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亡羊補牢評課稿2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評課稿,通過評課的反饋信息可以調節教師的教學工作,了解、掌握教學實施的效果,反省成功與失敗原因之所在,激發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創造性,及時修正、調整和改進教學工作。我們該怎么去寫評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亡羊補牢評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亡羊補牢評課稿1
《亡羊補牢》,這篇文章主要講述的是:"一個人養了幾只羊,一天,他去放羊,發現羊丟了一只,一檢查,發現原來羊圈破了一個洞,鄰居勸他修一修羊圈,他沒有聽,第二天,他又丟了一只羊,這才后悔沒有聽鄰居的勸告。趕緊把羊圈修好,從此羊再沒有丟過'。在現實生活中我也見過"亡羊補牢,猶為晚已'的故事。爸爸愛說臟話,媽媽和我多次勸過他,可他把我們的勸告當作耳旁風,聽而不做,一天,我想出讓爸爸"亡羊補牢,猶為晚已'的懲罰方法,如果我們家誰說臟話就掌誰的嘴,每天爸爸被掌嘴的次數最多,在這種嚴厲的懲罰措施下,爸爸這個壞習慣改了不少。許多人干什么事情都是"亡羊補牢,猶為晚已'他們一開始不聽別人的勸告,一意孤行,只有通過慘痛的教訓,才會改正自己的錯誤。我以后不要做"亡羊補牢,猶為晚已'的事情,要多聽別人的勸告,及時改正自己的錯誤,不能一拖再拖。亡羊補牢評課稿
一、目標意識強。在課堂導入以后,江老師就出示了學習寓言故事的三個要求:(1)會讀故事;(2)會懂道理;(3)會講故事。在講故事這個環節,江老師提出了兩個要求:(1)原文復述;(2)用一、二句話來說。這樣的設計,這樣的事先告知,不僅是教師自己,也使學生對本堂課要學習些什么,要達成些什么任務心中有數,目標明確,為高效地學習本課做好了準備。
二、體現"授人以漁'。如一開始出示的三個讀寓言的要求,是在學習《揠苗助長》這則寓言故事的時候提出來的,此處出現,既是學法的遷移,也是對前面所學方法的鞏固和運用,有利于學生形成自主學習寓言的能力。其次是對概括故事內容的'指導,一開始,學生說不簡潔,教師在讓學生評的基礎上,通過出示關鍵詞,引導學生抓主干去枝葉地說,使學生一個比一個說得簡潔,從而初步明白了用一、兩句話說故事內容的時候要舍得"砍'。
三、凸顯訓練意識。江老師在讓學生體會養羊人后悔心理的時候,抓住"不該不'一詞讓學生進行換詞,當學生換成"應該'一詞以后,又讓學生把換好的句子和原句進行比較,體會哪句放在文中更合適。這一訓練點的抓取,使學生初步感知了雙重否定句和肯定句在表達意思上的區別,既進行了句式對比訓練,又加深了學生對課文意思的理解。
四、體現設計的巧妙。課中對"亡羊補牢'一詞的教學,無論是從出現的時間,還是從出現的方式,都體現了江老師預設的精彩。在學生明白了這則寓言所要告訴我們的道理后,江老師提出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整個故事。而此時當學生說出"亡羊補牢'一詞時,不僅"亡'和"牢'的意思學生易于理解,而且,也能理解整個成語的意思不只是指向于字面,而且指向于這則寓言告訴我們的道理"亡羊補牢,為時不晚',教師再用具體的事例進行跟進,使學生的理解更加靈活,從而體現訓練的層次性,學生理解的深入性。
五、呈現高效的課堂。源于江老師預設的巧妙,加上本課中強烈的目標意識,使整個課堂不枝不蔓,如生字教學,更是在學生易錯之處進行點撥:"圈'讀準字音,"叼'記憶字形,"窟窿'指導書寫。一堂課下來,不僅很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也使學生在課堂中有了更大限度的提升,且這種提升有基礎知識的,有學習能力的,還有認識水平的。所以說,這是一個高效的課堂。
六、商榷之處:整堂課聽下來,一是感覺個別問題的預設指向性還不夠到位。如在區分雙重否定句和一般陳述句在表達效果上的異同時問:"哪一句放在課文中最合適,為什么?'從學生的回答來看,學生以前沒有進行過這種句式的對比訓練,所以面對這樣一個相對寬泛的問題,不知道從哪個方向來回答。因為,這個比較是在讓學生圈出養羊人后悔的詞語的基礎上進行的,因此,我覺得問題可改為"哪一句更能表達養羊人心中的后悔,為什么?'進而抓住兩個"不',從語氣的角度來感受養羊人的后悔,感悟雙重否定句的作用。二是感覺把"亡羊補牢'一詞的教學提到概括故事的主要內容后,然后再根據"亡羊補牢'一詞的教學來讓學生說寓言告訴我們的道理,學生思考時站的視角可能會更全面,不至于根據故事的一個點來悟道理。
亡羊補牢評課稿2
《亡羊補牢》這則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故事性較強,課文內容較簡單,對學生來說在把握內容上不會有什么困難。關鍵是要通過讀懂寓言的內容來理解寓言中所含著的意思。教學這則寓言時,我采取的教學思路是:
一、激趣導入。在這個環節主要讓學生回憶學過那些寓言故事,這些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然后教師小結:寓言即通過假托的故事或擬人物的方法來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或諷刺某種人。接著揭示課題,亡羊補牢。在揭示課題后引導學生質疑,我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歸納篩選,并板書有價值的問題。如,"亡'"牢'什么意思?"亡羊補牢'什么意思?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寓言說明一個什么道理?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出示自學提示: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圈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通過查字典和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3)邊讀書邊看圖,思考,你讀懂了什么?
2、學生自學,老師巡視指導。
3、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認讀,在此要強調多音字,輕聲。
(2)指導書寫"隆'"叼'。
(3)匯報讀懂的問題。學生通過自學知道了"亡'" 牢' "亡羊補牢'的.意思,等問題。
三、再讀課文,感知大意。讓學生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四、精讀課文,體會寓意。抓住"養羊人街坊是如何勸他的?他是如何反應的?'"第二次丟羊時,他又有什么反應,以及如何想的,如何做的?'這幾個問題展開,進行朗讀,感悟,老師進行恰當的板書。在此基礎上,小組合作交流: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五、聯系實際,談體會。讓學生結合實際談談感受。這是我在校內的一節公開課,這節課不是很成功,原因在于,對生字詞語的掌握上,我過于詳細,在進入課文時,沒有找到突破性的問題,引導學生。致使一些同學,對本課所蘊含的寓意,沒有體會清楚,本課重難點沒有得到突破,希望在以后的教學中,吸取教訓,多積累經驗,讓自己的教學水平得到提高。
【亡羊補牢評課稿】相關文章:
亡羊補牢評課稿08-20
《亡羊補牢》評課稿04-10
《亡羊補牢》的評課稿10-19
《亡羊補牢》評課稿11-17
亡羊補牢評課稿04-25
(推薦)《亡羊補牢》評課稿05-31
亡羊補牢評課稿2篇03-01
亡羊補牢評課稿(2篇)03-07
亡羊補牢的評課稿(通用6篇)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