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只白鶴教學設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三只白鶴教學設計4篇[熱門]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教學設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只白鶴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只白鶴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讀準生字的音,認清字形,了解字義并能正確書寫。
2.完成課后練習。
教學重點:
1.讀準字音。分析字形,了解字義,并能正確地書寫生字及詞語。
2.完成課后練習題。
教學難點:
正確、規范地書寫“飽、第、旁”。
教學過程:
一、齊讀課文
二、識字教學
1.自己讀讀生字,讀不準的借助拼音再讀一讀。
2.電腦出示生字,讀一讀。
午飽埋第抬記旁升
3.自學生字,巧記字形,了解字義。
4.分小組進行交流討論,比比誰記憶字形的辦法最好。
5.小組進行匯報:
午:wǔ獨體字。用“牛”來記,教師要注意強調最后一筆“豎”不要出頭。也可以用學過的“許”字幫助記,去掉“言字旁”就是“午”字。組詞:中午、午后。
飽:bǎo,左右結構的字。用形聲字的方法記“包”是聲旁,“食字旁”是形旁。也可以用熟字換偏旁幫助記憶,“抱”字去掉“提手旁”換成“食字旁”就是“飽”字。請學生說說“飽”字為什么是食字旁?組詞:吃飽,飽了。
埋:mái,左右結構的字。可以用“理”字記憶,把“王字旁”換成“土字旁”就是“埋”字。也可以邊順口溜幫助記憶:“土里藏東西就是埋。”組詞:埋東西、埋伏。
第:dì上下結構的字。可以用“弟”字幫助記憶,把上面的“倒八部”換成“竹字頭”就是“第”字,也可以用順口溜幫助記憶:竹字在頂端,弓字在中間,木桿弓中穿,桿下放只箭。組詞:第一天。
抬:tái,左右結構的字。用學過的“臺”字記憶,把“臺”字加上“提手旁”就是“抬”字。也可以用順口溜幫助記憶:“臺字加個手,離地也能走。”組詞:抬頭、抬水。
記:jì左右結構的字,“記”是形聲字。“己”是聲旁,言字旁是形旁。組詞:記號,日記。
旁:páng上下結構的字,用認識的“傍晚”的“傍”來記憶,去掉“單人旁”就是“旁”字。組詞:旁邊。
升:shēng獨體字,可以用數筆畫的方法幫助記憶,也可以把“升”字和“開”字比較記憶,“開”字的第一筆是橫,“升”字的第一筆是“撇”。還可以用順口溜幫助記憶:“三十撇”就是“升”字。組詞:升起,升高。
6.電腦出示詞語讓學生讀一讀:
中午明天抬頭記住地下
天空白云剛剛旁邊
三、寫字教學
1.學生自己觀察書中的.范字,觀察后描紅,一邊描一邊記住生字的結構和重點筆畫的位置。
2.描紅后,仿范字在書中第一個空白田格里把8個生字試著寫一遍。
3.在這8個字當中,你們認為哪個字難寫?學生提出“飽、第、旁”這3個字。
4.教師指導書寫
(1)教師指導學生書寫“飽”。①電腦出示帶田格的“飽”字,讓學生觀察結構和重點筆畫的位置。
②學生邊說重點筆畫的位置,教師邊板書,教師強調:第一筆“撇”的撇尖寫在橫中線上,包的第一筆“撇”起筆比左邊的“撇”起筆稍高一點,撇尖寫在中心點上邊。“橫折鉤”的起筆跟左邊“橫鉤”起筆高低一樣。教師用紅筆,寫“橫折”、“橫”、“豎彎鉤”,讓學生看清楚書寫的位置。
③學生練習書寫。
④在實物投影上展示學生書寫的“飽”字,進行評議,(出示一個不規范的“飽”字)讓學生說說這個字哪兒寫得好?哪兒寫得不太好?(“已”寫得太*右,應偏左點。)
⑤修改自己寫的飽字,改后再寫一遍。
⑥展示剛才的那位同學書寫的“飽”字,看看這個學生書寫是否有進步。 (2)教師指導書寫“第”字。①電腦出示帶田格的“第”字,讓學生看投影觀察。
②教師范寫。強調:“竹字頭”寫在上半格中間位置,下面的“弓”字要寫得扁些,第八筆“橫”寫在橫中線上,第九筆的“豎折折鉤”的“豎”寫短點,“折”稍長,第十筆“豎”寫在豎中線上。
③學生練習書寫一遍。
④展示學生書寫情況,進行評價。
⑤評價后自己再書寫一遍。 (3)教師指導書寫“旁”字。①電腦出示帶田格的“旁”字,學生觀察。
②教師范寫:強調,中間的“禿寶蓋”寫寬一些,下面“方”字的“橫”要寫在橫中線上,“橫折鉤”壓在豎中線上。
③學生練習書寫。
④進行評改。(4)教師指導書寫“埋”字。
①課件出示帶田格的“埋”字,請學生伸出手指書空筆順。
②請學生說筆順。
③集體書空:學生邊說電腦課件邊出示筆畫。
④教師強調:右邊書寫時先寫“日”字,(點擊鼠標,“日”字變成藍色)寫完后再寫下面的“土”字。(點擊鼠標:“土”字變綠色)
⑤這個字在書寫時應注意什么呢?(注意筆畫的互讓規則,左邊的“土”字最后一筆是“提”,不要寫成橫。)電擊鼠標;筆畫“提”邊紅色,閃3下。
⑥學生描紅,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注意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和執筆方法,教師在觀察學生書寫時,看看有什么問題?
⑦教師對學生書寫時的問題集體訂正。
⑧學生練習書寫。
5.學生獨立把“午、抬、記、升”這4個字獨立進行書寫,教師行間巡視,進行個別輔導。
6.實物投影上展示學生書寫的作業,讓學生欣賞。
四、鞏固練習
1.學生練習書寫生字和詞語。
2.課后練習3,比一比,再組成詞語。
(1)讀讀題目要求。
(2)學生獨立完成。
(3)小組內進行交流。
(4)指名說一說。
3.課后練習4:按課文內容填空。
(1)口頭說一說。
(2)把答案寫在書上的括號里。
(3)集體訂正答案
4.結合課文內容,讓學生分小組創造性地自編自演故事。
三只白鶴教學設計2
這是一則寓言故事,講的是三只白鶴埋魚、找魚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全文共4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是講三只白鶴把吃剩的魚埋在地里,留著明天吃。第二自然段講三只白鶴分別記住大魚埋在太陽底下、白云下面和柳樹旁邊。第三自然段是講第二天早晨,太陽剛剛升起,三只白鶴分別飛向自己記住的埋大魚的地方。第四自然段提出了一個問題:哪只白鶴能找到埋在地里的大魚呢?
這篇文章內容教淺,學生一定能猜到第三只白鶴能找到埋在地里的大魚。
學了這篇文章,學生應該懂得,做事情要動腦筋,注意事物的變化,只有這樣才能把事情辦好,達到預期的目的。
教學目標:
1.讀準本課的8個生字和10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是哪只白鶴找到了魚,懂得另外兩只白鶴找不到魚的原因。啟發學生遇事要根據實際多動腦筋,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系和變化。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另外兩只白鶴找不到魚的原因。
2.使學生懂得遇事要動腦筋,注意事物之間的變化和聯系。
教學準備:
電腦課件、小黑板、頭飾、貼圖(太陽、白云、柳樹)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一個動物朋友,你們認識它嗎?出示圖片:一只白鶴
白鶴的腿細細長長的,嘴尖尖長長的,它這樣子最有利于捉魚了。
1、這只白鶴還帶來兩個朋友呢!它們躲在生字的`后面,你們讀對生字就能把它們請出來。
出示會認字:鶴、剩、留、朝、埋、飽、第、旁
請坐得好的一組開火車。
讀給同桌的小朋友聽,讀得好夸夸他,讀錯了幫幫他。
你們真厲害!都會讀了,一只白鶴被你們請出來了。
哇!現在變成兩只白鶴了。
2、讀詞語
還想把第三只白鶴請出來嗎?
生:
出示詞語:白鶴、吃飽、剩下、埋在、記住、中午、明天、抬頭、剛剛、旁邊
指名讀,(你真能干!)
瞧,第三只白鶴也被你們請出來了!
這節課我們要來學習一篇有關白鶴的課文。出示課題:三只白鶴
拿起手跟著老師來寫一些。
一起來讀一讀課題。
二、講讀課文
三只白鶴在干什么呢?你們想知道嗎?
出示課件:《三只白鶴》
1、講讀第一自然段。
聽了故事你知道三只白鶴在干什么了嗎?
生:在河里捉魚
那三只白鶴在河里捉到了多少魚呢?
請你翻開書本169頁,讀一讀第一自然段。
它們捉了多少魚啊?(許多魚)
哦,是許多魚啊!
誰的眼前出現了很多很多的魚呢?能用朗讀表示出來嗎?
指名讀,師評價指導。
再讀,齊讀。
呀!捉了這么多的魚,如果你是白鶴,會想什么?
(很高興、很想吃、可以大吃一頓了……)
好,白鶴們,那就高興地、美美地吃一頓吧!(學生可以加上動作)
吃了一條又一條,吃了一條又一條,白鶴們,你們吃飽了嗎?還能吃嗎?自己試著讀一讀。
(提示可以加上動作)指名讀,直到讀出心滿意足的樣子。
白鶴們把魚都吃完了嗎?
(沒有,還剩下一條大魚)(板畫)這么大的魚,那該怎么辦呢?白鶴們,快想想辦法啊!(把魚扔了……)鎖定把魚埋起來是個好辦法。多聰明的白鶴啊!自己試讀。指名讀。
(回顧整段)我們再細細地回味一下。自己加上動作試讀。齊讀。
2、講讀第二自然段。
魚是埋好了,三只白鶴又是怎么做的呢?
(做記號)它們會想些什么,以什么來做記號呢?
自己讀課文,也可以看屏幕讀。
第一只白鶴,你抬頭看了看太陽,在想些什么?你為什么看太陽啊?
(我在記大魚就埋在太陽底下)
第二只白鶴,你又在看什么,想些什么?(我是以白云做記號的)
第三只白鶴,你呢?(我在看河邊的大柳樹呢!我是以大柳樹作為找魚的記號的)
師生對讀,(師讀前半句,學生讀后半句)
小組比賽讀。
請三只白鶴上來做做記號。
(分別請三只白鶴上來貼太陽、白云、柳樹的位置)、他們貼對了嗎?其他學生判斷。請學生說說為什么把太陽貼得很高,突出一天中午。
這下,三只白鶴做好了記號,高高興興地飛走了。
3、講讀第三自然段。
第二天,太陽剛剛升起,白云也晃呀晃的,三只白鶴都睡醒了。
現在太陽、白云都在哪呢?請學生上來貼太陽、白云的位置。突出太陽、白云位置的變化。(判斷時突出“剛剛”,太陽應貼在邊上一些)
指導朗讀第一句。
肚子餓得咕咕叫,該怎么辦呢?三只白鶴會想些什么呢?(去找昨天埋在地里的大魚)對呀,昨天還埋著一條大魚呢!咱們趕緊去找地里的那條大魚吧!自由讀。
第一只白鶴往哪里飛?第二只、第三只呢?
指名三人來當三只白鶴,其他小朋友讀,三只白鶴飛。
4、講讀第四自然段。
師范讀:哪只白鶴能找到埋在地里的大魚呢?
現在我們來做個現場采訪。比一比,哪個觀眾聽得最認真。
第一只白鶴,你找到大魚了嗎?(沒有)你現在的心情怎樣?(很難過)知道為什么找不到魚嗎?有沒有人補充?
(因為太陽是會動的,位置變了,所以就找不到魚了。)
請下面的小記者來采訪。
第二只白鶴,你呢?讓飛在前面的“白鶴”回答。
其他學生當小記者提問。
第三只白鶴,你呢?心情怎樣?為什么能找到大魚?(我是找不動的柳樹做記號的,所以就找到魚了。)你能把順利地找到魚的經驗對另外的兩只白鶴或其他的朋友說說嗎?
(主要是找不動的物體做記號)
朋友們,你們還有什么補充呢?
師總結,是啊,第三只白鶴因為找不動的柳樹做記號,所以找到了大魚。那么,除了柳樹,我們還可以用什么做記號來找這條大魚呢?學生積極開動腦筋。
所以,不光是找記號,做其它的事,我們都要動腦筋,注意事物的變化和聯系,這樣才能辦好事情。
5、整體感知。
四人小組合作自編自演三只白鶴的故事。一人讀,其他三人分別表演三只白鶴。
三、知識拓展
1、在平常的生活中,你還遇到過這樣的事嗎?或者,你聽說過這樣的故事嗎?
三只白鶴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讀準本課的8個生字和9個詞語,認識“鶴、剩、留、朝”4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是哪只白鶴找到了魚,懂得另外兩只白鶴找不到魚的原因。啟發學生遇事要根據實際多動腦筋,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系和變化。
教學重點:
1.讀準生字和詞語的讀音。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是哪只白鶴找到了魚,并懂得另外兩只白鶴找不到魚的原因。
3.使學生懂得遇事要多動腦筋,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系和變化。
教學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另外兩只白鶴找不到魚的原因。
2.使學生懂得遇事要動腦筋,注意事物之間的變化和聯系。
教學過程:
一、揭題引趣
1.教師板書課題:三只白鶴
齊讀課題
2.指名讀“鶴”,從字形上你知道鶴屬于動物中的哪一類呢?
3.出示“白鶴”圖,你能講講白鶴的.樣子嗎?你知道它們生活在哪里?最愛吃什么?
4.有一天,三只白鶴之間發生了一個有趣的故事,你們想聽嗎?
二、初讀課文
1.聽錄音朗讀課文,要求大家邊聽邊想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學生自由讀課文。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課文,一邊讀一邊用筆畫出生字和會認的字。畫出的生字和會認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并在每個自然段的前面標出序號。
3.電腦出示生字、詞,檢查自學情況
(1)電腦出示生字:
(2)電腦出示會認的字:
(3)電腦出示詞語
中午明天抬頭記住地下
天空白云剛剛旁邊
(4)電腦出示詞語
白鶴吃飽剩下埋在記住
請學生選擇上面詞語說一句話。(可以選擇1個詞或2、3個詞語進行說話練習)(如:三只白鶴吃飽了,把剩下的魚,埋在地里,留著明天再吃。)
第一只白鶴記住在大魚埋在太陽底下。
第二只白鶴記住大魚埋在白云下面。
第三只白鶴記住大魚埋在柳樹旁邊。
4.指名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其他同學聽聽他們的讀音是否正確?讀后學生糾正讀音。
5.看看課文有幾幅插圖,說說每幅圖各與哪些自然段相對應。
三、學習課文內容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出示第一幅圖
提問:誰在干什么?
什么時間?誰在干什么?
板書:一天中午埋魚
2.他們最愛吃魚,為什么把魚埋在地里呢?出聲讀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讀后請同學說一說。
3.三只白鶴把魚埋到了什么地方?
(畫大樹)
4.緊扣“抓到了許多魚”、“吃得飽飽的”、“剩下的一條”引導學生理解,使學生懂得“許多、飽飽、剩下”是三只白鶴埋魚的原因。
5.指導學生讀好這一段。
(1)學生自己練習讀。
(2)教師指導學生讀好這段,教師范讀。
(3)學生練讀。
(4)指名讀。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過渡:魚埋好了,三只白鶴在干什么呢?
1.學生輕聲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劃出三只白鶴各自找了一個什么事物來記住埋魚的地點的?用“橫線”劃下來。
2.指名回答,學生邊說教師邊板畫:
[詳見第一課時板書]
3.電腦出示:請你用這樣一句話說一說。
_______把_______作為找魚的記號。
4.第一只白鶴為什么抬頭看太陽?這是什么時候?(中午)
第二只白鶴為什么抬頭看白云?
第三只白鶴為什么看了看河邊的大柳樹?
(三)學習課文的第三、四自然段。
1.過渡語:三只白鶴各自做了埋魚的記號,第二天,他們是怎樣找魚的呢?指名讀讀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學看看這段有幾句話?(4句話)想想每句話是什么意思?
2.電腦出示:
第二天,太陽剛剛升起,三只白鶴都醒來了,他們都準備去找回那條埋在地里的大魚。
第一只白鶴想:__________他就朝________飛去。
第二只白鶴想:__________他就朝________飛去。
第三只白鶴想:__________他就朝________飛去。
3.第二天,太陽“剛剛”升起表示什么時候?(早上)早上太陽在哪個方向?(東邊)
(學生把太陽圖往左邊移動。)
4.電腦出示填空,讓學生說一說。
早晨,太陽從()升起。中午,太陽在我們的()。晚上從()落下。
學生邊說教師邊點擊鼠標
點擊1:出示東方
點擊1:出示頭頂上
點擊1:出示西方
第一只白鶴能找到魚嗎?為什么?
5.第二只白鶴以什么作標志找的?(指板書)所以他朝白云飛去,他能找到埋在地里的大魚嗎?為什么?(聯系《謎語》一課,“云兒見他讓路”,理解白云在天空中是飄浮不定的。)
6.第一、二只白鶴為什么都找不到魚?
(因為太陽,白云在天空中的位置在不停地變化,所以,以太陽和白云作標記是永遠也找不到魚。)
7.現在,我們來看看從河邊的柳樹作標記的第三只白鶴能不能找到大魚。
看圖(二):第三只白鶴落在柳樹旁邊,柳樹的位置會改變嗎?那么,他能找到大魚嗎?(柳樹的位置不會改變,所以第三只白鶴能找到大魚。)
8.指名讀第四自然段,教師指導讀好這句話。
哪只白鶴能找到埋在地里的大魚呢?(第三只白鶴)為什么?用“因為……所以……”練習說話。
9.另外兩只白鶴找不到大魚,會怎么想?怎么做?
10.這三只白鶴中你最喜歡哪一只?為什么?假如你是它,你想對另外兩只鶴說什么呢?
(四)總結全文
1.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明白了什么?(做事要多動腦筋,要符合實際,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系和變化。)
2.正確、流利地朗讀全文。
3.復述課文
以“埋魚——定標志——找魚”的順序復述課文。
附板書:
三只白鶴
一天中午 埋魚 定標記 找魚
三只白鶴教學設計4
教材分析
《三只白鶴》是一則寓言故事,講述了三只白鶴把吃剩下的一條魚埋在地里,留著明天吃。它們各自記住埋魚地方的標志,第二天三只白鶴分別向各自記住的標志飛去找魚,結果只有一只白鶴找到了魚。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遇事要善于動腦筋,注意事物的變化,才能把事情做好,達到預期的目標。
教學建議
(一)課前準備
準備一幅放大的活動掛圖:背景有土堆、草叢、柳樹、小河、藍天,另用紙分別畫出三只白鶴、太陽、白云并剪下準備貼圖。還要準備本課的生字卡片、朗讀課文的錄音帶。
(二)識字、寫字教學
1、識字教學
注意讀準旁、剩、朝三個字。
本課的飽、記都是形聲字,可根據形聲字特點進行識記。午、埋、第、旁可運用學過的筆畫、偏旁、熟字來識記。注意區別同音字弟第。
2、寫字教學
飽、記左窄右寬,飽要寫緊湊,記最后一筆不出頭。
第注意約占田字格的四分之一,下面的第要寫得扁寬些,第九畫是豎折折鉤。
旁中間的冖要寫得略寬,方的一橫在橫中線上。
(三)詞句教學
本課詞句意思淺白易懂,不需多講。一些生字詞如第一只、底下、旁邊等皆可看圖理解,升起、朝都可通過貼圖演示來幫助理解。
第二天,太陽剛剛升起第一只白鶴朝太陽飛去。第二只白鶴朝白云飛去。第三只白鶴飛到河邊,落在大柳樹旁邊。這幾句話是講第二天早晨,三只白鶴分頭按自己埋魚時所記的標志去找魚。注意引導學生把太陽剛剛升起和埋魚時的一天中午聯系起來思考,弄明白太陽和白云都在移動,離開了埋魚時看到的位置;而柳樹沒有移動,還在當時埋魚的位置,所以只有第三只白鶴能找到魚。
(四)朗讀指導
本文長句子較多,要指導學生注意標點,讀好停頓,有些雖沒有標點但也需停頓的地方,要特別提醒學生注意,如哪只白鶴/能找到/埋在地里的/大魚呢?可通過聽錄音、范讀、個別讀等方式進行指導。要重視朗讀的評議,鼓勵學生認真聽別人朗讀,善于發現別人朗讀的優缺點,并能在評議別人的基礎上,自己讀得更有進步。
(五)練習提示
第三題,比一比,再組成詞語,是復習鞏固生字詞的練習。可先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然后再交流。學生可以組本課以外的詞語,只要組得對,就應鼓勵。
(六)擴展活動
讓學生扮演白鶴,創造性地自編自演故事。
(七)課時安排
教學本課可用23課時。
詞語解釋
剩下:指沒吃完。
看了看:是認真觀察的意思。
剛剛:才,不久。
朝:向、往的意思。
記住:把印象保持在腦子里。
升起:指太陽由低往高處移動。
抬頭:把頭仰起來。
近義司與反義詞
近義詞:升起上升剛剛剛才朝向
反義詞:升起下降抬頭低頭記住忘記
剖析段篇章
課文結構
全文共有四個自然段。
第一段:講三只白鶴把吃剩的大魚埋在地里留著明天吃。
第二段:講三只白鶴以太陽、白云、柳樹為標志,各自記住埋魚的位置。
第三段:講三只白鶴各自按自己所記住的標志去找魚。
第四段:提出問題,引起學生思考。
中心思想
這篇寓言故事通過三只白鶴埋魚、找魚的'有趣情節,說明了做事要動腦筋,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系,只有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好。
句意推敲
第一只白鶴朝太陽飛去。第二只白鶴朝白云飛去。第三只白鶴飛到河邊,落在大柳樹旁邊。
這三句話告訴我們三只白鶴都是按自己所記住的標志去找的,標志不同,找的地方也就不同。
課文題解
這是一則寓言故事,講的是三只白鶴埋魚、找魚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
《三只白鶴》理解課文內容
全文共有4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是講三只白鶴把吃剩的魚埋在地里,留著明天吃。第二自然段是講三只白鶴分別記住大魚埋在太陽底下、白云下面和大柳樹旁邊。第三自然段講第二天早晨,太陽剛剛升起,三只白鶴分別飛向自己記住的埋大魚的地方。第四自然段提出了一個問題:哪只白鶴能找到埋在地里的大魚呢?這也正是學生思考的問題。
這篇課文篇幅短小,內容比較好懂。學生一定能猜到第三只白鶴能找到埋在地里的大魚。因為太陽有升有落,太陽的位置也是不斷變化的。所以第一只白鶴找不到大魚、第二只白鶴記住把大魚埋在白云下面,天上的白云飄來飄去,第二只白鶴不會找到埋在地里的大魚。只有第三只白鶴能找到埋在地里的那條大魚,因為大柳樹的位置是固定的。
學習了這篇課文,學生應該懂得,做事情要動腦筋,注意事物的變化,只有這樣才能把事情辦好,達到預期的目的。
《三只白鶴》識字教學
本課8個生字中,尤其要讀準飽、記和升的字音。
在識記字形方面教師要引導學生用巧妙的識記方法記憶生字的字形。
(1)飽、抬、記是形聲字,根據形聲字的特點,飽字包是聲旁,食字旁是形旁。記字己是聲旁,言字旁是形旁。抬字臺是聲旁,提手是形旁。
(2)用猜字謎或順口溜幫助記憶,第:竹字在頂端,弓字在中間,木桿弓中穿,桿下放只箭。升:二十撇。抬:臺字加個手,離地也能走。埋:土里藏東西就是埋。
(3)用熟字去偏旁的方法記:在《王冕學畫》中學生認識了傍字,傍字去掉單人旁就是旁字。午:用牛來記,也可以用學過的許字幫助記,去掉言字旁就是午字。
(4)用熟字換偏旁的方法記:埋:可以用理字記憶,把王字旁換成土字旁就是埋字。在識記字形時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識記方法記憶字形。
【三只白鶴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三只白鶴教學設計12-29
《山米與白鶴》教學設計02-05
《三只小豬》教學設計05-24
《杯子的設計》教學設計03-14
教學設計09-05
比的教學設計08-10
生物與環境的關系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07-07
教學論與教學設計05-20
課程設計教學設計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