報,交流搜集到的資料。

  一、談一談你搜集到的資料。

  “經過了一個星期的搜集、查閱,你對中華傳統節日有了哪些進一步的了解?”

  “請同學們談一談你這一組搜集的資料及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的趣聞、趣事�!�

  (1)舉例說明各個專題的研究怎樣進行民間資料的搜集。

  “研究元宵節的小組,可以搜集一些花燈的圖片和搜集一些小的花燈帶到學校來。”

  “研究端午節的小組可以自己在家包好粽子,分發不同的小組,讓其他學生在品嘗粽子的同時來聆聽匯報�!�

  (2)“同學們可以找年紀大一些的人,如:我們的爺爺、奶奶或鄰居中年紀較大的老人,去和他們聊聊。長輩們有幾十年的節日經歷和豐富的節日體驗,他們對傳統節日有著獨到的見解�!�

  “從他們那里可以獲得很多書本上沒有的信息�!�

  4、與被咨詢人溝通中態度要誠懇虛心,言談舉止要得體,有禮貌。

  二、根據小組計劃開展特色活動,記下活動過程和活動體驗。

  “下面,我們來做一個采訪演練,你怎樣采訪他人�!�

  “臺上的小組在采訪時,我們其他組的同學要認真的看,認真的聽,然后你給臺上的同學進行評議。”

 �。�1)深入社會調查,有目的地進行采訪。各小組在調查采訪前建議學生先做采訪演練,小組間互提建議,教師給予必要的指導,提高調查采訪的有效性。

  (2)、多鼓勵學生,讓學生在活動中展示自己的特長,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三、總結。

  教學反思:

  第三階段:階段成果交流階段(2課時)

  【教學目標】:

  指導學生用不同的'形式進行交流、展示活動成果,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

  【教學重點】:

  以小組為單位運用各種形式進行資料匯報。

  【教學難點】:

  1、掌握匯報的時間。

  2、引導不匯報的學生注意傾聽,相互學習。

  【活動設計】:

  一、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匯報

  “現在讓我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匯報�!�

  “同學們在匯報的時候,語言要簡練、形式簡單明了,要有小組風格�!�

  “每組的匯報時間控制在5—10分鐘之間�!�

  1、各組確定本組的交流匯報內容及匯報形式。

 �。�1)在這一環節中,一定要提示學生,選擇匯報形式的時候,不能盲目,一定要聯系自己的主題內容和資料的類型。

  (2)根據資料和現實情況去選擇匯報方式。

 �。�3)匯報的形式不要太繁瑣,應該簡單、生動,并且有小組的風格。

  2、匯報的語言要通俗易懂。

  3、掌握每組的匯報時間。

  4、各組在匯報時還可以說說你組在活動的過程中的趣聞、趣事。

  二、在一個小組匯報結束時,請其他組同學對匯報組的匯報內容、形式及效果給予一定的評價。

  “現在,請同學們對這一組的匯報給予一定的評價。”“你覺得他們的匯報哪里最精彩?”

  三、總結。

  教學反思:

  第四階段:設計制作階段(1課時)

  【活動目的】:

  1、通過學習設計年畫,能讓學生更好的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

  2、鍛煉學生動腦動手的能力,培養學生對美的感受力。

  【活動重點】:

  指導學生創作出不同風格的年畫。

  【活動難點】:

  形象逼真,色彩鮮明。

  【活動設計】:

  一、創設情景

  1.詳談春節,以春節為主線,展開活動。

 �。�1)、春節的由來

  (2)、春節的傳說

 �。�3)、春節的美食

  (4)、春節的簡介

 �。�5)、南北方的差異

 �。�6)、春節的詩歌

  (7)、春節的習俗

  二、引出課題。

  “在春節的習俗中,年畫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些年畫作品�!�

  板書:中華傳統節日(春節)---年畫

  1、欣賞幻燈--年畫

  三、創作年畫。

  1、要求:

  (1)、形象生動、逼真,線條清晰。

  (2)、色彩鮮明、賦予感染力。

  (3)、形式要多種多樣。

  2、學生自由組合,可以多人一組,也可自己創做。

  3、教師巡回指導,給予學生合理的建議。

  四、展示學生的作品。

  五、總結。

  教學反思:

  第五階段:總結評價階段(1課時)

  【活動目的】:了解評價的方法,能夠參照各階段活動目標對自己與他人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

  【活動重點】:反思自己的活動行為,并對自己與他人的活動進行自我參照性評價。

  【活動難點】:

  引導學生發現自己的不足。

  【教具準備】:

  幻燈片課件

  【活動設計】:

  師導語:“我們都知道中國傳統節日的歷史非常悠久,通過幾周的研究,同學們對中國傳統節日都有了全新的認識和了解,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

  一、教師引導學生回顧活動的全過程,反思自己的活動行為。(播放幻燈課件)

  1、反思自己的活動行為。

  2、對自己與他人的活動進行自我參照性評價。

  3、引導學生在看到自己優勢的同時發現不足。

  “大家一起來看幻燈片,回顧一下本次《中華傳統節日》一課的活動過程。(看照片)”

  二、總結在本次活動中的長處與不足。

  “下面大家來談一談,各組在本次活動中的收獲和在實踐中的一些趣聞、趣事,及不足的地方�!�

  三、總結。

  記住本次活動中寶貴的經歷和體驗,為更好地開展下一個活動打下基礎。

傳統節日教學設計14

  一、主題目標

  1.了解有關中國傳統節日的由來、傳說、風俗以及文化等,了解社會、風土人情,引領孩子走進中國的傳統文化,感受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

  2.通過各種活動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社會調查能力,動手制作能力,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分享合作與交流的快樂。

  3.通過活動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和熱愛中華民族的美好情感。

  二、活動建議

  1、活動內容:

  1.閱讀有關中國節日的文學作品。借鑒古代蒙學讀物和古代的詩詞、文學作品、神話傳說,擴大閱讀面,積累與中國傳統有關的成語典故、趣聯妙對、古詩詞名句、諺語、歇后語等,有助于學生了解傳統節日的`內涵。

  2.了解與傳統文化相關的歷史名人。很多的節日與一定的歷史名人聯系在一起,這為節日增添了更多的人文色彩。比如屈原之于端午節等,了解這些歷史名人,感受他們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境界,熏陶自己的品格。

  3.了解民俗風情。通過課內的學習和課外的調查了解一些重大的節日的由來和民間習俗,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制作有關傳統節日的手抄報,親身感受傳統節日的人文魅力。

  2、活動范圍

  學校、家里、圖書館等。

  3、活動方式:

  調查訪問,查找有關資料,制作手抄報。

  4、組織形式

  可以采取個人活動、小組活動、全班活動的方式

  三、活動指導要點:

  1、活動前提示

  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方式去索取材料,教師設計引導性的問題,幫助學生了解與傳統文節日相關的知識。

  2、活動中指導

  讓學生科學、有禮貌的進行調查訪問。準確、及時的匯總、分析資料。有問題與困惑時學會尋求幫助與合作。然后制作手抄報,教師適時指導。但不要過多的干預學生的想法。

  3、活動后總結

  交流本次研究活動的體會、收獲以及感受等,評選出優秀學生

  四、安全方面

  1、學生外出活動時,注意過往車輛。下雪后,路面比較滑,注意安全。

  2、如果是同學結伴活動時,同學之間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不能大聲喧嘩,隨意打鬧,更不能發生爭執。

  3、制作手抄報時,用文具時要注意安全。

傳統節日教學設計15

  主題背景

  現今社會,隨著西方文化的不斷滲透,人們越來越重視西方節日的慶祝活動而忽視了中國的傳統節日。其實,中國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凝聚的過程,是一個國家社會精神文明的具體表現。我國的傳統節日,無一不是從遠古發展過來的,從這些流傳至今的節日風俗里,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會生活的精彩畫面以及時代的變遷與發展。中國傳統節日與傳統文化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涉及知識面廣,內容豐富,走進中國傳統節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可以有效地培養和提高我國青少年兒童文化素養與民族精神。

  活動目標

  1.知識維度的目標

  將中國傳統文化、節日風俗習慣、地方風土人情、描寫傳統節日的詩詞等知識內容合理恰當地融入整個實踐活動中,讓學生了解我國傳統節日文化的相關知識內容,進而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識,拓寬他們的認知視野,激發學生在活動中自主獲取新知的欲望,促進學生方法性知識的的獲得與掌握。

  2.能力維度的目標

  學生在經歷與體驗整個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表達與交流的能力。在研究小組子課題的過程中,學生初步掌握調查與訪談技巧,提高規劃安排能力,學會整理與分析有效資源,運用創新思維探討實施活動計劃。

  3.情感、態度維度的目標

  通過一系列活動,學生在深入認識中國傳統節日的基礎上增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與使命感,端正對外來文化與傳統文化的態度,摒棄崇洋媚外的不正風氣,繼承與弘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實施過程

  1.引導學生提出感興趣的研究性學習課題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歷史文化悠久。中國傳統節日豐富多彩,形式多樣,要想全面系統的了解它,我們就必須進行深入的探討和研究,同學們打算從哪一方面去研究了解有關中國傳統節日的問題呢?

 �、僦笇W生調查搜索中國傳統節日的名稱、風俗習慣、我國不同地區傳統節日風俗習慣的差異、我國少數民族特色節日及風俗、隨時代變遷而產生的節日風俗差異、現今的人們對傳統節日的看法等相關問題。分小組進行活動研究,每組選擇一個子課題進行重點研究。

  ②引導學生利用互聯網與圖書館等有效資源收集、閱讀和篩選與中國傳統節日有關的信息內容,初步了解我國傳統節日。

  2.各小組確定研究課題,討論交流并制定本小組的活動研究計劃與方案。做好調查研究的事前準備工作,如準備好訪談的問題提綱、收集資料的工具等。

  3.各小組根據自己的活動子課題進行研究性學習,開展相應實踐活動。

 �、僬{查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及每個節日的起源、習俗。

 �、谡{查我國少數民族地區有哪些特色的傳統節日,及起源與地方風俗。

 �、壅{查我國不同地區傳統節日風俗習慣的差異。

 �、苷{查中國傳統節日風俗的時代變化。

 �、菘疾楸镜貐^人們對中國傳統節日的看法與建議。

  4.班級趣味活動

 �、賱邮制肺吨袊鴤鹘y節日風俗——包粽子、做湯圓

  學生在相關專業人士的指導下學習包粽子、做湯圓,在動手勞動中深入體會傳統節日風俗的.樂趣,品嘗與分享自己的勞動成果。

 �、谖沂切⌒±收b家——描寫中國傳統節日的詩詞朗誦

  指導學生利用互聯網或圖書館的資源,查找符合要求的詩詞并背誦自己喜歡的篇章,在朗誦比賽中匯報自己的成果。通過朗誦活動,幫助學生從詩詞的角度加深對傳統節日的認識與了解。

 �、畚沂寝q論小能手——外國節日與中國傳統節日誰更好

  將學生分成正反兩方,引導他們收集與辯題有關的知識內容,在辯論過程中端正學生對中外節日以及中外文化的態度,培養學生信息篩選、表達交流及臨場反應等能力。

  5.學生將調查、訪談、利用互聯網或圖書館收集的信息以及在班隊趣味活動中的收獲與心得進行系統化的整理。

  6.成果總結交流及宣傳展示

 �、俑餍〗M成員對本組資料進行匯總、整理、分析、研究、刪選,形成總結。小組在班級匯報展示本組的活動成果,并接受其他各組的互動提問并進行答辯,完善結題報告。做好學生對此次實踐活動的反思指導工作。

  ②指導學生利用PPT、小報、圖片及影像資料等制作成果集于展示板,在學校及街道社區舉行成果展示活動,提高人們對我國傳統節日的重視度,宣傳我國傳統文化。

【傳統節日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傳統節日教學設計05-21

中華傳統節日的教學設計07-03

《識字2:傳統節日》教學設計12-22

傳統節日教學設計(精選15篇)05-21

中國傳統節日教學設計范文12-09

《跟著傳統節日學詩詞》教學設計06-30

中國傳統節日教學方案設計07-02

傳統節日端午節幼兒園教學設計05-16

傳統節日中秋節和重陽節的教學設計06-2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欧美中文 | 欧美白人最猛性xxxxx | 深爱开心激情网 | 欧美黑人粗暴另类多交 | 高清无遮挡在线观看 | 亚洲天天在线日亚洲洲精 | 色视频在线观看 | 免费黄色福利视频 | 国产福利小视频 | 性xxxx中国 | 最近中文字幕完整国语 | 国产草草影院ccyycom软件 | 五月婷婷色综合 | 免费国产成人手机在线观看 | 色五月视频 | 在线毛片免费观看 |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专区 | 免费播放国产一级 |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日比免费视频 | 欧美精品h在线播放 | 欧美国产91 | 午夜看片未满十八勿进 | 视频二区欧美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第四色播日韩第一页 | 久久99精品这里精品动漫6 | 三级黄色片免费 | 在线亚洲欧美日韩 | h肉动漫无遮挡在线观看免费 | 日本夜夜 | 亚洲欧美色视频 | 99视频九九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黄色片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看 | 亚洲精品影院 | 日本中文在线视频 | 中文字幕看片在线a免费 | 一级片一区 | 深夜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26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