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的知識點
動物為人類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衣著原料
當人類對動物的了解越來越多以后,人們發現有些動物的“產品”,動物的毛皮、羽毛等物大有用途,可以成為美化生活的原料。 產絲昆蟲的奉獻 絲綢早已成為人們衣著的原料,人們穿上絲綢衣衫,會感到格外的舒適、涼爽,姑娘們穿上五彩繽紛的絲綢衣裙,更顯得靚麗、飄逸。傳說早在4000多年前,我國勞動人民就知道栽桑養蠶。
在殷商時代,已能織出精美的絲綢。從此,養蠶、繅絲、織綢就成為我國一項傳統的副業生產和出口行業。西漢時,張騫出使西域,就帶去了不少絲綢。 柞蠶主要生長在遼寧、山東、河南一帶,以櫟樹、槲樹、柞樹葉為主要食物。柞蠶橢圓形黃褐色的繭除可繅絲織綢外,它的絲還可制漁網、輪胎內芯、電線包皮等等,用途很廣。 蓖麻蠶原來是生活在蓖麻植株上的野蠶,后經人工馴養而成。蓖麻蠶主要吃蓖麻葉,也食木薯葉或臭椿葉等。它的繭呈白色榧子形,繭頂有孔,故不能繅絲,只能作絹紡原料,也可與羊毛混紡,制成毛線或嗶嘰衣料。
天蠶以樟樹或楓樹葉等為食。繭為褐色,它的絲質量最好,而且堅韌耐用,可做釣魚線、外科手術線等。 樗蠶又叫椿蠶,它以臭椿、蓖麻、烏桕等樹葉為食,幼蟲身體為綠色,外被白色粘粉。繭呈灰褐色,其絲織品稱為椿綢。
種子的萌發
1、種子萌發需要環境(外界)條件: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完全淹沒在水中的種子不能萌發是因為沒有充足的空氣),適宜的溫度和自身條件:胚是完整的,活得,度過休眠期的。大多數種子萌發不需要光,探究是否需要光時一定提供適宜的各種外界條件和自身條件。發芽率達到90%以上的種子才能播種。
2、種子萌發時最先發育突破種皮的是胚根發育成根,然后是胚芽發育成莖和葉,胚軸發育成連接根和莖的部分,萌發需要的營養物質來自胚乳(玉米)或子葉(菜豆),所以貧瘠的土壤和肥沃的土壤中的種子同時萌發。早春地膜覆蓋是為了提高土壤溫度使種子早萌發。
種子植物
1、種子的主要部分是胚,胚是新植物體的幼體,在玉米種子的剖面滴加碘液,變藍的是胚乳,因為胚乳內有淀粉,淀粉遇碘變藍色。
2、將胚的各個部分(胚芽,胚軸,胚根)都連在一起的是胚軸。
3、我們吃的大米主要是胚乳,大米不能萌發時因為無胚。
4、被子植物(桃樹)與裸子植物(松樹)的主要區別是種子外是否有果皮包被,也就是胚珠外是否有子房壁包被。
綠色植物
藻類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數在陸地陰濕處,單細胞或多細胞。無根、莖、葉的分化。如:水綿、海帶、衣藻。進行光合作用,釋放氧占大氣的90%。
苔蘚植物:大多生活在陰濕的陸地上,植株矮小,有莖、葉、假根,無輸導組織。如:墻蘚、葫蘆蘚。作為檢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蕨類植物:生活在陰濕的陸地上,有根、莖、葉,有輸導組織,如卷柏、貫眾、滿江紅。形成煤
裸子植物:生活在干旱的陸地上,有莖、葉、種子,結構復雜。如:油松、云杉、銀杏、蘇鐵、側柏。
被子植物(綠色開花植物):比裸子植物更加適應陸地生活,有有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如:玉米、小麥、毛白楊、。
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這三類植物靠孢子繁殖后代所以稱為孢子植物;
裸子植物、被子植物靠種子繁殖后代,所以稱為種子植物。
2"春水綠如染"中的"綠"指藻類植物。魚缸內壁的綠膜指藻類植物。
3"苔痕上階綠"和"應憐履齒印蒼苔"都指苔蘚植物,大樹一側樹皮上的綠色植物是苔蘚植物
單細胞生物
1、單細胞生物:草履蟲、酵母菌、、衣藻、眼蟲、變形蟲2、草履蟲的結構見課本70頁圖
3、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系:有利也有害
上面對單細胞生物知識的講解學習,同學們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學們在考試中取得很好成績哦,認真學習吧。
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1、生物的由小長大是由于:細胞的分裂和細胞的生長
2、細胞的分裂(1)染色體進行復制(2)細胞核分成等同的兩個細胞核(3)細胞質分成兩份(4)植物細胞:在原細胞中間形成新的細胞膜和細胞壁
動物細胞:細胞膜逐漸內陷,便形成兩個新細胞
【初中生物的知識點】相關文章:
初中生物知識點02-27
初中生物知識點總結08-19
初中生物表皮知識點02-07
初中生物知識點精選匯總02-17
初中生物知識點匯總03-02
初中生物知識點講解03-01
初中生物動物的運動知識點02-22
初中生物會考知識點總結07-08
初中生物知識點之細菌繁殖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