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成考教育理論心理學習題及答案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中,我們最少不了的就是練習題了,做習題在我們的學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對掌握知識、培養能力和檢驗學習的效果都是非常必要的,你知道什么樣的習題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成考教育理論心理學習題及答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成考教育理論心理學習題及答案1
一、選擇題
1.人的心理包括哪兩部分( )
A.認識過程與意志過程
B.意志過程與情感過程
C.心理過程與個性心理
D.認識過程與情感過程
2.人的個性心理的結構成分主要包括( )
A.認識、情感和意志過程
B.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象
C.能力、氣質和性格
D.個性傾向、個性心理特征
3.個性心理特征的結構成分主要包括( )
A.認識、情感和意志
B.感知、記憶、思維、想象
C.能力、氣質和性格
D.需要、動機、興趣、愛好
4.下列哪一選項必屬于第二信號系統的條件反射( )
A.望而生畏
B.談梅生津
C.望梅止渴
D.嘗梅生津
5.植物和單細胞動物反映形式是( )
A.反映
B.感應性
C.感受性
D.知覺
6.從動物的心理演化到人的心理,具有決定意義的條件是( )
A.語言
B.制造工具
C.勞動
D.直立行走
7.下列哪一個選項屬于條件反射( )
A.眨眼反射
B.吮吸反射
C.防御反射
D.信號反射
8.物質之間相互作用留下痕跡的過程稱之為( )
A.反映
B.感受性
C.意識
D.感應性
9.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屬性及其規律的反映稱之為( )
A.情感過程
B.認識過程
C.意志過程
D.個性
10.“談虎色變”屬于哪類反射活動( )
A.無條件反射
B.非條件反射
C.第二信號系統的.條件反射
D.第一信號系統的條件反射
二、辨析題
1.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的科學。
2.望梅止渴、談虎色變這類反射活動屬于無條件反射。
三、簡答題
1.試分析心理學研究的對象和范圍。
2.簡述心理學科的任務。
3.什么是意識?意識有哪些特點?
4.什么是個性心理特征?其包括哪些結構成分。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C
2.D
3.C
4.B
5.B
6.C
7.D
8.A
9.B
10.C
二、辨析題
1.錯誤。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及其規律的科學。
2.條件反射是指在無條件反射基礎上,經過后天學習和訓練建立起來的反射活動。如望梅止渴、談虎色變等都屬于條件反射活動。
三、簡答題
1.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現象(心理活動)的發生、發展規律的科學。心理現象主要包括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這是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的兩個方面。(1)心理過程包括認識過程,情緒、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2)個性包括個性心理動力(或稱個性傾向性)和個性心理特征(能力、氣質、性格)。
2.心理學科的基本任務是了解、掌握人的心理與行為活動的規律,并為有效地指導、控制和調節人的心理與行為提供依據。具體任務包括以下三個方面:(1)探討人類心理活動的積極性規律,促進和維持學生的學習動機;(2)探討人類認知活動的規律,為知識掌握、技能形成和能力培養提供依據;(3)探討人類情意活動和性格形成的規律,為健康人格的培養提供依據。
3.意識是心理的高級的、完整的形式,它是人在勞動中,和語言一起發生和發展起來的、人所獨有的、憑借語言實現的心理反映。
意識的基本特征是:(1)自覺性——先有正確的動機、明確的目標、周密的計劃、具體的方法和手段,然后再行動。(2)能動性——人不是消極被動的反映,而是積極的、主動的反映,有意識的、主動的調節和支配實踐活動。(3)社會歷史制約性——社會意識與個體意識的發生、發展、變化等都受社會因素制約與影響。(4)第二信號與抽象邏輯思維活動特點。
4.人的個性心理特征是在心理過程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在個人身上在心理過程中經常表現出來的、獨特的、穩定的心理特性。其結構成分主要包括能力特征、氣質特征、性格特征等。
成考教育理論心理學習題及答案2
一、選擇題
1.人的心理包括哪兩部分
A.認識過程與意志過程
B.意志過程與情感過程
C.心理過程與個性心理
D.認識過程與情感過程
2.人的個性心理的結構成分主要包括()
A.認識、情感和意志過程
B.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象
C.能力、氣質和性格
D.個性傾向、個性心理特征
3.個性心理特征的結構成分主要包括()
A.認識、情感和意志
B.感知、記憶、思維、想象
C.能力、氣質和性格
D.需要、動機、興趣、愛好
4.下列哪一選項必屬于第二信號系統的條件反射()
A.望而生畏
B.談梅生津
C.望梅止渴
D.嘗梅生津
5.植物和單細胞動物反映形式是()
A.反映
B.感應性
C.感受性
D.知覺
6.從動物的心理演化到人的心理,具有決定意義的條件是()
A.語言
B.制造工具
C.勞動
D.直立行走
7.下列哪一個選項屬于條件反射()
A.眨眼反射
B.吮吸反射
C.防御反射
D.信號反射
8.物質之間相互作用留下痕跡的過程稱之為()
A.反映
B.感受性
C.意識
D.感應性
9.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屬性及其規律的`反映稱之為()
A.情感過程
B.認識過程
C.意志過程
D.個性
10.“談虎色變”屬于哪類反射活動()
A.無條件反射
B.非條件反射
C.第二信號系統的條件反射
D.第一信號系統的條件反射
二、辨析題
1.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的科學。
2.望梅止渴、談虎色變這類反射活動屬于無條件反射。
三、簡答題
1.試分析心理學研究的對象和范圍。
2.簡述心理學科的任務。
3.什么是意識?意識有哪些特點?
4.什么是個性心理特征?其包括哪些結構成分。
成考教育理論心理學習題及答案3
一、選擇題
1.人借助于內部言語在頭腦中完成的智力活動方式是( )
A.動作技能
B.智力技能
C.技能
D.練習
2.操作技能的特點是( )
A.物質性、外顯性、展開性
B.物質性、外顯性、簡縮性
C.觀念性、內隱性、簡縮性
D.觀念性、內穩性、展開性
3.在操作技能形成過程中,視覺控制逐漸讓位于動覺控制的階段是( )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練
4.在智力技能形成過程中,需要把智力活動模式以展開的、外顯的方式予以實施的階段是( )
A.原型定向
B.操作定向
C.原型操作
D.原型內化
5.技能屬于哪個范疇( )
A.心理過程
B.知識
C.個性
D.能力
6.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徑是( )
A.練習
B.感知
C.活動
D.思維
7.視覺控制作用大大降低,不需要視覺專門控制,動覺控制占主導地位是哪一操作技能階段的特點( )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練
8.智力活動的對象特性是( )
A.物質性
B.展開性
C.觀念性
D.簡縮性
9.學生效仿教師提供的示范操作動作,在頭腦中形成有關操作活動的動覺映像,這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哪個階段( )
A.操作整合
B.操作模仿
C.操作熟練
D.操作定向
10.學生動作的.執行由出聲的外部語言到不出聲的外部語言,再到內部語言的過程是智力技能形成的哪個階段( )
A.原型操作
B.原型定向
C.原型內化
D.操作練習
二、辨析題
1.技能是個體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而形成的動作方式或智力方式。
2.技能是合乎法則的活動方式,與一般的隨意運動無區別。
三、簡答題
1.分析操作技能的特點和形成階段。
2.簡述智力技能的特點和形成階段。
四、論述題
1.如何培養學生的智力技能?
2.如何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
成考教育理論心理學習題及答案4
一、選擇題:1-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意要求的,把所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
第1題 在我國現代學制沿革中,第一次規定男女同校、廢止讀經,并將學堂改為學校的學制是( )
A.壬寅學制
B.癸卯學制
C.壬子癸丑學制
D.壬戌學制
【正確答案】:
C
第2題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頒布于( )
A.1990年
B.1993年
C.1995年
D.
【正確答案】:
B
第3題 學生在參加課外校外教育活動時所體現的特點是( )
A.靈活性
B.自愿性
C.實踐性
D.全體性
【正確答案】:
B
第4題 馬克思主義觀點認為,造成人的片面發展的根本原因是( )
A.生產力水平低下
B.社會舊式分工
C.資本主義制度
D.階級剝削
【正確答案】:
B
第5題 班主任在課余和學生聊天以了解學生的方法是( )
A.觀察法
B.訪問法
C.問卷法
D.作品分析法
【正確答案】:
A
第6題 以跑、走、跳、投為主要內容的體育運動是( )
A.田徑
B.體操
C.球類
D.武術
【正確答案】:
A
第7題 舊中國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特點的學制是( )
A.壬寅學制
B.癸卯學制
C.壬子癸丑學制
D.壬戌學制
【正確答案】:
B
第8題 課外校外教育活動經常在教室、校園以外進行,目的在于( )
A.實踐課堂所學知識
B.擴大學生生活范圍
C.協調各方面教育力量
D.利用課外教育資源
【正確答案】:
B
第9題 上海育才學校在語文教學改革過程中創造的教學方法是( )
A.導學式教學法
B.讀議講練法
C.合作學習法
D.六步教學法
【正確答案】:
B
第10題 某新學期開始,一個外地來的新生背著大包小包走進北京大學校園。這時正好有一位老人迎面走來,這位新生走上去說:“我來辦報到手續,行李太多,您能不能幫我照看一下呢?”老人爽快地答應了。一個多小時后,新生辦完手續回來,看到老人還站在那里看護著自己的行李。幾天后,在開學典禮上,這位新生十分驚訝地發現,主席臺上就座的北京大學副校長季羨林先生竟是那天替自己照看行李的老人。這位新生受到了強烈震撼。這則故事中季羨林先生的做法體現的德育方法是( )
A.自我教育法
B.榜樣示范法
C.實際鍛煉法
D.環境陶冶法
【正確答案】:
B
第11題 以法國利托爾諾為代表的關于教育起源的`理論被稱為( )
A.教育生物起源論
B.教育心理起源論
C.教育需要起源論
D.教育勞動起源論
【正確答案】:
A
第12題 俗話說:“上行下效。”與這句話相關的德育方法是( )
A.實際鍛煉
B.陶冶教育
C.榜樣示范
D.品德評價
【正確答案】:
C
二、辨析題:13-14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首先判斷正確或錯誤然后說明理由。
第13題 教育規律是指教育內部各因素之間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
【正確答案】:
請參照解析
試題解析:
錯誤。此說法不全面。教育規律既包括教育內部各因素之間的本質的聯系,也包括教育與其他事物之間的必然聯系,如教育與社會政治、經濟的關系等。
第14題 集體輿論是班主任倡導的言論。
【正確答案】:
請參照解析
試題解析:
錯誤。集體輿論是在集體中占優勢的,為大多數人所贊同的言論和意見。是集體生活和集體成員意愿的反映,而不是班主任所倡導的言論。
成考教育理論心理學習題及答案5
成考教育理論教育學練習題及答案
一、選擇題
1.廣義教育包括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和( ?)
A.初等教育
B.中等教育
C.高等教育
D.家庭教育
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句話反映了下列哪種因素對于人發展的影響( ?)
A.環境
B.遺傳
C.教育
D.社會活動
3.教育是一種( ?)
A.生物現象
B.自然現象
C.社會現象
D.心理現象
4.教育對社會政治經濟制度的變化( ?)
A.起決定作用
B.起加速作用
C.起延緩作用
D.起加速或延緩作用
5.只要人類社會存在,就存在教育,這體現了教育的( ?)
A.永恒性
B.歷史性
C.階級性
D.相對獨立性
6.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現出不同的傳統與特點,這主要是因為教育( ?)
A.具有階級性
B.具有自身的繼承關系
C.不能脫離政治經濟
D.具有永恒性
7.19世紀法國哲學家、社會學家利托爾諾所倡導的教育起源論被稱為( ?)
A.生物起源論
B.心理起源論
C.勞動起源論
D.實踐起源論
8.馬克思主義觀點認為,教育起源于( ?)
A.生物界
B.兒童對成人的無意識模仿
C.生產勞動
D.動物本能
9.我國唐代由中央直接設立的學校有“六學二館”,其中“二館”是( ?)
A.教館和學館
B.崇文館和弘文館
C.文館和武館
D.書學館和算學館
10.在階級社會中,教育總要反映一定階級的利益、意志、愿望和要求,因此,教育具有( ?)
A.繼承性
B.歷史性
C.階級性
D.永恒性
二、辨析題
1.教育決定著人的發展。
2.教育對社會發展有巨大作用,可以決定社會發展方向。
三、簡答題
1.為什么說“教育救國論”是錯誤的。
2.什么是遺傳?遺傳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表現在哪幾個方面?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D
2.A
3.C
4.D
5.A
6.B
7.A
8.C
9.B
10.C
二、辨析題
1.錯誤。教育在人的發展中起主導作用,但是這種主導作用是有條件的。該觀點把教育的作用夸大化,忽視其他因素對人的發展的.影響作用。
2.錯誤。教育對社會生產力、政治經濟制度等方面的發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但不可能決定社會發展方向,社會發展方向是由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運動決定的,教育在這種矛盾運動中只起加速或減緩作用。
三、簡答題
1.(1)教育對政治經濟制度不起決定作用,它不能決定政治經濟發展的方向,不能成為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2)“教育救國論”企圖在不觸動社會政治經濟制度的前提下從改造教育人手,產生清明政治,富國強民,實際是行不通的。我國歷史上出現的“教育救國論”皆以失敗而告終。
2.遺傳,是指人們從父母先代和種系發展過程中所獲得的一些先天解剖生理特點。這些特點,決定人的形態和機體內外器官的組織結構與機能。遺傳是人的身心發展的生理前提,為人的身心發展提供了可能性;遺傳素質的成熟制約著人的身心發展的過程及階段;遺傳的差異對人的發展有一定作用,但不起決定作用。
成考教育理論心理學習題及答案6
一、選擇題
1.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綜合整體反映是( )
A.感覺
B.知覺
C.表象
D.后像
2.看見一面紅旗,人們馬上能認出它,這時的心理活動是( )
A.感覺
B.視覺
C.色覺
D.知覺.
3.人們看書時,用紅筆畫出重點,便于重新閱讀,是利用知覺的哪種特性?( ) A.選擇性
B.整體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4.人們常常以日出日落來判斷東西方向,以人體為參照來判斷左右,這屬于( ) A.形狀知覺
B.大小知覺
C.深度知覺
D.方位知覺
5.煤塊被強光照射時,人們仍認為它是黑的,這是知覺的( )
A.選擇性
B.整體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6.下列哪個選項不屬于知覺的基本屬性?( )
A.知覺的選擇性
B.知覺的規律性
C.知覺的理解性
D.知覺的恒常性
二、辨析題
1.知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的反映。
2.知覺的對象優先從背景中區分出來的特性叫知覺的選擇性。
3.一般說,知覺的理解性與過去經驗無關。
三、論述題
教學活動中,教師如何靈活運用直觀教學的方法?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A
2.D
3.A
4.D
5.D
6.B
二、辨析題
1.錯誤。知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整體屬性的反映。
2.正確。人的知覺具有這樣一種特性,即對優先知覺的事物,形成清晰的映象,而對其周圍環境的事物,只是當成陪襯和背景,形成模糊的感覺。這種把知覺的對象優先從背景中區分出來的特性叫知覺的選擇性。
3.錯誤。人在知覺某一客觀對象時,總是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去認識它,并用詞語把它標志出來,這種感性階段的理解就是知覺的理解性。
三、論述題(要點)
(1)根據學習任務的性質,靈活運用各種直觀方式
根據學習任務的性質,正確地運用直觀性原則,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引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選擇性知覺,從而有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領會、理解和掌握,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
(2)運用知覺的組織原則,突出直觀對象的特點
在教學中,教師應按照知覺的組織原則,正確地組織直觀,才能提高學生的感知效果。(3)教會學生觀察方法,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
引導學生明確觀察的目的與任務,是良好觀察的重要條件。充分的準備、周密的計劃、提出觀察的具體方法,是引導學生完成觀察任務的重要條件。教師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個別指導是必要的。引導學生學會記錄并整理觀察結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寫出觀察報告、日記或作文。同時,還應引導學生開展討論,交流并匯報觀察成果,不斷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培養良好的觀察品質。
成考教育理論心理學習題及答案7
(一)心理學的研究對象與任務
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現象及其規律的科學。
2、心理學的研究任務
(1)探討人類感知、注意、記憶、思維、想像等認知活動的規律,為知識掌握、技能形成和能力培養提供科學依據。
(2)探討人類情緒、動機、人格、社會態度等非認知活動的規律,為提高學習積極性、培養健康人格提供科學依據。
(二)心理學的歷史發展
1、心理學的哲學與科學背景
2、科學心理學的`誕生
馮特1879年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建立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
3、心理學的主要流派
構造主義心理學、機能主義心理學、行為主義心理學、完形心理學、精神分析學派、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神經心理學。
(三)心理學的主要研究領域
1、理論心理學
普通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學習心理學、認知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變態心理學、動物心理學、實驗心理學、心理測量學。
2、應用心理學
教育心理學、咨詢心理學、臨床心理學、工業與組織心理學、廣告與消費心理學、法律心理學、管理心理學、健康心理學
(四)心理的生理基礎
1、神經系統及其活動方式
(1)神經元與突觸
(2)神經系統
中樞神經系統、周圍神經系統。
(3)反射與反射弧
2、大腦的結構與功能
(1)大腦的結構
(2)大腦功能的單側化
3、心理的發生與發展
(1)反映
(2)感受性
(3)心理
(4)意識
成考教育理論心理學習題及答案8
一、選擇題
1.人的認識的傾向性是( )
A.興趣
B.需要
C.動機
D.理想
2.根據需要起源不同,可將其劃分為( )
A.生理與社會需要
B.物質與精神需要
C.愛與隸屬需要
D.成就與交往需要
3.動機水平適中,最有利于激發學習動機的理論( )
A.成就動機理論
B.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
C.成績結構理論
D.強化理論
4.馬斯洛需要層次中的`最高層次需要是( )
A.生理與安全需要
B.社交與尊重需要
C.求知與審美需要
D.自我實現需要
5.根據動機的性質與社會價值不同,動機劃分為( )
A.生理型與社會性
B.高尚和低級
C.長遠與短暫
D.主導性與輔助性
二、辨析題
1.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中層次是可以顛倒的。
2.獎勵比懲罰更能激發學習動機。
3.韋納指出,多數情況下,人們只把成功與失敗結果歸結為智力、努力、任務的難度及運氣四個因素。
4.心理學家耶克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學習動機強度的最佳水平是固定不變的。
三、簡答題
1.如何利用學習動機學校效果的互動關系來培養學習需要?
2.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如何創設問題情境?
四、論述題
1.如何合理設置課堂環境,妥善組織學習競賽?
2.如何根據學習動機理論,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成考教育理論心理學習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成考專升本英語真題及答案12-25
教育學心理學常考知識02-21
成考語文作文范文01-27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形考冊答案01-17
教育學心理學試題答案07-25
成考畢業自我鑒定07-15
演講與口才習題及答案(經典)08-22
演講與口才習題及答案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