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日三秋》讀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日三秋》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日三秋》是劉震云20xx年發表的長篇小說,在讀這本書時,我更加確定,用方言讀劉震云的作品會更有味道,或者用河譜讀更有“云”味兒。
此書共6個部分,前言以六叔的畫開篇,引出主人公及民間流傳的“花二娘”,依次展開書中的要人物花二娘、櫻桃、明亮以及精選笑話和被忽略的笑話,最后又重回開頭“花二娘”。
書中的情節與《一句頂一萬句》有相似的情節,相似是因為這兩本書都是些的延津農村小人物平淡且不平常的一生,這里就從花二娘與明亮一家的情緣說起。
“花二娘”——延津人愛講笑話、愛聽笑話的根源,這是一個“老貓猴”一般的存在。在延津人的傳說中,夢里來收笑話的人,講的好饒你一命,講不好明天就見不得明天的太陽了。
而明亮的母親就被“花二娘”的笑話索了命,但外人不知。茶余飯后說起這樁事就說是因為一把韭菜想不開離了人間,而明亮父母的愛情也是很有味道,戲臺上的法海與白蛇,臺下卻成了兩口。這條故事充滿了荒誕與黑色幽默,具體情節建議大家看原著細品。
主要人物明亮,櫻桃、戲中“白蛇”的兒子,因母親去世,父親在村里被各種傳言搞得心神不寧,為了養活兒子到武漢投親,機緣巧合下因為會唱戲,在危急關頭拯救了一場演出,得到領導賞識,同時得到了“擇偶優先權”——再婚了。婚后,因為后媽區別對待,加之思念奶奶,小明亮孤身回故鄉。回鄉路充滿波折,回延津后的幾年更是曲折。親爹把他寄養在老同事“許仙”家,為了孩子寄人籬下有個好生活,每月加班的小金庫都作為明亮的生活費。但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最終被二婚媳婦發現,自此斷了“供給”,而“許仙”媳婦,明亮的嬸子明顯態度大變。明亮常年寄人籬下看出了嬸子的不同,果斷退學,打工。轉到“天蓬元帥”豬蹄店,這個明亮“財富與幸福啟航”的地方。
在“天棚元帥”打工時,他與妻子結緣,在故鄉的幸福時光卻因一張“小卡片”改變航道。平凡夫妻平淡的生活自此被打破,無奈西行,到西安落腳,開始新生活。在西安他們并非一帆風順,各種坎坷經歷值得大家開啟閱讀。
重回故里,是因回鄉遷墳,在這里他與花二娘在夢中相遇,而他們的緣分,還讓花二娘除了延津,到了西安,在終章也揭開了“花二娘”坎坷的一生。
總的來講,劉震云的筆下乍看是小人物的家長里短、民間傳說與村口八卦,但細品就是普羅大眾的平凡人生。
【《一日三秋》讀后感】相關文章:
讀后感讀后感01-03
《童年》讀后感-讀后感02-29
魯迅《彷徨》讀后感 讀后感03-04
《中庸》讀后感 《中庸》讀后感01-24
《史記》暑假讀后感-讀后感07-06
白楊的讀后感,白楊的讀后感01-10
愛的教育讀后感讀后感01-08
魯迅故鄉的讀后感 讀后感03-05
《小狗錢錢》讀后感-讀后感02-15
小王子的讀后感_讀后感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