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工管理制度
在發展不斷提速的社會中,很多場合都離不了制度,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準則。制度到底怎么擬定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機械工管理制度,歡迎閱讀與收藏。
機械工管理制度1
1、根據冷拉鋼筋直徑,合理選用卷揚機和夾具。
2、卷揚機的設置位置距冷拉中線不小于5m,操作人員能看到全部冷拉場地。
3、冷拉場地兩端地錨外側設置警戒區,裝設防護欄桿和警戒標志,嚴禁無關人員在此停留。
4、卷揚機操作人員看到指揮信號并待所有人員離開危險區后,方可作業。作業時,操作人員必須離開鋼筋至少2m以上,冷拉應緩慢均勻地進行。
機械工管理制度2
1目的和適用范圍
我公司是電力建設的施工企業,施工機械、工器具的安全對對于生產任務的完成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施工機械、工器具也是完成生產任務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之一,為了滿足電力建設施工發展的需要。為了把好機械、工器具的購買維修使用關,確保施工中的安全。
2機械、工器具的種類:
2.1.1施工車輛(不包括汽車、吊車)牽引、張力等車輛。
2.1.2起重工具:主要是指的轉換、傳遞用的工具。
2.1.3汽、柴油、電動工具:主要是指以汽、柴油、電能為能源的施工機具。
2.1.4高空工具:主要指高空作業施工的支持與防護工具。
2.1.5專用安全工具或設備,重要的勞動保護用品。
2.1.6絕緣工具。
3機械、工器具的購買和依據
3.1機械、工器具的購買必須是經過領導同意,按計劃進行。
3.2生產廠家必須是國有企業或知名度較高的、信譽較好的廠家。
3.3廠家必須提供國家對產品鑒定的報告書、生產許可證、還有使用說明書,以及產品的各種技術標準。
3.4所購大型機械生產廠家應有一支及時的.售后服務隊伍。
4機械、工器具驗收和試驗:
4.1書檢查銘牌與外形尺寸應相符。
4.2外觀檢查:逐個逐件目視過關檢查。
4.3壽命與可靠性檢查:檢查易損部位、保安裝置等。
5性能試驗檢查、抽樣比例與重點檢查項目檢查項目:
5.1施工車輛:牽引設備都應進行額定負荷、啟動、剎車試驗,必要時進行循環試驗。
5.2起重工具:抽樣4-8%,分別做100%、125%額定符合條件下的工作試驗檢查及外型尺寸有無變形或其他異常現象。
5.3汽、柴油、電動工具:抽樣3-6%進行額定荷載試驗,多次啟動停止,檢查是否超溫及使用可靠性。
5.4高空工具:應進行額定荷重試驗,檢查薄弱環節與使用壽命。
6所有的試驗都應按規定的周期進行,有安監人員參加,并做好記錄。
7大型機械、設備在投入使用前要要經必要的培訓工作,使用后應加強機具的管理維修。使用時出現的問題,各隊也應及時向公司安全保衛處、技術質量處報告,以便及時研究處理。保證人身、設備安全及工程進度。
8機械工器具的使用和保養:
8.1各處的機械、工器具管理部門對機械、工器具的安全負全責,對所發放的工具必須保證100%的完好率,否則不能發放。發放前應使用發放記錄,退回后應及時修理與保養。
8.2各項目部、班組在領用工器具時,除填寫領用記錄外,還應認真對工器具的外觀進行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在每日工作前還應對所使用工器具進行外觀檢查,及時消除隱患。
8.3各項目部、對、班組內自己的工器具,除了每天外觀檢查外,還應每月一次對所使用的工器具進行一次檢查和維護。保證所使用工器具處在一個合格的狀態。同時應建立維修記錄。
8.4凡因機械、工器具在使用范圍內出現各種不安全現象,都要追究發放、維修人員的責任。
8.5所用機械工機具的周期試驗,必須按照規定執行,各處的領導要給予足夠的人力、物力保證,由安監人員監督執行。
機械工管理制度3
1、測量/計量設備,施工機械、設備的使用人員必須納入本工程的安全管理中。本工程的安全組織機構中要機械管理人員參加。
2、明確各類機械、機具的使用、維護人員,明確各級人員應負有的安全職責。
3、認真組織有關安全管理和測量/計量設備,機械、機具、設備安全操作規程的學習和培訓,提高安全管理及操作水平。
4、測量/計量設備,施工機械的使用人員必須經專門培訓,考試合格并持有操作證,方準上崗獨立操作。
5、測量/計量設備,施工機械、設備必須嚴格按照有關安全工作規程的要求,做好定期檢查試驗。使用人員在使用前應嚴格檢查,做好不適用不合格或以小代大。
6、開工前,項目部組織測量/計量設備,施工機械、供應、技術、安全等部門的人員所使用的機械、設備進行一次全面地檢查試驗,對存在的問題的'設備及時修理,對存在的不能消除缺陷的堅決不得用于本工程。
7、所有機械、設備嚴禁“帶病”使用,杜絕使用“報廢品”,不許超負荷使用。
8、測量/計量、機械、設備必須是專業生產廠家的合格產品,并具有出廠證明和試驗報告。
9、測量/計量設備,施工機械操作人員應參加施工(生產)安全技術措施的制定工作,做好機械使用的平面設置、操作要求。如有變更,應及時向有關人員反映,提出方案由工地負責人和技術、安全人員進行新方案安全技術措施審定,并重新交底。
10、機械、機具應實行隨機掛牌(管理人、安全操作規程)。
11、班組使用的機具和設備,應按規定周期檢查、保養、并有專人建賬建卡,掛牌運行。
12、設備的庫存擺放應整潔有序。
13、中小型、設備操作使用人員必須嚴格按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執行。
14、電力建設起重機械、設備的安全監督、事故調查處理按(電力建設施工機械管理文件匯編)內有關規定執行。本制度主要依據《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及《電力建設施工機械管理文件匯編》。
機械工管理制度4
機械管理制度匯報主要涵蓋了設備管理、維修保養、安全操作、人員培訓、質量控制和績效評估等方面,旨在確保機械設備高效、安全、經濟地運行,提升生產效率,減少意外停機和維護成本。
內容概述:
1.設備管理:包括設備的采購、登記、編碼、使用權限分配等,確保設備資產的`有效管理。
2.維修保養:制定預防性維護計劃,定期進行設備檢查,及時處理設備故障,延長設備使用壽命。
3.安全操作:建立安全操作規程,對員工進行安全教育,防止因操作不當引發的安全事故。
4.人員培訓:定期對操作人員進行機械知識和操作技能的培訓,提高其專業素質。
5.質量控制:監控設備運行狀態,保證產品質量,防止因設備問題導致的產品不合格。
6.績效評估:通過設備運行效率、故障率、維修成本等指標,對設備管理和維護工作進行績效考核。
機械工管理制度5
1、接送料臺應和切下部保持水平。
2、機械未達到正常轉速時不得切料。
3、不得剪切直徑和強度超過機械銘牌規定的鋼筋和燒紅的鋼筋。
4、一次切斷多根鋼筋時,其總截面積應在規定的范圍之內。
5、剪切低合金鋼筋時,應換用高硬度切刀。
6、切斷短料時,手和切刀之間應保持150mm以上,手所至端頭小于400mm時,應使用套管或夫具。
7、嚴禁用手直接清除刀片附近的'斷頭和雜物,非操作人員不得在負筋擺動范圍和切刀附近停留。
8、發現機械運轉不正常、有異響或切刀歪斜等情況,應立即停機修理。
機械工管理制度6
本《機械工管理制度》旨在規范企業內部機械操作與維護流程,確保生產安全和效率,提高設備使用壽命,保障產品質量。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崗位職責與權限
2.設備操作規程
3.維護保養制度
4.安全生產規定
5.應急處理程序
6.培訓與考核機制
內容概述:
1.崗位職責與權限:明確每個機械工的角色,規定其在設備操作、維修保養、安全監控等方面的責任和權限。
2.設備操作規程:詳細列出各類機械設備的操作步驟,強調操作前的檢查、操作中的注意事項及操作后的'清理工作。
3.維護保養制度:設定定期保養周期,規定保養內容和標準,確保設備良好運行狀態。
4.安全生產規定:制定安全生產準則,包括個人防護裝備的使用、緊急停車程序、事故預防措施等。
5.應急處理程序:設計應對設備故障、火災等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確保快速有效處置。
6.培訓與考核機制:實施定期培訓,考核員工對操作規程和安全規定的理解和執行能力。
機械工管理制度7
1、插入式振搗器軟軸的彎曲半徑不得小于50cm,且不得多于2個彎。不得用力硬插、斜推或使用鋼筋夾住棒頭,也不得全部插入砼中。
2、平板振搗器的電源線必須固定在平板上,開關裝在把手上。
3、操作人員必須穿戴絕緣膠靴和絕緣手套。
機械工管理制度8
一、設備管理規范二、維護保養制度三、安全操作規程四、故障處理流程五、績效考核機制
內容概述:
1.設備購置與登記:確保所有機械設施的合法來源和準確記錄。
2.日常檢查:定期進行設備性能檢查,預防潛在問題。
3.維修保養:制定詳細的保養計劃,延長設備壽命。
4.安全培訓:提升員工安全意識,減少事故風險。
5.故障報告:建立快速響應機制,及時處理設備故障。
6.考核評估:通過績效考核,激勵員工遵守制度并提高工作效率。
機械工管理制度9
本《機械維護保養管理制度》旨在規范企業內部機械設備的管理,確保設備高效、安全運行,降低故障率,延長設備壽命,提高生產效率。內容涵蓋設備的日常檢查、定期維護、故障處理、配件更換、人員培訓等方面。
內容概述:
1. 設備檔案管理:建立完整的設備檔案,記錄設備基本信息、使用狀況、維修歷史等。
2. 日常檢查:制定每日、每周、每月的設備檢查清單,確保及時發現潛在問題。
3. 定期維護:制定維護周期表,執行預防性維護任務,如清潔、潤滑、調整和緊固。
4. 故障處理:設立快速響應機制,對設備故障進行及時診斷和修復。
5. 配件更換:規范配件采購流程,確保使用原廠或合格配件,保證設備性能。
6. 培訓與指導:對操作人員進行設備操作、維護保養知識的.培訓和考核。
7. 維護記錄:詳細記錄每次維護保養的過程和結果,以便分析設備狀態和優化維護計劃。
機械工管理制度10
———真理惟一可靠的標準就是永遠自相符合
某公司安全工器具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防止生產運行和施工作業過程中發生人身傷害事故,確保生產運行和施工作業中使用的安全工器具安全可靠、安全防范及時到位,制定本管理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規定了安全工器具安全管理有關事項。
第三條本規定適用于XXX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各風廠和工程項目施工作業單位。
第二章管理內容
第四條安全工器具是指保證人身安全的各種防護性工器具及裝置,如:絕緣工具、安全帶、漏電保護器、驗電器、絕緣手套等,此外還包括導鏈、砂輪、電鉆、電動葫蘆、滑輪等工器具。
第五條工器具使用前,由使用人負責檢查是否有合格證,沒有合格證的不得使用。
第六條各單位工器具應由專人保管,保管人員必須熟知所管轄工器具性能、使用保養、試驗方法等知識,工器具要做到帳卡物相符。
第七條工器具應按照《電業安全工作規程》和有關標準定期試驗、檢查、保養,檢查試驗后的工器具要有檢查記錄、檢查日期、檢查數據及檢查人簽名。
———真理惟一可靠的標準就是永遠自相符合格的工器具應貼有檢查合格的標志,不合格的工器具應另外存放,絕對禁止好壞工具混放,不合格的工器具嚴禁使用,否則追究相關責任。
第八條工器具的試驗周期由各單位安全負責人負責控制,具體實驗周期參照《電力安全工作規程》(變電部分)相關規定執行。到期時上報公司安監部部協助檢查試驗,如工器具漏檢并由此引發事故,追究各單位安全負責人責任和相關人員責任。
第九條工器具借用要有記錄,包括借用日期、歸還日期,禁止將未經檢驗或不合格的工器具借出。
第十條工器具的貯存保管要科學合理,符合有關規程或行業標準的`要求,避免由于保管不當而造成損壞,公司安全監察部定期抽查各單位安全工器具的使用保管情況并進行考核。由于保管不到位造成安全工器具丟失的由本單位負責。
第三章
檢查與考核
第十一條本規定由安監部部和相關單位負責進行檢查和考核,違反以上規定條款的將考核責任單位和責任人100~500元,產生不良后果的依據相關規定追究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的責任并另行考核。
第四章
附則
———真理惟一可靠的標準就是永遠自相符合第十二條本規定由安監部部負責解釋。
第十三條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機械工管理制度11
1、鋸片上方必須安裝保險擋板和滴水裝置,在鋸乍后面,防齒0.10至0.15米處,必須安裝弧形棋刀。鋸片的'軸主半徑,應與軸徑相同。
2、鋸片必須鋸齒尖銳,不得連續缺齒兩個,裂紋長度不得超過0.20m,裂縫未端應沖止裂孔。
3、被鋸木料厚度,以鋸片能露出木料0.01~0.02米為限,夾持鋸片的法蘭盤的直徑應為鋸片直徑的1/4n。
4、啟動后,待轉這正常后方可進行鋸料。送料時不得將木料左右晃動或高抬,遇木節要緩緩送料。鋸料長度應不小于0.5m。接近端送時,應用推棍送料。
5、如鋸線走偏,應逐漸糾正,不得猛扳,以免損壞鋸片。
6、操作人員不得站在鋸片放置離心力面上操作,手不得跨越鋸片。
7、鋸片溫度過高時,應用水冷卻。直徑在0.6m以上的鋸片,在操作中應噴水冷卻。
機械工管理制度12
機械設備使用管理制度旨在規范企業內部機械設備的操作、維護和管理,確保設備安全、高效運行,降低故障率,延長使用壽命,提高生產效率。本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設備購置與驗收
2.設備操作規程
3.設備保養與維修
4.安全操作規定
5.應急處理程序
6.培訓與考核
7.責任追究與獎懲
內容概述:
1.設備購置與驗收:詳細規定設備采購流程,包括需求分析、選型、供應商評估、合同簽訂及設備到貨后的'驗收標準。
2.設備操作規程:制定各類型設備的操作指南,明確操作步驟、注意事項,確保員工正確使用設備。
3.設備保養與維修:設定定期保養計劃,規定故障報修流程,保證設備的良好運轉狀態。
4.安全操作規定:制定安全操作規程,強調個人防護裝備的使用,預防工傷事故的發生。
5.應急處理程序:設立應急響應機制,針對設備故障、安全事故等情況,制定快速有效的應對措施。
6.培訓與考核:實施設備操作培訓,定期進行技能考核,確保員工具備必要的設備操作知識和技能。
7.責任追究與獎懲:明確設備管理責任,對于違反規定的操作,實行責任追究,同時對設備管理優秀者給予獎勵。
機械工管理制度13
現場機械管理制度是企業管理的核心組成部分,它旨在規范和優化機械設備的運行與維護,確保生產安全、提高設備效率、降低維護成本,同時也是預防事故、保障員工安全的重要手段。通過有效的制度,可以提升企業的生產效能,降低設備故障率,延長設備使用壽命,從而為企業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內容概述:
現場機械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關鍵方面:
1. 設備購置與驗收:規定設備采購流程,明確設備技術參數要求,確保新設備符合生產需求,并在驗收環節保證設備質量。
2. 設備使用與操作:制定詳細的.操作規程,對操作人員進行培訓,防止因誤操作導致的設備損壞或安全事故。
3. 設備維護保養:設定定期檢查和保養計劃,確保設備處于良好狀態,減少突發故障。
4. 故障處理與維修:建立快速響應機制,對設備故障進行及時診斷和修復,減少停機時間。
5. 安全管理:強調安全操作規程,設置安全防護措施,預防機械傷害事故。
6. 設備報廢與更新:制定設備退役標準,適時進行設備更新,保持生產線的先進性。
機械工管理制度14
1、作業場地要有良好的排水條件,機械近旁應有水源,機棚內應有良好的通風、采光及防雨條件,并不得積水。
2、作業后,應及時將機內、水箱內、管道內的存料、積水放盡,并清潔保養機械、清潔工作場地,切斷電源鎖好電閘箱。
3、固定式攪拌機的操作臺應操作人員看到各部工作情況,儀表、指標信號準確可靠,電動攪拌機的'操作臺應執上橡膠或干燥木板車。
4、傳動機構、工作裝置、制動器等,均應緊固可靠,保證正常工作。
5、骨料規格應與攪拌機的性能相符合的轉動方向,各工作裝置的操作、制動、確認正常方可作業。
6、進料時嚴禁將頭或手伸入料斗與機架之間察看或控制進料情況,運轉中不得用手或工具等物伸入攪拌筒內扒出料。
7、料斗升起時,嚴禁在其下方工作或穿行。料坑底部要設料斗枕墊,清理料坑時必須將料斗用鍵條扣牢。
8、向攪拌筒內功口料應在運轉中進行,添加必須先將攪拌機內原有的栓全部卸出后才能進行。不得中途停機或在滿載荷時啟動攪拌機,返轉出料者除外。
9、作業中,如發生故障不能繼續運轉時,應立即切斷電源,將攪拌筒內的砼清除干凈,然后進行檢修。
10、作業后,應對攪拌機進行全面清洗,操作人員如需進入筒內清洗時,必須切斷電源,設專人在外監護,或卸下熔斷器并鎖好電閘箱,然后方可進入。
11、作業后應將料斗降落到料斗坑,如須升起則應用插銷扣牢。
機械工管理制度15
機械管理制度是一種規范企業內部機械設備運作、保養、維修和管理的體系,旨在確保設備高效運行,降低故障率,延長設備壽命,提高生產效率。
內容概述:
1.設備購置與驗收:規定設備選購的標準,驗收流程及質量保證措施。
2.設備使用與維護:明確設備操作規程,規定日常保養與定期維護的具體步驟。
3.故障處理與維修:設定故障報告機制,規定維修流程及應急響應措施。
4.設備安全操作:制定安全操作規程,進行安全培訓,預防事故的'發生。
5.設備性能評估:建立設備性能監測與評估機制,用于優化設備使用和維修策略。
6.設備報廢與更新:規定設備報廢標準,規劃設備更新策略。
【機械工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工機械安全管理制度09-02
機械工器具管理制度03-22
機械、工器具管理制度06-19
機械工器具管理制度5篇03-22
機械工器具管理制度(5篇)03-22
項目機械、工器具安全管理制度06-24
工機械安全管理制度(實用13篇)10-27
機械工工作總結03-17
機械檢查工試卷及答案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