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一化學硝酸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一化學硝酸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一化學硝酸教學設計1
【學習目標】
1、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質和重要用途,掌握硝酸的化學性質。
2、了解工業上氨氧化法制硝酸的反應原理。
3、通過觀察濃硝酸、稀硝酸與金屬銅反應試驗,培養觀察、比較、推理的能力。
【重點難點】
1、硝酸的化學性質——強酸性、不穩定性和強氧化性。
2、硝酸的工業生產原理——三階段、三設備、三反應
【教師活動】
《1》 目標解讀
a、硝酸的性質及用途
物理性質——
化學性質——
主要用途——
b、氨的催化氧化法制硝酸
三階段、三設備、三原理(與工業上制硫酸進行對比記憶)
c、濃、稀硝酸分別與銅的反應
解釋原理、現象表述、產物檢驗,重點是實驗綜合題目的分析
《2》 問題引領
問題1、今天我們所學的`濃硝酸與學過的濃硫酸的性質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問題2、通常實驗室中檢驗氨氣是否收集滿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接近試管口,試紙變藍色;另一種檢驗方法是什么?你知道嗎?
問題3、工業上生產硝酸與工業上生產硫酸有哪些異同點?
《3》 精講點撥
1、硝酸的性質
2、硝酸的工業生產
學生活動
《1》 自主學習
閱讀教材P100-102 ,完成預學案內容,進一步熟悉硝酸的性質和工業生產原理。
《2》 合作探究
探究一:你知道這些事實分別表現了硝酸的哪些性質?請填在后面的括號中。
(1)久置的濃硝酸顯黃色。( )
(2)鋁制、鐵制容器常溫下可盛濃硝酸。 ( )
(3)銅片放入硝酸中,溶液變藍。( )
(4)碳單質放入濃硝酸中產生大量紅棕色的氣體。( )
(5)濃硝酸敞口放置在空氣中,質量會減少。( )
探究二:I-、S2-、SO32-、Fe2+等離子能否與H+、NO3-大量共存?為什么?
探究三:為探究銅與稀硝酸反應產生的是NO,設計如下圖所示裝置。圖中K為止水夾(處于關閉狀態),F是一半空的注射器,D是尾氣處理裝置(兼防倒吸功能)。
(1)設計裝置A的目的是什么?為達到此目的,該如何操作?
(2)在(1)中的“操作”后將裝置B中的銅絲插入稀硝酸,并微熱,觀察到裝置B中有什么現象?
(3)裝置E和F的作用是什么,該如何進行操作?
(4)開始時C中產生了白色沉淀,后來又消失了,什么原因?
《3》 歸納拓展
1、硫酸的工業制法與硝酸的工業制法比較。
(1)三階段 (2)三設備 (3)三原理
2、硝酸與不同物質反應時,性質表現的規律總結。
(1)與金屬單質反應:
(2)與非金屬單質反應:
(3)與低價態金屬化合物反應:
(4)與堿性氧化物反應:
(5)與堿溶液發生中和反應:
《4》 技能應用
《5》 體悟反思
高一化學硝酸教學設計2
(一)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在了解了硝酸具有酸性的基礎上進一步介紹硝酸的兩種特性—強氧化性和不穩定性,硝酸的氧化性,既是本節的重點也是本章的重點,而硝酸與金屬的反應又是學生突破硝酸強氧化性的一條重要途徑。為此本節課重點探究硝酸與金屬的反應。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對三大強酸的性質以及氮的化合物知識將有一個較全面的認識,同時可加深對物質結構理論及氧化還原知識的理解,它所涉及到的一些較復雜的化學方程式為學習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打下基礎。
(二)學情分析
已具備的知識:氧化還原反應規律、酸具有酸的通性及濃硫酸的特性
已具備的能力:已有一定分析問題的能力和類比的能力,以及簡單的實驗操作能力
綜上所述,結合新課程的基本理念:關注社會生活,強化科學探究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我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一、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質,掌握硝酸的不穩定性和強氧化性等兩大特性。
(2)過程方法:
通過硝酸泄露事件的錄像,培養觀察、歸納的能力
通過創設情景、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分析推理、知識遷移及實際應用的能力
通過實驗探究,學習科學探究的過程與方法
通過改進實驗,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硝酸泄露事件的錄像,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通過實驗探究培養學生嚴肅認真、事實事求是的實驗習慣和科學態度。
利用“玻爾巧藏諾貝爾金質獎章”的故事,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熱愛祖國的愛國主義思想,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
雖然硝酸在初中化學中曾經介紹過,但作為硝酸的性質只是簡單提及,而且濃硝酸、稀硝酸的氧化性不盡相同,還原產物也不同,這就使得硝酸的氧化性與濃硫酸的氧化性相比更加復雜,更難掌握,因此確立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為: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硝酸的兩大特性
難點:對硝酸強氧化性的理解和應用
同時我還設計了本節課的創新點:在探究硝酸性質中既有理論探究也有實驗探究還有實驗儀器的改進
學生活動的體驗點:體驗硝酸泄露的'可怕性,硝酸的強氧化性以及實驗儀器的改進
三、教法學法
教是為了不教,我采用學案導學、情景激學、目標驅動、實驗助學的方式去幫助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充分體現教師的引導作用。學生通過信息歸納、類比推理、實驗探究、聯系實際去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養成合作與交流,觀察與思考的良好習慣,學有所得,學有所用,樂學其中!
四、教學設計
(一)設計思路
學生心里都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探索未知世界的熱情。新課程的教學關鍵,是教師應創設利于學生探索、求新的教學情境,為學生提供發現問題和探索規律的機會,讓學生在主動求知的過程得以快速成長。
于是本節課我通過硝酸泄露事件作為線索,將本節課的知識點與生活實際融合在一起,這不同于以往的邊講邊實驗的教學模式,而是給學生提供一個開放的學習環境,讓學生通過科學猜想、方案設計、方案實施、方案反思、實驗改進,來體驗探究學習的過程,旨在增強學生的分析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二)學習目標
在學習本節課之前我要給同學們展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做到心中有數
目標1、通過信息整理感知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質
目標2、通過聯系實際復習回顧硝酸的酸性
目標3、通過理論探究掌握硝酸的不穩定性
目標4、通過實驗探究掌握硝酸的強氧化性
目標5、自由交流,尋找自我提升的空間
(三)教學過程
那么如何才能引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呢?
新課引入:
播放一段錄像:硝酸泄露事件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實際生活問題為線索為學生提供發現問題和探索規律的機會。
目標1、感知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質
讓學生根據學案觀看錄像,整理由錄像中所得到的信息:結合閱讀教材歸納出硝酸的物理性質。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自學歸納能力和表達能力。
目標2、復習回顧硝酸的酸性
我通過創設情景
展示圖片:事故的處理(用消石灰處理泄露的硝酸)
提問:體現了硝酸的什么性質?
你能用化學方程式舉例說明硝酸的酸性嗎?
設計意圖:讓學生溫故而知新,硝酸能與金屬反應為“硝酸的強化性”的學習環節提供發現問題的理論基礎。
目標3、掌握硝酸的不穩定性
回顧展示圖片:高速公路上彌漫著紅棕色的煙
對比展示:一瓶呈黃色的濃硝酸
問題:高速公路上紅棕色的煙是什么?長久放置的濃硝酸為何呈黃色?
追問:如何正確保存硝酸?
設計意圖:學會通過對比、遷移、質疑、閱讀獲取新知識,掌握“性質決定保存”的規律!
并且從上理論探究:硝酸的分解產物除了二氧化氮還有什么?引導他們從氧化還原反應的角度去分析,并由學生推導并完成化學反應方程式。
設計意圖:通過層層遞進地提出問題培養學生思維的嚴謹性和科學的推理能力
任務4、掌握硝酸的強氧化性
這是本節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要融合知識、方法、能力等多重目標的實現。為了能順利的突破這一教學難點,我采用了沿著科學家的腳步去探索
實驗探究:(科學猜想——方案設計—方案實施—方案反思—實驗改進—實驗小結)
(1)猜想:
回顧圖片:用槽罐車運輸濃硝酸,你聯想到了什么?
引導學生與濃硫酸聯系起來:鈍化—強氧化性!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雖然已經學過濃硫酸的強氧化性,但是我所面對的是農村中學的學生,基礎知識和表達能力相對薄弱,因而在實驗設計方案上我相應地降低了難度:
(2)設計方案:我讓學生根據提供的藥品和儀器,設計實驗對以上猜想進行驗證
基于環保、節約、攜帶方便,我對實驗儀器進行了改進,采用一套微型實驗儀器,由于沒有配套的微型試管塞,我采用了氣密性更好的試管帽。并在學生進行操作前進行了詳細說明。
(3)實施方案:這是學生實驗的學案:觀察現象,填寫下表:
對比濃、稀硝酸分別與銅反應的劇烈程度,說明
性:濃硝酸稀硝酸(填>、<或=)
(4)方案反思:稀硝酸與銅反應中我們觀察到有無色氣體產生,于是可能有的學生就會提出質疑:產生的氣體會不會是氫氣呢?
這時,我引導學生進行反思:那么該實驗應如何改進才能確認究竟是氫氣還是一氧化氮?
接著我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改進
(5)改進實驗:用注射器代替試管
設計意圖:使學生的分組實驗不僅僅停留在機械的動手、觀察,還要讓學生明確&ld
quo;我在做什么,為什么這樣做,還能怎樣做更好”,是實驗能力的進一步提升!由實驗裝置的改進再改進,優中求優,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增強環保意識。
然后,我們師生共同進行
(6)實驗小結:同是硝酸與銅的反應,但濃度不同產物就不一樣。
設計意圖:由此對學生進行辯證法的教育,量變引起質變!
投影:“玻爾巧藏諾貝爾金質獎章”和某些心懷不軌的金匠用王水來偷金的故事。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熱愛祖國的愛國主義思想,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
知識小結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歸納知識的能力
課堂練習
設計意圖:當堂反饋學生掌握情況,將學生易混淆的問題提出,使學生掌握的知識更準確,更深入。
板書設計:再現知識、突出重點
目標5、自由交流,尋找自我提升的空間
最后我預留幾分鐘,倡導學生自我評價,活動評價,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激勵每一個學生走向成功。同時也給學生提供發現問題和探索交流的機會,讓學生的疑問能及時解決,做到釋疑的高效性和及時性。
比如有的學生思維比較活躍的,就會質疑:硫酸具有脫水性和吸水性,硝酸是否也具有這樣的性質呢?波爾是如何從王水中再提取單質金呢?
五、教學反思:
本節課以“硝酸的性質”這個知識技能作載體,通過多種探究活動,使學生體驗科學研究的過程;以“發現問題—理論分析——實驗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與方法為核心,實現了“激學—促學—助學—樂學”的情感價值觀,促進學生學習觀念的轉變。
高一化學硝酸教學設計3
三維目標:
①鞏固稀硫酸的性質;
知識與技能:
②掌握濃硫酸的特性及強氧化性;
③掌握二氧化硫氣體的檢驗方法。
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濃硫酸和碳的反應,了解實驗設計的初步方法。
②培養學生的實驗觀察、分析思維能力。
情感、態度
通過實驗使學生樹立環保意識,學會正確使用濃硫酸,樹立
與價值觀
綠色化學理念。
教學重點:
濃硫酸與銅和碳的反應
教學難點:
濃硫酸的強氧化性
教學方法:
分析比較法和實驗分析法結合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驗用品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引言]硫酸、硝酸和鹽酸是我們常說的三大強酸,它們在組成上有什么特點,有什么相似的性質,又有那些不同的性質?
酸的通性
稀硫酸
鹽酸
硝酸
電離方程式
H2SO4==2H+ + SO42-
HCl==H+ + Cl-
HNO3==H+ + NO3-
指示劑
紫色石蕊變紅
與堿反應
H+ + OH- == H2O
與堿性氧化物反應
CuO + 2H+ == Cu2+ + H2O
與鹽反應
CO32- + 2H+ == CO2↑+ H2O
與金屬反應
Fe + 2H+ == Fe2+ + H2↑(HNO3不產生H2)
[練習]有關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Zn+H2SO4--- Zn+2H+ = Zn2++H2↑
NaOH+H2SO4----- OH-+H+ = H2O
Fe2O3+H2SO4---- Fe2O3+6H+ = 2Fe3++3H2O
BaCl2+H2SO4--- Ba2++ SO42— = BaSO4↓
[設問]實驗室制氫氣時選用稀硫酸或鹽酸,而不用濃硫酸和硝酸,為什么?
我們在實驗室制取氫氣時,不用濃硫酸和硝酸來制取,說明它們除了具有酸的通性外還具有特殊性質。
二、硫酸的氧化性
[引言] 濃硫酸和稀硫酸在性質上有什么區別呢?
1、濃硫酸的特性
[案例]清華大學學生劉海洋先后兩次用火堿、濃硫酸將北京動物園的五只熊燒傷,其中一頭黑熊雙目失明。這一故意殘害動物的事件經媒體披露后,引起了公眾的強烈憤慨!劉海洋為何用濃硫酸殘害黑熊?濃硫酸又具有哪些重要性質?
①難揮發性:硫酸不容易揮發到空氣中,屬于難揮發性酸(鹽酸和硝酸屬于易揮發酸)。
[提問]實驗室制取氯化氫,為什么用濃硫酸與固體食鹽共熱?利用濃硫酸什么性質?[學生回答]難揮發性。
②吸水性:濃硫酸可以吸收其它物質中的現成水,具有吸水性。
[思考題]在實驗室里常用濃硫酸干燥氣體,利用濃硫酸的什么性質?
[講解]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常作為干燥劑使用。
濃H2SO4
[板書]吸水性:吸收現存的水。
CuSO4·5H2O ====== CuSO4 + 5H2O
[思考與交流] ①因為濃硫酸難揮發,所以將一瓶濃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氣中,其濃度、質量都不發生變化,這樣說對嗎?
②濃鹽酸和濃硫酸在空氣中放置都會變稀,它們的變化相同嗎?
③脫水性:濃硫酸將化合物(主要是有機物)分子中氫、氧兩種元素按水的組成比例(2:1)脫去。
[演示實驗] 蔗糖炭化:將一定量的蔗糖放入小燒杯中,加入濃硫酸。
[實驗現象]:①蔗糖由白→黑;②體積膨脹,變成疏松多孔的海綿狀的黑色物質;③有刺激性氣味氣體。
[解釋現象]:①濃H2SO4與蔗糖(C12H22O11)作用,按水分子的組成脫去蔗糖分子中的H、O,生成C和H2O,濃硫酸具有脫水性。
現象本質:加載中...
[分析] 蔗糖炭化現象:②③黑色物質疏松多孔(學生答有氣體),氣體是怎么形成的`,生成的是什么氣體?
[講解] 濃硫酸使蔗糖脫水炭化后,又吸水放熱,使其繼續被濃H2SO4氧化。
2、強氧化性:
①濃硫酸與金屬反應:
[實驗4-8] 銅與濃硫酸反應,并檢驗生成的氣體?
[觀察現象] ①固:紅→黑;②液:無→棕黑→藍色;③氣:無色有刺激性氣味,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使品紅溶液退色。
Cu+2H2加載中...O4(濃) 加載中...Cu(SO4)2+加載中...O2↑+2H2O
[思考與交流] (1)銅片變黑,黑色物質是什么?怎么生成的?(銅先變成氧化銅,再繼續反應生成硫酸銅)
(2)怎樣鑒別生成的氣體?(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鑒別。)
(3)在上述反應中氧化劑、還原劑、氧化產物、還原產物各是什么物質?反應物的物質的量之比?還原劑與氧化劑物質的量之比?濃硫酸在反應中的作用?
[分析]產生了SO2和Cu2+,硫元素從+6價變成了+4價,化合價降低,被還原;銅從0價變成了+2價,被氧化。硫酸表現氧化性,作氧化劑;銅表現還原性,作還原劑。濃硫酸與銅反應除了表現氧化性,還表現酸性。
(4)酸本身可以和金屬發生反應表現出氧化性,為什么說濃硫酸具有強氧化性?這里的強表現在什么哪里?
[講解] 在金屬活動順序表中,Cu是H之后較不活潑的金屬元素,稀硫酸不能與Cu反應。實驗證明,濃硫酸能把金屬活動順序表中H之后的金屬(除Pt,Au)氧化成金屬硫酸鹽,濃硫酸本身被還原生成SO2。鹽酸和稀硫酸具有氧化性,但不能和金屬活動順序表中H之后的金屬反應。【順藤摸瓜】請同學們寫出濃硫酸與汞反應、與銀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設問】Cu,Hg,Ag是H之后的較不活潑的金屬,那么H之前的金屬是否就更容易被濃H2SO4氧化呢?
[結論]濃硫酸可以氧化大多數金屬,生成物中金屬顯高價,同時生成二氧化硫。常溫Al,Fe鈍化。
[講述]學生閱讀課文有關內容。教師啟發鈍化在實際中的應用:鋁鐵容器盛裝濃硫酸。
[過渡]蔗糖炭化中的刺激性氣味?
②濃硫酸與某些非金屬反應:
C+2H2SO4(濃)加載中...CO2↑+2SO2↑+2H2O
2H2SO4(濃)+S====3SO2↑+2H2O
[問題] 濃硫酸具有強氧化性,能氧化某些非金屬,又能氧化大多數金屬,那么能否氧化具有還原性的化合物呢?如實驗室為什么不用濃H2SO4制取及干燥H2S?
③氧化某些還原性化合物:
2NaI+H2SO4(濃)===Na2SO4+I2+SO2↑+2H2O;H2S+H2SO4(濃)==S↓+SO2+2H2O
說明:濃硫酸不能和亞硫酸及其鹽反應,原因是相鄰價態不反應。
[問題]為什么濃、稀H2SO4性質有這么大差別呢?
+6
[分析]濃H2SO4的氧化性由其分子中S(最高價)引起。稀硫酸也有氧化性,如Zn+2H+====Zn2++H2↑,由H+表現,而Cu+H2SO4(稀)不反應。可見,H+的氧化性比高價S的氧化性弱且還原產物不同。
[小結]略
[作業]P89 4 、5 、7
〖板書設計〗
第四節 硫酸、硝酸和氨
二、硫酸的氧化性
1、濃硫酸的特性
(1)難揮發性—制揮發性酸;(2)吸水性;(3)脫水性
2、強氧化性:Cu+2H2加載中...O4(濃)====Cu(SO4)2+加載中...O2↑+2H2O
〖教后記〗
【高一化學硝酸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高一化學教學設計12-30
高一化學教學設計【精】11-22
高一化學教學設計15篇12-30
高一化學教學設計(15篇)12-30
高一化學教學設計18篇02-06
高一化學教學設計(集錦15篇)02-06
高一化學教學設計(集合15篇)02-06
高一化學教學設計【共15篇】11-11
高一化學教學設計(匯編15篇)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