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爬山虎的腳》評課稿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評課稿,評課是加強教學常規管理,開展教育科研活動,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促進學生發展,推進教師專業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那么你有了解過評課稿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爬山虎的腳》評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在《爬山虎的腳》這一課的教學中,邵老師使用了微視頻,整個課堂氣氛你活躍,教學效果良好,下面針對聽課狀況開始評課。
一、講課老師簡介自己的教學設計
《爬山虎的腳》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課文,是ZG現代有名的作家、教育家葉圣陶。課文向我們介紹了爬山虎的葉子和腳的樣子特點以及它是怎樣用“腳〞一步一步往上爬的,來啟發學生在平常的學習生活中要留意留心細致地觀看身邊的事物。
這篇課文的教學對象是中年級學生,他們的思維正處在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所以為了增加課堂教學的形象性,提高教學效果,我接受實物爬山虎的葉子展示、微課程的使用,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利用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解決問題,從而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
二、聽課老師評課
孫老師認為:這節課是一篇經典的課文,進過幾次教材改革,這篇課文仍舊保存。在以往的課堂上,老師們都能做到通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爬山虎的特點學習的觀看方法,培育細致、有序的觀看習慣。邵老師這點也做得很好,不過這節課接受了微視頻,給整個課堂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教學效果良好。
李老師認為:這篇課文的教學我接受信息技術與課文相整合,通過動畫向同學們展示了爬山虎的葉子從嫩紅到嫩綠以及腳的生長過程爬墻過程,渲染了課堂氣氛。將抽象的事物,通過多媒體的演示,變得鮮活、直觀,同學們興趣盎然,課堂氣氛十分活躍。觀察同學們個個學習勁頭高漲,讓我感受到了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整合的優勢。
吳老師認為:這堂課孩子們讀書的時候特別活躍,興趣高漲,有的同學讀起來聲情并茂。課堂上多給孩子們朗讀的時間,讓孩子們能大聲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是一個很好的訓練。其次,孩子們在課堂上有合作意識,通過兩次的小組合作學習,為孩子們創設了協作學習條件和氣氛,讓孩子們具備了協作意識,學會合作。
朱老師認為:這節課注重了學生的讀寫訓練,注重讓學生邊觀看邊積存,在學生葉圣陶爺爺細致觀看事物的基礎上,進行小練筆,提問學生你知道哪
些與爬山虎相像的植物呢?〔葡萄、冬瓜、牽牛花??〕說說你它們的特點,把它寫下來。這點很有用。對于本課的教學難點“爬山虎是怎樣爬的〞接受了微課程,能很有效地突破重難點,這點效果很好。假如學習這課之前,提早布置學生觀看熟識的植物,小練筆效果會更好。
三、評課總結
《爬山虎的腳》這一課,教學設計合理,結構清楚,充分利用了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1
這點效果很好。假如學習這課之前,提早布置學生觀看熟識的植物,小練筆效果會更好。
四、評課總結
《爬山虎的腳》這一課,教學設計合理,結構清楚,充分利用了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特別是微課程的使用,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完成了預期的教學目標,是一節比較勝利的課。
【《爬山虎的腳》評課稿】相關文章:
《爬山虎的腳》評課稿(精選)04-28
《爬山虎的腳》評課稿04-25
爬山虎的腳評課稿05-16
爬山虎的腳評課稿(通用15篇)03-27
《腳內側踢球》評課稿03-01
足球腳內側傳球評課稿06-05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評課稿06-27
優秀評課稿優秀評課稿02-13
英語評課稿 英語評課稿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