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節活動方案實用[5篇]
為有力保證事情或工作開展的水平質量,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方面進行安排的書面計劃。寫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民俗文化節活動方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民俗文化節活動方案1
一、活動名稱
首屆中國·滕州民俗文化藝術節
二、時間和地點
20xx年4月3日至10日,微山湖濕地風景區
三、指導思想
本屆文化藝術節以“游濕地勝景,品民俗文化”為主題,重點突出旅游宣傳、民俗展示等內容,挖掘和宣傳我市民俗文化、運河文化,豐富廣大市民的文化生活,活躍微山湖濕地景區的文化生活氛圍,進一步提升我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四、活動組織
主辦單位:
承辦單位:
五、主題活動
(一)首屆中國·滕州民俗文化藝術節開幕式
時間:20xx年4月3日上午9:30
地點:微山湖濕地博物館廣場
活動內容:棗莊市領導,滕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市人大、市政協分管領導,全市文化旅游領導小組成員單位主要負責人,各鎮(街)鎮長(主任)、旅行社代表、新聞媒體記者、游客等參加民俗文化藝術節啟動儀式,并欣賞文藝演出。
活動議程:
市委副書記、市長同志主持。
1、中國雜技團團長于金生先生介紹民俗文化藝術節籌備情況;
2、棗莊市委常委、滕州市委書記王忠林同志講話;
3、棗莊市領導講話;
4、主席臺領導為首屆中國·滕州民俗文化藝術節剪彩;
5、與會領導、嘉賓欣賞民俗文藝演出并參觀游覽濕地風景區,參加祈福放生活動。
(二)祈福放生活動
時間:20xx年4月3日至6日
地點:歡樂島、游船上等
內容:邀請參會領導在游船上啟動“熱愛自然,微湖放生”活動,其它游客自愿參加活動。
(三)吳橋經典雜技表演
時間:20xx年4月3日至10日
地點:小李莊、盤龍島、漁姑島、金銀島
內容:邀請河北吳橋雜技團等演藝團體進行演出。屆時,中國“雜技大王”、“馬戲大王”于金生先生,“快打手”、“鬼手”王寶合先生,“絕活大師”鄧玉豐先生將親臨現場獻技。
(四)民俗文化展示
時間:20xx年4月3日至10日
地點:微山湖濕地博物館廣場、游船、碼頭、平臺廣場
內容:組織交通、紡織等民俗器物展示,剪紙、刺繡、竹編、草編、麥秸烙畫、當地繪畫、張汪竹木玩具、界河松枝鳥、濱湖咸鴨蛋等現場制作展示展銷及柳琴戲、嗩吶、跑旱船、竹馬、踩高蹺等表演,充分展示滕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特色民俗和民間工藝品。
(五)滕州名優特旅游商品展銷
時間:20xx年4月3日至10日
地點:濕地博物館廣場、停車場
內容:組織全市特色旅游產品展銷。
(六)《鐵道游擊隊》等經典電影展播
時間:20xx年4月3日至10日
地點:小李莊
內容:展播《鐵道游擊隊》等經典電影作品。
(七)抗戰餐開業揭牌
時間:20xx年4月3日
地點:小李莊
內容:舉行鐵道游擊隊抗戰餐開業揭牌。
六、職責分工
為加強組織宣傳,切實做好首屆中國·滕州民俗文化節各項主題活動籌辦工作,特成立首屆中國·滕州民俗文化藝術節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各相關單位及職責分工如下:
(一)市委宣傳部
1、組織廣電局、信息產業局、滕州日報社等部門制定整體宣傳工作方案并組織好具體實施工作;
2、負責省、市級媒體的邀請和節會期間的宣傳報道的組織工作;
3、負責宣傳稿件的擬定和審查等工作;
4、負責協調《鐵道游擊隊》等經典電影作品展播;
5、落實領導小組交辦的其它事宜。
(二)市服務業協調辦公室
1、負責活動的策劃及方案的制定;對藝術節開幕式和鐵道游擊隊抗戰餐開業揭牌方案細化并進行指導;
2、負責活動期間領導講話、致辭的起草、把關和報審;
3、組織活動籌備工作,協調調度各有關部門工作落實情況并向領導小組匯報;
4、負責領導、來賓邀請,以及參加活動人員的通知、聯絡、協調等工作;
5、落實領導小組交辦的其它事宜。
(三)市文化局
1、負責文化藝術節開幕式民俗文化演出的組織協調工作;
2、負責集中展示民俗文化(如西崗鎮的高蹺、旱船,界河鎮的木馬等);
3、負責組織我市知名民俗文化產品參加展示展銷;
4、負責參展民俗產品的布置、管護等協調工作;
5、組織柳琴劇團(舞臺大篷車)和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參加展覽;
6、落實領導小組交辦的其它事宜。
(四)市旅游局
1、負責組織我市“名、優、特”旅游商品參加展銷;
2、負責參展旅游商品布展、管護等協調工作;
3、邀請部分旅行社負責人參加開幕式并組織游客;
4、落實領導小組交辦的其它事宜。
(五)市教育局
1、組織市內大、中、小學生參加互動;
2、落實領導小組交辦的其它事宜。
(六)濱湖鎮
1、負責各級領導、嘉賓等以及藝術節主題活動現場的安全保衛及轄區內活動沿線的`交通疏導工作;
2、組織轄區內有關人員參加開幕式;
3、落實領導小組交辦的其它事宜。
(七)微山湖濕地紅荷風景區管委會
1、負責開幕式、祈福放生活動、經典電影展的籌備工作;
2、負責吳橋雜技表演活動的協調、調度;
3、負責根據演出要求搭建基礎舞臺和嘉賓席,印制觀眾須知、標示牌等;
4、負責與會嘉賓、演出團體等的組織及食宿、車輛安排、接送等接待服務工作;
5、負責維護藝術節各主題活動現場秩序及環境衛生;
6、負責經費籌措及各項支出管理;
7、落實領導小組交辦的其它事宜。
七、工作要求
本次民俗文化藝術節是宣傳濕地紅荷景區、豐富市民生活、提升全市形象的一次盛會,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切實增強大局意識、責任意識,要根據各自承擔的任務,抽調精干人員,組建工作班子,嚴格責任分工,層層分解任務,確保各項籌備工作的落實。同時,要樹立“一盤棋”思想,既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又要密切配合、協同作戰,保證籌備工作和文化節期間的每一個環節、每一項工作都要嚴格要求,努力把本屆民俗文化藝術節辦出水平、辦出形象、辦出成效。
民俗文化節活動方案2
校園文化是精神文明在學校的體現,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是一所學校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根基,先進的校園文化對促進學生良好品質的養成,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為了進一步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譜寫我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新篇章,制定以下總體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提高校園文化品味、建設精品校園、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為宗旨,構建和諧育人氛圍和鮮明辦學特色的校園文化體系,創造優良的人文環境,使學校成為師生身心愉悅的成長樂園,從而提高學校綜合辦學水平,全面推動學生、教師和學校三位一體的和諧發展,形成能夠充分展示學校個性魅力和辦學特色的校園文化,推動我校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二、建設目標
校園文化體系建設要以培養優良校風、學風為目標,努力將“尊師、愛生、文明、守紀”的校風和“勤奮、踏實、認真”的學風鑄就成校園精神,加強學校精神文化、形象文化、制度文化的建設工作,通過多彩的校園文化陣地和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營造有利于學生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質提高的文明育人的環境。
1、正確把握校園文化建設的科學內涵及其意義
通過校園文化建設,改變師生把學校簡單地看成是一個傳授知識的地方,改變家一談校園文化就是唱歌、跳舞、參加體育活動等片面認識,而是要通過提升校園文化品位、構建新的校園文化體系,通過深入挖掘校園文化精神,提高師生對校園文化的認識和看法,使師生通過對校園文化的重新認蝕進一步認識學校的價值觀念、辦學理念、精神風貌、辦學特色以及學校與社會發展的關系,并通過校園文化建設來實現學校硬件設施為載體的物質文化和以師生精神為核心的.精神文化的統一。
2、以校園文化建設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以幽雅的校園環境,多彩的文化生活,高雅的藝術情趣,濃厚的學習氛圍,科學的人文精神,優良的學風校風,帶動和促進催人奮進的學校精神、科學進步的價值觀和導向正確的輿論氛圍,引導廣師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3、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校園文化建設來促進學校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通過校園文化建設形成強的文化場,在緊抓教學主渠道的同時,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經潛移默化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及道德規范教育,培養學生的個性特長和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校園文化真正發揮育人功能,從而造就社會發展的有理想、有抱負、有特色的人才,使學校發展進入良性循環的高層境界,也通過校園文化建設從本質上實現學校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三、遵循原則
1、以人為本的'原則:高度重視人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重視人的積極性的充分發揮,構建和諧校園文化陣地。
2、實踐性原則:校園文化重在建設,重在實踐,要開展符合學生特點、引導學生全面成才、形式喜聞樂見、同學參與性強、身受廣同學喜愛和支持的校園文化活動。
3、整體性原則:校園文化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具有層次性、具體性、全面性等特點,所以要統籌兼顧,全員參與,持之以恒。
4、發展性原則:校園文化具有發展性、動態性等特點,所以要與時俱進,堅持弘揚時代主旋律,體現發展主題,培育時代精神。
5、參與性原則:校園文化建設的過程就是教育的過程,注意發揮學校、班級、學生、家長及社區各方面的積極性,通過活動,逐步形成規范、和諧的校風,科學務實的教風,興趣濃厚的學風,積極向上的班風。
四、具體內容
校園文化是學校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稱,它包括精神文化、物質文化和制度文化。結合我校實際,建設校園文化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加強建設物質文化,營造健康優美的校園文化環境: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我們的教育應當使每一堵墻都說話”。物質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健康優美的校園環境就象是一部立體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書,它有利于陶冶學生的情操,美化學生的心靈,激發學生的靈感,啟迪學生的智慧,也有利于學生素質的提高。所以在校園環境建設上,我們要打破常規的一成不變的、靜止的模式,賦予它豐富的生命力,在我們熟知的領域內挖掘出新的教育資源,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更為寬闊的空間,使每一個角落都成為學生進行學習,探究,實踐的園地。讓墻壁、板報、櫥窗、報欄說話,讓花園、道路、教室育人,用文化優化環境。環境文化包括 教室文化、宿舍文化、辦公室文化、各專用教室文化、黑板文化、櫥窗文化、食堂文化、墻壁文化、走廊文化等
設計和規劃校園硬件環境建設,整體規劃好學校的文化環境,讓校園充滿教育性,體現文化特質。
從凈化,綠化,美化入手整治校容校貌,按學校規劃分批完成學校的凈化,綠化,美化,使校園環境達到花園式學校的要求。首先做好校園道路硬化工作、做好學校小花園建設工作。和宿舍樓前綠化工作。
創設各種文化設施,班級圖書角、閱報欄、宣傳欄、黑板報、圖書室、閱覽室等思想、文化教育陣地;辦好每月一期的黑板報,組織板報評比。
及時展出學生書畫作品。開辟作品欄、精品屋、特長展示等,張掛學生的美術作品、書法作品,展示學生的小制作、小發明,讓學生在特長展示中充分表現自己的思維和想象,為他們提供展現才華,張揚個性,實踐創新的平臺。(通過教室墻壁、走廊等)
組建學校廣播站,利用學校完善的校園廣播系統及時播發校園新聞和優秀事跡。并與時俱進地播放一些優秀歌曲、英語節目,促進學生的發展。
在學校主要部位懸掛名人字畫,展示學校的校訓和教書育人理念,把教師格言、學生格言放張貼,提升校園文化層次。把校園長廊構筑成文化長廊,形成一道亮麗的育人風景。
修建從校門到操場的文化長廊一條;在兩幢綜合樓甬道各建30米長文化墻一面,張貼當天報紙重要新聞和文章,展示國家和地區重成就、成果,宣傳科技文化,進行健康安全教育,為師生的文學、書法、繪畫、攝影等提供更的展示平臺。
籌建田付村中學網站,加強學校網站、專題網站、教師個人網站和班級網站建設,通過網絡加強師生文化教育,提高文化修養。
并通過網絡加強師生文化教育,溝通與外界聯系。
做好文明辦公室、文明班級的評比。
2、加強建設制度文化,強化學校管理機制。
制度是校園文化建設初級階段的產物,是為了達到無意境界而采取的一種有意識手段,是為了保障學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目的是先用制度來強化,而后用情境來內化。俗話說“不依規矩,無以成方圓”。建立規范有序的管理機制,是維系學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機制,是搞好校園文化建設實現其最終目標的必要保障。在健全校園文化建設上,成立由校長、各部門負責人等組成的領導小組,專門研究制定校園文化建設規劃,并就校園文化陣地、環境衛生、綠化美化、校園保衛等進行明確分工,責任到人。
加強建設課余文化,組織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
結合慶祝“慶祝六一兒童節”活動,舉辦好校園文化藝術節,倡導學生參加,使廣學生的藝術素質得到普遍提高,引導校園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發展。
建設良好的校風。要結合我校實際,通過各種形式,弘揚校風,形成自己的特色,引導學生養成文明、守紀、勤學、上進的良好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
民俗文化節活動方案3
一、活動背景
作為當代朝氣蓬勃的大學生我們應該激發創作靈感、大膽想象用心設計,制作出我們屬于我們自己的工藝品!
二、活動目的
1、鍛煉同學們的動手能力和創造性思維,為愛好手工制作的同學提供一個展現自己的創意和心靈手巧的`平臺;
2、精美手工作品的展出更讓同學們又一次了解手工文化,感受手工文化美。
三、活動主題
“巧手” DIY手工手鏈制作
四、活動內容
手工手鏈制作
五、活動對象
刺繡協會全體成員
六、活動地點
Bo3-201
七、活動單位
刺繡協會
八、活動流程
20xx/11/03下午3點BO1-201集合,由會長和指導老師帶領成員進行手工制作
時間大概2小時
九、經費預算(單位:元)
手工材料:復古配件,水晶串珠,銀針,隔珠70元尖嘴鉗3把12元,共計82元。
民俗文化節活動方案4
(一)9::30-9:50 兒童古禮祭祀屈原
9:30 主持人宣布祭屈活動開始
9:30-9:32 敬香、開祭;全體祭者在屈原像前敬香、敬酒并鞠躬
9:33-9:38 主祭讀祭文(播放《追夢》曲目)
9:38-9:40 祭文焚化
9:40-9:41 主祭、陪祭祭祀、敬酒 (三次行禮、酹酒于地)
9:41-9:44 全體祭者祭祀,行拜禮。
9:45-9:50 主持人宣布祭屈活動結束。
(二) 9:50-10:40 端午民俗體驗
內容:端午節——古代的“衛生防疫節”,農歷五月前后是疫情高發和蚊蟲出沒時期,每個習俗都是為了幫孩子驅邪避毒,祈求平安健康。
第一項: 抹雄黃
抹雄黃酒。抹雄黃酒是端午的一種習俗,它是為了避毒蟲,防疫蚊蠅叮咬。
第二項:刺五毒
刺五毒。(推出五毒圖圖片)刺五毒也是端午的`一種習俗,五毒指的是:蝎、蛇、蜈蚣、壁虎、蟾蜍。古人通過刺五毒的圖案,以求“祛除災病”。
第三項:熏艾蒿
民間古來有門前懸艾、菖蒲之俗。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熏艾蒿的作用夏季能增加人的陽氣,提高人的免疫功能,增強抗病能力,促進各類疾病的康復,所以端午節過后是“冬病夏治”的好時機。
第四項:系五彩
花繩既是五彩絲,又俗稱五色絲。《后漢書》中,端午日這天用朱索、五色印做門戶裝飾,認為可抵防惡氣。 兒童用五色絲系脖頸、纏手足腕,俗稱長命縷、續命縷、百歲索、健索。這正是端午節在驅邪避瘟的同時所具有的祝賀祈壽的積極主題。
民俗文化節活動方案5
一、活動主題
以“過端午、到嘉興”為主題,通過舉辦香囊文化制作活動,倡導“我做香囊送健康”活動理念,進一步彰顯嘉興民俗傳統文化魅力,擴城市對外影響力,著力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
二、舉辦單位
主辦單位:嘉興市節慶辦、“南湖之春”文化經貿活動組會
承辦單位:南湖區宣傳部、南湖區婦聯
協辦單位:各鎮(街道)婦聯(婦工)
三、活動時間:
(一)3月至4月30日,進行“香囊故事征集”,5月10日評比最佳最動人故事。
(二)5月26日上午香囊展示評比。
(三)5月27日上午香囊現場制作比賽。
四、活動地點:
嘉興月河歷史古街
五、活動內容:
(一)香囊故事征集活動。“香囊的故事”征集活動,將通過宣傳頁、黑板報、宣傳長廊、南湖新聞網等途徑發布信息,故事體裁不限,散文、民歌、民謠、歇后語、諺語等均可。于3月份啟動至4月30日止,由各級婦女組織征集后,形成電子稿發送區婦聯辦公室。5月10日邀請專家進行評審,視參賽作品的多少,設一、二、三等獎若干,發給獎狀并給予適當的物質獎勵。獲獎作品將制作成《嘉興香囊文化》小冊子。
(二)香囊制作交流培訓。通過基層發動與宣傳,各鎮(街道)推薦優秀制作能手,在3月下旬由活動辦公室組織鎮(街道)集中培訓,優秀制作能手現場傳授指導基層家庭的.參賽活動。
(三)香囊展評活動。在各鎮、街道自行收集展示香囊活動的基礎上,推薦10件作品,于5月26日上午參加在月河街區組織開展的全區性的香囊展評活動,由群眾投票和眾評審團評審后確定成績,視展評作品的多少,設一、二、三等獎若干,發給獎狀并給予適當的物質獎勵。
(四)香囊現場制作比賽。于5月27日上午在嘉興月河歷史街區,由各鎮(街道)推薦3人組隊參加比賽,比賽以制作香袋和香角的形式進行,比賽的布料和剪刀由組會提供,其余材料自備,標準以每人制作2個為準,形狀以整體美觀度為準,餡的成分以有利健康為佳。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制作、用時最短和制作最標準者為優勝,邀請眾評審團參與香袋與香角評比。比賽設一、二、三等獎若干,發給獎狀并給予適當的物質獎勵。
六、工作要求
1、宣傳部門要加強與市本級新聞媒體的`協調,充分發揮報紙、電視、網絡和區文化宣傳陣地的作用,積極做好活動的宣傳策劃工作,廣泛宣傳活動開展的目的、意義、方法和步驟;宣傳發動要深入城市社區和農村,做到家喻戶曉。
2、各級婦聯做好香囊故事收集、培訓交流、產品展示、現場比賽等活動的設計與組織工作。
3、要求各鎮、街道做好香囊文化的收集展示工作,每個社區、村開展不少于一次的香囊培訓、制作交流、講故事等形式的活動。
【民俗文化節活動方案】相關文章:
民俗文化節活動方案07-16
民俗文化節活動方案03-28
民俗文化節活動方案06-14
民俗文化節活動方案(實用)06-15
民俗文化節活動方案8篇03-28
民俗文化節活動方案4篇04-06
民俗文化節活動方案(4篇)04-06
民俗文化節活動方案合集4篇04-08
民俗文化節活動方案集合8篇03-28
民俗文化節活動方案(通用13篇)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