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歷史偉人的主要事跡材料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要用到事跡材料的情況還是蠻多的,事跡材料是對先進集體、先進人物的模范事跡進行綜合整理所形成的總結(jié)性書面材料。一起來參考事跡材料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歷史偉人的主要事跡材料,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歷史偉人的主要事跡材料1
一九四八年五月二十五日,攻城的大炮震撼著整個隆化城,解放隆化的戰(zhàn)斗打響了。戰(zhàn)士們像潮水一般沖向敵軍司令部所在地——隆化中學。嗒嗒嗒……從一座橋上,突然噴出六條火舌,封鎖了我軍前進的道路。那座橋架在隆化中學墻外的一條旱河上。狡猾的敵人在橋的兩側(cè)筑了墻,頂上加了蓋,構(gòu)成了一座暗堡。沖鋒的部隊被壓在一個小土坡下面,抬不起頭。沖在最前面的一個戰(zhàn)士倒下了。
董存瑞瞪著敵人的暗堡,兩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他跑到連長身邊,堅決地說:“連長,我去炸掉它!”
“連長,我掩護!”戰(zhàn)友郅順義也懇切地說。連長和指導員商量了一下,同意了他們的請求。
“同志們打手榴彈!”連長給戰(zhàn)士們下了命令。董存瑞抱起炸藥包,郅順義背起兩兜手榴彈,同時躍出戰(zhàn)壕,沖了上去。他們互相配合,郅順義扔一陣手榴彈,董存瑞就向前躍進幾步;郅順義再仍一陣,董存瑞再前進幾步。跟在后面的'戰(zhàn)友把一捆捆手榴彈送到郅順義手里。
敵人的機槍更瘋狂了,子彈撲哧撲哧打在董存瑞身邊,地上冒起點點塵土和白煙。董存瑞夾緊炸藥包,一會忽左忽右地匍匐前進,一會又向前滾了好幾米。突然,他身子一震,左腿中了一槍。他用手一摸,全是血。敵人的機槍一齊向董存瑞掃射,在他面前織成一道火網(wǎng)。董存瑞離暗堡只有幾十米了。他隱蔽在一小塊凹地里。郅順義接二連三地仍手榴彈。董存瑞趁著騰起的黑煙,猛沖到橋下。
董存瑞看看四周。這座橋有一人多高,兩邊是光滑的斜坡,炸藥包放在哪呢?他想把炸藥包放到河沿上,試了兩次,都滑了下來。要是把炸藥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毀暗堡。就在這時,嘹亮的沖鋒號響了,驚天動地的喊殺聲由遠而近。在這萬分緊急的關(guān)頭,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橋底中央,左手拖起炸藥包,頂住橋底,右手猛地一拉導火索。導火索“哧哧”地冒著白煙,閃著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鋼鑄一般的臉。一秒鐘、兩秒鐘……他像巨人一樣挺立著,兩眼放射著堅毅的光芒。他抬頭眺望遠方,用盡力氣高喊著:“同志們,為了新中國,沖啊!
巨大的響聲震得地動山搖,前進的道路炸開了。戰(zhàn)士們沖過煙霧,沿著董存瑞開辟的道路殺向敵軍司令部,消滅了全部敵人。勝利的紅旗在隆化中學上空迎風飄揚。
歷史偉人的主要事跡材料2
我讀了《科學家的故事》這本書,感到科學家們是多么偉大,多么使人敬佩!同時我也感受到,在他們成就的背后,科學家們經(jīng)歷了無數(shù)壓力和打擊,無論多么艱難,多么痛苦,他們憑著堅韌的意志,超出常人的耐心,持之以恒的恒心,在一次又一次的困難面前不屈服,重新站起來,并勇往直前走向成功。
我國偉大的數(shù)學家華羅庚,就是無數(shù)中的一名。他20歲時,因流行瘟疫,使他的左腿骨大腿彎曲變形,再也伸不直了。從此,他變成了一個殘疾人。但他并沒有沉淪下去,雖然腿殘疾了,沒有泯滅他酷愛數(shù)學信念。初中畢業(yè)后,他給父親當了助手。可在柜臺上沒有忘記學習數(shù)學,因而,顧客買東西,他總是答非所問。30歲的華羅庚開始寫《堆壘素數(shù)論》,經(jīng)過他不懈的努力,花費了整整三年時間,終于寫出了長達60萬字的巨著《堆壘素數(shù)論》。華羅庚將英文稿寄給了前蘇聯(lián),不久,《堆壘素數(shù)論》出版了。36歲的華羅庚到美國后,被依利諾大學聘為終身教授。后來,華羅庚成了美國科學院歷史上第一個當選為外籍院士的中國人。
在我的`身邊也有這樣的人,靠堅強的毅力做著平凡而偉大的工作。我的媽媽就是這樣一位。媽媽只是一名普通的初中畢業(yè)生,走上了教師崗位,十幾年來從中師學習到大專畢業(yè),再參加本科自學考試,每天早上四點起床看書,晚上一吃完晚飯埋頭苦讀,做的習題練習本厚厚一大堆。她上班總是努力做好工作,鉆研業(yè)務。在學習的那段日子里,媽媽瘦了10斤,眼睛里總布滿了絲,爸爸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勸媽媽別讀了,但媽媽總說,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fā)展,要想給學生一杯水,自己有一桶水是遠遠不夠的,不學習就是一桶死水,如果不學習,就會淘汰。經(jīng)過幾年不懈的努力學習,媽媽終于取得了本科文憑,還被評為優(yōu)秀教師。我為有這樣努力的媽媽而自豪。
科學家們是我的榜樣,他們鼓勵我們不懈努力,不斷進取。我們無論在家庭生活中,在班級工作中,還是將來走上社會,都有要克服困難,慢慢地走向成功。
歷史偉人的主要事跡材料3
我國著名畫家齊白石,無論是畫蝦、蟹、小雞、牡丹、菊花、牽牛花,還是畫大白菜,無不形神兼?zhèn)洌漤嵣鷦樱瑠W秘晚窮,據(jù)說他在八十五歲那年的一天上午,寫了四幅條幅,并在上面題詩:“昨日大風,心緒不安,不曾作畫,今朝特此補充之,不教一日閑過也。”
巴爾扎克的時間表巴爾扎克在二十年的寫作生涯中,寫出了九十多部作品,塑造了兩千多個不同類型的人物形象,他的.'許多作品成了世界名著。他的創(chuàng)作時間表是:”從半夜到中午工作,就是說,在圓椅里坐十二個小時,努力修改和創(chuàng)作,然后人中午到四點校對校樣,五點鐘用餐,五點半才上床,而到半夜又起床工作。
惜時如金徐特立于1929年赴法勤式儉學時,已經(jīng)43歲了,然而他卻信心十足,惜時如金,所以不到一年時間,他就初通了法語,可以到工廠去做工,實行勤工儉學了。
準確的時間表德國大哲學家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學任教期間,遵循嚴格的生活規(guī)律,也每天晚上八點鐘睡覺,清晨5點鐘起床,他在30年中嚴格按照這一時間表活動,準確無誤,以致于他每天早上外出散步時,當他的居民都以他出門的時刻為標準來校對時間。
歷史偉人的主要事跡材料4
純粹,何意?是一滴水融入水中,待水波消卻后的平靜湖面;又是一抹白,沒有任何雜質(zhì)的白,給人以清新自然之感。純粹之感遇上詩人,又會散發(fā)出怎樣的光彩呢?——題記
一個瘦削的身影走在昌谷的小路上,背上背著一個巨大的.錦囊,后面急匆匆地跟著一個書童,時不時接著前面拋來的卷軸放在錦囊中。走過一片竹林,些許停頓,前方詩人撫摸一下它們高大的枝干,拿出毛筆,揮毫即成一首詩。每天寄情于此地,晚上回去整理成詩句——這,是李賀的生活。
生而成材,五歲出游,七歲詩作聞名,數(shù)十歲名滿京城。當代大詩人韓愈都不忍看其默默無為,勸他出來考試。但上天并不垂青此等才華,進士落第令他功沒于此。無言,不知如何是好。即使韓愈苦苦為他爭得奉禮郎,他的內(nèi)心卻總還是有些不甘。有才華,錯了?
之后其詩風驟變。他雖為官,可對這個世界近乎喪失信心。他毫不吝惜地揭露殘酷的現(xiàn)實,奮不顧身地鞭撻無盡的黑暗。他知道自己的力量不夠,自己也只是或神或鬼的提幾句,那些心靈邪惡、臉皮極厚的人又怎會把這些詩放在心里?他冷哼一聲,便又不加理會。
之后,他身體漸弱,妻子早逝,一連串不順集于一身。李賀,中唐才子,終究倒下了。二十七年,嘔心瀝血,每日每夜,佇立在燈前,作出一首首燦爛詩篇。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但不管如何,他總給我們留下了些什么。畢竟,大唐的長河中只是曇花一現(xiàn)的他,曾經(jīng)給衰落的唐朝帶來些許光明。帝成白玉樓,立召君為記,但愿李賀的這場夢一直做下去吧。
尊重自己的感受,難一意孤行,卻仍活出自己的光彩,豪爽不羈,性格直率。這,是純粹;這,是純粹的詩人。——后記
歷史偉人的主要事跡材料5
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住在富恩島上的一個叫奧塞登的小城鎮(zhèn)上,那里住著不少貴族和地主,而安徒生的父親只是個窮鞋匠,母親是個洗衣婦,祖母有時還要去討飯來補貼家用。那些貴族地主們生怕降低了自己的身份,都不允許自己家的孩子與安徒生一塊兒玩。
父親看在眼里,氣在心里,但是一點也沒有在孩子的面前表露,反而十分輕松地對安徒生說:“孩子,別人不跟你玩,爸爸來陪你玩吧!”安徒生的家夠簡陋了,只有一間小屋子,破凳爛床把這個小小的空間塞得滿滿的,沒有給孩子留下多大的活動空間。然而,就是這么一間破爛的小屋,父親卻把它布置得像一個小博物館似的,墻上掛上了許多圖畫和做裝飾用的瓷器,櫥窗柜上擺了一些玩具,書架上放滿了書籍和歌譜,就是在門玻璃上,也畫了一幅風景畫……
父親常給安徒生講《一千零一夜》等古代阿拉伯的故事,有時則給他念一段丹麥喜劇作家荷爾堡的劇本,或者英國莎士比亞的戲劇本。這些書本中的故事使小安徒生浮想聯(lián)翩,常常情不自禁地取出櫥窗里父親雕刻的木偶,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表演起來。這還不能讓他感到滿足,他還用破碎的布片給木偶縫制小衣服,把它們打扮成討飯的窮人、沒人理睬的窮小孩、欺壓百姓的貴族和地主等,并根據(jù)自己的實際生活體驗編起木偶戲來。為了擴大孩子的眼界,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父母親同意和鼓勵安徒生到街頭去看油嘴滑舌的生意人、埋頭工作的手藝人、彎腰曲背的老乞丐、坐著馬車橫沖直撞的貴族和偽善的市長、牧師等人的`生活,獲得各種感性經(jīng)驗。安徒生在他以后的寫作生涯中能夠?qū)懗觥顿u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鴨》、《看門人的兒子》等童話故事,同情勞動人民的苦難,譴責和鞭撻統(tǒng)治階級的貪婪、殘暴,都是與他小時候的這段生活經(jīng)歷有密切聯(lián)系的。
歷史偉人的主要事跡材料6
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很早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帶。有的以游牧為業(yè),有的以農(nóng)耕為生。他們的紡織業(yè)和治濤業(yè)平也很高。
吐蕃人飼養(yǎng)牛,馬和單鋒駝等,種植青稞,小麥和蕎麥。吐蕃人已會制造金屬器血和鎧甲,兵器。將士的鎧甲精良,用勁弓利刀都很難穿破。全副鎧甲的士兵,全身只露兩個眼窩。吐蕃習俗以戰(zhàn)死為榮,一家?guī)状诉B續(xù)戰(zhàn)死,被看做‘榮譽甲門’。
7世紀前期,吐蕃杰出的贊普松贊干布統(tǒng)一青藏高原,定都邏些。松贊干布仰慕中原文明,幾次向唐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他。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經(jīng)濟文化交流,增進了漢藏之間的'友好關(guān)系。
松贊干布少年時,父親遇害,貴族舉兵叛亂,他在動亂中繼位。年少的贊普,驍勇而有謀略。他依靠叔父和親信大臣,團結(jié)各方力量,很快平息叛逆,穩(wěn)定了局勢。
而我所喜歡的文成公主可是個才女!文成公主自幼熟讀詩書,是個有才識的.女子。她出嫁吐蕃,帶去許多書籍和谷物,蔬菜種子,還帶去大批手業(yè)大臣。從此,吐蕃人學會了平整土地,種植蔬菜,學會了養(yǎng)蠶剿絲,防治刺繡,等等。
文成公主的進入,使吐蕃有了新的開始,我們應該永遠記住文成公主一樣的歷史人物。
歷史偉人的主要事跡材料7
魏源(1794年4月23日~1857年3月26日),清代啟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近代中國“睜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名遠達,字默深,又字墨生、漢士,號良圖,二十五年始成進士,官高郵知州,晚年棄官歸隱,潛心佛學,法名承貫。
魏源認為論學應以“經(jīng)世致用”為宗旨,提出“變古愈盡,便民愈甚”的變法主張,倡導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shù),總結(jié)出“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新思想。他的著作《海國圖志》向中國人介紹了世界地理概況,他也提出了“師夷長技以自強”的觀點,主張向西方學習,被譽為“開眼看世界得第一人”。
魏源在革新變法,反對侵華,興辦實業(yè),推崇民主賦稅思想上都有自己的見解。他著重于經(jīng)濟領域的改革,在鴉片戰(zhàn)爭前后提出了一些改革水利的方案和措施,要求革除弊端以有利于“國計民生”,認為“變古愈盡,便民愈甚”。這些主張不僅在當時具有進步意義,對于后來的資產(chǎn)階級變法維新運動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魏源堅決反對西方資本主義的.侵華活動,提出“義民可用”的主張。
魏源在《海國圖志》中很好貫徹并發(fā)揮了林則徐了解和學習西方的思想和做法,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正確口號,認為“善師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師外夷者,外夷制之”,把學習西方的“長技”提高到關(guān)系國家民族安危的'大事來認識,使之在當時社會上發(fā)生了振聾發(fā)聵的重大影響,為此,他提出一套具體方案,不但包括了官辦軍事工業(yè),改進軍隊武器裝備的內(nèi)容,而且提出了興辦民用工業(yè),允許商民自由興辦工業(yè)的主張。
魏源主張國家利用賦稅手段保護工商業(yè)的發(fā)展,認為“士無富民則國貧,士無中戶則國危,至下戶流亡而國非其國矣”。他所強調(diào)的富民主要是指工商業(yè)者。提出這一思想,有助于民族資本主義在中國的發(fā)展。魏源還對生產(chǎn)經(jīng)營成本高低的原因及其對財政稅收的影響作了一定的分析。魏源的這一觀點在我國19世紀以前的經(jīng)濟思想中是極為罕見的。
歷史偉人的主要事跡材料8
安史之亂也稱天寶之亂,是唐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安祿山與史思明向唐朝發(fā)動,同唐朝爭奪統(tǒng)治權(quán)的內(nèi)戰(zhàn),是唐由盛而衰的轉(zhuǎn)折點,也造成唐代藩鎮(zhèn)割據(jù)。由于發(fā)起反唐者乃是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安史之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種社會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統(tǒng)治階級和人民的矛盾,統(tǒng)治者內(nèi)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據(jù)勢力的矛盾等等。
唐玄宗改元天寶后,志得意滿,開始放縱享樂,從此少問國事。在納楊玉環(huán)為貴妃后,更加沉溺酒色。唐玄宗任用有“口蜜腹劍”惡名的李林甫為宰相長達十八年,使得朝政敗壞。李林甫死后又以楊國忠為相,此時期又開始出現(xiàn)了宦官干政的局面,高力士的權(quán)勢炙手可熱。唐玄宗好大喜功,為此邊境將領經(jīng)常挑起對異族的戰(zhàn)事,以邀戰(zhàn)功。又由于當時兵制由府兵制改為募兵制,使得節(jié)度使與軍鎮(zhèn)上的`士兵結(jié)合在一起,就出現(xiàn)了邊將專軍的局面。其中以胡人安祿山最著。安祿山掌握重兵,在天寶十四年(755年)十一月趁唐朝政治腐敗、軍事空虛之機和史思明發(fā)動叛亂,次年十二月叛軍攻入首都長安,史稱“安史之亂”。唐玄宗逃到成都,太子李亨在靈武稱帝,是為唐肅宗,唐玄宗被遙尊為太上皇。安祿山則自稱大燕皇帝,年號圣武。經(jīng)過8年時間這場叛亂才被平定。
安史之亂使得唐朝元氣大傷,從此由盛轉(zhuǎn)衰。此時均田制已經(jīng)逐步瓦解,土地兼并現(xiàn)象日趨嚴重,租庸調(diào)制也無法實行。藩鎮(zhèn)割據(jù)的形勢已經(jīng)形成。
唐代宗時,劉晏改革鹽法,改善了國家的財政狀況,唐德宗任用楊炎為宰相,于建中元年(780年)開始實行兩稅法,一年分夏、秋兩季依土地征稅。唐德宗還力圖平藩,但是引起朱滔、李希烈、朱泚叛亂。結(jié)果發(fā)生奉天之難。戰(zhàn)爭持續(xù)了5年,最后雖然朱泚和李希烈等敗死,但是唐朝卻與其余藩鎮(zhèn)妥協(xié),條件是取消王號,朝廷承認他們在當?shù)氐慕y(tǒng)治權(quán)。從此割據(jù)局面進一步深化。
歷史偉人的主要事跡材料9
統(tǒng)領長江實業(yè)、和黃集團、香港電燈、長江基建等集團公司,全球華人首富,全世界華人最成功的企業(yè)家。十四歲投身商界,22歲正式創(chuàng)業(yè),半個世紀的奮斗始終以"超越"為主題:從超越平凡起跑;為超越對手努力;達到巔峰,超越巔峰;實現(xiàn)自我,超越自我,于是世人稱之為"超人"。李嘉誠不僅是創(chuàng)業(yè)精英、商界巨頭,而且在其創(chuàng)業(yè)發(fā)展路上,并購多家公司。可以說,李創(chuàng)業(yè)之路就是一條并購之路,其創(chuàng)業(yè)和壯大與兼并和收購其它公司企業(yè)分不開。李嘉誠的并購之路同其人生經(jīng)歷、創(chuàng)業(yè)經(jīng)歷一樣倍受世人關(guān)注。
艱辛與成功的創(chuàng)業(yè)經(jīng)歷
1928年7月29日,李嘉誠先生誕生于廣東省潮州潮安縣。1940年,隨父母到香港定居。1943年冬其父辭世,至此少年李嘉誠開始了學徒、工人、塑膠廠推銷員的生活。
1948年,20歲的他就開始在新蒲崗擔任了一家塑膠廠的業(yè)務經(jīng)理、總經(jīng)理。1950年,在筲箕灣創(chuàng)立了長江塑膠廠。1957年,在北角創(chuàng)立了長江工業(yè)有限公司,發(fā)展塑膠花、玩具生產(chǎn)等。1958年,1960年先后在北角、柴灣建造了兩座工業(yè)大廈。
1972年9月31日,李嘉誠創(chuàng)建了長江實業(yè)有限公司,11月1日,"長實"股票在香港證券交易所、遠東交易所、金銀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并相繼在倫敦(1973年)、加拿大的溫哥華(1974年6月)掛牌上市。1974年5月,與加拿大帝國商業(yè)銀行聯(lián)組恰東財務有限公司。
1985年5月15日,李嘉誠出任匯豐銀行董事局非執(zhí)行副董事長。1986年,長實集團名列香港十大財團首富,李嘉誠旗下四大公司上市值占香港上市總值13.57%。1990年4月7日,李嘉誠旗下的"和黃"與"中信"、英國大東電報局合作投資的"亞洲衛(wèi)星一號",由中國"長征3號"運載火箭,成功地送入東南亞上空的同步軌道。到1991年間,"長實"系財團已發(fā)展成為有重要國際地位和重大影響的跨國多元化企業(yè)集團,擁有1200多億港元資產(chǎn),比1986年增加兩倍半。
"超人"美譽與并購經(jīng)歷
叱咤香江,縱橫海外,李嘉誠這個神奇的名字,今天已是成功與奇跡的.代名詞:他統(tǒng)領著長江實業(yè)、和黃集團、香港電燈、長江基建等四家上市公司,業(yè)務遍及各行各業(yè),如地產(chǎn)、港口貨運、超級市場、基建、電訊、酒店、保險、水泥、電力、網(wǎng)絡等等,形成一個逾萬億資產(chǎn)的跨國企業(yè)帝國。而李嘉誠本人也榮列世界富豪榜第10位,成為有史以來華人最杰出的企業(yè)家之一。這一切,使他贏得了超人的美譽。
縱觀李嘉誠傳奇的商旅生涯,他最為成功之處是善于審時度勢、運籌帷幄。李嘉誠十四歲投身商界,22歲正式創(chuàng)業(yè),半個世紀的奮斗皆以超越為主題:從超越平凡起跑;為超越對手努力;達到巔峰,超越巔峰;實現(xiàn)自我,超越自我,于是人們稱之為"超人"。
而其企業(yè)發(fā)展壯大與其兼并和收購其它公司有關(guān)。1974年4月,成功收購美資永高公司,接手經(jīng)營香港希爾頓大酒店和印尼巴厘島的凱悅酒店,并相繼購入虎豹別墅及其他多項地皮、物業(yè)。1978年9月5日,李嘉誠從匯豐銀行承接了"黃埔"公司9000萬股股票,同年,還收購了英資青洲英坭有限公司,出任該公司董事局主席。年7月,"長實"與中資僑光公司聯(lián)組宜賓地產(chǎn)有限公司,取得沙田鐵路維修站上蓋發(fā)展權(quán),并成立中國(香港)水泥廠(1982年投產(chǎn))。是年9月25日,"長實"贏得和記黃埔公司控股權(quán),并于10月15日出任"和黃"執(zhí)行董事。1981年1月1日,李嘉誠出任"和黃"公司董事局主席。1997年與"首鋼"聯(lián)手收購香港東榮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收購北京長城飯店等七家大酒店,擁有51%的股權(quán)。1985年,購入加拿大溫哥華世界博覽會商業(yè)中心,斥資百億港元,興建規(guī)模龐大的商住住宅群。
經(jīng)過不斷發(fā)展壯大,李嘉誠旗下的"長實"集團及其附屬公司,現(xiàn)已發(fā)展成為在香港以至世界具有領導地位的地產(chǎn)、國際集裝箱貨柜碼頭業(yè)和投資發(fā)展的舉足輕重的集團公司。市值已超過2700億港元。業(yè)務經(jīng)營范圍包括地產(chǎn)發(fā)展、金融、貿(mào)易、貨柜碼頭、運輸業(yè)、能源、電力、通訊、衛(wèi)星廣播、酒店業(yè)、零售業(yè)等。李嘉誠及其"長實"財團的事業(yè)走向世界,在亞洲、非洲、澳洲、歐洲和美洲,均有可觀的事業(yè)發(fā)展。在1997年7月17日的美國《福布斯》雜志上,李嘉誠則排名第15位,并被列為"全球十大創(chuàng)意和成功商人"之一。據(jù)近期的美國《福布斯》雜志公布(1999年6月23),"全球富豪榜"前100位中,李嘉誠位居第13位。
目前,李嘉誠雖然已經(jīng)讓其長子李澤鉅掌管"長實"、"和黃"集團的事務,宣稱自己不再問津商界之事,但是其在商界的影響猶存。旗下TOM.COM網(wǎng)站展開收購,一并收購羊城晚報、163電子郵局,以及在沃達豐收購曼內(nèi)斯曼中賣掉Orange公司凈賺近100億美元,徒顯老當益壯。
歷史偉人的主要事跡材料10
比爾·蓋茨從小就是個“電腦迷”。他1955年10月28日生于美國西北部華盛頓州的西雅圖,小時候就開朗活潑,是一個精力充沛的孩子。不論什么時候,他都在搖籃里來回晃動。等長大些又花許多時間騎彈簧木馬。后來,他把這種搖擺習慣帶入成年時期,也帶入了微軟公司,搖動了整個世界。
比爾·蓋茨在中學時酷愛數(shù)學和計算機。保羅。艾倫是他的校友,兩人經(jīng)常在湖濱中學的電腦上玩三連棋的游戲。那時候的電腦就是一臺pdp8型的小型機,學生們可以在一些相連的終端上,通過紙帶打字機玩游戲,也能編一些諸如排座位之類的小軟件,小比爾·蓋茨玩起來得心應手。
1972年的一個夏天,年齡比他大3歲的保羅拿來一本《電子學》的雜志,指著一篇只有10個自然段的文章,對比爾說,有一家新成立的叫英特爾的公司推出一種叫8008的'微處理器芯片。兩人不久就弄到芯片,擺弄出一臺機器,可以分析城市交通監(jiān)視器上的信息,他們就想成立一家命名為“交通數(shù)據(jù)公司”的公司。1973年,比爾上了哈佛大學,保羅則在波士頓一家叫“甜井”的電腦公司找到一份編程的工作。兩個伙伴經(jīng)常會面,探討電腦的事情。
如蘋果砸出牛頓的靈感一樣,個人電腦突入比爾的腦海也有一個外在的啟蒙者。這就是1975年1月份的《大眾電子學》雜志,封面上altair8080型計算機的圖片一下子點燃了比爾·蓋茨的電腦夢。他和他的好朋友保羅在哈佛阿肯計算機中心沒日沒夜地干了8周,為它配上basic語言,開辟了pc軟件業(yè)的新路,奠定了軟件標準化生產(chǎn)的基礎。
如今,微軟已成為業(yè)內(nèi)的“帝國”,而這與比爾·蓋茨小時候的“電腦夢”是不無關(guān)系的。
歷史偉人的主要事跡材料11
漢朝時,少年時的匡衡,非常勤奮好學。由于家里很窮,所以他白天務必干很多活,掙錢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來安心讀書。
但是,他又買不起蠟燭,天一黑,就無法看書了。匡衡傷心這鋪張的時間,內(nèi)心非常苦痛。他的鄰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幾間屋子都點起蠟燭,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士氣,對鄰居說:“我晚上想讀書,可買不起蠟燭,能否借用你們家的一寸之地呢?”
鄰居一向瞧不起比他們家窮的人,就惡毒地挖苦說:“既然窮得買不起蠟燭,還讀什么書呢!”匡衡聽后非常生氣,但是他更下定決心,必需要把書讀好。
匡衡回到家中,靜靜地在墻上鑿了個小洞,鄰居家的燭光就從這洞中透過來了。他借著這微弱的光線,如饑似渴地讀起書來,慢慢地把家中的書全都讀完了。
匡衡讀完這些書,深感自己所把握的學問是遠遠不夠的,他想連續(xù)看多一些書的'愿望更加迫切了。附近有個大戶人家,有許多藏書。
一天,匡衡卷著鋪蓋出此刻大戶人家門前。他對主人說:“請您收容我,我給您家里白干活不酬勞。只是讓我閱讀您家的全部書籍就能夠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動,容許了他借書的要求。
匡衡就是這樣勤奮學習的,之后他做了漢元帝的丞相,成為西漢時期出名的學者。
歷史偉人的主要事跡材料12
正因為詹天佑的愛國心,使他毫不猶豫的擔當起了京張鐵路的總工程師;正因為他的愛國心,使他再修筑鐵路中遇到困難也不會萎縮;正因為他的愛國心,讓他不斷地努力。終于,經(jīng)過了重重的困難,我們中國自己修筑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終于全線竣工了,還比原計劃提早了兩年。
詹天佑的杰出、偉大和愛國,深深的打動了我。當我讀到他在常常狂風怒號,黃沙滿天的賽外堅持工作,晚上在油燈下繪圖,就不得不敬佩他。我的`膽子很小,總是怕這怕那,做事有時也不能堅持。我要學習詹天佑這種不怕困難,堅持不懈和愛國的精神。
讀了《詹天佑》,我不僅想到了古今中外的那些英雄,他們多數(shù),不都是為國而犧牲的嗎?像趙一曼,寧死不屈,放棄了普通母親那種應有的對孩子的感情,最終用生命,報答了祖國。
其實,我們也可以成為一個愛國的“小英雄”,只要先從小事做起。首先我們就應該把學習,放在第一位。要是沒有很多的知識,你再愛國也不能為祖國效力。然后,不隨意吐痰,彎彎腰把地上的紙屑撿起放進垃圾桶等。這些,不都是愛國的表現(xiàn)嗎?
所以,讓我們養(yǎng)成愛護環(huán)境的好習慣,像詹天佑一樣,擁有一顆堅強的愛國心吧!
歷史偉人的主要事跡材料13
《論語》是儒家的經(jīng)典著作,雖是孔子弟子及其后人記錄的言論,但孔老夫子思想的精髓卻在其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xiàn)。有幸一讀,也得到了一些感悟,雖然年齡尚小,對許多語言的理解還不很到位,但還是愿意將自己的感悟,用文字記錄下來。
孔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句話的意思,溫習舊的.知識而從中獲得新的知識,這樣,就可以做老師了。在這里,孔子教給我:對舊的知識要及時復習,而不能棄之不顧。的確,這句話很有道理,高中階段,幾乎每天都要接受大量的新知識,時間有限,很多人都選擇學習新的,而把舊的放在一邊,可是你有了時間再拿起所謂的舊知識,卻又成為新的了。其實,溫習舊知識,絕非是浪費時間,而是對知識的一種整合,釀酒愈久愈彌香,書品愈久愈有味,知識也是如此,溫習的次數(shù)越多,就愈是飽和,你從中悟出的東西也就越多,而這些知識,將會是你寶貴的財富。
還記得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是孔子在告訴我:只是學習不思考就會迷茫,只思考不學習就會感到愚昧。這句話同時強調(diào)了學習與思考的重要性,學習和思考是一對好朋友,永遠都是結(jié)伴而行的。在學習過程中,要兼顧思考,在思考過程中也要學習。荀子在《勸學》中也曾說過: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這也是在強調(diào)學習對于思考的重要性啊!而陸游有詩: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時要躬行。雖然是在強調(diào)實踐對于理論的重要性,但從另一種意義上來說,是不是也可以引申一下,理解為思考實踐對于理論學習的重要性呢!總之,思考和學習一起,才能發(fā)揮出其無窮無盡的力量。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這是在教給我們,要樂于學習,以學習為樂。
孔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是在教給我們:做學問要誠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孔子的思想深如汪洋大海,而我,愿做其中的一尾小魚,細細品味其中的精華,汲取其中營養(yǎng)。
歷史偉人的主要事跡材料14
司馬光是個貪玩貪睡的孩子,為此他沒少受先生的責罰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諄諄教誨下,他決心改掉貪睡的壞毛病,為了早早起床,他睡覺前喝了滿滿一肚子水,結(jié)果早上沒有被憋醒,卻尿了床,于是聰明的司馬光用園木頭作了一個警枕,早上一翻身,頭滑落在床板上,自然驚醒,從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讀書,堅持不懈,終于成為了一個學識淵博的,寫出了《資治通鑒》的大文豪。
齊白石掛角讀書
從小讀《三字經(jīng)》,就知道了古人“負薪”、“掛角”的勤學故事。“掛角”說的是唐朝李密,初為隋煬帝宿衛(wèi),后辭去發(fā)憤讀書,騎牛到外地尋師,以《漢書》掛牛角,行、止皆展讀。閱《齊白石狀略》,知道這位杰出藝術(shù)家少時也曾“掛角”讀書,打下古文基礎。
巴雷尼小時候因病成了殘疾,母親的心就像刀絞一樣,但她還是強忍住自己的悲痛。她想,孩子現(xiàn)在最需要的是鼓勵和幫助,而不是媽媽的眼淚。母親來到巴雷尼的病床前,拉著他的手說:“孩子,媽媽相信你是個有志氣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雙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從那以后,母親只要一有空,就給巴雷尼練習走路,做體操,常常累累得滿頭大汗。有一次,媽媽得了重感冒,她想,做母親的不僅要言傳,還要身教。盡管發(fā)著高燒,她還是下床按計劃幫助巴雷尼練習走路。
體育鍛煉彌補了由于殘疾給巴雷尼帶來的不便。母親的榜樣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終于經(jīng)受住了命運給他的嚴酷打擊。他刻苦學習,學習成績一直在班上是名列前茅。最后,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進了維也納醫(yī)學院。大學畢業(yè)后,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于耳科神精學的研究。最后,終于登上了諾貝爾生理學和醫(yī)學獎的'領獎臺。
精神和強烈的事業(yè)心,也深深地薰陶著小瑪麗。她從小就十分喜愛父親實驗室中的各種儀器,長大后她又讀了許多自然科學方面的書籍,更使她充滿幻想,她急切地渴望到科學世界探索。但是當時的家境不允許她去讀大學。19歲那年,她開始做長期的家庭教師,同時還自修了各門功課。這樣,直到24歲時,她終于來到巴黎大學理學院學習。她帶著強烈的求知欲望,全神貫注地聽每一堂課,艱苦的學習使她身體變得越來越不好,但是她的學習成績卻一直名列前茅,這不僅使同學們羨慕,也使教授們驚異,入學兩年后,她充滿信心地參加了物理學學士學位考試,在30名應試者中,她考了第一名。第二年,她又以第二名的優(yōu)異成績,考取了數(shù)學學士學位。
愛因斯坦就是一位從“笨瓜”到科學巨人的典型。愛因斯坦幼年時是出了名的“弱者兒”,3歲還不會說話!讀書時是不愛玩耍的討厭的學生。6歲時,被老師叫到名字,竟呆若木雞,引來一片輕蔑的笑聲:“差勁的笨瓜”。當時老師給他的評語是:“智力遲鈍,話說不清楚,成不了才。”讀中學時,教導主任給他下了個結(jié)論:“干什么都一樣,反正一事無成。”考大學時,語文和生物竟然不及格,不得不補習一年。看來愛因斯坦日后成為科學奇才,絕不是靠早慧,而靠著一顆勤奮好學,勇于獨立思考,不斷探索的心!
歷史偉人的主要事跡材料15
公元前6世紀末,在非洲北部(現(xiàn)在的突尼斯)一帶出現(xiàn)了一個富強的奴隸制國家———迦太基。迦太基出了一名的軍事統(tǒng)帥———漢尼拔。漢尼拔是世界古代杰出的軍事家、戰(zhàn)略家、謀略家。其高超的軍事謀略水平,堪與愷撒、蘇沃洛夫和拿破侖等人相媲美,在世界軍事占有重要地位。
漢尼拔生于公元前247年,時值第一次布匿戰(zhàn)爭(公元前264年—公元前241年)期間。他的父親哈米爾卡?巴卡為交戰(zhàn)雙方中迦太基的軍事統(tǒng)帥。由于在戰(zhàn)爭中戰(zhàn)敗求和,哈米爾卡深感恥辱,并決心與羅馬終身為敵。在他的率領下,迦太基人決心在伊比利斯半島拓展勢力,并利用這里作為進攻羅馬的復仇之戰(zhàn)的跳板。至公元228年他逝世時為止,他已經(jīng)成功地征服了當?shù)卦S多部落,并建立起一支忠于自己的六萬八千人的部隊。哈米爾卡的女婿美男子哈斯德魯巴爾繼承和拓展了他的事業(yè)。公元前221年哈斯德魯巴爾遇刺身亡。在全軍的推舉下,年僅27歲的漢尼拔成為新的領袖。
漢尼拔生活簡樸,與士兵同甘共苦;戰(zhàn)時,他身先士卒,深受士兵的擁戴。有人曾這樣描寫他:“沒有一種勞苦可以使他的身體疲乏或精神頹喪。酷暑也好,嚴寒也好,他一樣受得了。無論在騎兵還是步兵里,他總是把其他人遠遠地拋在后面,第一個投入戰(zhàn)斗,交戰(zhàn)之后,最后一個退出戰(zhàn)場。”他指揮作戰(zhàn),善于先謀后戰(zhàn),先以誘餌使敵上鉤,再對敵實施出其不意的攻擊。他尤其喜歡使用騎兵突然攻擊敵人的翼側(cè)和后方,使敵人措手不及,被動挨打,而自己牢牢掌握戰(zhàn)場的主動權(quán),大量殲滅敵人。
漢尼拔上任后,就積極準備對羅馬的戰(zhàn)爭。他不僅擬訂了古代戰(zhàn)爭少有的周密而詳盡的作戰(zhàn)計劃,還暗中派了許多秘密使者,去爭取那些對羅馬心懷不滿的希臘城邦站在自己的一邊。漢尼拔完成一系列對羅馬人作戰(zhàn)的準備之后,決定迫使羅馬人首先向迦太基宣戰(zhàn)。為達此目的,他首先進攻羅馬的西班牙同盟者———富足的薩貢姆城。薩貢姆城遭到突然襲擊后,急忙派使者前往羅馬求援。羅馬元老院向漢尼拔發(fā)出警告,漢尼拔反而責備羅馬干涉薩貢姆內(nèi)政。公元前218年,羅馬向迦太基宣戰(zhàn)。第二次布匿戰(zhàn)爭正式開始。
公元前216年8月,漢尼拔在意大利東南沿海的坎尼地區(qū),以步兵4萬余人,騎兵約1萬人與羅馬執(zhí)政官伊米里亞斯統(tǒng)帥的步兵約8萬人、騎兵約7千人作戰(zhàn)。在強大的敵人面前,漢尼拔決定以智謀取勝,他的具體部署是:步兵位于中央,構(gòu)成一個半月形陣勢。在半月形的兩翼,配置步兵的主力部隊,以便從兩翼夾擊敵人。在半月形中間突出部,以一部兵力占領寬大正面,并有意把兵力較弱的中間突出部暴露給敵人,誘使敵軍對正面中央實施突破。并令500名士兵,手持劍、矛和盾等武器,身藏匕首,準備必要時詐降,混入敵軍內(nèi)部,打亂其部署。在步兵半月形陣勢的兩側(cè),配置騎兵,保護步兵兩翼的安全,防止羅馬軍隊從兩翼實施攻擊。與此同時,準備利用自己的騎兵優(yōu)勢,主動出擊,從兩翼包抄敵人,斷敵后路,從敵軍背后實施攻擊。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根據(jù)當時當?shù)孛刻熘形绯S袕姳M東南風的特點,漢尼拔布陣時特意選擇了一個面西背東的方向。這一選擇的巨大作用直至戰(zhàn)斗打起來以后才為人們所認識。
8月2日上午雙方在坎尼激戰(zhàn)。迦太基步兵對羅馬步兵進行一定的抗擊后,漢尼拔即令預先準備好的500名士兵向羅馬方向逃跑,交出自己的劍和矛,假裝投降。羅馬軍把這些投降兵置于陣后并未嚴加看管,仍集中兵力繼續(xù)猛攻漢尼拔步兵陣地的中央突出部。在羅馬軍步兵的強攻下,位于半月形突出部的漢尼拔步兵逐漸后退,使半月形陣勢由凸部向敵變成了凹部向敵,從而對羅馬軍形成了一個口袋形的陣勢。漢尼拔見敵人已中圈套,便命令兩翼的步兵主力同時夾擊羅馬軍。羅馬軍遭此不意攻擊,陣勢頓時大亂。當戰(zhàn)至中午時分,東南風大作,大大增加了迦太軍殺傷效果。持續(xù)的狂風把風沙塵土刮向羅馬軍隊,致使其不能準確使用手中武器,又難于躲避對方投射過來的矛、箭和石頭,傷亡慘重。此時此刻,500名詐降的迦太基士兵從身上摸出暗藏的匕首,首先刺死當面的敵人,然后從死者身上拿過武器,在敵軍內(nèi)部橫沖直撞,四處沖殺。與此同時,漢尼拔的騎兵也從敵軍背后沖殺過來,羅馬軍深深陷進漢尼拔預設的口袋,內(nèi)外受擊。戰(zhàn)至天黑,羅馬軍被殲6萬余人,被俘約1萬人,只有1萬多人逃走。親臨前線指揮的`羅馬執(zhí)政官伊米里亞斯陣亡,此外戰(zhàn)死的還有80名元老院議員。全羅馬17歲以上的男子有1/5在這場和漢尼拔的戰(zhàn)爭中喪生。而漢尼拔的軍隊傷亡僅8000人左右。
此后,在意大利,戰(zhàn)爭開始陷入一種惰性的狀態(tài)。直到公元前203年年底,在意大利,沒有一位羅馬將軍在和漢尼拔的戰(zhàn)場較量中真正取勝過。而無數(shù)的戰(zhàn)役只是為漢尼拔的桂冠上增添一道又一道光環(huán)。
公元前202年,羅馬人終于有一位將軍在坎尼戰(zhàn)役后敢于在戰(zhàn)場上和漢尼拔正面交鋒了,并取得了決定性勝利。在扎馬戰(zhàn)役中,羅馬將軍大西庇阿打敗了漢尼拔,他也因為這一戰(zhàn)而名載史冊。扎馬戰(zhàn)役是第二次布匿戰(zhàn)爭的最后一仗。不久迦太基僅以身免的苛刻條件向羅馬投降了。
漢尼拔雖然最終輸?shù)袅藨?zhàn)爭,卻還是被大多數(shù)迦太基人捧為戰(zhàn)爭英雄,并選上了執(zhí)政官的寶座。但是羅馬人時刻都無法忘懷對這個可怕對手的恐懼。漢尼拔在迦太基的政敵們利用這種恐懼編造謠言。最終羅馬人撕掉了寬宏大度的假面具,派遣使團要求迦太基交出漢尼拔到羅馬受審。公元前195年,漢尼拔被迫逃出了祖國,流亡持續(xù)了13年。
為了漢尼拔,羅馬人揮兵到處追殺。公元前183年,羅馬人終于找到了漢尼拔,但是在他們下手捉他之前,漢尼拔服毒自盡了。漢尼拔臨死時說:“既然羅馬人連等待一位老者咽氣也覺得度日如年,那么就讓我來幫他們?nèi)コ@塊多年的心病吧。”
【歷史偉人的主要事跡材料】相關(guān)文章:
歷史偉人孔子的事跡07-15
偉人事跡材料05-12
關(guān)于偉人的事跡材料03-10
歷史英雄偉人事跡素材07-15
中國歷史偉人事跡07-07
主要事跡材料02-14
消防主要的事跡材料11-01
偉人的事跡10-22
偉人的事跡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