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評課稿2篇【薦】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評課稿,評課是加強教學常規管理,開展教育科研活動,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促進學生發展,推進教師專業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評課稿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貓》評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貓》評課稿1
今天聽了王xx老師上老舍先生的《貓》這一課,感覺收獲不小!
王老師執教《貓》這一課時,先讓學生讀文,思考課文寫了貓哪兩個不同的生長時期,很快學生就通過讀文歸納出“大貓”“小貓”這兩部分內容。一個問題讓學生歸納了兩個部分的內容,又極好地理清了文章的線索!緊接老師又問了:文章中有一句話就好像一座橋,巧妙地連接了這兩部分的內容,誰能找到這個句子?很快的,學生又找出了“小貓滿月時更可愛”這一個過渡句!這個句子在我們平常老師的眼里中,它無非就是一個過渡句,起承上啟下的作用,頂多讀兩遍,然后草草打發!然而,楊老師卻在這句子上“久久”停留,挖掘出許多我們之前始料未及的'“精彩”。
首先第一個問題:如果你想讀出小貓的“小”,哪個詞?(滿月)如果你想讀出小貓的“可愛”,你認為應該把重音落在哪個詞?(更)緊接著老師引導學生進行感情朗讀。一句簡單的句子,孩子們讀得可謂“有滋有味”,這就是朗讀指導的高效體現!接著老師又緊扣一個“更”為訓練點,發問:從一個更字,我們知道前面應該有個前提,誰來為這個句子加上前半句話?(學生紛紛舉手:大貓可愛、小貓滿月的時候更可愛!)那么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知道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啟下)從中我們還可以知道大貓、小貓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可愛)看!就一個簡單的過渡句,既引導學生深入文本,感情朗讀,又開拓學生的思維,進行句式訓練,最后進行文本內容的整合歸納“可愛”!這一環節設計可謂整密無縫,達到了很好的學習效果。
在教學過程,老師在有條不紊地組織教學的同時,十分關注“字詞句”的品味與體會。例如:
(1)貓的性格古怪。
(2)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
老師通過這兩個句子的比較,讓學生明白句子該怎樣準確又有所強調地去表達!還有在學生劃出體現貓性格特點的重點句時,老師總是由“字詞”入手,緊扣關鍵詞進行一系列的追問,在追問中完成了學生對字詞的深層寬度上的理解和感悟。例如,在讀“它會不時蹭你的腿——”這個句子時,老師提出這么一個問題:它會怎么“蹭”?它還會怎么蹭“(學生的回答:溫柔、輕輕、撒嬌、快樂……)
如果你是老舍先生,當貓就這么溫柔、輕輕、撒嬌、快樂地蹭你的腿,你的心情會怎樣?來,就讀出你的這種心情!就這么一個“蹭”字就把作者內心許多細膩的,豐富的情感牽引出來了,又如在引導學生對“小梅花”與“小腳印”的對比品味中,體會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這就是一個語文教師的語文敏感,教師就是運用這種“敏感”引領學生觸摸語言文字的溫度,走進作者豐富的內心情感世界!
《貓》評課稿2
《貓》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上冊第四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是老舍先生寫的一篇狀物抒情散文。條理清晰,以風趣親切的語言把大貓的古怪性格和小貓的淘氣可愛描述的栩栩如生。字里行間里流露出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聽完劉娟老師的課之后感觸頗多也受益頗多,以下是幾點感受:
1、在教學中努力發揮師生雙方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課標》中明確指出:“語文教學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環境。在劉曼曼老師的課堂上,老師開頭說貓是大家熟悉的朋友,并讓同學們觀看生動、形象的貓的動畫,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然后再后面的教學過程中充分給予了學生自學的空間,以問題形式引導學生自己找到答案一步步深入理解,并對此加以鼓勵,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信心。
2、抓住關鍵詞語理解句子進而理解課文內容
在學習大貓性格古怪這一段時,教師抓住整個特點,提問為何古怪,以大問題引出“老實、貪玩、盡職、膽小、勇猛”等其他具體性格特點。在說明大貓盡職整個特點時又抓住了“屏息凝視”這個詞來引導學生理解,并指名學生做動作來表演,更為直觀的使學生一點就通,十分巧妙。
3、在教學中體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
“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價值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新課標》中明確指出“教學要運用多種方式讀書,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而在這節課中,為了幫助學生體會老舍先生愛貓愛生活的情感,教師設計了自由讀、默讀、瀏覽、指名讀、邊理解邊讀、有體會的讀等各種形式的讀書,使學生邊讀邊悟,最后深切體會了老舍先生愛貓愛生活的情感。
4、利用圖片、想象、播放動畫等方式幫助學生體會了老舍的愛貓之情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劉曼曼老師設計制作的多媒體十分的精致,無論是圖片還是上的課文內容分解都設計的非常細致,可以說在細節上做到的很好。這種靈活的使用多媒體,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豐富學生的審美體驗,使學生能更輕松更快樂的學到知識可以說是寓教于樂。
5、整節課聽來,劉老師的課十分的精彩
但也有一些方面是我想要與她討論討論斟酌斟酌的。旁觀整節課的課堂,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并沒有特別高。在教師以貓的古怪為大框架的提問,再以一個個小問題引發討論與思考的時候,給予學生的引導依舊有些過于簡單抽象,使得課堂上發言的只有少數一部分人。有些學生并沒有真正融入進這種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來。在這種情況下,設計提問與提問過程中必要的引導語是否需要再多一些。以上便是我的評課。
【《貓》評課稿】相關文章:
貓的評課稿07-03
[精選]《貓》評課稿10-15
《貓》評課稿06-13
《貓》評課稿[經典]07-08
《貓》評課稿06-23
【精】《貓》評課稿07-09
(必備)《貓》評課稿10-10
《貓》評課稿優選01-21
《貓》評課稿[實用]02-11
【推薦】《貓》評課稿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