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中考必背知識點5篇【通用】
漫長的學習生涯中,大家都背過不少知識點,肯定對知識點非常熟悉吧!知識點就是掌握某個問題/知識的學習要點。相信很多人都在為知識點發愁,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生物中考必背知識點,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生物中考必背知識點1
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
1.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2.細胞中的物質
有機物(一般含碳,可燃燒):如糖類、脂類、蛋白質、核酸,這些都是大分子
無機物(一般不含碳):如水、無機物、氧等,這些都是小分子
3.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對物質有選擇性,有用物質進入,廢物排出。
典型例題:
1.植物的根既能吸收土壤中的氮、磷、鉀等營養物質,又能將其不需要的物質擋在外面,這主要是由于(D)
A.細胞壁具有保護細胞的功能B.細胞膜具有保護細胞的功能
C.液泡與吸水和失水有關D.細胞膜具有控制物質進出的功能
4.細胞質中的能量轉換器
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并產生氧。
線粒體:進行呼吸作用,是細胞內的“動力工廠”、“發動機”。
二者聯系:都是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
二者區別:葉綠體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線粒體分解有機物,將有機物中儲存的化學能釋放出來供細胞利用。
生物中考必背知識點2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
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水會影響植物的分布。
1、植物主要通過根吸收水分。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 根尖成熟區 。成熟區有大量的 根毛,這使得根尖具有巨大的 吸收面積 ,因而具有強大的吸水能力。
2、導管(屬于輸導組織)導管是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的`通道
篩管:向下輸送葉片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
莖的結構包括木質部和韌皮部。 在二者之間有形成層,形成層向外分裂形成韌皮部,向內分裂形成木質部。有些植物莖中沒有形成層,因而不能長得很粗。
莖從外到里:樹皮;韌皮部(有篩管);形成層;木質部(有導管)
葉片的結構:表皮(分上下表皮)、葉肉、葉脈
氣孔的結構:氣孔由兩個保衛細胞組成,保衛細胞吸水膨脹,氣孔張開;保衛細胞失水收縮,氣孔關閉。白天氣孔張開,晚上氣孔閉合。
蒸騰作用的意義:
①可降低植物的溫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傷。
②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體內運輸的主要動力。
③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無機鹽在體內運輸。
④促進生物圈水循環。
3、蒸騰作用:水從活的植物體表面以水蒸氣狀態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主要通過葉片實現
4、葉片由 表皮(上表皮和下表皮)、 葉肉 與 葉脈 三部分組成。表皮分布有氣孔,氣孔是植物蒸騰作用的“門戶”,也是氣體交換的“窗口”。氣孔是由一對半月形的細胞—保衛細胞圍城的空腔,保衛細胞吸水膨脹時,氣孔張開;當保衛細胞失水收縮時,氣孔關閉。
5、蒸騰作用的意義:
① 拉動水分與無機鹽在植物體內的動輸;
②通過蒸騰作用能降低葉片表面的溫度
③提高大氣濕度,增加降水。
6、綠色植物在水循環中起作用:
①植物蒸騰作用能夠提高大氣濕度,增加降水。
②植物的莖葉承接著雨水,能夠大大減緩雨水對地面的沖刷。
生物中考必背知識點3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2、生物能進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
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
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6、由細胞構成(病毒除外)
二、調查的`一般方法
步驟:明確調查目的、確定調查對象、制定合理的調查方案、調查記錄、對調查結果進行整理、撰寫調查報告
三、生物的分類
按照形態結構分:動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環境分:陸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寵物
生物中考必背知識點4
被子植物的一生
1、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經歷種子的萌發 ,植株的 生長、開花和結果。
2、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
(1)適宜的溫度
(2)一定的水分
(3)充足的空氣
自身條件:
①種子和胚是完整的
②胚是活的(在壽命期內)
③種子不在休眠期。保存種子、不讓其萌發需要控制環境條件是:降低溫度、環境干燥、減少氧氣。
3、種子萌發的過程:
①種子首先吸收水分膨脹
②同時子葉或胚乳中的營養物質逐漸轉運給胚根、胚芽、胚軸
③胚根發育成根
④胚軸伸長,連接根和莖
⑤最后胚芽發育成芽,芽進一步發育成莖和葉。
4、根尖的結構和功能
① 根冠:具有保護作用。
② 分生區(分生組織):分裂產生新細胞,不斷補充伸長區的細胞數量。
③ 伸長區(生長最快的部位):下部細胞較小,越往上細胞越大,最后成為成熟區細胞的一部分。
④ 成熟區:表皮細胞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
5、幼根的生長:一方面要靠分生區細胞的分裂增加細胞的數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長區細胞的體積的增大。
6、芽的分類
①頂芽
②側芽。芽的發育 幼葉發育成葉,芽軸發育成莖,芽原基發育成芽。枝條由幼嫩莖、葉、和芽組成的,其上的芽還能發育成新的枝條。
7、植物生長需要多種無機鹽,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缺氮時,植株矮小瘦弱,葉片發黃)、含磷的(缺磷時,植株特別矮小,葉片呈暗綠色,并出現紫色。)、含鉀的(缺鉀時,植株的莖稈軟弱,容易倒伏,葉片邊緣和尖端呈褐色,并逐漸焦枯。)
8、可以進行無土栽培的'原因:植物的根從土壤中吸收的僅是水分和無機鹽。給植物打針輸液:輸入的液體中含有水分和無機鹽,以促進植物的生長,針頭應插入樹木的輸導組織中。“有收無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這句農諺說的是對于莊稼來說,它的成活、生長和收獲,在于澆水的方式、方法;而莊稼收獲的多少,在于對它施肥的時間、方式和施肥量。這說明了水、肥對于農業生產的重要性。
9、花的主要結構:
(1)雌蕊
①柱頭
②花柱
③子房(內有胚珠含卵細胞)
(2)雄蕊
①花藥(內有花粉含精子)
②花絲。
10、傳 粉:花粉從花藥中散放而落到雌蕊柱頭上的過程。
傳粉的類型:
① 自花傳粉(如 小麥、水稻、豌豆)
② 異花傳粉花粉依靠外力落到另一朵花的柱頭上的傳粉方式。異花傳粉靠媒介主要是風和昆蟲。花朵的色彩和香味可以把昆蟲吸引過來,昆蟲在采食花蜜或花粉時,幫助植物傳粉。
在果樹開花季節,如果遇到陰雨連綿的天氣,常會造成果樹減產。原因是因為果樹的傳粉受到了影響。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發現玉米的果穗有缺粒的;吃瓜子時,子粒常有空癟的原因是傳粉不足,解決辦法是人工輔助授粉。
11、受精的概念:胚珠里面的卵細胞,與來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結合,形成受精卵的過程。
受精的過程:
(1)長出花粉管。
(2)花粉管穿過花柱,進入子房,一直到達胚珠。
(3)花粉管中的精子與胚珠中的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
12、果實和種子的形成:子房發育成果實。子房壁發育成果皮,珠被發育成為種皮,胚珠發育成種子,受精卵發育成胚。
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以及柱頭和花柱紛紛凋落,惟有子房繼續發育,最終成為果實。
13、黃瓜、南瓜、絲瓜這些植物在同一株植物上,有的花是雄花,有的花是雌花,一般情況下雄花的數量會多于雌花。那些只開花不結果的花是雄花。
生物中考必背知識點5
1、砧木的作用只是為接穗提供營養物質
2、扦插適用于容易產生不定根的植物例如:柳、榕樹、番薯、葡萄、月季等
3、植物組織培養的優點:科技含量高、繁殖速度快、可以培養脫毒幼苗,常用植物的莖尖培養脫毒苗
4、植物扦插:莖段一般保留2個節,莖段上方切成水平的,下方切成斜向的(增加汲水面積),選用較粗,有生活力,帶節的枝條,這樣易于生根和長芽,同時沙質土壤,透氣好,土壤濕度在50~85%,有利于吸收水分
5、家蠶只有幼蟲期吐絲,要增加吐絲量就要延長幼蟲期時間
6、抱對有利于提高受精率
7、鳥類的生殖發育過程:求偶→繁殖→筑巢→產卵→孵卵→育雛
8、卵黃、卵白為胚胎發育提供營養物質。胚盤內含有細胞核,是胚胎發育的場所。受精的胚盤將發育為雛鳥。氣室暫時儲存空氣,為胚胎發育提供氧氣。卵殼上的氣孔能夠確保氣體交換的.進行
9、已受精鳥卵產出前已發育為多細胞胚胎,鳥卵離開母體即停止發育的原因是外界溫度太低,需要孵化
10、有些性狀用肉眼無法看到
11、基因是決定生物性狀的基本單位,是有特定遺傳效應的DNA,片段(每個基因都包含有特定的遺傳信息)
12、DNA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的染色體上,還有少量存在于線粒體和葉綠體中
13、受精卵的每對染色體中,必有一個來自父親(精子),另一個來自母親(卵細胞)
14、隱性遺傳病:白化病紅綠色盲、苯丙酮尿;顯性遺傳病:并指、多指
15、雜交育種培育高產抗倒伏小麥利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組,誘變育種如太空椒的培育利用的原理是基因突變
16、在米勒實驗中,密閉裝置內充入的氣體模擬的是原始大氣,其中沒有氧氣;火花放電模擬的是高溫、雷電、紫外線,可以為無機物合成有機物提供能量;從冷卻的溶液中提取到的有機物是氨基酸(小分子有機物)
17、隕石證據證明,構成生命體的有機物也有可能來自外星球
18、原始大氣中的無機小分子有甲烷、氨、水蒸氣等
19、研究生物進化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是比較法
20、化石并不是研究進化的唯一證據,但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最重要、最直接的證據
21、自然選擇決定了生物進化的方向,生存斗爭為生物進化提供了內在動力,環境變化是生物進化的外在動力,遺傳和變異是生物進化的基礎
22、就生物本身來講,生物能發展進化的關鍵因素在于生物能產生變異
23、變異是不定向的,環境的選擇是定向的
24、導致生存斗爭的原因是生物賴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間有限
【生物中考必背知識點】相關文章:
生物中考必背知識點12-16
(精)生物中考必背知識點06-25
生物必背知識點08-02
生物必背知識點01-17
生物高考必背知識點05-24
生物高考必背知識點07-04
中考歷史必背的知識點歸納07-01
高考生物必背知識點歸納07-09
高二生物必背知識點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