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生死相隨的海鷗教學設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生死相隨的海鷗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主要講述酶在生物新陳代謝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生理特性,教材對酶的本質和特性作了重點介紹。本章本節課內容是高二生物教材的重難點內容。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現象皆與酶的活動有關。在本章節中通過探索驗證酶的特性的教學過程,培養學生建立科學的思維方法和研究精神。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說明酶在細胞代謝中的特性。
(2)進行有關實驗和探究,學會控制自變量,觀察和檢測因變量變化以及設置對照組和重復實驗。
2、能力目標
(1)通過學生主動參與科學探究的虛擬實驗活動,使學生掌握科學探究的程序和方法,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動手實踐的能力。
(2)通過以小組為單位的學習,使學生學會與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對酶的生物活性及其特性的探究性學習,培養學生崇尚科學的態度和實事求是的精神。培養學生知難而進、鍥而不舍的頑強的意志品質和勇于探索未知世界、勇于創新的精神。
三、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酶的作用、本質和特性
2、教學難點
酶的特性探究、控制變量的科學方法
四、媒體運用
本課使用的媒體主要為電腦投影和實驗室儀器。本課的重難點都在于如何使學生掌握實驗的原理,實驗的操作過程。由于人的認知規律是由感性到理性的,所以本課插入了大量的圖片,圖表和實驗過程的動畫軟件。酶的第一個特性使用動畫直觀的顯示實驗過程,引導學生解決實驗中的問題。而第二個特性則應用了模擬實驗過程的方法,放手讓學生在第一個實驗的理論基礎上自己設計實驗過程和進行實驗軟件操作。通過小組討論,全班參與實驗操作的評價等方法,讓學生加深對實驗過程的了解,學以致用。第三個特性則讓學生在第一、第二個實驗的基礎上自行在實驗室進行實驗的設計和操作,并得出相應的實驗結果和實驗結論。
五、教學方法和手段
(1)探究式教學法: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主動參與酶的特性的討論探究活動,親身體會科學發現過程,領悟科學研究方法。
(2)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利用多媒體技術,把酶的特性探究實驗演示出來,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系統的知識結構。
(3)模擬實驗操作法:學生利用計算機,進行模擬的實驗操作過程,把本小組設計的實驗方案通過計算機呈現,并對結果進行分析。
六、具體的教學過程
(1)引導探究:酶和無機的催化劑相比有什么特殊之處?(2 min)
(2)觀看實驗動畫,回憶實驗內容:比較過氧化氫酶和Fe3+的催化效率(2 min)
(3)學生分組討論
a、為什么實驗中要選用新鮮的肝臟?
b、為什么要把肝臟研磨碎?
c、實驗中加入對比組會否更好?如果會,應如何設置對比組?(8 min)
教師注意引導學生想到“酶具有生物活性”這一概念,并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嘗試設計對比實驗組,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理解實驗的方法及設計過程是多樣的。
(4)提出問題:既然實驗的方法可以是多種多樣的,請同學們思考:如何運用以下的實驗材料及器材驗證酶的專一性?(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3 min)
(5)小組對實驗設計方案的討論包括以下幾個方面:(25 min)
a、研究目的
b、作出假設
c、實驗過程:實驗器材選取、實驗步驟、現象的觀察與分析、結論
d、表達與交流(討論組的小組長上臺發言,接受其他小組同學的提問;進行實驗方案的修改,選出代表進行模擬實驗操作。)
教師對小組的探究討論活動給予鼓勵評價,接著引導學生繼續深入探討:小組代表的操作使我們對酶的專一性有了較深的理解,但是我們還需要進一步學習探討酶的一些其他的特性。
(6)在前一實驗的基礎上,布置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小組制定檢測酶的作用條件的實驗方案。在開展實驗前各小組進行實驗設計方案的匯報。最后讓學生運用實驗儀器和藥品,設計實驗探索酶的作用條件,并用圖表表示相應的實驗結果。(30 min)
(7)多媒體展示酶需要適宜的條件:為彌補學生自主學習的不足,教師要使用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歸納整理,使學生對知識有一個全面、系統、準確的了解,在頭腦中形成系統的知識結構。(10 min)
【生死相隨的海鷗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飛吧,海鷗》教學設計03-13
《飛吧海鷗》教學設計10-28
論生死作文11-15
生死兩茫茫作文08-21
關于海鷗的作文02-05
音樂海鷗教案11-25
生死之交的歷史典故08-31
生死離別的文案06-01
論生死作文(共6篇)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