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教學設計【精華15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音樂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1
課題:
唱給媽媽的搖籃曲
課時:
1課時
教學目標:
1、對學生進行愛心、親情教育,使之理解愛、體驗愛。
2、視唱旋律,鞏固la、da、re、mi、sol、la各音。
3、學會歌曲《唱給媽媽的搖籃曲》并能深情地表演。
4、培養學生互相合作、積極表現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視唱旋律,鞏固la、da、re、mi、sol、la各音。
2、學會歌曲《唱給媽媽的搖籃曲》并能深情地表演。
3、結尾樂句的音準和整首歌曲的情感。
教 學 過 程
一、欣賞導入
1、教師談話:今天老師請同學們來欣賞一首歌《天亮了》。邊聽邊想,歌詞主要說了什么內容?帶給你怎樣一種感受?(點擊播放flash歌曲《天亮了》,師生共同欣賞。)
2、指名交流:這首歌講了有個小女孩,她的爸爸媽媽過世了,她在這個世界上覺得非常孤獨和寂寞,她非常想念爸爸媽媽。
3、提問:歌曲帶給你怎樣的感覺呢?(傷心的、悲傷的)
是啊,這首歌曲從歌詞上、畫面上以及感人的旋律上都讓我們感到很悲傷。其實,這首歌的來歷有一個非常真實、感人的故事。
4、師講故事,激發學生的興趣:
一天,一家三口出去玩,在坐纜車的時候發生了意外,纜車從半空中跌落山谷。為了孩子的生存,他爸爸把孩子高高地舉起。等營救人員發現時,車上其他人都遇難了,唯有這位兩歲的孩子卻活了下來!這是多么偉大的愛呀!煤體報導這則新聞后,許多人都被這對父母的舉動深深感動了!韓紅看了更是激動不已。她連夜寫下這首歌《天亮了》用來紀念這對勇敢的父母,并且還領養了這個孩子!每次聽這首歌,我都會感動!被這對父母的愛感動!被韓紅的善良感動!更被這首歌曲所感動!同學們,讓我們再一次走近韓紅,在來聽聽她唱的這首歌,再來感受一下這對年輕父母偉大、無私的愛!(點擊播放韓紅現場演唱的歌曲《天亮了》,師生再次欣賞。)
5、復聽歌曲。
二、學唱新歌
1、談話:這是多么偉大的愛啊!在生命的最后時刻,他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孩子!其實,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樣的!為了我們的健康成長,她們一定付出了很多很多!現在請你回憶一下,你能說說爸爸媽媽最讓你感動的一件事嗎?
2、指名談自己的事例
師:相信你一定不會辜負媽媽對你的期望!聽了同學們的介紹,我心里特別感動!雖然爸爸媽媽對我們的愛不一定驚天動地,但是,在每一個平凡的日子里,她們對我們的愛卻不經意地滲透在點點滴滴的小事上!可能是一個愛憐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一頓熱呼呼的早飯……但是他們對我們的愛卻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我們該怎樣來回報?怎樣來感恩?讓我們來聽一首歌,看看歌曲講了什么內容?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3、初聽歌曲《唱給媽媽的搖籃曲》 (指名回答) 生:媽媽伏在桌上睡著了。小女孩把燈熄滅了,并給媽媽蓋上了小花襖。
生:她把桌子當成給媽媽的搖籃,看著媽媽在夢里微笑。
師:多么懂事的孩子啊!如果你媽媽也像這位媽媽一樣靠著桌子睡著了,你也能像這個孩子一樣做嗎?
生:能!
師:好!現在你就是這個懂事的孩子,讓我們帶著對媽媽深深的愛再次來欣賞這首歌,邊聽邊跟著音樂的感覺用眼神、手勢、動作來表現對媽媽的愛!
4、復聽歌曲并簡單律動。
師:從同學們深情的眼神里可以感受到大家很愛媽媽!請你仔細的找一找,這首歌里哪一句最像小女孩唱給媽媽的搖籃曲?
5、找出難點句,聯系鞏固難點。 師:歌聲真美!下面請老師唱唱歌曲。
6、教師范唱
7、指導學生用la模唱歌譜。
8、分小組檢查
9、讓我們一起讀讀歌詞,再次體會歌曲的美麗。(師生有感情的分段讀歌詞。)
10、學生跟琴輕唱全曲。
師:唱得不錯!這是一首唱給媽媽的搖籃曲,我們該用怎樣的表情和聲音,媽媽才能睡得更香更甜呢?
生:靜靜的,好像在哄媽媽睡覺一樣唱。
生:輕輕的、甜甜的、溫柔的
生:深情、輕柔、寧靜的
師:同學們講得非常好!能不能做到呢?用你的歌聲來回答我吧!
11、學生跟琴有感情地再唱歌曲。
師:唱得非常好!老師聽了也很感動!誰愿意站起來表現一下?
12、全班起立,大家躍躍欲試。
13、分段演唱。
第一段全班同學一起唱,第二段男生演唱,第三段女生演唱。
(看著大屏幕,同學們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表現歌曲,并相互交流,氣氛活躍。)
三、拓展、欣賞
師:從同學們的歌聲中,從大家的表演中,我看到了大家非常愛自己的媽媽!當媽媽長期離開我們的時候,我想我們一定會非常思念她。有一個叫魯冰花的小女孩,她媽媽離開了她。她是怎么想的呢?讓我們來欣賞一首歌,邊聽邊想,歌曲主要講了什么內容?是啊!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1、師生初次欣賞歌曲《魯冰花》。
生:這首歌曲主要講了魯冰花非常思念自己的媽媽。
師:魯冰花愛媽媽!小女孩愛媽媽!我們也愛媽媽!讓我們祝天下所有的母親都安康、幸福!
2、復聽歌曲《魯冰花》。
3、練習:這首歌曲用什么情緒、什么速度演唱。
4、再聽歌曲。
四、小結
師:愛是無私的,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父母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孩子!讓我們用我們最美的歌聲來表達對父母的那份愛!(課件播放歌曲,師生同唱)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
1、 認真聆聽《回聲》,知道音樂中表現回聲的方法,感受音樂與大自然的關系,激發學生在音樂的感悟下去探索、發現大自然的奧秘。
2、 認識力度記號f,p,知道它們的含義,并能在實踐中正確運用。
3、通過學唱《友誼的回聲》,鼓勵學生在人際交往中追求友誼并建立美好的友誼。
教學重點:力度記號在音樂中的實踐運用。
教學難點 :音樂中表現回聲的方法,后半拍起唱的演唱方法。
教學過程 :
一、 引入課題
1、談話:在自然界中有很多神奇的現象,老師和一位同學來合作一下,請同學們猜一猜這是什么現象?
2、你知道回聲嗎?(激發興趣,讓學生說一說)師小結:回聲是發生在山谷中的一種自然現象,回聲和我們發出的聲音(我們把它稱為原聲)相比,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
二、欣賞《回聲》
1、引入:音樂家發現了這一奇妙的自然現象,有音樂家就想到用音樂來表現回聲。當然,這個作品中的回聲并不是對著山谷唱歌,而是兩個合唱隊模擬出來的,我們一起來聽一聽,你知道這兩個合唱隊是怎樣配合著表現回聲的嗎?
2、認識力度記號:像我們剛才不同力度的演唱在音樂中有專門的音樂記號,叫力度記號,剛才我們在演唱中用了兩種不同的力度,fP,(出示強弱)歌曲里表現原聲的用了哪種記號?表現回聲的呢?
3、再次聆聽回聲(出示歌譜)感受樂曲中強弱的對比
三、發聲練習 男女聲分組唱,隨老師的琴聲唱一唱歌曲,用自己的聲音表現一下回聲。處理:歌曲其他部分用中強的力度來演唱,表現敘述的語氣。
四、學唱歌曲引入:今天我們一起來學唱一首《友誼的回聲》,先聽一聽歌曲,想一想,為什么叫友誼的回聲?指名學生回答,師小結:面對山谷,我們發出怎么樣的`喊聲,山谷就會傳給你怎么樣的聲音,這其實就像我們人與人之間,你對別人付出了怎么樣的真心,別人就會對你有怎么樣的友誼,這就是友誼的回聲。
1、欣賞歌曲,隨音樂輕輕唱一唱歌曲。
2、個別指導
A 、出示:我喊一聲,喊一聲,噢,噢,噢。問:這個記號是什么?(PP----很弱)師生配合唱一唱,注意休止符
B、出示:回聲回聲…可愛的回聲。師獨自唱一唱,請學生為老師伴奏(拍手拍腿)述:這里有一個休止符,表示后半拍起唱,請同學們在為老師伴奏的時候注意一下,這里的休止符是怎么把握的(師再唱,生伴奏)我們一起來試一下(師彈琴,生邊拍手邊唱,逐步脫離拍手拍腿)
3、隨老師彈琴,生輕輕演唱歌曲第一段 “向著大森林”尾音指導。
4、學唱第二段,師彈琴,生輕輕唱一唱,個別地方糾正。
5、隨琴輕輕唱一唱歌曲。
6、歌曲處理友誼的回聲是人間最美的回聲,我們要用怎么樣的聲音來表現這樣美妙的聲音呢?
7 、 讓我們帶者對友誼的情感來演唱這首歌曲(拍打節奏,輕聲來演唱)
8 、糾正歌曲中錯誤的地方,跟琴演唱,提示帶者什么樣的情緒演唱。
9、用強弱來打拍的形式,再次用情演唱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感受了回聲,你現在知道音樂中是怎么表現回聲的嗎?對,運用了兩個力度記號,那就是強、弱。除了這兩個力度記號,音樂中還有一些記號也是表示力度的,也有表現力度的變化過程的,我們在以后的時間里再接著學習。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管弦樂《三只小豬》的欣賞,感受樂曲歡樂活潑的情緒,感悟小豬勞動時的歡樂情趣。
【過程與方法】
通過反復聆聽、演唱、表演的方式,熟悉音樂主題。
【知識與技能】
認識小提琴,熟悉小提琴的音色;能和著音樂進行律動表演。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感悟小豬勞動時的歡樂情趣,熟悉音樂主題并能從整首樂曲中快速識別主題段落。
【難點】
在多次反復聆聽音樂的基礎上,能夠和著音樂較為準確進行表演。
三、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課堂伊始,播放《三只小豬》,帶領學生隨著音樂律動模仿小豬的動作,提問學生:我們在模仿哪種小動物?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同學們回答非常準確,我們模仿的是可愛的小豬,今天老師要帶同學們去認識三個熱愛勞動的小豬,欣賞音樂《三只小豬》,由此導入新課。
(二)初步感知
1、播放樂曲,并提出問題:音樂里的'小豬在做什么?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小豬們繁忙地蓋房子。
2、教師再次完整播放樂曲,請學生思考:小豬們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活潑、歡快地。
(三)探究學習
1、聽教師范奏主題旋律。
2、唱主旋律
(1)聽教師范唱草房子。
(2)帶領學生齊唱草房子、木房子和磚房子,加深對主題音樂的印象。
3、加入蓋房子動作唱主旋律
教師示范蓋房子的動作:你們能像老師這樣邊唱邊蓋房子嗎?看看我是怎么做的。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演奏串鈴、三角鐵、哇鳴筒、舞板這四種打擊樂器,能分辨其音色,說出其名稱。
2.能學會唱歌曲《蒙古小夜曲》,并能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正確演奏串鈴、三角鐵、哇鳴筒、舞板這四種打擊樂器。
難點:能分辨其音色,說出其名稱。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準備
課件、打擊樂器若干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小朋友們,今天天氣可真好,老師帶你們一起去交游,準備好了嗎?那我們出發吧。(律動)
二、自制簡單的打擊樂器
1、檢查學生準備制作打擊樂器的材料。
2、引導學生采用各種不同的.方法使自備的材料發出各具特色的音響。
3、引導學生用上述材料分別演奏自編或教材提供的簡單節奏自編或教材提供的簡單節奏型,讓他們聆聽不同的材料通過不同的演奏方式所發出的各具特色的音響效果。
4、教師彈奏一些學生熟悉的曲調,讓他們操起手中的“樂器”,用一些簡單的節奏型為曲調即興表演。
三、認識四種打擊樂器
邊介紹各種樂器的特色特點和演奏方法,邊示范,并讓學生“敲一敲,聽一聽”。
四、學唱《蒙古小夜曲》
1、利用歌詞意境邊講故事邊唱,啟發學生。
2、唱一唱
(1)范唱。
(2)邊想像邊跟唱一唱,邊唱邊用打擊樂器伴奏,進入音樂情境。
3、讓學生互相評價,評一評誰配得最好。
五、結束
小朋友們,天快黑了,我們該回家了。看,小火車來接我們了。
課件:小火車出現,播放歌曲《火車開啦》。
聽音樂出教室。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5
第八單元《冬天的故事》
教學內容
聽:《雪橇》《冬天的故事》《鈴鐺響叮當》
唱:《堆雪人》《踏雪尋梅》《鈴鐺響叮當》
課時安排:3課時
第一課時《堆雪人》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感受歌曲所表現的明朗和歡樂的情緒。
2.指導學生在合唱時低聲區保持氣息和聲音的高位置,并做到聲部的'和諧與統一。
3.將旋律模仿的手法,運用在學生旋律創作練習中。
4.在新穎的教學環境中,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
1.一個降號調歌曲的視唱與合唱。
2.學生對新歌能進行創造性的綜合表演。
教學過程:
一、學生隨音樂聲進教室,師生問好。
二、新歌曲調復習,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學生用口風琴輔助練習。
1、從三度音程練習入手練唱合唱部份。
2、從尋找曲調異同點入手練唱合唱部份。
3、練唱新歌曲調。
三、新歌歌詞教學
1.揭示課題,啟發學生對冬日環境的豐富想象或聯想。
2.新歌范唱(采用多媒體演示)。
3.學生學唱新歌。引導學生根據歌詞內容,以不同的情感、力度分別唱好新歌的齊唱及合唱部分。
四、《快樂一刻》
1.學生以二重唱形式演唱新歌,并進行集體點評。(采用卡拉OK形式演唱)。
2.指導學生對新歌用多種形式進行創造性表演。創設雪景環境,啟發學生以唱、奏、舞等多種形式創造性地演唱歌曲,更完美地表達歌曲意境。
3、聽賞“雪橇”(鋼琴獨奏)
五、小結:
對本課學生學習情況進行評價、總結,肯定學生主動學習及積極創新的精神。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6
教學內容:
學唱《叫我唱歌我唱歌》
教學目標
1、通過學唱南京六合民歌“叫我唱歌我唱歌”,感受歌曲的地方色彩,以及對“勞動號子”的初步了解。
2、學做音樂游戲:跳格子,將“re、fa、la”三個音符任意放入格內,在按不同順序方向邊唱邊跳。
3、用“sol、la、si”三個音,做“豎笛接龍”游戲。
教學重點
用“田間勞動”的過程,感受歌曲的內容與情緒。
教學難點
創意采用“一領眾唱,體驗“勞動號子”的獨特演唱效果。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首先學生拍手律動走進教室,用鋼琴進行師生問好。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個小動物,請你們看?(出示圖畫:小動物、雞、鳥、蝴蝶等。)
師:你們都喜歡哪些動物啊?能不能模仿這些動物的叫聲,并且老師準備一些樂器你們可以用這些樂器把動物的叫聲模仿出來。(木魚、三角鐵、沙槌等)
生:雞:嘰嘰嘰×××用木魚敲擊節奏。
鳥:吱吱××三角鐵敲擊節奏。
蜜蜂:嗡嗡嗡嗡××××沙槌敲擊節奏。
師:同學們的表現很不錯,大家都知道美好的生活從哪里來嗎?
生:
師:對了,要靠勞動來創造的。
二、導入課題。
師:請同學們觀賞“隔上段”(讓同學感受音樂情緒及勞動情景。)
師:聽了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歌詞表現了什么情緒?
生:活潑、有力。他們在干什么?
師:下面老師為大家演唱一首我們南京六合民歌,這也是表現田間勞動過程的歌曲。
師:下面我們再跟著音樂來感受一下這首歌曲。
師:請同學們跟著老師的鋼琴用啦哼來唱歌曲的旋律。
生:
師:下面同學們可以跟著老師的鋼琴輕輕聲模唱歌詞。看歌詞,辨認歌曲中重復部分的變化。
生:
師:請同學們跟琴演唱,邊唱邊感受歌曲描寫勞動時的心情是怎樣的。
生:
師:通過這首歌的學習同學們可以體驗一下一領眾唱及“勞動號子”的獨特演唱效果。
三、創編活動
師:同學們可以集體創編插秧、拋秧、收割等動作。一邊唱歌,一邊進行表演。
(設計意圖: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創編的能力,還可以讓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增強學生學習歌曲的興趣。)
四、音樂游戲
師:下面我們來進行跳格子的游戲,首先我將“re、fa、la”三個音符任意放入格內,再按不同的順序和方向邊唱邊跳。
生:
五、豎笛練習
師:下面我們來做一個“豎笛接龍”游戲,同學們先用豎笛把“sol、la、si”這三個音吹奏出來,然后老師某位同學吹“sol”下面一位吹“la”再下一位吹“si”。以此內推,爭取大多數人都能參加。
生:
六、課堂小結
通過《叫我唱歌我唱歌》這首歌曲的學習,發揚了愛勞動的好品質,體驗了民歌的特點。通過創編活動、音樂游戲等內容不但豐富了我們的課堂內容,還活躍了我們的課堂氣氛,而且還培養了學生自主創新的意識。這節課同學們的表現很好,課堂氣氛活躍。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7
教學內容:
1、唱《采菱》
2、聽《夢里水鄉》《采紅菱》
3、表現《采菱》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用優美動聽的聲音演唱《采菱》,表達對水鄉和江南景色的贊美和熱愛。
2、通過學唱和欣賞江南的歌曲,學生能夠了解江南音樂的旋律特點,感受江南音樂的風格。
3、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鼓勵學生加入到集體表現歌曲的形式中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優美婉轉地演唱歌曲,并能初步感受江南音樂的旋律特點。
教學難點:
1、切分音和附點音符的掌握
2、表現歌曲
教具準備:鋼琴、多媒體課件、節奏卡片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
1、教師創編:2/4 X XX X X︱ X X X‖
東 小 的同學 你 們好!
2、教師出示節奏卡片:2/4 X X XX X ︱X X X‖
二、導入: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美麗的圖片描繪的哪里的風景?(出示課件)
2、(師)你們能用語言來贊美美麗的景色嗎?
3、(師)如果讓你們為圖片配上音樂,你們會選怎樣的音樂?(優美、婉轉、抒情的)
4、聽音樂《夢里水鄉》,聽一聽老師選擇的音樂。
5、過渡語:(師)江南確實太美了,人杰地靈,水甜,心甜,歌更甜,你們聽一群孩子用動聽的.歌聲在贊美家鄉呢。
三、新課教學:
1、初聽《采菱》,說說歌曲的情緒和歌曲的內容。
2、(師)你們采過菱角嗎?看看老師是如何采菱的。(教師邊唱邊表演)
3、介紹“菱角”的生長過程,小伙伴們采菱時的心情。(出示課件)
4、學唱歌譜。(出示課件)
(1)教師出示節奏卡片,教學生讀一讀。
(2)教師范唱歌譜,學生找一找切分音和附點四分音符。
(3)聽唱法學唱部分歌譜。(唱準切分音和附點四分音符)
(4)師生接口唱,學生在切分音和附點四分音符處接唱。
5、學唱歌詞。(一字多音的唱法)
(1)教師范唱。
(2)聽琴輕唱,說說難唱的地方。
(3)齊唱歌曲,注意演唱情緒。(教師在間奏處伴唱)
四、歌曲處理(小組合作形式)
1、分三個小組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第一組:變化演唱形式;
第二組:創編動作表演;
第三組:創編歌詞
2、分組匯報,學生互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
五、歌曲延伸:
(師)我們江南的音樂不僅好聽,形式也很豐富,同樣是采菱,還可以用不同的音樂情緒來表現,你們聽(放音樂《采紅菱》)(出示課件)
六、小結,下課。
(師)江南的美景數不勝數,從古至今很多文人墨客都曾留有詩句贊美江南,最后老師把這首古詩《憶江南》送給你們,大家也可以回去找一找其他的江南知識,下節課大家一齊分享。(出示課件)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8
教學內容:
1、欣賞:賽馬(二胡獨奏曲)
2、擴展與活動。
教學目標:
1、認識民族樂器二胡
2、欣賞二胡獨奏曲《賽馬》,能分辨各樂段表達的音樂情緒。
3、能創造性的表現賽馬的情景、動作。并能用打擊樂器簡單的表現樂曲。
4、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
教學難點和重點:
分段欣賞二胡獨奏曲《賽馬》,了解樂曲結構,感受音樂情緒。
教具及學具準備:
課件、二胡、打擊樂器、鋼琴
教學步驟:
一、導入,創設學習情境。
師:今天這節音樂課老師要帶同學們去一個神秘的地方,那兒有著遼闊的大草原,雄鷹在藍天上自由的飛翔,成群的牛羊悠閑的吃著青草,牧民騎在高高的馬背上,神奇的揮舞著鞭子,放聲歌唱:
(播放音樂《草原升起不落的太陽》)
1、PPT出示圖片,讓學生對圖片上的人事進行描述?
2、看到這樣的場景,你有什么感受呢?
3、介紹那達慕會上的競技項目,并引出課題.
4、教師演奏二胡曲《賽馬》
5、認識中國民族樂器二胡
二、引導學生用聲勢動作感受賽馬場上歡快的景象
1、欣賞這首樂曲的第一樂段,邊聽音樂邊來思考下面兩個問題。
(1)樂段表現了賽馬比賽的什么階段?
A開始B過程C結束
(2)音樂的情緒怎樣?
A平靜B熱鬧C悲傷
2、聆聽第一樂段,讓學生感受這一樂段的力度特征是怎樣的?
(請同學們伸出小手,用聲勢動作來感受音樂的力度)
師:作曲家在第一段運用了強弱相間的力度變化,描繪了賽馬場上賽手們你追我趕的的情景,以及賽馬手們緊張激動的心情。
3、邀請同學們一起來到這那達慕賽馬大會上,做一回勇敢自信的小小賽馬手。
(全體起立,師生律動)
總結:太棒了,同學們請坐,剛剛大家生動的表演,仿佛也將老師帶入了那緊張、激烈的賽馬場上,好了同學們,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首樂曲的第二樂段
三、運用不同的方式引導學生感受音樂的節奏變化及二胡播奏的特點,體會音樂情感
1、請同學們帶上這兩個問題,仔細認真聆聽第二樂段
(1)這段音樂旋律情緒上有什么變化
A變得悠揚、舒緩B變得更激烈
(2)音樂刻畫了蒙古騎手什么樣的心情?
A緊張、害怕B樂觀、自信
2、學生跟鋼琴哼唱主題旋律
3、再次聆聽第二樂段,思考主題旋律在第二樂段出現幾次。每次主題旋律的出現,音樂的情緒一樣嗎?
總結:主題旋律第二次和第三次的出現是對第一次出現的主題旋律,進行了兩次的變奏
4、節選主題旋律前四個小節和變奏一的`前四小節,設計小馬找媽媽的游戲,并感受音樂情緒的變化。
5、師生打奏節奏,并能有打擊樂器變現出來。
總結:同學們,主題旋律第一次出現和進行第一次變奏時,雖然是同樣的旋律,但是由于節奏的變化卻給人帶來了不同的感受,這就是音樂藝術的魅力。
6、觀看視頻,思考演奏者是通過怎樣的形式把變奏二表現出來的。
總結:在演奏過程中,不用琴弓去拉琴弦,而是用手指播動琴弦,這是二胡演奏中的另一種形式,叫做播奏。這波播奏出來的聲音,就像馬兒在草原上奔跑的馬蹄聲,另外,這一樂句主奏樂器由二胡變為了揚琴。
四、欣賞音樂,感受熱烈歡騰的賽馬場景
1、欣賞第三樂段,并思考第三樂段和前面所欣賞的那個樂段更為相似。
總結:這就仿佛讓我們看到了賽馬手們正沖向勝利的終點,緊張激烈的賽馬比賽結束了。
五、復聽全曲,感受傳統音樂的魅力
二胡從民間的伴奏樂器,發展至今,登上了大雅之堂,成為了一件變現力豐富的獨奏樂器,,這是多么的了不起啊,下面,就讓我們跟隨著我國二胡演奏家鄧建棟老師的腳步,走進維也納金色大廳,去欣賞,他們震撼世界的表演吧!
六、總結
同學們,今天這節音樂課我們不僅了解了中國民族樂器二胡,還欣賞了二胡曲《賽馬》所表現出來的情感。其實,在我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還有著許許多多民族的優秀音樂作品,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學習中,能夠了解更多的民族音樂,更加熱愛民族音樂。
七:拓展
課后,欣賞二胡獨奏曲《戰馬奔騰》,感受這首樂曲所表達的情感。
八、教學中的突破與新的教學思路
本課我引用了聲勢動作、律動、打擊樂器等方法,引導學生感知不同的音樂段落,并熟悉主題旋律,激發學生參與聽賞活動,從中體驗到賽馬場上歡快的景象。
根據新課程的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以學生為主體性,快樂學習,輕松體驗,陶冶情操,輕松完成教學目標。
九、板書設計:
《賽馬》
十、作業要求:欣賞二胡獨奏曲《戰馬奔騰》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9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活動,感受不同地區的風土人情,了解音樂文化多樣性。
【過程與方法】
運用小組探究合作的方法,提高對音樂鑒賞感知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知識與技能】
通過學習本節課,學生能夠鞏固之前學習的歌曲并進行演唱。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參與活動,鞏固之前學習的歌曲。
【難點】
了解世界音樂文化多樣性。
三、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好,音樂是世界的語言,不管你走到哪里,總會聽到許多優美的音樂,不同的民族文化、地理環境產生了不同的音樂。我們用《火車咔咔咔》的曲調填寫了《環球之旅》的歌詞。現在,請我們的小歌手來教我們大家唱《環球之旅》。
全體同學演唱《環球之旅》:“坐上火車環球跑,看世界多美妙。聽歡樂的歌聲,在五洲四海飄。”
(二)初步感知
用多媒體播放大洋洲,亞洲,歐洲的圖片并提問學生:圖片中都是哪些地區?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我們都生活在一個大家庭,就是地球,那么那里的人們跟我們生活的方式演唱的歌曲是一樣的嗎,下面老師把大家按音樂小組進行分配,每個小組代表一個國家,來向大家介紹,現在我們乘著小火車唱著歌出發吧!第一站我們先去日本和澳大利亞,請第一組來介紹。
(三)組織活動
1、組織“世界音樂知多少”的知識競賽提問:“你們對于日本的了解有多少呢”。
學生通過課前準備向大家介紹。
教師總結:富士山和櫻花是日本的象征。富士山是日本最高的山,山峰高聳入云,山巔白雪皚皚,富士山被日本人民譽為“圣岳”。櫻花也是日本的象征,它是一種白色的小花,每到春天,山坡上、田野里,到處都開滿了白色的櫻花。人們結伴去踏青,享受春天的氣息。日本著名的民歌有《櫻花》《四季歌》《拉網小調》等。
2、教師提問:澳大利亞有哪些著名的音樂和標志性的建筑?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澳大利亞盛產羊毛,標志性的建筑是悉尼歌劇院,如果從空中俯瞰,就像一只張開翅膀飛翔的天鵝。她的外形就像即將乘風出海的白色風帆,與周圍藍色的大海交相輝映。澳大利亞的民歌有《理發師》等。同學們回答得很對,和我們了解的一樣,現在我們為大家演唱這兩個地區的歌曲。
3、演唱《紅蜻蜓》和《理發師》。
4、教師引導:火車又開起來,看看我們這回到了哪里呢?(出示俄羅斯教堂和水城威尼斯),下面就讓我們的小導游給大家介紹一下。
學生模仿導游向大家介紹。
教師總結:因為歐洲人信奉宗教,有基督教、天主教等,人們建造了許多教堂,在教堂里舉行儀式等活動。在歐洲有許多著名的教堂,教堂的建筑不僅是建筑史上的杰作也是歷史文化的見證。許多音樂作品都和教堂有關,如亨德爾的《彌撒曲》、莫扎特的《安魂曲》、貝多芬的《D大調莊嚴彌撒》等。而且俄羅斯的音樂可豐富啦,如俄羅斯的民歌《伏爾加船夫曲》《三套車》等。還有著名的音樂家柴科夫斯基,我們欣賞過許多他的作品,如《天鵝湖》《胡桃夾子》等。說到俄羅斯的音樂,不能不提到蘇聯的音樂。蘇聯的'歌曲已經成為一個時代的象征,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歌曲,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燈光》等。
5、教師向大家介紹意大利的威尼斯:威尼斯城四周環海,全城由118個小島組成,城市里共有2300多條水巷。威尼斯的房屋建造獨特,地基都淹沒在水中,像從水中鉆出似的,他們的交通工具就是一種叫貢都拉的小船。由于威尼斯獨特的地理環境和重要的港口位置被稱為“亞得里亞海明珠”。
學生代表通過資料向大家介紹:意大利的民歌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熱情奔放。如《我的太陽》《重歸蘇蓮托》《桑塔露琪亞》《卡普里島》等。許多音樂家都來過意大利,并留下了杰出的音樂作品,如柴科夫斯基的《意大利隨想曲》、柏遼茲的《哈羅爾得在意大利》等。現在我們為大家演唱一首意大利民歌《卡普里島》。
6、全體演唱《卡普里島》。
(四)鞏固拓展
教師播放漢族民歌,帶領學生感受本民族歌曲。
(五)小結作業
小結:在短短時間里,我們既欣賞了豐富多彩的音樂,又了解了世界各國的名勝。世界上的音樂太奇妙了,同學們讓我們最后再一次感受世界的音樂文化,我建議讓我們創作一個《環球之旅》回旋曲,大家齊唱《環球之旅》作為主部,插部分別請同學獨唱《紅蜻蜓》《卡普里島》《桑塔露琪亞》等歌曲,結束我們今天的環球之旅。
布置課后作業:搜集美洲歌曲。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學會唱《時間像小馬車》的第一段歌詞,并能從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2.欣賞《在鐘表店里》,感受樂曲的速度、情緒。能積極參與《在鐘表店里》的表現和創編活動,并從中體驗到與他人合作的快樂。
教學重點:
1.學唱歌曲《時間像小馬車》。
2.聆聽樂曲《在鐘表店里》的第一樂段。
教學難點
感受《在鐘表店里》音樂中各種鐘表走動的不同節奏,并用身體動作、打擊樂器表現。
教具學具
鋼琴、錄音機、課件
教學過程:
(1).聽第一部分音樂
(多媒體畫面:出示一座房子,從房子里傳來《在鐘表店里》的第一樂段,學生聆聽音樂。)
師:請小朋友睜開眼睛吧。(在教室里布設一個鐘表店)
師:剛剛在音樂聲中你聽到了什么?
師:對!我們聽到了很多不同的鐘聲,在什么地方可以聽到這么多鐘聲?
師:(歸納出示課題)多媒體畫面出示《在鐘表店里》。
師:老師這里還有很多漂亮的鐘呢,我們進去瞧瞧吧!
(多媒體畫面:房子的門開了,出現各種各樣的鐘表。)
(2).學習主題音樂
師:看看我手里的這面鐘,請你們聽聽它們的聲音并模仿出來。
生:滴答滴答
師:想一想你聽到的聲音是誰走動時發出的聲音?
生:秒針。
師:我們來聽聽你們學得像嗎?
(多媒體出示秒針走動的聲音及節奏譜:2/4xxxx)
嘀嗒嘀嗒
師:咱們來學學秒針是怎樣走動的。(聽著主題音樂動一動)
師:鐘表店里的`這面太陽鐘為我們帶來了分針走動的節奏。
(多媒體出示分針走動的聲音及節奏譜:2/4xxxx)
3.欣賞第二部分音樂
師:請小朋友聆聽第二部分音樂,想一想它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多媒體只播放音樂,沒有畫面。)
生:……
師:咱們再來聆聽一次,把你想像的畫面表現出來。
4.欣賞第三部分音樂
(多媒體出示畫面:天亮了,鐘表店里又重新活躍起來。)
師:太陽升起來了,鐘表店里的又熱鬧起來。
學生聆聽第三部分音樂。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11
一、教學目標
1.認真仔細地聆聽音樂曲調歡快活潑充滿童趣的歌曲感受歌曲中出現了一幅幅生動而饒有情趣的畫面,形象地表現了兒童們在一年四季中天真爛漫的歡樂情景,抒發了他們熱愛生活的心情。
2.用聽唱法欣賞歌曲《四季童趣》,通過對歌曲旋律的演唱,合作等方法,表達歌曲情感,學生能夠逐步提高音樂審美能力和音樂審美情趣。
3.能夠了解齊唱與二部合唱的和聲效果并進行區分。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通過欣賞歌曲,能夠了解歌曲所傳達的熱愛生活的心境。
【難點】
能夠了解齊唱與二部合唱的和聲效果并進行區分。
三、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為學生播放羅大佑的歌曲《童年》
教師提問學生:大家熟悉這首歌曲嗎?這首歌曲所表達的內容是什么呢?又給你怎樣的感受呢?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剛剛同學們都暢所欲言,這首歌曲大家也都有所了解,沒錯這是羅大佑所寫的《童年》,歌曲所表達的正是作者對于童年的向往和熱愛,今天讓我們走進新課看看這首歌曲當中的童年景象又有怎要的風采呢?順勢揭示課題《七色光之歌》。
(二)整體感知
1.教師完整播放整首歌曲,并提問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教師請同學回答問題。
教師總結:這首歌曲的情緒是歡悅并富有情趣地。
2.教師再次播放歌曲,并提問這首歌曲的速度是怎樣的呢?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這首歌曲的速度稍快。老師看到同學們身體都忍不住跟著音樂動了起來。
(三)分段欣賞
1.教師再次播放歌曲并提問:這首歌曲大家仔細的聽一聽感覺可以分為幾個段落啊?你們又是怎么劃分的呢?
學生自由回答。教師進行評價并總結:這首歌曲可以劃分為兩段,大家都是根據歌曲的歌詞去進行劃分的。
2.教師繼續播放歌曲并提問學生:每一段的歌詞當中都描繪了怎樣一幅畫面呢?給你的感覺又是怎樣的呢?
學生自由回答。教師進行鼓勵性的.評價并總結:這首歌曲的兩個段落都是以春夏秋冬為線索,去運用不同的動作和形式將童趣這一事件生動形象的刻畫了出來。
3.教師請學生以前后四人為一小組,用八分中的時間去討論:大家觀察課本當中的色塊,再一次的聆聽歌曲的兩個版本,來談一談這兩個歌曲的演唱給你怎樣的感覺。
學生討論后自由回答,教師進行總結:這首歌曲之所以大家覺得第二遍好聽,旋律優美,是因為歌曲運用了之前所沒有的和聲效果,兩聲部之間多以三度進行排列,所以他的聲音也更加豐富,聽起來才更好聽一些。
4.教師請學生分為兩組,試著去跟唱一下高低聲部的旋律。可以更進一步的對于歌曲和知識點有所了解。
(四)鞏固提高
教師組織學生,通過對于剛剛歌曲的學習,以同桌為單位去想一想,作者寫這首歌曲想向我們表達一種怎樣的情感呢?
學生自由回答,教師評價并總結:這首歌曲中孩子們在不同的季節感受到了不同的快樂,表達出作者想告訴我們同年是豐富多彩的,我們要把握住現在的時光,好好的享受生活,熱愛生活。
(五)小結作業
師生共同回顧本節課所學知識。教師總結:其實只要你仔細尋找探索,快樂就圍繞在我們的周圍,最后,就讓我們在動聽的歌聲中結束今天的音樂課。
布置作業:去找一找還有哪些是描寫童趣,描寫四季的歌曲。
四、板書設計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12
教材內容:人音版小學音樂第五冊第八課《四季的歌》之《捉迷藏》
教材分析:
歌曲《捉迷藏》是一首曲調規整、旋律活潑而又輕快的歌曲。歌曲把“春、夏、秋、冬”四季的季節變化比擬成四個頑皮的小娃娃在玩捉迷藏游戲。形象生動,很有童趣,也表現兒童對美好的大自然充滿著熱愛的情感。
本課是溶歌曲、律動、表演、創編為一體的較為全面的中年級綜合課,在本年級段中有承前啟后的作用。
教學目標:
1、通過游戲、情境表演等活動,激發學生對歌曲的情感,沉浸在歌曲的演唱、表現中。
2、通過多種形式的體驗,增強三拍子歌曲的演唱能力。
教學重點:能以較快的速度、清晰的吐字、活潑歡快的情緒和明亮的聲音有感情地正確演唱歌曲《捉迷藏》。
教學難點:附點八分音符的掌握
教學過程:
一、感受三拍子的強弱
歌曲《小白船》導入
跟老師一起動一動。這首小白船好聽嗎?它是幾拍子的?
三拍子的強弱規律怎么拍?
現在徐老師再給你們聽一段三拍子的音樂。跟剛才的小白船一樣的優美舒展嗎?(放捉迷藏伴奏)對了,這是一首歡快的3拍子音樂
下面我們來合作為音樂伴奏,徐老師用碰鈴打強拍,你們拍手打弱拍。行嗎?先試試看
誰來當小老師?
你還能用雙響筒把弱拍拍出來嗎?徐老師教你個辦法能整齊的拍?可以先空一拍,誰還愿意上來。我們來試試看。
二、感受樂曲旋律的起伏和3拍的連音
1、這一段音樂就是歌曲《捉迷藏》。它給你帶來什么感受?(輕松、愉快)
2、跟著老師用動作來感受一下音樂的起伏。
3、音樂什么地方給你一種拖長的感覺?在哪里?你能用這個延長的動作把它表示出來嗎?(就做長音)
4、你感覺到歌曲中哪一句旋律最高?它有什么變化?起伏真大呀,兩句高,然后到最低音5
5、讓我們再來感受一次。
6、用lu來唱一唱,師彈琴伴奏
三、節奏游戲
1、在這段音樂中,有一種節奏很好聽,出現的次數也最多,你覺得是這些節奏中的哪一種?
a)對,就是這個節奏,跟我念一念。這是個附點節奏
b)我們用這個好聽的節奏來造個句子,老師先來(沙沙沙沙)位置高,要有3拍子的感覺
c)老師再來和你們玩個游戲,反義詞造句接龍,比方我說:長的很長,你們回答:短的很短(高,大,瘦,黑,冷、遠)可以有力度變化
d)請同學們看,在這首歌里藏了很多這樣的附點節奏,請你們一邊聽一邊用手點出來,老師和你們一起做
歌曲學唱
1.初聽歌曲
1)提問:
歌曲里唱的.是什么游戲?(春夏秋冬四個娃娃捉迷藏)
她們是怎么捉迷藏的?
她們在捉迷藏時的心情是怎樣的?(輕松、愉快、竊喜)
3.學唱歌曲、歌曲處理。
我們來唱一唱。(跟琴兩遍)
歌曲共有4個樂句,我們把每一句的最后一個字念出來:耍、他、下、褂。都是啊口音,把小嘴巴豎起來唱,老師唱前面的,你們唱最后一個字,我來聽聽看
這首歌聽起來是那么輕松、活潑,但老師還發現有一個地方有些激動,你知道在哪里嗎?
為什么你感覺到這里比較激動呢?(音高了)我們該怎么唱?力度可以強些
激動之后,又變得怎樣了?(音低了)而且鉆入谷堆堆,縮進棉褂褂是種什么感覺?(竊喜、有趣)
你們能把它唱好嗎?再來唱一遍
看著老師的指揮來唱
五、音樂游戲
1)唱得真棒,你們想不想來做“捉迷藏”的游戲啊?選擇一個最喜歡的季節,當歌曲唱到這個季節的時候馬上蹲下藏好了,也可以加動作來表示,徐老師先示范一下,我最喜歡春天,春天藏在花叢中我就蹲下。明白了嗎?
2)藏的真好,還想來嗎?
二、結束部分
唱四季的歌還有很多,比如:小雨沙沙,柳樹姑娘,秋天多么美等等。課后同學們可以找一找有關四季的歌曲,聽一聽,唱一唱。老師今天帶了大家最熟悉的《春天在哪里》送給你們。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13
教材分析
《我是少年阿凡提》是人音版的小學音樂教材第七冊第五課《少年的歌》中的一首表演歌曲。這是一首具有濃郁的'新疆民歌風格的歌曲,2/4拍,二段體,G七聲羽調式。曲調詼諧、歡快,它生動地贊揚了少年阿凡提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優良行為。
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識譜的能力,音準較好,思維也很活躍,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對音樂興趣比較濃厚,愿意加入音樂創造活動當中,但仍需要加強課堂組織。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學唱歌曲,激發學生學習少年阿凡提,爭做環保小衛士,進行環保教育。
2、過程與方法目標:以聽、看、舞、唱、伴、編、展示等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各種感知器官,感受新疆音樂風格,增強對新疆藝術及文化魅力的了解與尊重。
3、知識與技能目標:能用詼諧跳躍的聲音,準確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唱出新疆特色。認識“#”及其作用,唱準“#1”;利用仿寫歌詞培養學生編創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用詼諧、跳躍的聲音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認識“#”,了解其作用;唱準歌曲中的“#1”、帶休止的切分節奏及一字多音。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14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作品《紫竹調》,感受民族器樂曲的魅力,產生繼承和弘揚民族音樂文化的意識。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紫竹調》的欣賞,并配以體驗、探究等方法,學生能夠初步了解民樂合奏的體裁形式,提高審美能力。
【知識與技能】
認識一些常見的民樂樂器,并能夠用聲勢創編的方式表現作品歡快的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完整聆聽并賞析《紫竹調》,逐步產生對民族音樂的興趣。
【難點】
對民樂合奏這一體裁的初步認識,感受民族器樂曲的韻味和魅力。
三、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播放江南絲竹音樂《春江花月夜》,并提問:在這首樂曲中都聽到了那些樂器?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這首樂曲中有很多的樂器,例如笛子、二胡、琵琶等。這種由很多民族樂器組合在一起的演奏形式稱為民樂合奏。順勢揭示課題《紫竹調》。
(二)初步感知
1.教師播放樂曲《紫竹調》,并提問樂曲的情緒是怎樣的?(感受)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這首樂曲的情緒是非常歡快的。
2.教師再次播放樂曲,并提問樂曲中有幾個領奏的片段,試著說出分別都是由什么樂器演奏的?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共有三個領奏的片段,分別是笛子-琵琶-二胡。
(三)分步欣賞
1.播放樂曲開始的樂隊合奏片段,同時展示江南水鄉的圖片。提問:根據圖片的提示,結合音樂感受樂曲表現的是哪一地區的音樂?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樂曲把我們帶到了一個美麗的水鄉古鎮,樂曲婉轉而又明快,有非常濃郁的水鄉特色。
2.教師播放笛子領奏的音頻,展示樂器笛子。
教師提問:笛子的音色聽起來有什么樣的`特點?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笛子是中國廣為流傳的吹奏樂器,因為是用天然竹材制成,所以也稱為“竹笛”。竹笛流傳地域廣大,品種繁多。中國笛子具有強烈的華夏民族特色,發音動情、婉轉。音色清脆嘹亮。是民樂合奏中的吹奏類樂器。
3.教師播放琵琶領奏片段,展示樂器琵琶的照片。
教師提問:琵琶和笛子相比有什么不同?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引導學生先探索,之后總結并講解:琵琶是坐著演奏的,是有琴弦的。屬于民樂中的彈撥類樂器,琵琶的音色清澈、明亮,富有顆粒性。琵琶這一樂器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是民樂合奏中必不可少的樂器之一。
4.教師播放二胡領奏片段,展示樂器二胡的照片。
教師提問:二胡和前兩個樂器相比有什么不同?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并講解:二胡是用琴弓拉奏的,它的音色具有柔美抒情之特點,發出的聲音極富歌唱性,宛如人的歌聲。二胡始于唐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一種中國傳統拉弦樂器,也是中華民族樂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樂器之一。
5.教師完整播放樂曲,并組織學生哼唱樂曲的主題旋律并模仿樂曲的演奏姿勢。
(四)鞏固提高
教師以編創聲勢為主題,請學生用編創節奏動作的方式表現作品。
學生進行展示。
教師給予鼓勵性的評價并總結:編創的聲勢動作要符合2/4拍子的節拍特點和歡快的情緒特點。
(五)小結作業
師生共同回顧《紫竹調》民樂合奏的體裁形式與主要樂器,教師呼吁學生熱愛中國傳統音樂文化。
布置課后作業:搜集一首民樂合奏作品。
四、板書設計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一、通過講述《天鵝湖》故事內容,讓學生感受體會樂曲的情緒的發展。
二、通過選擇彩帶表現樂曲的情緒發展,讓學生接觸了解帶再現的三段式結構。
三、通過各種形式的對同一樂曲的欣賞,讓學生能記住樂曲的主要旋律。
四、啟發學生展開豐富地想象。鼓勵學生能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如:演奏、跳舞、畫畫、寫詩等等)來表現出對樂曲的感受。
教學重點:
感受樂曲的情緒和發展變化,記住主題旋律與樂曲的結構。
教學難點:
理解樂曲所要表達的意境。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自己對樂曲的理解和感受。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紅、藍兩種顏色的絲帶白紙油畫棒
教學方法:
合作學習法談話法創作學習法模仿學習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師:孩子們,讓我們隨著音樂,模仿老師的動作進教室。音樂《天鵝湖》
2、師生問好。
二、談話式引入教學。
孩子們,大家喜歡看動畫片嗎?老師也特別喜歡,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個動畫小片斷好嗎?播放動畫片《四小天鵝舞曲》
1、邊聽邊讓學生仔細看看這是哪種小動物?
2、讓我們來模仿一下它的動作,師生共同學習。
3、再拍手、拍腿、跺腳、等形式為音樂伴奏。
4、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為樂曲伴奏。
提問:動畫片中的小動物是誰?(天鵝)哪你對天鵝了解多少?(學生談)
教師曾看過一個關于天鵝的童話故事,大家想聽嗎?教師講故事的同時播放相應的動畫片
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美麗、善良的公主名叫歐得珍。由于她不愿意嫁給邪惡的貓頭鷹妖精羅度巴特,被羅度巴特變成了一只不會說話的白天鵝。一天晚上勇敢的王子奇夫里特王子露過天鵝湖邊,發現了只有在晚上才能變回人形的公主。王子很好奇便上前詢問,公主向他講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并且告訴他只有勇敢、真誠的人才能解除魔法。羅度巴特知道他們見面非常生氣,為了阻止王子解除魔法,他想出了一個壞主意。他讓自己邪惡的貓頭鷹女兒變公主的模樣去參加王子的舞會,而把真正的公主關進了高高的鐵籠子里,公主多傷心呀,當王子發現真像以后,便與羅度巴特展開了生死搏斗,最終王子用勇敢消滅了邪惡的魔法師和他的女兒,解除了施加在公主身上的魔法。讓她變回了原來的樣子,并且快樂的生活下去。
三、今天老師就將帶著大家走進這神奇的童話世界。去欣賞由俄羅斯的作曲家、音樂教育家――柴科夫斯基為故事中公主講述自己不幸遭遇時創作的一段管弦樂曲。
1、請大家認真傾聽,感受一下樂曲所要表現的情緒,并充分發揮你所想象力,為樂曲取一個好聽的名字。多媒體播放《天鵝湖》教師輕聲的'配上講述,幫助學生理解內容。
2、讓我們來看看樂曲的創作者為樂曲取了一個怎樣的名字。請大家看大屏幕,出示課題《天鵝湖》
3、隨著故事中公主講述時情緒的波動,樂曲的情緒也隨之上下起伏,大家的座位底下有紅、藍兩種顏色的彩帶,請大家隨著樂曲情緒的變化選擇顏色適合的彩帶揮動,感受樂曲發展時的情緒變化。并記一記你使用彩帶的顏色順序。
4、學生談談使用的顏色順序,教師總結:大家在開頭和結尾都用了藍色,中間則是藍紅交替使用,是不是?根據大家所使用的顏色順序,我們把樂曲分成了三個部分。
5、誰來說說藍色代表的情緒(學生談)[平穩、憂郁、柔和等等]那紅色呢?(學生談)[熱烈、激動]
6、那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開頭的第一部分,請大家用“啦”輕哼旋律。思考:在寧靜、憂傷的樂曲聲中你仿佛聽見公主正開始說些什么?播放片斷欣賞。教師啟發:這是公主變成天鵝后第一次看見人類,你想她首先會對王子說些什么?
7、再來聽聽第二部分,公主正在說些什么讓她的情緒這樣激動。大家可以繼續揮動紅色彩帶來體會公主此時此刻的心情。
8、讓我們輕聲用“啦”哼唱結尾部分,并把這部分與開頭部分的旋律進行比較,看看兩部分旋律的關系。并思考:公主情緒趨于平衡想想她會在最后說些什么?
9、學生發現開頭和結尾的旋律很相似,教師總結:像這樣開頭和結尾情緒、旋律相似,而中間有著較大的差異,我們把這種曲式結構稱為:帶再現的三段式結構。
10、請三位同學隨著音樂把剛剛大家想到的公主的語言加入到相應的旋律情緒中去,來為這首樂曲加上精彩的旁白。
11、欣賞完由管弦樂演奏的《天鵝湖》以后,讓我們再來欣賞一下由兒童表演的芭蕾舞《天鵝湖》,讓我們和小演員們一起跳一跳。用動作來感受一下樂曲表達的內容和情緒。
12、剛剛我們通過揮動彩帶,為音樂加旁白、輕哼旋律、舞蹈等方式來表現對樂曲的感受。那大家想想除了這些我們還能用其它的哪些方式來表達對樂曲的理解、感受?(編故事、畫畫、寫詩、跳舞)那就讓我們邊欣賞由吉它這種樂器演奏的《天鵝湖》邊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一起選擇你們喜歡的方式來表達你的感受。等會就讓我們來看看你們的表現
13、學生自由活動,教師個別指導。
14、分別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創作。
15、教師小結
16、師生隨著《天鵝湖》音樂,由跳舞的同學帶領飛出教室。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11-14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經典)05-31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經典]06-01
人教版小學音樂教學設計09-18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熱】02-01
【熱】小學音樂教學設計02-14
【熱門】小學音樂教學設計02-18
小學音樂優秀教學設計05-16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優選]04-05
[薦]小學音樂教學設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