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歷史研究性學習報告
隨著個人素質的提升,報告十分的重要,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你所見過的報告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歷史研究性學習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歷史研究性學習報告1
一、課題的提出
歷史教育一直被家長、學生乃至老師視為副科,這使歷史學科的育人作用得到弱化。怎樣轉變錯誤的思想認識,讓學生喜歡學習歷史,教師只有從打造高效課堂這個抓手,遵循歷史學科教學規律,充分發揮歷史教育功能,通過歷史新課改,切實實現歷史的高效教學。打造高效歷史課堂是學生發展的需要,通過高效課堂最終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優化,進而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促進學生和諧、持續、全面地發展。
二、課題研究目的
通過此實驗方案的研究,以打造歷史高效課堂教學為宗旨,轉變教師教育教學觀念,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真正成為歷史學習的主人。通過此實驗方案的研究,促進歷史教師教學藝術的升華,探索新的歷史課改課堂教學模式。同時從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培養,研究怎樣使學生樂于參與、善于參與課堂教學,使學生成為歷史課堂的主人。
三、課題理論依據
該課題研究以有效教學理論、現代教學理論、加德納多元智能理論、建構主義理論等為依據。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成為課堂的主人,教是為了不教,課堂教學是教會學生學習,在課堂上學生是“主角”,教師是“導演”,“教”的活動服務于“學”的活動,課堂教學效果評價以學生學習過程及結果為標準,不是看教師“教”的怎樣,而是看學生“學”的怎樣,教師為學生創設的課堂情境是否適宜,是否有效。
四、課堂遵循的原則
課堂遵循的原則:主體性原則、科學性原則、實踐性原則、廣泛性原則、激勵性原則等等。學生學習的“主體”,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以學促教,以教促學,教學相長;遵循課題科學化管理,充分發揮學校自身優勢,承擔學校子課題研究;學校教研組積極開展公開課、觀摩課、示范課,通過同課異構等形式的校本教研,進行有效教學實踐研究,并及時積累經驗;在實驗方案實施過程中,定期開展優秀教學設計、優質課評比并給予表彰獎勵,同時將選出的優秀課例、論文等向上級部們推薦,促進高質量的完成本教研課題的研究。
五、課題研究方法
課題研究方法有,問卷調查法、個案分析法、行動研究法等。通過對問卷調查結果的數據研究分析,從理論上明確本實驗方案的相關問題;通過個案分析,了解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和態度和主要學習方式等,以此找準提高課堂效率的突破口,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六、課題研究思路
此實驗方案實施過程中,參與課題的每一位歷史教師立足于自己的實際,遵循“分析問題”、“研究行動”、“總結正思”三個步驟,根據自己的教學內容、不同班級的學情特點,針對不同的.歷史教學問題,采取適合自己研究的目標和內容進行研究。學校要求每位老師作出自己的研究方案,進行課堂的觀察研究,努力促進歷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最后總結實踐經驗,形成理論體系,撰寫具有可行性、科學性的研究報告、論文和教學案例等。
七、課題的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0xx年5月-20xx年9月)。申報歷史學科課題,制定課改實施方案,成立課題組。完成調查報告,確立實驗課題并加以論證,完成課題實施方案。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20xx年9月-20xx年6月)。依據方案組織實施,進行課改課題研究和實踐,并分階段性進行檢查、評估、改進,不斷完善研究成果。啟動實驗課題研究,從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兩方面設計問題,進行摸底。探究初中歷史課堂教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通過公開課、示范課、研討課等多種方式,編撰高效課堂教學設計及典型課堂案例,形成課改實驗課題研究經驗和成果。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20xx年7月-20xx年1月)。完成課題的研究,匯集研究資料,進行全面總結,完成結題報告,接受上級領導、課改專家和歷史課題教研組鑒定。召開課題組總結會,全面檢查課題研究過程;分類整理、匯總課題研究資料。撰寫結題報告,申請結題鑒定。
八、課題預期研究成果
形成調查研究報告《打造歷史高效課堂課改實施方案》,實驗研究報告《初中歷史課堂高效教學的策略研究課題結題報告》。撰寫歷史課改課題研究相關論文。形成歷史新課改研究成果集。
九、課題保障條件
(一)領導重視。課改全面推進,學校校長親自擔任本課題組組長,樹立“科研興校、科研強校”的辦學理念。(二)時間保障。為使實驗實施方案研究真正落到實處,課題組著手健全科學、嚴密的課題管理制度,課題組堅持定期和不定期經常『生組織校本教研活動,召開歷史課改課題會議,組織教師參加理論學習、開展歷史課題研討活動,以確保有足夠的時間用在實驗方案實施研究T作。(三)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實驗方案實施的常規管理制度。如計劃管理制度、過程管理制度、監督檢查制度、總結評估制度及獎勵激勵制度等等。(四)經費保障。我校確保投入一定科研活動經費,用于購買資料、聘請專家講學、培訓相關教師和開展學術指導、外出學習等各類活動,確保課題研究順利進行,再有對實驗老師在課改實驗實施中取得的成果,給予必要物質、精神獎勵。
十、課題領導小組
課題組組長:崔國民(全面負責)
課題組成員:河北省任丘市出岸鎮工家務中學全體政治歷史教師
歷史研究性學習報告2
一、鄉土史是研究性學習的良好載體
1.豐富的鄉土史資源中有很多可供學生研究的課題
筆者所任教的安陽市地處河南省北部,這里歷史悠久,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七大古都之一。市區西北部的殷墟,為商代后期的都城,是我國歷史上有文字可考的最早的古都。安陽是甲骨文的故鄉,又是《易經》的發祥地,殷墟文明在3000年前具有相當高的水平,不僅是我國古代文化寶庫中的瑰寶,在世界古代文明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市區西北20公里處的古鄴城,在戰國時一度為魏文侯的都城,魏晉南北朝時期又做過曹魏、后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的國都。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在安陽這方沃土有著深厚的沉淀與積累,安陽的歷史就是一部濃縮的中華民族的發展史。安陽山川物藏、人文風貌頗具特色,其鄉土史資料亦極為豐富,這些都是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的極好載體。
教師在鄉土史教學過程中要克服灌輸式的教學方法,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知識結構、興趣特長,有選擇分層次地指導學生就某個領域或問題進行探究式的.學習,或研究家鄉的一位名人,或研究家鄉的一處古跡,或者研究城市的變遷、街道的歷史,可供研究的資源可謂應有盡有。對學生而言探究性的研究首先注重的是過程,其次才是結果。在研究過程中只要了解和初步掌握了歷史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學生的思維空間就能迅速拓展,新的思想觀點、新的創造成果就能逐步形成。
2.熟悉的鄉土史材料可充分激起學生的研究興趣
身邊的歷史最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生對熟悉的材料有一種特殊的親切感,自然樂于接受。學生對自己家鄉的人文景觀、歷史狀況、發展前景等,總是特別關注、感情深厚。這些形象、生動、生活化、通俗化、本土化的材料比起課本上的資料來更適合學生的口味,更能引發學生興趣,幫助他們輕松掌握知識。
3.親身參與的研究體驗可以促使學生初步掌握科學研究的方法
科學研究能力的培養必須與科學道德、科學態度的培養相統一才會真正地形成對社會、對個人發展有價值的結果。學生要學會從家鄉的實際出發,通過認真忠實地調查和探究,獲得符合實際的結論。在參觀、參與考查工作的過程中學習專家們科學嚴謹的工作作風,并且要懂得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在匯總知識的時候要從科學的認識論出發,學習科學的論證方法。總之,通過對地方歷史的探究,初步掌握科學研究的基本要求,養成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4.在研究過程中可以使學生產生熱愛家鄉的情感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加里寧說過:“關于愛國主義教育,是從深入認識自己故鄉開始的。”“家鄉是看得見的祖國,祖國是擴大了的家鄉”。家鄉史是祖國歷史的一個組成部分,熱愛自己的家鄉就定能進一步培養起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試問一個人如果對自己的家鄉都毫無感情可言,又從何去愛國報國?
家鄉的自然資源、人文資源、歷史與現實,通過感性了解逐漸深化為理性的認識,進而產生一種永不消失的熱愛之情,自然也會產生親切感、自豪感和責任感。學生通過對家鄉歷史發展的認識,促進了對家鄉現狀的探究,從而使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心系家鄉與祖國的命運,使他們樹立將來建設美好家鄉和為中華民族騰飛而努力學習的志向。
二、利用鄉土史開展研究性學習
鄉土史教學資源具有綜合性、開放性、可實踐性等特征,本身存在許多有待研究的問題,非常適合作為開展研究性學習的載體。針對幼師學生的特點,在設計研究性學習活動時教師要加強指導,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設計一些簡便易行的課題,加強學生科學研究方法的訓練,使學生體驗完整的研究過程。
利用鄉土史開展研究性課程設計時可以從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名勝古跡、出土文物、風土民俗、土特產品等方面選擇材料。比如在名勝古跡方面,學生可以調查安陽地區的名勝古跡的分布,也可以調查名勝古跡的歷史和現狀,還可以提出保護、開發名勝古跡的建議、設計解說詞、設計相互聯系的旅游線路等。
利用鄉土史資源可以選擇許多研究性學習的課題,下面舉例說明:
1.活動案例一
主題:安陽歷史一日游方案招標設計。
活動目的:通過活動,讓學生感受家鄉歷史的博大與宏偉,同時,通過調查、采訪、小組活動、制作等一系列過程,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能力和參與、合作的精神。
活動過程:
(1)搜集資料,學生5~6人一組,去圖書館、書店、旅行社、上網,充分利用資料,確定一日游要去的景點及路線。
(2)學生討論,分工,模擬旅行社工作,起草一日游方案。
(3)在充分調查的基礎上反復推敲,確定一日游的最佳方案,撰寫各個景點的解說詞,拍攝照片、錄像,計算旅游經費,設計美化一日游方案設計書。
(4)模擬旅游競標,同學們布置會場,聘請教師和部分學生組成評審會,按小組分別介紹自己設計的“安陽歷史一日游”方案,并散發自己設計的旅游宣傳單。
(5)評審會對各個“旅行社”的線路確定、導游詞撰寫、價位安排、標書設計、方案介紹進行評審,最終評出“安陽歷史一日游設計方案”一、二、三等獎若干名。
2.活動案例二
主題:安陽老字號研究
活動目的:了解安陽老字號的歷史和現狀,探索老字號盛衰的原因。通過查找資料、調查訪問、綜合分析材料撰寫調查報告。
活動過程:
(1)學生分組,每3~5人為一組。
(2)確定研究題目,制訂研究計劃。
(3)收集歷史資料,通過查閱地方志、走訪知情老人、網上調查等方法。
(4)實地考察研究老字號的現狀,制作一些圖片資料。
(5)小組成員集體討論、交流,撰寫調查報告。
【歷史研究性學習報告】相關文章:
研究性學習報告03-28
研究性學習報告05-25
歷史研究性學習的教學反思07-29
研究性學習報告范文12-10
[優秀]研究性學習報告06-06
(集合)研究性學習報告05-31
[推薦]研究性學習報告08-10
【實用】研究性學習報告07-15
研究性學習開題報告12-04
研究性學習報告范文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