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梅圖題詩》教學設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墨梅圖題詩》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那么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墨梅圖題詩》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以讀為本、為學生創設與文本對話的空間。“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朗讀是理解詩歌的最佳手段,所以在本節課我把閱讀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根據理解需要我設計了自讀、默讀、引讀等各種形式的讀,讓讀貫穿于我的整個課堂教學,學生在讀的過程中不僅僅領悟到了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而且也使他們更多更直接的與文本產生對話,使課堂教學回歸了語文的教學本色。
《墨梅圖題詩》是一首題畫詩,選自北師大版十一冊第八單元,這首詩是本單元的重點之一,是我國元代著名畫家、詩人王冕所作。作者以梅喻人,詩人贊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給人間留下清香的美德,實際上是借梅自喻,表達自己對人生的態度以及詩人鄙薄流俗,獨善其身,孤芳自賞的品格。詩人將畫格、詩格、人格有機地融為一體,字面上在贊譽梅花,實際上是贊賞自己的立身之德。本詩語言淺白易懂,清新俏麗,讀時瑯瑯上口,可以說是短小精悍則又意味深長,耐人尋味。新課標的階段目標中指出: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這篇課文既品詩又賞畫,是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語言文字和文化,培養審美情趣的好教材。
(一)情景激趣,導入課題。
1、大家喜歡梅花嗎?老師帶來了幾張漂亮的梅花圖,一起欣賞,好嗎?
2、看了這些圖片你有什么想說的?
[設計意圖]:創設語文學習的情境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首要方法。所以在學習課文前,我通過聲、像并茂的梅花美圖欣賞,直觀地體現出梅花的美麗與傲霜斗雪的精神,把學生帶入情境中去,促發學生激動的情緒,產生表達欲望和學習熱情。
這樣設計有助于學生迅速地對課文的內容及情感基調形成初步的感性認識。
3、是啊,自古以來,中國的文人墨客就愛詠梅,畫梅。以梅喻人,在陸游的詩中,梅花是“零落成泥輾作塵,只有香如故”的堅貞自我,在毛澤東詩中梅花是“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的樂觀革命戰士。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墨梅圖題詩》這首詩可謂是贊梅的上乘之作。(板書詩題:墨梅圖題詩)
[設計意圖]:講述文人墨客對梅花的喜愛并通過詩詞贊美梅花,讓學生受到優秀詩文的感染和激勵,也對所學詩歌及內容有進一步的認識。
(二)解讀詩題,自主質疑。
1、墨梅是什么?題詩是什么思?誰寫的?(王冕)還記得我們以前學過的有關王冕的文章嗎?誰知道王冕,給我們簡單地介紹一下。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理解詩題,為下面自主質疑做準備。
并通過知識的遷移促進學習新的知識,即從以前學過的《王冕學畫》知道王冕的基本情況。學生簡介王冕,加深對詩作者的了解,也可以達到檢查預習的目的。
2、朗讀并理解了詩題,你還想知道什么?預設:墨梅特點?為什么寫詩?
3、這節課就讓我們帶著這兩個疑問一起學習這首絕美的題詩,欣賞他那獨特的墨梅。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質疑,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明確學習目標,讓學生對這節課所要解決的問題做到心中有數,有目的的學習。
(三)初讀詩歌,整體感知。
1、首先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詩歌,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
2、(課件出示古詩)下面請個同學來讀讀。其他同學認真聽,聽聽他的聲音怎么樣,字音準不準,特別注意詩中的生字。
3、評價并檢查生字詞的掌握情況,指名讀。出示:吾家洗硯池乾坤。
出示:卓爾不群;花蕊:詩畫欣賞中的這兩個詞誰會讀嗎?(指名讀)
齊讀生詞和古詩。
4.同學們,讀古詩要讀好呢,特別要注意把握好節奏,把握好音調,讀出古詩的韻味。
下面,你們試試。大聲的讀給同桌聽。
5.指名讀。
6.評價。同學們,你們也能讀得好,來試試。
[設計意圖]:詩歌不熟不開講,在這個環節就讀了四次。每一次讀都有不同的要求,第一次自由朗讀詩歌和詩畫欣賞,要求把詩歌讀準確,掃除生字詞障礙。為理解詩意,體會感情奠定基礎。然后指名朗讀古詩和生詞,檢查學習效果,這里只檢查古詩,因為古詩是重點,也是難點,而詩畫欣賞較容易理解。
第二次是全班正確齊讀,以鞏固。第三次朗讀前師教給讀出古詩的韻味的方法,也是提出朗讀要求。
讓學生自主朗讀之后,指名朗讀,檢查是否達到朗讀要求。并適時進行評價,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成功,激發學生更高的學習熱情。
(四)品詩賞畫,入境悟情。
引:現在呢,讓我們靜下心來,帶著問題仔細地墨讀古詩,相信你們能解決這兩個問題。
1、生讀詩。
2、思考好了的同學可以和小組上的同學交流一下,說一說你的收獲。
3、交流:同學們,這墨梅有什么特點,(相機板書:墨梅)你從古詩中找到答案了嗎?相機板書:色淡。
你從古詩中的哪里看出來的?相機出示:吾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女生齊讀。問:這兩行詩中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嗎。那這兩行詩中還知道了哪些字詞的意思?(設:洗硯池:洗毛筆、硯臺的池塘。
淡墨痕:這里是說用淡墨圈出梅花花瓣的痕跡。
)
知道了這些重點字詞的意思,誰來說說這兩行詩句的意思。
[設計意圖]:“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把閱讀時間還給,讓學生自由讀詩句,嘗試理解字詞和詩意。在自學基礎上,請他們交流讀懂了哪些,還有哪些字詞不懂。估計有學生對“吾家、洗硯池、淡墨痕”這些字詞和詩意的理解有一定困難,需要教師點撥。 “點”在什么上呢。“點”在學法上,“撥”在讓學生主動探求知識上。引導學生繼續學習自主探究知識,激勵學生樂于交流討論學習所得,充分表達自己的情感體驗。這樣設計能關注到不同水平學生的學習情況,同時在學生匯報時給予激勵性的評價,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成功的快樂。
4、同學們,墨梅就這一個特點嗎。你從詩中知道了墨梅還有什么特點。
相機板書:清香
你又是從哪里體會到的。生: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相機出示: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男生齊讀。
問:在這兩行詩中,你還有什么不知道的嗎。那誰來說說你讀懂了哪個字詞的意思?
能說說這兩行詩句的意思嗎。
[設計理念]:這兩行詩意較容易理解,但是也考慮到有些學生對個別字詞(如:乾坤、清氣)不能較好地理解,因此還是讓學生在自學的基礎上交流學習所得和體會,提出學習疑問,讓能解決疑問的學生幫助解決,發揮學生的學習的自動性,激發學習的積極性。滲透學習方法:互助合作。
5.同學們,王冕特別愛梅花,聽說啊他在他的屋子周圍種了一千多棵梅花樹,到處都是,他給他的屋題名為“梅花屋”。下面同學們閉上你的眼睛,讓我們在音樂中展開想像的翅膀,想像你在梅林,在小道上,在洗硯池邊,在梅花樹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聽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設計意圖]:用王冕的事例讓學生體會詩人愛梅花的感情,引導學生在音樂中盡情地展開想像的翅膀,體會出詩情畫意,讓學生感受到意境的優美,產生表達的欲望,給學生盡情表達的機會。
6.配樂賞畫。
想看看他作的畫嗎。(課件出示墨梅圖)
來說說他畫的是什么。生:(墨梅)對,他畫的是一枝橫向展開的墨梅。
他畫的墨梅什么有特點。
生:(花朵只用淡墨點染,僅花蕊加墨重點。)沒錯,瞧,此花毫不艷麗,反而淡色清香。
[設計意圖]:用課件出示墨梅圖,通過詩畫欣賞體會詩情畫意是本課的一個重點之一,在品讀詩文之后,賞析圖畫,讓學生對課文內容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讓學生不僅受到情感熏陶,而且享受審美樂趣。這是觀察、欣賞、表達等多重審美能力的運用和積累。
動靜結合,有助于學生自主走進大語文世界。
7.看著畫上的墨梅,王冕情不自禁地吟道:“吾家洗硯——”。男生讀
看著這畫上的墨梅,妻子情不自禁地輕輕吟道:“吾家洗硯——”。女生讀
王冕的朋友們看到畫上的墨梅,也情不自禁地輕輕吟道:“吾家洗硯——。”齊讀。
[設計意圖]:充分理解了詩情畫意之后,受到詩畫的強烈的感染,反復朗讀詩文,能夠升華情感,提高朗讀的能力。
(五)對話文本,內化詩言。
1、王冕能詩善畫。多才多藝,很多人都希望他去做官,可是他卻隱居山林,和妻子在鄉下種田,吟詩作畫。后來家里越來越窮,到了忍饑挨餓的程度了。你們對他的做法感到驚訝吧,很多人都勸過他。這王冕到底為什么不去做官,為什么要寫這首詩呢。
要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還得深入了解王冕所處的社會背景。(出示社會背景資料)
2、匯報:他為什么不去做官,為什么要寫這首詩。
(結合背景資料說)
相機板書:淡泊名利?一身正氣?卓爾不群
[設計意圖]:體會詩人卓爾不群、淡泊名利的氣節和人品是本課的難點之一,學生光從詩文很難理解。
我整合課內外資源,制作了幻燈片,并通過老師的朗讀,了解王冕所處社會背景,化抽象為具體,就能較快地獲得真切的感受,體會到王冕的淡泊名利、一身正氣、卓爾不群的品格與氣節。
3.后來,人們每一次勸王冕做官時,他總是一口回絕,而且用了這首詩中的兩行詩句來回答,會是哪兩行?(生: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王冕的朋友勸王冕去做官,王冕這樣回答:不要人夸——(個別);賞識人才的高官勸他去做官,王冕也這樣回答:不要人夸——(個別);王冕的妻子一次又一次地勸他,王冕還是這樣回答:不要人夸——(齊讀)。
【《墨梅圖題詩》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墨梅圖題詩》教學設計04-29
關于冬天的主題詩歌01-25
清明節主題詩歌10-31
冬至主題詩歌朗誦10-07
春節主題詩歌12-22
冬至節氣主題詩歌朗誦06-14
重陽節主題詩歌朗誦09-28
《杯子的設計》教學設計03-14
教學設計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