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數的認識評課稿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用到評課稿,評課有利于幫助和指導教師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形成教學風格,提高教育教學水平。那么寫評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倒數的認識評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倒數的認識評課稿1
“倒數的認識”是在學生掌握了整數乘法、分數加法和減法計算、分數乘法的意義和計算法則、分數乘法應用題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理解倒數的意義和會求一個數的倒數是學生學習分數除法的前提。學生必須學好這部分知識,才能更好地掌握后面的分數除法的計算和應用題。
聽了穆曉慧老師執教的“倒數的認識”一課,我收獲很多。總的認為這一課設計巧妙、思路清晰,流暢,重點突出,充分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作用。具體評議如下:
1、直奔主題。通過幾道乘法算式,引導學生發現,乘積為一的兩個數互為倒數。
2、認真分析概念,抓住關鍵詞“兩個數”“乘積是1”來分析,為后面的練習打下基礎。同時也為下面“0沒有倒數”設下埋伏。
3、老師對教材內容理解透徹。并且能創造性的使用教材。
4、教學過程思路清晰、流暢,環節設計重點突出,難點突破到位,教學設計嚴謹,語言簡練。對教材理解全面、深刻。如設計的練習面面具到。如練習中設計到求真分數的倒數、假分數的倒數、帶分數的倒數、整數的倒數、小數的倒數。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有給學生創造了思維的空間。
5、充分體現新理念,讓學生充分感知、發現概念。
在教學過程中能提供給學生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表現的機會,促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探索新知的過程中去。在遇到困難時同時教師能做到引導到位。在讓學生通過研究求各種數的倒數的方法的環節上,避免了學生在學習中只會求分數的倒數的知識的單一,延伸的所學的內容。在最后,面對特殊的0和1這兩個數時,學生們出現了小小的“爭執”。
有人認為:“0和1有倒數。”有人認為:“0和1沒有倒數。”對于學生的“爭執”老師沒有直接介入,而是引導他們互相說說自己的`理由,在他們的交流中,學生們達成了一致的認識:0沒有倒數,1的倒數時它本身。并且在說明理由時,學生還認為“0不能做分母,所以0沒有倒數”這個理由,拓展了我所提供給學生的知識內容。
6、大量的課堂練習強化了學生對知識的深入掌握。以前的課堂老師總是只能完成“做一做”和練習中的一、兩道題,今天的課堂穆老師可以說完成了全部教學任務。分析原因,就是一開課,沒有兜圈子而是直接進入學習,節省了時間。因此,才能完成這么多的練習。
當然也有一點小小的不足:求倒數的書寫格式應教給學生。以放防有的學生把一個數和它的倒數劃等號。另外倒數的意義、倒數的求法和倒數的規律學后馬上跟進練習,這樣會幫助學生強化新知。
倒數的認識評課稿2
《倒數的認識》是六年級上冊的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乘法、分數加法和減法計算、分數乘法的意義和計算法則、分數乘法應用題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理解倒數的意義和會求一個數的倒數是學生學習分數除法的前提。學生必須學好這部分知識,才能更好地掌握后面的分數除法的計算和應用題。本節課教師教學時力求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索與交流合作中再現知識發生的過程,提高學生的觀察分析和概括歸納的能力,實現知識技能與學生智能的同步發展。通過聽何婷婷老師這節課給了我不少啟示。
1、課堂導入環節設計好。
通過運用游戲的方式導入,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夠對學生對倒數有形象的認識。
2、把握住教學目標進行教學。
出示預習目標,學生自學,通過自我探索初步理解什么是倒數,怎樣判斷兩個數互為倒數,以及怎樣求一個數的倒數。六年級的學生抽象思維已經發展,這三個問題不僅體現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同時也符合學生的思維發展水平,對學生來說并不困難。學生學習數學有兩種體驗,一種是成功體驗,另一種是生活體驗,在開始就收獲成功的體驗學生就會有興趣,就有沖動感,可以說是一個好的開端。
3、采用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給學生合作學習提供了空間。
當學生有困惑時,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學生集體智慧,引導學生小組合作、互相學習、互相交流,在合作中交流、在合作中提高、在合作中解決困惑。
4、本節課把握住了教學的重點難點。
著重理解倒數的意義和求一個數的倒數。找了了倒數的意義的3個關鍵詞語:乘積是1;兩個數;互為。例如理解互為這個關鍵詞語的時候就采用了引導3/8是倒數對嗎?給學生的思考指明了方向。學生馬上意識到互為應該是兩個,有相互之意。有學生馬上說出了3/8和8/3互為倒數。很多時候我們老師是用概念去解釋概念,學生就很難理解,但是用實際的例子學生很快就接受了,這個方法很好非常值得學習。
5、練習設計精巧,有梯度,有特點。
特別是對概念的判斷,設計了兩個數的加法,三個數的乘法試題,讓學生對倒數的概念理解得更加透切。
可是在聽課過程中,也產生了這樣一些想法:
第一:知識的學習應以學生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討論為主要形式。這堂課沒有大膽放手學生學。充分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意見,表達自己對概念的認識,如果把這節放手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從意義到求倒數的方法都是由學生來嘗試、探索,效果會非常好。
第二:這堂課前半部分花的時間過長,導致后面的探究環節時間少了一些,學生練習的時間也少了。
以上僅是我個人觀點,不足之處,敬請指正。
倒數的認識評課稿3
聽了小霞執教的“倒數的認識”一課,收獲很多。總的認為這一課設計巧妙、思路清晰,流暢,重點突出,充分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作用。具體評議如下:
1、對教材內容理解透徹。
教學過程思路清晰、流暢,環節設計重點突出,難點突破到位,教學設計嚴謹,語言簡練。對教材理解全面、深刻。
2、充分體現新理念,讓學生充分感知、發現概念。
在教學過程中能提供給學生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表現的機會,促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探索新知的過程中去。同時教師能做到引導到位,導、放結合,注重培養學生的發現能力。在教學中讓學生給自己所列舉的數,通過觀察去分析特征,引出倒數這個新名詞,讓學生試著相互說,得出了兩種不同的說法,然后讓學生自己去推敲,得出倒數的概念,求倒數的方法是由小組討論,共同探索出整數、小數的倒數,交流匯報,充分體現了學生主體地位。
3、知識的學習以學生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討論為主要形式。
教師充分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意見,表達自己對概念的認識,從意義到求倒數的方法都是由學生來嘗試、探索,效果非常好。對0和1有沒有倒數的認識更是充分聽取了學生的意見,從多角度進行了分析、驗證。
倒數的認識評課稿4
“倒數的認識”是在學生掌握了乘法、分數加法和減法計算、分數乘法的意義和計算法則、分數乘法應用題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理解倒數的意義和會求一個數的倒數是學生學習分數除法的前提。學生必須學好這部分知識,才能更好地掌握后面的分數除法的計算和應用題。本節課教師教學時力求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學生自主探索與交流合作中再現知識發生的過程,提高學生的觀察分析和概括歸納的能力,實現知識技能與學生智能的同步發展。通過聽小娟老師這節課給了我不少啟示。
首先,處理好“教教材”和“用教材”的關系。
當新課程以全新的理念走進課堂時,我們不能只是觀望或等待,我們也應積極參與,并努力超越,實現用活老教材,落實新理念。那么如何用活老教材呢?我想我們要處理好“教教材”和“用教材”的關系;這節課中教師從以下幾方面來處理這兩者的關系:
1、在課的導入部分,聯系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由書中的同伴和一些有趣的文字引出本節課所要探究的問題――倒數,從形象直觀上感受“互為”和“顛倒位置”,既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興趣,為學生學習新知識做了充分的準備,為學生較好理解倒數的.意義做了鋪墊。
2、豐富練習的形式。
在充分利用教材的練習同時,教師還適當地補充了練習的內容,使學生在練習中鞏固,在練習中提高。比如設計的“比較大小”通過讓學生觀察算式兩邊相等是不是巧合,找出其中的規律,為接下來的分數除法做鋪墊。不僅用到了倒數的知識,也聯系到后面學的分數除法。
第二、相信學生,處理好扶與放的關系;
通過教學,我感受到教師在教學中應相信學生的能力,并積極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幫助者和促進者,教學中處理好扶與放的關系;
1、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相信學生能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教學中每一個問題的提出,要使學生不是坐等聽別人講,而是能養成先自己積極思考的習慣。
2、給學生合作學習的機會;當學生有困惑時,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學生集體智慧,引導學生小組合作、互相學習、互相交流,在合作中交流、在合作中提高、在合作中解決困惑。在教學中,對于探求“0和1有沒有倒數”、“小數有沒有倒數”這幾個環節,便充分發揮合作交流的作用,群策群力解決問題。
【倒數的認識評課稿】相關文章:
[經典]倒數的認識評課稿10-30
《倒數的認識》評課稿04-28
倒數的認識評課稿05-07
[精]倒數的認識評課稿11-21
倒數的認識評課稿通用05-06
倒數的認識評課稿(優選)01-19
倒數的認識評課稿[集合]02-12
【優秀】倒數的認識評課稿03-15
倒數的認識評課稿9篇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