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議如何激發后進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淺議如何激發后進生學習歷史的興趣1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歷史“后進生”的教育問題。近年來,國家對教育投入的力度加大,使得提高歷史后進生的成績變得尤為重要。歷史教學中,教師們一直在探索如何轉化后進生,以此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轉化這些后進生呢?
后進生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包括家庭背景、社會環境、智力狀況以及非智力方面的因素,也有先天和后天兩種情況。然而,絕大部分差生都是在成長過程中形成的。
下面就對后天形成的后進生問題淺談自己的看法。
1、高中學生在心理上渴望知識,逐漸變得成熟穩重,但他們往往缺乏對學習目標的規劃。盡管對知識有追求,卻難以持之以恒,容易受到各種偶然因素的影響。初中時,許多學生對歷史產生濃厚興趣,而這種好奇心在高一依然存在,使得他們專注于聽課、認真完成作業和復習預習,最終獲得優異的成績和教師、家長的肯定。然而,隨著學習深入,學生開始發現通過文字材料獲取的歷史事實抽象空洞,時間和地點單調乏味,而歷史知識本身的實用性也不強。加之歷史事件、年代以及測試要求的不斷增加,過多過深的作業和考試并未給他們滿意的成績,這些因素使得學生漸漸感到歷史學習難度加大。此外,第二性征的發育也會導致學生思維和身心發展出現不協調,進而表現出注意力分散、情緒波動、意志力減退等現象。這些因素綜合作用,逐漸削弱了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導致成績下滑,甚至會出現后進生的情況。
2、從社會對教育的關注度來分析,各類學校結構使大學招生競爭越來越激烈,給學校、教師、家長、學生帶來過重的壓力,從而致使學校和教師集中精力培養幾個尖子生,放棄了對大多數學生的培養,使大部分的家長和學生失去了求知上進的信心。他們認為:只要一所學校或一個教師能夠培養出幾個尖子生考上重點大學,就是一所好學校,教師也就成為好教師。結果必然會有許多中等生、中上學生,甚至個別優秀生掉入后進生的行列,形成了教學上的惡性循環。
3、從學校升學率來分析,許多家長送子女到重點學校或其他一些私立學校就讀,這嚴重地動搖了在本校就讀的學生和家長的信心。使他們產生了“外地的月亮比本地的月亮圓”的錯誤想法。一些學生和家長認為:在我校讀書的'學生成績就是比外地讀書的學生差,就是低人一等,升學無望,沒有出路,從而灰心喪氣,成績一落千丈。
4、從教師的教學方法來分析,歷史學科和其他科不同的是有很強的過去性,客觀的歷史事實只有借助多媒體、網絡來再以重現。如果沒有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很多時候無法給學生展示生動的歷史場景,讓學生不能很好理解一些歷史現象歷史問題,因面出現了“新教材、老教法”,“教師講,學生聽”和“一支粉筆一本書”的舊局面,影響了歷史教材的落實,教師難以為學生創造融入歷史的情景,使學生難以理解歷史從而難以記住歷史,也削弱了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
5、從教師自身素質來分析,有些教師的知識水平、對學科教學特點的把握不是很到位,特別是課堂教學方式很難誘發當今高中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以上種種,是造成后進生學習困難的主要原因。那么我們應怎樣對高中歷史學科的后進生進行正確的教育和引導呢?
淺議如何激發后進生學習歷史的興趣2
一、增強學生的信心。
要提高后進生的成績教師首先樹立起后進生的學習信心,前蘇聯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愛是強大無比的教育者“愛是教師與學生的橋梁。愛能使孩子克服自卑”獲得勇氣與力量,要從多方面愛護、照顧后進生。盡可能給后進生更多地表現自我的機會。盡可能地把后進生能做好的事交給后進生,只要后進生有一點點的進步都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揚,最終要使后進生從心理發出感嘆。重新樹立起學習的信心:鼓起學習的勇氣。為提高后進生的學習成績奠定不可缺少的心理基礎,正確對待失敗和挫折,鼓勵學生克服困難獲取成功。培養他們成功的心理,在教學中因材施教,為后進生設立合適的目標,使他們經過努力能夠達到,在一次次小的成功中不斷地克服消極情緒,另外為后進生創設新環境,作為教師要學會欣賞他們。多表揚少批評,為他們提供展現自我才能的機會,一律指定學習和紀律最差的學生擔任歷史科代表。一方面消除課堂上最大的不穩定因素。
二、立足課堂,多提問題。
許多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在上課時注意力難以集中,總是害怕老師提問。但是,對于老師來說,提問是了解學生掌握情況、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因此必須通過提問來了解學生在哪些方面存在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老師需要做到以下幾點:1.每堂課都要復習上節課的主要內容和重點習題,并通過提問來加深學生對這些內容的記憶和理解,克服學生易忘的特點。2.改變以往留幾分鐘寫作業的習慣,把這段時間用來對學生進行提問,針對他們的疑難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解答,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經過多次實踐,這種方法被證明是非常有效的,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消除他們的膽怯心理,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效果。
三、改進教學方法,教會后進生學會學習。
作為歷史教師,在轉化后進生的工作中應把注意力轉到如何使學生學會學習方面來,我在教學中注意訓練后進生的自學能力。一般選擇歷史概念少敘述強的課文作為閱讀訓練教材。把本課要求掌握的知識點,列成問題寫在黑板上,由學生閱讀課文找出答案,第二步由學生列出讀書提綱。再對照我的板書查漏補缺,第三步由學生設問我回答。經過這三個步驟初步培養后進生的自學能力。另外在教學中精心設問啟發學生思維。如關于西安事變的歷中意義中提到,它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這一概念相當多的后進生無法理解。因此我就把紅軍長征后的形勢描繪成一張地圖,設問為①觀察此圖思考紅軍長征勝利到達陜北后是否說明從此擺脫困境,學生多能從圖上找出答案?真是才出虎口又入狼窩,②什么事件改變這一局面。學生都會異口同聲地說出答案?本課的一個難點也就迎刃而解。這樣在一次次的思維訓練中。后進生的思維活躍了,興趣增加了。
在實踐中,我發現采用以下方法對于提高差生的成績和歷史教學質量非常有幫助。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如果兒童不僅知道而且體會到教師和集體對他們的優點既注意到了,又很贊賞的話,那么,他就會盡一切努力變得更好。”因此,在分層教學中,我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并采用正面激勵的方法。我給予學生充分的贊揚和鼓勵,讓他們在自己的作業本上看到大大的“優”,品嘗到自己的學習成果,體會到成功的歡樂和喜悅的心情。這種方法非常有效,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其學習成績的提升,也有助于提高整個歷史教學的質量。
古人云:學習就像是踏上千里之旅,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沒有積累一點點的知識,也無法構建起豐富的思維體系。有些后進生因為沒有沉下心來,沒有認真地學習,所以他們在歷史、科學等各方面都沒有深入掌握。這讓他們越來越覺得難以適應學習,對于提高自己的興趣和動力也變得越來越遲緩。但是只要老師在教學中耐心地引導他們,從點滴中培養他們,就能夠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使他們在學習中慢慢成長。
【淺議如何激發后進生學習歷史的興趣】相關文章:
如何激發幼兒學習舞蹈的興趣12-17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作文12-09
小孩子應該如何培養學習美術繪畫的興趣12-15
讀《興趣激發與自主學習》有感04-22
如何提高初中生對生物的學習興趣論文12-13
如何提高歷史成績03-27
如何提高學生學習信息技術課的興趣論文12-17
如何引起面試官的興趣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