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柱表面積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圓柱表面積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圓柱表面積教學設計1
一、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人教版第十二冊第33-34頁的內容。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理解并掌握圓柱體的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能結合具體情境,靈活運用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經歷圓柱表面積、側面積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生獲得積極成功的情感體驗,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重點:理解并掌握求圓柱體表面積、側面積的計算方法
難點:能結合具體情境,靈活運用圓柱側面積、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具:圓柱形模型、剪刀
三、教學過程
(1)創設生活情景,引入新課
我根據學生喜歡喝飲料的愛好,創建生活情景,“同學們都喜歡喝飲料,那么你們知道做這樣的一個飲料罐至少需要多少的鐵皮嗎?怎樣計算?”這節課,我們就來一起學習圓柱的表面積(板書課題)(設計意圖: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我利用學生的生活實際設疑引入新課,很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求知,解決問題。)
(2)引導探究,學習新知
1、認識圓柱的表面
師:我們來做一個“飲料罐”,該怎樣做??
生:要做一個圓筒,和兩個完全相同的圓。
師:用什么形狀的紙來做卷筒呢?同學們說的意見不一致時,我適時引導,你們動手剪一剪不就知道了嗎?每一組的同學都剪開自己帶來的圓筒,有的得到了長方形,有的得到了平行四邊形,也有的得到了正方形。
(設計意圖:動手操作,使學生對圓柱各部分的.組成有了完整的認識,培養了學生的創造能力,同時也揭示了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實現了知識的轉化和遷移。)
2、探究圓柱側面積的計算。
師:我們先來研究把圓筒剪開展平是一個長方形的情況,求這個飲料罐要用鐵皮多少?就是求什么?學生觀察、思考、議論。
生1:求飲料罐鐵皮用料面積就是求:圓面積×2+長方形面積。
生2:也就是求圓柱體的表面積。
師:這兩位同學說得對嗎?要求圓柱體的表面積要知道什么條件?生3:我看只要知道圓的半徑和高就可以了。
師:我們來聽聽這位同學是怎么想的。
生3:長方形的長與圓的周長相等,長方形的寬與圓柱的高相等,所以只要知道圓的半徑就可以求出長方形的長,也可以求出圓的面積。生4:我覺得知道圓的直徑和高也可以了。
生5:我還覺得知道圓的周長和高也行。
師:這三位同學都說得很好,那么圓柱的側面積該怎樣求?
生6:因為長方形面積=長×寬所以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師:如圓柱展開是平行四邊形或正方形,是否也適用呢?學生分組動手操作,動筆驗證,得出了同樣的結論。
小結:同學們會動手、動腦,巧妙地把圓柱的側面轉化為平面圖形,圓柱的側面展開后不論是長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邊形,圓柱的側面積都等于它的底面周長乘高。
師板書:圓柱側面積=底面周長×高S側=ch出示例1讓學生獨立計算出圓柱的側面積,一生板演,集體訂正。
(設計意圖: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分組合作得出結論,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個性也得到發展。)
3、探究圓柱表面積的計算
師:我們知道了圓柱側面積的計算了,那么它的表面積該怎樣算呢?
(1)出示例2
分組討論例2中給了哪些條件?求什么問題?它的表面積應包括幾個面?怎樣解答。
(設計意圖:學生已掌握了圓面積和側面積的計算方法,教學圓柱的表面積時,讓學生自學交流就能掌握方法。)
(2)教學例3
師:在實際生活中,求圓柱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有著廣泛的應用,我們一起來看例3,應該算幾個面?為什么?學生做完后匯報
師:通過計算,你有哪些收獲?
生5:我知道了,做這個無蓋水桶要用鐵皮多少平方厘米就是求一個側面積和一個底面積的和。
生6:在得數保留時,我覺得應該用進一法取近似值,因為用料比實際多一些,因為有損耗,所以要用進一法。讓學生看34頁,看“注意”后的一段話。
(設計意圖:讓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充分討論,理解進一法,明確在什么情況下用“進一法”取近似值,培養學生實際應用意識。)
(3)鞏固練習,靈活運用
1、出示牛奶罐、無蓋水桶、水管等實物圖,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計算制作這些物體所用鐵皮的面積,各是求哪些面的總面積?
小結:計算圓柱的表面積要根據具體實物分別處理,要學會運用新學的知識合理靈活地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綜合練習(只列式,不計算)
(1)用鐵皮制作圓柱形的通風管10節,每節長9分米,底面周長3.5分米,至少需要鐵皮多少平方米?
(2)砌一個圓柱形水池,底面直徑2.5米,深3米,在池的周圍與底面抹上水泥,抹水泥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3)一個圓柱形的油桶,底面半徑4分米,高1米2分米,制這個油桶至少要用鐵皮多少平方米?
(設計意圖:通過這種練習進一步培養學生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3、實踐與應用
小組合作測量計算:制作所帶的圓柱形實物的用料面積,先讓學生講講需要測量哪些數據,以及測量方法,再進行測量和計算。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動手操作能力,鍛煉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學生感受數學就在身邊,不斷提高應用數學的意識。)
(4)全課小結
在實際生活中,計算圓柱的表面積,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掌握,如計算油桶的表面積是求側面積與兩個底面積的總和;無蓋水桶的表面積是求側面積加上一個底面積;水管-的表面積只求側面積,另外,在實際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計算得到的結果多一些,所以都要采用“進一法”取近似值。
板書
圓柱的表面積
圓柱的表面積=兩個底面積+側面積
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圓柱表面積教學設計2
預設目標: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圓柱體側面積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
2、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概括的能力以及利用知識合理靈活地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主動探求知識的學習品質。
教學重、難點:
1、理解和掌握圓柱體的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2、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態度。
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引入新課。
1、檢查:拿出自制的圓柱,分別指出它的底面、側面和高。
2、復習:點名說說圓柱兩底的關系,圓柱高的條數和關系以及側面展開可能是什么樣的圖形。
3、引入:兩個底面和側面合在一起就是圓柱的表面,這節課我們來學習圓柱的表面積。
板書:圓柱的表面積
二、引導探究,學習新知。
1、側面積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⑴摸一摸自制圓柱體的側面,談一談自己感覺到什么。
⑵想一想用我們已有的知識,能不能求出這個曲面的面積。(你能求出這個曲面的面積嗎?)
小組討論:有什么好辦法求出圓柱的側積嗎?
⑶剪一剪自制圓柱,匯報交流結果。
⑷說一說:圓柱體的側面可轉化為已學過的平面圖形是什么?
它的側面積正好等于底面周長乘高的乘積。
板書: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⑸算一算:求出圓柱的側面積,同學自己自作,交流結果。
小結:計算圓柱體的側面積的方法是什么?
⑹做一做:
課本76頁例1及77頁的第一題。
2、表面積的意義及計算方法
⑴自讀課本:什么是圓柱的表面積?
板書:圓柱的表面積=側面積+2個底面積
⑵練一練:(小黑板出示)
⑶小結:
圓柱的.側面積等于底面積周長與高的乘積,圓柱的表面積等于兩個底面積與側面積的和,但在實際生活的應用中,有許多問題要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靈活地求出圓柱的表面積。
三、鞏固練習,靈活運用
1、自學課本,書77頁例3。
⑴分小組討論;
⑵學生反饋。
2、問:要知道圓柱形的物體的側面積,要求哪些面的總面積?
3、只列式不計算。
小黑板出示題目。
4、實踐練習
⑴小組合作:測量并計算自制圓柱形實物的側面積。
⑵討論:要求出圓柱形的物體的側面積,是求哪些面的總面積?需要知道哪些數據?怎樣能測量這些數據?
⑶測量:測量所需的數據。
⑷計算:根據量得的數據。列出相應的算式并算出結果。
四、課堂小結:
說一說你今天學會了什么知識?
【圓柱表面積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圓柱的表面積教學設計02-18
《圓柱的表面積》教學設計03-04
《圓柱的表面積》教學設計03-17
圓柱表面積的教學設計05-19
《圓柱的表面積》教學設計07-25
《圓柱的表面積》教學設計[精選]01-28
圓柱的表面積教學設計05-08
圓柱的表面積教學設計15篇02-23
《圓柱的表面積》教學設計15篇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