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購物》教學設計(經典)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你知道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熊購物》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熊購物》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混合運算”第一課時的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小熊購物”的問題情境,發展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先乘除,后加減”的運算順序,體會到數學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系,并能正確計算有關的兩步式題。
3、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 導入語:孩子們,正逢春日到處花紅柳綠,鳥語花香.你們有什么想法嗎?(去外面玩玩)去春游需要做什么準備呢?(準備車,準備食品……) 準備上路的食品也有數學問題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購物中的學問吧!為了增加旅途的樂趣我們邀請了小熊兄弟加入,我們歡迎他們吧.
2、(出示情境圖)師:這是百貨店里的食品專柜,從圖中我們可以知道些什么?如果要買兩種東西,你能提出數學問題嗎?
二、解決問題,體驗新知。
(一)探索“乘加”的運算順序。
1、小熊想買4瓶飲料和1包花生要多少錢呢?我們先幫他解決一下這個問題吧.(教師板書),例如:我要買4瓶飲料和1包花生需要多少錢?(師在黑板上貼出4瓶飲料和1包花生)
請每個同學先自己想一想怎樣算,然后圍成四人小組,把你的想法告訴小組里的同學,并認真聽一聽別人是怎樣想的。
小組活動后全班交流,估計學生可能列出:(師板書)
①6×4=24(元),24+7=31(元) ②4×6=24(元),24+7=31(元)
③6+6+6+6+7=31(元) ④6×4 + 7=31(元)……
(如若學生沒有列出第④個算式,則引導學生把第①或第②種方法中的兩個算式合成一個算式,)
如若有學生說出第④個算式,你能結合小熊購物圖向大家介紹一下這個算式是什么意思嗎?也就是說應該先算乘法還是先算加法呢?(貼出:有加法又有乘法,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指導書寫格式:這是我們以前沒有學過的兩步式題,計算的時候不把等號寫在算式的右邊,而是另起一行,在比第一個數字6更靠左邊的位置寫上等號,把沒有參加運算的+7抄下來,然后再另起一行算加法,=31(元),最后還要答。
(二)探索“乘減”的運算順序。
分頁代碼
1、師:大家看,熊弟弟也來到了百貨店
(課件播放小熊來到百貨店及說的話)小熊:我有20元錢,想買3包餅干應找回多少錢?(師在黑板上貼出該問題)
同桌兩人說一說怎樣算出應找回多少錢。你們是怎么想的
可能想到:3×4=12(元) 20-12=8(元)
4+4+4=12(元) 20-12=8(元)
20-3×4……(可指名板書,集體評議)
(最后集體交流中,貼出“有減法又有乘法,先算乘法再算減法)
師小結:我們剛才通過“小熊購物”學會了兩步計算,有乘有加時,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有乘有減時先算乘法再算減法。
(三)基本練習
(1)下面以小組為單位,選擇兩種食物算算需要多少錢?(分組匯報一下,同學評議)
(2)出示圖,算算淘氣共買了多少瓶飲料?讓學生觀察后說說圖意,再列式計算,最后集體交流,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3) 計算。
4×3+5 30—4×5 7十6 63十7+21
81+9+9135-5×7 80一9 51十6×8
(教師巡視,個別輔導,選擇部分優秀作業及運算順序或書寫格式錯誤的作業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讓學生指出)關于計算兩步式題時的書寫格式,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三、數學游戲:模擬購物。(四人小組活動,生每人準備20元、50元的紙幣及零錢)
請小小售貨員掛上工作牌,把信封里的食品拿出來擺在桌子上。
游戲規則:同學們從老師發給你們的20元錢和50元錢中選擇一張,根據食品上的標價向售貨員購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并和售貨員一起計算買這些東西需要多少錢、應找回多少錢。同學們輪流購物,當一位同學在買東西的時候,其他同學也要注意算一算他和售貨員算得對不對。
游戲后,指名學生說說你買了什么,需要多少錢,找回多少錢。
四.鞏固練習(完成試一試1.2.3題)
五、回顧反思,梳理總結。
師:今天我們學會了什么?你最喜歡哪個活動,為什么?
《小熊購物》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本節課內容,根據購物圖指導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指導學生探索先乘后加的混合運算順序。在課堂中精講多練,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指導學生練習計算方法。通過練習學生正確地進行兩步式題的計算,提高學生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計算能力。
教學目標:
1、通過小熊購物的問題情景引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先乘后加的運算順序,體會數學與實際的密切聯系。
3、能正確計算有關的`兩步式題目。
教學重點: 掌握先乘后加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理解脫式計算的運算順序及格式。
教學方法:情景導入、自主探究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件,故事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周末到了,小熊胖胖和壯壯相約去超市購物。超市里的東西可真多呀!。走著。走著,他們來到了超市的食品區。
(出示情景圖)
二、快樂探索,學習新知。
(1)通過看情景圖,獲取數學信息。
仔細觀察從圖中你能獲取哪些信息?
(教師鼓勵學生把所看到的說出來,調動學生積極性。使之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
(2)如果你是小顧客,你想買哪兩樣東西呢?(每種食品,數量不限)
(此問題的設計為學生學習新知識做準備,學生上面所提到的問題,教師根據需要可挑選幾個寫下來,學會后可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自己提出的問題,這樣學生的興趣會非常濃厚,積極性也很高。)
(3)仔細看圖,說一說小熊買了什么食品,應該付多少錢呢?請你幫他算一算。
a、學生獨立思考完成。
b、小組內討論交流。
c、展示匯報。
學生可能出現分步算式解答:
3×4=12(元)12+6=18(元)
綜合算式解答冒號:
3×4+6或者6+3×4
(學生在匯報的過程中,教師應要求學生明確每一步要求的是什么?表示什么意思?)
預設:若班里只有分步算式解答師應先啟發學生將兩個算式合在一起,然后給學生留思考問題的時間。
(4)說一說有加法又有乘法要先算什么?
(結合上面的實際情景及運算,通過學生自己探索得出運算的規律,使學生獲得成就的喜悅。)
(5)師介紹脫式計算的格式及方法。
脫式計算的格式及運算順序是本課的難點,師應多強調。
三、鞏固練習。
解決課前(2)中提到的問題,生獨立完成,師集體訂正。
四、小結。
在兩步混合運算中,有乘法也有減法,應該按什么順序計算?
生答:先算乘法,再算減法。
五、作業。
練一練
六、板書。
小熊購物
法一:3×4=12(元)12+6=18(元)
法二:3×4+6 法三:6+3×4
=12+6 =6+12
=18(元) =18(元)
七、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
1、 情景導入使數學更加生活化,更加有趣。
《新課標》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自經歷實際問題及數學模型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因此。數學應從生活實際出發,使生活材料數學化,數學教學生活化。我在這節課創設購買食品的情境中展開學習活動。讓學生在現實中學習探索知識,對數學產生親切感,體驗到生活真有味,數學真有趣。
2、給學生創設一個寬松、自由、和諧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學生自己發現問題,交流溝通,匯報展示,評價反思,從而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3、學生參與率高。
不足之處:
1、練習環節應進一步優化,應在此處多做思考。
2、雖然對學生有生成性引導,但啟發性語言欠佳。
【《小熊購物》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熊購物》教學設計10-30
《小熊購物》教學反思03-03
《小熊購物》教學反思(經典)08-28
北師大版《小熊購物》教學設計教案及反思10-28
小熊購物教學反思(8篇)02-25
小熊購物教學反思8篇02-25
《小熊請客》教學設計11-15
【經典】《購物》教學設計09-25
《購物》教學設計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