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調研報告范文[集錦2篇]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報告使用的次數愈發增長,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那么,報告到底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酒店調研報告范文,歡迎大家分享。
酒店調研報告范文1
《20xx中國餐飲業調查報告》中調查顯示,20xx年,中國住宿餐飲業實現零售額17998億元,年人均餐飲消費支出1348元,全國10大城市住宿餐飲零售額達4179億元,人均餐飲消費支出3304元,成為擴大內需、促進消費的重要力量。中國餐飲業進入了轉型升級的新時期,品牌建設成了轉型升級的突破口。中國餐飲業從x年開始連續19年保持高增長,但從去年開始,餐飲業明顯出現三種態勢:
第一,餐飲業增速在放緩,第二,餐飲企業面臨多年少見的“四升一降”,即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特別是農副產品價格在不斷上漲,平均上漲20%;人工成本大幅增加,餐飲企業員工平均年薪近2萬元;水電煤氣價格上漲;房租不斷上升。而企業的利潤率明顯下降,下降了近3個百分點。第三,城鎮化趨勢將給餐飲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中國未來很大一部分商務客人將從大城市轉向二三線城市,休閑度假也會在二三線城市的周邊開發,餐飲市場將在二三線城市有著廣闊的空間。
20xx年3月起,中國飯店協會在全國范圍內啟動了一年一度的針對20xx財年的餐飲企業經營情況調查。在本年度調查中,共以調查問卷、電話/面對面訪談的形式,回收企業數據幾百份,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主要餐飲企業和全國范圍內的知名餐飲品牌大多囊括其中,可以說,此調查結果真實、全面、客觀的反映了20xx年中國餐飲業各種類型、各種檔次、各種業態的企業的真實情況。
調查報告主要包括如下內容:
一、報告中,根據城市住宿餐飲業營業額和企業營業額,排出了“20xx中國餐飲10大影響力城市”、“20xx中國餐飲品牌30強”10大影響力城市包括:上海、廣州、北京、重慶、天津、成都、深圳、沈陽、青島、武漢,在全國餐飲業中具有重要的影響力。中國餐飲業發展進入城市品牌新階段。
在餐飲品牌30強排名中,杭州飲服、杏花樓、、。中國餐飲業前三十強品牌營業額合計256億元,比20xx年三十強企業規模上漲70%反映了中國餐飲消費進入了品牌消費時代,品牌建設將引導中國餐飲業的轉型升級。
從單店來看,營收過億元的單體餐館數量有所增加,前20強餐飲單店總營收超過26億,比20xx年增長近30%杏花樓(總店含食品加工)、新雅粵菜館(總店含食品加工)和全聚德(和平門店)位居前三強成為全國餐飲業營業收入最高的餐廳。全聚德和平門店以其25%的利潤率成為單店里盈利能力最高的餐廳。
二、報告中根據企業提供的營收、營業面積、員工數、餐位數等指標,對經營管理能力強的企業進行了梳理。
從人均勞效指標看,樓外樓、杏花樓、俏江南排位前三強,是三十強平均值的近2倍,成為全國餐飲業人均營業收入最高的企業。杭州飲服、湘鄂情、廣州酒家的平均利潤率最高,同樣遠高于三十強平均值,是全國餐飲業盈利能力最強的企業。而從企業萬元營收能耗的指標來看,北京華天、豐收日和廣州酒家三家企業最低,平均為306元/萬元,在節能減排方面走在了全國餐飲企業前列,是全國餐飲業萬元能耗最低的企業。
三、行業整體經營情況呈營業額上升利潤額下降的趨勢。
從整體來看,20xx年,但利潤率卻下降了近3%究其原因,是由于餐飲業各項成本費用的全面上漲,餐飲企業原材料成本由上一年度的.37%上漲到46%,能源費用、市場及銷售費用、人工費用、物業費用等均有近20%的上漲。
在這種態勢下,20xx年,大眾化餐飲在盈利能力方面略高于中高檔餐飲。
從調查結果來看,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強連鎖化、信息化建設,以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來保持綜合競爭力。不少品牌餐飲企業,特別是老字號企業大力發展食品工業化加工及銷售、培訓基地、中央廚房、種養殖基地等,打造具有競爭力的產業鏈。
在品牌企業對核心競爭力的認知上可以看出,隨著競爭形勢的變化,企業關注的競爭力要素重要性有所變化,品牌、人才、資本成為集團最為關注的要素,而品牌、管理和服務質量則是單店最關注的要素。
四、未來景氣預測
展望未來,企業對餐飲市場長期看好趨勢不變,對大眾餐飲、特色餐飲、品牌餐飲的發展空間更加樂觀。但是企業也認為,在當前“四升一降”的形勢下,企業必須要積極面對當前變化的市場態勢,轉型升級勢在必行,大眾化、特色化、信息化、食品安全、綠色低碳、品牌建設、菜式創新、連鎖經營、美食街區、融資上市這十大關鍵詞反映了餐飲業未來一個時期的發展方向。
酒店調研報告范文2
餐飲業是通過即時加工制作、商業銷售和服務性勞動于一體,向消費者專門提供各種酒水、食品,消費場所和設施的食品生產經營行業。而不同的酒店有不同的餐飲條件。高端餐飲星級酒店為主,之前以企業模式經營,有主管經理負責銷售、服務,廚師主管后廚的加工制作。低檔酒店和小型餐飲業則不同,一個人經營為主,一切自己做主。但歸根揭底,在全社會都在理性消費的同時,餐飲業要想很好的經營,就得符合消費者的消費情況。
通過網絡信息了解到:
中央改進作風的“八項規定”以及反對鋪張浪費、遏制公款消費的常態化,贏得民眾一片叫好聲,同時也讓餐飲業陷入了集體反思。今年以來,無論是單月數據還是一季度數據,餐飲業均以個位增幅繼續拉低消費增幅水平線,而限額以上企業的餐飲收入更出現改革開放以來的首次負增長。面對大形勢的變化和稅費負擔過重,“四高一低”等頑疾,餐飲業發展進入了瓶頸期,行業轉型升級勢在必然。中國烹飪協會認為,餐飲企業應加快自主創新,在商業模式、經營業態、提供服務等方面尋求新的盈利增長點,不斷提高競爭力,促進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近期,不少餐飲企業都在行動著。一些高端餐飲業已進行了產業轉型,并收到良好效益。如:國內餐飲高端品牌湘鄂情宣布公司取消高端餐飲,轉型ktv家庭歡聚餐廳后,凈雅日前也宣布從高端路線回歸大眾餐飲。凈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透露,凈雅將在各店一層開設火鍋店,經營海鮮豆撈。待7月份火鍋店開業后,凈雅集團餐飲板塊就形成了正餐、火鍋、自助餐不同品牌的多業態經營格局,“這樣可以用大眾餐飲的菜品彌補經營高端正餐的虧損”
高端餐飲業利潤下滑已成為不爭的事實,為了扭虧為盈,越來越多的高端餐飲酒樓開始走“平民”路線,推出中低價菜式或半份菜,并從主攻宴請招待轉為更多的依靠自助餐、外賣。中國烹飪協會會長認為,餐飲業中大眾消費的層次很豐富,高端餐飲企業根據自身的硬件、軟件條件和特點,找到新的`目標群體定位是積極的嘗試。
當下已有一些名詞出現:多元化發展、多業態組合、多服務模式。
國內大型餐飲集團也在利用企業標準化和系統化的生產、運營、管理體系,實現產業鏈的整合。如陶然居、齊齊火鍋、金百萬、嘉和一品等大型餐飲企業都建有自己的原材料生產基地,通過介入上下游產業鏈,涉足生態養殖、農副產品深加工等行業,完成產業鏈的整合,達到降低交易成本,并為企業規模化生產、復制擴張提供有力支持。
此外,不少餐飲企業也在商業模式上尋求著多業態的組合。如海底撈、眉州東坡、狗不理等大型餐飲集團紛紛自建商圈,錯位經營,發展各類項目。百勝集團在進入中國后一直在尋求多業態發展,成功收購了小肥羊后,又與碧桂園地產戰略合作,涉足地產、連鎖超市、餐飲,進一步完善商業資源配置。
一、酒店餐飲業現狀:
1、經營業態多樣化,品種豐富多彩:綜合性高中檔酒店、飯店、專業飯店、酒樓,以及大眾快餐、自助餐、休閑餐、娛樂餐飲、特色餐飲、地方小吃為主。
過去,餐飲業經營是以地方菜和少數份額的北方菜為主,現在是魯菜、川菜、京菜、滬菜、粵菜、東北菜等應有盡有,形成了花樣繁多、豐富多彩,南北菜系大合唱。
2、餐飲企業經濟成分和網點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和酒店餐飲市場發展的需要,行業的經濟成分發生了深刻變化。以國有經濟為主的時代已成為歷史。社會上各種經濟成分的酒店餐飲企業,諸如多種形式的股份制、私有制酒店、飯店迅速發展。據調查,現有的全部餐飲業網點中,非公有經濟性質的企業都占80%以上,但在餐飲大店中國有經濟仍占較高的比重。
酒店餐飲業的網點結構呈現兩極分化的趨勢。過去是以中、小規模為主,大規模、高檔次的酒店很少。現在是新建、擴建的大型、豪華、多功能、高檔次和具有品牌特色的飯店、酒店不斷增加;各種方便大眾消費、具有經營特色的小餐館、小吃店更是雨后春筍般的發展。與此相反,中等規模、檔次的餐飲企業發展緩慢,有的甚至逐步減少。
3、市場競爭激烈,酒店餐飲企業盈利能力減弱:該行業已成為市場化程度極高的行業,競爭激烈,優勝劣汰,重新“洗牌”的程度加大。競爭促進了餐飲質量和服務水平的提高,推動了行業的發展。但多數酒店餐飲企業盈利水平偏低。從調查情況來看,淡旺季節明顯,甚至在某些時候呈現供過于求的局面,部分酒店的客房入住率不足30%,加劇了市場的競爭,企業的盈利能力減弱。
二、餐飲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行業自律和行業協調服務:沒有行業標準和行業規范,特別是一些私營小企業缺乏誠信,違規違法經營的現象時有發生,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影響了行業形象。
2、經營觀念轉變慢,研發創新不夠:隨著餐飲業發展,大部分酒店、飯店整體素質和經營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相當數量的酒店、飯店在經營理念、經營模式、管理技術等方面還沒有擺脫傳統的影響,企業經營管理落后,科學技術應用程度不高,軟硬件不配套,經營管理人員整體素質和管理水平還比較低。
三、該酒店在行業中所處地位及現狀:
1、經營方式的轉型困難:
由于當地的背景,他們不能向其他同行那樣承攬多種商業性活動,導致許多慕名而來的商戶轉投他家,從而造成了本處在經營形式上的縛手縛腳。但同時,該背景也給他們帶來了較大的行業影響力,應該更好的利用這種影響力來拉攏客戶。
2、高層次的經營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不足,引進力度不夠,培訓工作又跟不上,餐飲烹飪研發創新不夠,菜品、經營缺乏特色。解決行業整體素質不高的問題,一是引進和培養高素質的經營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二是切實抓好行業培訓工作。在人才引進的同時,重點是抓好在職培訓工作。
3、在鞏固和保持現有客戶的同時,還要更多的面向社會,積極扶持適合大眾消費、具有經營特色、誠信服務、衛生、方便、實惠的經營方式,滿足多層次、多元化的消費需求。打造餐飲酒店名牌,發展特色經營,是提高本行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內容。
餐飲業要繼續良好經營下去,就要進一步深化內部改革,加快機制創新,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堅持創新與發展,創品牌、創名牌,突出經營特色,提高市場競爭力;改善經營管理,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盈利水平。
【酒店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調研酒店的調研報告優秀10-21
酒店調研報告01-18
酒店行業調研報告10-26
調研酒店的實習報告05-22
酒店實習調研報告11-25
酒店調研報告(集合)02-28
酒店調研報告范文08-24
酒店調研報告【精品】05-13
酒店調研報告[熱門]05-28
(集合)酒店調研報告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