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高中信息技術說課稿4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信息技術說課稿4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信息技術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版面的美化藝術》選自廣西科學技術出版和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術第一冊第二單元第一章第三節,本課是在學會了對文字進行簡單修飾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邊框、底紋的設置,從而為板報錦上添花。本課的知識點既用到了工具欄,又用到了菜單命令,它既告訴同學們word20xx中的一些常用操作可以通過工具欄來完成,快捷、方便,又可用菜單的形式來補充工具欄無法實現的強大功能。這為以后更深入地學習文字的排版及表格、圖形打下基礎,做好鋪墊。
2、學生狀況分析
從學生角度看:高一學生已能夠簡單運用所學的知識對文字進行處理,但白紙黑字的老面孔讓他們感覺不再新鮮,一份成功的電子板報,不但要文章精彩,還應該有豐富多彩的色彩。因此為了能讓自己的電子板報色彩豐富、美觀大方,把原來單調的白底黑字進行恰當的、符合人們視覺效果的修飾,學生有著很強的內驅力,興趣很濃。通過本課的操作,學生即可完成一個簡單單頁電子板報的雛形,將使學生在感受到成功愉悅的同時,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后面內容的興趣。
二、說教學目標:
鑒于上述分析,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認知目標:學會為文本設置邊框和底紋。
2、能力目標:通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培養他們的知識遷移能力;通過生動有趣的練習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對文字的創新設計能力。
3、情感與價值觀目標:激發學生應用信息技術為學習和生活服務的濃厚興趣;在同學之間的交流合作中,培養學生互相幫助、團結協作的良好品質;讓學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勵、體驗成功。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設置邊框和底紋。
2、教學難點:設置邊框和底紋。
四、教法學法:
所謂“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根據本課的課程特征及學生的特點,教學過程中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學法:“演示法”、“任務驅動”等教學方法。
教師活動圖:設計任務----啟發討論----講解輔導----歸納問題
學法 :
為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與學習習慣,我進行了以下學法指導:一是創設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時刻保持良好的學習心境;二是提供更多表達、交流的機會,鼓勵學生敢想敢說,培養他們協作學習的好習慣;三是通過積極鼓勵學生大膽操作實踐,發現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嘗試欲;四是讓學生通過成功的作品,更多地體驗一種成就感,進一步激發他們強烈的創造欲望。
以下是學生活動圖:
仔細觀察----思考討論----探索質疑----總結心得----自主創造----評價定位
學生在完成每一個任務的過程中,總是先觀察再思考討論完成任務的辦法,對討論結果進行探究驗證,找到答案之后,總結心得,自主創造,最后通過自評、互評、師評來自我定位。
五、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示文件:“版面的美化藝術”對比(一個白底黑字的“版面的美化藝術”,一個加了邊框和底紋的“版面的美化藝術”)
師:這里有兩段文字,它們的區別在那里?你更喜歡哪一篇?為什么?
(修飾了顏色的文章更加漂亮,美觀,特別是標題經過修飾以后還更醒目了。)
原來,這些呆板的文字經過顏色的加工,可以變得如此的生動活潑、多彩多姿呀!怎樣把文字加上豐富多彩的修飾呢?
導入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如何“版面的美化藝術”。(板書)
[ 通過對比作品,讓學生感知藝術,培養了學生的審美意識。利用學生對美好事物的向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情境中主動地、積極地接受任務,從而樂學。]
(二)合作交流;探求方法
[任務一:給文字加邊框和底紋]
在《文字的修飾方法》一課中我們學習了通過改變文字的字體和字號來美化標題,那么如何來給文字加邊框和底紋呢?嘗試用多種方法修飾。
學生自主探究。
打開“版面的美化藝術”文件,給“版面的美化藝術”加上邊框和底紋。
提示學生有幾種求助方式:
�、艜俏覀兊暮美蠋煟驎厩笾�。
�、葡蛲瑢W求助。
⑶向老師求助。
(提前完成的可以幫助同組的同學,幫助的方式是教會他方法,而不是直接幫他操作。)
請全組都完成的小組派一名代表上臺當小老師展示給大家看。
上臺后向這位小老師提出要求:為了讓你的學生們聽清,學會,請邊說邊做,仔細講清每一個步驟。這樣既可以增強了學生的榮譽感,又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
通過提問不同的學生,找到多種修改的方法。
(1) 單擊“格式”工具欄中的“底紋”“邊框”按鈕。
(2) 選擇“格式”——“邊框和底紋”菜單命令。
告訴學生條條道路通羅馬,只要能完成任務,可以選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但原則是越簡單越方便越好。
學生提出問題:為何不能設置邊框和底紋的顏色?
師重點講解:(1)設置前必須要選中要設置的內容。
(2)“邊框和底紋”菜單中有二個小卡片,每個卡片中分別對應著不同的選項。
(3)可以通過對話框中的預覽看到設置后的效果。
學生練習:給“版面的美化藝術”加上不同的邊框和底紋。
展示學生作品。
師故意選出幾幅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邊框和底紋色彩搭配協調的作品和不協調的作品,讓學生評價,通過對比,了解設置顏色也不能越多越好,而要從實用,適用,美觀的角度來設置。(培養了學生的審美情趣。)
[任務二:自主探究利用“頁面邊框”選項卡給頁面設置邊框]
“邊框”和“底紋”的設置都是針對文章,對于整個頁面我們也可以進行美化,在“邊框和底紋”命令中繼續探密,找一找如何給頁面加邊框。
學生自主探索。
[ 這個環節是本課的重點部分,任務是課堂的“導火線”,在這個環節中我拋出一個個任務,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從而促使學生去自我探索、自主學習和團體協作達到掌握操作和使用目的。同時,分層教學的運用,使得全體學生得到發展,提高自身操作水平。]
(三)實踐運用;提高發展
拓展練習,
練習:修飾學校的《機房管理制度》。
[在這里如果給學生幾個字或者是一篇不認識的文章,學生只能機械地枯燥地學習;如果給學生與他們生活和學習相關的內容,他們就會有親切感,并自覺地愉快地創作。同時,在不知不覺中培養了學生的愛護機房的意識]
六、說設計理念
在這節課的設計中,我主要用到以下幾個教學思想:
1、 師生互動性。良好的師生互助可以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知識。
2、 探究性學習。信息技術知識本身就是不斷更新的,這就要求我們的學生也具備探究學習這種能力。
3、 整和其他學科的資源。本課教學如果孤立地僅僅讓學生了解掌握相關操作還是不夠的。放在本單元電子報這一整體中考察,我們會發現,操作僅僅是辦報的一項基本技能,要想辦出有特色的報,需要各方面的能力,其中美術能力不可缺少。因此我在新課伊始,就引導學生感知色彩,不同的色彩會給人帶來不同的感受。在設置過程更是反復用同學們實際的操作實例提醒注意顏色的搭配和協調。
4、 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發揮學有所長同學的才能,更好地培養他們對信息技術學習的熱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之間協作意識。
高中信息技術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跳動的小球》是重大版小學第四冊六年級第10課的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在前面初步認識和掌握了簡單的Flash動畫制作的基礎上學習的,通過本課教學,讓學生學會在Flash5中建立引導線圖層,能熟練繪制引導線,掌握制作有引導線動畫的技巧,學會在幀面板中設置動畫加速運動或減速運動。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材所處的地位,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與技能:
1、通過引導線來實現小球有意識的跳動,培養學生的Flash動畫制作意識。
2、能選擇一定的工具進行動畫設計是Flah動畫設計制作的必要性。
3、進一步認識和進行簡單的Flash動畫制作,并完成相應的動畫作品;能根據教材作品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進行自己獨特的小球跳動路線的設計。
過程與方法:
通過豐富的實例,讓學生體驗小球跳動的全過程,從中提高學生對Flash動畫的制作水平。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動畫制作活動中,逐步養成會獨立思考,并善于與同伴交流想法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建立引導線圖層,設制引導線動畫。
二、說教法:
根據直觀性原則,我把本課的教學內容制作成小動畫,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制作多媒體課件,呈現實例中的內容,充分運用引導法,提出相關的數學問題。教師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呈現"跳動小球"的有關信息時,補充了不同跳動路線的小球動畫和不成功的跳動小球的動畫等情況。積極倡導探究性學習、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貫徹"自學討論式"教學法,讓學生通過小組的討論,明確本課的創作要求,然后以小組為單位自主選擇不同的引導線進行小球跳動制作,合作完成"跳動的小球"Flash動畫。在課堂上,既重教師的主導作用,又尊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注意信息的反饋、交流,同時注重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和評價的落實。發揮數學教學的育人功能。
三、說學法:
《跳動的小球》這部分內容,包括一個圖層制作、一個引導層制作和1個課堂發散活動。課堂上學生根據教師教授的制作方法進行獨自創作。由于教師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相對來說比教材中的制作步驟顯得復雜一些,但是這樣學生可以通過自主探究與討論交流、合作學習結合起來,充分發揮集體的力量,營造出互動教學的氛圍。
四、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教師首先出示教材的動畫效果圖,根據學生的回答提問:你們看到了什么?小球可以根據我們自己的意識來跳動嗎?適時地把學生的無意注意引向有意注意,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然后出示有引導線的.動畫效果圖。讓學生觀察后回答:"小球是根據這條線在運動"這些問題學生可以對答如流,這時教師再問通過以前所學習的Flash知識可以進行這個動畫制作嗎?學生可能就無法回答了,從而使學生產生了對引導線制作的心理需要。
這時就順勢揭示課題,明確目標。
讓學生觀察Flash5.0窗口上共有幾個圖層。教師強調一共有兩個圖層,其中一個是"引導線圖層",這也是我們今天這節課的重點掌握內容--"引導線圖層的建立"。(依據"自學討論式"課堂教學研究的要求,給學生學習目標,明確本課習的目的。)
二、新課教學。
1.通過四個步驟的教學演示,讓學生運用以前所學知識和本課的新功能組合鍵"ctrl G"的學習來制作圖層1--小球動畫。
2.再通過后面五個步驟的教學演示,讓學生小組合作完成本課重難點內容--引導層的制作。
3.最后教師教授通過三個步驟來對小球的跳動做快慢的設置,從而完成本課的教學內容。
4.本課的擴展學習內容的教授,教師演示如何讓引導線出現在動畫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進行這部分的學習創作。
五、全課小結:
教學過程中沒能及時通過多媒體系統對優秀作品進行展示;也缺少及時的對制作較好的同學進行表揚和鼓勵;教學過程中對后進生的及時輔導不夠,從而使得有一部分學生的作品未能成功制作。
高中信息技術說課稿 篇3
一、說本節課在本章內容中的地位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建立按鈕交互》是高一信息科技學科第四章(多媒體作品制作)第七節的內容。本節課我想從二期課改“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出發,嘗試引入啟發式和任務驅動的學習方式,通過“啟發思考、演示示例→引入課題→共同分析→任務驅動→啟發思考總結→深入學習”這樣一個活動過程使學生掌握按鈕交互的建立及反饋分支流向的的設置、學會構思和設計交互結構,同時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互幫互助的協作意識。在此之前,學生所設計的Authorware程序都是一種順序執行的程序,學生感受到程序在執行過程中人不能參與程序的運行,自由選擇其中的某一部分內容。這節課就讓學生學習為作品建立一個友好、合理的人機對話界面,通過按鈕實現交互。Authorware為用戶提供了很多種交互方式,按鈕交互是其中最常用的一種。因此,學習這一節內容,對于讓學生掌握如何設計和建立交互結構以及輕松地學好后面幾節交互內容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這節課的教學重點就是按鈕交互的建立及反饋分支流向的設置和引導學生構思和設計交互結構。由于一下從前面的順序結構過渡到這節課的`交互結構,絕大部分學生會不知如何下手、從哪幾個方面去考慮,因此引導學生構思和設計交互結構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二、說教學方法:
這節課的教學方法我打算主要以問題啟發和任務驅動為主,因為對于這節課問題啟發更容易使學生通過回顧前面所學知識,感到現有知識還不能滿足自己的需要,從而比較輕松地引出本節課的課題;任務驅動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在某一個任務情景當中較輕松地接受和消化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還需要附帶觀察比較、講練結合、學生自主探索的教學方法,從而讓學生多動手、多思考、多實踐,使學生了解、掌握信息科技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由于信息科技學科知識的更新遠高于其他課程,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本節課主要通過觀察示例和分析示例來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的一般方法,以及碰到問題多用“幫助菜單”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三、說教學手段及教學過程:
這節課我選擇在多媒體網絡教室進行,需要多媒體教學軟件和教師自制的課件,便于師生互動、使教學過程更加形象直觀。整個教學過程從二期課改“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出發,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老師以學生學習伙伴的角色在與學生共同活動、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實現知識傳授和方法指導。結合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我把整個教學過程分為以下五個環節:復習提問、引入新課、探索新知識、深入學習和課堂總結。
①.在“復習提問”這個環節中,我期望通過如下兩個問題來達到復習
鞏固、啟發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為自然引入新課作鋪墊的教學效果。第一個問題是“我們前幾節課所設計的Authorware程序在運行過程中我們能不能隨意選擇其中某一部分自己想要看的內容?”第二個問題是“前面我們所設計的Authorware程序在運行過程中對于它的程序結構你有何體會或感受?”這兩個問題是循序漸進的,次序不能顛倒。
�、冢谔岢錾鲜鰡栴},引出話題之后,再讓學生觀察兩個內容相同結構
不同(課件1是順序結構,課件2是按鈕交互結構)的課件,讓學生觀察哪個課件更好,好在哪里,從而使學生總結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和要達到的目標。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郏酉聛磉M入“探索新知識”這個環節,在這個環節中要充分體現學
生的主體地位。我打算通過“共同分析→(任務驅動)學生嘗試制作→演示學生作品進行點評→啟發學生思考總結”這樣一個活動過程來突破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互幫互助的協作意識,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中,共同分析是啟發學生一起來分析課件2的程序結構,使學生初步了解按鈕交互的結構流程;接下來以任務驅動的方式,讓學生制作一個流行歌曲點歌臺,使學生在完成一個他們比較感興趣的任務的過程中自主地學習如何建立按鈕交互,在學生嘗試制作過程中對于個別問題老師采取單獨指導的方式,對于共性問題老師選擇1—2名學生的作品進行演示點評,啟發學生共同解決,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快樂,老師只對所有學生都無法解決的問題作適當的講解和演示,從而突破本節課的重點。然后在學生自己動手嘗試制作的基礎上,啟發學生思考總結設計一個交互結構應注意哪幾個要素,老師引導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然后老師根據學生總結的情況作適當的演示補充,從而突破本節課的難點。采用這樣的突破方法既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埽凇吧钊雽W習”這個環節當中,我打算安排“嵌套的按鈕交互”這
個教學內容,這個內容在教學大綱中沒有要求。我想在絕大部分學生掌握了如何建立按鈕交互和設計交互結構的基礎上,對于基礎好的學生有一個更高層次的學習,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對于基礎差的學生作為課后的思考。
⑤.“課堂總結”這個環節,我打算采用提出一個小任務,讓學生思考
如何完成這個任務的過程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暢所欲言,從而讓學生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本節課的知識點。
以上就是我對在二期課改背景下的中學信息科技學科的淺薄理解和本節課的設計構思。
高中信息技術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題目是《信息與信息技術》,它是浙教版高一《信息技術》教材,第一章的內容。這部分內容主要講了信息、信息處理過程;認識計算機及因特網的作用。本節課內容理論知識比較強,知識點比較多,內容較散,看似簡單,每一部分只是點到為止,目的是讓學生對信息與信息技術有一點了解,使用學生認識到學習信息技術的重要性,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由于教材已使作用多年,有些新內容沒有,所以上課時,要注意擴展。
二、說教學目標
本章的主要內容有:
�。�、知識目標:
⑴、理解信息的含義。
⑵、掌握信息處理過程。
�、恰⒄莆沼嬎銠C的基本結構及計算機系統的基礎知識。
�、�、知道計算機和網絡在現代社會中的地位、作用和對人類社會進步的影響。
⑸、區分信息和信息載體。
三、說教學重、難點及突破方法
1、重點:信息的處理過程,信息技術的基本概念,計算機系統及工作原理,因特網的地位與作用。
2、難點:對“信息”及“計算機工作原理”的理解,因特網的作用。
3、突破方法:師生討論,上機操作。
4、能力目標:
�、�、通過對“信息”概念的理解及對“計算機和網絡的認識”,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能力,學會思考。
�、啤⑼ㄟ^觀察計算機,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思考問題的能力。
�、恰⑼ㄟ^學習信息處理過程知識,培養學生對信息及獲取、分析、處理、傳遞和應用信息的.意識。
3、情感目標:
通過學生上網,小組合作,互幫互學,培養學生團體合作,互相幫助的精神,及動手能力。培養學生探索新知識的興趣。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
4、體驗目標:
讓學生上網看一看,網絡上到底有些什么,對我們日常生活有什么重要性。
四、說學生
高一新生的來源各團場初級中學,有部分同學,對計算機并不陌生,在小學和初中階段都學過一些,對計算機有了一定認識,還有多數同學,由于受教學條件的限制,家庭環境,升學壓力的影響,對計算機了解真是太少了,甚至有的學生從沒見過真正的計算機,這是我親耳聽學生說的,并且其它老師也聽學生這樣說過。而高中信息技術的第一章又都是理論內容,
五、說教法
對理論知識,通常的教法是教師講學生聽,然后再做練習達到鞏固的目的。對這部分內容教師如果不考慮學生情況,一直講下去,基礎好學生覺得沒意思不愿聽,基礎差的學生又覺得聽不懂,怎樣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對這節課感興趣,怎樣調動他們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是本節課教學設計的一個難點。我在教學中是這樣安排的。
1、第一節課就安排學生到機房上,滿足一部分學生沒見過電腦的好奇心。縮短了他們與計算機之間的距離。
2、用前言的第一句話導入新課,提出本節的教學大任務和小任務。體現信息技術教學的任務驅動法。
3、接下來讓學生帶著問題看書,找出本節課的知識點及課本中沒有新內容,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探究問題的能力。
4、教師就每一個知識點提出一個問題,讓學生討論、分析與思考,師生再共同歸納總結。這樣各種情況的學生都會積極參與課堂的教學中,發揮各自的長處。
5、最后還有時間讓學生上網。教師點撥,小組協作完成上網,瀏覽信息,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
【高中信息技術說課稿】相關文章:
高中信息技術說課稿03-12
高中信息技術說課稿(必備)04-19
高中信息技術《網頁制作》說課稿03-19
【精選】高中信息技術說課稿4篇03-03
高中信息技術說課稿15篇【精華】04-10
高中信息技術說課稿集合8篇02-13
高中信息技術說課稿集錦8篇03-05
關于高中信息技術說課稿4篇02-12
高中信息技術說課稿模板10篇02-28