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復習方法
高三生物復習方法1
高三一年要想盡量提高生物成績,我覺得關鍵是要處理好課本復習資料課堂練習四者的關系,提高復習的效率。
一、通讀課本,立足課本
根據已經畢業的同學的反映,現在的課本是比較適合自主閱讀的。課本問題探討、本節聚焦、思考與討論、資料分析、側欄的問題思考的設置有利于同學們帶著問題去閱讀,深入課本,領略思路,提高能力。通讀課本,爭取做到對課本知識主干清晰,枝節明了,重點難點心中有數,特別是領會課本呈現的科學方法如觀察與實驗、調查與模擬、歸納、假說--演繹、分析、綜合、類比、系統分析、模型方法等科學方法。生物知識是很容易遺忘的,應經常翻看課本,并注意一些小的細節,有很多高考題都是從課本上一些易忽視的地方演變而來的,特別是課本中的很多專業術語也是一定要記準記牢的。因此,要立足課本,善于總結,把容易犯錯的地方歸納出來,寫到課本上,如果不夠寫可以貼上一些紙上去,這樣下去,最后會發現你的知識結構非常清晰,對學習會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二、用好一本資料
初中生物基本上都是記憶的東西,把課本上的東西都記住了,一定能考出好成績。而高中生物卻加上了許多需要理解的東西,我們更應加深對課本的'理解。資料對知識點的梳理歸納優于課本:簡潔全面,難點講解透晰。資料可以深化我們對課本知識的理解,矯正自己以往的錯誤認識,對一些知識做歸納總結的作用,是對課本有效補充。用好一本資料,確保我們掌握的知識點全面沒有遺漏,因此要以一本為主,不要搞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游擊戰,濫用資料。在第一輪復習中,要把資料中自己不熟悉,想不到,容易搞錯的知識點標記出來,在以后復習中,重點看、反復看,從而提高效率。
三、重視課堂,積極參與
有很多同學過于依賴資料,脫離老師自己另搞一套。其實大部分資料是對以往高考的總結,課本、考綱、考試理念都不斷改變,資料有些內容、題目是不適用的,把簡單的問題搞復雜了。緊跟著老師走,在課堂上要耳聽手寫多發言。對老師補充的內容、一再提及的內容要及時做筆記,為了跟上聽課的節奏,課堂筆記要隨手直接記在資料上,不要什么都記。敢問、善問,讓老師了解你的想法和思維及時發現自己知識、思維的缺陷,從而提高課堂的效率。
四、正視練習
做練習的目的:一是發現自己知識和能力缺陷的,二是提高解題的能力和做題的速度。因此要自覺做一定量的練習。做題的時候要獨立完成,要有時間觀念,完成后才對答案,不要一邊做一邊對答案。特別是非選擇更要強調完成后才對答案,并且要書寫下來,自己覺得會和書面做答是有很大差別的,只有不斷的強化,才會正確、準確做答。對自己做錯的題目要標記出來,多看幾次,才能記牢知識點,矯正自己的思維,改正自己一些做題的不好習慣。
高三生物復習方法2
1、注重基礎知識的梳理,形成知識網絡
基礎知識是學生解決問題的源泉。生物復習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對基礎知識加以整理和歸類,使之成為知識鏈和知識網,便于學生理解性記憶和回顧。以利于學生系統地獲得知識,并形成聯系的觀點,活躍思維。
2、注重圖表圖解表述問題,培養學生的思維遷移能力
在復習時按照專題對圖表圖解進行復習,加強對學生的思維遷移能力的培養。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圖解、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圖解、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圖解和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圖解等。
高三復習應加強對學生認識知識的遷移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建立圖表圖解——基礎知識之間的思維轉換模式,促使學生思維活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進一步發展。分析圖表、圖解的能力包括:觀察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表達能力,這種能力的獲得往往會轉化為學生學習知識的動力。因此,教師不能忽視學生對圖表、圖解問題的分析能力的培養,但是往往學生對此類題目存在著分析能力較差,從圖、表中獲取有用的信息能力不足,對題目形成錯誤的思維定勢等不良的審題習慣,對此教學中可以用順向思維、逆向思維、多向思維的導向來幫助學生學會分析、審題并形成思維遷移能力。
3、貼近生活,設計問題,培養學生積極的思維方式
選擇貼近書本知識更貼近生活的問題,盡量避免純知識性題目的立意。這樣有利于將知識活化,引導學生積極思維、逾越思維障礙更好的接受知識,否則無法解決高考綜合能力問題。
當前的生物教學必須改變傳統的老觀念、老方法,應該以發展人的品質和智力為目標,應該將生產、生活中的生物問題融入生物課堂教學中,以增強理論與實際的有機結合,促進學生思維活動的發展。教學不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的,不能以扼殺學生的能力來換取有限的教學成果,應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從生產和生活中發掘生物學知識來開拓學生的思路和人文精神的培養。高三生物教學中引導學生發現生命現象、生命規律并用生物學知識來解釋。
4、突出比較法的運用,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方法
選擇運用比較法,把課本中相關的知識放在一起進行比較,有利于學生將知識系統化,并形成知識結構網絡。如,通過對知識的比較幫助學生對教材中有聯系的前后知識加以比較,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方法。因此,生物教學中教師必須根據教材的內容,前后知識的聯系,學生的知識基礎,思維能力等,指導學生進行比較法的學習。例如,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比較、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比較、植物吸水和吸收礦質元素離子的比較、新陳代謝基本類型的比較、育種(雜交育種、誘變育種、單倍體育種、多倍體育種)的比較等,這樣易于理解和掌握知識,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
5、強化材料題的復習,利于學生良好思維的形成
教學中我們沒有忽視給材料題、給信息題的復習,精心選題目,加強學生的閱讀能力、分析能力的培養,始終要求學生必須細心閱讀給出的材料,圍繞問題進行分析、歸納、綜合和解決問題,這種復習充分體現了認知規律,利于學生積極思維。這種創設情景、提供信息的材料題,打破了只重視知識定論、死記硬背的教學格局,改變了傳統的只注重傳授知識而忽視能力培養的教學。
備課時常提醒自己:課堂教學必須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應帶著學生走向教材、切不可帶著教材走向學生,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這種主導和主體作用的有機結合,可以避免學生在探索知識過程中的盲目性和偶然性,使學生具有較明確的指向性和受控性,久而久之,能使學生從“學會”到“會學”,在教師的啟發下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思維品質包括:思維的廣泛性、深刻性、邏輯性、批判性。教學中應鼓勵學生提出問題,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同時,設置問題梯度引導學生積極思維更利于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6、提高實驗設計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復習教學中不斷總結近年高考的實驗設計題,認為實驗在高考中仍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復習時加強了對學生實驗設計能力要求的專題研究,要求學生學會根據給出的`條件,自己設計實驗合理科學的步驟。如,給一定濃度的KNo3和洋蔥等必要的材料器具請設計一個質壁分離自動復原的實驗。要求學生在獲得相應實驗能力基礎上來科學地設計實驗步驟,以求得對實驗原理、步驟、結果嚴密的結論。這樣的專題復習,更具有開放性,給學生的思維留下了更大的空間,讓學生順著題意發揮思維想象,進而得出相應的答案。符合創新思維的要求和學生思維活動、認知水平,更有利學生個性的發展。
教學中,應善于提出問題并引導學生提出問題,使學生質疑思維不斷深入,形成思維的深刻性、邏輯性、靈活性,并指導學生對語言組織的邏輯性、科學性和嚴密性的培養。課堂教學應注重引導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和分析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比如,實驗教學,教師應有計劃、有步驟地從演示實驗、教師指導下的驗證性實驗過渡到學生的自主性實驗,進一步給實驗目的、實驗器材和材料的設計型實驗;從教師指導下的實驗現象觀察、學會分析和解釋現象,過渡到自己發現問題、討論并解決問題。在實驗中讓學生充分發展自己的個性,為學生創造一個展示自己獨特見解的機會,進而為學生形成創新思維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但我們應當清醒地認識到長期的灌輸式教學,使一部分學生在學習上養成了等、靠、背的“惡習”,學習往往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對生物學知識的學習往往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忽視問題的方方面面。
高三生物復習方法3
在基礎知識的復習中教師要注重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學科的主體知識,注重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要引導學生及時歸納總結,構建生物學知識的網絡體系。在復習課中,不少教師喜歡用括號的形式把知識點的有關內容括起來,認為這就是知識網絡,我認為那只是概括了一個知識點的內涵,是某個知識點或某方面知識的具體化而已。要把它擴展為一個知識網,應該是以一個知識點為中心盡量聯系與此有關的知識點,并使它們有機地連成一體。例如光合作用是一個知識點,它的內涵包括光合作用的概念、條件、場所、意義和過程、反應式等。把光合作用與葉綠體的結構和功能,與呼吸作用、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水分代謝及礦質代謝(從光合作用的原料、酶的組成、ATP的組成等方面看)等知識有機地聯系起來才是一個知識網。這個網還可以進一步擴展與農業生產中作物增產、社會熱點問題(如溫室效應)等聯系起來。
1)復習內容的調整,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A、加強學科內綜合:這一調整的主要目的是引導學生將零散的知識點概括、綜合、歸納形成知識鏈,進而構成知識網。例如我們可以將教材知識結構重新組織,分成這樣幾個單元:生物的結構和功能,生物的'代謝,生命活動的調節,遺傳和變異,生物與環境。甚至可以以問題的形式組織教材,如生物體是如何構成的?生命活動是怎么進行的?生物與環境有什么關系?親代與子代有什么聯系?等等。B、加強學科間的聯系:見前面。C、加強理論與實際的聯系,關注生物學科研究的熱點問題。所謂生物學的熱點,主要是指哪些影響最大、幾乎人所共知的問題,同時也是學生能夠接受的內容,而不是指偏、難、怪的內容。如人類基因組計劃、克隆、基因工程、生物多樣性與可持續發展等。理論聯系實際則是指將生物學知識與自然現象、生產和生活的實際聯系起來。例如:無土栽培與植物的礦質代謝、癌變與生物的變異、環境與生態學知識、光合作用與糧食增產等等。D、加強探索性實驗:如后所述。
2)改革教學方法。改革的出發點就是要調動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去。教法要靈活多變,要徹底拋棄一講到底、一練到底的教學形式,多采用討論式、引導式、過程式的教學。在學科內綜合的教學中,可多采用引導式教學。例如,復習細胞分裂就可以采用引導式,什么是細胞分裂?細胞分有哪幾種方式?每一種方式有何特點?細胞分裂對生物的生殖和發育有何意義?細胞分裂與生物的遺傳和變異有何聯系?通過提出問題,創設情景,一步步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串成鏈、連成網。在一些跨學科的、理論聯系實際的、研究熱點的內容中可以多采用討論式的教學。在探索性的實驗教學中應多采用過程式的教學。不論采用那種教學方法,我們都要把落腳點放在發展學生的能力上。也就是說要以發展學生能力為基礎來選擇和利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在高三的復習中,尤其要注重學生綜合、分析、識圖、實驗設計和操作、求同存異思維等方面的能力的發展。因為這些能力在高考中常會考查到。
連續幾年的高考試題都十分強調考生的實驗能力。有的題目是改正錯誤的實驗步驟、有的是要求設計實驗步驟、有的要求預測實驗結果或分析實驗現象等。這些題目從方案到結果的分析都是開放的,給學生以更大的思維空間,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和創新精神,真正是在考能力。它給我們一個導向:教師講實驗,學生背實驗肯定不行;照著教材的實驗設計依樣畫葫蘆做實驗也不行。在實驗教學中我們必須讓學生真正弄懂實驗原理,弄清實驗中每一步設計的科學依據。要讓學生掌握整個中學階段生物學實驗所涉及到的一些科學實驗的基本方法,如對比實驗法、單因子實驗法等。同時應增加一些探索性的、開放性的實驗,放手讓學生自己設計方案、動手操作,切實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
高三生物復習方法4
1. 簡化記憶法
即通過分析教材,找出要點,將知識簡化成有規律的幾個字來幫助記憶。例如DNA的分子結構可簡化為“五四三二一”,即五種基本元素、四種基本單位、每種基本單位有三種基本物質、很多基本單位形成兩條脫氧核酸鏈、成為一種規則的雙螺旋結構。
2. 聯想記憶法
即根據教材內容,巧妙地利用聯想幫助記憶。
3. 對比記憶法
在生物學學習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詞易混淆、難記憶,對于這樣的內容,可運用對比法記憶。對比法即將有關的名詞單列出來,然后從范圍、內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進行比較,存同求異,找出不同點。這樣反差鮮明,容易記憶。例如:同化作用與異化作用、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激素調節與神經調節、物質循環與能量流動等等。
4. 綱要記憶法
生物學中有很多重要的、復雜的內容不容易記憶,可將這些知識的核心內容或關鍵詞語
提煉出來,作為知識的綱要。抓住了綱要則有利于知識的記憶。例如高等動物的物質代謝就很復雜,但它也有一定規律可循,無論是哪一類有機物的代謝,一般都要經過“消化”、“吸收”、“運輸”、“利用”、“排泄”五個過程,這十個字則可成為記憶知識的`綱要。
5. 衍射記憶法
以某一重要的知識點為核心,通過思維的發散過程,把與之有關的其他知識盡可能多地建立起聯系。這種方法多用于章節知識的總結或復習,也可用于將分散在各章節中的相關知識聯系在一起。例如:以細胞為核心,可衍射出細胞的概念、細胞的發現、細胞的學說、細胞的種類、細胞的成分、細胞的結構、細胞的功能、細胞的分裂等知識。
高三生物復習方法5
自從3+X高考的改革方案實施后,高三又開設了生物課,由于生物必修本內容在高二已學過一年,通過會考,書本知識學生已基本掌握,在高三復習時如果不注意復習技巧,就提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高三復習既要研究教學內容,更要研究教學方法,下面結合本人兩年來高三生物復習的實踐,談點體會。
1比較復習法
比較復習法是最常用的復習方法之一,可以進行橫向比較,如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比較,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結構的比較,DNA和RNA結構的比較等等;也可以對前后知識點進行縱向比較,如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比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較,基因重組和基因突變的比較等等。在比較復習時,教師只起一種引導作用,提出若干個問題,讓學生在回答問題時,掌握相關知識的區別和聯系。
如在復習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時,可以提出3個問題,第一,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概念上的區別;第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生理過程的區別;第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聯系。前兩個問題從書本上可以直接找到,比較容易完成,在解決第三個問題時,就要結合具體實例深入分析。
例1,將一株植物置于密閉的容器中,在暗處1h,測得容器內CO2增加22.4ml,而在光照充分的條件下,1h測得C2減少56ml(假定溫度恒定,氣體體積在標準狀態下測得),那么這株植物在陽光下1h光合作用制造多少克葡萄糖
這是一個典型的根據CO2的變化來計算光合作用產物的例子,在光照條件下,植物既進行光合作用,也進行呼吸作用,如果設光合作用每小時吸收CO2量為m1,呼吸作用每小時放出CO2量為m2,那么(m1-m2)就表示實際測得的CO2減少的量m,即為本題中的56ml,由此可以推出m1=m2+m=78.4ml,然后再根據光合作用的反應式計算制造葡萄糖的量。本題的關鍵是,能否正確算出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另外,在解決本例題的基礎上,還要進一步啟發學生討論2個問題:第一是m的量,如果m>0即m1>m2,植物就積累有機物,如果m<0即m1<m2,植物就消耗有機物。第二,進一步討論O2的變化,如果光合作用放出O2量為n1,呼吸作用吸收O2量為n2,兩者的差值為n,那么,同樣可以根據n來判斷有機物的積累和減少的情況,也可以根據n1=n2+n來計算制造有機物的量。
通過以上例題,學生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聯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此基礎上,還可以進一步討論溫度、CO2濃度、光照強度等對植物體內有機物的影響。
2實驗復習法
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離開了實驗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學生對上實驗課特別感興趣,做得特別認真,而且還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師如能正確引導,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三實驗復習要培養學生三方面的能力:即實驗操作能力,實驗分析能力,實驗設計能力,要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對于學生中出現的豐富多彩的答案,只要符合生物學原理,都予以肯定,決不能簡單地加以否定,下面舉例說明。
例2,有這樣一個實驗,給你2個大小相同的蘿卜(新鮮的)、30%蔗糖溶液、蒸餾水、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小刀、鑷子和燒杯數只等材料用具,請選擇其中的實驗材料設計一個小實驗,驗證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通過學生的`討論,總結出了3種設計方案。
方案一:用小刀在兩個蘿卜中間分別挖體積相同的小洞,然后分別注入等體積的30%的蔗糖溶液和蒸餾水,以小洞中液面的升降來確定蘿卜的吸水和失水。
方案二:從2個蘿卜上均分別切取3塊體積相同的蘿卜條,分別投入30%的蔗糖溶液,蒸餾水和空燒杯中,根據蘿卜條體積的變化(與空燒杯中的蘿卜條對照)來確定蘿卜的吸水和失水。
方案三:少數學生把蘿卜條投入30%的蔗糖溶液,一段時間后,把它制成裝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其質壁分離的情況,然后再用蒸餾水使其復原,從而說明蘿卜的吸水和失水。
高三生物復習方法6
1、基因的分離定律
相對性狀: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叫做相對性狀。
顯性性狀:在遺傳學上,把F1中顯現出來的那個親本性狀叫做顯性性狀。
隱性性狀:在遺傳學上,把F1中未顯現出來的那個親本性狀叫做隱性性狀。
性狀分離:在后代中同時顯現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如高莖和矮莖)的現象,叫做性狀分離。
顯性基因:控制顯性性狀的基因,叫做顯性基因。一般用大寫字母表示,豌豆高莖基因用D表示。
隱性基因:控制隱性性狀的基因,叫做隱性基因。一般用小寫字母表示,豌豆矮莖基因用d表示。
等位基因:在一對同源染色體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著相對性狀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一對同源染色體同一位置上,控制著相對性狀的基因,如高莖和矮莖。
顯性作用:等位基因D和d,由于D和d有顯性作用,所以F1(Dd)的豌豆是高莖。
等位基因分離:D與d一對等位基因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離而分離,最終產生兩種雄配子。D∶d=1∶1;兩種雌配子D∶d=1∶1。)
非等位基因:存在于非同源染色體上或同源染色體不同位置上的控制不同性狀的不同基因。表現型:是指生物個體所表現出來的性狀。
基因型:是指與表現型有關系的基因組成。
純合體: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結合成的合子發育而成的個體。可穩定遺傳。
雜合體: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結合成的合子發育而成的個體。不能穩定遺傳,后代會發生性狀分離。
2、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在F1產生配子時,在等位基因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現為自由組合,這一規律就叫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
對自由組合現象解釋的驗證:F1(YyRr)X隱性(yyrr)→(1YR、1Yr、1yR、1yr)Xyr →F2:1YyRr:1Yyrr:1yyRr:1yyrr。
基因自由組合定律在實踐中的應用:基因重組使后代出現了新的基因型而產生變異,是生物變異的一個重要來源;通過基因間的重新組合,產生人們需要的具有兩個或多個親本優良性狀的新品種。
孟德爾獲得成功的原因:
(1)正確地選擇了實驗材料。
(2)在分析生物性狀時,采用了先從一對相對性狀入手再循序漸進的方法(由單一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
(3)在實驗中注意對不同世代的不同性狀進行記載和分析,并運用了統計學的方法處理實驗結果。
(4)科學設計了試驗程序。
基因的分離規律和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的比較:
①相對性狀數:基因的'分離規律是1對,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是2對或多對;
②等位基因數:基因的分離規律是1對,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是2對或多對;
③等位基因與染色體的關系:基因的分離規律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位于不同對的同源染色體上;
④細胞學基礎:基因的分離規律是在減I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是在減I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
⑤實質:基因的分離規律是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是在等位基因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現為自由組合。
高三生物復習方法
1.構建網絡。我們在生物的過程中,首先必須抓住生命基本特征這根主線,理清每個章節的基礎和基本內容,把所學內容有機地與人類的生產實踐、日常生活相結合,此外,還要密切關注生物科技的最新發展動態。
(1) 把握知識的縱向銜接,使知識連成一片。生物知識間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例如第二章生命的基礎中,了解生命的物質基礎為掌握生命的結構基礎作了鋪墊,而生命的物質基礎和生命的結構基礎又給理解細胞的分裂打下了伏筆;又如遺傳和變異這一章,不知道分離規律的實質根本無法繼續學習自由組合規律。
(2)關注知識的橫向聯系,使知識更加系統化、立體化。生物學科中的章節之間既有遞進關系也有并列關系,內容互相聯系、互相滲透,因此,我們要牢牢抓住生命的基本特征這根主線,豐富知識的內涵,擴大知識的外延,把生物知識匯成一張完整的網絡。
2.完善理論體系。生物學的理論是大量的,它們貫穿在各個章節之中,如細胞學說、自然選擇學說、基因理論等,因此,在學習生物學時,除了專用名詞概念以外,一些基本理論也是必須牢固掌握的內容。
(1)用科學的理論來解釋周圍的事物和現象。為什么人會有“白化病”、“白癡病”?為什么要禁止近親結婚?為什么說人不是上帝或神創造的,而是從古類人猿進化來的?為什么人類要保護鳥類?對于諸如此類的問題,我們都應當運用正確的理論去合理解釋,從而使人們能夠自覺破除迷信、反對邪教。 (2) 注意理論與生物基本概念的聯系。理論的掌握必須建立在對諸多概念的正確理解上。例如了解內環境自穩態理論的前提是弄懂pH值、體溫、血壓、血糖、滲透壓、氧分壓、電解質濃度等;同樣,生態平衡理論的運用也離不開對種群、群落、生態系統、食物鏈、營養級等概念的掌握。
(3) 把握各理論間的聯系。生物學各種理論互相支持、互相補充,在廣大生物科學者的不斷努力下理論又不斷更新、不斷充實,使人們認識的生物世界越來越接近真實。所以,我們應該學會把某個理論放在整個生論體系中加以考慮,并通過實例來深化、拓展,使自己對生論的掌握更加完善,運用起來更加精確。
高三生物復習方法7
新學期開始,高三學生將迎來生物學科的第復習。由于高一高二階段學習的生物學基礎知識比較零散,很多學生對其概念、規律、原理等理解不清,不能靈活應用,導致成績不佳,到了高三綜合學習階段感覺更加吃力。其實,高三生物復習并不是雜亂無章的,以下這些方法和技巧可供同學們借鑒。
-每天30分鐘讀課本
由于理綜試卷中生物試題量較少,知識覆蓋面較窄,考查內容偏少,因此很多學生不重視基礎知識,只是一味做題。實際上大綱要求的知識點都是高考范圍,所有的知識點上都有可能出題,而每道試題不外乎是某一知識點或幾個知識點的再現。因此在第一輪復習過程中,要扎扎實實地將基本概念、規律、方法、技巧落到實處,認真閱讀教材,聽老師的講解,作好課堂筆記,結合復習資料,對基礎知識加深理解,準確掌握知識的內涵和外延,融會貫通,力求做到基本概念、規律、方法和技巧“爛熟于心”。
學生要養成每天(大約30分鐘)閱讀生物課本的習慣,來加強基礎知識記憶。基本概念及理論的復習在整個生物復習中起著奠基、支撐的作用,如果不過關,后面的綜合復習就會感到障礙重重。從近幾年看,基礎題仍占主要地位,做好了基礎題就拿到了基本分,失去了基礎題就失去了一切。
-抓住生物三大重點
在全面復習基礎知識的同時,還要重點“攻堅”,突出對重點和難點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這部分知識通常都是學生難于理解的內容,做題時容易出錯的地方。
分析近幾年的高考生物試題,重點其實就是可拉開距離的重要知識點。要走出“越基礎越重要的知識越易出錯”的怪圈,除了思想上要高度重視外,還要對作業、考試中出現的`差錯,及時反思,及時糾正。
生物的新陳代謝、生命活動的調節和遺傳變異,這三部分知識是高中生物三冊書的“靈魂”,也是高考的重點和難點。復習這部分知識時學生要特別留心,可以結合復習資料,分析涉及到的題型,并查閱自己經常出錯的題型,進行歸納總結。
-培養實驗設計能力
考查能力是高考的基點和永恒的主題。學生在復習時要注意理論聯系實際,注重與生物科學相關的生產、生活實際以及生物科技發展的熱點。
生物學本身是一門實驗性的科學,因此生物實驗一直是高考試題必考的內容。從近幾年的看,理綜Ⅱ卷至少一道生物實驗設計題,所占分值還比較大。這部分試題是考生失分較多的地方。因此,一輪復習時,學生還應結合考綱熟練掌握課本實驗,做到活學活用,培養自身的實驗設計能力。
高三生物復習方法8
1、分析和綜合的方法
分析就是把知識的一個整體分解成各個部分來進行考察的一種思維方法,綜合是把知識的各個部分聯合成一個整體來進行考察的一種思維方法,分析和綜合是生物學學習中經常使用的重要方法,兩者密切聯系,不可分割。只分析不綜合,就會見木而不見林;只綜合不分析,又會只見林而不見木。
2、比較和歸類的方法
比較是把有關的知識加以對比,以確定它們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的思維方法。比較一般遵循兩條途徑進行:一是尋找出知識之間的相同之處,即異中求同;二是在尋找出了事物之間相同之處的基礎上找出不同之處,即同中求異。歸類是按照一定的標準,把知識進行分門別類的思維方法。生物學習中常采用兩種歸類法:一是科學歸類法,即從科學性出發,按照生物的本質特性進行歸類;二是實用歸類法,即從實用性出發,按生物的非本質屬性進行歸類。
3、系統化和具體化的方法
系統化就是把各種有關知識納入一定順序或體系的思維方法。系統化不單純是知識的分門別類,而且是把知識加以系統整理,使其構成一個比較完整的體系。在生物學學習過程中,經常采用編寫提綱、列出表解、繪制圖表等方式,把學過的知識加以系統地整理。
具體化是把理論知識用于具體、個別場合的.思維方法。在生物學學習中,適用具體化的方式有兩種:一是用所學知識應用于生活和生產實踐,分析和解釋一些生命現象;二是用一些生活中的具體事例來說明生物學理論知識。
4、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抽象是抽取知識的非本質屬性或本質屬性的一種思維方法,抽象可以有兩種水平層次的抽象:一是非本質屬性的抽象;二是本質屬性的抽象。概括是將有關知識的非本質屬性或本質屬性聯系起來的一種思維方法,它也有兩種水平層次:一是非本質屬性的概括,叫做感性概括;另一種是本質屬性的概括,叫做理性概括。
5、掌握好的記憶方法
記憶是學習的基礎,是知識的倉庫,是思維的伴侶,是創造的前提,所以學習中依據不同知識的特點,配以適宜的記憶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
記憶方法很多,下面僅舉生物學學習中最常見的幾種。
(1)簡化記憶法
即通過分析教材,找出要點,將知識簡化成有規律的幾個字來幫助記憶。例如DNA的分子結構可簡化為“五四三二一”,即五種基本元素,四種基本單位,每種單位有三種基本物質,很多單位形成兩條脫氧核苷酸鏈,成為一種規則的雙螺旋結構。
(2)聯想記憶法
即根據教材內容,巧妙地利用聯想幫助記憶。例如記微量元素:鐵錳硼鋅鉬銅這六種元素,可以用諧音記憶鐵猛碰新木桶,這樣就記住了,而且不容易遺忘。
(3)對比記憶法
在生物學學習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詞易混淆、難記憶。對于這樣的內容,可以運用對比法記憶。對比法即將有關的名詞單獨列出,然后從范圍、內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進行比較,存同求異,找出不同點。這樣反差明顯,容易記憶。例如同化作用與異化作用、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激素調節與神經調節、物質循環與能量流動等等。
(4)衍射記憶法
此法是以某一重要的知識點為核心,通過思維的發散過程,把與之有關的其他知識盡可能多地建立起聯系。這種方法多用于章節知識的總結或復習,也可用于將分散在各章節中的相關知識聯系在一起。例如,以細胞為核心,要衍射出細胞的概念、細胞的發展、細胞的學說、細胞的種類、細胞的成分、細胞的結構、細胞的功能、細胞的__等知識。
6、最后要形成良好的學習常規。
建立良好的學習常規,是學好生物學知識的重要保證,我們所說的學習常規,是指我們學習過程中必須注意的幾個步驟,包括預習、聽講、復習和作業,總結等步驟。
高三生物復習方法9
高三生物復習,要處理好幾個關系,即系統知識與個體知識兼顧、習題演練與思維發展相通、知識拓展與能力提高相融。經證明,如下幾點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一、知識系統構建法:形成知識網絡,有利于知識的存貯記憶,提取信息時便于搜索,應用時便于產生聯系,對全面回答問題有重要幫助。構建知識系統,是按知識屬性、知識間的有機聯系,對原有知識進行重組,形成個性化的知識體系,實現對知識的再認識。
二、典例分析法:典例是指具有代表性的生物例題,體現在信息給予方式、命題技巧、解題思路及潛在的演變方式等方面能夠代表一種或一類題的解題思維特征。這種特征,對解決類似的習題具有明顯的指導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達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目的。在一套試卷中,典例往往表現出較強的靈活性和一定的難度,成為拉開學生分數差距的主要原因。典例在主要特征、破解方法及應用價值方面都具有典型性。對典例的剖析,不能流于形式,更不能等同于一般習題,要從多角度、多層次進行深入剖析,體現出典例的價值所在。如從題干信息給予方式、命題視角、命題與生物學理論的切入、潛在的演變方式、應用價值等角度進行分析,并對解題思路進行剖析和拓展。
三、掌握研究性學習的科學學習方法:研究性學習與生物學命題的切入點有多個方面,如從做出假設切入、從設計實驗切入、從數據分析得出結論切入、從交流評價切入。由于研究性學習是科學方法的.學習,它需要較強的思考能力、嚴密的邏輯、科學的表達方法及創新發現的潛質,故成為生物學命題的焦點。
【高三生物復習方法】相關文章:
略談高三生物復習方法12-14
高三生物復習方法及思考05-25
高三生物復習方法的實踐及研究12-14
高考生物復習方法06-25
期末生物復習方法及技巧06-24
高三生物一輪復習方法指導12-14
2017高考生物復習方法06-24
高考生物復習方法總結12-09
高三歷史復習方法總結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