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類書籍讀書筆記范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書筆記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書筆記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育類書籍讀書筆記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育類書籍讀書筆記范文1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是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畢生從事教育事業的真實寫照,這句名言作為教師教育精神之精髓,也早已為每個教師所熟知并銘記在心。但是,作為一名教師的我,工作二十多年,卻對這位教育家更多的教育思想卻知之甚少。趁著寒假期間,本著“撐一支閱讀的長篙,向教育更深處漫溯”的意境,我認真品讀了《陶行知教育文集》,在品讀的過程中,陶行知先生對教育問題的遠見卓識讓我欽佩,對教育事業的熱愛與執著讓我感動,愈發地感受到他教育思想的深邃,人格的偉岸。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這句話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諦。“師愛”是陶行知先生師德思想的核心。陶行知先生在自己重慶一處住地門楣上寫過一幀橫幅——“愛滿天下”,這是他終身奉行的格言,也是他在對待學生態度方面所提倡的師德規范。他認為愛是教育好學生的前提,“我們奮斗的工具是愛力不是武力”。因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出來,才能打到心的深處。”他啟示我們,教師愛學生,就有教育;學生愛教師,就產生教育效果。 記得在上學期末,我們班卻發生了這樣一件讓我棘手的偷竊事件。那天上午,體育課剛上完,我們班的生活委員臉色通紅,眼里帶著淚光,急匆匆地跑來告訴我:“老師,我們班今天早上剛收的班費不見了。”聽到這話,我心里就像一塊石頭落地,咯噔一下,趕忙詢問情況:“什么時候發現的?放在哪里了?”“我清楚地記得是放在書包里了,上體育課之前我還看了下。”聽了她的訴說,我的心真是百感交集,思緒聯翩,“目標明確,出手迅速,可以肯定是班上的同學所為,而且就是是她周圍的同學,怎么辦?讓同學們都把書包掏出來,翻看一下,還是……”我的思想進行著激烈的斗爭!雖然我和這些學生相處的時間不長,但很多時候他們讓我感受到了他們的熱心,看到了他們充滿愛心的舉動,班里哪位同學要是沒來,班上總有同學過來會問我原因,總有鄰桌的同學會幫他抄寫課堂筆記,住在同一個小區的同學也會自告奮勇地幫他整理作業并幫他帶回家。
班里要是舉辦什么活動,同學們都熱情高漲,出錢出力,出謀劃策,在班級里,他們已經成為了主人,都在努力為這個家而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彼此間的關愛造就了我們這個集體,這是讓我感到幸福的地方。作為這個班的班主任,我不容許出現破壞這個集體大家庭的事,這不禁讓我想到看過的一個佛家故事“開花的佛桌:給浪子回頭的機會”,故事中方丈的臨終遺言:“這世上沒有什么歧途不可以回頭,沒有什么錯誤不可以改正。”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個真心向善的念頭,是最罕有的奇跡,好像佛桌上開出的花朵,而讓奇跡隕滅的,不是錯誤,是一顆冰冷的、不肯原諒、不肯相信的心。從內心出發,我是愛我們班學生的,一個成人尚能浪子回頭,對于一個未成年的孩子所犯的錯誤,我愿意給他提供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讓我們共同承擔,我也想通過這個案例驗證一下愛是否可以改變一切,真情是否可以讓一個浪子回頭,可以讓我們的心更齊。
正好接下來一節是我的課,我沒上課本上的內容,也一改以前上課的輕松愉快,語氣沉重地向學生講述了事情的經過。我講述了這一年來老師看到的同學們的進步,講述了一個人誠信的重要,以及這件事對人一生的影響,講述了我的焦急與無奈,講述了此刻生活委員失錢的心情,講述了在學年末發生這件事給全體同學帶來的影響。最后我說:“我們每個人都會犯錯誤,但要知錯能改。老師相信你私自拿錢,是一時糊涂,在老師的心目中你仍是一個愛老師、愛同學、愛班級的學生,我想現在的你肯定后悔了,你一定會把這錢還回去的,如果你想還回去,在下午上課前,放到班上某個同學的書桌里。老師絕不會追查此事,保證說到做到。”
下午上課前的課間,我注意到我們班的陳同學在教師辦公室門口徘徊,我走過去問他是否找老師有什么事,他嚇了一跳,有點慌張,臉色泛紅,欲言又止,緩了一口氣說:“老師,我發現那錢在我的書包里。”說著把那錢袋子遞給了我,我一看,果然是丟失的那個。我笑著對陳同學說:“別著急,老師、同學們決不會懷疑是你拿的。謝謝你,趕快回去上課吧。”“那是誰拿的呢?”在我心中,我想這件事就到此為止吧,誰拿的已經不重要了,因為他能主動還回來,這比是否是他拿的這件事更值得人高興,重要的是他改正了錯誤。
有人認為,學生偷東西,老師追究,查出“小偷”,嚴厲批評,似乎天經地義,但有時候老師是不是應該考慮學生的尊嚴,是不是應該給他一個改正的機會,是不是應該創造合理的機會,讓他自行改正呢?我想,這件事對我們來說可能不算什么,但對于私自拿錢的學生來說,如果當眾揭穿他,對他的一生都會產生及其惡劣的影響,他將都背負著“小偷”的罪名,我慶幸自己沒有把這個學生的名字公布于眾。當然,在當天我就懷疑這個拿錢的同學是這位陳同學,他就坐在生活委員的后面,我去隔壁班上課,經過我們班時,我是親眼看到只有他一個人還在教室里面,本想問下他怎么還不去上課,但鈴聲就要響了,趕著去上課,就沒有多問。我始終把這個秘密埋藏在心里,至今沒有人知道。這件事給我很大的感受:面對學生的錯誤,我們應給予他改過自新的機會,和顏悅色的寬容對待往往比暴風驟雨式的批評呵斥更有用。
那么對于學生的缺點,我們又應該怎樣積極引導他們改正呢?陶行知先生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里有愛迪生。”尊重學生還要學會欣賞學生,特別是對那些學習基礎差、紀律松散的學生更要努力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并把這閃光點放大,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在成就感中獲得自信。正如在“陶行知先生用四塊糖果教育學生”的事例中,陶行知先生面對學生的錯誤,他沒有劈頭蓋臉的責罵,而似好朋友式的友善提醒,鼓勵的語言如春風拂面,令人信心倍增;似和風細雨,滌蕩著孩子的心靈,使他自覺地認識了自身的錯誤,我相信這“四塊糖果”是孩子生命中最珍貴的禮物,孩子會以感激的心態樂于接受這禮物的。
現實生活中我也見過這樣一位老師,她是這樣批評一個調皮搗蛋的學生的:“像你這樣的孩子怎么會做這樣的事來,難道你不知道你是老師心目中的驕傲嗎?”她給我很深的震撼,使我認識到:批評他人也要講究方法、講究藝術,要想到“士可殺不可辱”,對于犯錯誤的孩子,更應照顧到他們的自尊,應該在“看得起,夠朋友”的前提下批評,使他們有被尊重、被肯定的感覺。我想這位老師的批評就是對他們的賞識,對他們的認可,賦予他們信心和勇氣,激發他們努力改正、奮發進取,甚至會促使他們勇敢地邁出成功的第一步,去體驗成功的快樂和幸福。
陶行知先生也說:“愛是一種偉大的力量,沒有愛便沒有教育”。確實,沒有真摯的愛,就沒有成功的教育。作為一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懷,倡導并實踐了愛的教育,他愛教育,愛學校,愛學生,稱學生和學校為“愛人”。我想沒有對學生的愛、沒有對教育事業的愛是無法教育好學生的,愛是理解、是寬容、是信任、是希望。
作為一名教師,在平時的工作中,老師只有主動地親近學生,了解學生內心的真實愿望,才會贏得學生的信任,當學生犯錯誤時,不會一味地苛責,而是喚起學生的自尊,激發學生積極內省,勇于改正;當學生有不同看法時才會給予積極的肯定和鼓勵,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勇于創新,和諧的師生關系會使教與學的過程更加高效,教育效果更加完美。
教育類書籍讀書筆記范文2
讀李鎮西老師寫的《愛心與教育》這本書,不知不覺中,我就被書中的內容深深吸引,他讓我感受到了師愛的力量。正如老一輩教育家說的:“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成不了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李鎮西老師對學生的愛,是建立在真正民主基礎之上的愛,不同于那種保姆式的愛,恨鐵不成鋼式的愛,或施恩式的愛。他對學生的愛是發自內心的,而更重要的是這份愛不是單向的灌輸,而是雙向的互動!
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愛學生首先就要了解自己的學生,了解他們的愛好與才能,了解他們的性格特點,了解他們的精神世界;愛學生其次要真正的理解學生,要設身處地的為學生著想,學會“心理換位”,也就是站在學生的立場上考慮問題;愛學生還要學會寬容學生,對他們的缺點、錯誤,要耐心幫助,嚴格的批評,熱心的開導,不能使用“心靈的鞭子”;愛學生必須要真心信任他們,信任是力量,能讓學生勇敢的向困難挑戰,使得學生切身體驗到教師對他的器重與喜愛。書中集中體現了李鎮西老是獨特的教育理念,那就是:“時刻保持對學生的愛;始終堅持將這種愛付諸于實際行動”“愛是永恒的教育理念。”李老師讓我對愛學生的“愛”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愛,不但是欣賞優秀的學生,而是“懷著一種責任把欣賞與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愛,不僅僅是只對自己所教的這幾年負責,而是“對學生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愛,不是只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身體,而是要“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理解學生的精神世界”“學會用他們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愛,不應是對學生錯誤的嚴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對學生的寬容”;愛,也不應是對學生的.縱容,而是“必然包含著的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的懲罰”;愛,不是用一顆成年人的心去包容一顆顆童心,而是“需要一顆顆童心”,用童心去碰童心。
只有這樣的愛,才是真正的愛,只有這樣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老是愛學生并不難,難的是把這份愛一直在我們生命中延續,讓我們一起努力,一起做一鳴真正愛學生的老師吧!
【教育類書籍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精選)教育類書籍讀書筆記04-12
教育類書籍讀書筆記11-09
教育類書籍的讀書筆記(經典)07-02
教育類書籍的讀書筆記05-15
教育類書籍讀書筆記(薦)04-12
[集合]教育類書籍讀書筆記04-11
教育類書籍的讀書筆記[精]07-02
[優秀]教育類書籍讀書筆記05-27
教育類書籍讀書筆記(精華)04-10
(精華)教育類書籍讀書筆記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